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百分数二》1、求比多(或比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x+、x-、÷+、-÷-。

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这类应用题:方法一是将大数减去小数,再除以单位“1”;方法二是先求出两数的差,再用差除以单位“1”,商可以转化成分数或百分数;方法三是先求出某个信息所占的分率,再用1减去这个分率,得到的结果即为所求比例。

如果最后的结果无法整除,则保留三位小数,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几成和几折是相同的概念。

例如,二成和二折都表示20%。

例如,商场打八折就是指现价占原价的80%。

3、解决百分数应用题有三种方法:方法一是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如果已知单位“1”,则可以直接使用乘法,否则可以使用除法;方法二是使用单位“1”乘以某个信息所占的分率,得到该信息的具体数量;方法三是使用某个信息的具体数量除以该信息所占的分率,得到单位“1”。

4、纳税是指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比率将个人或集体的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5、税收的种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6、应纳税额是指需要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7、税额可以通过营业额乘以税率得到。

8、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9、利息可以通过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得到。

10、税后利息可以通过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再乘以(1-20%)得到。

11、利息税可以通过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再乘以利息税税率20%得到。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体是一种立体图形,具有一定的空间。

圆柱体的上下面是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侧面是曲面,展开后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圆柱体有无数条高,每一条高都相等。

2、圆柱体的侧面积可以通过底面周长乘以高得到。

字母公式为S侧=2πr x h或πd x h或ch。

推导过程是将圆柱体的侧面沿垂直方向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2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得到,常用于包装物体或礼盒。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学PPT课件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学PPT课件
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
7
分子 (表示所取的份数) 分数线 分母 (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被除除数数(除数≠0)
a÷b=
a b
(b≠0)
5 9
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5份.
5 9
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 倍……只需要移动小数点,数位不够时用0补 足.
10.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 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样的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 0.5555…… 7.23838……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 节.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0.5555…… 记作:0.5 ..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量的计量 ★比与比例 ★式与方程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统计的可能性 ★策略与方法(一)
数的认识
整数和小数 分数和百分数
数的整除 正数与负数
1.自然数,0和整数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0,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5.整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首先看它们 位数的多少,位数较多的数较大;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那么首先看 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较大的,这个数就 大;
如果最高位相同,则左边第二位上的 数较大的,这个数就大……
6.小数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这样的一
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
纯小数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4、 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增=2兀r2,体积不变。
七、计算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 X 4= 100125 X 8= 1000
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含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1一8
+
2一3
5
7
8.
2 +
1-82-3++
2-3118++
7-87-8
4-5
+
1一5
+
2-3=Biblioteka 4-5+1-5
2-3
=
=1+
含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99
=101气布X1
= (95.5-15.5) + 1.6
一一9. 9
=100*仍+1小
9 =(101-1) >f0
=80 + 1.6
9
=1曲
9
=100卞
=800+16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数字换乘法式
9
101 >0.9-10
52 >| +29X5
5
-0.62518-; -0.375
2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百分数(二)1、单位“1”:分数的前面的,是、占、比、平均后面的。

2、知总求分用乘法,部分=总体×部分所占的分数。

知分求总用除法,总体=部分÷部分所占的分数。

3、“多”用(1+),“少”用(1—)。

4、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大—小)÷单位“1”。

5、折扣: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八折=810 =80﹪;商品现在打六五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六五折=6.510 =65100=65﹪。

6、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一成=110 =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八成五=8.510 =85100=80﹪。

7、纳税: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额=税额÷税率8、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二 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

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²,体积不变。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 ,体积不变。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1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1
六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
3.1(2)统计与可能性
3.1(2)统计与可能性 一、情境引入 二、学习目标 三、预习反馈 四、合作探究 五、展示交流
六、达标检测

一、情境引入 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关统计的哪些知识? 你能把学过的统计图的特点整理一下吗?
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拆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1.平均数
2.众数
3.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反映了 数据的哪些特征?
问题3:统计的过程
要完成统计活动需经历:确定主题,设计 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 析数据—作出决策
五、展示交流 1.自主练习
第1题是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体 现了统计的全过程。 第2题是选择合适统计量的题目。 第3题是练习可能性大小的题目。 第4题是练习可能性大小的题目。
(2)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O点的 位置可用数对表示是( )。将圆按3:1的比例放大, 并以O点为圆心画出放大后的圆。原来圆的面积和放大 后圆面积的比是( )。
5.画图 (放大或缩小)
(3)请将图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 后的图形。
六、达标检测

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

二、学习目标
1.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 计观念。 2.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三、预习反馈
小组交流
请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
四、合作探究 问题1.可能性
(可能性)
可能性有大小

问题2:相关统计量
说出下列统计量的实际意义和在统计中描 述数据的作用。
2.画图 (放大或缩小)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一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2课时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课件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一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2课时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课件

4.从 0 1 2 3 这四张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摆成不 同的两位数。 (1)能排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能排出9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10、12、13、 20、21、23、30、31、32。
(2)其中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
奇数:13、21、23、31。 偶数:10、12、20、30、32。
教材第86页“应用与反思”第9题
方法二:树枝法
60
6
10
23 2 5 60=2× 2× 3× 5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 的一个公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列举法 筛选法 分解质因数法 短除法 短 的分分列 筛质除解解举选法因质的法:数因质:是同数因先时分数法写 找解去:中出质除先找这 较因这将出两小两数这这个数个法两两数的的数个个的所简,数数所有除便公分有因到形有别因数所式的分数,,得解质,再的用因质再 从商两数因找 中只个,数出 圈数有,所这 出公公有再因有公从 数有两 较1的,大个质再数因将的数所公因相有因数乘的数,的除,并积数从就相公中是乘因找这。数到两中最个找大数出的的最一最大个大公。公因因数数。。
2
甲的因数 乙的因数 3、6、 1、2、 16、 12、24 4、8 32、
A.甲和乙公有的质因数是1 B.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8 C.甲和乙都是偶数
甲和乙的公因数
D.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96
甲和乙公有的质因数应该是2,1不是质数; 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能从图中看出来,是8; 甲和乙都有公因数2,因此甲和乙都是偶数; 甲是24,乙是32,最小公倍数是96。
教材第86页“应用与反思”第9题
5.小林的爸爸每上班3天休息1天,妈妈每上班4天休息 1天。6月1日他们同时在家休息,下一次同时在家休 息是几月几日?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百分数(二)1、单位“1”:分数的前面的,是、占、比、平均后面的。

2、知总求分用乘法,部分=总体×部分所占的分数。

知分求总用除法,总体=部分÷部分所占的分数。

3、“多”用(1+),“少”用(1—)。

4、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大—小)÷单位“1”。

5、折扣: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八折=810 =80﹪;商品现在打六五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六五折=6.510 =65100=65﹪。

6、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一成=110 =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八成五=8.510 =85100=80﹪。

7、纳税: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额=税额÷税率8、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二 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

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²,体积不变。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 ,体积不变。

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

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

1231。

212”的量。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实质上就是用这两个数的差量除以标准量。

易错点:搞错单位“1”。

举例:甲数是12,乙数是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错解:(12-10)÷10=20%正确答案:(12-10)÷12≈167%特别说明:计算时遇到除不尽的,取近似值时,通常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温馨提示:找到题目中的单位“1”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特别提示:一成就是百分之十,几成几就是百分之几十几。

折扣问题可以转化为百分数问题解答。

注意:打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2)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作税率。

2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五、利息 1把钱存入银行就是储蓄,储蓄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可以支援国家建设。

(2)保证个人财产安全,同时增加一些收入。

23 (1)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

(2)利息:取款时银行除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作利息。

(3)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作利率。

4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率税所得额补充: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

本息和利率间 一、圆柱的认识 1(1)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圆柱。

(2)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它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

②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侧面。

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2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是一个曲面。

易错举例: 错例: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圆柱。

(√)错误原因:图中上、下两个底面的大小不同。

正确答案:×温馨提示:圆柱有无数条高。

二、圆锥的认识圆锥的特征。

(1)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圆锥。

(2)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的。

(3)各部分名称。

①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青岛版六下数学总复习资料

青岛版六下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百分数问题1.甲数 是 乙数的百分之几 ? 甲÷乙= 甲数 比 乙数 多 百分之几? (甲-乙)÷乙 乙数 比 甲数 少 百分之几? (甲-乙)÷甲 2 .原价×折扣=现价 原价-现价=便宜的钱 3.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给的钱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1.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中间的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无数条).侧面展开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长=圆柱底面圆的周长 宽:圆柱的高 2.圆锥: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顶点 到 底面圆心 的距离叫做高(只有1条).3. 圆柱表面积 = 两个底面积 + 侧面积 =3.14×半径×2 + 底面周长×高 =3.14×半径 ×2 + 3.14×直径×高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3.14×半径 × 高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 × 高 ×圆锥的体积=与它 等底等高 的 圆柱体积 的第三单元 比与比例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A ÷B= A :B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6 : 2 = 32 : 43.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4.比例的表示方法 16:2 = 32:4 或=5.判断成比例的方法:根据第2条或第3条。

6.解比例方法:①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②交叉相乘积相等7. 正比例: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比值一定。

如: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反比例: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乘积一定如:速度×时间=路程(一定)①根据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判断这两种量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③解: 设…….为X …。

根据第②步和已知的条件关系列等式解出X=……答:做题第四单元 比例尺1 .图上距离(厘米)实际距离(厘米)= 比例尺(一幅图只有一个比例尺)比例尺是线段 长度 之比。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回顾整理——总复习一、教学内容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一)从总复习改到回顾与整理,现在的回顾整理与传统的总复习有什么不同?在总说明中,对本册的特点也做了介绍,总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要部分,也是本套教材在本册所着力研究的,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很大区别的。

到底有什么不同?我想,我们在座的对于传统教材的总复习都比较熟悉。

尽管修订教材对于总复习有改进,但仍很难脱掉罗列知识、列举练习题的特点,也以至于我们有经验的老师都习惯了将高年级的教材让学生搜集起来,然后再逐一地分类进行复习。

使用过五年制下册的教师反映,本教材总复习的设计很好,很能发挥作用。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套教材的回顾整理与传统教材相比,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1.从“知识与技能”和“策略与方法”两方面进行回顾与整理。

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不仅注重了知识与技能的回顾整理,又创造性地将“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回顾与整理,使之对形成学生基本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启发作用。

如,回顾长方体体积、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知识的学习过程,整理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框图,即:(教材118页)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解决问题、解释应用——产生新问题。

此框图小学生可能不会记忆,暂时也不不能深刻体会,却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他们会逐步理解,并自觉地运用到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过程中,这对学生的终生都是有用的。

2.注重在回顾的同时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将小学段相关知识形成网络。

在知识与技能各板块中,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注重了知识间的联系,如:“我们学过哪些数”、“这些数有什么联系”“我们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的”等。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推荐文档

1、求谁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比”字出现在最后的问题中这种类型方法一:(大-小)÷单位“1”方法二:(比分率法)求谁比谁多百分之几,大÷小-1方法三:(比分率法)求谁比谁少百分之几,1-小÷大2、解决带“比”字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比”字出现在信息中这种类型)(1)单位“1”已知,比单位“1”多(少)了百分之几(2)单位“1”未知,比单位“1”多了(少)百分之几3、解决百分数应用题常用的解题方法(1)画线段图法(2)找单位“1”法(3)找等量关系法(4)单位“1”未知时用方程法(5)带“比”字的百分数应用题法(分为两种情况:比字在信息中和比字在问题中)4、打折: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如打8 折表示现价相当于原价的80%。

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比如二成五就是25%,三成就是30%。

5、纳税的定义: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或百分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6、纳税的种类:分为全额纳税和部分纳税。

如果是全额纳税,税额=营业额×税率如果是部分纳税,税额=(营业额-参照的标准收入)×税率7、税收的种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8、应纳税额(或税额):缴纳的税款10、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税率的计算方法用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1、营业税的税额=营业额×税率12、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14、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率=利息÷本金15、利率的种类:年利率和月利率,如果是年利率,计算利息要按年统计时间;如果是月利率,计算利息要按月统计时间。

16、税后收入=营业额×(1-税率)或营业额-营业额×税率。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推荐5篇)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推荐5篇)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推荐5篇)第一篇: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本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总复习阶段,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教学目标:1、系统地整理知识。

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

结合实际,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

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主要内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总复习安排(一)数和数的运算、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梳理最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梳理最新
1
2
-3
-2
-1
0
1.5
2
1
50%
150%
3
一、数的认识——数之间的联系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
小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不
能表示数量)。
一、数的认识——在数轴上表示数
负数(负整数、
负分数、负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1
0.1=
10
1
0.01=
100
1
0.001=
1000
小 有限小数
数 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
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
无限不
循环小数 循环节
循环小数 纯循环
混循环
小数
小数
一、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 不
能表示数量。
梳理知识脉络 构建知识体系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
一、数的认识——教材编排特点
一上:20以内数的认识(含0的认识)
“自左向右”,
一下: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级拓展
二下: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
“向微观”,
四上: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域拓展
四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再读后面的数。
写法: 先写“+”或“-”,再写数。
正数的“+”可以省略不写,负数的“-”
不可以省略。
一、数的认识——数的读写
改写和求近似数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课件(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课件)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课件(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课件)

先写出较小数的因数,然后在这些因数中找出
较大数的最大的因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返回
因数和倍数
3.因数和倍数
找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01
02
分别列出这几个数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
倍数,再在公倍数中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先写出较大数的倍数,然后在这些倍数中找出
较小数的最小的倍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特殊的分数。
返回
数的认识
1. 数的认识
小数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
0.01、0.001 ······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如:3.121212 ······
10 100 1000
返回
数的读写、改写、比较大小
2. 数的读写、改写、比较大小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整数、分数、小数······这些数呢?想
一想: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数,将会怎么样?
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
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返回
因数和倍数
巩固练习
1.填一填。
在12、25、78、90、105、3248中,
2的倍数有( 12、78、90、3248 );
3的倍数有( 12、78、90、105
5的倍数有(
);
);
25、90、105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90
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
90 )。

最新配套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基础知识

最新配套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第一部份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正数、0、负数】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3、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4、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6、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7、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8、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9、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10、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7、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8、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9、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复习资料知识点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复习资料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如果Ax2=B÷3,那么A:B=()A.2:3B.6:1C.1:62.3:5的后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A.加上10B.乘2C.加6D.都不对3.在商业银行存入500元,一年后连本带息共509.90元,这笔存款的年利率是()A.9.9%B.0.99%C.1.98%4.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A.正方体体积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 体积一样大5.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A.16B.50.24C.100.486.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A.3B. 6C. 9D.277.如果收入15元记+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元.A.+5 B.+20 C.﹣5 D.﹣208.如图,四个几何体分别为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三棱柱,这四个几何体中有三个的某一种视图都是同一种几何图形,则另一个几何体是()A.长方体B.圆柱体C.球体 D.三棱柱9.在一个仓库里堆积着正方体的货箱若干,要搬运这些箱子很困难,可是仓库管理员要落实一下箱子的数量,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将这堆货物的三种视图画了出来,如图,你能根据三视图,帮他清点一下箱子的数量吗?这些箱子的个数是()A.9 B.8 C.7 D.6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绝对值最小的数是1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0的相反数是011.大于﹣2.5,不小于2的整数共有()个.A .6B .5C .4D .312.李明为好友制作一个(如图)正方体礼品盒,六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就是“预祝中考成功”,其中“预”的对面是“中”,“成”的对面是“功”,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A .B .C .D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是三角形,这个几何体不可能是( )A .棱柱B .圆柱C .圆锥D .棱锥14.有理数(﹣1)2,(﹣1)3,﹣12,|﹣1|,﹣(﹣1),中,等于1的有( )个.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0B .﹣(﹣4)=﹣|﹣4|C .﹣<﹣D .﹣23=﹣6 16.观察下图,请把如图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A. B. C. D.17.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B .﹣2<a <﹣1,0<b <1C .a+b <0D .a >﹣1,0<b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8.数轴上点A 表示﹣1,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3个单位,则B 点表示的数是 .19.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试问共有( )种添加方法.20.某天气象员在山顶测得气温是﹣5℃,同时测得山脚是7℃,已知这个地区高度每增加100m ,气温大约下降0.5℃,这座山峰的高度大约是( ).21.有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如果用圆规画,圆规两脚在米尺上应量取( )。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百分数(二)1、单位“1”:分数的前面的,是、占、比、平均后面的。

2、知总求分用乘法,部分=总体×部分所占的分数。

知分求总用除法,总体=部分÷部分所占的分数。

3、“多”用(1+),“少”用(1—)。

4、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大—小)÷单位“1”。

5、折扣: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八折=810 =80﹪;商品现在打六五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六五折=6.510 =65100=65﹪。

6、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一成=110 =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八成五=8.510 =85100=80﹪。

7、纳税: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额=税额÷税率8、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二 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

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²,体积不变。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 ,体积不变。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
相信你能行!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教师寄语
下课了!

要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去
解读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说
明道理的习惯.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问题2:三角形
➢1.说出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和计算方法? ➢2.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计算方法? C=a+b+c S=1/2ah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问Hale Waihona Puke 3:四边形问题1.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1. 什么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 ➢2. 什么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 这个图形的周长。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面积。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请你在网格中画图。 (1)一个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2)一个周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 (3)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平 面图形 的周长 与面积 (PPT优 秀课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整理——总复习一、教学内容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一)从总复习改到回顾与整理,现在的回顾整理与传统的总复习有什么不同?在总说明中,对本册的特点也做了介绍,总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要部分,也是本套教材在本册所着力研究的,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很大区别的。

到底有什么不同?我想,我们在座的对于传统教材的总复习都比较熟悉。

尽管修订教材对于总复习有改进,但仍很难脱掉罗列知识、列举练习题的特点,也以至于我们有经验的老师都习惯了将高年级的教材让学生搜集起来,然后再逐一地分类进行复习。

使用过五年制下册的教师反映,本教材总复习的设计很好,很能发挥作用。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套教材的回顾整理与传统教材相比,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1.从“知识与技能”和“策略与方法”两方面进行回顾与整理。

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不仅注重了知识与技能的回顾整理,又创造性地将“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回顾与整理,使之对形成学生基本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启发作用。

如,回顾长方体体积、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知识的学习过程,整理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框图,即:(教材118页)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解决问题、解释应用——产生新问题。

此框图小学生可能不会记忆,暂时也不不能深刻体会,却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他们会逐步理解,并自觉地运用到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过程中,这对学生的终生都是有用的。

2.注重在回顾的同时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将小学段相关知识形成网络。

在知识与技能各板块中,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注重了知识间的联系,如:“我们学过哪些数”、“这些数有什么联系”“我们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的”等。

意在通过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将分散的知识联成块,织成网。

3.注重设置综合的探究问题,引领学生综合复习知识。

在回顾与整理部分,教材精心选择了一些综合性的探究性问题,旨在通过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能将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如:“怎样选择下面的材料制作一个水桶?有几种方案?你是怎么想的?”该问题包含了长方体、圆柱的认识及面积的相关知识,仅以一题就包含了对这些知识的回顾。

再如“王老师买词典的问题情境”,体现了计算方法的选择。

(教材90页)此外,类似于格言的精辟语言、精选的练习题等也是很有新意的,我想大家都感受到了它的独特与创新。

这样编写的回顾整理,也一度使教师感到在实际教学当中很难把握。

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大家的疑问。

(二)数与代数部分又分为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比与比例”“式与方程”,其中“数的认识”部分有许多的概念,仅这些概念的复习就需要很长时间,教材仅凭三个红点能复习全面吗?数的认识部分所承担的回顾内容真的是不少,包含着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数的改写,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等概念。

对于这部分的复习,我们在教学当中该如何把握?又该如何把知识复习全面呢?1.抓住点,串成串。

对数的意义的回顾,我们可以找准一个点,抓住这个点,把所有的数串在一起,系统而清楚地就复习了。

如第一个红点部分,就是提示我们:(1)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自然数、小数、分数都与“1”有着密切的联系,以1为基础可以将这些数的意义进行复习。

对于每一种数中包含的小的概念,可以利用“分类组成”的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

如复习小数的有关概念时,可以整理形成下面的分类图:小(2)以数位顺序表为依据整理整数和小数的读写方法。

读写方法比较简单,就抓住一个基本点:数位顺序表。

学生能填写出正确的数位顺序表即可,不必对读写方法单独整理,渗透在练习当中即可。

(3)数的改写抓住“单位”,加强对比。

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学生很容易混淆,对于这部分的回顾可抓住单位,加强对比。

举例: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及同样的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明确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以上复习的数的意义、读写法及改写都是抓住了一个联结点,将他们联结到了一起,带出一串来,有利于学生的回忆。

将回顾与整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2.沟通联系,织成网。

教材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红点部分就是让学生寻找这些数之间的联系,进而把知识形成网络。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师生一起尝试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这些数之间的联系。

如,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多少。

同样对于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也要在回顾的基础上找到联系。

3.在应用中整理零散的知识应该说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点很多,在红点部分不能一一地回顾,那么在练习当中,借助于“应用与反思”部分就可以补充完整。

如:第7题,是复习质数、合数等知识的题目。

可以引导学生边做题边回顾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借助下面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借助第(5)小题公倍数的复习引申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内容的复习。

(三)“数的运算”部分就是计算,需要学生运算,这样的内容在复习时关注什么?“应用题”还要不要复习?怎样复习?我们一直有这个想法,计算是我们老师最头疼的,学生很容易丢分的,但对于运算部分又显得无法复习,学生会做,问题不是很大,那么对于这样的知识又如何来复习呢?1.计算方法简要回顾,加强联系。

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及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尽管学生问题不大,但还是需要考虑一些后进学生可能存在的模糊,有必要作个简要的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同样注重之间的联系。

教材抓住了加减法的联系及乘除法的联系,即第一个红点和第二个红点部分进行了回顾,抓住本质,建立联系。

2.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技巧及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复习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结合实例,教师授之以法,告诉学生做题时要先观察题中各数有什么特点?数与数之间、运算与运算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运算律、运算性质和运算技巧进行简便运算,然后再进行计算;要明确运算律同样适合于小数和分数。

注意培养学生简算的自觉性,养成简算的习惯。

第四个红点部分,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估算、口算、笔算、用计算器算)。

这个问题体现了运算的一种现实意义。

从学生的能力角度,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的。

也因此,在教学时,着重让学生体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有课例)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计算的方法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但要达到正确熟练地计算还需要培养良好的作题习惯与认真扎实的作风。

也因此,要将这种习惯与作风培养与知识的回顾整理结合起来。

(1)认真审题。

细心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运算符号,观察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考虑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能不能简便运算?什么样的题目可以口算?估计题目的结果在一个怎样的范围内?(2)认真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3)认真检查和验算。

抄题后要检查有无错误,计算后通过估算和验算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4.在“应用与反思”中复习“应用题”知识这在传统教材当中也是重点,“应用题”当然是要复习的,借着基本的问题对解决的方法进行整理。

教材在练习中精心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题目,着力体现其基本的解决方法。

第7、8题是有关行程的实际问题。

应引导学生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两道题都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灵活解决。

第11、12题是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应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总结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先确定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方程或算术方法进行计算。

练习后可适当拓展,综合巩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内容。

第13题是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由此题可拓展到有关百分数应用的其他问题,补充一些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精确计算的原因。

第15题是有关利率、折扣等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第(1)小题应用“本金×年利率×利息税”,即20000×2.52%×20%。

第(2)小题应引导学生明确求便宜了多少元也就是求原价的(1-70%)是多少元。

第(3)小题应注意引导学生先确定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第17题是有关城市绿化率的题目。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思考:直接比较三个城市的绿化面积为什么不可以?选择绿化率比较有什么道理?然后进行有关的计算。

(四)量的计量部分在复习时需要让学生去整理,那么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什么?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有质量、时间、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单位。

从修订版教材开始,对于量的计算就比较注重让学生去整理。

那么对于学生整理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呢?1.整理的方法整理的方法有利于将这些单位进行分类及发现规律,也因此,在让学生自主回顾并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整理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整理。

可以借助于教材中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整理。

交流时,关注规律的发现。

2.改写的方法除了对单位及之间的进率要回顾整理外,该部分另一个重点就是名数间的改写。

对于改写的方法,借助于“讨论与交流”部分,讨论计量单位互化的方法及对计量单位的扩展。

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

先弄清楚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再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写。

即: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3.应用中的对比在“应用与反思”部分,通过练习,关注学生是否将不同的单位和进率混淆了,能否选用合适的单位以及简单的应用。

第1题,呈现了三组信息,分别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通过对每组中数量关系的比较,使学生清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且要根据计量的大小选用合适的计量单位。

第2题,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进行填空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道理,特别对长度、面积、容积单位可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

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

进一步加深对计量单位的理解。

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要引导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

此外,可结合此题对12时及24时记时法进行复习。

(五)比与比例知识在复习时把握的重点是什么?比和比例部分包括了比与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应用,这部分知识都是在五年级或六年级学习的,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其把握的重点就是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及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时,以问题“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引入,让学生自主地回顾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