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学案

合集下载

社会生活 教案

社会生活 教案

社会生活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社会生活教案社会生活教案(精选8篇)社会生活教案篇1第七主题社会生活教案第20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结合调查纵横比较预先调查亲邻好友近20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通过数字、票证、图片、影象等历史资源,体会改革开放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探索理解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爱党与时俱进小康生活的来临与祖国的日益强盛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突飞猛进,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成果能者发展适者生存改革就业制度,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和人才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的潜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有利于民生安定、社会团结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改革就业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09页“导入框”内容,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a.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走进社会大课堂 第4课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第1框 直面社会生活导学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走进社会大课堂 第4课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第1框 直面社会生活导学案

直面社会生活
答案:1C2D3D4B5C6A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开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习俗领域的变化。

3.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1)男子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开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1.中山装和旗袍是服饰中西合璧特征的典型表达。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在社会中成长 (3)》教学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 (3)》教学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教案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一、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学会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实现个人成长。

3.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4.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二、自主预习1. 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和。

和中养成。

三、合作探究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嘴杂之声。

“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

“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

“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

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2.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四、随堂演练1.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

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

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正确的认识是()A.这是很正常的,这些问题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得以解决B.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的社会变得很阴暗,让人们看不到光明D.我们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3.生活中,不只是阳光坦途,也有风雨坎坷。

当身处困境时,你应该()A.悲观失望B.心理极不平稳,总想着自己倒霉C.顺其自然,听凭命运的安排D.积极努力,求助社会4.社会对个人成功的影响有()A.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B.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C.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社会无关,可以使我们()①乐观上向②创造美好生活③展现生命之美④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⑤赢得人们的敬重A.①②③④⑤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早在2004年,青岛一位神秘女士多次使用“微尘”的名字进行捐款,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的“微尘”出现了。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重、难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了解历史)1、浏览本课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1)(2)2、阅读教材,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

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知识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概况(1)产生:世纪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原因:后,外国人在中国开厂、采矿,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重要事迹: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走上“”道路。

(3)“短暂的春天”①时间:期间②原因:内因——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4)凋谢萎缩①时间: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②原因:民族工业除了受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的摧残。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③代表:出现了、卢作孚、等著名企业家。

2、特点:①时间短暂,过程曲折;②虽然有利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③主要集中在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的大城市。

知识点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1)概况:世纪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轮船、电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2)作用:方便了,促进了,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1)背景—— 后,民国政府颁布了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2)表现①变习俗:、易服和劝禁缠足等;②变礼节:废除,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③改称谓: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④新式生活方式:、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⑤新式婚丧礼节:文明结婚、、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⑥新式服饰:旗袍、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1.1 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案

1.1 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案

1.1丰富的社会生活导入:1、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知识点一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参加社会生活的意义(1)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 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 ;会更加 ,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 。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 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

3、社会关系的类别(1) 关系。

(2) 关系。

建立在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如 等。

(3) 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 为基础而形成的,如同学、同事、师徒等。

知识点二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1)人的成长是不断的过程。

(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如我们的不断丰富,不断提高,不断增强,日渐养成等)(2),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和。

2、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提高了能力;丰富知识,;增加了;使得以提升等。

知识点三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关心社会发展等。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途径:在和中养成。

(2)要求: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积极投身于。

②遵守,热心帮助他人。

(3)具体方式: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乱扔垃圾;尊老爱幼;参加、公益活动等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意义)(1)青少年处于,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塑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范文模板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介绍一些相关的教学设计范文模板,以期探寻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范文模板1. 主题:现代通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授课对象:中学生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通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了解通讯技术发展的历程2) 了解通讯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3) 思考通讯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2) 图片资料展示3) 视频展示4) 互动式问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2) 文章写作3) 班内讨论4) 个人答题2. 主题:移动支付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授课对象:大学生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掌握移动支付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使用移动支付完成生活中的支付操作。

教学内容:1) 了解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2) 掌握移动支付的使用方法3) 学习移动支付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解和视频展示2) 线上支付实战演示3) 小组讨论教学评价:1) 作业题目2) 特定场景模拟操作3) 书面评价和口头汇报3. 主题: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授课对象:研究生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熟练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理解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2)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3) 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术和安全问题4) 思考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1) 课程讲授2) 实例分析3) 互动问答4) 小组讨论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2) 思考性问题讨论3) 个人作品展示三、结语本文主要介绍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也需要不断革新,提供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希望以上模板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并且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的教育。

《我与社会 (2)》教学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教案

《我与社会 (2)》教学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一、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

2.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培养关心社会的行为。

3.知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社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积极融入社会。

二、自主预习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确定。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的身份。

三、合作探究在社会舞台上,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

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

1.请在下表中填写自己现在所处的四种社会关系,并说出这些关系中自己的身份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四、随堂演练1.当我们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时,我们的感受是()A.很热闹,场面震撼B.作为中国人,我自豪,我激动C.能到北京天安门,太幸运了D.升国旗仪式见多了,没啥特别2.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③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④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这启示我们需要()A.融入社会生活 B.沉浸在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与他人接触C.不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 D.只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4.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蕴涵的人生道理是()5.联系实际,实话实说: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变化就在我们的周围。

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了解一下最近五年来自己周围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五年来,我的家庭发生了这些变化?五年来,我所在城市或村庄发生了这些变化?五年来,我的周围还发生了这些变化?思考:看到这些变化你的感受是什么?【答案】二、自主预习1.社会交往2.社会3.社会关系不同三、合作探究1.所处社会关系父女关系师生关系同窗关系邻里关系对应身份女儿学生同学邻居2.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1课成长在社会第1框感受社会变化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1课成长在社会第1框感受社会变化教案苏教版

1.1 感受社会变化
社会变化
不断发展进步的道路;
:这些都说明社会正发生着变化,就让我们来
只求吃饱穿暖,现在
④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现在,路宽了,车多了,出
:说说自己家庭或所在村镇(社区)人们平时文化生活的方式。

类社会从野蛮时代,经历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经历了经济、政治、
(第
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升华认识
我国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

1.1 感受社会变化

1.1 感受社会变化
3、列举三个现代文明事例,说说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感受。
探究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4、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呢?
探究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5、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本世纪的两个“百年目标”。
二次(备课)学习心得
17、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习了本课后,感到对书中的“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难以理解,便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城市而积极努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并动手绘制了如下表格。
13、2012年底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别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在80﹪以上。这说明我国()
A.资源日益紧张B.人口迅速增长C.贫富悬殊扩大D.环境严重恶化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6、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其目标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目标:
重要意义:
7、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有哪些方面?
8、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影响与危害有哪些?
9、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呢?(提示:从“五位一体”的角度进行回答)
难点
通过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发对现代文明进步和危机的思考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

4课时8.11.1《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自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对复杂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2、学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学习重难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一、预习导航:1、社会的发展对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

2、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和,采取多种形式,比如、、。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社会生活日新月异阅读教材P13---P15思考:1、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出自己身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2、探讨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关注和体验这些变化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任务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1、分析P16的四副图片及两段正文,请回答下列问题:(1)、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2)、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有哪些?(3)、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2、阅读P17小栏目和一段正文,小组交流后回答:你是怎样看待当前社会风气的?面对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3、阅读P18及P19第一段正文,思考回答:(1)、从众心理有什么表现?(2)、从众心理有哪些积极作用?(3)、从众心理有哪些消极作用?应该如何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阅读P19第二段正文,思考回答:人生难免有困难和逆境,面对困难和逆境我们应如何应对?4、总结:我们应如何理性地对待社会生活?三、课堂小结:1、表现社会生活日新月异面对发展变化 2、原因的社会生活 1、2、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3、4、四、达标测试1.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

下列内容能体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的是()①、我家从农村搬进了县城,住进了楼房。

②、父亲上班以前是骑自行车,现在买了个轿车来回上下班。

③、春天到了,鸟儿开始歌唱,数叶开始发芽,冰雪开始融化。

④、以前的驿站中的烽火不见了,现在只要鼠标一点,信息即刻到达。

⑤、“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网上购物”等词汇进入寻常百姓家。

6.2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案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6.2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案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三、课程导入
淞沪铁路通车场面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机械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你知道有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吗?它们有什么优点?与我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同?这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火车、轮船传入中国以及中国近代在交通方面的变化;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并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四、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你所知道的古代主要采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弊端?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本课内容涵盖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等方面,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社会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社会生活的变迁,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认同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和数据中,认识和理解社会变迁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讨论教学法: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视频、数据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教学材料:准备教材、教案、学案等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社会生活的变迁。

初中社会生活变迁教案

初中社会生活变迁教案

初中社会生活变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2. 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对比,理解社会进步的原因。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社会进步的原因。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社会进步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政策、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老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照片中的人们生活方式是怎样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特别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变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反思。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内容,编写一篇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短文。

2. 分析自己家庭在社会生活变迁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社会进步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格式复习学案

最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格式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学习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学习要求】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3、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知识结构: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1、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2、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Ⅱ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知识结构: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Ⅲ大众传媒的变迁知识结构: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1、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2、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Ⅱ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Ⅲ大众传媒的变迁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19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19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尤其是我国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人们生活的巨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

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

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

通信方式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探究新知一、日常生活的变化(一)变化阶段【教师活动】提问: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二)变化表现【教师活动】出示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娱方面变化表现的表格。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填写表格,并展示结果。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对比现代人们的穿着,可以看出现代人们的穿着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关系社会亲近社会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
制作人:李文霞审核: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字句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系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难点:对从众心理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三、学生课前准备
(一)搜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发面的变化。

(二)预习提纲:1、为设么要参与社会生活?2、什么是从众心理?3、如何看待“从众心理”?3、如何正确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四、课上探究
(一)来自生活的报告——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学生分组对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交流汇报。

(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
2、过渡问题:面对美好的明天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二)合作探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1、问题探究:面对美好的明天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适应社会,发展自己。

2、生活话题:社会实践中的我们
阅读课本16页图片,完成问题树上的问题。

思考: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生活剧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从众心理
共同演绎课本剧:《小明、小乐的选择》
情景一:小明的选择。

在周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名遇到了同学小腔:
镜头一:小明:小强,你穿得什么衣服呀?小强:现在最流行的,你也快买一件吧!镜头二:小明:你不回家,急匆匆的干什么去?小强:听说最近新开了一间网吧,我去上网玩游戏。

小明:老师不是说“未成年人不准进网吧吗?”小强:现在谁不上网,再说网吧都实行“三包”——包吃、包玩、包作业。

怎么样?跟我去玩吧?小明————
镜头三:小明跟着小强去了网吧。

情景二:小乐的选择
在上学的路上,小乐看到:
镜头一:几个学生正在帮人推车;
镜头二:一个学生顺手管了正在哗哗流水的水龙头;
镜头三:一个同学正在仔细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镜头四:小乐面对脚低下的一块香蕉皮,轻轻的捡起,放进了路边的果皮箱里。

思考:1、上面反映了一种什么心理?如何看待这种心理?
2、你认为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会给他们分别带来设麽样的后果?
(四)讨论: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五、反馈检测
多项选择: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A: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B客观的分析原因,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C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的精神状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满怀热情。

D 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又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

材料题:阅读课本18页回答问题
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心理?
2、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心理的?
六、课后作业:
利用节假日参与一次社区活动或者社会公益活动,写出自己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