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睡眠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黄帝内经:春⽣,夏长,秋收,冬藏导读循天时之变,⼀年四季,⾃然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候变化,春⽣、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

从中医学传统的理论来看,季节不同,对⼈体各⽅⾯的影响也明显不同。

四季养⽣强调⼈必须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饮⾷与起居,来适应四时的变化,达到保养精神和元⽓、避免病邪侵害、健康长寿的⽬的。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具体说就是“⼼者,⽣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肺者,⽓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五脏各有对应的季节,肝对应春天,⼼对应夏天,肺对应秋天,肾对应冬天。

所以,根据季节的不同,每⼀个脏器的养⽣调理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四时四季养⽣⼈来源于⾃然。

⼈类的活动也要遵循⾃然规律,做到顺天应时,天⼈合⼀。

如此则⽓⾎运⾏畅达,健康长寿⾃然⽽来。

⼈和树⽊是⼀样的。

秋天的时候,分布在树枝上的营养开始向根部收了。

秋末,枝叶相对处于营养不⾜的状态,树叶就会逐渐变黄、掉落。

冬天,树枝上的营养藏于树根,树⽊完全停⽌⽣长,处于休眠状态。

到了春天,营养⼜从根部开始向树枝⾛。

但因⾥边的营养向外发,外边还没有准备好条件,就会长出⼀个芽。

夏天,所有的营养都到外⾯来了,所以枝繁叶茂。

⽽秋分⼀起,营养成分⼜开始从外⾯向⾥⾯收了,树叶⼜开始变黄脱落。

总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然界⼀切⽣物的春⽣、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个⾃然规律。

我们⼈除了整个⽣命周期有少年、青年、壮年、⽼年四个阶段与⾃然界的四季相似外,在⼀年⾥受四季影响也⼗分明显。

⼀年四季养⽣之【春⽣】春⽣,早睡早起精神好,春应肝⽽养⽣。

《黄帝内经》说:“东⽅⽣风,风⽣⽊,⽊⽣酸,酸⽣肝。

”既然肝脏对应的是春天,春天养⽣⾃然应该以养肝为主。

春季万物萌⽣,欣欣向荣,是阳⽓初⽣且逐渐转旺的时节。

在五⾏上春季属于“⽊”,此季多风。

【黄帝内经】【资料】整理笔记

【黄帝内经】【资料】整理笔记

【黄帝内经】【资料】整理笔记(收集)黄帝内经-整理笔记(收集)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夜11点—1点)11点前要入睡。

晚上少吃,不失眠。

丑时(夜1点—3点),肝经当令;现在的人经常熬夜,其实这是最伤身体的。

(本人PS:而且,我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说,这四季人的脉象都是不一样的,什么弦脉啊滑脉啊,不过不是很懂就是了。

) 寅时(夜3点—5点)肺经当令。

这时人体气血重新分配,人的深度睡眠时间。

卯时(5—7点)大肠经当令。

这时人排便是正常现象。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现在很多人不吃早餐,这是不好的,早餐如春雨滋润人的身体。

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

不可太过思虑。

思伤脾。

伤脾者体湿不是太瘦就是太胖。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所以人一定要午休,哪怕是闭目养神一会。

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

午饭要吃营养合口味。

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

这时是人体头脑最灵活的时间,所以早学夕复习是最有效的。

这个时间做事情效率最高。

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

人发低烧是肾气大伤,有三种人会发低烧:青春期的孩子,新婚夫妇,性生活过度。

发高烧气血足的象。

肾的最高创造力是生孩子的能力。

元气藏在肾里。

盐调动元气,咸味入肾,所以食要清淡。

戌时(晚上19点—21点)心包经当令。

最好与自己生命时重要的人交流十分钟(愉快谈心,聊天)亥时(晚上21—23点)。

三焦经当令。

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这是人做爱最佳时间。

饮食篇:春:五谷养生;夏:羹养长;(本作者PS:就是粥!夏天高粱米水饭+土豆拌茄子多美好啊~~~) 秋:酱剂养收敛;(味道厚重)冬:饮剂养藏。

(淡酒)百病生于气: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本作者PS:古人就是让你没有七情六欲最好了)五痨:一、久视伤血;二、久卧伤气;三、久坐伤肉;四、久立伤骨;五、久行伤筋。

(本作者PS:多运动啊……刚要办个洗浴票,没钱也要省钱……偶不爱跑步,一身汗难受,游泳舒服!效率也好!)七伤:一、太饱伤脾;(本作者ps:每次回家晚上都吃很多,很饱,很难受,可是好想吃啊……)二、大怒气逆伤肝;三、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四、过食冷饮伤肺;五、忧愁思虑伤心;六、风雨寒暑伤形;七、恐惧不节伤志。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本节主要叙述了四时生长收藏的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及特点,指出四季之中,一定的气候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具体的内在联系,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各有特点,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2),夜卧早起,广步于庭(3),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此春气之应,养生(7)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8),奉长者少(9)。

夏三月,此谓蕃秀(10),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1),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13),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14),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5),早卧早起,与鸡俱兴(16),使志安宁,以缓秋刑(17),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8),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19),水冰地坼(20),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21),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2),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23),奉生者少。

【注释】(1)发陈:发,指草木发芽。

陈,敷陈。

发陈,指草木枝叶舒展。

(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指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

(3)广步于庭:广步,缓步而行。

(4)被发缓形:被,同“披”,披散,散开。

披散头发,解开衣服,使形体舒缓无拘束。

(5)以使志生:使意志如春天生发之气宣发舒畅。

《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篇

《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2,夜卧早起3,广步于庭4,被发缓形,以使志生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7。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8。

1 王冰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生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

所谓春三月者,皆因节候而命之,夏秋冬亦然。

杨上善陈,旧也,言春三月,草木旧根旧子皆发生也。

张介宾发,启也。

陈,故也。

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

2 王冰天气温,地气发,温发相合,故万物滋荣。

杨上善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资之以气,德之与气,俱能生也,物因德气,英华开发也。

张介宾万象更新也。

3 杨上善春之三月,主胆,肝之腑,足少阳用事,阴消阳息。

故养阳者,至夜即卧,顺阴消也。

蚤字,古早字。

旦而起,顺阳息也。

4 王冰温气生,寒气散,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张介宾广,大也。

所以布发生之气也。

5 王冰法象也,春气发生于万物之首,故被发缓形,以使志意发生也。

杨上善广步于庭,劳以使志也。

被发缓形,逸以使志也。

劳逸处中,和而生也。

故其和者,是以内摄生者也。

张介宾缓,和缓也。

举动和缓以应春气,则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

后仿此。

6 王冰春气发生,施无求报,故养生者必顺于时也。

张介宾皆所以养发生之德也。

故君子于启蛰不杀,方长不折。

予,与同。

7 王冰所谓因时之序也。

然立春之节,初五日东风解冻,次五日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

次雨水气,初五日獭祭鱼,次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

次仲春惊蛰之节,初五日小桃华,新校正云:详“小桃华”《月令》作“桃始华”。

次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

次春分气,初五日玄鸟至,次五日雷乃发声,芍药荣,后五日始电。

次季春清明之节,初五日桐始华,次五日田鼠化为鴽,牡丹华,后五日虹始见。

次谷雨气,初五日萍始生,次五日鸣鸠拂其羽,后五日戴胜降于桑。

凡此六气一十八候,皆春阳布发生之令,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

新校正云:详“芍药荣,牡丹华”,今《月令》无。

《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白话文

《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白话文

原文: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白话文: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推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

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译文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

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

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藩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

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症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

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泄病。

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垫藏的时令。

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开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痰厥之疾。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最近一直在看《黄帝内经》深感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远。

老祖宗当年说的事,今天还闹不明白的多的去了,真要好好学习。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圣经,它说的是医道,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修养生机,治身体于未病。

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做这个季节该做的养生保健,才能健康。

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养生,到时候就会发病,而这些病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以前积攒的。

所以中医讲究的是自己的病自己负责,身体的好坏与你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

《黄帝内经》注重四季养生,主张“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下面分别道来:一、春季如何养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果冬季未藏好,此刻会生病。

在春季要按时睡,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使得的精气慢慢升起来。

春天不要压抑自己,拂逆它就会伤肝,到夏季就会寒变。

春季要多吃五谷,豆子,它们是种子,主生发。

比如五豆粥;吃春饼,各种蔬菜卷在饼子里,新鲜的蔬菜也是生发。

但一定吃应季节的不吃反季节的。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人体也是这样,在春季生发。

这时有旧疾的人特别容易复发旧病,这是人体的本能,希望借春天的生机来冲击身体里的病灶,把病邪赶出体内。

我们如果顺应这个天机,合理的调养就会治好旧病。

春天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如果未得到充分的生发,到夏季心火就会不旺,供生长的东西就会不足。

人体的生发主要靠的是肝气。

春季肝气特别旺,过旺就会打破身体其他藏腑的功能,肝气又不能压抑,就要合理的转化和排泄它,称为舒肝理气。

肝气要靠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的。

所以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塞,排泄不利的表现。

口苦可以吃小柴胡丸或冲剂;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可服加味逍遥丸;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可选平肝舒络丸。

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并可减肥。

春季人体阳气向外散发,皮肤舒张开,风寒特别容易入侵,这时有人易犯咳喘症。

《黄帝内经》四季调护要点

《黄帝内经》四季调护要点

《黄帝内经》四季调护要点《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经典之一,其中有关四季调护的要点主要集中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一篇中。

以下是《黄帝内经》中关于四季调护的要点:春季调护:起居:春季应早睡早起,利于木气生发。

饮食:春季宜清淡,以利肝气舒发。

多食新鲜蔬菜,有助于疏泄肝火。

情志调养:情绪宜舒畅,避免过于激动。

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穿着:春季温差较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避免过于厚重或过于单薄。

夏季调护:起居:夏季宜晚睡早起,避免日晒过度。

饮食:宜多食水果、蔬菜,有助于清热解渴。

避免暴饮暴食,以免伤胃气。

情志调养:情绪宜平和,避免过度激动。

夏天宜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穿着:避免暴露于强烈阳光下。

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以利汗气散发。

秋季调护:起居:秋季宜早睡早起,有助于肺气清肃。

饮食:宜多食养肺食物,如梨、白果等。

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情志调养:情绪宜宁静,避免过于忧虑。

适度锻炼,有助于调畅气机。

穿着: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避免过于单薄的衣物。

冬季调护:起居:冬季宜早睡晚起,有助于养阴补肾。

饮食:宜多食温热食物,如姜、葱、大枣等。

避免过食生冷食物。

情志调养:情绪宜安静,避免过于冲动。

冬季宜静养精神,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穿着:冬季要保持足够的保暖。

注意防风、防寒,避免过度受寒。

这些是《黄帝内经》中关于四季调护的一些要点,总体原则是顺应自然之气,调养心身,以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个体差异和环境变化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有特殊的身体状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重要经典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基石。

其中,黄帝内经提出了四季养生的口诀,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个口诀是指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达到保健和健康的目的。

春夏养阳春夏季节阳气旺盛,是阳气充盛、阴气相对较少的时候。

因此,春夏养生的重点是养阳。

以下是春夏养阳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1. 保持情绪稳定春夏之季,阳气充足,人体精神状态也相对较好。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定是很重要的。

可以通过参与户外活动、太极拳等运动,或是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来保持情绪的平衡。

2. 多晒太阳春夏季节阳光充足,人体可以充分吸收太阳的阳光和热量,促进新陈代谢。

每天早晨和傍晚的阳光对人体特别有益,可以适当晒太阳,以增加体内阳气的生长。

3. 饮食调理春夏季节,应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山药、龙眼、木瓜等,以增加体内的阳气。

同时,还要注重饮食的清淡,不要过食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过度增加阳气。

4. 适度运动春夏季节气温适宜,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锻炼肌肉和骨骼。

可以选择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每日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保持阳气的生长和身体的健康。

秋冬养阴秋冬季节阳气渐衰,而阴气逐渐盛长。

此时需要注意调理身体,养阴气。

以下是秋冬养阴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1. 着重休息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较慢,需要更多的休息来保持健康。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晚上尽量早点入睡,白天可以适当休息。

2. 注意保暖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容易导致人体阳气流失。

因此,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受凉。

可以多穿一些衣物,特别是保暖性较好的材质,如羊毛、棉衣等。

3. 调节饮食秋冬季节可以多食用具有滋阴性质的食物,如黑芝麻、莲子、枸杞等,以补益阴气。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过度增加阳气。

4. 适度运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体力消耗相对较大,需要适度运动来增强体质。

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阳气上升,渐渐向外发散,所以生育万物,显示出应有之姿容。

这就叫“发陈”。

这一时节之中,天气温,地气发,天地相应,温发相和,故万物滋荣。

相较于秋日早卧早起、冬日早卧迟起的要求,春天的养生法则中,最重要之处在于要“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是说春天人们应多走走,在公园里散步,把冬日在身体里积蓄的潜能发散出来。

庭”,古时指屋外面,院子里面的空间,在这样的地方“广步”,是提醒我们春季要避免风寒。

春寒料峭,吹到身上,还是会伤害到我们宝贵的阳气。

俗话常说“春要晤”,就是同样的道理。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古人认为,这段时间里,多给周围人一些鼓励、帮助的话,不光是对对方,对自己也会带来一年好运的好兆头。

所以古时的处罚之刑,不会放在春天,一定是秋后。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如果不遵守春季养生方法,会伤害到肝的功能。

这是因为,春属木,人体五脏之中,肝也属木,不按照春季养生方法行动,肝气得不到良好的滋养,本该属火、充满温煦的夏,就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奉长”之资,反为“寒变”。

中医认为,春应于肝。

从饮食上: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曾指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

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补益脾胃。

如: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春笋、香椿叶、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大枣、山药等;此外,要多吃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

应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它们会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

忌吃羊肉、狗肉、鹌鹑、荞麦、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及辛辣物等。

从情志上: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养生经典,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养生智慧,对于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四季养生原文展开,带您一起探索黄帝内经中的智慧。

春季养生篇黄帝内经中提到:“春者,发陈乃应,故多风。

……物以时时和,不以时时和,邪气乃生。

”这表明春季养生应注重舒展肝脏、调畅气机,避免疾病的侵袭。

在春季,可以借助适当的饮食疗法调理肝脏,如多食用具有疏肝作用的食材,如柠檬、苹果、菠菜等,以帮助舒缓肝火,并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夏季养生篇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夏四月,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正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时刻。

在夏季,人们需要避免暑湿邪气的侵袭,注意清凉降暑。

饮食上,宜多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滋润体内的阴液,调节体温。

秋季养生篇秋季是天地阳气渐收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时候。

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其天气凉飕飕”、“此谓天衰”。

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养肺防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合理的饮食安排包括多食些梨子、白果等润肺食物,同时避免过食辛辣、燥烈的食物,以防对肺脏产生不利影响。

冬季养生篇冬季天寒地冻,人们需要更加注重保暖和防寒。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至阳气绝,地气上腾,故以平旦卧,与时俱起。

”在饮食方面,应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辣椒、大蒜等,以帮助体内产生热量,维持体温平衡。

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受寒。

总结黄帝内经提出的四季养生原则,以适应自然的阴阳变化,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

春季舒展肝脏、夏季清凉降暑、秋季养肺防燥、冬季保暖防寒,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四季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人们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的智慧已经传承至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经验。

黄帝内经养生 一年四季的养生之法

黄帝内经养生 一年四季的养生之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帝内经养生一年四季的养生之法
导语:养生,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的人可是越来越注重养生了,那么在古代黄帝内经养生是怎样的呢,到了现在依旧在沿用吗?我们要如何养生呢,食疗
养生,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的人可是越来越注重养生了,那么在古代黄帝内经养生是怎样的呢,到了现在依旧在沿用吗?我们要如何养生呢,食疗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文章内容吧。

《黄帝内经》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书籍,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方法和预防法则,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不仅被中炎黄子孙关注和传承,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并越来越凸显。

《黄帝内经》谈养生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养生要顺应四季,天人合一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人本身就有一个健康的预警系统,如果你的生长和现实有了误差,
生活常识分享。

黄帝内经四季睡眠时间

黄帝内经四季睡眠时间

黄帝内经四季睡眠时间
1、春:春天的三个月,顺应了天时之气,诞生新的生命,自然界大地升温,草木变绿,暖意盎然,一片生发的景象;跟随时间的变化,生活起居适当早起。

2、夏:夏天的三个月,生活起居应该晚睡早起,加睡午觉,不要厌烦夏日炎炎,要适宜出汗,促进代谢,勿贪凉食冷,损伤胃肠。

3、秋:秋季的三个月,生活起居宜早睡早起,增减随时,使精神志收敛回归,心神安宁。

4、冬:冬天的三个月,是封藏和进补时节。

生活作息应早卧晚起,阳光下进行有氧运动,要躲避冬天的寒凉。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2),夜卧早起,广步于庭(3),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此春气之应,养生(7)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8),奉长者少(9)。

夏三月,此谓蕃秀(10),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1),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13),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14),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5),早卧早起,与鸡俱兴(16),使志安宁,以缓秋刑(17),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8),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19),水冰地坼(20),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21),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2),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23),奉生者少。

【注释】(1)发陈:发,指草木发芽。

陈,敷陈。

发陈,指草木枝叶舒展。

(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指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

(3)广步于庭:广步,缓步而行。

(4)被发缓形:被,同“披”,披散,散开。

披散头发,解开衣服,使形体舒缓无拘束。

(5)以使志生:使意志如春天生发之气宣发舒畅。

(6)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是指精神、行为活动需顺应春阳生发之气。

杀、夺、罚,是指违逆春阳生发之气。

全句强调春之养生需要与春阳生发之气相顺和,不可相左。

(7)养生:此处养生强调养护春生之气。

(8)夏为寒变:春季失于调养,生发之气不足而导致夏日发生的寒性病变。

(9)奉长者少:奉,奉养。

春气不能生发,便不能奉养夏令长气。

下文奉收、奉藏、奉生之义皆仿此。

(10)蕃秀:蕃,繁茂之义。

秀,华美。

形容万物茂盛壮美。

(11)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开花。

黄帝内经讲义

黄帝内经讲义

黄帝内经讲义黄帝内经讲义(转载)黄帝内经讲义从中医角度讲:睡觉的最好方位并不是一定的而是与季节有关。

可以参考易经、我国古天文、阴阳五行、以及子午流注的理论。

人体睡觉的方位应该与“斗柄回寅”的循环理论相应同时也与每个人的身体个体差异相结合。

一般来说:可以按季节来定方位:1.春天----头东脚西顺应木相在东方2.夏天----头南脚北顺应火相在南方3.秋天----头西脚东顺应金相在西方4.冬天----头北脚南顺应水相在北方另外如果治疗和保健身体更应顺应天时可以对内脏有力比如“皮肤有病,按中医肺主皮毛肺脏为金在秋天“头西脚东”顺应季节的方向,可以加强治疗效果。

当然这方面的还有很多仅举此例简单说明。

子午流注与12时辰养生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

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这个顺序,就健康长寿。

因此中医时间医学将十二地支作为日节律的指称。

日节律就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

子时(23点至l点),胆经最旺。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

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

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

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11.春季养生法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在黄帝内经中主张人们晚睡早起,清晨在庭院缓慢散步,舒展身姿,使体内气体变得更加通畅。

我们要顺应春天的养生法则,一旦违背就会损伤肝气,这样到了夏季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发生寒性病变。

2.夏季养生法夏季养生主要注重的就是早起,让阳光照射在身体上,充实精神,疏泄卫气,使人心情舒畅。

一旦没有保养“长气”,那么供给秋天的精力就会少许多,容易患重病。

3.秋季养生法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在精神方面不急不躁,平和秋天的肃杀之气,从而达到充实保养肺气的`效果。

否则一旦肺气损伤的话,到了冬天就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4.冬季养生法这个时候气温逐渐下降,水也开始逐渐结成冰,这是人们不能随意的挥霍之前累积起来的,氧气也不能扰乱他的平衡。

每天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出现之后再起床,避免寒气入侵身体,保持身体的温暖。

上面所讲的这些就是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的具体内容了,了解了这些之后相信你一定也知道了这本书中强调的养生观念了吧。

想要保证身体健康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就一定要注意这些养生方法,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四季养生的主要内容2四季养生常用保健中药四季保健中药是根据中医关于"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和"四季五补"的原则制定的,以帮助人们适应气候的变化,来调节机体、促进健康。

所谓"春夏养阴、秋冬养阳",是因为春夏气候温热,容易伤人阴液;秋冬气候寒冷,容易损人阳气,故宜养之。

所谓"四季五补",即春主升发,内应肝胆,宜升补;夏主炎热,内应心与小肠,宜清补;长夏介于夏秋之间,湿热主令,内应脾胃,宜淡补;秋主肃杀,其气已凉,内应肺与大肠,宜平补;冬主敛藏,其气寒冷,内应肾与膀胱,宜温补。

春季保健中药一般宜采用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药物,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现在的世界各类污染层出不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病痛也就不断袭来,所以现在很多人也是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可以通过养生来提高身体机能,从而躲避病痛的骚扰,那么,被国人称为医之始祖的黄帝内经又是怎么谈养生的呢,到现在还在沿用吗?《黄帝内经》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不仅被我们炎黄子孙关注和传承,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并越来越凸显。

《黄帝内经》谈养生的原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养生要顺应四季,天人合一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季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份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人本身就有一个健康的预警系统,如果你的生长和现实有了误差,身体就会自动发出健康的预警了,如在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中,会出现一些身体外在的病变,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可以了解这些隐形的信号告诉你的健康隐患,这样你就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

那大自然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春夏之际,阳气生发释放,万物萌芽生长,生命的能量活跃于外;秋冬之时,万物萧索肃杀,生命的能量收藏。

黄帝内经睡眠养生知识

黄帝内经睡眠养生知识

黄帝内经睡眠养生知识我有个朋友,最近老是跟我抱怨睡眠不好。

我就跟他说:“你知道吗?黄帝内经里可有着不少关于睡眠养生的智慧呢。

我自己就从中受益不少。

”他一脸好奇地看着我,问:“真的吗?快和我说说。

”我笑着开始分享:“你看啊,咱们一天的生活得跟着自然的节奏走。

白天的时候,就像黄帝内经说的,要活动起来,让阳气散发出来。

我以前呢,白天老是坐着不动,结果到了晚上,精神还很亢奋,根本睡不着。

后来我就调整了,白天该工作工作,还会抽时间去散散步,活动活动身体,这阳气一顺畅,晚上就感觉不一样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那晚上呢?”我回答:“晚上可关键了。

夜晚是阴气盛的时候,我们就得顺应阴气,好好休息。

我以前总是熬夜,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时间一长啊,身体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从那以后,我就尽量早睡。

而且啊,睡觉之前我会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你想啊,要是带着一肚子的烦恼和想法上床,肯定睡不好。

我就会在睡前听听轻柔的音乐,或者看几页书,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就像黄帝内经里倡导的要宁静。

”朋友有点疑惑地说:“就这么简单?”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还不止呢。

咱们睡觉的环境也很重要。

我特别在意我的卧室环境,不能太亮,也不能太吵。

这也是符合黄帝内经的理念的。

在一个舒适、安静、黑暗的环境里睡觉,就像给睡眠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温床。

我有时候晚上睡觉,稍微有点光线或者声音,就会睡不踏实。

而且啊,我睡觉的时候,也不会让自己吃得太饱或者饿着肚子,饱食或者饥饿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朋友感叹道:“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

”我继续说:“还有呢,四季的睡眠也有讲究。

夏天的时候,白天长夜晚短,我可能会稍微晚睡一点,早起一点,中午还会午睡一会儿,补充精力。

冬天呢,白天短夜晚长,我就会早睡晚起,让自己的身体好好地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养精蓄锐。

这都是从黄帝内经里得到的启发。

我现在就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提高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你也可以试试啊。

”朋友听了我的话,眼睛里充满了希望,说:“我今天回去就开始按照你说的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站首页- 分类目录- 本类文章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
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释文]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象,万物欣欣向荣。

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

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损害、劫夺和克伐它。

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

由于天地之气不断上下交换,所以一切植物都已开花结实。

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不发怒,让精神象万物开花成秀那样充实,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

这就是与夏季相适应的
保护长养之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以致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秋风劲急,地气清肃。

这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一般起居时间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

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肺气,到冬季会发生腹泻完谷不化一类的疾病,以致适应冬季"闭藏"的力量就少了。

冬季的三个月,是万物闭藏的季节,呈现水冰地裂的寒冷景象。

这时人们要适应冬季的特点,应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东西,把它秘藏起来一样。

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就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肾气,到来年春季就要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以致供给春天生发之气的力量就少了。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天德隐蔽不露,运行不息,万物的生气才会不止。

如天气不清明,则日月便会失去光辉。

天运失常,则邪气充满空间。

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雾弥漫而不能上升,地气就不能上应天气,露水也不能下降。

天地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就不能延续了,那么即是巨大的树木也会死亡。

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没有节制,白露当下不下,草木就会枯槁,失去了它的繁荣景象。

有害的邪风不断刮起,暴雨经常降下,天地四时不能保持其相互间的平衡,违背了正常的规律,使万物的生命未到一半就中途夭折了。

只有圣人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不发生大病,因为他不背离万物的生长规律,故它的生机就不会衰竭。

违反了春季的养生之气,则少阳之气不能生发,肝气发生病变。

违反了夏季的养长之气,则太阳之气不能生长,心气空虚。

违反了秋季的养收之气,则太阳之气不能收敛,肺热喘促胸满。

违反了冬季养藏之气,则少阴之气失于闭藏,肾气衰弱于下。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两季重视保护阳气;秋冬两季重视保养阴气,以顺从根本。

所以能够同自然界万物一样,维持着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

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那就破坏了生命的根本,败坏了真元。

所以说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衰老、死亡的根本。

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则不会产生疾病,这样便可以说真正掌握了养生的道理。

圣人能够奉行这个道理,愚昧的人则时常有所违背。

顺从阴阳就能生存,违背了阴阳就会死亡。

顺从了就会太平,如果把违逆当作顺从,那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失去协调而成格拒。

所以圣人不是有了病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

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

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口喝了地去挖井,战乱发生了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摘自《文白对照中医古典名著·素问》主编:何文彬谭一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