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定义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据此,人们能很快地理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加以繁殖(培菌〉,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

了解微生物

了解微生物

第一课了解微生物一微生物的定义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一般<0.1mm,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从进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辈。

如果把地球的年龄比喻为一年的话,则微生物约在3月20日诞生,而人类约在12月31日下午7时许出现在地球上。

科学的生物分类,往往是依据生物的结构、新陈代谢等方面的差异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而微生物的概念只是单纯从生物的个体大小来定义的。

所以,严格来说,微生物不是一个科学的生物分类概念。

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三微生物的种类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描述过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已记载描述过的微生物大约有20万种,随着分离、培养技术的改进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微生物新发现的种类数还在急剧增长。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的类型可分为以下类型:1、细菌:单细胞不含叶绿素和细胞壁无纤维素成分的原核微生物。

根据细菌的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旋菌等。

2、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

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普遍生长在淡水、海水和土壤中,并且在极端环境(如温泉、盐湖、贫瘠的土壤、岩石表面或风化壳中以及植物树干等)中也能生长,故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3、放线菌: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组成。

一般圆形、光平或有许多皱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周围具辐射状菌放线菌丝。

总的特征介于霉菌与细菌之间。

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

4、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在1898年发现的,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其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六年级微生物手抄报内容

六年级微生物手抄报内容

六年级微生物手抄报内容一、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通常小于人类肉眼可见的尺寸。

它们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生命体,涵盖了细菌、病毒、真菌等种类。

二、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1. 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它们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长度,有些甚至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细菌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2. 病毒:病毒比细菌更小,只有几个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大小。

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通过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来繁殖。

病毒具有传染性强、致病性高等特点。

3. 真菌: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体,它们能够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有用的物质,如青霉素等。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有益方面: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作为食品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帮助我们制作酸奶、面包等食品。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分解垃圾和污染物。

2. 有害方面:微生物也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四、微生物的实验和研究微生物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行为,从而开发出新的药物和疫苗,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五、手抄报的装饰和设计为了使手抄报更加美观和吸引人,我们可以使用彩笔、贴纸等工具进行装饰。

可以设计一些图案,如微生物的图案、相关数据的表格等。

同时,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文字,如“微生物的世界”、“探索微生物的奥秘”等标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六、结语微生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生命体,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和行为,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做出贡献。

同时,手抄报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绘画和设计能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六年级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关于微生物的全面和有趣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微生物知识

微生物知识

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最终影响细胞合成。 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温度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温度变化影响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对生长有影响。
5、矿质元素
为机体提供了必要的金属元素等 P、S、Fe、Mg、K、Ca (大量元素) Mn、Cu、Zn、Mo (微量元素)
配制培养基时,大量元素一般首选K2HPO4、MgSO4等,可同时提供4种大量元素。 常用天然水、自来水来配制培养基以提供各种微量元素. 参与微生物中氨基酸和酶的组成 调节微生物的原生质胶体状态,维持细胞的渗透与平衡 酶的激活剂
营养——水
6、水
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起到溶剂与运输介质的作用; ②参与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 ③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 ④高比热、高汽化热等,以保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⑤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活度=
P溶液 P纯水
微生物细胞含水量很高,细菌、酵母和霉菌菌体分别是80%、75%和85%, 而霉菌孢子含水39%,细菌芽孢含水很低,约为30%左右。
(3)环境pH值还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离子化程度, 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或有毒物质的毒性。
PH
微生物的生长pH值范围极广,从pH<2~>8都有微生物能生长。 但是绝大多数种类都生活在pH5.0~9.0之间。 各种微生物都有其生长的最低、最适和最高pH值。低 于最低、或超过最高生长pH值时,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或 导致死亡。 不同的微生物最适生长的pH值不同,根据微生物生长 的最适pH值,将微生物分为:

微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0.1mm)。

自然发生说:认为微生物是由食品中的无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无需空气中的“胚种”。

原生质体:指在认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革兰氏阳性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蕈菌:又称伞菌,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子囊菌类。

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反之则称为温和噬菌体。

营养: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

生物氧化: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一系列酶在温和条件下按一定次序的催化,放能分阶段进行,释放的能量部分贮藏在能量载体中。

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多种酶与辅酶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可使还原当量中的氢传递到氧生成水。

纯培养: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次生代谢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分为杀菌和溶菌。

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物、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从贫营养向富营养发展,主要是自然、缓慢的发展过程。

但是由于某些认为因素,尤其是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湖泊、河流、海洋,使上述水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造成富营养化。

合成培养基: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各成分的量都确切知道的培养基。

转导:以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知识点协议一、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和某些藻类等。

2、微生物的分类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微生物个体微小,但其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和代谢活动。

2、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能迅速吸收营养物质,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代谢和生长繁殖。

3、生长旺,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快速生长和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

4、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且容易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的性状。

5、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其种类繁多,估计有数百万种以上。

三、微生物的营养1、营养物质碳源: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元素,如糖类、有机酸等。

氮源:提供氮元素,如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

无机盐:包括钾、钠、钙、镁、铁、锰等元素。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水:作为溶剂和生化反应的介质。

2、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蓝细菌。

光能异养型:利用光能和有机物作为碳源,如红螺菌。

化能自养型:通过氧化无机物获取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硝化细菌。

化能异养型: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大多数微生物属于此类。

四、微生物的生长1、生长曲线迟缓期:微生物适应新环境,代谢缓慢,细胞数量基本不变。

对数期:细胞快速分裂繁殖,生长速率最大,代谢旺盛。

稳定期:细胞生长速率与死亡速率相等,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

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大于生长速率,活菌数逐渐减少。

2、影响生长的因素温度:每种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分为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pH 值:不同微生物对 pH 值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绪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二、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一、什么是微生物
1 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 看 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2 种类: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 (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 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 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②巴斯德消毒法:低温维持法,63 ℃、30min;高温瞬时法,72 ℃、15s。
4 发展期 时间:1897-1953 实质: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开创者:E. Bü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 特点: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标志);②发现微生物
的 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代表人物是美国加里福尼亚 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 Doudoroff);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 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巴斯德学派的主要贡献:
①胚种学说: 曲颈瓶试验:1862年,巴斯德终于设计 出一个巧妙的曲颈瓶试验。他给烧瓶安 装了一像横着眼放的S形状的长颈,当 把烧瓶中的肉汤煮沸时,不仅瓶中的微 生物被杀死了,水蒸汽把瓶颈中的微生 物也杀死了。等到汤放凉时,新鲜的空 气就可以通过瓶颈自由进到瓶子中,而 带菌的灰尘由于比空气重,在长颈向下 弯曲处就被拦截住了。经过这样处理的培养液放许多天也不会变质。而如果把 培养液倾斜,让它通过长颈的弯曲部,或者把长颈打断,培养液中很快就会充 满了微生物。这样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而不 是汤腐败产生微生物。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生物群体,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生物分类地位:微生物涵盖了多种生物分类,其中包括:- 原核生物界: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蓝藻菌(蓝绿藻)等。

- 真核生物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动物和部分藻类。

- 病毒界:非细胞生物,仅含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3. 生物学特性:- 体积微小:大多数微生物大小在微米级别,甚至纳米级别。

- 结构简单/复杂:原核微生物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结构有所不同,前者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后者结构更为简化。

- 种类繁多:地球上已知微生物种类数以百万计,且随着技术发展还在不断增加。

- 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生态系统中,包括极端环境如极寒、高温、高压、酸碱极端等地都有微生物存在。

- 繁殖迅速: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 易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导致微生物种群具有较高的进化速度和广泛的适应性。

4. 应用与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地球物质循环、氮素循环、碳循环等生命过程。

- 在医药工业上,微生物用于抗生素生产、疫苗研制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

-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如酿酒、制醋、乳制品加工等。

-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可用于废水处理、有机废物降解、生物能源生成等方面。

- 在农业生产上,有益微生物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防治病虫害等。

5. 具体微生物实例:-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不利条件下形成芽孢保护自己,条件好转时又能恢复生长。

-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只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其感染会导致破伤风病症。

-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微生物定义、分类

微生物定义、分类

微生物定义、分类一、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简称微生物体,也叫微生物,是指体积十分微小,仅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体,其形态和大小因种类而异。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水、土壤、空气、动物和人的体内等环境中,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

微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千亿级别的有机体,它们可以是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也可以是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和纤毛虫等)。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驱动着各种生物体的生存和死亡,是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微生物的大小、形态、结构、代谢能力和适应环境的不同,对其进行了许多分类。

常见的微生物分类包括:1. 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大小一般为0.3~2μm,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有机和无机物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

细菌在自然界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帮助植物固氮作用、分解有机物质、维护人体健康等。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其细胞大小一般为2~50μm,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子囊菌等。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有机物质进行代谢。

真菌在自然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分解有机物质、生产酶类和抗生素等,也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感染和疾病。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微生物,其大小在20~300纳米之间,由基因组和蛋白质包膜组成。

病毒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才能生长和复制,对宿主细胞产生破坏性影响,其中一些病毒是导致人类和动物疾病的致病因子。

4. 蓝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其大小一般在1~10μm之间,形态呈圆形或线形。

蓝藻广泛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是造氧量最大的微生物之一,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仅是微生物的常见分类,随着对微生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可能又会涌现出新的分类方式。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一类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尽管它们微小,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微生物名词进行解释。

1. 细菌(Bacteria)细菌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内等。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多种多样,可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与循环,合成与分解气体等。

有些细菌也会引发疾病,例如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

2.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微生物,无法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由蛋白质包膜和核酸组成,核酸可以是DNA或RNA。

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感染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

它们是导致许多传染病的元凶,如流感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3. 真菌(Fungus)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以分解有机物质为食。

真菌体结构多样,包括菌丝、孢子和果实体等。

真菌广泛分布于地表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空气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分解和循环作用,并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

例如,霉菌可分解有机废弃物,发酵菌则参与食品和酒精的生产。

4. 原生动物(Protozoa)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常存在于水体、湿地和土壤中。

它们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自由生活型和寄生生活型。

原生动物在食物链的底部,是微生物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们也是许多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

例如,原生动物通过摄食细菌和有机颗粒,维持水体中的营养平衡。

以上是对几个常见微生物名词的解释。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均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进一步研究微生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控疾病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1.微生物的定义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这些微生物体形微小,有的以微米或纳米(m)作为测量单位。

2.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

3.郭霍原则郭霍在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①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则不存在;②病原菌能被分离而得纯培养;③纯培养接种易感动物,引发相同疾病;④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相同病原菌。

郭霍法则对鉴定病原菌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1.细菌:细菌(bacterium)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种单细胞生物,除细菌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还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它们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2.荚膜:许多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粘性、胶冻样的物质,其厚度在0.2µm 以上,普通染色不易着色,与四周有明显界限,普通显微镜下可见,称为荚膜。

如肺炎链球菌荚膜。

荚膜的主要功能有:(1)有无荚膜可帮助鉴别细菌。

(2)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3.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内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spore),以别于真菌在菌体外部形成的孢子。

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有芽胞杆菌属(炭疽芽胞杆菌等)和梭菌属(破伤风梭菌等)。

4.质粒: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由双股闭合的环状DNA构成,可自行复制和通过细菌接合或噬菌体转导转移,其上带有控制细菌生物学性状的基因。

如肠道杆菌的R因子质粒上,带有耐药基因,与细菌耐药性产生有关。

5.菌毛: 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称为菌毛(pilus或fimbriae)。

简述微生物的概念

简述微生物的概念

简述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指一类具有细胞结构,能够进行代谢活动,并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定义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解释,例如生物学、医学、农业等。

在生物学中,微生物被看作是生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合成营养物质来维持着生命体系的平衡。

在现代生物学中,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化学工业、生态学等。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被用于生产酸奶、冰淇淋、啤酒、葡萄酒等乳制品。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农药、食品添加剂等药品。

在化学工业中,微生物被用于生产塑料、橡胶、染料等化学品。

在生态学中,微生物被用于生态系统的研究,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等。

除了应用之外,微生物还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遗传等方面,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而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广泛的生态学意义,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微生物的概念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拓展:
除了微生物的概念之外,还有许多与微生物相关的概念。

例如,微生物的分类可以根据细胞结构、代谢途径、遗传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

微生物的培养可以通过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并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来建立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
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代谢活动,获得所需的物质。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文档:什么是微生物

文档:什么是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

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

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

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真核生物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以上这些微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蘑菇和银耳等食、药用菌是个例外,尽管可用厘米表示它们的大小,但其本质是真菌,我们称它们为大型真菌。

而属于非细胞生物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等则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其实,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亿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则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但微生物与人类"相识"甚晚,人类认识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几百年。

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而揭示出一个过去从未有人知晓的微生物世界。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单个的微生物细胞,但是当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种材料上形成一个大集团时,或是把微生物培养在某些基质上,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

我们把这一团由几百万个微生物细胞组成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例如腐败的馒头和面包上长的毛,烂水果上的斑点,皮鞋上的霉点,皮肤上的藓块等就是许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微生物虽小,但它们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些对人类有益,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对人类有害,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有的虽然和人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流中具有关键作用。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微生物是指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我们在生物学的课本中都会学到微生物的知识内容,你想知道具体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1一、微生物的定义形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它的个体的生物,只有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百倍或几十万倍才能看清。

人们称这些微小的生物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分布广、种类多3、繁殖块4、易于变异5、易于培养二、细菌1、细菌形态球状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状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螺旋状弧菌、螺旋菌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特殊结构芽孢、荚膜、鞭毛、纤毛细胞壁:细胞最外层。

起维持菌体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压力的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质、脂类等组成细胞膜:选择性渗透细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新陈代谢、参与呼吸作用。

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浆(质):是细胞膜包围着的部分,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内在环境,是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

基础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细胞核:位于细胞浆内,控制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细菌的遗传变异信息。

荚膜:某些在细胞壁外包一层粘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于细胞壁外。

具有保护、能源供应的作用。

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类。

鞭毛:菌体内长出的细长丝状物细菌的运动器官。

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量糖类、脂类。

纤毛:比鞭毛更细、短、直、硬,数量更多的毛发状细物。

功能:获得营养,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的一定阶段,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休眠体。

杀灭芽孢条件:121℃ 、20分钟,160℃ 、2小时。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3.微生物生长周期1、滞留适应期(延迟期)2、对数生长期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4、衰亡期三、酵母菌的特征1.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单细胞,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壁、膜、质、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定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
(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据此,人们能很快地理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加以繁殖(培菌〉,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

(四)数量多由于微生物的营养食谱极广,生长繁殖速度快,代谢强度大,因此,凡有微生物生存的地方’它们通常都拥有巨大的数量。

(五)易变异微牛物的个体一般呈单细胞或接近于单细胞,它们通常都是单倍体,由于大多数微生物为无性繁殖,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微生物具有易变异的特点。

在污水处理中,随着水质的不同,出现的微生物种类、数最有明显差异。

当环境变化时,微生物会废水处理批死亡,但存活下来的微生物往往会发生结构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利用微生物易变异的特点,在环境保护中的废水生物处理时可进行活性污泥驯化。

此外,选育特定的微生物,以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等工作,也是这一特点的实际应用。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