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1讲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45fbd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0.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31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考查森林、草地、湿地等的生态效益及其开发利用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森林的现状及作用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及现状(1)分布:(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生态效应读下图,回答问题。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破坏之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雨林在大气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2)“绿色水库”: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维护生物多样性。
【深度思考1】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
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读雨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深度思考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为什么?提示(1)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着相同贫瘠的土壤;(2)热带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四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四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https://img.taocdn.com/s3/m/2999e2c6a6c30c2258019e4e.png)
D.②③④⑤
解析:第(1)题,“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城市” 的重要指标,我国北方城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 南方城市大的原因是北方城市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所 以 B 正确。第(2)题,“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城市” 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体现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 吸附尘埃的能力,
影响入榜“氧吧城市”因素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市 域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 面积,所以 C 正确。
答案:(1)B (2)C
(2017·河此完成 1~2 题。
1.峁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农田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调节气候 2.图中距离沟口 14 000 米范围以内,经过小流域综 合治理以后,农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主要是改善了 () A.气候条件 B.河流条件 C.植被条件 D.土地条件
是一回事吗? 答案:不是。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
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 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 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 宝库等。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_生__物__循__环__旺盛、 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 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 物体内,而_地__上__植__被__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
思考探究 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 漠”,为什么?
答案:(1)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着相 同贫瘠的土壤;(2)热带雨林与沙漠的生态环境都一样脆 弱,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及其保护(讲义)
![选修6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及其保护(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2f4d915fab069dc5122018c.png)
一、森林的概况1. 森林的特点3. 当前世界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二、毁林的危害及森林保护1. 森林的生态效益2. 森林保护森林的锐减唤起了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和群众的高度关注,发起各种保护森例题〔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思路导航: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森林的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
第〔2〕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从而起到修养水源的作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相反植被遭破坏,会造成水土的流失。
第〔3〕题,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降水、风、地形、土壤,这些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
答案:〔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2〕修养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3〕降水风地形土壤随堂练习: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方案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如今的16.5%进步到18.2%。
以下措施中,能快速有效进步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施行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立④施行天然林保护工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思路导航:从题干中关键词“快速有效〞分析,营造防护林体系及施行退耕还林能进步森林覆盖率,而自然保护区建立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都是对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砍伐。
答案:A【总结提升】图示法分析破坏森林后带来的危害。
森林生态效益分析
![森林生态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02f18fcc22bcd126ff0ced.png)
摘要阐述了森球生态的特征,厦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若干措施.关键词森林生态效益森林具有多种功能,但归根结底从产品上体现为有形产品(术材,林付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无形产品(由生态功能产生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调节气侯)的生态效益.1森林的生态特征森林生态指由于森林的存在,森林群体效益对环境因素和结构产生的有益作用,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善气侯等.具体特征如下:1.1森林生态功能是森林最早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森林从一形成就开始产生生态功能,森林生态功能随林分年龄和结构不同而不同.1.2森林生态功能完全不受行政界线影响,其影响力度受地貌制约.如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只要形成河流,全流域受益.据测算,河流源头每万公顷森林可孕育一条常年流量在20一500万3的河流.1.3森林是生态功能主体,它不仅是生物圈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载体,也是物质基因库,二氧化碳储存库.森林生态功能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享用者无选择余地和排除转换能力.如水涵林,同时具有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功能.空气中70%02被树木吸收,6%来自森林.1.4森林生态功能无形,只能通过其原产品(如水涵林涵水量等)体现其价值,而又因不能到市场交换而不能完全体现价值.1.5我国是少林国家,就维持生态环境而言,人和生物,人和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体,又是自然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成员,人,山川,土壤,河流,气侯,植物,森林,动物都是互相利用而依存,互相影响而生存,共同繁荣自然界,各自为自然界创造环境,价值和财富.因此,人们利用自然界的一切,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的持续维持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保存上.2森林涵养水源的过程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而森林利用自身特有功能,涵蓄水源,不断地,均衡地供给人类需要.雨不降到森林中时,通过树冠,树叶,树干截面,缓和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当雨点重量尚未达到叶面吸附力时,叶面可继续持水,当降水持续时,雨点打击叶面水珠分裂,部分雨滴落下,部分又重新集结合并,这样周而复始,消耗叶面上的雨水量叫截留量,落下称降落量,降落到地面的雨滴被枯枝落叶吸收,可达到自身重量的几倍到几十倍.枯枝落叶吸附的水并不长期贮存,一部分供腐朽过程需要,而大部分渗透到土层中,受重力作用水分慢慢下渗.土壤中能容水的孔隙有两种,一种是毛细管孔隙,它是土壤水分流动和蒸发的孔道,具传导功能,是植物根吸收土壤中水分的路径;另一种是非毛细管孔隙,渗到土壤中降水绝大部分贮存在这里,继续下渗的水遇到地壳不透水层后,再顺岩石倾斜慢慢流出,这就是无数涓涓泉水汇成江河,林业勘查设计(总118期)2001年第2期就是水库中水的来源.3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1由于森林减少,使全球气侯变暖,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3.2涵养水源减少.森林的减少使蓄水力减弱,河流水量形成雨来水满,早来河干的现象.3.3水土流失严重.一些生态脆弱地区,一旦失去森林植被,土壤裸露表土流失,又不能及时恢复,生态立即失去平衡,致使泥沙下泻淤积,河床增高,水库,河水开始混浊,含沙量增大.3.4引起滑坡.陡坡及岩石裸露地段,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易引起滑坡,塌方等.3.5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能力减弱.大面积森林植被被过度破坏后,大风肆虐,尘埃满天,形成沙尘暴,使生存环境恶化.2年春季,北京,大庆等城市已数次受到沙尘暴侵扰,而林区城镇却依然春风拂面,蓝天白云4保护措施4.1宏观调控.把以营林生产为主,结合天保工程及管护经营,形成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综合开发林区各类资源,开发第三产业.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各类资源,在现有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仅靠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经济,依靠森林经营解决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国家政策调整,才能改变目前的局面,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4.2合理规划,按自然规律把做为生态主体的森林覆盖程度,分布经营利用趋近自然合理,维持生态平衡.按现有的森林分布状况,演替规律和适生条件,对树种,林种结构进行合理布局,系统调控,强化控制功能.按林业生产的长期性,连续性,多样性的特点,合理调整森林的营造,抚育,采伐比例.4.3完善国家林业基金制度,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来源.森林是杜会财富,是公益型事业,需全社会保护,支持和建设,才能持续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4.4对现有企业局实行半事业化管理,实行减免税待遇,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对其担负的公益事业和社会性费用,由政府财政支付.4.5实行森林综合评价.通过林价对森林资源按立术价值,林产品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当成商品全面计价按货币表现,充分体现其价值.这样,森林的生态功能才会被社会承认和得到补偿.4.6森林植被是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封山育林是恢复和建设森林植被最快,最省钱,省工的办法,也是顺应植被正向演替规律,最终可成为当地环境条件下,由多种植物组成的顶极群落或稳定性较强的混交次生林.二、林业生态建设的生态效益分析1.森林净化环境价值(1)活立木蓄积量转化太阳能及固碳制氧价值参照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12H2O C6H12O6+6O2+6H2O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需要吸收1.62千克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2千克的氧气,并在此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碳水化合物中。
2019届二轮复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2019届二轮复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b429ff034b73f242336c5f85.png)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考点热度★★★☆☆一、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1)分布―→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特别提示】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图文拓展〗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对应的含义如下: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3.雨林地区植物茂密的原因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物可连续不间断地迅速生长,因而形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群落。
考向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3(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160b4a0066f5335b812136.png)
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考点热度 ★★★☆☆一、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 (1)分布A 亚寒带针叶林原始林―→俄罗斯、加拿大B 热带雨林原始林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特别提示】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图文拓展〗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对应的含义如下: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3.雨林地区植物茂密的原因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物可连续不间断地迅速生长,因而形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群落。
考向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
森林湿地的生态效益,破坏的原因及带来的生态危害(教案)
![森林湿地的生态效益,破坏的原因及带来的生态危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8471d58fb770bf68a5525.png)
适用学科地理适用年级高二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 课时主干考点1.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3.湿地资源的功能近三年考情2019 福建卷 40 C.【选修 6—环境保护】 2019 全国新课标 III 卷 36 2019 全国新课标 I 卷 37; 2019 全国新课标 II 卷 44【选修 6—环境保护】分析预测对本模块能力的考查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为主。
试题的难度系数集中在 0.65 左右。
2019 年可能仍以重要区域典型的生态环 境问题为考查对象,题型将延续综合题形式,分值为 6—8 分。
关注新出现的区域 生态问题的成因、治理措施,以及传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建设。
考点精讲 1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一、知识讲解1、作用: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感谢您的反馈!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但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也讲有所不同。
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的作用;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
2、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破坏。
【例题 1】2019 年 9 月 5 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 130 多万亩杨树防护林,由于严重老化、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积干枯死亡,威胁当地及京津生态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
1.从生态的角度分析,目前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杨树出现大面积死亡情况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发动群众,迅速补种新的杨树苗 B.全部采伐后,更换新的森林树种C.改进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D.实行乔灌草结合或种植耐旱树种第1页2.该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对京津地区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 )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剧风沙危害 C.加剧风沙危害 D.加大洪水威胁【答案】1.D 2.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1.杨树需水量大,不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e4470ef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a.png)
考点4 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1.森林的生态效益(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资源的存在,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稳定水位、改善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森林对于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有重大作用。
对大气污染有净化、调节和缓冲作用。
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数量上的相对平衡,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3)减弱噪声、阻滞粉尘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
树林高大,枝叶交错重叠,能吸收扩散的噪声,故有天然“消声器”之称。
(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的阻挡能降低风速,耐旱的树木根系发达能固定住沙丘,从而使农田免受风沙的威胁.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但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
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作用;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的侵袭。
2。
赤道经过的陆地都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地球表面的植被,其分布受水热等条件的影响,使其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就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其分布也受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在赤道处因为海拔高,热量不足,就可能不是热带雨林。
例如亚马孙河流域西面的安第斯山脉因地势高,缺少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就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再如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也不是热带雨林.因此说热带雨林像若干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
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ce5345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2.png)
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森林是地球上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食物和药材等物质需求,还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加深,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经济效益森林经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林业是传统的产业之一,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种植、采伐、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岗位。
其次,林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税收、木材销售等方式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财富。
再者,森林经营还有利于发展其他相关产业,如旅游业、畜牧业等,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森林经营还有助于促进地方社区的经济发展。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生活来源,他们通过采集森林产品,如蘑菇、野果、药材等,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同时,森林旅游也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经济的新途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环境效益森林经营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的“绿色肺”,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全球碳氧平衡。
此外,森林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森林的水循环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量,调节气候。
森林经营还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合理的森林经营能够保护这些物种的栖息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森林还能够保持土壤的结构和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过度砍伐、乱砍滥伐等行为会导致森林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功能的退化,加剧气候变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因此,在进行森林经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4.2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4.2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54923a312b3169a451a4ed.png)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增强
全球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水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
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 于干旱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地区
作用
地势起伏大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湿润区
干旱、半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干旱区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 境、吸烟除尘
沿海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的侵
雨林植被 (2)“绿色水库”固定 Cຫໍສະໝຸດ 2,放出 O2全球碳氧平衡
(3)“基因宝库”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 作用强烈、生物 循环旺盛、生物生 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 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 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 内,地 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低科,技导改致毁良林树开种垦是现防象止广森泛林存破在坏,同的时有采效矿、途基径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等也A(2.)占①南据②亚大、B量.东②林南③地亚。C地植.③树区④造森林林D是.面①恢积④复的森这林种面变积化最趋快的势措对施环;毁境林的主影要响是有人 为( 的砍)伐,改良树种对此无效。第(2)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 降,A土.土壤壤含水含率水下率降上,地升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命题立意 本题以内格罗河的水文特征为载体,考查森林的开发 与保护,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 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 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保育
![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保育](https://img.taocdn.com/s3/m/baf9208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e.png)
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保育森林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食物、药材等资源,还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减缓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保育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热点议题。
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森林经营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
合理的森林经营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碳汇与气候变化调节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之一,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此外,森林还可以调节气候,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3. 水资源保护森林在降雨过程中发挥着“海绵”的作用,可以有效截留、持水、渗水,增加地下水补给,维持河流水量的稳定,减少洪水灾害的风险。
4. 土壤保护森林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凋落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5. 生态系统服务森林还为人类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净化、疾病防治、休闲娱乐等。
森林景观保育森林景观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美和历史文化价值。
森林景观保育的目标是保持森林景观的原始性、自然性和独特性,防止景观退化和破坏。
1. 景观结构保护在森林景观保育中,首先要保护森林景观的结构,包括森林的类型、面积、分布和连接性等。
合理的景观结构有利于物种的迁移和基因交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景观功能保护森林景观的功能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在森林景观保育中,要确保森林景观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以满足人类和自然的需求。
3. 景观美学保护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美、历史文化美和艺术美等。
在森林景观保育中,要注重保护森林景观的自然美和历史文化价值,为人类提供高品质的审美享受。
届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
![届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https://img.taocdn.com/s3/m/d8ebdef890c69ec3d4bb7556.png)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kāifā)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一页,共30页。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quánqiú)环境效应 1.森林(sēnlín)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如下:
第二页,共30页。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chén shā)”。对应的意思是: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①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 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肥 力等)。④植被原因。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等)。⑥人为原 因:当地农业结构和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注意:分析成因时不应面面俱到(miàn miàn jù dào),而应有针对性 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2)e位于青藏高原,该区域是我国众多河流发源地,而且湖泊 广布、沼泽较多,应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目的,故C项正 确(zhèngquè)。c、d生态功能区主要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 故A、B两项错误;f生态功能区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故D项 错。 答案:(1)D (2)C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第十页,共30页。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 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bì lǔ)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十一页,共30页。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quánqiú)水循环,调节全球(quánqiú)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节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学案 新人教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节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学案 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ccb45885195f312b3169a5f9.png)
第三节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森林的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
浓密的林冠阻挡太阳辐射,使林内呈现巨大的温室效应。
与无林地相比,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较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
在生长季节,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消耗热能而使温度下降;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易形成雾淞、露、霜等水平降水;同时对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响。
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森林的覆盖、截留降水作用,使土壤免于雨水溅击和地面径流的冲刷。
而降水渗透到地下,变成缓慢的地下径流,既有利于削弱洪峰水量,又利于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
③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
夏季森林使地面温度降低,空气垂直温差变化减少,上升气流速度减弱,因而还可削弱形成雹灾的条件。
④改良土壤。
枯枝落叶层经微生物分解变为有机质而增加了土壤肥力。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二、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及带来的生态危害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毁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方法技巧】歌诀法记忆雨林破坏原因焚耕开垦过度,开辟大型农牧;采矿、水利、公路,商业性的伐木;全都因为人口激增和贫苦。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的作用及保护措施教学课件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的作用及保护措施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9e142c6bd97f192279e9ca.png)
简述红树林对沿海地区的生态作用。
1、阻挡台风和海浪,保护农田和村庄 2、保护海岸和海堤 3、减轻海洋污染(如赤潮等) 4、净化空气,维持大气湿度 5、维护生物多样性(候鸟的栖息地)
【合作探究2 】
胡杨,维吾尔语叫“托克拉克”,意 为“最美丽的树”。胡杨生长期漫长,由 于风沙和干旱的影响,胡杨树造型奇特、 诡异,有“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 倒三千年不朽”的说法。由于它顽强的生 命力,以及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 碱的能力,人们又称它为“沙漠英雄树”。 全世界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塔里 木河流域。近50多年来,由于人类的砍伐、 破坏,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面积减少了 近3/4。
分析第四代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提示:从大气运动、水运动、生物、 土地、环境质量等方面回答。)
1、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2、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3、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4、维护生物多样性
5、增加大气湿度,促进水循环
【课后提升】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 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 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 (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 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 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学会分析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作用。 3、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地区森林作用的分析,掌握生态环 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培养学生精准答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顾知识】
一、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的作用及保护措施
森林的效益与开发、保护
![森林的效益与开发、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fccc605be1e650e53ea9911.png)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年份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2009 1 1 1 1 1 1
2010 1.00 1.18 1.09 1.47 1.01 1.21
2011 1.00 1.20 1.10 1.55 0.99 1.29
2012 1.00 1.21 1.12 1.52 0.98 1.42
(1)“地球之肺”---净化空气、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
雨林植被
光合作用 ――→
固定CO2 放出O2
影响 ――→
全球碳氧平衡
(2)“绿色水库”---调节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
降水
50% 蒸来 腾自 作雨 用林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
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储存降水
海洋
(3)“基因宝库”---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
4、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 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 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 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平衡碳元素的功能 B.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C.甲、乙、丙三环节构成了水循环 D.甲、乙、丙三环节表示的水汽量是相等的
5.(2014·课标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 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 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 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 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 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 此完成(1)~(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㈠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⑴分布:A亚寒带针叶林(原始林)——俄罗斯、加拿大;B热带雨林(原始林)——南美亚马孙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马亚群岛⑵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⑴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⑵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㈡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㈢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提示] 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㈣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㈤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图文拓展】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对应的含义如下: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3.雨林地区植物茂密的原因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物可连续不间断地迅速生长,因而形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群落。
二、重点考向考向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⑴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
⑵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⑶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典例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
材料二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当地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
材料三图1为2010年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图,图2为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的结构图。
⑴试推测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
⑵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简析该地雾日减少的原因。
⑶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简析其原因。
⑷说明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⑴①全年高温;②降水丰沛;③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⑵①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群落结构单一,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②林间空间增大,风力增强;③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汽变少;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⑶①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增强,土壤养分流失较快;②枯枝落叶减少,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减少;③地面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④农业化肥的施用,土壤受到污染。
⑷①天然橡胶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②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增加;③单位面积产值高,经济效益较高;④政策支持。
[解析]⑴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⑵原始森林砍伐后,风力增大,水汽减少,雾日减少。
⑶从图中可知天然橡胶林比较稀疏,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强,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加上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遭受污染,土地生产力下降。
⑷从技术、市场、政策、效益等方面分析:天然橡胶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增加;单位面积产值高,经济效益较高;政策支持。
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对点训练[考点冲关]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
读表,完成1~2题。
面积(1 000公顷)年度变化(1 000公顷)年变化率(%)1900 2000 2005 1990—2000 2000—2005 1990—2000 2000—2005 南亚77 551 79 678 79 239 213 -88 0.27 -0.11东南亚245 605 217 702 203 887 -2 790 -2 763 -1.20 -1.30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A.土壤含水率上升 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2018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监测)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
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
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
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据此完成3~5题。
3.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林内郁闭度大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D.林外风速较小4.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5.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A.春季融雪量增加 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 D.河流汛期提前(2018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下表示意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
据此完成6~7题。
河流流域面积/km2森林面积/km2森林覆盖率/% 冬季降水量/mm 春季降水量/mm 天涝池河12.8 8.435 65.9 78.13 62.50寺大隆河109.7 35.1 32.0 36.46 61.97 黑河上游下段2557 150.9 5.9 23.54 12.206.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C.减少洪水期径流量 D.增加洪水期径流量7.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兴修水利工程蓄水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C.落实植树造林规划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
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
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
据此完成8~10题。
8.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9.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10.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林带建设,使林场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018届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三4月月考)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
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
在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树种之一。
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绿化数据反映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15万多株,其中法国梧桐只有1.3万多株。
读表完成11~12题。
树种特点法国梧桐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香樟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11.杭州的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A.1、2月份的积雪 B.2、3月份的梅雨 C.7、8月份的暴雨 D.8、9月份的台风12.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A.冬季采光小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差C.夏季遮荫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D.防风固沙、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三期中联考)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净初级生产力。
读下表回答13~14题。
生态系统类型湖河沼泽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冻土带荒漠密灌林农田海洋面积(6×106km2) 2 3 20 18 8 18 14 332 净初级生产力g/(m2·a) 500 2000 28000 13000 140 70 650 125 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全部有机物同化量,即光合总量,叫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自养呼吸消耗。
1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NPP平均值比温带森林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森林面积更广 B.光合作用更强C.年平均气温更高 D.温室气体更少14.造成森林、河湖、海洋三系统NPP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日较差不同B.年降水量不同 C.日照时间长短不同D.绿色植物总量15.(2018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西海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温带雨林。
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生长了大量湿生苔藓。
但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2006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
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
⑴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的原因。
⑵分析大熊森林林间湿生苔藓广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