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局势(精选)

合集下载

形势迷离 出路清晰——东北亚形势的变化与前景

形势迷离 出路清晰——东北亚形势的变化与前景

近来东北亚形势出现了既往罕见的紧张升级与对抗加剧。

但与此同时,停滞许久的对话与合作也呈现探路重启迹象。

形势发展走向扑朔迷离,但能使各方均避损获益的出路仍是和解合作。

美韩新政府先后上台,将给东北亚大国博弈和朝韩关系带来何种契机,取决于域内各国的互动方向。

焦点问题的升级与转机并现多年来,半岛无核化问题一直是东北亚形势的导向性焦点。

特别是2006年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地区形势一直围绕朝鲜核试和导弹试射问题,呈现出周期性的紧张与缓和的交替。

但近一年多来地区形势持续紧张,时间长度和危机严峻度均超过以往。

一方面,朝鲜在2016年年中进行两次核试验和二十多次导弹试射,不断搅扰地区稳定。

进入2017年,美国等国家监测显示朝鲜进行新一轮核试验的准备工作时断时续,虽然第六次核试未在舆论猜测的时间节点进形势迷离 出路清晰——东北亚形势的变化与前景东北亚形势正处在空前复杂节点,多种动向并现,走势又多不确定。

围绕朝核导计划的武力解决舆论和军事准备均超出历史强度。

虽然形势的变化方向扑朔迷离,但解决问题的出路清晰,本地区现有的矛盾和问题,都应该最终通过协商谈判解决。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对抗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虞少华/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6.005行,但在2月12日和5月14日,朝鲜又先后成功发射“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和“火星-12”远程弹道导弹,按外界分析和朝鲜自称,前者表明朝鲜已具备“攻击驻冲绳和关岛美军基地的能力”,而后者标志朝鲜“已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

与此同时,朝鲜不断强调将拥核确定为“永久战略路线”,致使其同有关国家在无核化问题上的分歧对抗性加大。

特别令外界不安的是,在承受史上最严厉联合国制裁同时,朝鲜“以超强硬对强硬”的举措言辞亦有增无减。

另一方面,美、日、韩等国以朝鲜核导威胁为由不断升级相关军事部署和应对准备,也使东北亚火药桶离燃点越来越近。

3月13日起,“关键决断”和“鹞鹰”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先后启动,规模和烈度均为史上之最。

《推背图》告诉我们今后中国及东北亚局势

《推背图》告诉我们今后中国及东北亚局势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侵略俄罗斯占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联合中国打败日本
《推背图》告诉我们今后中国及东北亚局势
1、一场天灾降临台湾,马政府倒台,中华民国结束。2021年,台湾宣布独立。 2、2023年,朝鲜和日本开战,美国导弹轰炸朝鲜,中国受池鱼之殃。 3、 2036年,中国统一台湾。 4、2030年左右,美国象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联一样轰然倒塌,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俄罗斯衰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侵略俄罗斯,占领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联合中国打败日本。 5、中国在圣人的领导下强盛。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何金来内容摘要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土崩瓦解。

甲午战争不仅与中、日、朝等当事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也调动了英、俄、美、德、法等主在西方强国的神经、配置着这一地区政治、军事力量的组合,给20世纪东亚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以直接影响。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朝日关系东亚格局甲午战争以前,在东亚事务中发挥作用的国家主要有四个,即:中国、日本、俄国和英国。

而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这四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因而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国家。

16世纪以前,它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后来开始衰落下去,到19世纪时,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进入19世纪后半期。

清王圾正在搞洋务运动(或叫“同光新政”),这是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力图赶上世界的一次尝试,但由于本身不易克服的弊病失败了,从而失去了一次机遇。

在标榜“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中,确实兴办了一些工厂,修了一些铁路,造了一些轮船,开设了电报,又创建了海军,引进了西放手科学技术,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教育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可是洋务运动存在着一个致使的弱点,那就是在政治领域里依然是一潭死水,政治改革遥遥无期。

在腐朽的封建主义体制下,生产力是很难冲破牢笼,迅速向前发展的。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一个衰朽的、暮气沉沉的政权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会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富裕和强盛。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就是这场富强梦的破灭。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打击最大,真是创痛深巨,割地之多,赔款之巨,条约之苛;屈辱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虽说还是东亚最大的国家,但已被挤出东亚重要政治、军事力量的圈子之外。

摭谈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势

摭谈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势

摘要: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

它不仅对日、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

而英、美等垂涎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关键词:日俄战争;帝国主义;东北亚局势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之一。

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各主要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权利的战争。

清政府理应采取行动收回失去的主权和保障人民的安全,但清政府却于1905年2月12日宣告中立: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

[1]2484同日通告各国:东三省疆土权利,两国无论胜负,仍归中国自主,两国均不得占据;东三省城池衙署,民命财产,两国均不得损伤。

但是,奉天当局订立两国战地及中立地条章,为日俄在中国领土进行战争划出指定战地以供两国战时之用。

日本和俄国根本不尊重中国所显示的中立。

日本在响应清政府的中立声明时,曾说它毫无占领大清土地之意,必不敢有损害大清国主权之事[1]2852。

沙俄拒不承认已经撤退的辽河以西地带划在战地之外,并称至东省疆土不得占据一节,目下不能谈论,应俟事后承前议续商[2]2855日、俄为了战争的需要,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

战争给战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盛京地区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肉飞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号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①自旅顺迤北,直至(柳条)边墙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周边某些小国在美国支持下牟取暴利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绵长的边境线和海岸线使我国成为地缘环境最不乐观的国家之一。

今天的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现在我将做简要的分析。

一、东北亚“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

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就当前形势来看,整个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大国在此博弈。

1.朝韩矛盾:穿插韩国朝鲜的南北冷战,南北方在统一问题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

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

没有结果的六方会谈,延坪岛的炮击事件都显示出复杂的南北关系。

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还有很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朝鲜与美国、韩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2.中日矛盾: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么说中日友好,在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

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两国存在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

两国关系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向一个长久的和平与友好。

并且,对钓鱼岛的争端还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估计到时候到动用武力才能解决问题。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摘要: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利益交汇、角力之地,快速发展的中国,日渐有崛起之势,尝试冲击亚太地区现有秩序;“世界警察”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一直将此作为战略前沿;二战战败国日本,仍保留强大的国家实力,并向往走向“正常国家”;朝鲜半岛,两国历史上的纠葛,现实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除此之外,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虽然此时的他们无力顾及此地,但是也对该地利益的重要一环。

由此可见,这里聚集着众多的国家的地缘利益,大国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博弈,国家战略关系非常复杂,难以把握。

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朝鲜开启核试验之后,这里成为了世界安全格局中极为脆弱一点。

所以当今东北亚局势的势变,都可能导致亚洲甚至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塑。

关键词:东北亚中国周边环境国家博弈东北亚作为亚洲与太平洋相连的咽喉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极力争夺的战略高点。

目前东北亚的地缘争端主要有如下特征:(1)广泛性。

几乎所有的东北亚国家都无一幸免的卷入了这场地缘争端。

(2)长期性,历史性。

历史问题是国家间正常交往的沉重包袱,国民情绪对立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各国发展军备的借口。

如今的东北亚问题还是历史问题的长期堆积,其中包括:中朝韩与日本间的侵略关系,朝韩之间的国家分裂问题,朝鲜战争问题等,这些都导致该地区安全形势堪忧。

(3)利益纠葛复杂。

各个国家在此地区的博弈的目的、期待结果基本都不相同,并且因为利益纠纷,国家间存在的政治互信有限,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达到共识。

本文便首先从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说起,由此再谈谈如今的东北亚安全态势的种种表象和根源及其未来可能态势。

一各个国家在此的战略部署在此部分主要就东北亚利益相关国家:朝鲜、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等的战略利益说起。

1.朝鲜朝鲜,是东北亚局势的最大一个变量。

朝鲜自2006年开启核试验以来,一直抱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坚决态度研制核武器,这都是挑起目前东北亚局势的关键诱因,这也是首先谈朝鲜的原因。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

浅谈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局势摘要:日俄战争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的战争,对东北亚的局势有着重大的影响,日本成为大赢家,战后东北亚的局势发生改变,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改变政策。

关键词:日俄战争、东北亚局势、朴次茅斯和约日俄战争是发生在日本和俄国之间的一次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远东的利益特而发动的战争,由一系列的战争组成,比较有名的对马海战。

但是战争的硝烟没有在日本或者俄国的领土上燃起,主战场却是在中国,中国政府宣布独立,并为此次战争中国政府特别画出战区为日俄两国的作战地点。

日俄战争调整了各方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也使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改变。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最先的目标便是临近便朝鲜,其次便是中国。

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代了中国成为了亚洲第一强国,并且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日本的扩张损害了俄国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一直希望能够重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所以日本军部一直以及备战,以举国的力量投入到日俄战争中去,日本凭借《英日同盟》和美国这个后盾最终取得胜利,日本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请求美国出面进行协调。

而俄国此时也没有力量再战,俄国此时国内正在进行1905年革命,国内反对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俄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仍然在欧洲,在对马海战后俄国也倾向于和谈。

在美国的斡旋下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通过这个条约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俄国势力退回到中国东北北部,中国东北南部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辽东半岛改为关东州,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通常称为“满铁”,它是一个兼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职能,①对中国东北进行多方面侵略的殖民机构。

①日本和朝鲜签订了三次《日韩协约》及1910年的《日韩合并条约》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彻底的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自此“日本便将朝鲜问题作为东京政府内部事务的一部分来处理了”②。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日俄战争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日本不仅仅是亚洲强国更是世界强国。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事实上是由于两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控制权产生冲突而引发的。

战争结束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包括领土变动、民族问题和地缘政治影响等方面。

一、领土变动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领土发生了重大变动。

根据《朴茨茅斯和约》,俄罗斯放弃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将南满洲铁路租借给中国。

而日本则获得了辽东半岛南部和中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

这些领土变动使得日本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势力国之一,并在后来的发展中对该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民族问题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民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战争期间,日本曾对朝鲜半岛实施殖民统治,并试图同化朝鲜人。

而俄罗斯在战争中失去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这导致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移民问题。

随着战后局势的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问题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焦点之一。

三、地缘政治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战前以俄罗斯为主导的东北亚地区,战后转变为以日本为主导的局面。

日本通过战争获得的领土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势力。

而俄罗斯在战后的失败使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大减弱。

这种地缘政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东北亚地区的发展走向。

四、经济合作与竞争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展开了经济合作与竞争。

日本在战后通过租借权的获得,加强了对南满洲铁路的控制,并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强国。

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了日本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通过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寻求恢复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这一时期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领土变动使得日本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势力之一,而俄罗斯的影响力减弱。

民族问题和地缘政治影响也成为该地区的关注焦点。

从天安号事件看东北亚局势

从天安号事件看东北亚局势

从“天安号”事件看大国在东北亚的搏奕以及中国的朝鲜半岛战略一、“天安号事件”经过2010年3月26日,排水量1200吨的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西海(黄海)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于当地时间21时45分许因发生爆炸而沉没,舰上104名官兵中仅有58人生还。

韩国于5月20日正式发表了有关事件原因的调查结论,宣称“天安”号是受到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一时间对半岛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爆炸原因朝韩各有说辞韩国方面于5月19日向中、俄、日、英、法等30多个国家先后通报了“天安”舰沉没事件调查结果,认定是朝鲜所为。

证据一:火药成分透玄机。

调查团在爆炸残留物中检测出了TNT,这种炸药以硫磺和硝酸制造,每个鱼雷制造国使用的TNT 成分都有差别,如同指纹一样,而在天安舰中检测出的TNT与朝鲜及前苏东集团等国家的鱼雷相一致。

证据二:鱼雷碎片编号。

调查团在天安舰沉没的海底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鱼雷螺旋桨,并对螺旋桨上面刻有的序列号进行解读,结果显示,这是朝鲜的字体和刻印样式。

其他间接证据和情报。

韩美情报部门发现,3月26日事发前后,一艘朝鲜325吨鲨鱼级潜艇离开距离白翎岛80多公里的琵琶岬潜艇基地并一度下落不明,此外,玉桂级潜艇(85吨级)等的行迹也比较可疑。

情报部门认为,很有可能是朝鲜的潜艇或小型潜艇绕过西海公海,到达白翎岛西侧,在距离天安舰左侧2至3公里的水下实施鱼雷攻击。

此外韩情报部门还通过监听及间谍情报等发现,此次事件由去年成立的朝鲜对韩间谍负责机构侦察总局某局某处策划。

朝鲜方面:朝鲜社会科学院博士金明哲在香港《亚洲时报》上发文称有四大证据表明,击沉“天安”舰对朝鲜潜艇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务”:①朝鲜潜艇的隐身性能,还不能穿越重重防御而不被美韩反潜部队发现;②朝鲜潜艇行动缓慢,不具备先进的“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技术,无法在韩国水域秘密行动并安全撤离;③当时美韩正在进行“关键决心/鹞鹰”演习,参加演习的美韩两国海军至少有4艘“宙斯盾”舰艇,演习中可能还有两国海军潜艇的参与,“自摆乌龙”的可能性很大;④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驻韩美军司令夏普在内的高级官员,都说未发现朝鲜涉入“天安”舰事件的证据。

东北亚局势

东北亚局势

不管各方争斗如何,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

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什么都可以让步,什么都可以用外交手段来交涉。

即使有时国家之间有一些小的摩擦,那都是大国之间在各地区利用自己的附属国寻找利益平衡点。

事件的结果大都是以外交手段、以对话的形式和解,签署协议了事。

地理位置上,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涉及到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甚至俄罗斯。

东北亚局势主要是指这些国家互相之间的国家关系和矛盾冲突(比如领土争端、朝鲜核问题等)。

朝鲜和韩国是一对有着“血海深仇”的“亲兄弟”。

几十年来,在时好时坏的关系中度过。

不过最近几年来,随着“天安号事件”的爆发,延坪岛炮击事件,双方关系愈演愈烈。

天安号事件,又称天安舰事件,事发于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朝韩两国争议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在船尾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后于21点45分沉没,造成46名船员遇难,仅有58名船员获救。

韩国打捞人员4月15日和24日先后将“天安”号舰尾和舰首打捞出水,并在舰内发现40具船员遗体。

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表示,将客观、科学、彻底地查明“天安”号事故的真相,追究相关责任。

韩国于5月20日正式发表有关事件原因的调查结论显示,综合各种证据来看,“天安”号是受到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

事发当晚,李明博紧急召集国防部长官、国家情报院长、外交通商部长官等相关人员召开紧急安保会议。

韩国警察厅于3月26日命令首尔市、京畿道、仁川市和江原道各地警察厅进入“二级紧急状态”。

3月27日上午7时30分,李明博再次召开紧急安保会议,要求“在考虑到所有可能性的情况下,实施迅速且彻底的调查”并要求军方尽全力搜救。

第二次紧急安保会议会址在青瓦台的地下掩体内。

随后,韩国政府要求全体公务员进入“非常待命”状态。

这是韩国自2004年卢武铉总统遭弹劾事件以来,首次启动全体公务员“非常待命”机制。

为查明“天安”号沉没原因,韩国成立了军民联合调查团,除韩方人员外,调查团还包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典的24名专家。

浅谈东北亚政治格局现状

浅谈东北亚政治格局现状

浅谈东北亚政治格局现状摘要:东北亚政治格局是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下形成的,朝鲜半岛问题已成为当今影响东北亚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同时牵动着东北亚政治结构的的变化走向。

笔者从东北亚的政治格局的定义及现状入手,概括阐述其范围、含义及其现状,并探讨影响东北亚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加强和加深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解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政治格局;东北亚;朝鲜半岛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status quo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in Northeast Asia, summarized elaborated its scope and meaning of the status quo, and to explore the main reason for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in Northeast Asia. Strengthen and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issue, we are more in-depth de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Key words: political pattern; Northeast Asia; the Korean Peninsula1、前言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国家,包括西北边的俄罗斯,蒙古,还有中国,其次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东北亚地区具有多样性。

由于冷战两极格局的影响,美国在这一地区对各种事务的插手,使得美国反而成为这地区格局的主角之一。

2、东北亚政治格局的现状东北亚政治格局是东亚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也是其现存政治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总得来说东北亚政治格局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紧张局势不容乐观。

东北亚局势的实质

东北亚局势的实质

三怕东北亚一体化。东北亚的主导国家中,中俄日都是军事大国,完全具备对抗美国打压的战略能力。特别是中俄,都是核大国、导弹大国、航空航天大国,具备和美国独立军事抗衡,两败俱伤的能力。如果中俄在东北亚完全合作,联合为东北亚一体化推进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撑,不惜在朝鲜半岛和美国展开一场代理人战争,将使美国全球战略陷入巨大被动,而且面临崩溃危险,这是美国所惧怕的。
所以,东北亚的发展趋势就三种可能:要么向东北亚一体化的和谐东北亚方向发展,那意味着中日韩朝俄合作,推翻了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架构;要么向美国所主导的冷战态势发展,美国利用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成功地剥离了中日韩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东北亚出现了中俄朝与美日韩对垒的两大冷战阵营,呈现冷战态势;三是阵营模糊的态势,既不冷战,也不热战,既没有明显的东北亚一体化态势,又没有明显的冷战态势。
东北亚局势的实质,是中日韩朝俄所倡导的东北亚一体化战略意图和行动,与美国所主导的西太平洋格局的战略冲突。目前,中日韩朝俄所主张的东北亚一体化战略,实质只是经济合作战略,没有统一的军事力量做战略支撑,而这为美国所利用。
东北亚的特点:一是经济上,中日韩处于联盟态势,而且这种联盟与美国具有冲突性。因为中日都是美国外债的主要购买者,美国赖账或者金融战,首先针对的是中日。中日对美的关系,可谓唇亡齿寒的关系。二是军事上,美日韩与中俄朝具有对立性。中日之间有钓鱼岛、琉球群岛的归属、东海大陆架之争,俄日之间有北方四岛之争,朝韩之间有“相煎何太急”的趋势。这些区域大国之间的矛盾,为美国所利用,使美日、美韩同盟不但没有弱化,而且被美国利用有扩大趋势。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美国现在的两个同盟,美欧同盟自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呈现破裂趋势越来越明显;美日、美韩同盟,在东北亚一体化的共同战略利益的合作下,也越来越呈现破裂趋势。为此,小奥上台后,心急如焚,如何利用一场阴谋,重新挑起东北亚军事纷争,破坏东北亚一体化,夺回美日、美韩同盟的安全主导权,就是奥巴马的苦心积虑的重大战略问题了。

东北亚安全形势与走向——竞合主义视角下的东北亚安全局势思考

东北亚安全形势与走向——竞合主义视角下的东北亚安全局势思考
2018年是 中国 外 交推 进 构建 “人 类命 运 共 同体” 和 “新型 国际 关 系” 的 开启 之 年 ,这 就 要 题 。把脉 时代 的特征 ,把 握 周 边 地 区安 全 环 境 的基 本 特征 与 变化 趋 势 ,这 是 制 定 国 家安 全 战略 的基 本 前提 ,也 是 落 实周 边 外 交政 策 的基 点 。本 期 “东北 亚安 全形 势 与 走 向” 专题 策划 ,我 们 约请相 关领 域 的权 威 学者 就 东北 亚 安 全 的历 史与 现 状 、根 源 与症 结 、发展 态势 与应 对 思路 等 问题 进 行 了深入 分 析 与 审 慎 研 判 。敬 请 垂 注 。
此 外 ,东北 亚地 区 的韩 国 、俄 罗斯 和 日本 等 国 家也 存在 着 区域 间乃至 全 球 层 次 上 的安 全 利 害关 系 ,相 互 之 间的 力 量博 弈使 得 情 况 更加 复杂 。二 战 后 所 形 成 的 分 裂 结构 至 今 尚 未 改 变 ,这 是朝 韩 产 生 矛盾 的最根 本 的 内 因 。韩 国 内部 围绕 朝鲜 问题 存 在 着 严 重 的 意见 分歧 ,韩 国政 府 的对 朝政 策始 终难 以保 持 连 贯性 ,这 将 影 响 朝韩 关 系的 长期 稳 定 。2011午 起 ,“向 东看 ” 成 为 普 京 最 重要 的 战略 构 想 之 一 。融 入世 界 最具 活 力 的 亚 太 经济 不仅 是俄 罗斯 脱 身欧 洲 外 交 困 局 的 出 路 ,更 是 俄 罗 斯 振 兴 经 济 的 重 要 契 机 ,俄 罗 斯 需 要 从 东 北 亚 地 区寻 求战 略 支 点 并 满足 自己的 诉 求 。日本 外 交以 强他 日美 同盟 为对 外 关 系 的最 大课 题 而展 开 。特 别是 安倍 提 出的 “印 度 洋太 平 洋 战略 ” 构 想 ,设 置 了 一 个体 现 日本 作 为 亚 洲代 表 且 具 有 主导 性 的 议题 ,将朝 鲜 半 岛安 全 问题 及 中 国海 洋维 权 活 动作 为 国际 安 全保 障 问题提 出 ,继 续 渲 染 东北 亚地 区安 全环 境 的 复 杂性 。

特朗普上台后,东北亚局势走向?

特朗普上台后,东北亚局势走向?

专题—三大战场风云变幻当今时代,和平发展是潮流。

然而新的亚太战场、欧洲战场和中东战场已经相继形成。

2017年必将是世界继续发生巨变的一年。

维护世界和平,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军事安全,不能不密切关注并深入思考已经形成的全球新的三大战场及其风云变幻特点和发展趋势。

未来国际形势发展与三大战场密切相关,三大战场升温则国际形势更加紧张,三大战场降温或变形,则国际形势缓和或另有重大变化。

本期《军事文摘》特组织专题“三大战场风云变幻”,以飨读者。

特朗普上台后,东北亚局势走向?2017年2月12日,朝鲜试射一枚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紧张局势升级。

具体表现在,一是相互威慑升级。

朝鲜两次核试后,朝鲜和美韩之间均加大了针对对方的威胁力度,半岛安全形势激化。

双方以“核打击”和“打击核”相互威胁;以实施“先发制人打击”以及“斩首行动”相互恐吓。

二是朝鲜和美韩均有备战行动,致战因素有所增长。

首先是朝鲜多次进行导弹发射,并展示其核导实力;其次是美国出动核动力航母、B-52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武器,6次进入朝鲜半岛海空域炫耀武力;再次是美韩频繁进行联合军演,对朝鲜保持高强度的军事威慑;最后是韩国还开发了“单独”应对朝鲜项。

这些因素决定了短期内半岛形势有惊无险,有对抗而无战事。

问题是,半岛相关对话渠道已全部关闭,冷战对峙气氛回归。

朝鲜两次核试后,其拥核自保的立场固化。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核武装论”再度抬头,为半岛无核化平添了干扰。

对朝鲜政策方面,韩国以压朝弃核之名行压垮朝鲜政权之实,制定了对朝心理战攻势、借人权问题施压、军事威慑、外交孤立和单边制裁等一系列促朝生变、生乱的措施,全方位展开对朝攻势。

在此背景下,朝鲜半岛谋略战的攻防空前激烈。

比如,韩国对朝鲜将发动“局部挑衅”和“朝鲜崩溃论”的宣传贯穿始终,美韩对朝鲜“动乱”和“挑衅”可能性的炒作,并非出于判断上的失误,而是有意识的谋略战攻势。

从内政扩延到外交、国防和南北关系领域。

美国是否会从“担忧”转为“施加影响”或“幕后操控”,值得关注。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作者:————————————————————————————————日期:ﻩ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何金来内容摘要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土崩瓦解。

甲午战争不仅与中、日、朝等当事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也调动了英、俄、美、德、法等主在西方强国的神经、配置着这一地区政治、军事力量的组合,给20世纪东亚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以直接影响。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朝日关系东亚格局甲午战争以前,在东亚事务中发挥作用的国家主要有四个,即:中国、日本、俄国和英国。

而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这四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因而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国家。

16世纪以前,它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后来开始衰落下去,到19世纪时,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进入19世纪后半期。

清王圾正在搞洋务运动(或叫“同光新政”),这是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力图赶上世界的一次尝试,但由于本身不易克服的弊病失败了,从而失去了一次机遇。

在标榜“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中,确实兴办了一些工厂,修了一些铁路,造了一些轮船,开设了电报,又创建了海军,引进了西放手科学技术,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教育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可是洋务运动存在着一个致使的弱点,那就是在政治领域里依然是一潭死水,政治改革遥遥无期。

在腐朽的封建主义体制下,生产力是很难冲破牢笼,迅速向前发展的。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一个衰朽的、暮气沉沉的政权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会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富裕和强盛。

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

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

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东北亚地区是指包括中国东北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的地区。

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和重塑。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探讨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所处的地缘格局。

一、政治地缘格局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地缘格局主要由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构成。

中国作为地区最大的国家,在地缘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日关系长期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矛盾点。

尽管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较为密切,但地缘政治问题限制了两国间的深度合作。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备受关注,半岛的稳定关系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

然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以及朝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复杂因素,使得半岛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二、经济地缘格局经济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作为区域内最大的经济体,其发展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也对东北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中日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和政治问题,限制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朝鲜由于制度和外交限制,经济格局相对较为封闭。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模式、贸易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相对较慢。

三、安全地缘格局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牵动着各国的神经。

半岛核问题是地区安全的最大挑战之一。

朝鲜频繁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给地区安全稳定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同时,东北亚地区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安全问题,如领土争端、历史问题以及军备竞赛等。

这些问题增加了地区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和对抗。

综上所述,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充满挑战与机遇。

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矛盾与合作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

地区国家需要通过积极对话与合作,以构建稳定、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地区格局。

东北亚局势

东北亚局势

中国和日本是"相向不共架国",这是海洋法 公约的专业术语,就是中国和日本"相向",但没 有共享一个大陆架,叫"相向不共架国";中国的 大陆架在向东海延伸的时候有一条冲绳海槽把 大陆架切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向不 共架国"的海洋权益划分,大陆架延伸国能够居 于大陆架的三分之二;那么日本是相向不共架 国,由海槽划断,只能享有大陆架的三分之一。
按照联合国的海洋法公约的划定,亚洲经济委员 会所勘探出来的东海富含油气储藏的大陆架(20万到 22万平方公里)要被中国大陆所具有,净归中国 钓鱼岛的位置正好就在冲绳海槽上沿,就是悬崖 的边缘,大陆架的向东延伸,碰到冲绳海槽上延,一 下就断了。如果日本要占有钓鱼岛,就是和我国是"相 向共架国",按照联合国的海洋法公约的裁定,"相向 共架国"大陆架的权益划分是一家一半,钓鱼岛周围 20-22万平方公里富有油气储藏,基本上要划给日本, 这就是钓鱼岛的争夺,日本绝对不放弃的一个非常大 的原因。
俄罗斯军事崛起VS中国和平崛起
(四)中国振兴
中国如果能解决国内发 展不平衡的问题的 话,那中国的崛起就不是某个国家可以 阻挡 的了。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的情况下,中国 为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必然要发展强大的 军事实力,并积极用高科技武装国家机器。那 时就有可能打破东北亚的多极均势格局。
崛起需要实力,而我们有这个实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岛屿和其他陆地 领土一样,可以拥有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和大陆架等海洋区域。这就是说,符合《联合国 海洋法公约》规定条件的岛屿,可以为沿海国带 来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最大为12海里的领 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12海里 计,则领海区域为450平方海里;以200海里计, 则专属经济区为125664平方海里。

四大国东北亚角力

四大国东北亚角力

四大国东北亚角力一、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因地缘战略地位重要而历来是大国争夺对象之一。

周边四国中、美、俄、日长期在半岛角逐。

历史上它先后落入中、日得控制下,因而日、中先后在该地区的斗争中处于劣势。

二战结束以来,半岛始终处于冷战对抗中,根本原因就是它先后被东西方两大集团分割、被中美矛盾左右。

角力双方势均力敌使半岛南北只有冷战对抗。

长期处于危机与动荡中,既不会统一,也不会和平稳定。

半岛南北之间、外部大国之间以及半岛南北与大国之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决定半岛局势的三大矛盾是中美矛盾(长期性)、美朝矛盾(危机频发)、朝韩矛盾(民族分裂)。

半岛上持续上演4+2或者3+3大戏,朝韩在前台表演,实际上是傀儡,幕后主角是中美。

因此,半岛的未来非常暗淡,有三种可能前景,继续冷战对抗,各种矛盾激化为战争,柳暗花明。

第一种可能最大,尤其是短期内,第三种可能最小,第二种可能不能排除是最可怕的(最近暴光的美韩对朝鲜战争计划5029、8010—08是证明)。

二、东海东海资源丰富,地缘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大国争夺的场所。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在此角逐。

冷战后中日关于领海划界和钓鱼岛归属的争端逐渐激化,并形成了中俄协作与美日同盟对抗的格局,俄总统在钓鱼岛事件期间访华,中美发表关于二战的《共同宣言》,而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中坚决站在日本一边,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

中日的领海,岛屿争端既是中日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之争,也是崛起的中国与国力相对衰落并竭力维护霸权的美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反映。

2010年是东海局势的转折年。

钓鱼岛撞船事件是中日关系的转折点。

此后,中日都在加强在该地区的军力,尤其是日本新的防卫大纲把其西南诸岛的防卫当做国防重点,东海问题也有三种可能前景:和平解决、僵持不下与继续对抗、激化为战争。

第一种可能最小,第二种可能最大,最危险的是无法排除的第三种可能,今后10年是危险期。

三、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南千岛群岛为北方四岛,历史上在俄日中间几次易手。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今天,气质出众的李老师给我们讲解《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李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战后以来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的基本结构、中国崛起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安全形以及中国在东北亚地区面临的安全环境与挑战。

东北亚在地理范围上包括中国的东北部、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同时由于美国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渗透和美国与该地区安全利益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也应该被包括在东北亚地区安全的范畴之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东北亚地区带来冷战以及使得美国力量介入。

战后的雅尔塔体系规定了美苏之间的势力范围,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政治归属尚未确定。

而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朝鲜战争完全改变战后东亚国际政治关系格局。

使得日本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中心与主要支柱。

而朝鲜半岛成为大国间的缓冲地带,形成冷战对抗局面下的安全秩序。

在全球、地区、次区域出现三重结构:美苏对立,中美对立和中苏对立,朝鲜半岛与台湾问题。

战后以来,东北亚政治安全结构的基本态势为:“轮辐结构”以及有限霸权下的势力均衡与相互牵制。

其特点是:1)地区一体化难有大进展,2)地区内各国难以建立战略互信3)始终是热点地区。

冷战结束以后,国家安全与地区安全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的关系日益密切—安全的地区化。

在新的安全形势下,地区安全环境对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

安全的的地区化的特点在于,1)其威胁的主要根源源自地区内;2)地区安全互动的后果更多的局限在地区范畴之内,而不是直接扩散到全球层面;3)管理地区安全的战略和制度方向主要有地区内国家或通过力量的相互牵制或凭借集体协调与合作来处理所面临的地区安全挑战;4)地区内国家有队地区安全的认同,各国意识到与邻国之间结成命运共同体。

但是安全的地区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1)该地区大国汇聚、战略利益、战略目标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冲突,战略利益的和谐关系无法构建,表现出非兼容性的特征;2)国家类型、发展程度、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各异,处于巨大的权利转型过程中,上升中的国家和衰落的国家,挑战体系现状的国家和维护体系现状的国家,从平衡的多极向不平衡的多极过渡等特点,即表现出非整合型特征;3)历史问题和冷战遗产未得到清理,各国间政治互信度低下,战略安全利益无共识,甚至敌对,冷战思维强烈。

东北亚局势

东北亚局势

事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重返东亚战略首先是通
过双边军事同盟这个重要途径推进的。美国利用朝鲜半岛 紧张局势和中日“岛屿之争”,全面提升原有双边军事同 盟关系,强化美军在东亚的军事存在。 2010年,朝鲜核问题尚未缓解,又出现“天安号事件” 和“炮击事件”,半岛局势突然恶化。美国抓住这一机遇 ,与韩国在 7、9、11月联合举行规模超常的军事演习,展 示美国在东北亚安全保障上的不可或缺性,向中朝施压。
目的:直指中国、朝鲜,危机转嫁中国;
巩固日美、韩美同盟插手地区事物, 控制东北亚局势,实现战略野心
2.日本:谋求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1)二战前:侵略、控制、占领、殖民统治(南进北进) (2)二战后:逐步谋求主导地位 ①以日美安保合作为掩护,谋求在东北亚地区发挥军事作用 ②保持对华接触,实施对话合作与防范牵制相结合的对华战 略 ③防止来自朝鲜的“威胁”,力争在半岛和平进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 ④力图收回北方领土,缓解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⑤倡导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力争东 北亚安全事务主导权
李明博:放弃阳光政策,对朝态度
看看看
五、中国东北亚战略
1. 确保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 防止大国独霸东北亚的均势战略 关键:控制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 2.主张: ① 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是中国坚定的立场原则 ② 坚持通过协商与对话方式和平解决问题,反对武力威胁 ③ 极力劝阻朝鲜弃核,对其施加压力 ④ 缓和美日韩对朝的过激举动 ⑤ 与俄罗斯合作,争取在解决朝核问 题中的主导权 ⑥ 积极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
事演习,导致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加剧。
美日 美韩同盟关系分析_clip.mp4
3.中俄两国合作基础薄弱
(1)中国威胁论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直积弱不振。导致美国一 国做大,成为了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集团和太平洋周围韩、日、澳大利亚等国际集团由于 猛然间失去对手而自己又没有走出冷战思维,从而产生了 一种彷徨、无力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已走 上了正规,国力正大力增长,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飞跃 式发展 。这些成绩都让国际社会产生担心怕强大后的中 国会是对世界的一种威胁。因而也导致了 俄罗斯对中国始终存有戒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