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胸椎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案

胸椎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胸椎肌筋膜炎,又称胸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胸椎区域肌肉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胸椎肌筋膜炎的病因复杂,包括肌肉劳损、外伤、姿势不良等。

针对该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胸椎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休息对于胸椎肌筋膜炎患者来说,适当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在病情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减少肌肉负荷。

2. 热敷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患者可以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物品进行热敷,每次热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3-4次。

3. 冷敷在急性期,冷敷有助于减轻肌肉炎症和疼痛。

患者可以使用冰袋、冷毛巾等物品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2-3次。

4. 物理治疗(1)按摩: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可以到专业的按摩店进行按摩,或者在家中自行按摩。

按摩时,可使用精油、乳液等辅助产品。

(2)牵引:牵引可以缓解胸椎区域肌肉紧张,改善活动范围。

患者可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牵引治疗。

(3)电疗: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常见的电疗方法有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和干扰电治疗。

5. 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2)肌肉松弛剂:如曲马多、美多巴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外用药:如辣椒素软膏、肌炎膏等,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6. 康复训练(1)拉伸训练:通过拉伸肌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患者可以学习以下拉伸动作:a. 胸椎伸展:坐在地上,双手抱住膝盖,向前倾身,感受胸椎区域的拉伸。

b. 胸椎旋转:坐在地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头部向一侧倾斜,感受胸椎区域的拉伸。

(2)加强训练:通过加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预防疾病复发。

患者可以学习以下加强动作:a. 俯卧撑: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 平板支撑:锻炼核心肌群。

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软组织疼痛,多见于骨骼肌,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按压时可产生局限性及牵涉性疼痛。

现代研究已经从电生理学及细胞分子水平领域证实,肌筋膜激痛点受劳损、湿热等被活化,引起肌纤维持续性收缩造成的肌肉疼痛被称为“MPS”[1],激痛点的刺激活化是引起MPS 的重要原因[2]。

因此,激痛点的灭活被认为是本病治疗的核心。

临床上针对软组织损伤疼痛以激痛点作为靶点进行干预,临床疗效往往立竿见影。

中医在本病治疗中因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激痛点定义、MPS中医治疗原则、激痛点中医治疗技术与方法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激痛点的定义激痛点是肌筋膜激痛点的简称,也叫激发点、触发点或扳机点,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可被触摸到,具有高度敏感性且按压后能引起远端牵涉痛[3-4]。

激痛点是1942年由美国医生Janet Travell提出,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

根据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区分为肌筋膜性、肌腱性、皮肤性、韧带性或骨膜性激痛点等。

目前,临床公认的激痛点的临床表现为压痛、牵涉痛、紧张带结节、抽搐反应和自发电位[5]。

2中医治疗原则MPS属中医学“痹证”“经筋病”范畴。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MPS的发生与肌肉筋膜长期受到寒冷、潮湿的侵袭有密切关联[6]。

《灵枢·经筋》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寒和瘀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以“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为病理基础,治则当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止痛。

《灵枢·经筋》提出经筋病的治疗原则为“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即选择压痛点、硬结、条索状结节进行针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肌肉的恢复。

3激痛点中医干预技术与方法MPS临床治疗手段十分丰富。

针刺、艾灸、推拿、针刀、拔罐、刺络放血及中药治疗等,也有几种方法叠加的综合干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怎么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怎么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怎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有可能发生,但成年人与老年人是主要多发群体。

患有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腰背痛、颈肩痛、关节痛等问题。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一种慢性疼痛病,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怎么治疗呢?下面将跟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

1、确定关键触发点:首先必须明确即将给予治疗的那些触发点就是导致病人主诉的那些疼痛的原因。

当一个触发点变得异常活跃时,在个区域内的其他潜在触发点的也会激活,这些活化的触发点叫做卫星触发点,他们不是引起疼痛的关键触发点。

可以通过让患者指出疼痛最明显的触发点来确定,关键触发点引发的疼痛远大于那些卫星触发点所致的疼痛。

另外,这个关键触发点受压时,会诱发或加重卫星触发点的牵涉痛。

而如果受压的是卫星触发点,则不会引发关键触发点的牵涉性疼痛。

2、保守治疗与有创治疗:触发点的治疗应该首先选择保守治疗(例如理疗等非侵入性治疗),而非有创治疗(例如注射及外科手术等侵入性治疗)。

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3、肌筋膜触发点的急性与慢性期:在急性期,触发点的活化有防御一些急性外伤性损害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疼痛而回避了一些可能干扰康复的过度活动),这时在急性期这个触发点不应予以灭活,除非疼痛无法忍受。

应该首先对基础病理损伤进行相应的治疗,当这个损伤得到充分的治疗后,相应活化的触发点通常不需要治疗而消失。

4、浅表与深部的触发点:控制触发点疼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深压按摩治疗。

这个方法很容易用于浅表的触发点,而深部的则不能。

深部的触发点可通过牵张法或其他如超声、激光、针灸、局部注射来治疗。

为了预防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发生,大家平常就要注意预防,坐姿要正确,不要久坐,多站起来走动走动。

而一旦发现自己长期性的颈肩痛或腰背痛,千万不要自己乱喷药,而是应该尽快上医院检查,及时治疗,以免普通的肌肉痛最后演变成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谈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谈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保健医苑疾病康复|压肌肉某一点会痛,但没有疼痛扩散的现象,该点称为压痛点。

压痛点是由原发病灶接受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

它常与较表浅的筋膜炎或深部的损伤部位相符合,压痛较集中、固定、明显。

如冈上肌腱炎、胸锁乳突肌炎、颈肌损伤、颈椎损伤、骨折等。

压肌肉某一点会痛,且有疼痛扩散、甚至肌肉有局部弹跳反应现象,则该点称为激痛点。

按压激痛点会出现局部的疼痛、顺着肌肉纤维生长方向触诊可以发现一条带状的条索,称为紧带区、用力压激痛点会出现局部抽搐反应、甚至牵涉痛。

若持续压着激痛点会有牵涉性自主神经兴奋现象,包括肌肉挛缩、血管收缩、流汗增加和发冷等。

触痛点、固定形式的疼痛、及肌紧张带可做为肌筋膜激痛点的可靠诊断标准,而牵涉痛和抽搐反应是肌筋膜激痛点的确认病征。

激痛点可分为活性激痛点和潜在激痛点。

活性激痛点是不论肌肉处于休息或活动状态都会产生疼痛;潜在激痛点是在身体检查触摸到的时候才会产生疼痛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指身体局部的肌肉疼痛,同时伴随着激痛点的产生。

触痛点、固定型式的疼痛、及肌紧张带可做为肌筋膜激痛点的可靠诊断标准,而牵涉痛和抽搐反应是肌筋膜激痛点的确认病征。

◎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康复中心王永慧2 201133年第期保健医苑保健医苑3年第期保健医苑疾病康复|1.去除可能病因:如抗类风湿、消炎、松解疤痕;2.改善血液循环:锻炼、按摩、热疗(红外线、激光、拔罐、针灸)等;3.消炎镇痛;4.治疗激痛点:应用微创技术松解局部粘连,可防止复发和加重。

微创治疗技术包括急性期疼痛的神经阻滞,慢性期疼痛局限者的小针刀分离。

◆肌筋膜疼痛的治疗原则◆1.局部肌肉痛:呈慢性持续性酸胀痛或钝痛,疼痛呈紧束感或重物压迫感,腰、背、骶、臀、腿、膝、足底、颈、肩、肘或腕等均可发生。

2.缺血性疼痛:局部受凉或全身疲劳、天气变冷会诱发疼痛,深夜睡眠中会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动后减轻,但长时间工作后或傍晚时又加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甚至情绪不佳时也可加重疼痛。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有明确的 增加 ( 遇到屏障 ) , 维持这种压力 , 直到触 将 患 者 做 舒 适 的摆 诊手 指下 面感 到 张力 已经放 松 为止 。医师 只 维持 轻
位并 充分 支撑 , 以达至 《 充分放 松 , 肌 肉的一 端 加 以 固 微 的压力 , 直 到更 多 的肌 肉 张 力 在 手 指 之 下 放 松 。
或者 患者 突 然用 力 负 荷 。最 后 , 必 须 平 顺 而逐 渐 地
作者 简介 : 张金声( 1 9 5 2一) , 男, 汉族 , 北京人 , 主任医师 , 北京医科大
冰敷按摩 : 根据应用 目的不同分为两种: ① 以间
歇 性冰 敷代 替 喷雾 冷 剂 的喷 疗 , 作 为 喷 疗 与 牵 拉 的
2 0 1 3年 7月 第 2 5卷 下半 月 第 l 4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e a l J o u na r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J u 1 . 2 0 1 3
Vo 1 . 2 5 s j M N o . 1 4
l 激痛点 放 松术
1 . 2 随意性 收缩 与 放 松 的 方法
包 括 收缩 一放 松
术、 等 长收 缩后放 松 术 、 等长 收缩后 放 松术 与 交互 性
抑制的组合 、 紧持 一 放松术及肌肉能量技术。 不需要精确定位激痛点 , 只需要 1 . 3 激 痛点 压 力 放 松 术
治 疗 者 在 舒 适 的范 围 内
块按 摩代 替 。
乱弹法: 类 似深 敲击 式按 摩 , 但 手 指 必须 在 激痛 点处 、 小 结 之 上横 跨 ( 拖行 ) 紧绷肌带 , 从 肌 肉 的一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概述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又称颈肩肌 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风 湿、慢性颈部肌痉挛等,累及腰 部时称腰肌筋膜炎。属于常见病, 该病易在筋膜、腱鞘、肌膜、肌 腱、骨膜和皮下组织中患病,常 常引起颈肩背痛。
颈肩肌筋膜炎
病因: 1、劳损 2、风湿,寒湿潮冷
临床表现
肩周炎
病因:
1、关节比例失调,活动范围大, 稳定性差
2、滑囊多,过劳易损 3、肩袖损伤 4、肌肉肌腱包饶周围,反复
摩擦易致损伤 5、风湿,炎症,退行性改变
肩周炎
肩周炎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多于男,不一定有外 伤史,部分有肩受凉史
疼痛:部位在肩周,夜间及活动后加重,
半夜痛醒,呈持续性痛。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生活
治疗
颈肩肌筋膜炎
1、一般治疗:规律生活和工作,纠正 不良姿势,避免过劳, 积极抗炎,防寒避湿
2、痛点注射 3、神经阻滞:星节、颈丛、肩胛上 4、针灸理疗,针刀效佳 5、中药内服外治 6、手术:软组织松解(含微型松解)
疗效肯定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因组织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 多种因素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发生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一 组病症,成为肩关节周围炎,简 称肩周炎,因多在50岁左右发病 又称50肩、冻结肩、凝肩等。女 多于男,有自限倾向。
肋骨-锁骨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本病多在 20岁以后出现,妇女稍多。病人感到周期性肩胛疼 痛,向下放射到手臂内侧,严重者疼痛剧烈,为钻刺或烧灼性 疼痛,从肩胛后面向颈侧及手臂内侧、前臂及手掌放射。上肢 的伸展及外转运动,如举物、背物或提物可使疼痛加剧。而手 臂内收、屈肘时最为舒适。在尺神经分布的手臂内侧可有感觉 障碍,晚期可有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受压,可 有手部皮肤发凉、苍白或青紫,胳膊上举时更为明显,并有桡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偶有因交感神经受累而出现霍纳氏征。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症状为出现激痛点,局部肌肉疼痛,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肌肉无力、存在关节活动障碍。

直接或间接刺激或激活激痛点,从而导致引起严重疼痛,不同肌肉激痛点疼痛模式有所不同,外伤、长期超负荷等都会对肌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也是导致引起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下面从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进行综述。

1.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因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一种慢性全身心疼痛性疾病,其主要是肌肉与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并有激发点,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3,好发于腰背部,也是引起腰背部、肩颈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

1.损伤多发生在闪伤与挫伤之后,也可发生于关节扭伤、骨折以及关节脱位后,损伤后,由于治疗不彻底,会产生粘连,并逐渐形成激发点,部分患者无明显外伤史,但是频繁的慢性劳损,如经常弯腰工作、姿势不良等,也会导致形成水肿、粘连,从而产生疼痛与激发点。

1.受寒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淋雨等,体表血管便会快速收缩,深部血管反射性扩张,组织液从血管中渗出,如果受寒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与治疗,渗出液便会聚积,形成粘连。

当天气发生变化时,患者也会出现疼痛感,因此,也被认为是大气压力改变导致组织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引起肌肉疼痛感受器发出冲动而产生的。

2、中医治疗1.针灸疗法针刺可改善局部软组织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性物质,此外,针刺可对大脑皮层疼痛中枢起到抑制作用,阻断神经传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选取反应明显的穴位进行施治,针刺操作流程简单、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也比较小,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

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非常显著,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1.推拿疗法推拿疗法作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够让肌肉放松,通过肌肉牵张反射抑制痉挛,同时也能够消除疼痛,改善肌群状态,减少痉挛肌肉对神经血管产生的压迫,实施后,可使得局部发热,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减少外周致痛因子,促进体内毒素快速分解,并排出体外,也可使血液当中的内啡肽含量逐渐升高,从而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扳机点的形成机制和病理特点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扳机点的形成机制和病理特点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betweenprevalenceandperceivedeffectivenessoftreatment methodsinmyofascialpainsyndrome:resultsofacross- sectional,nationwidesurvey[J].BMC MusculoskeletDis ord,2010,11:32. [3] RAYEGANISM,BAYATM,BAHRAMIMH,etal.Compar isonofdryneedlingandphysiotherapyintreatmentofmyo fascialpainsyndrome[J].ClinRheumatol,2014,33(6): 859-864. [4] MALANGA GA,CRUZ COLON EJ.Myofasciallow back
1 MPS扳机点的形成机制
扳机点又称激痛点、触痛点、触发点,为肌肉触痛 点,可触及带状或条索状结节,按压可产生特征性的 远处牵涉痛,受累肌肉的运动和牵张范围受限,肌力 变弱[7]。扳 机 点 是 了 解、诊 断、治 疗 肌 筋 膜 痛 的 关 键[8]。关于 MPS扳机点的形成机制目前仍有争议, Simons等提出 “能量代谢危机学说”,Barnes等提出 “肌梭异常电位学说”,Hong等认为扳机点产生是脊 髓通过整合机制对终板异常的敏感神经纤维的反应。 Rickards等[9]认为 生 物 力 学 异 常 及 肌 肉 的 反 复 超 负 荷是 MPS扳机点形成的原因。谢鹏[10]认为扳机点产 生的原因为肌内神经密集区的功能紊乱、大脑微结构
中医正骨 2019年 1月第 31卷第 1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9,Vol.31,No.1 (总 037)· 37 ·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中西医治疗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中西医治疗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中西医治疗进展中医认为,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经络阻塞导致局部炎症和疼痛。

中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按摩、中药外敷和针灸疗法等。

1. 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经络穴位,能够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肩井穴、外关穴、足三里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行按摩或寻求专业按摩师的帮助进行按摩。

2. 中药外敷中医认为,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外敷的方式,渗透到皮肤和肌肉组织中,起到缓解疼痛、消肿散结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当归、红花等。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重要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改善局部炎症和疼痛。

针灸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的疼痛敏感度。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肌松药和抗抑郁药等。

止痛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肌松药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抗抑郁药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疼痛感。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重要方法,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理疗和超声波等。

这些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等方式,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患者,尤其是存在明显神经压迫、肌肉萎缩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肌肉松解术、神经解压术等,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方面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成为了目前的主流趋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配合物理疗法、药物配合理疗等。

1. 中药调理中医认为,通过中药的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气血状况,缓解炎症和疼痛。

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配合西药使用,达到更好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缓解疼痛,而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论 、乙酰胆碱异常释放 、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异常 、乙酰胆 碱受
疼痛 的治疗 。Ma nf r e d i n i 等的 临床试 验支 持替 扎尼定 的应用 ,
它可以显著减少 MP S 患者 的疼痛 ,并改善其睡 眠质量 】 。 环苯 扎林 ( c y c l o b e n z a p r i n e ) 是 一种 肌 肉松 弛剂 ,常用 于缓
经历一次或多次 。MP S 被描述 为累及局 部肌 肉并包含一处或多 处扳机  ̄( t r i g g e r p o i n t s ) 的急性 或慢性非特 异性疼 痛 ,一 处或 多处扳机点 的存 在是诊断 MP S 的必要标 准之一 。扳 机点被描 1 于MP S的治疗 。关 于 MP S的病 理生理学基础有 多种 相关的理论与假说 ,与之相对应 的作 用靶 点药 物也有许 多种 类 。 目前常 用于 MP S 治疗 的药物 包括肌 松 药 、苯二氮荸类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抑郁药 以及外 用镇 痛药物等 。
中国康复 理论与 实践 2 0 1 4 年3 月第2 O 卷第3 期 C h i n J R e h a b i l T h e o r y P r a c t , M a r . 2 0 1 3 , V o 1 . 2 O , N o . 3
— —
2 45 —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9 7 7 1 . 2 0 1 4 . 0 3 . 0 1 2
替扎尼 定( t i z a n i d i n e ) 属 于0 【 . 肾上腺 素受体激 动剂 ,被应 用
于多种疼痛综合征 的治疗 中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 的治疗腰 背 慢性 肌筋膜 疼痛 的药 物逐渐 被 临床应用 ,同样 也应 用于 MP S

骨科: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诊断与治疗

骨科: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诊断与治疗

Identification of Underlying Pathological Lesion: 找出 並 治療 引起 活動性肌激痛點 之 病因
Latent MTrP
Central sensitization 2nd to:
Soft tissue lesions, Neurogenic lesions Endocrine disorders (Fibromyalgia), Other factors
BASIC PRINCIPLE of MYOFASCIAL PAIN THE
肌膜疼痛 治療 之 基本原則
1). To treat Underlying Etiological Lesion.
找出 並 治療 引起 活動性肌激痛點 之 病因
2). To provide Pain Control (inactivation of MTrPs). 疼痛控制 3). To correct Perpetuating Factors.去除 持續因子 4). To perform Patient Education. 病患教育 5). To demonstrate Home Program. 居家自療
MTrP region
[Hong & Sim
• 肌激痛點 之 基本單元 周邊敏感化 隱性肌激痛點
異常 之 肌終板
中樞敏感化 活性肌激痛點
MTrP Circuit 肌激痛點神經連結
ANS ReP Pain
刺激強度: 1. 痛 (Pain) 2. 引傳痛 (ReP) 3. 局部抽搐反應 (LTR)
Active MTrP
Inactivation of MTrPs 抑制 活性肌激痛點
General Consideration - 1: Conservative VS Aggressive Treatment: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MTrP(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MTrP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MTrPs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从大的方面讲,例如:纤维性肌痛、纤维组织炎或肌炎、肌风湿病、肌筋膜炎或肌束膜炎、骨髓病、脊神经根炎、等;其实都与肌筋膜触发点有关。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朱灿麟(ZMS慢性筋骨痛症及运动软组织损伤专科香港九龙)【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是颈肩背痛,软组织痛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

关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过去三十年,已有正确的记述,在最近二十几年来对它的机转过程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本文讨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之背景、诊断、病理及各种治疗方法,从而找出有效治疗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针刺1 激痛点之特性激痛点被认为是临床征状之源头,所以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分类及特性。

激痛点现象最先于1942年由Travell氏提出[1],大部份之研究都同意激痛点是位于肌肉带状物中的一个敏感部位。

而激痛点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活跃性激痛点 (Active Trigger Point)、及隐性激痛点 (Latent Trigger Point)。

活跃性激痛点可自发地引致疼痛,而隐性激痛点则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

激痛点常在神经肌肉接合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Endplate Zone) 找到。

而激痛点的产生可以早在出生后六个月后[2]。

1.1 激痛点之分类[2]压痛点是由原病灶受到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

当受到外力压迫时使原来的刺激增加而产生更为显着的定位疼痛感觉,即为压痛点。

它常与较表浅的筋膜炎或深部的损伤部位相符合,常位於肌肉筋膜與骨骼的附著點,压痛较集中、固定、明显。

如冈上肌肌腱炎、颈椎损伤、骨折部位等。

激痛点则是指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点,压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处部位的放散痛。

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

③ 其 它症状 : 无 法 专心 、 记 忆 不佳 、 节 有部 位不 明的 区域性 酸痛 , 很 少有 尖 锐 的 、 清楚 定 及 强 烈 的罪恶 感 ;
言语含糊 、 对建议作 出负 向反应 ; ④社交 位 的表 皮 型疼 痛 , 有 时候 仅感 觉 异常 或麻 木 , 而不 是 优柔寡断 、 障碍 : 渴望 独处 、 对喜 爱 的 活 动漠 不 关 心 、 工作 能力 疼痛。
【 专题讲座 】
肌 筋 膜 疼 痛 综 合 征 的 诊 断
韩垮垮 , 张金声 , 周维金 , 李和兴
( 1 . 北京市西城 区德外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 北京 西城 1 0 0 1 2 0 ; 2 . 中国康 复研究 中心 )
【 关键词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诊断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0 . 0 6 8
1 . 7 抑郁
抑郁 由慢性疼痛所致 , 抑郁也可降低疼
激 痛 点所 引起 的肌 筋 膜疼 痛症 候 群 , 是 指 肌 肉里 局 痛 阈值 、 强化 疼痛 , 从 而形成 恶性 循 环 。叶 酸及 维 生 缺 乏 、 甲状腺 功 能低下 是 抑郁 的强 力 促成 因素 部 性 的过度 激 活 , 强 烈 地 调 整 到 中枢 神 经 系 统 的功 素 B 能, 从 而导 致某 个局 部 肌 肉疼 痛 。
含 一 般性 和特 殊性 两个 概念 。一 般 性概 念 包 括 与肌 1 . 6 本体 感 受性 障碍
不平 衡 、 眩晕 、 耳鸣 、 举 起 物
肉压 痛有关 的 、 任 何 软 组 织 起 源 的 区域 性 肌 肉疼 痛 体 时重量 感 知紊乱 。 症候群 , 牙 科 医 师们 常 常使 用 。特 殊 性 概 念 是 指 由

肌筋膜痛综合征

肌筋膜痛综合征
目前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和纤维肌痛这两个术语几乎解 释了先前诊断为”纤维织炎”的所有病人,因此,”纤维 织炎”已经变成一个过时名词.
现在已经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是纤维肌痛疼 痛敏感性增加的原因.
精选ppt
8
1993年,Hubbard 和Berkoff发现了肌筋膜TrP的细针电 极EMG的活动特点。
Hans Krans是这一领域的早期先驱者,1937年第一次 发表了氯乙烷喷雾的方法治疗“肌肉硬结”、“纤维 织炎”等
1938 年Kellgreen指出每块肌肉和大多数筋膜结构,当 注射致痛性盐水时,都有典型的牵涉痛。
精选ppt
6
此后,三个洲的三位医生同时强调了TrP的四个基本特 征:肌肉内的压痛结或束;在束上高度定位的压痛点;压 痛点按压产生的远隔部位的疼痛;通过压痛点的按摩或 注射可减轻疼痛.
过载、过度疲劳、神经根病和较大创伤可以直接激活 trp;trp也可以被其他trp、内脏疾病、关节炎、关节功 能障碍和情感压抑等间接激活。
在主要TrP疼痛牵涉区的肌肉或患病的内脏(如心肌梗 死、消化性溃疡、胆石病或肾绞痛)牵涉痛区,易于产 生卫星TrP。任何持续因素都会导致过度应力,从而使一 个TrP从潜在性转变成活动性。
精选ppt
7
4,有关Trp的组织学研究较少。
Miehlke报道了症状轻微病人的较小的改变,以及进展期 症状严重的病人出现的非特异性萎缩。
因为TrP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 TrP可能包括了一个运 动终板附近的功能丧失,所以没有理由相信,普通的组织 学研究会清楚揭示病因。然而,最近在TrP部位肌硬结触 痛点的组织学研究,发现了局部肌肉挛缩的根据.
病人一般知道活动性TrP产生的疼痛,但是可能不知道它 产生的功能障碍。潜在性trp也引起某种程度的运动障 碍,但是经常不被病人注意而忽视,只有当在潜在性 TrP上加压时,病人才明白疼痛的来源,随着刺激的增加, 自发性牵涉痛也会出现。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Travell在1942年通过大量的临床
观察和治疗后首先提出的,而这种疼痛综合征都是由肌筋膜触发点(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TrP)所引起的。

尽管该病近20年来被医务界广泛接受,但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
和病理机制并不清楚。

本课题通过对肌纤维收缩阈强度、最大收缩力实验、强度疲劳试验和
频率疲劳试验的研究发现:肌紧张带阈强度明显低于正常肌肉的阈强度;易疲劳、最大收缩力频率和强直频率均明显小于正常肌肉;最大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明显大于正常肌肉。

病理研
究也近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同时,通过自发性电活动(Spontaneous electrical activity, SEA)记录和免疫组织化学近一步证实了在激活MTrP大鼠存在DRG敏化及脊髓敏化,而且
这种敏化可能与A类传入纤维的参与有关。

本课题基本完成了课题的设计并取得了相应的结果。

尽管没有高质量的相关论文发表,但作为基础,获得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资助,应准予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机点- 地塞米松 0.3mg / NS 10ml qd x 10
类固醇: 消炎, 溶解局部结蒂组织
压痛点- 强的松 / 得保松 + NS / (封闭疗法)
75% 乙醇 / 7.5% 酚甘油: 压痛点- 0.02-0.05ml / 点
凝固破坏局部细胞蛋白分离粘连
肉毒素: 压痛点- 10-50mg/0.5-1ml/点
• 目前研究认为:肌筋膜痛实际上的病变部位不在肌筋 膜,而 是在骨骼肌的运动终板部位,长期的肌筋膜痛 会导致脊髓水 平的易化改变,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 痛。
• 肌筋膜TrP或肌筋膜痛综合征(MPS)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1个月↑ 20-40% 局部组织温度↑ 1.14℃ 类似激光打孔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MPS微创治疗技术
密集型温质针效果
• 急 / 慢 MPS 治愈90.6%, 1-4年复发率6.5%
• 针刺加热达病变组织肌筋膜深部热疗效应 成以针道为中心圆柱形热传导生物反应区 新生毛细血管从针孔长入肌筋膜 增加骨骼肌血供

④ 运动神经进入肌肉的部位

动物实验: 肌原纤维破坏

线粒体损伤
渗出 疤痕
高能磷酸↑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肌缺氧
MPS临床表现小结
⑴ 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续性酸胀痛或钝痛
紧束感/重物压迫感/运动痛(牵涉/卡压)
⑵ 缺血痛:局部受凉 / 疲劳、气温冷、深夜、晨、傍晚
情绪不佳 / 长时静止 / 运动过度加重, 活动/按摩/理疗减轻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的诊断和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肌筋膜痛” 的术语辨析
• 广义:包括了任何软组织源的、与肌肉压痛有关的区 域 性疼痛。
• 狭义: 特指由扳机点(Trigger Point,TrP)引起的疼 痛。 推荐在狭义上使用该术语, 或者干脆使用“肌筋 膜TrP”表示由TrP引起的肌筋膜痛综合征。
作用: 经络机械刺激调整 切开或剥离局限性软组织粘连, 范围约黄豆大 局部组织活动加强 简单便宜容易推广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缺点: 闭合性手术-盲刀 慎用于重要神经血管或器官部位 如颈椎、梨状肌或跟腱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密集型温质针
60年代,上海骨科宣哲人 教授作大量肌筋膜剥离手术
受中医经络温针启发
触痛点可缓解疼痛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治疗原则
⑴ 去因:如抗风湿,改正姿势,定时工作
⑵ 改善血供:体疗 — 抗地心引力肌肉锻炼
按摩、热疗(红外线、激光、拔火罐、针灸、 超声、湿热、喷雾、透热、经皮刺激、电针)
⑶ 消炎镇痛:
⑷ 抗忧郁:
以上有效但不痊愈,复发率高
(5)手术松解:远期效果好,创伤大
阻滞局部神经肌肉终板, 肌肉松弛 利于自主运肌动筋撕膜疼开痛综粘合症连诊断及治疗
注射疗法特点
•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合理的药物,准 确的送至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达到 最满意的效果。
• 操作简便易学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注射治疗技巧
• 通过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熟练的穿刺技 巧,病灶区域的靶点注射。
⑶ 固定压痛点:一侧 / 局部肌肉紧张,僵硬
肌肉起止点附近 / 两组不同方向肌肉交接处 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结 / 肌索
⑷ 肌肉损伤史: 局部 / 临近部位
头、颈、肩、背、腰、骶、肘、膝、足底腱膜
(5)85%慢性疼痛原发 / 继发 MPS:骨质疏松症、椎间盘
突出、颈椎病、后支综肌合筋征膜疼、痛综骨合症性诊关断及节治疗炎、强直性脊柱炎


肌筋膜微小撕裂→ 渗出物→ 沉积钙化


疤痕(粘连)→ 肌挛缩 →刺激传入N纤维对致痛物敏感
血管(数/管径)↓
肌肉局部供血调节↓
肌缺血 / 缺氧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痛性结结节病理特点
临床
① 肌肉中一束被无菌性炎症肌膜包绕肌纤维,硬
② 有病变的皮神经
MPS
③ 增生炎症脂肪结缔组织, 疼痛
与深筋膜紧密相连
MPS诊断标准 美国
5主要+1次要
主要标准: 1. 主诉区域性疼痛 2. 触发点牵涉预期
分布区感觉异常 3. 受累肌触诊紧带状感 4. 沿紧带状区走行某点
剧烈点状疼痛 5. 测出某程度运动受限区
次要标准: 1. 压触痛点重复
主诉痛或感觉异常 2.横向抓触/针刺触痛点
诱发局部抽搐反应 3.伸展肌肉或注射
枝川阻滞 / 类固醇/ 水针 - 急性 小针刀,乙醇 / 酚甘油 - 局限 密集型温质针 – 非神经部位 肉毒素 - 痉挛性 射频热凝 – 所有,尤其神经部位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MPS微创治疗技术
注射疗法
Wall: 关键是机械破坏触痛点,不在于注什么药水
强调针尖在局部反复探索分离组织 川枝/水针:水压分离、 消炎
MPS微创治疗技术
方法: 损伤肌筋膜区密集刺入 粗银针加艾段燃烧加热
作用: 针身温度>100℃, 病人体表55℃ 体内针尖48℃针尖 热反应区最大半径 2.6 mm
肌筋膜骨粘连处细胞蛋白凝固,分离, 新生血管长入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温质针效果: (王福根教授) 代替手术分离粘连肌筋膜 局部组织血流↑50-150%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微创治疗:
穿刺效果等同手术分离肌筋膜

松解肌筋膜粘连 / 疤痕 → 消灭MPS触痛点
指征:
(1)症状顽固(病情严重,持续时间长) (2)反复发作 (3)久治不愈(各种保守疗法未能奏效) (4)影响工作和生活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微创技术
穿刺
目的:松解局部粘连,消灭触痛点 远期效果,防复发 / 加重
•原因: 肌筋膜局部粘连/疤痕/挛缩
.症状: 长期局部疼痛
.体征: 固定压痛点 + 肌肉紧张
人在一生中会有肌筋膜损伤至少一次以上 发病率高达30-93%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临床推测:
MPS病生理
肌肉、韧带→附着/带动骨骼→应力集中/ 交汇
过度运动 / 姿势→ 肌炎→ 心理压抑→ 肌节生理挛缩
• 压痛点的确立:以棉签或手指反复确定。 • 穿刺注射技巧:注射时最好复制出原有
疼痛及放射痛,加压注射可起到液体分 离的最用,穿刺针反复捣刺或摆动可起 到切碎钙化点,分离粘连之作用。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小针刀疗法
MPS微创治疗技术
70年代江苏朱医生发明 镍制,象针灸针,针干较粗, 针尖呈0.8mm宽的扁刀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