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达标检测 教师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12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________,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答案:陶渊明|桃花源|政治理想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了解作品的意思内容直接填答即可。

注意“陶”不要写成“淘”,“源”不要写成“园”,最后一空要加“政治”一词,不可只填“理想"。

点评:本题涉及多个2、《桃花源记》以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_____为顺序。

答案: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时间先后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作品内容可知文中的故事情节是按“武陵渔人"的活动过程来叙述的,据此可判断本题的“线索”和“顺序”。

点评:本题不难,了解什么是叙事的“线索”和“顺序",熟悉课文即可解答。

3、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叙述,可描写,可介绍。

写法上大多以为主,而兼有了。

答案: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记叙|议论、抒情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所掌握的知识,抓住题干中的答点提示“叙述”“描写”“介绍"“写法”来判断答案。

点评:此类知识要么课文注释中有介绍,要么老师会讲解,学习时要注意随学随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

阿房宫赋(时间:40分钟分值:58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六王毕.(完了,灭亡)蜀山兀.(山秃) 日益骄固.(顽固)B.戍卒叫.(呐喊) 函谷举.(攻破)横槛.(栏杆)C.纷奢.(奢侈) 锱铢..(乐声嘈杂)..(极言细微)呕哑D.四海一.(统一) 族.秦者(秦氏家族) 几千万落.(座、所)解析:选D D项,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错误!B.错误!C。

错误! D。

错误!解析:选D 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B项,前一个“而”连接两个动作行为;后一个“而”表转折。

C项,前一个“之"是动词,到,去;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D项,“于”都为“比”。

3.下列加点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多于市人之言语..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解析:选C ①“钩心斗角”古义指中心相勾连,檐角相拼合;今义指各用心机,相互排挤。

②“气候”古义指天气冷暖;今义指一个地区经多年观察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

④“经营”古义指积蓄的金玉珍珠;今义指筹划并管理(企业等)。

⑦“可怜”古义指可惜;今义指怜悯,同情。

要排除此四句。

4.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①辇.来于秦②朝.歌夜.弦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朝歌.夜弦.⑥廊腰.缦回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⑤ D.③④⑥解析:选A ①②⑥属于名词作状语,③④⑤属于名词用作动词。

5.与“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秦人不暇自哀B.族秦者秦也C.戍卒叫,函谷举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解析:选B B项,与例句一样都属于判断句。

文言实词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文言实词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文言实词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一)L【爱】以下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吝惜)B.爱而不见,搔首那躅《静女》(隐蔽,躲藏)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

《过秦论》(爱慕、欣赏)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J《阿房宫赋》(保护)2.【安】以下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项王日:'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3.1被】以下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动词,覆盖,蒙上)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

《柳毅传》(动词,同“披”)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假设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4.1倍】以下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通“背”,背叛)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鸿门宴》(一倍)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39.【即】以下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即使,纵使)B.假设即假设离(走近,靠近)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即使)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就)40.【既】以下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已经,……以后)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已经)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农历十六)D.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不久)41.【假】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借助)B.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凭借)C.假令仆伏法受诛,假设九牛亡一毛,与蟋蚁何以异《报任安书》(如果、假如)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42.【间】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①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间,之间)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中间)⑥石错出其间,如林立《道山亭记》(之间、中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间隔)A.①②③⑥B.②③⑥⑦C.①⑤⑥⑦D.①②⑥⑦43.【见】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拜见,参见)B.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见面,用于一般关系间相见)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副词。

九年级语文上第12课《出师表》同步练习长春版

九年级语文上第12课《出师表》同步练习长春版

《出师表》练习(一)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4. 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川。

人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③故.五月渡沪()..()②遂许先帝以驱驰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2课时文言翻译限时测试(含解析)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2课时文言翻译限时测试(含解析)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2课时文言翻译限时测试(含解析)1第二章文言文阅读第12课时文言翻译(时间:60分钟,分数:60分)(说明:①文言翻译考点题目必做,其他题目酌情选做。

②只计文言翻译题目分数,每小题10分。

)1.(2016届广州六中、广雅、执信等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

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出.通判泉州。

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

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

”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

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

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

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

”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

户部..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

”事不行。

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

”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

”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

”皆寝其命。

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

”追夺之。

迁同知枢密院事。

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

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

薨于官,谥庄定。

(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一课三测: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

第12课苏武传记一记一、字音移.()中厩且鞮.()丈人行.() 旄.()节厚赂.() 缑.()王昆邪..()()王浞.()野侯阏氏..()() 重.()负国左伊秩訾.() 煴.()火雨.()雪啮.()旃.()毛羝.()於靬..()() 纺缴.()檠.()弓弩.() 棫.()阳宫扶辇.() 弹劾.()更.()嫁亡.()功德斧钺.() 自分.()答案:yídīháng máo lùgōu hún yézhuóyān zhīzhòng zīyūn yùnièzhān dīwūjiān zhuóqíng nǔyùniǎn hégēng wúyuèfèn二、通假字1.畔.主背亲“畔”通,答案: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答案: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答案:弆收藏的意思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答案: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答案:现表现6.请毕今日之“”通,答案:欢欢乐7.因泣下霑衿..“霑”通,“衿”通,答案:沾沾湿襟衣襟8.与武决.去“决”通,答案:诀辞别辨一辨三、一词多义1.因(1)君因.我降(2)蒙故业,因.遗策(3)因.厚赂单于(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答案:(1)通过(2)沿袭(3)趁机(4)于是,就2.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3)张胜闻之,恐前语发.(4)须发.尽白(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1)派出(2)行动(3)揭露、暴露(4)头发(5)特指开仓赈民3.会(1)会.武等至匈奴(2)会.论虞常(3)长风破浪会.有时答案:(1)适逢,恰巧(2)会同,共同(3)应当,一定4.坐(1)副有罪,当相坐.(2)停车坐.爱枫林晚(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答案:(1)治罪(2)因为(3)通“座”,座位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2)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安步当.车答案:(1)抵押(2)判处(3)抵挡(4)当作6.乃(1)见犯乃.死,重负国(2)乃.幽武置大窖中(3)家祭无忘告乃.翁(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答案:(1)才(2)于是,就(3)你的(4)竟、却7.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2)汉亦留之以.相当(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4)以.货物与常(5)前以.降及物故(6)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答案:(1)因为(2)来(3)凭借……身份(4)把(5)通“已”,已经(6)在8.为(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3)皆为.陛下所成就答案:(1)做(2)替(3)表被动9.及(1)此必及.我(2)前以降及.物故(3)及.还,须发尽白答案:(1)牵连(2)以及、和(3)等到四、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今义:(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适宜,合适;表示程度高答案:相抵2.以货物..与常古义:今义:供出售的物品答案:一般财物3.虚心..欲相待古义: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答案:一心向往4.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答案:栽培,提拔5.兄弟亲近..古义:今义:亲密,关系密切答案:亲近之臣6.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今义:岳父答案: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7.且陛下春秋..高古义: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指整个一年,泛指岁月答案:年纪8.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古义: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灾祸答案:对去世的委婉说法9.卧起操持..古义: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答案:拿着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答案:结网用檠矫正弓弩2.名词作状语(1)得夜.见汉使(2)剑.斩虞常已答案:(1)在夜里(2)用剑3.使动用法(1)单于使使晓.武(2)欲因此时降.武(3)空以身膏.草野(4)反欲斗.两主(5)何久自苦.如此(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答案:(1)使……知晓(2)使……投降(3)使……滋润肥美(4)使……相斗(5)使……受苦(6)使……归4.意动用法(1)单于壮.其节(2)诚甘乐.之答案:(1)以……为壮(2)以……为乐六、特殊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句式:译文:答案:判断句汉天子是我的长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淝水之战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淝水之战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2

淝水之战一、文言基础专练(共2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②今寇.众我寡,难于持久B.①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①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②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D.①问计于谢安,安夷.然②化险为夷.解析:选C A项“寇”,①动词,入侵,侵犯;②名词,敌方,入侵者。

B项“拜”,①授予官职;②行拜礼。

C项“却”,①②都是动词,后退。

D项“夷”,①平静;②平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②吾其.左衽矣B.①马倒,为.晋兵所杀②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C.①兼道就融于.寿阳②安棋常劣于.玄D.①所陈策画,何.可从也②此亦勍敌,何.谓弱也解析:选D A项“其”,①代词,相当于“那些”;②副词,表推测语气。

B项“为”,①介词,表被动;②动词,相当于“说”或“进献”。

C项“于”,①介词,用在动词后面,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②介词,比。

D项“何”,①②都是疑问代词,怎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A.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 B.欲不战以老.秦师C.栅.淮以遏东兵 D.草.行露.宿解析:选C 例句,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A项“精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锐的军队。

B项“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惫。

C项“栅”,名词活用作动词,设置栅栏。

D项“草、露”,名词作状语,在草地里,在野外。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问计于谢安A.马倒,为晋兵所杀B.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C.安棋常劣于玄D.鲜卑、羌虏,我之仇雠解析:选C 例句,状语后置。

A项,被动句;B项,判断句;C项,状语后置;D项,判断句。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晋方面的谢石起初有畏惧心理,想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来拖垮前秦的军队,但是他后来听从了他人的建议,大胜敌人,振作了士气,威慑了敌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时达标训练十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报任安书节选含解析试题

课时达标训练十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报任安书节选含解析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课时达标训练(十二)报任安书(节选)(时间是:40分钟分值:48分)一、根底稳固(15分,每一小题3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用之所趋.异也趋:趋求推贤进士为务.务:职责B.卒就.死耳就:就要,将要受械..于陈受械:戴上刑具C.假设望.仆不相师望:怨恨,抱怨仆诚.以著此书诚:老实,真诚D.定计于鲜.也鲜:态度鲜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累:连累,涉及解析:选AB项,就:走向;C项,诚:确实;D项,累:积累,经历。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助词,放于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构造/表处所,……的地方。

A项,均为副词,本来;B项,均为介词,在;D项,均表原因,……的原因。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其次诎体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那么头枪地⑤那么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那么忽忽假设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①②④⑧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⑤⑥解析:选D①“诎〞同“屈〞;③“失〞同“佚〞;④“枪〞同“抢〞;⑤“责〞同“债〞;⑥“摩〞同“磨〞;⑧“底〞同“抵〞。

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组是()①意气勤勤恳恳....,假设望仆不相师②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⑤下流..多谤议⑥今虽欲自雕琢..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A.①③⑦B.②⑥⑦C.②④⑤D.①②④解析:选B②“戏弄〞,⑥“雕琢〞,⑦“父母〞,古义均与今义一样。

5.名句名篇默写。

(1)人固有一死,或者重于泰山,。

(2)左丘失明,。

(3)通古今之变,。

答案:(1)或者轻于鸿毛(2)厥有国语(3)成一家之言二、阅读鉴赏(21分,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12课苏武传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错误!( A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B.素与副张胜相识,私候.胜曰候:拜访.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解析】A项,阴:暗地里。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52( A )A。

错误!B。

错误!C。

错误!D.错误!【解析】A项,“相”,都是副词,相互。

B项,“为",①介词,给;②动词,成为。

C 项,“与”,①连词,和;②动词,给。

D项,“其”,①代词,其中;②代词,指苏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错误!( D )A.天雨.雪B.惠等哭,舆.归营C.羝乳.乃得归D.欲因此时降.武【解析】ABC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D项为使动用法。

4.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错误!( B )A.何以汝为见?B.何久自苦如此?C.子卿尚复谁为乎?D.何以复加?【解析】A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一般句式.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55( D )A.武等实在..行也..B.汉天子我丈人C.以货物..与常D.始以强壮..出【解析】A.确实存在/诚实、老实;B.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岳父;C.指一般财物/供出售的物品。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

苏武传(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栘中(yí) 厩监(jiù) ..数通使(shù) 且鞮侯(jū dī) ...B.缑王(ɡōu) 煴火(yùn) ..浞野侯(zhuó) 昆邪王(kūn yé) ...C.阏氏(yān zhī) 斧钺(yuè) ...左伊秩訾(zī) 棫阳宫(yù) ..D.牧羝(dī) 啮雪(niè) ..膏草(ɡāo) 汤镬(huò)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代理的、临时的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地里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幸:幸运地D.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3.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齐。

①赵氏求救于.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③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

.④望长安于日下。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①⑥/②⑦/③⑤/④⑧B .①⑥/②④/③⑦/⑤⑧C .①⑥/②⑦/③④/⑤⑧D) 4.下列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B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虽欲报恩将安归.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陵尚复何顾乎C)(20分二、文本阅读 9题。

阅读《苏武传》全文,完成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丈人:岳父行也A.汉天子我丈人...绝不饮食。

天雨雪B 雨雪:下雨降雪...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C素厚:一向关系很好..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决去:坚决离去..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①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A.?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①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B.?击沛公于坐,杀之②寿毕,请以剑舞,因??.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出。

2021-2021高中语文 第12课苏武传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2021高中语文 第12课苏武传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成才之路】2021-2021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一、双基夯实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羝.乳(dī)煴.火(wēn)檠.弓弩(qínɡ) 劾.大不敬(hái)B.缑.王(hóu) 斧钺.(yuè)棫.阳宫(yù) 给.其衣食(jǐ)C.喟.然(kuì) 纺缴.(jiǎo)(yìnsì)天雨.雪(yù) 绝不饮食..D.啮.雪(niè) 厩.监(jiù)浞.野侯(zhuó) 左伊秩訾.(zī)【答案】D(A.煴yūn、劾hé;B.缑ɡōu;C.缴zhuó。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畔主背亲B.武能网纺缴,檠弓弩C.信义安所见乎D.并旃毛共咽之【答案】B(A.“畔”通“叛”;C.“见”通“现”;D.“旃”通“毡”)3.以下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答案】C(两个“见”都当“被”讲。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C.为.降虏于蛮夷D.何以女为.见【答案】D(A、B、C三项都是动词,D项是语气助词。

)5.与“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中“因”的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不如因.而厚待之B.欲因现在降武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D.蒙故业,因遗策【答案】C(都是“通过、经、由”之意。

A.趁着;B.凭借、借;D.沿袭、遵循)6.以下句子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A.欲因现在降.武B.单于壮.其节C.令人止晋鄙,留军壁.邺D.其一人夜.亡【答案】A(例句中的“膏”本是肥沃的意思,那个地址是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A中的“降”是使动用法,使……投降。

高中语文第12课召公谏厉王弭谤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580

高中语文第12课召公谏厉王弭谤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580

高中语文第12课召公谏厉王弭谤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治理B、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背C、故天子听政听:处理,判断D、国人谤谤:毁谤2,阅读《行路难》,完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授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开头两句怎样写盛宴?其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杯”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典故的含义各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下面的古诗名句补充完整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负栋之柱……(杜牧《阿旁宫赋》)②勤心养公姥,______________。

校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单元测试新人教必修4

校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单元测试新人教必修4

第12课《苏武传》一、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1.臣等不肖()2.刎颈之交()3.广成传舍()4.缪贤舍人()5.见臣列观()6.相如虽驽()7.臣语曰()8.令人遗赵王书()9.睨柱()10.秦王不怿()二、解释下面一词多义引(1)引佩刀自刺。

(2)虞常果引张胜。

以(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2)汉亦留之以相当。

(3)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4)以状语武。

(5)虽生,何面目以归汉!(6)蹈其背以出血。

(7)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8)空以身膏草野(9)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10)见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11)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1)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2)匈奴使来(3)武益愈,单于使晓武(4)方欲发使送武等(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6)单于使陵至海上(7)武使匈奴明年,陵降因(1)君因我降(2)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3)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候(1)旦夕遣人候问武(2)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3)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当(1)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2)副有,当相坐。

乃(1)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3)乃幽武,置大窖中(4)羝乳乃得归为(1)前长君为奉车(2)兄弟並为郎(3)子卿尚复谁为乎(4)皆为陛下所成绩(5)子为父死,亡所恨(6)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3、指出并写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与旃毛并咽之(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空自苦亡人之地(6)信义安所见乎?(7)孺卿从祠河东后土(8)法令亡常(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10)武父子亡功德(11)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12)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13)始以疆壮出4、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例句:何久自苦如此!A.单于壮其节 B.空以身膏草野C.反欲斗两主 D.单于愈益欲降之五、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例句:惠等哭,舆归营A.天雨雪 B.杖汉节牧羊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D.羝乳乃得归六、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不同的一句()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A.见犯乃死,重负国 B.皆为陛下所成绩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D.为降虏于蛮夷7.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例句:(3)何以女为见?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B.子卿尚复谁为乎?C.非汉所望也 D.皆为陛下所成绩第12课《苏武传》1.1.xiào 2.wěn 3.zhuàn 4.miào5.guàn6.nú7.yǔ8.wèi9.nì 10.yì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引(1)拔出(2)招出,供出以1)因为2)来3)把4)把5)不译6)以至7)从8)把 9)凭10)来11)把使(1)使臣(2)使臣(3)派,使臣(4)使臣(5)使臣(6)派(7)出使因(1)通过(2)趁此(3)于是(4)趁候(1)问候(2)造访(3)侦查兵当(1)论处,判处(2)应当乃1于是就2就3就4才为1做,担任2)做担任3)为了4)被5)为(6)呢3.指出并写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1)汝(2)叛(3)毡(4)弆(5)无(6)现(7)祀(8)无(9)无(10)无(11)欢(12)诀(13)强4.A5. C6. D7.B。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训练落实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训练落实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栘.中(yí)奢侈.(chǐ)汉亦留之以相当.(dāng) 旗鼓相当.(dāng)B.且鞮..(jū dī) 节旄.(máo)汉天子我丈人行.也(háng) 贿赂.(lù)C.单.于(chán) 单.四嫂子(dān)缑.(gōu)王单于母阏氏..(yān zhī)D.重.负国(chóng) 左伊秩訾.(zī)昆邪..(hún yé)王煴.火(yūn)【解析】A项中“留之以相当”的“当”读音为dàng, C项中“单四嫂子”的“单”读音为Shàn, D项中“重负国”读音为zhòng。

【答案】B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丈人行.(辈) 厚赂.(赠送礼物) 会.缑王与……谋反(适逢)B.阴.相与谋(暗地里) 治.其事(审理) 恐前语发.(揭露、暴露)C.此必及.我(牵连到) 见犯..乃死(看见犯罪) 果引.张胜(牵攀,招供)D.当相坐..(相连坐治罪) 畔主背.亲(背叛,离弃) 斗.两主(使……相斗)【解析】“见犯”,受到侵犯、侮辱。

【答案】C3.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信义安所见乎?D.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解析】 B “畔”通“叛”,C“见”通“现”,D “马雚”通“欢”。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很、极)C.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D.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假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解析】“假”,古义,临时充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解释加点字(56分)1.(2018江苏淮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8分)①为.宫室②罔不因.势象形③或.六角④高可.三四丈【答案】①为:刻成,雕刻成。

②因:根据。

③或:有的。

④可:大约。

【解析】此项考查重点是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2018江苏连云港)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1)飞事.亲至孝(2)饰名姝遗.之(3)皆铠.以习之(4)秋毫无犯.【答案】(1)伺候(侍奉照顾服侍)(2)赠送(给予馈赠)(3)穿上铠甲(4)侵占(侵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个考点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3.(2018•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8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3)皆宜.远观(______)(4)悉.是晚景(______)【答案】(1)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3)合适(应当)(4)全(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卒.”是通假字:通“猝”,突然。

“悉.”是全、都的意思。

4.(2018•甘肃武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4分)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解释加点词语(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_)【答案】(1)治理,管理。

(2)案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狱,案件。

教材《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的“狱”,也指案件。

注意知识点的迁移。

5.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12分)(1)【食】翁每饭必食.以腥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2)【已】借贷无门,典质已.尽然志犹未已.(《隆中对》)(3)【故】明告其故.而归之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4)【从】翁不得已,姑从.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答案】(1)喂养,给……吃;食物(2)已经;停止(3)原因;故意(4)听从,顺从;跟随,跟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含义,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各种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即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6.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2分)(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判论战》)①居:②将:③策:④食:⑤作:⑥再:【答案】①居:经过②将:带领③策:用鞭子打④食:通“饲”,喂⑤作:振作⑥再:第二次【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含义,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各种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即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徐公何能及.君也()(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答案】(1)比得上;(2)通“熟”,仔细;(3)偏爱;(4)受蒙蔽而不明【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二、选择题(共44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4 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前提是源于我们平时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具体语境中对某一实词含义的推断分析能力。

因此要结合有关具体文言句、段,分析总结一些方法,让我们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多一些思考的切入口。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公鉴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惶诚恐B.时已薄.暮莫辞酒味薄.厚积薄.发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D.公及夫人皆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见异.思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个考点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A.公鉴其诚(诚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实在),诚惶诚恐(确实,实在)B.时已薄暮(迫近),莫辞酒味薄((味道)不浓;淡),厚积薄发(喷薄)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足都是“值得”的意思) D.公及夫人皆异之(形意动,以----为异),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形意动,以----为异),见异思迁(另一个事物)。

所以答案选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4分)A.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明年..,政通人和..至黄州越明年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答案】B【解析】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难,不是难在虚词,而是难在实词。

虚词的词汇意义相对虚化,语法意义更显突出,易于归纳,也多有规律可循。

而不明实词的意义,阅读做题则会随处有障碍。

本考点值得考生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考“常见文言实词”,二是考“在文中的含义”。

两者都是对高考命题考查范围的限制,表明既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知识,又要具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含义,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各种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即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A项,奇异;C项,第二年;D项,寻求,寻找;B项,作,写作/替,给。

所以答案为B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2分)(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A.少。

例:陶后鲜有闻B.新鲜。

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B.如果。

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答案】(1)A(2)B(3)B(4)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从题中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做此类型题目需要根据上下文和所给义项进行辨析,找出相对应的答案。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