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资料资源
(2024年)中药学最完整的课件pptx
04
中药炮制学
Chapter
2024/3/26
18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意义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某些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保 证用药安全。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如寒、热、温、凉等,以适应 不同病情和体质的需要。
增强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可以增强中药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30
2024/3/26
10
03
中药鉴定学
Chapter
2024/3/26
11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部颁药品标准
2024/3/26
12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地方药品标准
方法
来源鉴定
2024/3/26
13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2024/3/26
14
中药鉴定的程序与步骤
切制
将净制后的中药材切成一定规格的 片、段、丝、块等,以便进一步炮 制和调剂。
炮炙
包括炒、炙、煅、煨等方法,通过 加热处理使中药达到一定的炮制要 求。
2024/3/26
煮法
将中药材放入水中煮沸,或加入其他 辅料一同煮制,以改变药性、提高疗 效。
复制法
将净制后的中药材加入一种或多种 辅料,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复制, 以增强药效或改变药性。
黄连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药理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 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附子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药理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表 现为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
雷公藤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等 器官损害。
中药数据库
用于外伤肿痛
证2、用于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损伤,心腹瘀阻疼痛等证3、用于血热瘀滞斑疹紫暗
腹胀痛,2.疮痈肿痛,瘰疬,跌打损伤。(可开水泡服)
损伤,2.风湿痹痛,肢体偏废,卧床不起,3.痈毒疔疮,饿掌风,灰指甲。
肿痛及痈肿疮毒
功效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祛风除湿,散瘀定痛 祛风湿,强筋骨,温肾阳,活血通经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收敛止血,化瘀 收敛止血,清热凉血,止泻止带 收敛止血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活血调经,解郁消肿 破血通经,凉血祛风 活血消肿止痛,祛风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止咳平喘,止痛,止痉 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1.肝郁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腹胀痛,2.疮痈肿痛,瘰疬
1.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2.风湿痹痛,肢体偏
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 咳嗽或燥咳3、用于痈肿疮疡
、用于肠痈腹痛3、用于热淋 嗽痰喘3、用于痈疽肿毒,秃疮,顽癣
痿,3.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白带。止血,治外伤出血。
*凌霄花 辛,微寒,肝 活血化瘀药 通畅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要作用 *凤仙花 甘微苦,温,肝 活血化瘀药 通畅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要作用 苦、辛、咸,微温,肺脾胃大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旋覆花 辛,温,肺 化痰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 款冬花 辛温,有毒,肺肝 *洋金花 化痰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 *合欢花 甘平,心肝 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1.用于风寒湿痹,筋骨无力。2.用于肾虚阳痿,3.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1、用于脾胃寒证2、用于湿疹瘙痒,阴痒,蛔虫腹痛 1、用于肝胃不和证2、用于气滞血瘀证3、用于外伤肿痛 1、用于血热出血证2、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 用于各种出血证 1.各种出血证,2.泻痢,带下。3.敛疮消肿。 各种出血证
中医药常用网址大全
中医药常用网址大全药剂信息港介绍新药消息、药学新闻,制药企业。
/中国金药网本系统包含全国医药技术市场网、全国医药统计网、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和中国中药材经济信息网等十几个专网,为客户提供交易交割、仓储配送、生产管理统计分析、科研教学、信息检索等全方位服务。
/中国医药信息网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包括医药数据库查询、医药信息服务(产品信息、市场信息、药证管理、企事业动态及海外信息)、中国医疗器械网等栏目。
/中国药品信息网分为中国药品、新药信息、商情专讯、设备物料、技术服务及药品政策法规等栏目。
/中国医药网分为求购信息、供应信息、国际求购、产品检索、医药会议及医药论坛等栏目。
/药品快速查询可依台湾药品编号,名称,剂型和制造商查询。
/nhi/MEDICINE.htm中国医药保健品信息网版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所有,有大量的医药信息资源。
/中国医药经贸网/中国医药商网中国医药交易市场(主要面向医药工业企业)、中国医药配送网(面向医药批发企业)、中国医药零售网。
/中商医药信息网/11/11.asp医药信息广场医药方面各种信息及相关讨论。
/11/11.asp医药信息总汇有关医药的商业及研究信息。
/medical/yiyaojingji/infoallin.htm中国医药化工网/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全国中药信息工作委员会主办,可进行药材市场、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医药企业以及保健品的数据库查询,还包括政策法规、中医药专业杂志、网络救助等栏目。
/北京同仁堂/全国中药材信息网/中国医药市场网/亳州中药材网提供毫州药市行情、动态等信息。
/中药材/~jxm/cindex.htm中国药城/中国医药交易市场/mai ... .cn/market/home.hts中国安国信息网/中国天然药物信息网站/中国人参药材网介绍中国人参、产品等保健品知识。
/indexc.htm香港药网此网站主要面向药师,设有虚拟大学,提供药物资料。
《中药学》复习资料全
《中药学》资料整理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生物制剂。
1、《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神农本草经》序论中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五个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三点药性理论)、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
四大经典之一。
2、《本草经集注》:“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
——南北朝·陶弘景3、《新修本草》.收药844种.图文并茂。
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成药药典。
——唐4、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方药兼收.图文并重。
5、《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收集外来药物.分类“从贱至贵”。
6、《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全书共十卷.载药921中.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出色完成我国本草学第六次大总结。
7、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如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细辛、人参、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砂仁。
四大蕲药:蕲蛇、蕲龟、蕲艾、蕲竹。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浙八味:白术、白芍、白菊花、郁金、贝母、玄参、延胡索、麦冬。
8、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目的: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9、四气的概念: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药剂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药剂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药剂学是指以中药资源与开发为基础,研究中药的制剂学理论和技术,培养掌握中药药品制剂设计、制备、评价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学科领域之一,主要涉及中药药品的制剂设计、制备工艺、配伍规律、质量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内容。
学生将学习中药药品的制剂学理论和技术,掌握中药材的加工与提取、药物制剂的设计与制备、药物配伍与相互作用、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等知识与技能。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将学习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实验探索中药药品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了解中药药品的制剂特点和规律,培养中药制剂研发与评价的能力。
同时,还将学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包括中药鉴定、加工与提取技术、质量标准与评价、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知识。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药剂学的毕业生通常可在中药制药企业、医药科研机构、药品监管部门等单位从事中药制剂研发、质量检测、药品生产管理和药品监管等工作。
中药学部分药资料整理
第 3 页,共 50 页
胡黄连
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抗菌,抗炎
阴虚发热;疳积发热;湿热泻痢,痔疮肿痛
第十一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火麻仁 郁李仁 甘遂 京大戟 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千金子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清 泄湿热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回乳 泻下通便 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润肠通便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峻下冷积,逐水消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逐水消肿,破血消癥,攻毒杀虫 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 烫伤;瘀血诸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 积滞便秘;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 热结便秘;腹水肿胀 热结便秘;烦躁,惊痫;小儿疳积;癣疮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穿心莲 野菊花 鱼腥草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广谱抗菌、抗炎、解热和 抑制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清热解暑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苦寒通降,, 广谱抗菌、抗病毒,解毒,解热,抗炎等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抑制流感病毒、腮腺炎 病毒及多种细菌等,抗内毒素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抗病源微生物、抗炎、 解热、增强免疫等 清热解毒,清肝平肝,抗微生物感染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疮痈疔肿;风热表证,温热病;咽喉疼痛,热毒 痢疾;各种感染(详见课本P94);暑热烦渴, 小儿热疖,痱子 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瘰疬痰核;风热表证,温 热病;清泄心与小肠之火;热淋涩痛 痄腮,疮痈丹毒,口疮,咽痛;温热病,风热表证 温热病,风热表证;咽喉肿痛,大头瘟疫,丹 毒,痄腮;各种炎(详见96) 温毒发斑,血热出血证;痄腮,咽痛口疮,疮 肿;肺热咳嗽咯血;肝热惊痫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肺痈,咽喉肿 痛;湿热泻痢,湿疹瘙痒,热淋;痈肿疮毒,毒 蛇咬伤;各种炎(详见98) 疮痈疥肿,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肺痈,肺热咳嗽;热毒疮痈;湿热淋证
执业药师 中药材资料库
白芍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 相似功效比较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与白芍均入肝经)。
【主治】1.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2. 阴虚盗汗,表虚自汗。
3. 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急作痛。
4. 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鉴别】药材: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 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略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微苦、酸。
饮片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
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
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酸。
【炮制】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病症】1. 温病发热、头痛或发斑疹。
2. 咽喉肿痛,痄腮,臃肿疮毒,丹毒,大头瘟疫。
※ 相似功效药物比较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鉴别】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
直径0.5~ 1cm。
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饮片呈圆形厚片。
外表皮淡灰黄色至淡棕黄色,有纵皱纹。
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 相似功效药物比较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牡丹皮活血为主,赤芍止痛为主)。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白芍均入肝经)。
【主治病症】1. 温病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火热内伤之血热吐衄,皮下出血。
2.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肿痛。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1.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处理、炮制、制备等过程,如洗净、切割、炒制、焙烤、蒸制等。
炮制方法能够改变中药的性味、药效、药性等特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2.中药的剂型分类:包括散剂、丸剂、片剂、糖浆剂、颗粒剂、水蜜丸、酒丸、浸膏、提取物、胶囊剂、注射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各种疾病和用药需求。
3.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浸泡、调和、浓缩、蒸发、滤清、烘干、粉碎、包衣、包装等过程。
制备方法对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有很大影响。
4.药物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量、溶解度、纯度、稳定性、微生物检验等方面。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5.中药的药效评价:包括体外实验、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
药效评价可以通过确定药物的药效、毒性、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6.中药的配伍原则:包括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增强、相互抑制等。
正确的配伍原则可以提高药效,避免不良反应。
7.中药的贮藏方法:中药的贮藏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潮,并避免阳光直射、异味、霉菌等。
8.中药的溶出度:中药制剂的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时间内从制剂中溶解出来的百分数,溶出度测试可以评估制剂的释放性能。
9.中药的翻译与标准化:将中药名称、用法用量、功效等进行翻译,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有助于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和药材质量的管理。
10.中药的药物代谢: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了解药物代谢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1.中药的损害与保护:中药资源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要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过度采集和滥用药材。
12.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中药中存在一定的毒性成分,正确使用中药药物,合理控制用量和用法,可以确保用药安全。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中药的炮制、制剂设计、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方面,是中药药剂学的基础内容。
在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正确应用中药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中药剂师 药一常用中药图谱.doc
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狗脊:细辛:绵马贯众:蓼科:三种药材:大黄、虎杖、何首乌苋科:(怀)牛膝、川牛膝——均根入药商陆科:商陆——根入药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块根入药,沸水中略烫)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8种)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白芍(浙八味)赤芍:黄连:味连:雅连:“过桥”长云连:升麻:防己科:防己(根)、北豆根(蝙蝠葛的根茎)罂粟科:延胡索(块茎、浙江)(浙八味)十字花科:板蓝根:(根、河北、金井玉栏)蔷薇科:地榆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苦参:山豆根:味极苦,有豆腥气葛根(野葛的根):粉葛:甘草:黄芪:远志:远志科——远志、卵叶远志的根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伞形科: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9种)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龙胆科:龙胆、秦艽萝藦科:徐长卿、白前、白薇紫草科:紫草唇形科:丹参、黄芩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茜草科:巴戟天、茜草川续断科:川续断——根入药,需“发汗”葫芦科:天花粉——栝楼、双边栝楼的根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菊科:木香云南、白术浙江(浙八味)、苍术江苏、紫菀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块茎商品称“荆三棱泽泻科:泽泻香附:莎草科莎草根茎天南星科:石菖蒲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块根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10)川贝母:松贝:川贝母:青贝川贝母:炉贝浙贝母黄精:百合科滇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药射干姜科:莪术、姜黄、郁金兰科:天麻、白及茎木类中药木通:槲寄生桑寄生: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通草:钩藤石斛:金叉石斛:铁皮石斛皮类药材桑白皮牡丹皮厚朴:四川湖北肉桂(广东、广西)杜仲四川湖北刮去粗皮“发汗”合欢皮:黄柏:关黄柏:白鲜皮:秦皮:辽宁吉林香加皮:地骨皮:叶类药材一、常用叶类药材侧柏叶:柏科—侧柏—枝梢及叶淫羊藿大青叶蓼大青叶:蓼科—蓼蓝枇杷叶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苏叶:唇形科—紫苏艾叶:花类药材辛夷:木兰科—望春花、玉兰、武当玉兰的花蕾望春花:槐花:豆科—槐—花及花蕾(槐花及槐米)丁香洋金花:茄科—白花曼陀罗江苏金银花山银花款冬花:(未开放的花序)果实种子类地肤子五味子蔷薇科—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金樱子—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⑤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⑥芸香科:枳壳、吴茱萸⑦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⑨伞形科:小茴香、蛇床子⑩山茱萸科:山茱萸---果肉,浙江(浙八味)木犀科:连翘⑾木犀科:女贞子⑿马钱科:马钱子⒀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⒁茄科:枸杞子—宁夏。
中药学整理word资料8页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庶虫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断续特殊疗效1.目珠疼痛——夏枯草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黄疸——茵陈蒿油腻肉积——山楂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回乳——麦芽(消胀)通乳——穿山甲、木通梅毒——土茯苓肺胃出血——白芨便血、痔血——地榆、槐花蛔厥——乌梅脾瘅——佩兰夜盲症——苍术引火(血)下行——牛膝引火归源——肉桂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膏淋——萆薢石淋——金钱草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亡阳证(回阳救逆)——附子2.安胎行气安胎——紫苏、砂仁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温经安胎——艾叶固经安胎——杜仲止血安胎——断续养血安胎——桑寄生益气安胎——白术(健脾)3.开窍祛痰开窍——皂荚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解郁清心——郁金宁心、祛痰开窍——远志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4.明目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平肝明目——桑叶、菊花5.利咽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6.升阳(适应症不同)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中气下陷——黄芩升阳止泻——葛根7.头痛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阳明(前额)——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8.胸痹通阳散结——薤白、枳实宽胸散结(结胸)——瓜蒌9.痈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15.肺痨咳嗽——百部16.寒热往来——柴胡17.平肝疏肝——刺蒺藜18.补肺脾肾——山药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止痛汉防己——利水退肿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活血祛瘀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PS:郁金 [ 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活血行气止痛姜黄 [ 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4.大戟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5.五加皮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野菊花——清热解毒药名相近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高良姜的根茎)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党参——益气、生津、养血太子参——补气养阴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根——敛肺止汗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野菊花——清热解毒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猪苓——利水渗湿用量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硫黄——入丸散,1-3g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人参——挽救虚脱15-30g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槟榔——单用杀虫60-120g用法1.后下(芳香类)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3.冲服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4.泡服番泻叶5.不入煎剂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6.只外用,不内服升药、炉甘石、土荆皮7.入丸散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8.包煎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9.不宜久煎——钩藤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11.烊化兑服——阿胶12.制霜内服——巴豆13.醋制——甘遂14.焗服——肉桂使用注意1.朱砂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2.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3.关木通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用部位五倍子——虫瘿桑螵蛸——卵鞘海螵蛸——乌贼内壳五灵脂——粪便海金沙——孢子鹤草芽——冬芽蒲黄——花粉辛夷——花蕾(丁香)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熊胆——干燥胆汁桑寄生——带叶茎枝茯苓、猪苓——菌核(雷丸)穿山甲——鳞片附子——子根薤白、百合、贝母——鳞茎竹茹——茎的中间层琥珀——化石样物质乳香、没药、血竭——树脂龙骨——化石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禹白附、黄药子——块茎鹿茸——雄鹿的幼角石决明、牡蛎——贝壳紫河车——胎盘天花粉——栝蒌的块根瓜蒌——栝蒌的果实。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资料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NO. 品名功效
1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
2 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3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4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10 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中药药剂 第八讲片剂
胃肠道有刺激性者可包衣加以避免),便于运输和
贮藏。
(3)质量稳定,可利用包衣技术对易变质的成分进行 保护。 (4)机械化生产, 产量大, 成本低, “卫生标准”
也容易达到。
5
2、片剂的缺点
(1)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较散剂及胶囊
剂为慢,其生物利用度稍差些;
(2)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3)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 下降。
9
(3)长效片(缓释片,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长效片指含有延缓崩解物料的药片,能 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时间。 如长效氨茶碱片等。
(4)控释片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系指药物从制剂中能恒速地释放到体内 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类片剂。 如氯化钾控释片。
如安胃片,参茸片等。
8
(2)包衣片(coated tablets)
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片心)外包有衣膜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 ; 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 ; 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lets)等。 如牛黄解毒片、 银黄片、 盐酸黄连素片、呋喃 妥因片等。
2
二、片剂的发展
1、片剂是在丸剂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创用于十九世纪40年代;
2、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
。 3、19世纪末随着压片机械的出现和不断改进 ,片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
4、近十几年来,片剂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方 面也有较大的发展, 如沸腾制粒、全粉末直
中药药剂
【英文名】American ginseng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 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制法】去芦,润透,蜜制,切薄片,干燥或 用时捣碎,可即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 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 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 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 (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 不定根疔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 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 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 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西洋参 西洋参是生长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的古老植物,具有 活化石之称。早期的北美印第安人视其为药食同源的 植物,并将其作为发汗退热的药物而广泛应用。17世 纪法国的牧雅图斯在我国东北工作期间,对被当地人 视作灵丹妙药、根似人形的人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以“鞑靼植物人参”为题,详细叙述了中国人参的 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并附有原植物图,此文在英国 皇家协会会议上发表。而被该文深深吸引的则是加拿 大蒙特利尔地区的法国传教士法朗土· 拉费多,他在当 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原始丛林中找到了 与中国人参形态极其相似的植物,送巴黎鉴定为
【野山西洋参】 西洋参适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阔 叶林地带、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年平 均温度13℃左右、无霜期150~200天、气候 温和、雨量充沛的环境。喜荫湿,忌强光和高 温,生长期最适温度18~24℃,空气相对湿 度80%左右,对土壤要求较严,适生于土质疏 松、土层较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森林沙质 壤上,PH5.5~6.5,忌连续种植。
中药资料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辛夷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2)发散风寒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 +清热解毒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 +生津,消痈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决明子 +润畅通便(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紫花地丁 +凉血穿心莲 +凉血,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板蓝根 +利咽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山豆根 +消肿马勃 +止血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鸦胆子 +截疟,腐蚀赘疣白头翁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4)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 +定惊(5) 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银柴胡 +除疳热胡黄连 +除疳热,清湿热地骨皮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丹皮 +清热活血胡黄连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黄连(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三)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 +润燥软坚番泻叶泻下通便+芦荟 +清肝,杀虫(2)润下药火麻仁润畅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 +利水消肿松子仁 +润肺止咳(3)峻下逐水药甘遂泻水逐饮,通利二便+外用消肿散结,逐经髓痰涎京大戟 +外用消痈散结,泻脏腑水湿莞花 +杀虫疗疮,祛痰止咳牵牛子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去积杀虫巴豆 +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灵仙 +通经络,消骨鲠,行痰水川乌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木瓜舒经活络,和胃化湿(2)祛风湿热药秦艽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防己 +利水消肿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雷公藤孕妇忌用,熬1-2小时(3)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桑寄生 +养血安胎狗脊 +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五)化湿药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佩兰 +化内湿苍术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豆蔻(中上二焦)+止呕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六)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薏苡仁 +健脾,利而兼补,除痹,清热排脓猪苓 +泽泻 +泻热香加皮有毒,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强心利尿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滑石 +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海金沙 +止尿道痛,利水消肿(包煎)通草 +清肺热,通气下乳石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地肤子 +清热利湿,止痒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逐痹利湿退黄茵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金钱草 +消肿,利尿通淋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七)温里药附子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肉桂(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高良姜 +温中止呕,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 +理气和中丁香 +温肾助阳,降逆止呕花椒 +杀虫止痒(八)理气药陈皮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青皮(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乌药 +温肾散寒(肾)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川楝子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荔枝核 +驱寒散结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柿蒂降气止呕(九)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油腻)健胃+行气散瘀神曲(面食) +和胃,解表麦芽(淀粉) +回乳消胀,疏肝解郁稻芽(淀粉) +开胃莱菔子(气滞)+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完谷) +涩精止遗,通淋(十)驱虫药使君子杀虫(蛔虫,蛲虫)+健脾除疳苦楝(蛔虫,钩虫,蛲虫)+疗癣槟榔(绦虫) +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雷丸(绦虫) +消积榧子 +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十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小蓟 +利尿地榆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槐花(肝) +清肝泻火侧柏叶 +收敛止血,化痰止咳,助补肝肾,生发乌发白茅根 +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痛经蒲黄 +利尿通淋,活血祛瘀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 +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强壮棕榈炭 +止泻止带血余炭 +散瘀止血,利尿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下焦)+散寒调经,安胎炮姜(中焦)+温中止痛(十二)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止痛+行气,祛风延胡索 +行气五灵脂 +化瘀止血(包煎),人参畏五灵脂郁金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解郁姜黄(性温)+通经止痛,外散风寒湿邪行肢臂活血除痹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没药 +散血化瘀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性寒)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川芎(性温) +行气,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上行头目红花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长于通利血脉桃仁 +润畅通便,消内痈,止咳平喘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牛膝 +通经(祛瘀力强),利水通淋,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鸡血藤 +补血,舒经活络活血疗伤药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小毒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大毒,0.3~0.6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 +水蛭同学通经,逐瘀消癥(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法夏燥湿化痰(脏腑脾胃湿痰),外用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经络风痰) +祛风解痉禹白附(祛风痰) +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祛痰(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旋覆花(下气祛痰)+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包煎)白前降气化痰,性微温清化热痰药川贝清化热痰,散结消肿+润肺止咳(微寒)浙贝 +(寒)清热瓜蒌清化热痰+润燥化痰,宽胸散结,润畅通便竹茹 +除烦止呕,凉血止血天竺黄 +清心定惊前胡祛痰(降气祛痰)+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载药上行,宣肺气通二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 +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海蛤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止咳平喘药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畅通便+宣肺降逆,长于宣肺苏子 +降气化痰,长于降气百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杀虫灭虱紫菀 +长于化痰款冬花 +长于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上可清肺热降肺气,中可清胃热降胃气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重在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凉血清肝葶苈子 +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兼泻大便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十四)安神药重镇安神朱砂镇惊安神+清心,解毒,忌火煅,毒磁石 +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无毒龙骨 +平肝潜阳(生用),收涩顾敛(煅用)琥珀 +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忌火煅养心安神酸枣仁安神(养心安神)+敛汗生津,养心阴,益心肝之血柏子仁(养心安神)+润畅通便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交通心肾(十五)平肝熄风药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 +安神定惊,外用燥湿收敛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龙骨 +收湿敛疮生肌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打碎)刺蒺藜 +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罗布麻 +清热,利尿熄风止痉药羚羊角平肝熄风止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清肺止咳(性寒)钩藤 +清热,定惊(后下)天麻 +祛风通络(性平)牛黄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性凉)地龙熄风止痉定惊,无毒力缓+通络,平喘,利尿,清热僵蚕 +祛风止痛止痒,化痰散结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毒+性平蜈蚣 +力猛性燥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十六)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冰片 +清热止痛,性微寒,宜热痹苏合香 +温通辟秽,止痛石菖蒲 +化湿和胃,宁神益志,豁痰辟秽(十七)补虚药补气药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大补元气,安神益智党参 +补血,补益中气太子参 +润肺,性略寒凉(清补之品)西洋参补气生津,养阴,清热(清补之品)黄芪补脾益肺+升阳举陷,益胃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人参 +安神益智,补心,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白术补脾止泻+健脾益气,燥湿利尿,固表止汗,安胎山药 +益气养阴生津,平补肺脾肾,固精止带白扁豆 +健脾和中,化湿,消暑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虚证),固表止汗,安胎苍术 +运脾泻有余(实证),祛风发汗,明目甘草补脾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大枣 +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蜂蜜 +缓急止痛,润燥,解毒补阳药巴戟天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益精血淫羊藿 +仙茅 +散寒,补火温脾止泻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壮阳,降血压,缩尿续断 +行血脉,止血,疗伤续折补骨脂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偏脾)益智仁 +温脾开胃摄唾(偏肾)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菟丝子 +止泻,安胎蛤蚧补肾阳,补肺肾定喘咳+益精血冬虫夏草 +平补阴阳,止血化痰紫河车 +益精血,养血补气肉苁蓉温肾阳,益精血,顺畅通便+性平鹿茸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调冲任,托疮毒补血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散寒止痛,润畅通便,白芍 +柔肝缓急止痛,平抑肝阳,敛阴和营止汗赤芍 +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熟地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腻)制首乌 +收敛固肾生首乌 +截疟解毒,润畅通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滋腻)龙眼肉补益心神,养血安神补阴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 +补气,化痰石斛 +清热麦冬滋阴清肺,润燥生津,润畅通便+滋胃阴,清心除烦(心肺胃)(滋腻性小)天冬 +滋肾阴,清热强(肺肾)(滋腻性大)玉竹养阴润肺止咳+益胃阴,生津(不滋腻恋邪)黄精 +益胃阴,平补肺脾肾,气阴双补百合 +清心安神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旱墨莲 +凉血止血女贞子 +明目,退虚热,乌发龟甲滋阴潜阳熄风,退虚热+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精止血鳖甲 +软坚散结(十八)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麻黄根固表止汗+浮小麦 +益气,除热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涩肠止泻+涩精,敛汗,滋肾阴宁心安神,生津止渴,五倍子 +涩精,敛汗,降火,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乌梅 +安蛔止痛,炒炭止血,生津止渴,外用消疮诃子 +下气利咽开音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白豆蔻 +芳香化湿,温胃止呕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崩止带,敛疮生肌固精缩尿止带药桑螵蛸固精缩尿止带+补肾助阳海螵蛸 +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金樱子 +涩肠止泻莲子益肾固精缩尿,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芡实 +除湿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标本兼顾)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0.05—0.1g,忌火煅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0.015—0.03g(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拔毒去腐,大毒砒石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剧毒,忌火煅,内服0.002—0.004g炉甘石解毒明目消翳,收湿止痒敛疮,炮制后用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内服1.5—3g针灸配穴懒人记忆法晕厥:永住水中——涌泉,足三里,水沟,中冲(晕倒在水里就永远住那了).抽搐:中国大会堂——中冲,合谷,太冲,百会,印堂?(发颠只好用中国大会堂来镇压了)虚脱: 睡沟内——素缭,水沟,内关(虚脱了掉沟里也只好睡那了)中风:十二井水太丰——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都开了十儿口井了,水还不丰盛啊)呕吐:中关足——中脘,内关,足三里(中关村的那帮鸟人踢球技术差得也只有让人呕吐的份了)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常用中药要药集锦复习课件.doc
常用中药要药集锦1.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
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8.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9.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0.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11.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2.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3.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4.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5.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16.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17.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18.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19.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0.连翘:为“疮家圣药〞。
21.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22.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23.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24.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25.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26.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27.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28.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
〔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
〕29.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30.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31.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
〔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32.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33.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34.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中药药剂资料资源
药剂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用应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品与药物的区别凡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药品一般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3、中药药剂学发展史1)东汉《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2)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
3)唐《新修本草》是我国颁布最早的一部药典4)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是中药制剂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世界性药房之始。
5)元代《饮膳正要》首次记载蒸馏法制酒6)1962年:首次出版《中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6000余首,中成药2700种,是宋《和剂局方》以来又一次中成药的大总结;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2)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3)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4)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 MP系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
7、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GLP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法规:系指实验条件下进行药理、动物试验的准则。
8、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第二章中药调剂1、处方药:PD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医师助理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
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凭执业药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又称柜台发售药品2、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为:审查处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第三章制剂卫生1.致病菌:A、大肠杆菌:口服药品不得检出;B、沙门氏菌:动物、脏器药品不得检出;C、绿脓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D、绿脓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E、破伤风杆菌:阴道、溃疡、创伤面制剂不得检出2. 活螨:口服、创伤、粘膜、腔道药品不得检出;3.细菌总数与霉菌总数:不同剂型不同要求4、口服给药制剂1)不含中药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个;每1ml不得过100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用应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品与药物的区别凡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药品一般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3、中药药剂学发展史1)东汉《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2)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
3)唐《新修本草》是我国颁布最早的一部药典4)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是中药制剂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世界性药房之始。
5)元代《饮膳正要》首次记载蒸馏法制酒6)1962年:首次出版《中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6000余首,中成药2700种,是宋《和剂局方》以来又一次中成药的大总结;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2)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3)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4)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 MP系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
7、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GLP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法规:系指实验条件下进行药理、动物试验的准则。
8、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第二章中药调剂1、处方药:PD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医师助理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
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凭执业药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又称柜台发售药品2、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为:审查处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第三章制剂卫生1.致病菌:A、大肠杆菌:口服药品不得检出;B、沙门氏菌:动物、脏器药品不得检出;C、绿脓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D、绿脓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E、破伤风杆菌:阴道、溃疡、创伤面制剂不得检出2. 活螨:口服、创伤、粘膜、腔道药品不得检出;3.细菌总数与霉菌总数:不同剂型不同要求4、口服给药制剂1)不含中药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个;每1ml不得过100个。
2)含中药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个。
丸剂每1g不得超过30000个;每1ml不得超过500个3)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超过100000个;每1ml不得过1000个。
详见书本31页5、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主要环节药物原料;辅料材料;包装材料;环境条件;制药器械;操作人员6、层流洁净技术气流运动形式是层流,用用高度净化的气流做载体,将操作室内产生的尘粒排出空气净化方式7、100级的洁净区适用于:注射液,粉针1万级的洁净区适用于:滴眼剂,口服液,油膏,霜剂,悬浮液,乳状液10万级的洁净区适用于:片剂,胶囊剂,丸剂8、物理灭菌法1)干热灭菌:a火焰灭菌法适用于陶瓷,玻璃和金属;b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玻璃,金属,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材料和耐高温的粉末。
2)湿热灭菌法影响因素:a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药物与介质的性质c蒸汽的性质d,灭菌时间适用于: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9、微波灭菌: 适用于含水量多的物品,灭菌效果好。
辐射灭菌: 穿透物品,直接灭菌。
防止“二次污染”。
10、过滤除菌法:适用于不耐热的低粘度药物溶液和相关气体物质;化学灭菌法:对空气灭菌;浸泡与表面消毒法:适用于不耐热的器械1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一般ph4以下是防腐作用较好。
12、20%乙醇已经有防腐作用。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含量在25%以上才有防腐作用第四章粉碎、筛选、混合与制粒1、粉碎的目的:1)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溶出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2、粉碎的方法:(一)干法粉碎混合粉碎:串料粉碎(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等陆续掺入)串油粉碎(再加含大量油脂性药物)蒸灌粉碎(再将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及其它药物)(二)湿法粉碎:麝香粉碎加适量水称"打潮";蟾酥加白酒称“发”。
朱砂、珍珠、炉甘石采用“水飞法”(三)低温粉碎,增加脆性(四)超细粉碎加液研磨法: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它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3、粉碎设备:a柴田式粉碎机b万能粉碎机c球磨机: 物料借圆球落下时撞击劈裂作用及罐壁间,球与球之间的研磨作用而被粉碎。
球磨机要有适当的转速才能获得良好的粉碎效果。
4、筛:粉碎后的药材粉末通过网孔性的工具,使粗粉与细粉分离的操作;析:粉碎后的药料粉末借空气或液体流动或旋转的力,是粗粉(重)与细粉(清)分离的操作5、目数: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表示。
6、粉末的分等:在某种范围之内的药粉书65页7、混合的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8、混合的原则:a组分药物比例量b组分药物密度c其它9、混合方法:a搅拌混合b研磨混合c过筛混合10、制粒的目的:a细粉流动性差,制成颗粒可以改善流动性;b多组分要在制粒后防止个成分的离析;c防止生产中粉尘飞扬;d片剂生产中改善压力的均匀传递第五章散剂1、散剂: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2、散剂的特点:a易分散、奏效快。
B制法简单,剂量可随意增减,运输携带方便。
C比表面积大,其臭味,刺激性和化学活性液增加,使部分药物易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
D 所以,腐蚀性强,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不适宜配成散剂3、散剂的工艺过程:中药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4、打底套色法:系指先用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将量少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即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内即套色。
P77 硫酸阿托品倍散等量递增法: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常在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稀释散(倍散)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与未稀释原药的区别,一般将稀释散着色。
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低共熔现象:两种或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湿润或液化现象。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1、浸提: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使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浸出的操作。
2、中药浸提的全过程: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影响浸提的因素:中药粒度,中药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PH,浸提压力,溶剂粘度。
3、常用浸提方法和设备:煎煮法:煎煮法使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中药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4、离心机的分类:转速与效能不能直接挂钩,和臂长有关A常速离心机:a<3000; 高速离心机:a=3000~50000;超高速离心机:a>500005、水体醇沉发:以水溶液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除去蛋白质,多糖等杂质。
6、醇提水沉法: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中药成分,再用水除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除去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p110~112第七章中药提取液的浓缩液干燥1、浓缩的目的:使大量提取精制液缩小体积成半成品或成品;单体有效成分经浓缩成过饱和溶液析出而提纯。
2、减压浓缩原理: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减压抽掉并排除液面上的空气和蒸汽,以降低其内部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而沸腾蒸发的一种操作.特点:1)沸点降低,汽化潜能增大(耗能) 2)温度低、速度快3、干燥的基本原理(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1)结合水:存在于细小毛细管中和细胞中的水分,结合力强,难除去2)非结合水:润湿、粗大毛细管、物料孔隙中的水份, 结合力弱,易除去3)平衡水:物料中的水分与湿空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所含的一定量不可除去的水分(平衡水分与物料性质空气状态有关)4)自由水: 包括全部非结合水和部分结合水)物料中所含的总水分为自由水与平衡水质和,干燥过程中可除去自由水,不能除去平衡水. 4、干燥方法与设备固态与液体个适用于那些方法?P1261) 烘干法用于:各类物料干燥干热灭菌2) 鼓式干燥法适用:浓缩药液及粘稠液体的干燥浸膏的干燥3) 带式干燥法应用:药材饮片生产、易结块物料、茶剂干燥灭菌等湿固体物料4)吸湿干燥法应用: 防止物品吸潮5)沸腾干燥法应用:湿粒性物料:片剂,颗粒剂、水丸、微丸的干燥。
6)喷雾干燥应用:热敏性物料、微囊制备、成型制剂,奶粉,洗衣服7)减压干燥应用:热敏性物料或高温下易氧化物料;排出气体有使用价值需回收利用、有毒害,有燃烧性的物料8)冷冻干燥法应用:避免高温分解变质、极不耐热物品,抗生素,血浆,血清(青霉素,天花粉)9)红外线干燥法应用:热敏性药物、溶点低、吸湿性强、物体表层的干燥、中药颗粒剂10)微波干燥法特点:干燥从物料内部向外热效率高、产品外观好兼有灭菌作用。
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一节概述1、概念:浸出药剂指采用适宜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以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
可供内服或外用。
2、特点(优点):体现了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减少服用量;部分浸出制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缺点:部分制剂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易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应特别加以注意。
第三节中药合剂(口服液)1、概念——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
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2、制备工艺流程为: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成品(若方中含有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可采用“双提法”)第四节糖浆剂1、定义: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一般含糖量不低于45%2、糖浆剂的分类:1.单糖浆:单纯的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含糖量为85%(g/ml)或64.72%(g/g),不含有任何药物,作矫味、助悬剂、粘合剂使用2.药用糖浆:含药浓蔗糖水溶液。
3.芳香糖浆:含芳香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3、糖浆剂的制法: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4、配制方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5、热溶法与冷溶法的区别热溶法: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或中药浸提浓缩液中,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可溶性药物,混合溶解后,滤过,定容至规定量冷溶法:在室温下将蔗糖溶解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溶解后滤过,即得第五节煎膏剂1、煎膏剂: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