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51922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是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
国际相关标准与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 物安全指南》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建议和 最佳实践,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指南。
《联合国实验室生物安全 手册》
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者和监管机构,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全面指导。
讲解生物安全基本概念、法规和 标准等内容。
实践操作
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 理等实际操作训练。
培训方式与要求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 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方式与要求
01
培训要求
02
03
04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 考核合格。
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积极 互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紧急处理措施
01
紧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生 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人员受
伤的急救措施等。
03
培训与演练
实验人员应接受紧急处理措施的 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02
紧急处置物品
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紧急处置物 品,如消毒剂、急救箱、灭火器
等。
04
报告与上报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实验人员应 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快速有效应对。
实验后处理
实验器材清洗与保养
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 使用时安全可靠。
废弃物分类处理
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对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完整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完整ppt课件

BSL-2:适用于对人体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 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 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 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 造成严重危害。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
BSL-3:适用于主要通 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 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 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 疫苗。艾滋病病毒的研 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 室中进行。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与考核
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设计
培训目标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 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 的安全进行。
培训内容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实验 室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措 施等。
培训方式
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 操作、定期考核评估。
考核标准、方法和结果反馈机制
考核标准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理论知识 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等。
、防护服、护目镜等。
穿戴防护用品前需检查其完好 性,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按照正确顺序穿戴防护用品, 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有效防护

在实验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发 现防护用品破损,应立即停止
实验并更换防护用品。
实验后废弃物处理及消毒灭菌操作
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如感染 性废弃物、化学废弃物等。
按照相关规定将废弃物运送至指定地 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果反馈机制
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实验室人员, 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考核方法
采用笔试、面试、实操等多种方式进 行考核。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持续改进方向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提 高培训效果。
目标设定
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如提高实验室 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水平、降低实验 室事故发生率等,并制定相应的实施 计划和措施。

2024年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2024年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一、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课件旨在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管理体系、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1.生物因子:指能够引起生物危害的微生物、病毒、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2.生物危害:指生物因子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造成的潜在危害。

3.生物安全: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4.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根据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别为生物安全一级(BSL-1)、生物安全二级(BSL-2)、生物安全三级(BSL-3)和生物安全四级(BSL-4)。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实验室生物安全政策:明确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标、责任和措施。

2.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4.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设备、操作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1.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负压实验室等。

2.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3.实验室操作规范:遵循实验室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要求。

4.生物因子运输和包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物因子的运输和包装,防止泄漏和扩散。

5.废弃物处理: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制定: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PPT课件

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 BSL)是指通 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等建设的实验室。 按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级( biosafety level 1~4,BSL 1~4),一级为最低,四级为最高。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 安全设备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一级防护屏障,主要包括 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离心机安全罩等;实验室设施是生 物安全实验室的二级防护屏障。
鞋套
在实验室中存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因子的情况 下,穿合适的鞋子和鞋套或靴套,可以避免实验 人员足部(鞋袜)受到损伤。 BSL-2和BSL-3实验室要坚持穿鞋套或靴套。 禁止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穿凉鞋、拖鞋,露趾鞋和机 织鞋面的鞋。 足部防护装置不得离开实验室。ຫໍສະໝຸດ BSL-1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应穿工作服,戴手套 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 完成实验,工作服必须脱下留在实验室并定期消毒 洗涤
BSL-2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要求
BSL-2实验室的安全设备个人防护:需Ⅱ级生物 安全柜;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洗眼设施应安装在BSL-2实验室出口处的洗手池 附近。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工作服外穿防护服,戴 帽子、口罩;当操作的感染性材料不可能在生物安 全柜内进行而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操作时,为防止 材料溅出或雾化产生气溶胶的危害,必须使用面部 防护装置(如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防护品)。
手部防护装备——手套
手套的使用: 一般情况下,佩戴一副手套即可(BSL-1和BSL-2 实验室)。 若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感染性物质(BSL-3实验室 )应佩戴两幅手套。 在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污染,立即用消毒剂 喷洒手套并脱下后丢弃在生物安全柜中的高压灭 菌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试验。 戴好手套后应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 实验服衣袖。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 完善国际生物安全法规 和约束性文件。
• 加强对出口、中转、过 境等高风险国家的风险 评估与管控。
生物安全国际标准和法规
1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包括实验室人员的规范管理、安全操作和检测控制等方面。
2
美国NIH实验室安全指南
主要面向实验室内生物危害评估及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
3
IS O/IEC标准
职业健康防护
人员心理调节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安全帽、安全鞋等,阻绝 生物、化学、物理三类危害物质 的侵害。
加强生物安全理念普及及心理疏 导,减轻长期高压下导致的身体 及心理不适。
学习生物安全的必要性
1 安全为重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研究进度和科学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保障实验室内物品、设备和人员的健康安全。
人员培训及资质管理
建立科学的人员资质管理和技能培训制度。
标识管理
将实验室内不同级别的生物、物品和废弃物进 行科学分类标识。
应急措施
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实验室安全装置
个人防护装备
通风系统
例如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等,是 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实验室内人员的生物安全意 识教育,让每一名操作人员都充 分认识到生物实验的潜在危险。
生物安全人员防护装备
隔离衣
防护面罩
•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免受 生物危害。
• 选择透气材质,方便操 作人员使用。
• 手套、靴子等均符合要求。
• 适用于生物危害物质的 微小气溶胶。
• 材质透明、透气,让外线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消毒设施,可有效消灭实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污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2024)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2024)

定期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实验人 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强化实验室设施与设备管理
实施实验室生物材料安全管理
确保实验室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且符合安 全标准,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 检查。
2024/1/30
对实验室生物材料进行严格登记、保管和使 用,防止生物材料失窃或滥用。
26
THANKS
重要性
定义: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对生 物因子(如微生物、寄生虫等) 的防护,确保工作人员、公众和 环境免受其潜在危害。
2024/1/30
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
防止生物因子的传播和扩散。
维护实验室研究的安全和信誉。
4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BSL-1
基础实验室,适用于对健康成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BSL-2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中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
BSL-3
高级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 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2024/1/30
BSL-4
最高级别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 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 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制事故扩大。
事故调查与分析
02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
因,明确责任主体。
经验教训总结
03
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人员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5
预防措施及建议
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 确各级人员职责,加强监督检查。
2024/1/30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2024鲜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2024鲜版

护目镜与面罩
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飞溅物伤害。
手套与鞋套
选用耐酸碱、防渗透的手套和鞋 套,避免皮肤接触有害物质。 13
废弃物处理与消毒方法
废弃物分类 将实验废弃物按照感染性、化学性、 放射性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收集。
消毒方法
对感染性废弃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化学消毒等方法处理,确保无害化。
2024/3/28
16
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个人防护
按照实验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禁止随 意更改实验步骤或省略任何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个人防护用品的完 好和正确使用。如有破损或污染,应立即更 换。
避免交叉污染
及时处理废弃物
使用专用的实验器材和试剂,避免不同生物 材料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定期对实验环 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2024/3/28
19
应急处理预案制定
风险评估
对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事 故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
源和风险等级。
2024/3/28
预案编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 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 联络、现场处置、安全防护、医疗 救护等方面的措施。
资源准备
提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如防护服、消毒剂、应急照明等, 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用。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对所处理的生物材料有充分了解,包括其潜在的 危险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制定实验计划
明确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所需设备和试剂等,确保实验过程有条不 紊。
个人防护准备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 用品,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实验室环境准备
检查实验室通风、照明、温度等环境条件,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同 时,准备好应急处理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综述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综述ppt课件
15
二、规范化实验室管理
1.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培训制度、准入制度、健 康监测报告制度、个人良好行为制度、意外事故报告 制度等。
2.标准操作程序:包括实验废弃物处置标准操作程序、 进出实验室标准程序、菌毒种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实 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意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程 序及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标准操作程序等。
3. 气溶胶 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分散体系(粒径一般为0.001~10μm)。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
4.缓冲间 是指设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临两区之间 的缓冲密闭室,具有通风系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 且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0
4.真空冷冻干燥机及离心浓缩机:
气溶胶;直接接触污染。
5.培养搅拌器、振荡器和混匀器: 气溶胶;飞溅物;溢出物。
6.恒温水浴器和恒温震荡水浴器: 微生物生成;气溶胶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 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高致病性 禽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SARS冠 状病毒、西尼罗病毒等 70 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持续改进
根据风险评估和审计结果,持续优 化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实验室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3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 估与控制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目的
识别实验室活动中的生 物安全风险,为风险控
制提供依据。
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 法,综合考虑实验室设 施、操作、人员等因素。
制定管理计划
为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计 划,包括实验室布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 方面的内容。
配置资源
根据管理计划,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管 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人员培训
监控与记录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培 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相关规定和 操作程序。
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是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技术、仪器设备使用、样品处理和存储、废弃物处理以及事 故应急处理等。
培训形式可以采用实际操作演示、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 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和使用等。
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实 验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和应对能力。
预案更新
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 的变化,及时更新应急预案,确
保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应急处置与救援
事故报告
一旦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相关人员应立即 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
根据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现场处置 措施,如隔离、消毒、人员疏散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 PPT

实验室生物安全 PPT

13
(2)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①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制度、准入制度、健康监测报
告制度、个人良好行为制度、意外事故报告制度等。
②标准操作程序:包括实验废弃物处置标准操作程序、进出
实验室标准程序、菌毒种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消毒
标准操作程序、 意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程序等。
14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入,使柜内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溢出,从而保护工作人
员,同时其循环风和排风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又能 保护环境。
8
2、实验室感染的类型和来源
9
(1)实验室感染的类型 ①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 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以气溶胶的形式飘浮在空气 中,工作人员吸入这种受污染的空气后易造成感染。 ②事故性感染 因为实验室人员操作过程中的疏忽,使病原微生物污染 环境,直接或间接感染实验室人员甚至危及周围环境。 ③人为破坏 人为播散危险生物制剂。
(6)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锐器的容器。
(7)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污染废弃物的容器。
20
3、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环境评估
21
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评估涉及:
(1)实验室建筑 (2)储存设施
建筑物是否处于清洁、有序和 实验室建筑总体是否整齐,并且周围没有 卫生的状态
障碍物 实验室建筑是否清洁
是否有饮用水
综合措施。
5
(3)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 免微生物及其毒素危害实验室人员,并向实验室外扩散
的综合措施。
(4)有害生物因子
有害生物因子是指能够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作用
的生物因子。
6
(5)危害废弃物 危害废弃物是指具有生物危险性、可燃性、易燃性、腐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ppt课件-2024鲜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ppt课件-2024鲜版
/28
10
其他相关设备介绍
01
02
03
离心机
用于分离生物样品中的不 同组分,使用时需注意平 衡和密封性。
2024/3/28
冰箱和冰柜
用于储存生物样品和试剂 ,需定期除霜和清洁,确 保温度恒定。
移液器和吸头
用于精确移取液体,需定 期校准和更换吸头,确保 实验准确性。
11
03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划分
02
明确各区域功能,防止交叉污染。
气流组织
03
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确保实验室空气流通,降低污染风
险。
8
生物安全柜使用与维护
生物安全柜类型与选择
了解不同类型生物安全柜的特点,根 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维护和保养, 确保其正常运行。
2024/3/28
12
实验前准备与计划制定
了解实验对象
熟悉实验对象的生物特 性、危害程度及相应防
护措施。
2024/3/28
制定实验计划
明确实验目的、步骤、 所需试剂耗材、预计完
成时间等。
评估风险
获取许可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风险,制定相应应
对措施。
13
确保实验符合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获得必要的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2024/3/28
3
生物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2024/3/28
生物安全定义
指对由生物因子,尤其是致病性微生物、外来入侵生物、生 物遗传资源和转基因生物体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 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ppt课件

生物安全ppt课件
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操作。
实验操作过程
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 规范,包括穿戴防护服、使用 生物安全柜、避免产生气溶胶 等。
实验后处理
对实验废弃物进行高压蒸汽灭 菌处理,对实验场所进行彻底 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环境 的安全。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对实验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 及时处理,包括人员受伤、微
生物安全ppt课件
目录
• 生物安全概述 • 生物安全实验室 •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 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 • 生物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 生物安全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生物安全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物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生物因子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重要性
04
• 完善生物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 生物技术的安全和可控。
谢谢聆听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等活动的安全管理 制度和措施。
生物安全法规的执行与监管
生物安全执法机构
各国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执法机构, 负责监督和管理生物安全法规的执行 情况,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生物安全监管体系
社会参与和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安全管理 和监督,提高公众对生物安全问题的 认识和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 支持生物安全的良好氛围。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生物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也影响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生物安全的发展历程
0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教学PPT课件pptx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教学PPT课件pptx

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物资 储备库,储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消毒用品、应急药品等。
对储备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更 新,确保其有效性。
在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及时 调用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处置 的顺利进行。
应急响应程序及处置措施
发现生物安全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 响应程序,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 的处置措施,如隔离、消毒、救治等 。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与评估
定期检查项目清单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检查实验室布局、通风系统、生物安全柜、 高压灭菌器等设备的运行状况。
样本管理
实验操作规范
检查实验人员是否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如穿戴防护用品、废弃物处理等。
A
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
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政策、监督实验室生 物安全工作的实施和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技术支 持和监督检查。
B
C
实验室负责人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负总责,确保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实验室工作人员
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接受相关培 训,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进行。
包括实验动物的麻醉、手术、给药、 观察等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 规程。
05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 应急预案,明确应急 处置流程、责任人及 联系方式。
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物 安全事件,制定相应 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方 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人类的健康安全; 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 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预防医学、 环境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 农药、林业等。
11
2019/1/21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主要考虑:

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施、严
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
25(24.8) 26(25.7) 13(12.8) 7 ( 6.9) 6 ( 5.9) 6 ( 5.9) 6 ( 5.9) 3 ( 3.0) 3 ( 3.0) 2 ( 2.0) 2 ( 2.0) 2 ( 2.0) 100
5
Adapted from D.L. Sewell,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1995,389-405 2019/1/21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布氏杆菌引起的实验室感染(北京,杭州) 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的实验室感染
世界范围内共有126例感染。(自1985年)
中国数次感染,导致曾经一段时间的实验动物荒。
2019/1/21
6
实验室感染概况
80% 是不明原因的感染。 20% 感染的原因是明确的。

• •
80% 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 20% 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 溢出和泼洒 针头和注射器 锐器、碎玻璃 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
2019/1/21
3
实验室生物安/21
4
职业HIV感染
Occupationally acquired AIDS cases or HIV infections reported in CDC through 1992 Occupation No. (%) of occupational transmissions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采取隔离、封闭等物理手段, 防止有害生物因子扩散和传播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规 范实验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
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风险。
清洁消毒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 消除有害生物因子滋生的环境

应急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对意外事故进 行及时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04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监测与评估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 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 进。
制度更新
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和管理体系运行 经验,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
培训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学 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提高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应急预案演练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汇报人: 202X-12-29
•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 实验室生物安全案例分析
01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中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实验人 员、环境和公众不受实验过程中产生 的有害生物因子的危害。
05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内容
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法规和标准,讲解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控制和监测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形式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 化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典型的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
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
基础实验室水平操作规范(关于我们)
• 处理危险级别高的微生物时: ‥ 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
志 ‥ 未批准人员不得进入 • 进行毒性或有感染性的试剂或样品时,
应佩戴手套,并对手套进行及时处理和 洗手 • 若有易形成气溶胶,易泼溅,或紫外线 照射等,须戴面具,口罩等 • 任何易挥发性有毒物或易形成气溶胶的 操作均应在通风处内操作
及时丢弃,需要重复使用的手套必须正确冲洗、摘除、 清洁并消毒 ‥ 换下防护设备离开实验区之前要彻底洗手 ‥ 做好防护设备的清洁工作!
.
技术操作:避免人为失误、操作不当
• 容器:
‥ 尽可能使用塑料制品盛放有毒物或感染物,并 有密封性良好的盖子或塞子,外部不能有残留 物
‥ 必须正确粘贴标签,尽量备有使用说明 ‥ 运送或传递时应由二级包装,并及时清洁消毒 ‥ 打开有潜在威胁的容器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
‥ 预防措施:灭火器的配置和培训;进行应急培 训;设置火警标志,安全通道标志;电器使用 培训,用电标识和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设备和 断路器,接地!
.
• 噪声
‥ 长期受到过度噪声影响对人体是一种隐患 ‥ 噪声产生设备要进行适当隔离 ‥ 自我保护
•水
‥ 节约用水,每天实验完毕后检查 ‥ 定期检查供水和排水管道 ‥ 污水及时处理,切勿堆放,尤其是处理后的菌液!
混乱和污染;二次使用已清洗过的枪尖最好丢弃 ‥ 尽量避免液体从移液器中滴出,使用时应备好吸水纸(必要时今
有消毒剂),特别是进行接种等操作时 ‥ 不能向有潜在危害的液体中吹入气体,减少反复吹吸 ‥ 接种环直径2~3 mm,柄长小于6 cm
.
• 防护设备
‥ 实验服 ‥ 围裙 ‥ 口罩 ‥ 防毒面具、护目镜、面罩 ‥ 手套:一次性手套使用时避免接触身体,用完后必须
统,神经系统;致癌性及致畸性 • 爆炸性化学品:碰撞不稳定(NaN3),干燥不
稳定(乙醚),加热不稳定(苦味酸) • 压缩及液化气体
.
危害性化学品操作
• 存放:
‥ 大量药品存放于指定存放室,实验室仅有日常 用品
‥ 不能按字母顺序存放 ‥ 易燃易爆或不相容化学品应小心存放 ‥ 药品的避光,防潮 ‥ 压缩、液化气体:固定,运输,标识,避光避
.
基础实验室水平操作规范(关于我们)
• 实验室必须穿着实验服 • 严禁在实验区域进行生活活动(口含东西)及放置生
活用品或将实验室用品带至生活区 • 实验区应尽可能减少裸露皮肤 • 严禁实验用品入口、入鼻,尽量避免外伤 • 污染物排放或丢弃前必须经过处理 • 出现意外事故,如溢出,感染性物质暴露等应立即采

.
• 离心机
‥ 机械牢固性 ‥ 操作手册 ‥ 放置高度:离心机内部可见 ‥ 离心杯:最好为塑料,厚壁,盖紧,平衡,液面(固定角度转子) ‥ 每日清理、检查,转子倒置
• 超声波
‥ 听力保护 ‥ 尽量使用塑料器皿
• 冰箱
‥ 定期除霜和清洁整理! ‥ 物品清单,注明标签, ‥ 切勿存放易燃物品!
.
• 消毒与清洁

.
有毒物溢出处理
• 冷静并及时处理! • 处理时必须身着防护服(避免吸入) • 处理工具:铲子和簸箕,抹布和纸,
“消毒”用化学药品 • 处理措施:通知责任人,疏散闲杂人员,
隔离观察受污染人员,消除明火,做好 标识
.
公共设施安全
• 火、电
‥ 灾害原因:超负荷用电,电器损坏,电器安置 不合理,使用不当,明火,易燃易爆品保存处 理不当,通风不好,没有定期检查和清理
.
实验室感染性微生物分类
.我们实验室常用微Fra bibliotek物的分类• 危险度一级:大部分本实验室常用及 保存菌株
• 危险度二级:少数,如Klebsiella pneumoniae,Mycobacterium goodii 等(ATCC)
• 危险度三级:无 • 危险度四级:无
.
实验室安全水平分类
我们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水平
‥ 洗手:搓洗至少十秒钟;酒精擦手 ‥ 高压灭菌: 1、134℃、3min
2、126℃、10min 3、121℃、15min 4、115℃、25min ‥ 高压灭菌注意:良好培训,日常维护,灭菌物 品
.
危害性化学品
• 暴露途径:吸入,接触,食入,针刺,外伤 • 毒性作用: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
.
• 电离辐射(放射性元素、紫外线)
‥ 不良影响:致癌,皮肤损伤,脱发,贫血,胃肠系统 损伤,白内障等;造成染色体损害和基因突变,对生 殖能力造成损害,致畸作用
‥ 保护:减少暴露时间,增大距离,隔离辐射源,尽量 采取取代方法,采取屏蔽措施,做好标识
.
应急措施
• 自然灾害防备 • 明确事故原因,地点,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
验微生物,试剂,防火,供水,治安安全等各方面因素, 并应提供生活活动区及急救设备 • 各种实验用品、废弃物必须按照毒性不同进行分类标记
.
设备和技术操作
• 移液辅助器
‥ 减少口吸使用移液管:棉花塞过紧或过松 ‥ 使用移液器动作要和缓 ‥ 尽量不要使用有故障或潜在故障的移液器,并及时修理 ‥ 一次性枪尖在吸取有毒物,感染性微生物后必须丢弃,以免造成
取应急措施,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 应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明确的认识和防护
.
实验区管理和日常维护
• 实验区应保持清洁,实验用品整齐有序,及时处理废弃物 • 每日实验结束时应认真清理实验台 • 实验室管理员应制定实验室安全标准或计划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 • 及时预防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 • 实验室布局应考虑到空间,耐腐蚀性和坚固性,照明,实
明确危险个体和人群,列出治疗单位,供应应 急物品 • 及时清理意外暴露 • 紧急撤离人员 • 暴露和受伤人员的医疗监护和临床处理 • 事故后的继续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
.
目的
• 生物安全对于我们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系到我们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有必要对生物安全,主要是微生物,有一个详 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 务必要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 于未然。
• 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和高 效的工作环境。
.
主要内容
• 实验室安全标准及分类 • 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安全 •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 • 实验室公共安全 • 应急措施和急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