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课件白中英版
66MHz的Pentium,基本非流水线总线周期
64÷2×66×106 bps=264 MB/S
66MHz的Pentium,2-1-1-1猝发读周期
32÷5×66×106 B/S=422.4 MB/S
【例1】(1)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4个字 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 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STROBE*(选通)信号
•输出低有效,才能使打印机接收数据
ACK*(响应)信号
•打印机接收数据结束回送负脉冲响应信号
BUSY(忙状态)信号
•打印机忙于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不能接收新的数据
6.3.3 总线数据传送模式
读数据传送:数据由从设备到主设备 写数据传送:数据由主设备到从设备 猝发传送(数据块传送)
演示
每个数据位都需要单独一条传输线。二进制数 “0”或“1”在不同的线上同时进行传送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用一条信号 线,一位一位顺序传送的方式
串行通信的优势:用于通信的线路少,因而在 远距离通信时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
通信协议(通信规程):收发双方共同遵守
解决传送速率、信息格式、位同步、字符同步、 数据校验等问题
发送8位数据:59H=01011001B,偶校验、两个停止位
6.3.1 总线的仲裁
主设备(Master):控制总线完成数据传输 从设备(Slave):被动实现数据交换 总线仲裁:决定当前控制总线的主设备
•集中仲裁:中央仲裁器负责 •分布仲裁:比较各个主设备仲裁号决定
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 其它设备此时可以作为从设备
第六章控制图、过程能力和直方图
在工序控制中需要了解的三个方面,都能在控制图上得到。 (1) 在连续的生产监控中,有无变化的征兆; (2) 有无急剧的变化; (3) 有无越出控制范围的异常值。
--控制图的作用:
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则需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 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1.864
1.816
1.777
E2
2.660
1.772
1.457
1.290
1.134
1.109
1.054
1.010
0.975
m3A2
1.880
1.187
0.796
0.691
0.549
0.509
0.430
0.410
0.360
D3
-
-
-
-
-
0.076
0.136
0.184
0.223
d2
1.128
1.693
P
-
n -
(1- )
Pn
-
Pn
-
3
u
-
3
n
u
-
+
u
-
3
n
u -
c
-
3
c —
c
-
3
c +
控制系数选用表
n
2
3
4
5
6
7
8
9
10
A2
1.880
1.023
0.729
0.577
0.483
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第六章 数据处理及其质量控制
查、逻辑检查、计算检查、复录比较检查以及图示法检查等。
第一节 数据的逻辑检查和核对
二、数据逻辑检查和核对的方法
(一)人工静态检查 人工静态检查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数据检查和核对方法,只需 要将原始数据与计算机所呈现的数据清单进行核对就可以完成
数据的检查工作。
虽然该方法比较机械,但核对效果却比较理想。当数据量很 大时,这种方法则无能为力。
第一节 数据的逻辑检查和核对
二、数据逻辑检查和核对的方法
另一种做法是在数据采集完成以后,在数据编辑和整理阶段 对数据进行集中检查,称为系统检查。 系统检查的优点在于资料收集工作便于统一组织安排和管理,
检查工作也可以统一在研究者的指导下进行,检查的标准比较
一致,检查的质量也相对较好。但整个研究周期则会相应.延 长,少数调查对象的重复询问和核实工作常因调查间隔时间较 长或距离现场太远而无法落实。 系统检查的方法比较多,主要包括:人工静态检查、专业检
合纳入标准的个体,将会导致严重的选择偏倚。
第一节 数据的逻辑检查和核对
一、数据逻辑检查和核对的内容
(二)数据缺失
一般来说,数据缺失不能超过10%,超过30%被视为无效数据
数据缺失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若干研究对象全部资料 的缺失,另一种是单个研究对象部分资料的缺失。 对于缺失应先查明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做出适当处理。 数据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被调查者脱离 观察或失访造成,这种缺失无法填补;另一方面是由于调查员疏 忽、忘记填写或记录所造成,这种缺失如果及时发现,尚可通过
二、数据逻辑检查和核对的方法
(五)复录比较检查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选择不同的数据录人员对同一套数据进
行双轨录入,产生两个不同的数据库。然后对两个数据库进行 双轨录入检查,这种针对数据录入过程的检查方法叫做复录比 较检查,也称双轨录入检查和一致性检查。 复录比较检查包括即时复录比较和成批复录比较两种。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绘生产质量管理,提高测绘产品质量,确保测绘成果满足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测绘生产全过程,包括测绘项目立项、设计、实施、检查、验收、交付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二)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三)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四条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应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测绘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
第五条各级测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测绘生产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六条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绘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测绘单位应当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二)组织实施测绘生产质量管理;(三)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四)监督检查测绘生产过程;(五)处理质量投诉和争议。
第八条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测绘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第十条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记录制度,对测绘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确保质量可追溯。
第十一条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考核制度,对测绘生产质量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第三章测绘项目立项与设计第十二条测绘项目立项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测绘规划、测绘行业标准以及用户需求。
第十三条测绘项目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内容:(一)测绘项目技术方案;(二)测绘项目质量要求;(三)测绘项目进度安排;(四)测绘项目预算;(五)测绘项目风险评估。
第十四条测绘项目设计文件应当经过评审,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
第四章测绘项目实施第十五条测绘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执行,确保测绘成果符合质量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六章
第六章1.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解: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同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联合控制方式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2.什么是三级时序系统?解:三级时序系统是指机器周期、节拍和工作脉冲。
计算机中每个指令周期划分为若干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划分为若干个节拍,每个节拍中设置一个或几个工作脉冲。
3.控制器有哪些基本功能?它可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解: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有:(1)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主存中的位置。
(2)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
(3)指挥并控制CPU 、主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
控制器可分为组合逻辑型、存储逻辑型、组合逻辑与存储逻辑结合型3类,分类的依据在于控制器的核心———微操作信号发生器(控制单元CU)的实现方法不同。
4.中央处理器有哪些功能?它由哪些基本部件所组成?解:从程序运行的角度来看,CPU 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指令流和数据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实施正确的控制。
对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而言,数据流是根据指令流的操作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数据流是由指令流来驱动的。
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5.中央处理器中有哪几个主要寄存器?试说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解:CPU 中的寄存器是用来暂时保存运算和控制过程中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及控制、状态信息的,它可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两大类。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Techno1ogyofMicrocomputercontro1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2.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属工程技术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微型机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应用技术。
并具备独立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接口技术;(二)掌握和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算法;(H)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四)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沿课题。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4学时)基本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发展。
基本要求:1、熟悉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硬件结构和软件组成)。
2、了解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二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接口技术(6学时)基本内容: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基本要求:1、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2、掌握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3、了解过程通道的结构形式。
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选择输入输出通道中所用到的各种器件,掌握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正确地绘制出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重点:采样/保持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接口设计难点:采样定理与数据采集第三章人机交互接口技术(4学时)基本内容:人机交互输入接口技术,人机交互输出接口技术。
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键盘和常用1E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2、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正确的设计出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电路,以及接口程序设计。
第六章 指令流水线
Instruction Memory Instruction
应保存后面阶段用到的 指令和PC+4的值!
指令在随后阶段被送出译码! PC+4用来计算转移目标地址
不需控制信号,因为每条指令执行功能一样,是确定 的,无需根据指令的不同来控制执行不同的操作!
译码/取数(Reg/Dec)阶段
Clk
° Location 10: lw $1, 0x100($2 ) You are here! 能:$1 <- Mem[($2) + 0x100]
Ifetch Reg/Dec RegWr
1 0
功
Mem Branch
Exec ExtOp ALUOp
PC+4 Imm Rs Ra Rb Rt RFile Rt Rw Di Rd
PC+4 Imm busA bus Exec B Unit
0 1
RegWr 是Wr段 的信号
Mem/Wr Register Ex/Mem Register Zero Data Mem RADo WA Di
ID/Ex Register
Store指令呢?
RegDes=x, ALUSrc=1 ALUop=addu, Extop=1
0 Mux
Branch指令呢?
RegDes=x, ALUSrc=0 ALUop=subu, Extop=1
Extender
imm 16
32 ExtOp=?
1
Ori指令呢?
RegDes=0, ALUSrc=1 ALUop=or, Extop=0
°Exec:16位立即数符号扩展后与寄存器值相加,计算主存地址 °Mem:将寄存器读出的数据写到主存 • Wr: 加一个空的写阶段,使流水线更规整!
微型计算机控制 第6章 数字滤波技术
6 .1 .7
复合数字滤波
这种滤波方法的原理可由下式表示。 若 X(1)≤X(2)≤…≤X(N), 3≤ N≤14
则
X (2) X (3) X ( N 1) Y (k )
N 2
1 N 1 X (i ) (6-10) N 2 i 2
式(6-10)也称作防脉冲干扰的平均值滤波,它的程序设计方 法读者可根据以前的知识自行设计。 此外,也可采用双重滤波的方法,即把采样值经过低通滤波后, 再经过一次高通滤波,这样,结果更接近理想值,这实际上相 当于多级RC滤波器。
微机控制技术
6.1.8
各种数字滤波性能的比较
以上介绍了七种数字滤波方法,读者可根据需要 设计出更多的数字滤波程序。每种滤波程序都有其各 自的特点,可根据具体的测量参数进行合理的选用。
微机控制技术
6.1.8
各种数字滤波性能的比较
1. 滤波效果 (1)变化比较慢的参数,如温度,用程序判断滤波及 一阶滞后滤波方法。 (2)变化比较快的脉冲参数,如压力、流量等,则可 选择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滤波法,特别是加权平均 滤波法更好。 (3)要求比较高的系统,需要用复合滤波法。 (4)在算术平均滤波和加权平均滤波中,其滤波效果 与所选择的采样次数N有关。N越大,则滤波效果越 好,但花费的时间也愈长。 (5)高通及低通滤波程序是比较特殊的滤波程序,使 用时一定要根据其特点选用。
C
i0
n 1
i
1
微机控制技术
6.1.4
加权平均值滤波
式中C0、Cl、…、Cn-1为各次采样值的系数,它体现 了各次采样值在平均值中所占的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 决定。一般采样次数愈靠后,取的比例愈大,这样可增 加新的采样值在平均值中的比例。这种滤波方法可以根 据需要突出信号的某一部分,抑制信号的另一部分。
第六章 IO接口和总线
1、缓冲器 74LS244
单路基本组成:
真值表 A
B
G#
0
A
1
B
1
0 G
1
0
高阻
0
状态
1A1 1A2
/1G 1A1 2Y4 1A2 2Y3 1A3 2Y2 1A4 2Y1 GND
1 2 3 4 5 6 7 8 9 10
1Y1 1Y2 1Y3 1Y4 2Y1 2Y2 2Y3 2Y4
244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需要输入设备送入信息,输出设备送出结果,这些输 入输出设备被称为外设。
通信:计算机(CPU)与外设间的数据、状态和控制
命令的交换过程统称为通信。
2、CPU与外设直接通信存在的问题 速度不匹配(CPU快,外设慢) 信号电平不匹配 (CPU使用TTL电平,外设多为机电设备) 信号格式不匹配 (CPU总线上为并行数字量,而外设有串行模拟量等) 时序不匹配 解决方案: 用I/O接口:把外设连接到CPU总线上的一组逻辑电 路的总称。用于协调外设与主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2、译码的常用方法
线选法
利用一根地址线,产生指定的端口地址的选择信号。
A7
PORT1
当A7=1,选中PORT1,地址可为80H 当A6=1,选中PORT2,地址可为40H 当A5=1,选中PORT3,地址可为20H
A6
PORT2
对于PORT1,地址为81H,82H,83H
等仍可选中。
A5
PORT3
无条件输出电路例子 例:假设该端口号为
0# D0
80H,要想让0、2、4、
6号灯亮,如何编写
D1
1D 2D
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控制重点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念1.1计算机控制系统特征和组成1. 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特征?(1)结构特征(2)信号特征(3)控制方法特征(4)功能特征2.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画出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
1.主机:主要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逻辑判断、控制量计算、报警处理等,通过接口电路向系统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指挥全系统2.I/O接口:I/O接口与I/O通道是主机与外部连接的桥梁3.通用外部设备:用来显示、打印、存储和传送数据4.检测元件与执行机构:传感器的功能是将被检测的非电学量参数转变为电学量;变送器的功能是将传感器得到的电信号转换成适合于计算机接口使用的电信号5. 操作台:人-机对话的纽带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计算机控制系统按功能分类有几种?2.说明DDC与SCC的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他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并画出DDC、SCC 的原理图。
直接数字控制(DDC):原理:计算机通过输入通道对一个或多个物理量进行巡回检测,并规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然后发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通道直接控制调节阀等执行机构特点:参加闭环控制过程,不仅能完全取代模拟调节器,实现多回路的PID调节,而且不需要改变硬件,只需通过改变程序就能实现多种较复杂的控制规律监督计算机控制(SCC):原理:计算机根据工艺参数和过程参量检测值,按照所涉及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计算出最佳设定值直接传给常规模拟调节器或者DDC计算机,最后由模拟调节器或DDC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特点:不仅可进行复杂控制规律的控制,而且其工作可靠性较高,当SCC出现故障时,下级仍可继续执行控制任务区别和联系:SCC系统有两种类型,一种SCC加上模拟控制器,另一种SCC加上DDC的控制系统SCC+模拟调节器SCC+DDC监督计算器控制系统第二章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2.1 IPC工控机1.什么是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控制机的特点有哪些?工业控制计算机业称为工业计算机,简称工控机。
一种间歇过程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间歇过程监控数据处理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郭润夏,张娜,王佳琦
申请号:CN201711134478.3
申请日:20171116
公开号:CN107798353A
公开日:
201803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间歇过程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b.设计相似度递减扫描算法,c.确定离群点及误分类点并分别设计解决办法;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揭示间歇过程各个子时段之间的模态切换过程,相似度递减扫描算法可以进一步反映每个子时段内部模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确定离群点和误分类点并分别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提高了统计建模的准确度,算法规模小、运算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申请人:中国民航大学
地址: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海波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第六章_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20
6.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例] 设状态端口地址为086H,数据端口地址为084H,外 设忙碌D7=1,请用查询方式写出CPU从存储器缓冲区 Buffer送出1KB的数据给外设的程序段。 LEA SI , Buffer ;取Buffer的有效地址送SI MOV CX , 1000 ;循环次数 W1: MOV DX, 086H ;状态端口地址送DX W2: IN AL , DX ;从状态端口读入状态信息 AND AL,80H ; BUSY=0? JNZ W2 ; BUSY=1,返回继续查询 MOV AL,[SI] ; BUSY=0,取数据 MOV DX, 084H ;数据端口地址送DX OUT DX,AL ;数据输出到数据端口 INC SI ;SI指向下一个字节数据 LOOP W1 ;CX-1送CX≠0,循环 HLT ;CX=0,传送结束
FFFFF
内存 空间 I/O 空间
10
§6-2 I/O端口的编址与访问
二、 I/O端口地址的译码方法:
I/O端口地址译码的一般原则是:把CPU用于I/O端口寻址 的地址线分为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两部分:
将低位地址线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的相应地址引脚, 实现片内寻址,即选中片内的端口。 将高位地址线与CPU的控制信号组合,经地址译码电 路产生I/O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 常见的译码器: 2/4线译码器74LS139 3/8线译码器74LS138
返回断点
6.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关于中断的几点说明:
采用中断的数据传送方式时,外设处于主动申请地 位,CPU配合进行数据传送;CPU不必反复去查询 外设的状态,而是可以与外设“并行工作”,因此 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并且更具有实时性。
高等反应工程第六章PPT
原料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
反应器性能评价
01
02
03
04
转化率
转化率是衡量原料在反应过程 中被转化的程度,通常以百分
比表示。
选择性
选择性是衡量产物中所需产物 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收率
收率是实际获得的产物量与理 论可获得的最大产物量之间的 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06 本章小结
主要内容回顾
重点讲述了反应工程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传 递过程,包括反应速率方程、反应机理、反应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等。
介绍了反应工程中的热力学基础,包括热力学第一定 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平衡常数等。
介绍了反应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反应工程 的核心问题。
讨论了反应器类型和设计,包括釜式反应器、管 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等,以及反应器的优化和 放大。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不断更新控制策略 以适应变化的情况。
设计控制器,使其在存在不确定性和干扰 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
优化与控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介绍如何应用上述策略和方法对 某具体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
案例二
某生物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介绍如何应用上述策略和方法对 某具体生物反应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
反应器集成技术
将多个反应步骤集成在一个反应器中,实现多步骤反应的连续化、 高效化,降低能耗和物耗。
反应过程强化技术
超声波强化技术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化作用,强化反应物料的混合、传热和传 质,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物收率。
微波强化技术
利用微波的电磁场作用,促进分子间的振动和摩擦,加速化学反应 的进行,提高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精选生产运作控制常用方法
第一节 生产运作控制概述
(三)、事前控制方式
第六章 生产运作控制
在生产实际中
第六章 生产运作控制
三、生产与运作控制的基本程序
第六章 生产运作控制
第一节 生产运作控制概述
四、生产与运作控制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生产运作控制
第一节 生产运作控制概述
控制思路: 对于进度 自身控制-----对角线(能力) 辅助控制-----库存和标准
3、功能重要度系数法:将各零件列出并排列成方阵 按其对产品的重要性,两两之间进行对比,重要的 零件得1分,次要的零件得0分,按行相加的每个零 件的得分值。然后,用每个零件的评分值除以全部 零件的总分,计算出每个零件的功能系数。同时列 出零件成本,将每个零件成本除以零件成本总数, 得出零件的成本系数。将零件的功能系数与成本系数 进行比较,即得到零件的价值系数。
第六章 生产运作控制
二、设计成本控制法
(一)确定研究对象------对产品功能影响大,成本比较高。
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
选择价值系 数小的零件 作为研究对
象
1、经验估计法: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一定的 目的来确定研究对象。
2、ABC分析法:把产品的零件按成本大小顺序排列 然后绘制成本累积排列图。把占成本70%的零部 件作为研究对象。
第六章 生产运作控制
应用注意事项
(1)一般来说,主要因素应只是一、二个,至多不超过三个, 否则就失去找主要因素的意义。 当出现主要因素过多时, 要重新考虑因素的分类。
(2)必要时,频数可用金额来表示,以找出真正重要的经济
(3)在采取措施的后,还应作排列图,以进行效果检查对比。 (4)收集数据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比较合适,时间太长,
第6章 数据库的安全技术
Server的安全认证 2. 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
当SQL Server在Windows环境中运行时,SQL Server 2000提供了下面两种确认用户的认证模式: (1)Windows认证模式 Windows认证模式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用户登录 和用户帐号管理的安全机制,允许SQL Server也可以使用 Windows的用户名和口令。用户只需要通过Windows的认 证,就可以连接到SQL Server。
第六章数据库安全技术
6.3 数据库的数据保护
6.3.1 数据库的安全性
3.数据分类 数据库系统对安全性的处理是把数据分级。为每一数 据对象(文件,或字段等)赋予一定的保密级。 例如;绝密极、保密级、秘密级和公用级。对于用户, 成类似的级别。系统便可规定两条规则: (1)用户1只能查看比他级别低的或同级的数据。 (2)用户1只能修改和他同级的数据。
第六章数据库安全技术
6.3 数据库的数据保护
6.3.1 数据库的安全性
4.数据库加密 (3)数据库加密对数据库管理系统原有功能的影响 1)无法实现对数据制约因素的定义 ; 2)失去密文数据的排序、分组和分类作用; 3)SQL语言中的内部函数将对加密数据失去作用; 4)DBMS的一些应用开发工具的使用受到限制。
第六章数据库安全技术
6.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3.数据库特性 • 多用户 • 高可用性 • 频繁的更新 • 大文件 • 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复杂 很 多 数 据 库 应 用 于 客 户 机 / 服 务 器 (Client / Server)平台。在Server端,数据库由Server上的DBMS 进行管理。由于Client/Server结构允许服务器有多个 客户端,各个终端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很高, 这就涉及到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
计算机软件工程第六章 详细设计
PAD图的基本符号
SOFTWARE ENGINEERING
PAD图的基本符号
输入框 输出框 处理框 选择框
重复框(先判 定,再重复) 或 子程序框
重复框(先执行, 后判定,再重复)
定义框
使用PAD图提供的定义功能来逐步求精的例子
• 作业:判定一个数是不是素数的PAD图
SOFTWARE ENGINEER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盒图的基本符号
SOFTWARE ENGINEERING
§6.2 详细设计的工具
6.2.4 PAD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 用二维树形结构的图来表示程序的控制流。 优点: ①设计出的程序是结构化程序; ②描绘程序结构清晰; ③表示程序逻辑,易读、易懂、易记;(自上而下, 从左向右顺序执行,遍历所有结点); ④易转换成 语言源程序,可用软件工具自动完成; ⑤也可用于描绘数据结构; ⑥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方法的使用。
例题 根据伪码画出程序流程图、盒图、 PAD图
Start If p1 then while q2 do x end do Else block y z end block End if stop
SOFTWARE ENGINEERING
作业:根据伪码画出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
Begin Input(a,b,c) i=0 While i<=6 do Begin If a>6 or b>=0 Then c=c+a Else b=c+a End if i=i+1 End End do Print(a,b,c) End
PAD图(问题分析图)
(4)PAD是二维树形结构的图形,程序从图中 最左竖线上端的结点开始执行,自上而下,从 左向右按顺序执行,遍历所有结点; (5)容易将PAD转换成高级语言源程序,该转 换可由软件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软件可靠性 和软件生产; (6)既可用于表示程序逻辑,也可用于描绘数 据结构; (7)PAD的元素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方法 的使用。
第6章 过程能力分析
ε ∣ M -μ ∣
例1:设零件的尺寸要求(技术标准)是Φ30± Cp=1.095,求Cpk。 M=(30.023+29.977)/2=30 T=30.023-29.977=0.046 M-平均值=30-29.997=0.003
0.023
,
随机抽样后计算样本特性值为平均值=29.997,
Cpk=Cp(1-K)=1.095*(1-0.003/0.023)=0.952
二、过程能力与过程性能
过程性能——长期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短期过程能力 过程性能是指未被证明处于统计受控状 态的过程特性的输出的统计度量。
三、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
操作者 原料
设备
工 序 能 力
方法
环境
如工序质量特性值X的数学期望是μ,标准差为, 则工序能力为 B=6 其中: = 2 2 2 2 2 2
4、单侧公差,只规定下限标准时,工序能力指数: Cp下=(μ-TL)/ 3σ= (μ-TL) / 3 S 注意:当μ≦TL时,则认为Cp下=0。 例: 某金属材料抗拉强度的要求不得少于32kg/cm2 ,抽样后 测得:平均值为38,S为1.8,求工序能力指数。 Cp下=(μ-TL)/ 3σ= (μ-TL) / 3 S =(38-32)/(3*1.8)=1.11 例:某工厂生产某种绝缘件,要求耐压不低于120伏。从 某月生产的产品中抽取125件样品进行试验,由试验数 据计算出:平均值=4000伏,s=660. 根据公差为单侧下限要求时的计算公式,可计算 出: Cp=(4000-1200)/(3*660)=1.414
M
重 合
TL
与
T
TU
x
ε
M
x
CPK =
M
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
⊥ a2
an ⊥
Uo
+
倒R-2R型
早期的D/A集成芯片
只具有从数字量 到模拟电流输出量转 换的功能。
使用时必须在外 电路中加数字输入锁 存器(I/O或扩展I/O 口、参考电压源以及 输出电压转换电路
中期的D/A集成芯片 近期的D/A集成芯片
增加了一些与 计算机接口相关的 电路及引脚,具有 数字输入所存功能 电路,能和CPU数 据总线直接相连。
脉冲个数的检测 脉冲频率与周期的检测 脉冲宽度的检测
测频法原理
(a)
(b)
(c)
被测信号fx
脉冲形 成电路
脉冲信号
闸门
(e)
T
fx
N T
门控 电路
(d)
时基信号 发生器
测周法原理
计数器 振荡器
脉冲 形成电路
闸门
被测信号fx
脉冲
形成电路
门控 电路
计数器
6.4.4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设计
主机选型
设计任务 输入通道结构
多
电信号经过处理并转换成计算机能
工 业
。 。
道 开 关
识别的数字量,输入计算机中。
对 象
计算机将采集来的数字量根据
需要进行不同的判识、预算,得出
所需要的结果。
A/D
显示
计
算
打印
机
采
样
报警
控
制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分时地对被控对象的状态参数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与给定值
的差值,按照预先制定的控制算法进行数学分析、运算后,控制量输出
企业级经营管理计算机
到其他工厂的生 产数据运输指令
工业级集中监督计算机
第六章 控制图总结
例子
已知某产品的一个尺寸要求为12—o.1,试用随机抽样方 法确定x控制图的中心线及上下控制界限。
解:在一定生产条件下随机抽样n=50,测出质量特性 值,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为:
平均值与极差控制图(
x
-R及控制图)
控制图是计量值控制图,为 x 控制图与R控制图的并用 形式。计量值需作适当分组,求出每组的平均值 x 与 每组的极差R,分别在 x 和R控制图上打点。 控制图主要观察分析平均值的变化(组间变化) R控制图主要观察分析各组的离散波动变化(组内变 化:加工误差的变化)。 -R控制图常用于控制 尺寸、重量、时间、强度、成 分、阻值等计量值。
产品质量控制
对产品质量变异进行控制,采取了以时间序列方式的控制图。在控 制图中按照区分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的数理统计的典型分布规律及 公差要求,定出两条平行的上下控制界限和中心线。 在生产过程进行之中,定期抽取试样,测得其样品的质量特性值。 将测得的数据用点子按时间序列一一描在具有坐标的控制图上,若 点子落在控制界限之中,表示生产处于稳定状态,生产过程正常, 不会出现废品;若点子越出控制界限,或者点子排列不正常,则判 断有异常原因存在,生产过程处于不正常状态。这时应采取措施加 以消除,直到生产过程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为止。有的控制图还可以 画出规格的上限和下限,越出规格界限,则说明生产过程已严重失 常,产生了废品。 由上可见,控制图是解决产品必然存在的质量变异而对工序进行质 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a)R的正态分布与总体正态分布中的/j值无关; b)R的正态分布与总体正态分布中的 值有关,两者关 系式为:
(3)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
(4)R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
二、控制图的作法(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三、对分查表法
对分查表法的具体方法——先取数组的中间值D=n/2进行 查找,与要搜索的x值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查到。若不等,则 继续查找:(设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 如果x>n/2项,则下一次取n/2~n间的中值,即3/4n进行 比较; 若x<n/2项,则取0~n/2 的中值,即n/4进行比较。 如此比较下去,则可逐次逼近要搜索的关键字,直到找到为 止。
n −1
式中C1、C2、…、Cn,均为常数项,应满足下列关系:
∑C
9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二、计算查表法
10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三、对分查表法
顺序查表法速度比较慢,计算查表法对表格的要求比较挑剔,因而 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表格都比较长,且难以用计算查表法进行查 找,但它们一般都能满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对于这样的 表格,可以采用对分查表法,这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对分查表法的速度要比顺序查表法快很多倍。设一个线性表字节长 度为n,若采用顺序查表法,平均查找次数m近似等于n/2次,而对分 查表法的最多查找次数约为log2n-1次。例如当n=2048时,顺序查表法 平均查找次数为1024次,而采用对分查表法最多只需查找9次即可。
7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一、顺序查表法
8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二、计算查表法
在微型机数据处理系统中,一般使用的表都是线性表——若干个数 据元素x1、x2、…、xn 的集合,各数据元素在表中的排列方法及所占用 的存储器单元个数都是一样的。因此,只要根据所给的元素xi,通过一 定的计算,求出元素xi所对应的数值的地址,然后将该地址单元的内容 取出即可。 这种有序表格要求各元素在表中排列格式及所占用的空间必须一 致,而且各元素是严格按顺序排列的。它适用于某些数值计算程序,功 能键地址转移程序以及数码转换程序等。 例如,求函数y=x!(x=0,1,2.…,7)的值。每一个x值所对 应的y值在表中地址可按计算出来。 y地址=函数表基地址+x×2
G=K ∆p ⋅ p T
3、非线性关系,其运算式不但包含四则运算,而且有对数、指数 或三角函数运算。 计算机可通过查表及数值计算等,使问题大为简化。
2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微型机数据处理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可用各种程序代替硬件电路,完成多种运算。 (2)能自动地修正误差。如非线性误差、温度误差、零点漂移误 差等,找出这些误差的规律,就可以用软件加以修正。对于随机误差, 也可根据其统计模型进行有效的修正。 (3)能对被测参数进行较复杂、精确的计算和处理,因而大大提 高了测量精度。 (4)能对被测参数进行进行逻辑判断,一旦发生故障,能及时进 行报警(或采取容错技术)。 (5)微型机数据处理系统不但精度高,而且稳定可靠,不受外界 干扰。
17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一、程序判断滤波
经验说明,许多物理量的变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相邻两次采样 值之间的变化有一定的限度。程序判断滤波的方法,是根据生产经验, 确定出相邻两次采样信号之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偏差△Y。若超过此偏差 值,则表明该输入信号是干扰信号,应该去掉;如小于此偏差值,可将 该信号作为本次采样值。 当采样信号由于随机干扰,如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造 成电流的尖峰干扰或误检测,可采用程序判断法进行滤波。 程序判断滤波根据滤波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限幅滤波和限速滤波两 种。
这种程序滤波方法,主要用于变化比较缓慢的参数,如温度、物位 等测量系统。使用时关键问题是最大允许误差△Y的选取,△Y太大,各 种干扰信号将“乘机而入”,使系统误差增大:△Y太小,又会使某些有 用信号被“拒之门外”,使计算机采样效率变低。
19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2.限速滤波
设 顺 序 采 样 时 刻 t1、t2、t3, 所 采 集 的 参 数 分 别 为 Y(1)、Y(2)、 Y(3),那么 当|Y(2)—Y(1)|≤△Y时,Y(2)输入计算机; 当|Y(2)—Y(1)|>△Y时,Y(2)不采用,但仍保留,继续采样取得 Y(3); 当|Y(3)—Y(2)| ≤△Y时,则取Y(3)输入计算机; 当|Y(3)—Y(2)|>△Y时,则取(Y(3)+Y(2))/2输入计算机。 限速滤波是一种折衷的方法,既照顾了采样的实时性,又顾及了采 样值变化的连续性。但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第一是△Y的确定不 够灵活,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不断更换新值;第二是不能反应采样点数 N>3时各采样数值受干扰情况。因此,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0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2.限速滤波
21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二、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对某一参数连续采样n次(一般n取奇数),然后把 n次的采样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队,再取其中间值作为本 次采样值。 中值滤波对于去掉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或采样器不稳定而造 成的误差所引起的脉动干扰比较有效。若变量变化比较缓慢,采 用中值滤波效果比较好,但对快速变化过程的参数,如流量,则 不宜采用。
6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一、顺序查表法
是针对无序排列表格的一种方法。因为无序表格中所有各项 的排列均无一定的规律,所以,只能按照顺序从第一项开始逐项 寻找,直到找到所要查找的关键字为止。 程序设计方法主要用CMP比较指令,将要查找的关键字放 在KEYWORD单元中,被查找的数据放在以TABLE为首地址的 内存单元中。首先取出关键字,然后逐一与表中的数进行比较。 如果没找到,则修改地址,继续比较下一个数,直到查找完整个 表为止。若找到关键字,则把此关键字的地址放到BX寄存器 中,否则,将把BX寄存器置为0FFFFH。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主讲老师:胡汉春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在微型机控制系统及智能化仪表中,模拟量经A/D转换器转换后 变成数字量送入计算机,这些数字量在进行显示、报警及控制之前,还 必须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加工处理,如数字滤波、标度变换、数值计算、 逻辑判断及非线性补偿等,以满足各种不同系统的需要。 在数据处理系统中,被测参数与变量的关系: 1、线性关系,如温度只与热电偶的mV值成比例。 2、参数与几个需测变量相关,经过一定的数学运算才能得到被测 参数,如流量计算公式:
13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对分查表法子程序的设计
14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节 数字滤波技术
15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由于被控对象所处环境比较恶 劣,常存在干扰源,如环境温度、电场、磁场等,使采样值偏 离真实值。 对于各种随机出现的干扰信号,在微型机组成的自动检测 系统中,常通过一定的计算程序,对多次采样信号构成的数据 系列进行平滑加工——数字滤波,以提高其有用信号在采样值 中所占的比例,减少乃至消除各种干扰及噪音,从而保证系统 工作的可靠性。
4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第一节 查表技术
5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在微型机控制系统中,有些参数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还有 一些非线性参数,它们的计算往往要涉及到指数、对数、三角函 数、以及积分、微分等运算。所有这些运算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都比较复杂,有些甚至无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可以采用查表法。 查表法——把事先计算或测得的数据按一定顺序编制成表 格,由查表程序根据被测参数的值或者中间结果,查出最终所需 要的结果。 查表的方法有: (1)顺序查表法;(2)计算查表法;(3)对分搜索法等。
23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中值滤波程序设计
24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三、算术平均值滤波
算术平均值滤波是要寻找一个Y(k),使该值与各采样值间误差的平 方和为最小,即
S = min[∑ e 2
i =1 N
N
= min ∑ [Y (u ) − X (i )]
i =1
2
由一元函数求极值原理,得
18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1.限幅起波
把两次相邻的采样值相减,求出其增量(以绝对值表示),然后与两 次采样允许的最大差值(由被控对象的实际情况决定) △Y进行比较,若 小于或等于△Y,则取本次采样值;若大于△Y,则仍取上次采样值作为 本次采样值,即; |Y(k)-Y(k-1)|≤△Y, |Y(k)-Y(k-1)|>△Y, 则Y(k)=Y(k),取本次采样值; 则Y(k)=Y(k-1),取上次采样值。
26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四、加权平均值滤波
算术平均值,对于N次以内所有的采样值来说,所占的比例是相同 的。亦即滤波结果取每次采样值的1/N。但有时为了提高滤波效果, 将各采样值取不同的比例,然后再相加。此方法称为加权平均法。一 个n项加权平均式为:Βιβλιοθήκη Y = ∑ Ci X n −1
i =0
n −1 i =0
22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中值滤波程序设计
将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队作法:数据两两进行比较,设[BX] 存放数据区首地址,先将[BX]与[(Bx)+1]进行比较,若是[BX]< [(Bx)+1],则不交换存放位置,否则将两数位置对调。继而再取 [(Bx)+1]与[(Bx)+2]比较,判断方法亦然,直到最大数沉底为 止。然后再重新进行比较,把次大值放到N-1位,……如此做下 去,则可将N个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设从A/D转换器的采样值输入SAMP为首地址的内存单元中, 采样次数存放在N单元中,其流程图如图6-4所示。
12
第六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法 对分查表法子程序的设计步骤如下:
(1)表的长度放在CX寄存器中。 (2)设表的首地址为TABLEl,并存放在DI寄存器中。 (3)要搜索的关键字放在AX寄存器中。 (4)计算中点元素的地址,放在BX寄存器中。 (5)将关键字AX与中点元素的值进行比较 若(AX)<[BX],则选取低值的半个表(即DI为首地址),并转第(4)步; 若(Ax)>[BX],则选取高值的半个表(即BX为首地址),并转第(4)步; 若(AX)=[BX],则找到,使CF=l,并将该元素的首地址放在BX寄存 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