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ຫໍສະໝຸດ Baidu药用价值
治疗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放线菌病
3.淋病
4.奋森咽峡炎
5.莱姆病
6.多杀巴斯德菌感染
7.鼠咬热
8.李斯特菌感染
9.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
青霉菌的作用
►通过14C标记底物的矿化实验发现青霉菌对多 聚芳香族化合物有一定降解能力,本研究以3 种偶氮和蒽醌型活性染料为作用底物,结果表 明,青霉菌G-1 对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 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可达 169.5~243.9mg/g干重,被吸附染料最早在第 4d完全脱色降解,有菌丝和去除菌丝的培养液 中再次加入染料,均可在20~30h内使染料完 全脱色降解.
处理方法
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培养室周围及栽培地清洁,及时 处理废料。接种室、菇房要按规定清洁消毒;制种时操作 人员必须保证灭菌彻底,袋装菌种在搬运等过程中要轻拿 轻放,严防塑料袋破裂;经常检查,发现菌种受污染应及 时剔除,决不播种带病菌种。如在菇床培养料上发生青霉 菌,可及时通风干燥,控制室温在 20~22℃,待杂菌抑 制后再恢复常规管理。调节pH,适当提高pH,在拌料时 加1%~3%的生石灰或喷2%的石灰水可抑制杂菌生长。 药剂拌料,用干料重量0.1%的甲基托布津拌料,防治效 果更好。还需注意菇房和菇场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 局部发生此病时,可用5%~10%的石灰水涂擦或在患处 撒石灰粉,也可先将其挖除,再喷3%~5%的硫酸铜溶液 杀死病菌。
► 青霉菌(Penicillium X5)对活性艳蓝 KN R的吸附作用. 通过对培养液的波谱分析和宏观现象的观察,在72 h内, 脱色是由吸附引起的.当染料的浓度为100 mg/L时,活菌 体对染料的吸附率可达88.66%.本实验还研究了对实际应 用和吸附过程有影响的几个因素,包括葡萄糖、NaCl、 温度和pH.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在0~20 g/L时,随着葡
2)形态特征 :菌丝无色或浅色,有分隔。直立分生孢子 梗呈对称二叉分枝或多叉分枝的扫帚状,顶端产生小梗, 串生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单胞,表面光滑 或粗糙,无色、绿色或带有其他杂色。菌落的颜色有绿色、 黄绿、蓝色等,在菌落外圈常见白色的新生长带。
(3)发生规律 :青霉菌适应性强,分布广,产生的分生 孢子数量多,孢子通过空气、土壤、肥料、植物残体等传 播。青霉不仅是食用菌的重要杂菌,也是农产品的主要病 原,常引起储粮霉变、水果腐烂、花卉种球品质劣变。青 霉的适生条件为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喜欢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青霉菌与环境污染
► 利用青霉菌P 1(Penicilliumsp )对 2种染浴废水中的 染料进行吸附去除 ,研究结果表明 ,吸附处理 3h ,黑 色和红色染浴废水色度基本被去除 ,去除率分别达 98 0 %和 74 5 % ,但去色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仍 偏高。对去除色度的废水进一步用活性污泥进行深 度处理 ,黑色和红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 75 9%和 89 7%。青霉菌菌丝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 抽提出的染料分子在有染料降解细菌L 1和L 2的降 解池中脱色降解 ,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
•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
围是致病细菌。距青 霉素最远的细菌个大、 色浓,
活力十足;距青霉菌 较近的细菌个较小、 色较浅,活力较差; 而最接近青霉
菌的细菌个最小、色 发白,显然已经死亡
如何提取青霉素
► 青霉素生产可分为菌种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 。 ► ①菌种发酵: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下
培养7~10天,即可得青霉菌孢子培养物。用无菌水将孢子 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 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h,然后将种子培养液接种 到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 ► 提取精制: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滤液在pH2~2.5的 条件下,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 酯萃取液,转入pH7.0~7.2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 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 可得青霉素钾盐。青霉素钠盐是将青霉素钾盐通过离子交换 树脂(钠型)而制得。
青霉菌感染
• 青霉菌病(peniciilinosis)中常见的是由马 尼菲青霉引起皮肤和内脏真菌病,组织病理学 类似于美洲组织胞浆菌病。马尼菲青霉是条件 致病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肺部感染, 之后经血行播散可导致皮肤及肝、脾等内脏器 官感染。原有数据库资料 由青霉菌引起的疾病 统称青霉菌病。
• 易感因素: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基础疾病(如 AIDS)或曾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药物及肾上 腺皮质激素。
青霉菌 - 青霉菌
► 青霉属【Penicillium ,X=2 (P.species)】 真菌的总 称。 半知菌类,串珠霉目的一属。间有性生殖阶段。菌 丝为多细胞分枝。无性繁殖时,菌丝发生直立的多 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继续 再分的指状分枝,每枝顶端有2-3个瓶状细胞,其上 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再适 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新个体。有性繁殖绝无仅有, 如有发现,多归于子囊菌纲曲霉科。常见于腐烂的 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绿色。亦能引 起柑橘的青霉病。有些种类如点青霉(P.notatum) 和黄青霉(P.chrysogenum)等可提取青霉素,灰 黄青霉(P.griseofulvum)等可提取灰黄霉素。
橘青霉菌丝球形成条件及其处理废水 的应用
► 根据橘青霉 呈球状体生长的条件和形成的机理。发 现在培养液初始pH为 7.0 ,孢子年龄为16~ 2 0天 , 孢子悬液浓度为 10 5个 mL-1,表面活性剂Tween80 或TritonX - 10 0质量浓度为 1g/L ,摇床转速为 140r/min的条件下 ,于 2 5℃培养 5天 ,可形成大小 适中 ,有一定机械强度 ,光滑均匀的菌丝球。孢子的 聚集在菌丝球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用此菌丝球 吸附质量浓度为 5 0mg L-1的 1 氨基 2 萘酚 4 磺酸 水溶液模拟处理染料废水 ,吸附率达到 6 2 .4%。
青霉素与青霉菌
► 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 ►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
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 青霉素可人工合成,用化学方法改造其部分结构, 能制取一些新型衍生物。目前用人工合成的青霉素 约有30种投入临床应用。用人工方法制造的青霉素 具有毒性低、疗效高等优点。如青毒素G仅对革兰 氏阳性细菌有效、对酸不稳定,而氨苄青霉素对酸 稳定,抗菌谱广。
萄糖浓度的增加,菌体的干重相应增加,说明对活性艳
蓝 KN R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但浓度在10~20 g/L时, 吸附作用不显著;而随着NaCl浓度(0~2%)的增加,吸 附率却显著降低.最佳脱色温度为25 ℃,pH为4.0.活菌体 与死菌体的生物吸附均符合Langmuir方程,活菌体比死 菌体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在菌丝体上的染料可以用 甲醇进行洗脱,菌丝球在下次使用前用蒸馏水冲洗至pH 中性,此菌丝球可重复使用3次.
青霉菌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 型
青霉菌属于丛梗孢科。菌丝体由多数具有横 隔的菌丝所组成,通常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 繁殖,产生孢子时,菌丝体顶端产生多细胞 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分枝2—3次,每枝 的末端细胞分裂成串的分生孢子,形成扫帚 状。分生孢子一般呈蓝绿色,成熟后随风飞 散,遇适宜环境,萌发成菌丝。青霉菌的种 类很多,通常生于柑桔类水果上。蔬菜、粮 食、肉类、皮革和食物上也常有分布。如产 黄青霉、特异青霉 均能产生青霉素。黄绿 青霉 、桔青霉和岛青霉能引起大米霉变, 产生“黄变米”,它们产生的毒素如黄绿青 霉素)对动物神经系统有损害,桔青霉素能 损害肾,岛青霉产生的黄天精、环氯素和岛 青霉素均为肝脏毒。
关于食用菌中青霉菌的防治方法
青霉菌又称绿霉菌,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青霉菌 种类有常现青霉、淡紫青霉、鲜绿青霉、产黄青 霉、疣孢青霉。青霉菌在平菇、蘑菇、香菇等多 种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均能侵染危害。
危害症状 : 发病初期病菌菌丝体与食用菌菌丝极 为相似,很难将二者区分。但当分生孢子形成后, 青霉菌则是呈现出淡蓝色或绿色的粉层。青霉菌 侵害菇床和污染培养料后,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 长,使之不能形成子实体,即使形成子实体也会 使其变褐腐烂。
粉末是青霉菌~~青霉菌成熟后会随风飞散, 遇适宜环境,萌发成菌丝,所以会污染其 他食物。 青霉菌与人类疾病,几乎所有的
青霉菌对于健康的人类来说都是不会引发 感染的非病原性霉菌。但是在青霉菌的同 类之中,显示兼有菌丝和酵母态细胞两种 形态的,则有比较强的毒性。曾有爱滋病 (AIDS)患者出现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症 的案例。另外,在指甲、耳道、肺部、尿 道也会发生被称作青霉菌病的感染症。
青霉菌形态结构
►青霉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 具鲜明颜色。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 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 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 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 帚,称为帚状体。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 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 色。有少数种产生闭囊壳,内形成子囊和子 囊孢子,亦有少数菌种产生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