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与胆囊炎

合集下载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区别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区别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区别
一、概述
大家知道一般要进行区别两个疾病的关系都是是需要从这两个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的一些相关临床症状,还有关于这两个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对这两个疾病所采取的一些治疗方案以及这两个疾病经过治疗后的预后等来进行相关对比的。

那么大家现在要来对比的是两个常见于胆囊部位的疾病一个是胆囊炎,一个是胆囊结石。

二、步骤/方法:
1、首先说一下它们两的发病原因吧!胆囊炎是因为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以及胆红素和类脂质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

而胆结石是因为某种原因引起胆汁中的成份失调从而出现的疾病类型。

反复的胆结石容易引起胆囊炎,胆囊炎也会引起胆结石的出现。

2、这两个疾病症状上的区别不大,所以就不说它们症状上的区别了,那就说说它们检查方面的区别,这个b超检查显影是不一样的,也可以通过ct等相关检查也是不同的,一般结石显影是强回声光点的。

而胆囊炎是会发现显影毛糙的。

3、这两个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一般胆囊炎大部分都是采取药物治疗的,都是抗炎解痉止痛,如果是急性胆囊炎那么就是要输液治疗缓解症状。

胆结石一般小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那么就不需要处理的,如果比较大一般选择手术治疗的。

三、注意事项:
不管是胆囊炎还是胆结石都是需要予以重视,因为这两个疾病都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长时间的炎症会引起结石,而长时间的结石的情况也容易导致慢性炎症急性发作,饮食方面都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胆结石胆囊炎注意事项

胆结石胆囊炎注意事项

胆结石胆囊炎注意事项胆结石和胆囊炎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

建议患者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鱼类等。

同时,患者应该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2. 合理用药: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痉药、抗感染药和胆汁酸药物等。

患者应该注意不要滥用药物,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定期复查: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监测病情的变化。

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胆囊超声等。

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注意休息: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疲劳,增加疾病的发作风险。

患者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需要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过度饥饿会导致胆汁浓缩,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暴饮暴食则会导致胆囊收缩过度,引发胆囊炎的发作。

患者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的空腹和暴饮暴食。

6. 注意个人卫生: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

定期洗澡、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患者应该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7. 积极治疗其他慢性疾病: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增加胆结石和胆囊炎的发作风险,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8. 心理调适: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疾病的发作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因此患者需要与家人和医生进行沟通,寻求支持和理解。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你知道多少?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你知道多少?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你知道多少?胆囊结石、胆囊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发病率十分高,经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患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几率高达10%,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能达到三分之一。

胆囊结石其实就是胆囊内发生结石性病变,胆囊炎属于胆囊壁毛糙、增厚,是胆囊壁发生感染形成的疾病,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区别。

一、胆囊有什么作用?胆囊的作用是存储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肝脏分泌胆汁之后,胆囊进行浓缩和存储这些胆汁。

进食过后胆囊将胆汁排出,然后其中的胆汁酸就会消化与吸收脂肪。

胆囊属于消化器官,其在人的身体中非常重要,但是也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尤其胆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

二、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胆囊结石胆囊炎?在患胆结石最初时期,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的出现,随着时间增长,会有人出现以下症状:比如,胆绞痛,就是在进食过后会有右上腹痛或者是剑突下痛,特别是在进食较为油腻的食物时,这种疼痛通常难以忍受,还会伴随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还有的时候是餐后饱胀不适或者是上腹部隐隐作痛,许多人都会以为是心脏病或者是胃痛,还有医生常常会有此误判。

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利用腹部B超进行检查,从而判断出是否存在结石。

利用超声进行胆囊结石检查,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一种方式,检查过程没有痛苦,是判断是否患有胆囊结石的最佳方式。

(一)上腹部疼痛,以右上腹为主最开始的时候是上腹胀痛,然后逐渐变成阵发性绞痛。

腹痛的情况通常是发生的夜间,特别是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三点之间发作较为频繁,这一情况与胆囊节律性运动相互关联,一般是因为进食较为油腻的食物或是饱餐引起的。

临床表现通常是右肩、背部形成放射性疼痛,这是协助判断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方式。

(二)恶心、呕吐在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患者中,有大约六成以上的患者会有恶心的症状,三分之一的患者伴有呕吐的情况,尤其是在疼痛加剧时呕吐情况更加严重。

在患有胆囊炎时,胆汁不能顺畅排除,不能有效的消化与吸收食物,所以在疼痛的时候,迷走神经兴奋性得到增强,最终导致恶心、呕吐的症状产生。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肝郁 气 滞 型 :多 见 于 发 病 初 期 的胆 绞 痛 或 单 纯 性 急 性 胆 囊 炎 ,疼 痛 以 胀 痛 为 主 ,疼 痛 每 因 情 志 变 化 而 增 减 ,反
弦细而数 。治则 :养阴疏肝 ,方用 一贯 煎加减 ,沙参 1g 5、
麦 冬 1g 5 、当 归 1g 5 、生 地 黄 3 g 0 、枸 杞 子 1g 5 、川 楝 子 1g 0、
精 神 萎 靡 不 振 ,脉 弱 无 力 者 可 加 用 参 附汤 。
肝 阴亏虚型 :多 见于慢性 胆囊炎缓 解期。主要 表现胁
痛 隐 隐 ,悠 悠 不 休 ,遇 劳 加 重 , 口干 口苦 ,五 心 烦 热 ,两 目干 涩 ,视 物 昏花 ,头 晕 气 短 ,少 寐 多 梦 ,舌 红 少 苔 ,脉
1 辨 证 施 治
厚 朴 lg O ,枳 实 1 g 5 ,芒 硝 lg ( 服 ) O 冲 ,栀 子 1g 0 ,胆 草 1g O ,木 香 5 ,生 地 lg g O ,柴 胡 2 g 0 ,黄 芩 1g 5 ,连 翘 3 g 0,
蒲公英 3 g 0 ,板蓝根 3 g 0 。高热 神 昏者 可加服 安宫 牛黄丸 ;
斑 ,脉 沉 涩。 此 型 多 由肝 郁 气 滞 日久 , 以致 淤 血 停 着 ,阻 于胁 络 而 成 。治 则 :疏 肝 利 胆 、 活 血 化 瘀 。 方 药 :柴 胡 2g 0 、槟 榔 2 g 白 芍 1 g 0、 5 、炒 枳 实 1g 黄 芩 1g 5、 5 、丹 参 1g 5 、蒲 黄 lg O 、五 灵脂 1g 0 、生 姜 1g 0 、大 枣 4枚 。便 秘 者 ,
剧 痛 ,向背 部 放散 ,腹肌 紧张 ,有 明显 压 痛 和 反 跳 痛 ,可触 及肿 大 的胆 囊 ,高 热 寒战 或 出现 黄 疸 , 口苦 ,恶 心 呕 吐 ,不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一、概述
某同事今年二十六岁了,平时饮食规律一直都不是很正常,但是身体也没有不适迹象,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某同事的胆部总感觉不适合,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胆囊形态大小正常,胆囊壁可见一枚颗粒样强回声,后伴彗星状声影,胆汁充盈尚可,胆总管内径正常胆囊内可见泥沙样结石,胆汁透声差,胆总管内径正常。

现在正在医院进行治疗,到底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在胆囊炎疾病发作时,患者的上腹部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并且随着体位的改变,疼痛感还会加,甚至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所以会使饮食造成影响。

2、而胆结石的疾病和患者的结石大小,部位有一定关联,一般当结石侵入到了胆囊管时,可引起胆绞痛,患者还会有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的现象,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

3、胆囊炎疾病都会并发出现胆结石疾病的,病症若没有及时治疗,患者甚至会出现中毒休克的现象,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出现。

并且,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胆囊炎要及时调治。

三、注意事项:
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避免长期摄取粗糙的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日常饮食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增加了胃部消化的负担。

胆囊炎与胆结石

胆囊炎与胆结石

《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的签署暨贷款转让交易启动仪式的进行标志着我国贷款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起来。贷款转让交易系统启动的首日达成3笔交易,转让本金9000万元。工行发送首批贷款转让报价,金 额合计4.8亿元,该行与交行达成首笔整体转让成交,转让本金额4000万元,贷款期限11个月,剩余贷款 期限3个月;而浦发银行和晋城市商业银行则达成首笔可拆分转让协议,转让本金额3000万元,贷款期限 6个月,剩余贷款期限2个月20天。截止2010年末,已有49家机构签署《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
五、我国贷款交易的限制性规定 目前,我国的贷款交易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入市机构仍较少,交投尚不活跃,贷款交易市场还面 临一定的政策法律限制。 (一) 我国的贷款交易必须是整体性交易,不允许拆分式交易 (二) 我国的贷款交易必须是买断式交易,不允许回购或双买断 (三) 我国的贷款交易形式上必须是贷款更新,不允许贷款转让和贷款参与 (四) 我国的贷款交易主体必须是银行金融机构,不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 (五) 我国的贷款交易必须是无追索权的贷款交易,不允许设有风险自留 (六) 我国的贷款交易主要集中在正常贷款
(4)贷款交易很可能发生在某个银行集团下属银行之间,从而实现包括税收优惠等有利条件。 (5) 完善了贷款市场体系。 三、贷款交易方式 目前贷款交易主要包括贷款转让、贷款参与和贷款更新三种方式。 四、贷款交易流程 (一) 确定交易对手 (二) 签署保密协议或承诺 (三) 尽职调查(信用调查、贷款资产评估等) (四) 贷款交易日 (五) 交易的确认 (六) 签署交易执行文件 (七) 交易结算 (八) 通知借款人
目前,贷款转让交易系统上的报价和交易尚不活跃,影响其活跃的主要因素有:平台上线时间较短, 入市机构仍较少;部分入市机构尚处于制定内部流程阶段,尚未开展业务;参与主体类型单一,市场需 求同质化;贷款转让市场面临一定的政策法律限制,财税配套制度尚未健全等。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要点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要点
10
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疗法: 1.禁食、胃肠减压,补液 2.解痉止痛:禁用吗啡 3.控制感染 4.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5.口服消炎利胆药 6. 溶石疗法:疗效尚不确定
11
(二)手术治疗 1.胆囊结石
手术适应症: a、胆囊造影时胆囊不显影; b、结石直径>2CM; c、胆囊萎缩或瓷样胆囊; d、B超显示胆囊局限性增厚; e、病程超过5年,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 f、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
20
• 护理诊断及目标 1、疼痛:腹痛—疼痛减轻 2、体温过高—体温恢复正常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及时补充体液 4、潜在并发症—预防或及时发现有效处理
21
• 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 适当休息、合理饮食 • 控制感染、补充体液 • 观察病情 • 对症护理:止痛、降温 • 溶石、排石和利胆
23
• 观察并发症:腹部并发症、腹部外并发症 • 疼痛护理:一般持续约10小时,24小时后
明显减轻,多不需特殊处理。 • 饮食:早进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
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为宜。
3、经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24
5
6
4、胆囊积液:结石长期嵌顿颈或颈管,未合并感 染(胆囊中胆色素被胆囊粘膜吸收),胆囊分泌 白色粘膜形成胆囊积液。胆囊积存液体透明无色, 称为“白胆汁”。 5、其他:胆源性胰腺炎、胆石性肠梗阻等
7
急性胆囊炎
• 主要表现为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 腻食物或在夜间发作。疼痛常发射至右肩、肩胛部和背 部,伴恶心、呕吐、厌食等。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
1
• 胆囊结石为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主要为 胆固醇结石和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性 结石,常与胆囊炎并存。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

胆囊结石伴急、慢性胆囊炎一、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概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由急性胆囊炎症反复发作所致。

70%〜95%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不适,腹痛可向右肩胛下放射,部分病人岀现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腹痛的发作无明显节律性,可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

(2)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上腹部轻度不适、饭后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厌油、暧气、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炎的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可有压痛。

若无急性感染,右上腹压痛不明显或体检时仅有不适感。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通常无黄疸。

3.实验室检査若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状况通常无明显变化。

4.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的慢性炎症改变。

【诊断要点】若病人出现以上临床表现怀疑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时,应首选B超检查。

B超可提示胆囊的大小、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厚度以及结石的大小等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黄疸,应考虑到Mirizzi综合征或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其他原因形成的梗阻性黄疸。

此时可选择行CT、MRCP等胆道影像学检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内科性黄疸。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相鉴别,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行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刨餐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非手术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并存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鹅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和消炎利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叮瞩病人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定期复诊并进行胆道系统B超等相关检査。

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胆囊切除术。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治疗的地位

内科治疗是基础,如出现以下情况,考虑外科治疗:
1 、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胆囊壁逐渐增厚达 4 mm 及以上。
3 、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合并胆囊功能减 退或障碍。
4、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
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腹膜炎、急性 胆囊穿孔、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时,应及时请外科医 师会诊。 如暂时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证时,可考虑超声或 CT 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研究证实胆囊上皮化生与微结石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些患者隐匿发病或长期处于症状轻微状态,如果 超声发现胆囊壁显著增厚,需加以重视并及时请外 科会诊。
一般预后良好,但一旦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
者,特别是对胆绞痛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必要时 行外科手术。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 关,65%~90% 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但仅有 1% ~3% 的胆囊结石患者发展为胆囊癌。
轻者常表现为不完全性梗阻。除非结石明显钙化,否 则腹部 X 线检查难以发现,但 CT 可见胆囊内积气、胆囊 缩小、梗阻部位结石。 治疗以外科干预解除梗阻为主。
中药、针灸治疗
传统中药在胆囊炎治疗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可根据
患者临床表现选择利胆中药。
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胆俞、胆囊、阳陵泉、期门、
足三里等。
无症状者的治疗

预防性胆囊切除:
1、易患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2、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
1.直径>3cm胆囊结石 2.胆囊息肉>=10mm; <10mm合并胆囊结石 ;单发或无蒂息肉迅速 增大3.合并胆囊结石的 胆囊腺肌症4.胰胆管汇 合异常合并胆囊占位5. 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
3、体质量迅速下降的患者;
4、“瓷化”胆囊导致胆囊癌风险增加者。
瓷化胆囊是对胆囊壁 因钙化而形成质硬、 易碎和呈淡蓝色的特 殊形状的胆囊的一种 称呼!
有症状者的治疗
以控制症状、消除炎性反应为主 解痉止痛:

1、硝酸甘油酯 0.6 mg 舌下含服,每 3~4h1 次, 2、阿托品 0.5 mg 肌内注射,每 4h1 次,可同时 用异丙嗪 25 mg 肌内注射; 3、哌替啶 50~100 mg 肌内注射,与解痉剂合用 可增强镇痛效果(因可能促使 Oddi 括约肌痉挛进 而增加胆管内压力,故一般禁用吗啡)。 4 、注意:这些药物并不改变疾病转归,且可能掩 盖病情,因此一旦无效或疼痛复发,应及时停药。
有症状者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1、根据胆汁培养结果、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耐药性 和抗菌谱,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有损 害等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2 、 2010 年度原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胆汁中 G-菌对于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率高 达 56.6%~94.1%。因此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伴急性 发作者,应推荐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 坦治疗,同时针对厌氧菌使用甲硝唑类也具有较好效果。 3、慢性胆囊炎者可待胆汁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完善之 后再选择使用抗生素,避免因盲目应用致耐药性。
研究证实胆囊上皮化生与微结石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些患者隐匿发病或长期处于症状轻微状态,如果 超声发现胆囊壁显著增厚,需加以重视并及时请外 科会诊。
一般预后良好,但一旦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
者,特别是对胆绞痛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必要时 行外科手术。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 关,65%~90% 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但仅有 1% ~3% 的胆囊结石患者发展为胆囊癌。
无症状者的治疗

利胆治疗: 1、胆石症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有助于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 生风险,避免急性胆囊炎的发生,改善胆囊平滑肌收缩性 和炎性浸润。 2、阿嗪米特可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同时提高胰酶的活 性,促进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复方阿嗪米特 中的胰酶、纤维素酶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而二甲硅油可 促进胃内气体排出,改善腹胀不适症状。因此,复方阿嗪 米特在利胆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 3、茴三硫具有促胆汁分泌和轻度的促胆道动力作用 。
石。 慢性胆囊炎的超声特点:胆囊壁增厚 (壁厚≥3 mm)、 毛糙;如合并胆囊结石,则出现胆囊内强回声及后方声影, 若胆囊内出现层状分布的点状低回声,后方无声影时,则 常是胆囊内胆汁淤积物的影像。注意将胆固醇结晶与息肉 相鉴别,若超声检查时表现为胆囊内不随体位移动的固定 强回声且后方不伴声影,多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研究证实胆囊上皮化生与微结石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些患者隐匿发病或长期处于症状轻微状态,如果 超声发现胆囊壁显著增厚,需加以重视并及时请外 科会诊。
一般预后良好,但一旦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
者,特别是对胆绞痛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必要时 行外科手术。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 关,65%~90% 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但仅有 1% ~3% 的胆囊结石患者发展为胆囊癌。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CT:
1.敏感度为 79%,特异度为 99%,准确度为 89%。 2. 良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及可能的结石,并能评 估胆囊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3.有助于排除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 。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MRI:
1 、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 围肝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 CT,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有症状者的治疗
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
1、慢性胆囊炎中普遍存在炎性刺激和胆囊壁慢性纤维化等 改变,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对有明确胆囊结石的 消化不良患者, 10% ~33% 的症状可在胆囊切除术后缓解。
2、由于胆源性消化不良还具有胆囊外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 发病机制(可能与胆道动力学及 Oddi 括约肌张力有关), 因此需要在消化不良出现的早期,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或其他 胰酶等有助于改善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药物,可提高消化 道内胰酶的浓度,增强消化能力,改善腹胀症状和营养水平。



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
1、按是否有症状及并发症进行个体化治疗。 2、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 。
无症状者的治疗
• 原则:饮食调整,有症状时可利胆对症治疗,继续 观察等。对某些高风险患者可采取预防性胆囊切除。
• 饮食调整: 1、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 2、定量定时地规律饮食。
诊断与评估 之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腹痛发 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可伴消化不良症状,体格检查可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3. 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和(或)CCK-HIDA 评 估为胆囊低喷射指数 (喷射指数 <35%)。 4. 需与急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肝脓 肿、急性心肌梗死等可能出现右上腹痛的疾病相鉴别。
研究证实胆囊上皮化生与微结石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些患者隐匿发病或长期处于症状轻微状态,如果 超声发现胆囊壁显著增厚,需加以重视并及时请外 科会诊。
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治疗
消化内科 贾志伟
2016-06-23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2014年,上海
全球首个内科治疗胆囊炎的临床指南
目录
流行病学及病因、发病机制 诊断与评估 治疗(有症状、无症状) 并发症的处理、预后
流行病学
有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病率为 16.09%,占所有良性胆囊疾病的 74. 68% 。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慢性胆囊炎危险因素,慢性 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 90%~95% ,慢 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 4.5%~13.0% 。
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囊结石:胆囊管梗阻,胆囊黏膜损伤
细菌感染:逆行感染;部分胆管梗阻是重要原因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囊动力学异常:胆汁淤积 胆囊缺血:重症疾病
其他:病毒、寄生虫感染,饮食因素
诊断与评估 之临床表现
腹痛:最常见,约
84%,呈发作性胆绞痛。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但一旦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
者,特别是对胆绞痛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必要时 行外科手术。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 关,65%~90% 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但仅有 1% ~3% 的胆囊结石患者发展为胆囊癌。
研究证实胆囊上皮化生与微结石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些患者隐匿发病或长期处于症状轻微状态,如果 超声发现胆囊壁显著增厚,需加以重视并及时请外 科会诊。
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胆源性胰腺炎:
按胰腺炎处理。
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Mirizzi 综合征:
不提倡腹腔镜胆囊切除,建议开腹手术。
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结石性肠梗阻:
占所有小肠梗阻的 1%,是在胆囊损伤与肠道间形成 瘘管(以胆一十二指肠瘘最为常见,占 68% ),因结石 通过瘘管进入肠道所致,多于狭窄的回盲部造成机械梗阻。
2016.4 第51届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 发布《胆石症临床实践指南》
一般预后良好,但一旦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
者,特别是对胆绞痛患者,需要积极处理,必要时 行外科手术。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 关,65%~90% 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但仅有 1% ~3% 的胆囊结石患者发展为胆囊癌。
56% 。 ,大多无阳性体征。
(胆源性)消化不良:常见表现,占 右上腹压痛:34% 常见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 综合征、胆石 性肠梗阻
无症状胆囊结石:将来可出现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