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闭到开放_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及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日本官方统计,2007年日本总人口为1.2877亿人。在经历了1972年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之后,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由12.8‰降至2007年的0.5‰。日本政府在当年9月发表的人口季度报告指出,由于战后的一代即将达到60岁的传统退休年龄,日本面临1992年以来最严重的劳动力紧缺危机。2008年日本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甚至出现了较明显的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降低一方面导致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有效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社会人口开始走向老龄化,而过多的老龄人口将意味着社会储蓄的消耗殆尽,投资的枯竭。为了抵御劳动力数量锐减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本封闭的劳动力市场被迫开始向世界开放。分析和把握日本劳动力市场从封闭向开放发展的基本动向,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可为我国劳动力外输政策的确立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劳动人口锐减:日本

封闭型劳动力市场的终结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

问题研究所的估算,从2007年

开始,日本人口将由1.2778亿的

高峰按年率为0.56%递减,到

2050年减至1.005亿,到2100

年减为6737万人。其中,15-64

岁的有效劳动人口将由1995年

8726万人的高峰,按年率1%递

减,2050年减为4980万人,2100

年减为2776万人。与此同时,人

口老龄化将日益加剧,65岁以上

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将从

2007年的15%开始逐步递增,

2014年将增加到25%,2034年

将增加到30%,2049年将增加

到35%。在少子化与高龄化同步

发展的进程中,2025年日本的

劳动力年均投入量将会减少

0.6%。这一估算意味着,不久的

未来,日本将陷入劳动力极度匮

乏的局面。

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就考虑

到劳动力人口锐减可能给经济

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自20世

纪60年代起,针对劳动力的减

少,日本历届政府先后采取了一

系列的对策。例如,试图花费巨

额财政成本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通过教育结构的改革,加强人才

的培养;推行人才派遣体制,以

之作为有效利用企业外部人才

的途径;从农林水产业、运输业、

通信业、批发零售业等产业的非

效率部门释放过剩劳动力,以充

实其他劳动力紧缺行业等。尽管

上述每项政策的实施都有不同

的现实背景,但是也都有一个共

同的原因,即劳动力市场上的有

效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以加强

人才培养的政策为例,当时日本

正处于经济腾飞阶段,面临着技

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据统计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共计缺

乏220万技术人才,其中包括近

20万高科技人才。正是为了解决

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才不遗余力

地推进教育结构改革,加强科技

人才的培养。1963年,日本政府

还在日本经济审议会上正式推

出了《关于开发人的能力政策的

咨询报告》,其目的无非还是为

从封闭到开放:

杨广晖罗建河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及启示

了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力数量上的短缺问题。再如,人才派遣体制的建立,从微观经济的视角分析似乎是“企业不愿增加正式员工而希望有效利用派遣员工这一合理化意识的需要,以及作为具有某项专长的人才希望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发挥自己的技能和经验,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诚然,当企业准备进入一个新领域时,往往会遇到企业内部无法供给必要的人才,同时进行人才培养又需要花费较多时日的情况。另外,伴随着业务内容的高度化以及企业经营决策迅速化的需要,如企业引进高性能的计算机,马上就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软件工程师、程序设计者、穿孔员、操作人员等。这样当企业内部的人才储备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时,企业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有效利用外部具有立即应战能力人才的战略。但是,如果从宏观的视角分析,就可以看到这种体制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不足。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政府树立了“科技立国”的新政策,开始试图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以技术的优势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而且在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中,明确地把人口素质和科技振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著指出的,只有劳动力的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才能创造价值;技术的更新无疑有助于促进经济的

发展,但是技术的更新并不能取

代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

根本性作用。同时,这些行政化

的经济发展指令,并不能阻止人

口增减的自然规律。快速的老龄

化和低生育率导致的劳动力有

效供给的严重不足还是不可避

免地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的发

展。此后,日本政府又试图通过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将国内劳

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至海外,

同时鼓励女性走出家门进入劳动

力市场,从而将劳动力锐减的不

良经济影响遏制在最低限度。

事实上,直到20世纪90年

代末期,日本政府制定与实施的

上述政策都是以保持日本内部劳

动力市场的封闭性为前提的,即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基本上

取自本国人口。这些政策的悖论

也恰恰在这里,颁布与实施这些

政策的根本原因是本国劳动力供

给严重不足,而要这些政策实施

的前提却是要保证只能在本国劳

动力市场上寻找足够的劳动力供

给。结果,从实际效果上看,所有

这些政策都未能解决由于劳动

力短缺给日本经济造成的危机。

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

政府开始考虑是否要开放国内

劳动力市场,让更多的外国劳动

力进入日本劳动力市场。2005

年,法务省向内阁正式提交了关

于输入外劳计划书,要求内阁

“认真考虑”放宽输入外国劳工

的政策。报告还敦促政府优先接

受能说日语的外国劳工。其中,

由于农业和林业面临的劳动力

短缺状况尤为严重,将优先考虑

新外劳进入这两个行业。该计划

的宣布,意味着长期以来对外封

闭的日本劳动力市场走向终结,

开放之势已成必然,接下来的只

是如何开放的问题了。显然,导

致日本封闭型劳动力市场走向

终结的根本原因还是日本国内

有效劳动力的锐减,而不是政府

政策的变更。

二、研修生制度:日本开

放劳动力市场的肇始

事实上,日本在20世纪60

年代就开始通过研修生制度输

入外国劳动力。本来,日语里的

研修二字和中文意思基本相同,

即指培训、进修等,并非是简单

劳力的代名词。但是从20世纪

60年代末起,日本企业开始单独

引进研修生。此时,引进研修生的

主要是进驻海外的国际企业和合

资企业。可以说,日本研修生制度

是打着教育和培训的国际交流之

名,行输入国际劳动力之实,借以

保证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封闭性。

因此,我们认为研修生制度可以

说是日本开放劳动力市场的肇

始。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由于日本经济陷入泡沫危机,研

修生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研修生

大多从事的是日本人不愿从事的

“三K工作”(危险kiken,肮脏

kitanai,吃力kitsui),工种也集中

分布在服装制作、金属加工、农

耕等行业。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

后,看起来美丽的研修生制度也

逐渐变为“低薪劳动力提供源”

的代名词。由于研修生在日本不

被当作劳动者看待,因而不受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