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理制
论美国城市经理制及中国的借鉴

论美国城市经理制及中国的借鉴作者:饶娆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2期摘要:城市经理制作为美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美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虽然形成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其所倡导和实践的专业化、科学化城市管理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美国地方政府的推崇。
文章通过对城市经理制进行研究,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机制,从而为改革中国市政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城市经理;中国市政管理;启发美国城市经理制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政改革时期,它将市政管理和企业模式有机融合,体现了广泛的适应能力,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
城市经理制,即美国的市议会——市政经理模式,它将城市政府看作一个公司机构,在行政理念、行政组织等方面进行企业化运作,政府借鉴企业的先进经验,将质量、服务、顾客、效益等概念融入城市管理,破除行政本位的传统行政观念,由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
市议会相当于公司的董事会,由全体市民选举产生,市长是议会中的一员,作为议会的代表相当于董事长;市政经理由议会进行推选且必须是有城市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议会、市长和市政经理各司其职,议会负责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市政经理负责具体执行,而市长则作为城市的代表进行礼仪和外交方面的事务。
一、美国城市经理制的确立和发展城市经理制是美国历时近40年市政机构改革的最主要成就,它的确立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时代背景,顺应了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美国城市经理制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市政体制改革倡导市政体制企业化,城市经理制的产生和确立是这次运动的一大成就。
当时的美国正由农业国进入工业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城市,由此带来了住房、卫生、交通、治安、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对市政管理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而美国政府由于体制不当而无力应付,“弱市长型”市长暨议会制是当时政府组织处于瘫痪状态的原因,在该模式中市议会既是立法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各部门相互独立且不受市长的管辖,导致很多机构设置权限不清,难以统一行动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第三章 国外市政体制

三、法国的市政体制和市政职能 • 法国城市议会由直接普选产生。法国市 议会负责设立和组织市行政机构,决定 市预算并监督执行,决定市公共财产管 理,决定市公共工程及实施方式,领导 城市建设规划,批准市长签订的合同等。 • 法国的市政管理越来越多地实行委托管 理。
四、瑞典的市政体制和市政职能 • 瑞典设有省和市镇两级地方政府,其中市镇是 最基本的地方政府单位。市政管理通过委员会 制度进行运作,议会全体会议是最高决策机关。 • 瑞典城市政府的职权:一般职权和特殊职权。 • 一般职权:休闲文化活动、公用事业、公园和 环境等 • 特殊职权由有关法律以及法令和指示赋予城市 政府。
第三章
国外市政体制
第一节 西方国家市政体制概述
一、西方国家城市的行政地位
城市行政地位:城市政府在国家体制中所处的行 政层级,以及城市政府是自治还是受上级政府节 制。
(一)联邦制国家城市的行政地位
联邦政府无权直接干预各成员政府所管辖的地方 政府,包括城市政府。
(二)单一制国家城市的行政地位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 一主权的国家,其特点在于全国所有地 方行政区域和自治单位,都必须接受中 央政府权力的统辖。
• 市经理制的优点是: ①它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更广 泛地招纳优秀专业人才负责市政管理; ②它引入私人部门的企业化运营模式,有 利于实行专业化管理,从而提高城市管 理的效率和效益; ③它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 开。
• 市经理制的缺点是:当城市发展和利 益冲突导致的各种政治矛盾交织在一 起,市议会不能有效聚合各种利益和 正确把握政策方向时,市经理往往无 能为力。此外,由于市经理不直接对 选民负责,选民只能通过间接途径对 政府执行施加影响。
二、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
城市经理管理制度

城市经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经理的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经理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城市经理,城市经理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三条城市经理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并实施城市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二)全面监督城市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各类问题;(三)负责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四)领导城市各部门的工作,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五)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第四条岗位职责的具体内容由相关部门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细化和明确。
第三章任职资格第五条城市经理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二)熟悉城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三)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无不良记录,品行端正;(五)其他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的条件。
第六条城市经理的选拔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并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选拔程序和标准。
第四章绩效考核第七条城市经理的绩效考核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二)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三)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四)其他应考核的内容。
第八条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城市经理奖惩的主要依据。
第九条绩效考核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十条对于表现优秀的城市经理,可给予以下奖励:(一)发放奖金或发放奖金;(二)提供晋升机会或提供其他职业发展支持;(三)其他形式的奖励。
第十一条对于工作失误或工作失职的城市经理,可给予以下惩罚:(一)扣发奖金或暂停奖金;(二)降职或解除职务;(三)其他形式的惩罚。
第十二条城市经理的奖惩措施由相关部门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第六章工作安排第十三条城市经理应按时完成工作计划,确保城市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十四条城市经理应及时了解城市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探究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探究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是指在国有企业中,通过引入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这一机制的引入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进行探究。
首先,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背景。
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经营效率低下、盈利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重要的举措。
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水平不高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
其次,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意义。
通过引入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益。
职业经理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化的运作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管理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职业经理人还可以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路,促进企业的和转型。
接着,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实施方式。
在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时,可以通过聘任、选拔、合作等方式来实施。
其中,聘任制是指直接通过招聘市场上的优秀人才来担任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选拔制是指从企业内部选拔并培养具备市场化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职业经理人;合作制是指与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公司合作,将企业的管理权委托给该公司,由其派遣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
最后,对于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通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职业经理人培训等措施,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职业经理人考核评价体系,对业绩优秀的经理人给予适当的激励,对管理不善的经理人进行相应的监督和处罚。
最后,要完善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的运作机制。
加强与职业经理人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职业经理人能够更好地与企业内部员工合作,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国企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机制是对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市议会经理制英语

市议会经理制英语好的,以下是关于“市议会经理制(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的相关内容:**一、英语释义**A 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in which the elected city council appoints a professional city manager to oversee the day-to-day operations of the municipality. The council sets policy and the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it.**二、短语**1.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system 市议会经理制体系2. Implement the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实施市议会经理制3. Characteristics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的特点4. Advantages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的优势5. Disadvantages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的劣势6.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model 市议会经理制模式7. The role of the city council in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在市议会经理制中城市议会的作用8.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ity manager in Council-Manager9.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and local democracy 市议会经理制与地方民主10. Comparing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with other forms of local government 比较市议会经理制与其他地方政府形式11. The evolution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的演变12. Challenges facing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面临的挑战13. Success stories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的成功案例14. The impact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on municipal services 市议会经理制对市政服务的影响15. Improving the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system 改进市议会经理制体系16.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in small cities 小城市的市议会经理制17.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in large cities 大城市的市议会经理制18. The future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市议会经理制的未来19. Training for city managers in Council-Manager20. Public perception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公众对市议会经理制的看法**三、单词**1. Council [ˈkaʊnsl] n. 委员会;理事会;地方议会2. Manager [ˈmænɪdʒə(r)] n. 经理;管理者3. Government [ˈɡʌvənmənt] n. 政府;政体;治理4. Elected [ɪˈlektɪd] adj. 当选的;选任的5. Appoint [əˈpɔɪnt] v. 任命;委任;安排6. Professional [prəˈfeʃənl] adj. 专业的;职业的;n. 专业人员7. Oversee [ˌəʊvəˈsiː] v. 监督;审查;俯瞰8. Day-to-day [ˌdeɪ təˈdeɪ] adj. 日常的;逐日的9. Operations [ˌɒpəˈreɪʃnz] n. 运营;操作;业务10. Municipality [mjuːˌnɪsɪˈpæləti] n. 市;自治市;市政府11. Policy [ˈpɒləsi] n. 政策;方针;策略12. Implement [ˈɪmplɪment] v. 实施;执行;使生效13. Characteristic [ˌkærəktəˈrɪstɪk] n. 特征;特点;特性;adj. 特有的;典型的14. Advantage [ədˈvɑːntɪdʒ] n. 优势;优点;有利条件15. Disadvantage [ˌdɪsədˈvɑːntɪdʒ] n. 劣势;缺点;不利条件16. Model [ˈmɒdl] n. 模型;模式;模范;v. 做模特儿;模仿17. Role [rəʊl] n. 角色;作用;任务18. Responsibility [rɪˌspɒnsəˈbɪləti] n. 责任;职责;义务19. Democracy [dɪˈmɒkrəsi] n. 民主;民主政治;民主制度20. Evolution [ˌiːvəˈluːʃn] n. 演变;进化;发展**四、用法**1.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作为一个固定术语,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
第四章 市政管理体制

议会市长制,有利于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 议会市长制,有利于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但不适 当的监督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当的监督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二)市长议会制
市长议会制,市长和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 市长议会制,市长和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 法国所有的城市实行市长议会制, 法国所有的城市实行市长议会制,市长在每次议会 选举后由议员选举产生,市长不仅是议会的议长, 选举后由议员选举产生,市长不仅是议会的议长,也 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和代表。 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和代表。 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但市长一旦任职, 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但市长一旦任职,议会便无 权罢免,只有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市长的职务。 权罢免,只有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市长的职务。 美国多数大城市也实行市长议会制,通常称为“ 美国多数大城市也实行市长议会制,通常称为“强 市长制” )。德国许多城市也实行 市长制”(strong-mayor)。德国许多城市也实行 )。 市长议会制。相比之下, 市长议会制。相比之下,法国的市长有更大的权威和 更高的权力。 更高的权力。
职能关系 权力分配关系 领导关系 监督关系
(三)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城市政党组织与城市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城市权力机构与行政机构、 城市权力机构与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的关系 城市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城市国家机构与社会组织、 城市国家机构与社会组织、市民的关系
(四)市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1、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城市的稳定 、巩固国家政权, 2、市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能够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 3、市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变革和生产 、 力发展。打破“路径依赖” 力发展。打破“路径依赖”
结构与体制的关系: 结构与体制的关系:
结构是指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 互关系;体制也包括组织内各组成部门的关系, 互关系;体制也包括组织内各组成部门的关系,但这 种关系通过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4)

第五章市政体制 1、市政体制的内容: ①城市代议机构、⾏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②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③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2、在市政体制的内容中,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政机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它们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
3、市政体制法制化的核⼼是:将城市的政党组织、国家机构之间的职能划分法制化,使这种划分⽐较稳定;不因长官意志的变化⽽变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它们之间的权限纠纷。
4、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①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因此,国家政体的内容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内容,市政体制的形式必然与国家政体的形式相统⼀。
②市政体制⼀⽅⾯与国家具有统⼀性,另⼀⽅⾯与国家政体相⽐较,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③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的作⽤。
④市政体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
5、市政体制的作⽤: ①市政体制通过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增强统治阶级的团结,调动统治阶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②市政体制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城市的组织形式。
③市政体制通过改⾰和完善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巩固统治阶级在城市的统治地位。
④市政体制通过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结构,适应城市政权⾏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
⑤市政体制通过促进城市政权有效地⾏使统治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城市经济体制和⽣产⼒发展。
6、西⽅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①西⽅国家市政体制的形式多样化 ②政党在城市的组织通过竞选,在市议会拥有多数议席,主导城市的议决权;当选市长,主导城市的⾏政权。
③西⽅国家的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般分别由市民直接选举产⽣,各⾃对选民负责,并且相互制衡。
④城市⼀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平等的地⽅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
⑤西⽅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较活跃,既直接向城市的国家机构表达利益,⼜通过动员选民投票,制约着政党组织对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影响⼒。
中外市政体制的比较分析

中外市政体制的比较分析什么叫市政体制? 广义的市政职能包括国家在该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事务,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在市政管理过程中体现为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决定的执行;而狭义的市政职能主要是制成市政府在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功能,同时也包括组织本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外国市政体制的类型1、市议会制。
市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
市议会制的优点是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提高管理效率。
它的主要缺点是缺乏一个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有实权的市长,而这对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领导执行系统高效率运转,是不利的。
2、议会市长制。
议会市长制的主要特征是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议会在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
议会市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市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长和市议会双重负责;在西方国家的使者管理中是必较独特的。
它的缺点是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督,会降低行政效率。
3、市长会议制。
市长会议制的主要特征是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
市长议会制的优点是作为城市管理执行系统的市政府,由于有强有力的行政首长的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是“强市长制”的健全,对于大城市,既要处理政治关系,又要搞好行政管理,比较使用。
它的缺点是由于市长大权在握,市议会的制约较弱,容易引起市长专权;如果市长不尊重市议会,二者容易产生矛盾。
4、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它兼行市的议决权和行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 其次 其次,随着各级政府之间往来日益频繁,城市早 已不再是封闭性政治经济实体,如城市预算 城市预算的3 城市预算 0%出自联邦及州的税收,很多工程也往往超越 城市范围。城市经理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来协调各级政府间的关系 协调各级政府间的关系。 协调各级政府间的关系
市经理制的挑战
• 再次,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城市经理掌握大量 再次, 信息。他们在对议会提供政策性建议及起草预算 时,实际上已部分地参与政策的制定,这就使他 们已身不由已地进入政治舞台 身不由已地进入政治舞台,而不能只顾及行 身不由已地进入政治舞台 政方面、恪守中立的传统信条了。 • 此外,城市经理制盛行于白人、中产阶级居民为 此外, 主的中小型或新兴城市 中小型或新兴城市,而不适应种族混杂、收 中小型或新兴城市 入差别悬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大城市,反映出 城市经理制的局限性。
23
24
• 今时今日咁既服务态 度系唔得噶
市经理制的挑战(在美国)
• 城市经理制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 60、7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着的郊区化及层 出不穷的科技变革,对市政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处于市政管理前沿的城市经理自然经历着新的、 更高层次的考验。首先,尽管城市经理制与其他 体制相比,尚能适应郊区化 郊区化的发展,但在具体问 郊区化 题的处理上,仍有种种棘手的问题尚待解决。
13
市经理制在我国的发展
• 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我国实行城市经营经 理制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在城市政府必须 改进效率、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加强城市建设这一点 上是相同的。 • 从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来看,要想实行美国式 的地方政府经理制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探 索适合国情的方法,比如成立城市经营公司,由市 长兼任经理。市长兼任经理便于从全局的高度来经 营城市。或者也可以聘请专家来负责城市经营,但 必须赋予城市经理以实在的经营权力。
(一)利用专家治理城市,加快城市管理的科 学化、专业化进程 (二)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为城市管理注入 生机和活力 (三)实行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城市公务员队 伍的专业化建设 (四)让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推动城市管理工 作的科学化发展
19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一)利用专家治理城市,加快城市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进 利用专家治理城市,加快城市管理的科学化、 程
14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城市经理制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利用专 家治市,不失为科学又富有生机的市政体制,在美 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5
虽然中国与美国的城市状况不尽相同,但作为 一种优秀的管理模式,城市经理制仍然可以被我们 吸收和学习,改进政府城市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 吸收和学习,改进政府城市管理体制 提高行政效 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率,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0
• 在我国,市长作为政治领导人往往权力非常集中,面对城市 在我国,市长作为政治领导人往往权力非常集中, 管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整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 管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整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造成了 效率低、成本高的运作弊端。 效率低、成本高的运作弊端。 • 我国的城市政府必须转变思维,市长要善于分权,将行政管 我国的城市政府必须转变思维,市长要善于分权, 理权相对过渡给受过专门训练、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之手, 理权相对过渡给受过专门训练、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之手, 采用专家治市的方法,使城市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 采用专家治市的方法,使城市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 • 为了减轻市长的负担,可以建立行政官办公室辅助市长处理 为了减轻市长的负担, 城市事务,行政官必须是城市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城市事务,行政官必须是城市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由市长 任命,对市长负责, 任命,对市长负责,由市长视行政官的政绩来决定其任免 。
2
市经理制
1.市经理制的含义 市经理制的含义 2.市经理制的发展过程 市经理制的发展过程 3.市经理制的主要特征 市经理制的主要特征 4.市经理制优缺点 市经理制优缺点 5.市经理制在中国 市经理制在中国 6.市经理制的挑战 市经理制的挑战
什么是市经理制
市议会经理制 模仿企业组织方式而形成的一种市政体制。 市经理制是指城市的立法权由民选议会掌 握,再由市议会聘任一名市经理执掌行政权 的行政组织体制。 市经理≠市长
26
27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三)实行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城市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 实行绩效评价制度, 建设 • 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行政 知识和行政管理才能的专业化队伍。 知识和行政管理才能的专业化队伍。通过建立绩效评价 制度, 制度,对城市公务员行政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执行效 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可以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可以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 同时制定公务员专业化水平目标责任书和得分标准,根 同时制定公务员专业化水平目标责任书和得分标准, 据完成目标的成绩确定先进的部门和个人, 据完成目标的成绩确定先进的部门和个人,这样可以克 服绩效评价中的人情关系,使绩效评价工作科学化、 服绩效评价中的人情关系,使绩效评价工作科学化、公 平化。 平化。
市经理制的主要特征
市议会由民选的市议员组成,行使议决权。 市经理由公开聘任产生,对市议会负责,对市 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 美国一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都实行这种 市政体制。
11
市经理制的优缺点
优点: 优点:
•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选择范围。
12
• 2.实行专业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 3.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分开,便于政策 制定和执行(市议会处理政治矛盾,市经 理集中精力解决专业和技术问题)。
9
10
市经理制特征
科学化管理原则,即按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市政管理。 • 它和企业中的管理体制具有相当的相似性 相似性,存在着三级 相似性 的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一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董事 企业 会与经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三是经理与企业内各部门的 委托代理关系。 市经理制:分别是市民与市议会的委托代理关系、市议 市经理制 会与市经理的委托代理关系。
市经理制的优缺点
缺点:
• 1.当市经理难以处理政治矛盾,而它又与城市 管理交织在一起时,市经理往往无能为力。 • 2.市经理制易产生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 3. 缺乏政治领导在体制上的明确安排。
市经理:政治中立的城市管理专家,不参与政治,相 当于企业总经理,由议会根据所需人才的标准进行聘 任,掌握行政权力,执行议会制定的方针、政策。 市长:通常在议会成员中选出,没有超出其他议员的 权力,职责主要是作为城市代表进行礼仪和外交方面 的事务。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二)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为城市管理注入生机和活力 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 • 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为城市管理注入生机和活力 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
21
• 城市管理变通性地借鉴企业先进的经验,目标管理、质量管 城市管理变通性地借鉴企业先进的经验,目标管理、 战略管理等在企业运行中体现了无比的优越性, 理、战略管理等在企业运行中体现了无比的优越性,可以根 据城市政府的管理特点加以利用, 据城市政府的管理特点加以利用,发挥各个管理方法的协调 性和协同有序性,促进科学化、系统化框架的建立。 性和协同有序性,促进科学化、系统化框架的建立。 • 同时城市政府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城市形象,与私营企 同时城市政府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城市形象, 业、金融机构、非营利组织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合作, 金融机构、非营利组织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合作, 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建设,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目的。 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建设,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目的。
5
代表城市
• 美国的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 • 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
6
市经理制与企业家政府的理论联系
• 市经理制与企业家政府理论作为两个不同 时期的产物,一个是实践性的制度,一个 是理论性的实践。 • 从更深的层面讲,这恰恰体现一种实践与 理论的联系,只不过这种联系表现并不完 全的一致,甚至在表现上只是出现了部分 的雷同,例如上面分析出现的情况一样具 体地说,它们在实质性相同之外,还表现 出一种交叉性的联系,市经理制并不是企 业家政府理论能完全概括,企业家政府理 论也并不是市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的独家理论。
3
4
市经理制与企业家政府的理论联系
• 1.掌舵而不是划桨的原则 掌舵而不是划桨的原则 政府应集中精力做好决策工作(市议会政治)。 具体的服务性工作承包给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市 经理行政)。 • 2.竞争的原则 竞争的原则(注重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的原则 公开招聘。 凭借才识和经验竞争市经理职位。 • 3.绩效导向原则 绩效导向原则 市经理处于受雇佣地位。 市议会根据其业绩决定市经理的去留。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始于20世纪 、 年代的一系列改 始于 世纪80、90年代的一系列改 世纪 革,特别是其中三次重大改革
一是城市房地产改革(即城市土地改革)使得 我国城市拥有了自己的且有权处置的资产。
16
17
二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18
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 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市经理制的发展过程
1.市经理制的形成时期(20世纪初——20 .市经理制的形成时期(20世纪初——20 (20世纪初—— 世纪40年代初) 40年代初 世纪40年代初)
首现于1912年的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市 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市, 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市 次年在俄亥俄州的戴顿市 戴顿市得到应用。 戴顿市 “城市经理制之父”——理查德•蔡尔兹 (Richard Childs)对该制度进行仔细研究 后,总结出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城市经理制 理论。
22
对中国城市管理模式的启发
(四)让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让公众参与公共决策, 发展 • 我国大多数城市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一套封闭式的管理模 政府和公众之间没有形成上下互动。 式,政府和公众之间没有形成上下互动。 • 公众民主素质提高和民主参与意识增强,要求政府必须 公众民主素质提高和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更多地使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必 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更多地使公众参与城市管理, 须通过加强对公众的培训,指导公众正确、 须通过加强对公众的培训,指导公众正确、有效地参与 决策,提高他们认识政治、 决策,提高他们认识政治、认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真正做到“还政于民,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还政于民,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