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
![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3d7e79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3.png)
第三篇 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一第一章 建安诗歌学习方法绪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概况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与两汉时期相比,此时期不论是在传统的诗、文、赋方面,还是 在新兴的小说、文学理论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为唐代文学高潮 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章节脉络第一章建安诗歌 章节脉络⅛y ÷÷ 弟—P建安诗歌-第二节 第三节其他建安诗人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一、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 学家。
曹操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他知道乱世用儒学不能及时奏效,所以用刑名法术之学。
他精通音乐、书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 KK ---------- Tay 弟一旦 第三章 第四童 第五章弟八星 第七章 建安诗歌 正始诗歌两晋诗歌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魏晋南北朝小说苜开风气的曹操 建安之杰曹植法、围棋,为人简易,不重威仪。
二、建安风骨①时间:汉末魏初,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
②特点: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③语言:词采华美但又不假雕饰。
④ 代表:三曹、建安七子、蔡文姬。
三、曹操的诗歌创作成就L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2.多用乐府旧题,写汉末实事。
如《蒿里行》原为挽歌,这里借用悲凉之感。
3.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如《短歌行》。
4.《步出夏门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
第二节建安之杰曹植一、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
他从小被曹操所喜爱,操欲立其为太子,后未果,因此受到曹丕嫉恨。
史称曹植聪颖过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二、曹植的诗歌分期L前期: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5.后期,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赠白马王彪》6.以“游仙”为诗名,始于曹植《游仙诗》。
魏晋南北朝至盛唐的诗歌
![魏晋南北朝至盛唐的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16466be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a.png)
魏晋南北朝至盛唐的诗歌商之抑洛神
商之抑洛神,羲之乐商颂。
日毕伊矣夏,昧荡节以东。
女娲作火山,织成人聚聪。
峻浮始仰翔,以继神嗣功。
神有痕此频,垂民以为宗。
清明李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柳梢青张九龄
芳草碧连天,柳梢青,鸟啼声。
洛阳城里春色满,桃李花开日正长。
红妆素裹,新翠浓,融融晚来风。
归路无穷,夜阑更静,芙蓉帐暖度春宵。
乐游原朱淑真
金河垂虹满,碧塞送征蓼。
柳塘涨翠浪,草际孤鹤立。
芦花萦幽径,芙蓉开通达。
雪沫挂芦实,日照洒芳华。
泛舟游乐津,轻骑入紫芝。
青青河边草杜甫
青青河边草,郁郁春草间。
牛羊散冷房,桑柘点暮桐。
绿杨烟岚深,朱蕉香润里。
日斜多蛩鸣,语绝江头雁。
湖心渐幽静,柳色拂芳春。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0a786dca80eb6294dd886c86.png)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古代文学考试题题库及答案----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古代文学考试题题库及答案----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5d36daf1ffc4ffe47aca1.png)
第一部分魏晋南北朝诗歌一、填空题:1、建安诗坛“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太康诗人中“三张”即(张载)、(张协)、张亢,“二陆”指(陆机)、(陆云),“两潘”是(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2、现存文人诗中最早而完整纯粹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赠从弟》三首为(刘桢)的代表作,《赠秀才从军》是(嵇康)的代表作。
3、梁陈时代不受宫体诗薰染的诗人有(何逊)、吴均、(阴铿)等人,其中吴均诗有清拔之气,时号(吴均)体。
4、融合南北诗风的北朝著名诗人除庾信外,还有(王褒),他的代表作是(《渡河北》)。
5、南朝乐府民歌分(吴声歌)、(西曲)和神弦歌三大类,堪称南朝民歌压卷之作的是(《西洲曲》)。
6、陶渊明的(咏怀诗)、(咏史诗)诗是继承阮籍、左思的传统,发扬了建安精神;(田园)诗是他所开创。
7、鲁迅先生说:陶渊明诗“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处,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8、陶渊明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是他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9、陶渊明除了诗作以外,尚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散文、辞赋名篇。
二、选择题: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 C )中的名句。
A:《短歌行》B:《蒿里行》C:《步出夏门行》D:《苦寒行》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是曹植( A )中的名句。
A:《白马篇》B:《赠白马王彪》C:《野田黄雀行》D:《送应氏》3、魏晋时期善写四言诗的除曹操外还有( C )A:曹丕B:王粲C:嵇康D:阮籍4、南朝民歌《子夜歌》之名因( C )而得。
A:写于子夜之时B:写子夜情景C:因女子名叫子夜D:于子夜歌唱三、判断题:1、古人评曹操诗“气韵沉雄”,有“文士气”,为建安之杰。
(×)2、阮籍诗代表作为《咏怀诗》82首,左思诗代表作为《拟行路难》27首。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a9fe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b.png)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短歌⾏》(曹操)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有杜康。
青青⼦衿,悠悠我⼼。
但为君故,沈吟⾄今。
呦呦⿅鸣,⾷野之苹。
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相存。
契阔谈,⼼念旧恩。
⽉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厌⾼,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
本篇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及建功⽴业的急切⼼情。
这⾸诗在表情达意上独运匠⼼,是曹操的代表作之⼀。
这⾸诗四句⼀韵,由⼋韵组成。
前两韵写诗⼈感叹⼈⽣短暂以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第三、四、五韵表现了诗⼈延揽⼈才,思慕贤⼠的迫切⼼情。
第六韵写他亲⾃到⽥间慰问将⼠,表明他对延揽⼈才的态度。
第七韵借景写情,表明诗⼈的忧思所在。
第⼋韵引⽤典故,进⼀步表明他要⼈才贤⼠向他归⼼、助他完成⼤业的态度。
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这⾸四⾔诗借诗⼈登⼭望海所见到的⾃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海的动⼈形象,更表达了诗⼈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前四⾏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丛⽣,百草丰茂”与“⼭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则联系廓落⽆垠的宇宙,纵意宕开⼤笔,将⼤海的⽓势和威⼒凸显在读者⾯前秋风萧瑟天⽓凉,草⽊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织⼥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今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诗。
是曹丕《燕歌⾏》⼆⾸中的第⼀⾸。
它叙述了⼀位⼥⼦对丈夫的思念。
笔致委婉,语⾔清丽,感情缠绵。
这⾸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600a5f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e.png)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愤怒和不满。
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
我在此整理了魏晋南北朝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魏晋南北朝古诗词11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2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45539cd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d.png)
▪ 建安十五年(210)求贤令
▪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 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 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 也!“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 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 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盗嫂 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 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 述志诗: ▪ 《杂诗》七首其五: ▪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 游仙诗:《远游篇》、《仙人篇》等。
▪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 《赠白马王彪》并序(p119) ▪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
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 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 七章蝉联递进,2-7章尾、首相连。激烈指斥之言; 兄弟情深之言: ▪ 鸱枭鸣衡軏,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 疏。(三章) ▪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 亲。(六章) ▪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 辞。(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7f91f3e2700abb68a982fbb7.png)
《归去来兮辞》《闲情赋》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豪放:“豪放得来不觉”
(五)陶渊明的意义
• 题材创新 • 诗歌风格 • 精神人格
南 北 朝 诗 歌
一、“永明体”
•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邪王融以 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 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约,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 体’。” ——《南齐书·陆厥传》
三、曹植
• 192-232,字子建 ,世称陈思王 • 才高命蹇,沦落失意 • 前期:抒写理想抱负,昂扬乐观
《薤露行》 《白马篇》 • 后期:倾泻抑郁悲愤,深沉凄婉
《赠白马王彪》《七哀诗》 《野田黄雀行》《杂诗》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钟嵘《诗品》)
四、“建安七子”
•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南北朝民歌 “永明体” 宫体诗
魏晋南北朝社会与文学
• 战乱与分裂 • 门阀制度与文人命运 • 玄学与文学 • “文学的自觉”
文学逐步取得独立地位 各种文体的辨析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建 安 诗 歌
一、曹操
•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 存诗20余首,多用乐府旧题写时事:
• “建安风骨”的内涵
建功立业的抱负 人生苦短的哀叹 鲜明的个性色彩 浓郁的悲剧气息
正 始 诗 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bc72fa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e.png)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嘿,你知道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那可真是太精彩啦!就
好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一旦打开,就会让你惊叹不已!
先秦时期的诗歌,那是古老而神秘的。
就像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里面有爱情的甜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不就是咱生活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嘛!还有劳动的欢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多生动啊!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工作时的充实感。
到了两汉,乐府诗来了!那气势,那情感,真的太震撼啦!“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的勇敢和坚毅,难道不像是我们生活中那
些勇往直前的人吗?她替父从军,多了不起啊!
再看看魏晋南北朝,那更是诗歌的一个高峰期啊!陶渊明的田园诗,那简直就是在描绘一个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哇,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呀,这不就像我们有时候渴望逃离喧嚣,去找个安静的地方放松一样吗?
曹植的诗呢,充满了才情和壮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
是多么豪迈的情怀啊!就好像我们为了梦想而拼搏时的那种坚定。
这些诗歌,不只是文字,它们是那个时代的记忆,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前的喜怒哀乐,能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共鸣。
难道你不想去好好领略一番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就是
这样独特而迷人,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永远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珍惜!
我的观点就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去欣赏和研究它们,从这些诗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
魏晋南北朝爱情诗歌
![魏晋南北朝爱情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1c22904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d.png)
魏晋南北朝爱情诗歌春日行——【南北朝】鲍照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登二妃庙——【南北朝】吴均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作蚕丝——【南北朝】佚名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南北朝】佚名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南北朝】佚名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定情诗——【魏晋】繁钦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11de36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b.png)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
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诗歌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概况1.1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历史背景1.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特点1.3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代表诗人1.4 魏晋南北朝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题与意境2.1 思想意识的转变与艺术抒发2.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政治抒发2.3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生活写照2.4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山水意境2.5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风花雪月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艺术手法3.1 韵律和格律的变化3.2 描写技巧与修辞手法3.3 诗歌的音韵美和意象美3.4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创新与发展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影响与意义4.1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4.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历史价值4.3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文化意义附件:魏晋南北朝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版权法:指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的法律规定。
2:知识产权:指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并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这种价值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权利制度。
3:文化遗产保护法:指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法律法规。
4:著作权人:指享有著作权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5:衍生作品:指以原创作品为基础,加以改编、翻译、注释、附加、整理等方式创作的新作品。
附件:魏晋南北朝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的法律规定。
2:知识产权: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并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这种价值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权利制度。
3: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法律法规。
4: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5:衍生作品:以原创作品为基础,加以改编、翻译、注释、附加、整理等方式创作的新作品。
魏晋南北朝 诗歌
![魏晋南北朝 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c01871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4.png)
魏晋南北朝诗歌敕勒歌[南北朝] 乐府诗集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中杂诗[南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赠范晔诗[南北朝] 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关山月[南北朝] 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西洲曲[南北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采莲曲[南北朝] 萧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南北朝] 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 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玉树后庭花[南北朝] 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登池上楼[南北朝] 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江中孤屿[南北朝] 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7c4497eef8c75fbfc77db25c.png)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一、三曹与建安诗歌刘勰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建安诗歌风格,也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力”(一)曹操曹操——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也是建安诗风的开创者。
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三国志》裴松之注说他“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他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才干,在艰苦创业的戎马生涯之余从事文学创作的。
其作品境界阔大,思想深邃,处处充满了英雄的豪气,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慷慨悲凉的建安诗风。
现存诗20首——乐府诗。
一类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
《薤露行》、《蒿里行》。
一类: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多为传诵名篇。
《短歌行》《短歌行》是曹操抒写个人思想感情和政治报负的著名诗作之一。
《短》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抒写了时光易逝。
功业未就的苦闷心情,以及迫切要求招纳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意志。
全诗每四句为一章,共八章。
第一章开头四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叹年岁已暮,功业未成。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比喻手法,感叹人生短促。
第二章“慨当以慷”四句,主要写政治报负未得实现,心情苦闷致极而又无法排解,想借酒浇愁。
实际上是继第一章因“对酒当歌”而引起的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心情,在此章里又进一步发出感叹。
“慨当以慷”一句,是“慷慨”的间隔用法,形容情绪高昂激愤。
第三章也是四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成句。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原诗写一个女子思慕意中的男子。
这里借用来抒写对贤才的思念。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两句,由于求贤不得,以致忧思难忘,沉吟不断。
第四章“呦呦鹿鸣”四句,也是《诗经》的成句,原是宴会宾客时歌唱的诗,此处借用来抒发诗人愿意热忱接待贤才,要笙簧洒醴地欢迎佳宾。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3b3bfffc168884868762d6ad.png)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
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
而我最欣赏的是陶渊明, 他因贫而出仕,目睹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决心辞官归隐,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
他的田园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也表现了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喜悦和辛劳。
创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统一的艺术境界。
《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重要的影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
所谓“田园诗”,简单地讲,就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是以田舍园林风光、农村耕作生活为题材,抒写隐居田园的生活和恬淡心境的诗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普遍认为陶渊明是“田园诗”这一诗歌题材的开创者,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从数量上看并不多,其中占主要部分的诗作约有120多首,除少数四言诗外,大多为五言。
大略划分,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另一类则是自创新意,描绘讴歌天生活景象的田园诗,因其影响深远,也最具有文学价值,所以后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饮酒二十首》其五最为著名,可以称为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2eb472c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46.png)
魏晋南北朝诗歌1、短歌⾏(曹操)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衿,悠悠我⼼。
但为君故,沉吟⾄今。
呦呦⿅鸣,⾷野之苹。
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相存。
契阔谈宴,⼼念旧恩。
⽉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厌⾼,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
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3、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灰。
⽼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哉,歌以咏志。
4、蒿⾥⾏(曹操)初期会盟津,乃⼼在咸阳。
军合⼒不齐,踌躇⽽雁⾏。
势利使⼈争,嗣还⾃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
铠甲⽣虮虱,万姓以死亡。
⽩⾻露於野,千⾥⽆鸡鸣。
⽣民百遗⼀,念之断⼈肠。
5、董逃歌词(曹操)德⾏不亏缺,变故⾃难常。
郑康成⾏酒,伏地⽓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6、七步诗(曹植)煮⾖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相煎何太急?7、令诗(曹丕)丧乱悠悠过纪。
⽩⾻从横万⾥。
哀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时整理。
复⼦明辟致仕。
8、饮马长城窟⾏(曹丕)浮⾈横⼤江。
讨彼犯荆虏。
武将齐贯錍。
征⼈伐⾦⿎。
长戟⼗万队。
幽冀百⽯弩。
发机若雷电。
⼀发连四五。
9、饮酒·其⼀(陶渊明)衰荣⽆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道每如兹。
达⼈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樽酒,⽇⼣欢相持。
10、饮酒·其⼆(陶渊明)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九⼗⾏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11、饮酒·其三(陶渊明)道丧向千载,⼈⼈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岂不在⼀⽣?⼀⽣复能⼏,倏如流电惊。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5e1fb9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2.png)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此时,由于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表达个人情感、抒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媒介之一。
这段时期的诗歌产生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作品,为后世的文学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以“琅琅佩语”的李世民、卢志达、许建荣起家。
广袤的大地上遍布着各式各样风格的诗人,有的研究着作诗;有的在批判文革,如许建荣;这其中既有壮史新出炉的朗诗杂体,诸如李白的《长恨歌》;也有经彩虹闪着光的姜太公令,如许家的孟浩然。
这段时期的诗人追求真实和纯粹,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追问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在情感表达方面,他们善于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个体的感受,将自我与社会相结合,达到了一种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题材和风格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以王司徒的《敦煌金尊赋》为例,该赋描绘了一位对世俗的痛心和对人性的细腻感性,以及对诗意和艺术的追求。
这部作品凭借其感人而华丽的语言,以及深邃而细腻的思想展现了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与此同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题材也开始涉及政治、军事、历史等多重领域,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表达。
这使得这个时期的诗歌更加丰富多样,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倡导仙道”。
那时的文人大都对官僚体制不敢苟同,热衷于隐居山野,以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便是对都市生活不满的抒发。
他以朴实而真挚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自然的向往,并以此来批判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不义。
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在情感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还在思想和社会批判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对于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延续了先秦两汉时期诗歌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技巧和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d62b94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1.png)
魏晋南北朝诗歌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魏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魏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魏晋〕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燕歌行二首·其一曹丕〔魏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鹄南翔一作: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思断肠一作:多断肠;何为一作:君为)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木兰诗乐府诗集〔南北朝〕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4bca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7.png)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1. 背景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背景复杂多变,政权更迭频繁,因此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文人雅士们以诗歌作为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著名的诗歌作品,并对其进行赏析。
2. 《蜀道难》《蜀道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著名诗歌。
该诗以巧妙的叙事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险峻和艰难。
诗中描绘了天险之中,英勇奋斗的蜀道人民,以及他们对故土的深情厚意,表达了作者对坚韧精神和民族风质的赞美。
3.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南朝梁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名篇。
该诗是作者游览名胜鹳雀楼时的所感所想,以雄浑豪迈的语言,表达了对古迹的崇敬之情和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意。
这首诗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豪情壮志,给人以激励和力量。
4. 《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动人的诗歌。
该诗以元夕之夜为背景,描绘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鲜明的形象描绘和细腻的感情描写,展现了作者辛弃疾对爱情和离别的深情思念,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5. 《木兰诗》《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木兰辞的代表作品。
该诗叙述了军旅中的女儿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诗中刻画了木兰的形象,展示了她的才华和坚强的意志,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和敬仰。
6.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南朝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诗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江水的倾诉之情。
诗中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感人的抒发。
7. 《送子规》《送子规》是南朝梁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该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深情厚意。
诗人以亲笔写给子女的方式,凄婉动人地表达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和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
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范 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同时 又有文笔之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只有那些具有以情动 人、注重语言的形式美的作品,才叫“文”。
②对文学的文体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
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曹丕 《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雕》—萧统 《文选》。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全诗分三层:开头6句叙事,中间8句描写, 最后6句抒情。 • 艺术上:一是叙事、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 结构严谨,首尾呼应。二是写景由远及近, 由面到点,意境苍凉。三是选材典型,以少 胜多,文约意广。三是抒情真挚,感慨深沉。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艺术上: • ①通篇运用比喻抒情气志。如“朝露”; “子衿”、“明月”、“乌鹊”;“山不 厌高,水不厌深”等。 • ②化用成句、典故妥贴自然。“青青子 衿”、“呦呦鹿鸣”、“周公吐哺”等。 • ③诗意回环绕复,情感跌宕起伏。 • ④语言刚劲质朴,节奏铿锵悦耳。
刘桢《赠从弟》(其二)
• “曹刘”: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曹刘坐啸 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 教横槊建安中。”指曹植与刘桢,因两人写诗皆 以气势气势取胜。 • 刘桢,字公干。性格豪迈,狂放不羁。“其五言 诗之善者,妙绝时人。”(曹丕《与吴质书》), “陈思以下,桢称独步。”(钟嵘《诗品》) “壮而不密” (《艺概·诗概》)。 • 通篇用比喻赞美、勉励堂弟坚守节操,同时表现 自己的壮怀豪情。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野田黄雀行》、 《七哀诗》
• 作者: 字子建,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陈思 王。他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可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受其生平的影响,其诗歌创作也以曹丕称帝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贯穿其一生的那种安邦济世的理 想和恃才傲物的性格,也成为其诗歌内容的基本 精神,但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这种基本精神又 有不同的表现。前期诗多写政治抱负,奋发进取, 词采飞扬。如《白马篇》、《名都篇》等,也有 少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如《送应氏》 等。后期多写不幸遭际,充满愤懑。如《赠白马 王彪》、《野田黄雀行》 、《吁嗟篇》;《杂 诗》、《七哀诗》、《美女篇》 等。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 质。” “建安之杰”(《诗品》)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
• 《蒿里行》实录汉末动乱和人民苦难,表达诗人 悲天悯人的情怀。诗分两层:前面叙事,最后两 句抒情。善用白描、语言质朴、风格苍凉沉郁。 • 《观沧海》通过对大海“日月之行„”壮阔景象 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奋发的豪 情。 • 《龟龟寿》表现的是一种不服老、不信天、自强 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融深刻的哲理于生 动的形象之中,感情非真挚。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野田黄雀行》是一首寓言诗,它通过黄雀 落网和少年拔剑挑网救雀的故事,反映了当 时政治官场上的险恶和黑暗,表达了对邪恶 势力的憎恶和自己身处险境、无力救助朋友 的悲愤心情。通篇运用比喻:以“风波”喻 环境的险恶,以“利剑”喻权力,以“鹞” 喻强暴,以“雀”喻弱小和无辜的生命。 • 《七哀诗》运用屈原美人似的比兴手法,以 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明写闺怨,实为讽君, 希望能够弥合君主之间的隔阂,恢复同母兄 弟之间手足之情。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诗歌创作: 主题:忧生惧祸;阐发玄理、寄情山水。 表达:比形象征;哲理思辨、山水审美。 风格:隐晦曲折。 •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 伶。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 “竹林七贤”。见《三国志·魏书·嵇康传》裴 松之注引。 • 代表诗人:嵇、阮。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二、作品选读
• 邺下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瑒、刘桢 ); 蔡琰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曹操《短歌行》
• 作者、题解、写作背景: • 思想内容: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歌主要抒写渴求贤 才辅佐、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襟 和宏大理想。 开篇八句以凄苦的笔调抒发深沉的感慨,主要感社会纷 乱,天下不宁,慨人生短促,壮志未酬。由于作者苦人生乃 是因为忧天下,故情调悲而不伤。 紧接十六句化用《诗经》成句和运用比喻等,以殷切之 词写渴求贤才。时而写未得贤才之忧,时而写已得贤才之喜, 诗意回环往复,感情跌宕起伏,使求贤才建功业成为全诗昂 扬的基调。 最后八句化用典故和运用比喻,表达希望群贤毕至,实 现统一天下的愿望。 诗壮怀气度,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二、思想概况 1.儒学的松弛。 2.老庄思想的盛行,清谈之风的流行,玄学 的兴盛 3.佛教、道教的盛行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三、文学概况 • 1.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曹丕的一个时 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标志: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一、概
说
• 三条线索: 1.时代线索:建安;正始;太康;永嘉;东晋;南朝:宋 (元嘉)、齐(永明)、梁、陈;北朝。 2.体式线索: 五言: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 七言:曹丕、鲍照、庾信等。 四言:曹操、嵇康、陶渊明等。 其它:骚体、杂言。 3.题材线索: 传统题材:“三曹”“七子”之抒慨,阮籍之咏怀,左 思之咏史,鲍照之抒愤,庾信之言悲。 新辟题材:陶渊明之田园诗、大小谢之山水诗;东晋玄 言诗、梁陈宫体诗。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正始诗人
• 正始:魏齐王曹芳(239—249)的年号。 • 正始诗歌:从正始元年到西晋建立(265) 这二十几年的诗歌。 • 政治时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时期 之一,表现为司马氏集团与曹魏宗室为争权 夺利由明争暗斗发展到恐怖的大屠杀。 • 士人心态:“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 (顾炎武《日知录》 )
③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自觉追求情采、
声律、辞藻、比兴、夸饰、练字等。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文人集团的形成和文人雅集的传统:“三曹”“七
子”、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王谢家族文人集 团、齐梁宫廷文人集团等;金谷园集会、兰亭 集会等。 3.文学创作的繁荣:文体:诗歌、散文(骈文)、 辞赋(骈赋)、小说;作家;作品。 4.文学批评的繁荣:《典论·论文》、《文赋》、 《诗品》、《文心雕龙》 5.文学总集的编纂:《文选》、《玉台新咏》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的代表。全诗 采用铺叙的写法,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 勇于为国献身的青年英雄形象。实为诗人 自我的写照。全诗艺术构思完整、层次清 楚、铺排描写、词采华茂、气势豪壮。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赠白马王彪》是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它借赠别 以抒愤,集中抒写了对曹丕迫害同胞兄弟的悲愤。 全诗共七章:叙离京春恋、感路途艰辛、斥小人离 间、叹凄凉孤苦、悲人生短促、抒仓促别恨、祝日 后珍重,反反复复,曲折跌宕地把留恋、哀伤、愤 怒甚至恐惧的复杂心情交织其中,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在抒情手法上,它以直抒胸臆为主,融叙 事、写景、抒情、议理于一炉,使诗具有强烈的抒 情性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在结构布局上,二章以下 采用章章蝉联方法,续续相生,既层次分明又层层 勾连,使全诗成一完美整体。在语言上,它用词准 确精炼,词汇丰富。这些都是曹植五言诗在艺术上 的新开拓。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二)
主讲:李金荣 flsyljr@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一、概 论
• 一、时限: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隋炀帝开皇元年(公元581) 统一全国(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公元581)。 • 二、社会概括 1.典型的乱世: 天灾:瘟疫、旱灾、水灾等。 人祸:战乱、分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尖锐复杂。 2.门阀制度兴盛: 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 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 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 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 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 科举制度所取代。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两个重点:作家、作品 •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曹丕《燕歌行》(其一);曹植《白马篇》、 《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 诗》;蔡琰《悲愤诗》;阮藉《咏怀》81首;嵇 康《赠秀才入军》18首;左思《咏史》8首;陶渊 明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移居》, 咏史咏怀诗《咏荆轲》、《读〈山海经〉》;鲍 照《拟行路难》18首;谢灵运《登池上楼》;谢 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拟咏怀》27首; 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敕勒歌》、 《木兰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