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的生物强化技术
莱特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中试
![莱特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中试](https://img.taocdn.com/s3/m/53e1da47e518964bcf847c08.png)
废水在混合 罐 中按 一定 比例开 始混 合 , 在调 节隔 油罐 中进行 油水沉 降分离 以后 , 出水直 接进 入生 物强 化反 应池 , 水 中的大部分 有机物 在生 物强 化处 理池 内被 废
特 效 微 生 物 降解 ; 了 维 持 生 物 强 化 池 内 的 微 生 物 生 为
长环境 , 利用鼓 风 机持 续 向池 内供 氧 , 用 营 养 液计 利 量泵 定期 向池 内投加 营养液 , 同时 为 了保持 池 内合适 的含盐 量( DS 满 足 2 ~3 / T ) 0 0g L的运 行 要求 , 需要 通过清 水计量 泵 向池 内补充 低盐水 ; 物强 化池 内曝 生
中 国 石 油 兰 州 石 化 公 司 化 工 抗氧 剂装置 废 水 、 羟 基 苯 甲醛 装 置 废水 、 酐 对 顺 装 置废 水 、 甲乙 酮装 置 废水 四种 , 水 中 的 C ) 含 废 ( D、
盐 量较高 , 是传统生 化法难 以处理 的 高浓度 、 毒性 、 高
图 1 试 验 装 置工 艺 流 程
张 新 惠 ,9 6年 毕 业 于 中国 石 油 大学 ( 东 ) 19 华 化学 工 程 与 工 艺专 业 , 程 师 , 工 现就 职 于 中 国 石 油 大 港 石 化 公 司 , 要 从 事 高 浓 度 有 机 废 水 处 理 工 作 。 主 通信地址 : 天津 市 大 港 区三 号 院 滨海 北 路 1 74 6—1号 中 国石 油 大 港 石 化 公 司 ,0 2 0 3 0 8
关键 词 L R 生 物 处 理 工 艺 有 机 废 水 高 C D 石 油 类 TB O
0 引 言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强化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强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2d5cb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8.png)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强化技术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生物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生物强化技术的概念生物强化技术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酶或基因工程菌等,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这些引入的微生物或生物制剂能够增强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能力,改善污泥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二、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引入的高效微生物能够直接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
这些微生物经过筛选和培养,具有特定的代谢途径和酶系,能够快速分解和转化目标污染物,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2、共代谢作用某些微生物在降解主要污染物的同时,能够产生一些酶或中间产物,促进其他微生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的分解。
这种共代谢作用可以拓宽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范围。
3、竞争抑制作用引入的优势微生物能够与原有的微生物群落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4、生物刺激作用添加一些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或电子受体等,可以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增强其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三、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形式1、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剂这是最常见的生物强化方式。
通过筛选和培养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制成菌剂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中。
例如,对于含有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污水,可以投加能够降解这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菌剂。
2、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如多孔材料、凝胶等,使其在处理系统中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和活性。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能够提高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微生物的流失。
3、基因工程菌的应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基因工程菌,并将其引入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强化技术在淀粉废水处理中应用
![生物强化技术在淀粉废水处理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3dfad150e2524de5187e2b.png)
生物强化技术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水质特点分析,结合国内外现有成熟生化处理工艺,针对生物强化技术在生化处理阶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生物强化技术淀粉废水处理应用与研究在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淀粉废水。
根据有关调查和统计,按万吨干淀粉生产规模计算,马铃薯淀粉废水排放量平均为7万吨,其中蛋白废水4万吨,淀粉洗涤废水3万吨。
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杂质)、蛋白质和糖类,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cod浓度一般在7000-40000mg/l,峰值可达到75000mg/l,ss浓度则高达4000-15000mg/l。
一、国内外同类废水处理研究现状分析通常,对于淀粉废水这种高浓度有机酸性废水,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成熟技术,基本上是采用预处理加生化处理的方法。
据调研,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淀粉加工废水80%以上是采用以生化法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法在国内外污染治理行业中,是降解淀粉废水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理工艺,主要分为好氧生化法和厌氧生化法。
好氧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厌氧生物法多采用uasb、abr等厌氧反应器。
在我国大中型淀粉加工企业中,大多已建有不同规模的生化处理装置,且多为厌氧+好氧的复合生化处理工艺。
(1)厌氧生化法厌氧生化法可有效地提高生化池负荷,减小池容,大幅度降低动力消耗,在同样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厌氧生化的运转费用只有好氧生化法的一半,同时可回收沼气,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但由于其处理不彻底,因此基本不能单独使用。
厌氧处理同时还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这是一种较好的生物脱氮(有时也采用生物膜系统)、脱磷系统。
(2) 好氧生化法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好氧生物处理广泛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b56e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1.png)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改善环境的技术手段,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吸收、转化和降解作用,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确保人类健康。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及挑战。
一、生物强化技术原理生物强化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吸收、转化和降解作用来改善环境质量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原理包括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三个方面。
生物吸附是指生物体表面的一层吸附膜对有害物质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转化是指生物体对有害物质进行化学变化的作用。
微生物能够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能源和营养来源,通过代谢过程将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的物质,如将有机物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
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有机物进行分解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物质,能够将有机物降解成更简单的物质,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1. 微生物生物滤池微生物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的装置,是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典型应用。
通过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或污水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微生物膜能吸附并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2.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的技术手段。
通过在水体中引种适宜的植物,如菖蒲、芦苇等,这些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
4. 自然湿地修复技术自然湿地是一个具有天然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
通过利用自然湿地的植被和土壤,在湿地中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实现水污染的治理。
生物强化技术KONODO
![生物强化技术KONODO](https://img.taocdn.com/s3/m/61cea20977232f60ddcca1fa.png)
生物强化技术2020目前,污水处理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势菌种的筛选、驯化、纯化等传统的微生物工程技术方面。
一、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1、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以后逐步得到关注、研究和应用。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提高生物降解反应器或原体系中微生物的降解能力,通过投加外源微生物或营养调节成分来保持、强化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生物降解效果。
生物强化技术所利用的微生物可以来源于原有的生物降解体系,经过驯化、富集、筛选、培养获得:也可能是原来生物降解体系中不存在的微生物。
通过投加外源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包括微生物的直接降解作用和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
直接降解作用:通过投加能够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微生物,提升生物反应器中生物降解活性,微生物以污染物为碳源或能源,实现对污染物的直接降解。
共代谢作用:有些污染物质,微生物不能直接以其碳源和能源生长,但在其它基质存在的条件下,能促进其降解。
共代谢过程主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相互协作降解污染物质,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实现对污染物的直接降解作用和共代谢作用,前提是获得功能性降解微生物或者微生物菌群。
获取具有降解功能的微生物或菌群主要途径有:1、通过长时间驯化,获得具有一定降解能力的菌株或菌群;2、从特定的环境中分离纯化、获得某些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3、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获得或增强特定降解能力。
3、从本质意义上讲,在生产中投入活性污泥也属于生物强化技术。
但对于污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或毒性强的污染物,则需要经过长期驯化,尤其是自然的筛选和淘汰过程,才能逐步在反应器中建立生物降解菌群,实现生物降解过程。
而且,污泥来源的微生物菌群并非常常有效。
因此,在常规污水处理的生化系统中通过投加外源性具有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实现对生物降解微生态系统的优化,提高生物降解的广谱性和生物降解的效能,就成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选项。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ca067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1.png)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是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该法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因好氧微生物繁殖,经一定时间后形成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主要应用于焦化废水预处理后的二级处理。
生物脱氮技术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可分为A-O、A-A-O、O-A-O等工艺,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主要有半硝化工艺(SHARON)、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SHARON-ANAMMOX)、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CAUON)。
其中,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耗氧量明显减少,不需要添加碳源,而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很少。
生物流化床技术生物流化床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膜法工艺,其载体在流化床内呈流化状态,使固(生物膜)、液(废水)、气(空气)三相间得到充分接触,颗粒之间剧烈碰撞,生物膜表面不断更新,微生物始终处于生长旺盛阶段,保持高浓度的生物量,传质效率极高,水力停留时间短,运转负荷比一般活性污泥法高10~20倍,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因此近几年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生物强化处理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相比,生物强化技术使用了特效微生物菌群和维持菌群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可大大缩短处理工艺流程和工程投资,无二次污染,可抑制污泥膨胀,提高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有机废水处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序批式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SBR)是一个间歇注水的反应器系统,包括一个独立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器,活性污泥工艺的所有步骤都在其中发生,典型流程包括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等5个过程,是一个集生物降解和脱氮除磷于一体的间歇运行的废水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
养猪场污水氧化塘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
![养猪场污水氧化塘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34576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a.png)
养猪场污水氧化塘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养猪场污水氧化塘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摘要:随着全球养猪产业的发展,猪场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养猪场污水氧化塘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氧化塘、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养猪场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磷酸盐等主要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经过实验验证,该工艺能够稳定运行,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养猪场污水处理;氧化塘;光催化;生物降解1. 引言养猪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牧业分支,但由于猪只数量众多和排泄物的特性,导致养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和磷酸盐等污染物。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存在处理效果不佳、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经济的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2. 氧化塘工艺氧化塘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氧的供给及微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
在养猪场污水处理中,氧化塘可以有效去除部分有机物,降低水中COD和BOD的浓度。
3. 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通过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一系列强氧化性的活性物种,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钛酸钡、二氧化钛等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中,能够有效激发电子和空穴,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4.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是利用生物体内的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活动将有机物降解为较简单的化合物。
在养猪场污水处理中,生物降解可以进一步去除氨氮和磷酸盐等污染物,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5. 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将氧化塘、光催化和生物降解三种工艺相结合,构建光催化—生物降解强化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养猪场污水的处理效果。
具体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污水预处理:对养猪场产生的污水进行简单的固液分离,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
(2)氧化塘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氧化塘处理,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部分有机物,并使水体中COD和BOD的浓度得到降低。
微生物强化技术
![微生物强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dfde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c.png)
微生物强化技术
《微生物强化技术》
一、绪论
微生物强化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Technology,MET)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技术,它通过引进特定的微生物细胞和/或它们的代谢产物,来影响环境物质的质量、化学反应、混合状态及其他微环境条件,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强调,微生物强化技术在处理水污染和垃圾处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技术原理
微生物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进特定的微生物细胞和它们的代谢产物来影响环境物质的质量、化学反应、混合状态及其他微环境条件,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微生物强化技术与其他环境技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改善环境质量。
它与其他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环境改善不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改变,而是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学反应来实现的。
三、应用
(1)废水处理:微生物强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废水处理,它能够经由植物、微生物或细菌生成的代谢产物来处理水中的污染物,来保护水土环境。
(2)垃圾处理:微生物强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垃圾,它能够利用微生物的酶促反应,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从而降低垃圾的污染性,减少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
四、结论
微生物强化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废水和垃圾,经由植物、微生物或细菌生成的代谢产物来处理水中的污染物,利用微生物的酶促反应,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1829b5f121dd36a32d8242.png)
状况 一般 比较 复杂 ,含有 多种 成分 ,因此将 其投加 到 系 统后可 能受 到其 他组 分 的抑制作 用 , 以达 到预期 难 的治理 目标 。为此 ,Bb ok等 开发 了一种 离线 富集 a cc 反 应器 ( f— ie e rc igr at r 。这 种 反应 of ln n ih n- eco ) 器 可为 生物 强化技 术 的实施 提供 大量 菌剂 ,并模拟 实 际废水 的组成 和环 境条 件 , 使投 加 到系统 中 的菌种 很 快 适应 新环 境 ,从而有 效去 除 目标物 。 研 究认 为 , 通过 投加 与 目标物 类似 的营养 物质 可 以达 到富集 培养 的 目的 。S h it等研 究还 发现 ,用 cm d 纯 菌 P edm n s p 降解 卜硝基 苯酚 ,葡萄 糖 的存 su oo a s 在 会 提 高 卜硝基 苯与 最 大 比基 质 的去除速 率 ,但 此 法 并不适 用 于所 有 的微 生物 。例 如 ,Lcm n a ka n利 用 3 ~4种 假单 胞属 的优 势菌 种进行 2 4 二氯 苯氧 乙酸 ,一
摘
要 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治理废水的高效技术,在废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作
用机理是通过在 污水中加入优势高效菌种来增加和改善处理系统的能力。 文章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 以及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利用 实验评价 了生物强化作用的效果,并总结 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关 键词 生物 强化 技 术 废 水 治理技 术 微 生物 生 物 降解
0 引 言
生物强化技术 (ia ge tto ) b ou mn a in 又称生物增强 技术, 是通过向废水处理系统中直接投加从 自然界中 筛选 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高效菌 种 ,以改善 原处理 系统 的能力 ,达到对 某种 或某 一类
生物强化处理PPT课件
![生物强化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a01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d.png)
生物强化处理与其他技术的联合 应用
将生物强化处理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结合, 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实现优势互 补,提高整体处理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
拓展应用领域
将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应用于 更多类型的废水处理,包括 高浓度有机废水、重金属废 水等。
石油污染治理
总结词
生物强化处理在石油污染治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 有效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
详细描述
针对石油泄漏等石油污染事故,生物强化技术通过强 化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物 的分解转化。通过向受污染环境中投加高效降解菌株 或优化原有菌株,提高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能力,降 低石油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生物强化处理 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环保等优点,在 石油污染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强化处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生物强化处理概述 • 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 生物强化处理的应用案例 • 生物强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 结论
01
CHAPTER
生物强化处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物强化处理是一种利用特定微 生物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方法 。
特点
具有针对性强、处理效率高、操 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 的废水处理。
有机废弃物处理
总结词
生物强化处理在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加速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和资源化 利用。
详细描述
针对各类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通过生物强化技术, 选择性地富集和培养高效降解微生物,提高微生物降解能力,加速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和 资源化利用。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生物强化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24246927d3240c8447ef5b.png)
Page 30
全新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SKBS 工作间 SKBS微生物强化技术
Page 31
SKBS工作间 SKYCLEAN生物强化装置安放于SKBS工作间中,起到防雨、防尘、延长设备 使用寿命,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美化厂区环境的作用。
Page 32
全新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案 例 SKBS微生物强化技术
50
200
40
进水 去除率
处理水
150
30
100
20
50
10
0 6/2 6/4 6/6 6/8 6/10 6/12 6/14 6/16 6/18 6/20
0 6/22
日期
LG LCD生产废水波动大,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曝气池中微生物活性低,不能稳定达
标排放。采用生物强化工艺后,通过提高优势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处理效率明显提 升,实现稳定达标。
项目概况
行业:石化 水量:250m3/h(实际运行) 运行情况: - 生物处理系统为缺氧-好氧组合工艺,A、B 两个廊道并联运行。 - 曝气池进水COD为500-600mg/L,出水COD基本在100mg/L左右。 存在的问题: - 随加氢裂化装置开工及新建聚丙烯装置投产,系统处理负荷增加。 - 系统抗冲击能力有待加强,在停工检修或装置故障时系统易受到冲击。冲击 后系统恢复时间较长,恢复期间出水指标无法满足要求。
2.5 ppm
4台
CODMn : 1350ppm ( 970ppm - 2200ppm )
CODMn : 80 ppm 36 ppm
20小时
4.5 X 106 2.7 X 108
4500 ppm 7900 ppm
Page 37
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
![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https://img.taocdn.com/s3/m/9240c20f581b6bd97f19eab4.png)
340
1.2 方 法 1.2.1 SBR 的接种
反应器分两组,实验组中接入造纸厂废水处理 站沉淀池活性污泥 1L、生活污泥 1L 和优势菌群,污 泥总接种量约 60gVSS,优势菌群接种量为 2g/L(湿 重),质量比 P.chrysosporium :F8 :W10=2:5:2。对照 组不接种优势菌群。 1.2.2 SBR 的驯化
44
水处理技术
第 31 卷 第 10 期
COD 小于 100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GB 8978-1996)。说明本试验设定的工艺 条件比较合理。故对两者的反应时间不作调整。 2.2.2 SBR 最佳沉淀时间
由于 SBR 工艺是静置沉淀,所以沉降性能好, 所需沉淀时间较短。本试验表明,反应器进入稳定运 行阶段后,只需沉淀 0.5h,出水 SS 即小于 40mg/L。 若沉淀时间过长,由于反硝化作用,会出现污泥上浮 现象,反而会影响出水水质。可见原来确定的工艺参 数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 2.2.3 SBR 的容积负荷
第 31 卷 第 10 期
42
2005 年 10 月
水处理技术 TE C H N O LO G Y O F W A TE R TR E A TM E N T
Vol.31 No.10 Oct.,2005
利用生物强化2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化反应器的最佳操作工艺。
关键词:造纸废水;优势混合菌;SBR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70(2005)10-0042-03
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是指为了提 高废水处理系统的降解能力,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 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原有处理体系的 处理效果,从而使废水的生物降解过程更具针对性, 高效性。目前,对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 外研究热点。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也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针对造纸废水木质素 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利用本实验室筛选,优 化组合得到的优势菌群,在 SBR 中,对造纸废水进 行微生物降解。并研究了利用 SBR 和生物强化技术 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最佳工艺,以期为碱法制浆造 纸厂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6f27d6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4.png)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李彦宇;董三强;何子晗;谢慧娜;赵炜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
【年(卷),期】2024(43)5
【摘要】生物强化技术是指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营养物或基质类似物投加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以提高生化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本文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的概念和作用机理,探讨了生物强化技术在低温污水、难降解有机废水、高盐废水、污水的脱氮除磷、地下水的污染修复和污泥减量化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评价了实际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生物强化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势,是未来污水生物处理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李彦宇;董三强;何子晗;谢慧娜;赵炜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1
【相关文献】
1.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2.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3.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4.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5.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e651c9c281e53a5902ff89.png)
浅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战略的深入,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特别是污水处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手段相比,运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具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双重优点,本文主要从原理、操作方法和技术特点等几方面对生物膜法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标签:生物技术污水处理应用生物膜法生物强化0 引言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水污染控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控制水污染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战略的深入,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特别是污水处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手段相比,运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具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双重优点,本文主要从原理、操作方法和技术特点等几方面对生物膜法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1 生物膜法技术的主要特点生物膜法是令微生物附着在惰性滤料上,形成膜状的生物污泥,从而对污水起到净化效果的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膜法技术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起初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包括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方面,后来扩展到接触氧化法,并广泛运用在纺织、印染、化纤等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
其中,接触氧化法因填料做不到经久耐用、成本低廉,且对大型池的均匀布水布气存在技术困难等,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结果显示,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法和生物曝气滤池法等生物膜法技术的突破和投入使用,表明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上的良好前景。
首先来看这两项技术的原理。
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英文简称TF/SC,属于美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标准技术,国内由国家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与兰州铁道学院联合开发,通过在试验室、中间试验和工程生产试验等各个环节实施全流程试验,获得完整的设计参数后,并建设两座污水量为10×104m3/d的规模处理厂投入实用。
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0d10dd360cba1aa811da80.png)
( i h mi l e a t e t f - n c n e o【 eo e ig Uno [e y  ̄ j s 1 0 8 ) Bo e c p rm n . t a d S i c [ g f t i Unv  ̄h ,l t 0 0 3 c aD o % s e C e B j n n n
3.No 5 M a ,2 0 0 y 2
生物 强化 技 术在 废 水处 理 中 的应用
刘 洋 陈双 基
( 京 联 舍 大 学 应 用 文理 学 院 生物 化 学 系 . 京 1 08 ) 北 北 0 0 3
刘建 国
( 京 大学 环境 科 学 中 心 , 京 1 0 7 ) 北 北 08 1
培 驯化 之后 , 入 到 投 水 的成分 日益 复杂 , 尤其 当废 水 中含有 有毒 、 降解 这种 特效微 生物 经 过 筛 选 、 养 、 难 蹦 废水 中 的有 机污 染物 时 , 于对 该 类 有 机 物具 有 专 项 降解 该 废 水 中 , 目标污 染物 为
(  ̄tr f n i n na c n e f e i i st , e i 0 8 1 C e o vr me t S i c 。 kn Un ̄r y g in 1 0 7 ) E o l e P g i jg
Ab ta t Th sa t l u sr c i ri e s mma i d t e a p ia in o ia g n a in t c n q e c r e t r m h e s c rz h p l t f o u me t t e h i u u r n l fo t r ea — e c o b o y p c s y u i g s e il u c i n l c o r a i t h o l t n r c mmo t b l i g ma e il y u i g e t ,b s p ca n t a mir g n s n f o m o t e p l a t o u o n me a o i n t r ,b sn z a s a in r e h o o y a d m ir o g ns p e a a in t r a a iu i d fwa t wa e . t t a y tc n lg n c o r a i o m r p t o t e tv r s k n so s e t r r o o
菌藻共生与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菌藻共生与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838ae86f1aff00bed51ec1.png)
菌藻共生与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生物处理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废水处理办法,但生物处理技术的运用会受环境、水质条件等的限制,因此强化的生物处理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利用生物强化和菌藻共培养技术,从促生菌的筛选、人工构建菌藻共培养系统净化废水的效果和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在废水体系中,只单纯的依靠原生微生物效果可能并不显著。
接种外来的微生物时,会受到已有的菌群的竞争。
实验结果表明,向原始水体中人工引入小球藻后,使得原始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并影响原始水体中污染物质的去除。
对于COD的去除来说,原始水体中自有微生物的去除效果更好,去除率达到85.96%。
对氨氮的去除方面,藻加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更好,摇床培养、通气培养的去除率分别为70.3%、98.7%;NO<sub>3</sub>-N去除率没有差别,均为100%。
对P 的去除方面,藻加菌的去除效果更好,摇床培养、通气培养的去除率分别为84.8%、93.8%。
1%CO<sub>2</sub>条件下的小球藻干重增长幅度最大,因而相比于摇床培养,对COD、N、P的去除率均最高。
结合实验室已有的外购菌,并适当的从环境中分离进行具有有机物降解效率的优势菌,经过筛选,对小球藻有促生作用的菌有:4.1475、1.8956、CMR、H3、H4。
其中1.3136属于恶臭假单胞菌、1.8956属于外购的土壤黄杆菌,自分离的CMR经16S r DNA鉴定属于甲基杆菌,而H3、H4均属于假单胞菌。
几种菌的促生百分比的范围为24%<sup>4</sup>1%,以H3、H4的促生效果最好,促生百分比分别为28.6%和40.8%。
曝气条件下,小球藻与菌种H3、H4共培养时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有略微的促进效果,而与1.3136、1.3488、1.8956、CMR这四种促生菌共培养时则去除效率反而不如单藻体系。
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名词解释
![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9d33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9.png)
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名词解释
生物刺激(bioaugmentation)和生物强化(biostimulation)都是生物修复技术,它们的目的都是通过增加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提高其降解污染物质的能力,从而净化受污染环境。
生物刺激是一种通过向受污染环境中添加具有降解污染物质能力的微生物来增加生物降解的能力的技术。
生物刺激技术通常应用于一些难以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修复的环境中,例如地下水、土壤、工业废水等。
生物刺激技术通过引入具有降解污染物质能力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质的浓度,同时还能够促进环境中的生物降解过程,从而减少污染物质的积累和扩散。
生物强化则是一种类似于生物刺激的技术,但与生物刺激不同的是,生物强化是在已有的微生物群落中加入一些新的微生物,以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从而提高其降解污染物质的能力。
生物强化技术通常应用于一些相对较易修复的环境中,例如废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生物强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从而加速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
无论是生物刺激还是生物强化,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受污染环境和污染物质种类,选择适合的微生物和处理方法。
同时,生物修复技术的实施也需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态
安全等因素,以确保修复效果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浅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d99a17650e52ea551898a7.png)
于 工业 废 水 处理 包括 高负 荷生 物 滤池 、 式生 物滤 池 化 、 选 、 变 、 因重 组 等一 直 筛 诱 基
获得 一 批 以污水 为 主要 能源 的微 生 面, 后来 扩 展 到接 触 氧 化 法 , 广泛 运 用 在 纺 织、 染 、 并 印 化 系列 关键 技术 的实施 , 物 , 后 复制 投入 一定 数量 , 目标 物质 进行 降 解 , 到 去 然 对 达 纤 等化 工 行 业 的废水 处理 。其 中 , 接触 氧 化法 因填 料做 不 这 到 经 久 耐 用 、 本 低 廉 , 对 大 型池 的均 匀布 水 布 气 存 在 除污 染 的 目标 , 种技 术 方法 使用 的菌株 大 多通 过质 粒育 成 且 种 和基 因工 程获 取。共代 谢作 用则是 针 对废水 中 的一些有 技术 困难 等 ,在 城市 污 水 处理 工程 中无 法 得到 广泛 应 用。 在 改变其 化学 结构 , 而 降低 物 从 研 究 结果 显 示 , 负荷 生物 滤 池 / 高 固体 接 触 法和 生 物 曝气 害 物质 , 一定 条 件下 降解 , 质 的有害 性 , 主要 包括 菌株 通过 新 陈代 谢将 二级 基质 共 同 滤 池法 等 生物 膜 法技 术 的突 破和 投 入使 用 , 明生 物膜 法 表 氧 化 、 同微 生 物 之间 的协 同作 用 、 眠细 胞 对 污 染物 降 不 休 在市 政 污水 处理 上 的 良好前 景 。 解 等 三种 类型 。这 三种 类 型所 采取 的原 理 有所 不 同 , 如 例 首 先来 看 这两 项技 术 的原 理 。高 负荷生 物滤 池 / 固体 是 接 触 , 文简 称 T / C, 于 美 国 的城 市 污 水 处 理 标 准 技 不 同微 生物 协 同 , 因为有 些污 染物 的降解 必须 以两种 甚 英 FS 属 通 术 , 内 由 国家市 政 工程 西北 设 计研 究 院 与兰 州铁 道学 院 至 多种 微 生物 共 同作 用 才 能完 成 , 过几 种微 生物 的交替 国 作 用 , 生 物 制造 氧 化 物 , 后氧 化 物 再被 另 一 种微 生 物 微 然 联 合 开发 , 过 在试 验 室 、 间试 验 和 工程 生 产 试 验 等 各 通 中 多次作 用后 彻底 消 除污染物 。 如休 眠细 胞降解 , 再 由 个环 节 实施 全流 程 试 验 , 得 完整 的设 计 参数 后 , 建 设 降解 , 获 并 两座 污水 量 为 1 0m3 0X 1 / d的规 模 处理 厂投入 实用。生 物 于 处 于休 眠状 态 的微 生 物在 含 有 不 同 有机 物 的污水 中会 在 降 滤池 则 属 于 用 卵石 或 塑 料填 料 的 深 式 、 式滤 池 , 内研 产 生 不 同 的酶 , 一 定 条件 下 可 以相 互 作用 , 解废 水 中 塔 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强化技术--废水处理1 生物强化技术的提出随着现代合成工业的发展,大量异生化合物(Xenobiotics)进入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由于其本身具有结构复杂性和生物陌生性,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常规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分解氧化。
为了解决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问题,国外学者提出了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的概念。
生物强化技术是指在生物处理系统中,通过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营养物或基质类似物,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2 作用机制2.1高效菌种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首先需要通过驯化、筛选、诱变和基因重组等生物技术手段得到1株以目标降解物质为主要碳源和能源的高效微生物菌种,再经培养繁殖后,投放到具有目标降解物质的废水处理系统中。
因此,当原处理系统中不含高效菌种时,如果投入一定量的高效菌种,则可有针对性地去除废水中的目标降解物;当原处理系统中只存在少量高效菌种时,那么投加高效菌种后,可大大缩短微生物驯化所需要的时间。
在水力停留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2.2 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所谓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是指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共代谢过程不仅包括微生物在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对非生长基质的共同氧化,而且也包括了休止细胞(resting cells)对不可利用基质的氧化代谢。
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可分为:①以易降解的有机物为碳源和能源,提高共代谢菌的生理活性;②以目标污染物的降解产物、前体作为酶的诱导物,提高酶的合成;③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共代谢虽然能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但机理十分复杂,迄今有很多问题尚处于研究阶段。
一些学者曾针对共代谢现象提出了各种假设。
Foster认为微生物不能在某种基质上生长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微生物无法分解代谢该物质,而是由于微生物本身缺乏吸收、同化其氧化产物的能力。
Hughes提出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共代谢可能是由于微生物无法从苯环上脱去卤素取代基,并把芳香环基质导向碳吸收同化的节点。
Tranter和Cain 把具有氧化代谢卤代芳烃化合物功能的细菌不能在该基质上生长的原因归结于有毒产物的积累。
但目前提出的各种假设都不能圆满地解释实际工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共代谢现象。
许多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通过共代谢途径进行的。
例如在氧化塘处理焦化废水的系统中,投加生活污水可大大提高COD的去除率,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加强了生物的共代谢作用。
瞿福平等在对氯代芳香烃化合物的研究中发现,氯苯类同系物共存时,对氯苯的生物降解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邻二氯苯,间二氯苯的共存有利于整个体系的降解,但氯苯的耗氧速率有所降低。
Adriaens等研究发现,一株Acinetbacter sp.生长在含有4-氯苯甲酸盐(4CB)的基质上时,可以将原来不能利用的3,4-二氯苯甲酸盐(3,4-DCB)转化成3-氯-4-羟基苯甲酸盐,毫无疑问共代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实施途径3.1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该技术得以实施的前提是获得能作用于目标降解物的高效菌株,从理论上讲,对于天然合成的有机物,一般都能够找到相应的降解菌株。
一些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降解菌如表1所示。
表1 一些难降解有机物降解菌难降解有机物菌株难降解有机物菌株2,4,6-三硝基甲苯Pseudomonas 萘Pseudomonas putida (NAH7)2,4-二硝基甲苯2,6-二氯甲苯Pseud. Cepacia HCV(有质粒)1,3-二硝基甲苯Pseudomonas putida F1二氯苯Pseud.Sp./Alcaligenes sp. Pseudomonas sp.JS1502,4,6-三氯苯酚Alcaligenes sp.Pseud.Picketii Rhodococcus sp. QT-1五氯酚Mycobacteriumchlorophenolicum2-硝基苯酚Pseudomonas putidaPCP14-硝基苯酚Flavobacteria sp.SphingomonaschlorophenolicaRA2 Pseud. sp.(共代谢)Flavobacterium sp. (有质粒)2,4-二硝基苯酚RhodococcuserythropolisArthrobacter sp.4-氯-二硝基苯酚Alcaligenes Pseud.sp.1,4-二氯联苯Klebsiella pneumoniae (质粒P sv21)Denitrificans(NTB-1)多氯联苯Flavobacterium sp.这些降解菌在纯培养体系中大多数都能表现出高活性,但在多菌株共存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投加纯培养高效降解菌株(菌剂)后,能否起到强化生物处理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尚难以预料。
要使高效菌持续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投加后菌体具有的高活性不被破坏;(2)菌体可快速降解目标污染物;(3)在系统中(如曝气池)不仅要具有竞争性生存的能力,而且生物量还应具有一定的水平。
3.2投加营养物和基质类似物由于大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是通过共代谢途径进行的,在常规活性污泥系统中可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微生物活性和数量都比较低。
通过投加某些碳源和能源营养物质,或提供目标污染物降解过程中所需要的因子,将有助于降解菌的生长,改善处理系统的运行工况。
投加基质类似物是由代谢酶的诱导作用提出的,即利用目标污染物的降解产物、前体作为酶的诱导物,提高酶的活性。
在废水处理中,诱导物(基质类似物)应满足:①毒性小;②价格低廉且有多种用途;③在无富集基质(目标污染物)时,诱导物可维持富集培养物的生长特性与污染物降解动力学。
3.3投加遗传工程菌GEM按照传统方法,要得到能降解目标污染物的高效菌种,至少需要1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人类快速获得高效菌种提供了新方法。
生物学发现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性与其所带的质粒有关。
在废水处理中,可利用降解性质粒的相容性,把能够降解不同难降解物质的质粒组合到1个菌种中,组建1个多质粒的新菌种,这样就能使1种微生物降解多种污染物质或完成降解过程的多个环节,或使非降解性的菌种带上质粒从而获得降解性。
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具有特殊降解功能的GEM已有突破性进展,所获得的菌株在纯培养中,可有效降解一些难降解物质,但在具有复杂生态系统的废水处理构筑物中,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尚需深入的研究。
4 效果及评价4.1提高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生物增强作用比一般的废水处理方法更能提高系统对BOD5、COD、TOC或某种特定难降解物的去除效果。
Chamber利用投加高效菌种强化法处理牛奶废水,在延时曝气、曝气塘和氧化沟3种不同的处理系统,都提高了BOD5、COD的去除率。
Hung等用该方法处理马铃薯废水时,TOC的去除率达到98%。
Selvaratnam等通过在活性污泥法中投加苯酚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ATCC11172提高了苯酚的去除率。
在40d内处理系统对苯酚的去除率可保持在95%~100%;而在没有采用生物强化的对照组中苯酚的去除率开始很高,但很快降低到40%左右。
Chin等在附着生长生物床中,加入降解BTX(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优势菌,HRT=1.9h,生物增强系统的去除效果为10mg/L BTX,而非生物增强系统的去除效果仅为3.2mg/L BTX。
在序批式培养条件下,Schmidt等人先后证实,葡萄糖对Pseud. putida-l菌株降解硝基酚的强化作用,短链脂肪酸及葡萄糖对氯代芳烃化合物的还原脱氯过程的刺激作用,以及葡萄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当量NADH促进偶氮染料的还原裂解脱色作用。
徐向阳等(1997,1998)报道,以易降解工业有机废水作为含PCP和染料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共基质,均有助于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改善与稳定厌氧废水处理的效果。
4.2改善污泥性能,减少污泥产量生物增强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污泥膨胀,增强污泥沉降性能,而且可减少污泥产量,一般可使污泥容积降低17%~30%。
这不仅可改善出水水质,而且可减少污泥排放和污泥处理的能耗。
Chambe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延时曝气系统中,使用接种生物增强剂,运行3周就可消除污泥膨胀现象;在氧化沟系统中,运行4周就可消除膨胀现象。
在大规模废水处理中,Hung等发现,使用生物增强剂后,污泥床厚度由2.3~2.7m降到了0.7~1.0m,既降低了能耗,又控制了臭气的产生。
4.3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增强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投加一定量的高效菌种,增大处理系统中有效菌种的比率,可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达到较高的快速处理效果,同时还可增强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及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Edgehill等曾用降解五氯酚(PCP)的纯种菌来增强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向系统中加入10%(相对于固有菌量)的纯种菌后,PCP废水处理的驯化期被大大缩短了。
为了研究酚的降解情况,Watanabe等把3种菌接种到3个活性污泥系统的单元体系中,结果发现,在普通活性污泥系统中,需要10d才能将酚完全降解,而在接种了E1、E2菌种的增强系统中,分别只需要2、3d就可将酚完全降解。
5 生物强化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生物增强技术时要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投菌量、营养物质、消耗氧量、反应器类型、水力停留时间等诸多因素。
菌量、营养物和基质类似物的投加量是生物强化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
随着投菌量的增加,一般强化效果会提高,但投菌量过大,废水处理成本则会升高。
因此,投菌量要根据废水中目标降解物的含量和要达到的处理水平来决定,一般在系统启动时,采用重投菌,投菌量比较大,系统稳定后,投菌量可为启动时的1/10~1/8。
高效菌的投加方式如表2所示。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选择适当的投加方式。
表2 高效菌种的各种投加方式投加方式技术要点特点间歇式投加将高效菌种直接投入活性污泥系统中进行生物强化操作简便易行,但处理系统中菌种数量与活性浓度容易发生变化连续投加采用一个或多个SBR反应器富集足够数量的驯化培养物,连续投加至主体工艺中能解决高效菌种连续投加问题,工程应用方便,但需选择合适的富集培养物和操作方式固定化细胞投加采用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等固定化方法,将高效菌种固定在载体上投加该技术具有菌种稳定性高、催化效率高、抗毒性能力强等优点,但使载体价格高。
生物自固定化投加将载体投加到生物处理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的自固定化作用,使高效菌种固定在载体上生长能够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提高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运行稳定性,较好地克服活性污泥法的不足,工程上比较可行、适用6 结束语生物强化技术已成为在现代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