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水存在于自然界中,除了液态还有水蒸气。
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加热可以加快蒸发。
水蒸气体积会增大。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会结冰,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开始融化,吸收热量。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加热、搅碎可以加快溶解。
利用水溶解物质的性质可以解决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的问题。
研究水溶液蒸发出晶体的方法。
在物质的外在形态改变时,物质本身并未改变。
第二单元:空气空气是气体,具有轻、泄漏、可压缩等特征。
空气可以被压缩,因此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空气是有质量的,可以用称量的方法知道其重量。
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增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这个原理被应用在热气球上升或下降中。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地球的大气层是由空气组成的,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第三单元:天气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XXX以及风等情况。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同。
我们的地球被大气层所包围,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大气中发生的自然现象。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太阳的辐射会影响地球的温度,因此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中空气的温度。
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仪器,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气温计的组成包括刻度、液柱和液泡三个部分,不同的温度计用途不同。
气温计零上温度自下往上读,数字越大表示气温越高;零下温度自上往下读,数字越大表示气温越低。
例如,38℃读作三十八摄氏度,-8℃读作零下八摄氏度;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零摄氏度写作0℃。
使用气温计时,应将其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并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XXX。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汇总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气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自然界中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4.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三课、水结冰了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和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水的三态变化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第六课、加快溶解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食盐和沙。
2.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上册一、水1、水到哪里去了:水-蒸发-水蒸气2、水沸腾了:水沸腾的过程、现象3、水结冰了:水结冰的过程、现象4、冰融化了:冰融化过程的物态变化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对比试验;食盐和小苏打6、加快溶解:控制变量7、混合与分离: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可逆的。
(问题:增加或减少水分时,食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
)8、它们发生了什么一、水1、水到哪里去了——(水的液态与气态)1、液态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液态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2、水沸腾了——(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1、物态变化:液态水沸腾变为水蒸气;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时100摄氏度。
3、水结冰了——(液态水凝固变为冰)1、物态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水和冰的比较3、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4、冰融化了——(冰融化为水)1、物态变化: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的原因: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水、水蒸气、冰的比较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溶解)1、能溶解的物质: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6、加快溶解——(溶解速度)1、温度与溶解速度的关系;2、搅拌与溶解速度的关系;(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7、混合与分离——(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方法:溶解——过滤——重结晶2、水:盐溶解在水中与沙子分离,最后蒸发为水蒸气8、它们发生了什么——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与资料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水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3.用湿布擦黑板,水会变成水蒸气。
生活中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有:水洼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衣服晾干了5.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就会沸腾了。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7.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8.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然其他酒精灯。
(3)燃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
10.水和冰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11.如果给冰进行加热,那么冰会融化成水1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13.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5.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永中。
17.小苏打、碱、味精都能溶解在水中。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18.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的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同时两个杯中的水也要一样多。
19.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或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2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1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1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14.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5.冰融化的时候,周围的温度会随着降低,因此,炎热的夏天,人们可以用冰块降温。
16.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磁铁进行分离,也可以先倒人水中,再把浮在水面的木屑分离开来,再把水过滤分离得到铁屑。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
纲
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
- 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 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理解物种和栖息地的关系
知识点二: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理解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
-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方法
知识点三:力和机械
- 理解力的作用和测量
- 掌握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原理
- 了解杠杆和轮轴的应用
知识点四:天体与地球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掌握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 理解四季交替的原因和表现
知识点五:生活中的能源
- 掌握常见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 了解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 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方法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
-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知识点七:科学观察和实验
-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理解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以上为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内容涵盖了生物多
样性、物质的属性和变化、力和机械、天体与地球、生活中的能源、
环境保护以及科学观察和实验等七个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水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3.用湿布擦黑板,水会变成水蒸气。
生活中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有:水洼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衣服晾干了5.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就会沸腾了。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7.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8.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然其他酒精灯。
(3)燃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
10.水和冰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11.如果给冰进行加热,那么冰会融化成水1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13.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5.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消融在永中。
17.小苏打、碱、味精都能溶解在水中。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18.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的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同时两个杯中的水也要一样多。
19.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或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2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_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第一单元植物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看、听、摸、闻、尝)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1、我们知道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3、水要保持沸腾状态,必须持续给水加热。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结冰。
5、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因为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
6、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降低温度。
7、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
8、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9、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0、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1、我知道食盐、味精、白糖等可以溶解在水中;橡皮、石头、玻璃等不可以溶解在水中。
12、在实验中,莉莉用搅拌、加热水、碾碎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3、生活中,可以用小勺替代实验中的搅拌棒,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14、我们用水来进行混合分离试验,食盐和味精的混合物不能分离,白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可以分离。
15、我们可以把水溶液中的物质通过蒸发实验提炼出来。
16、水的形态有液体、固态、气态。
17、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变化是相同的,有的变化是不相同的。
(二)1.水还会以另外一种形态一一水蒸气,存在于自然界中。
2.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4.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5.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6.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8.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9.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0.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1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1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背诵
教科版(2017)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背诵(新版)1、正确使用温度计(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读数:零上温度是自0℃向上的数,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
零下温度是自0℃向下的数,红色液柱向下少了几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
2、认识酒精灯(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1.1 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蒸发(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等。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时可以变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一种状态。
1.2 水沸腾了1、水的沸腾(1)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上升。
水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时水中的现象水沸腾时水面的现象水沸腾时水面之上的现象100℃气泡产生气泡破裂出现白汽(2)水在加热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的温度升高,水底出现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水面上出现白汽1.3 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
3、水结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体积变大,会浮在水面上。
4、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
5、在碎冰中加食盐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1.4 冰融化了1、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全面的观察一棵大树或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笔记录,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4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写清: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2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3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6科学家的工作顺序。
(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大对和小草1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像松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5草质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6一年生: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7多年生:能生活两年以上的植物。
8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9大树和小草之间的不同点是:1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树高、小草矮2茎的粗细不同,大树粗、小草细;3茎的质地不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4大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5寿命不同,大树多年生寿命长、小草寿命短。
10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1都生长在(土壤)中,2都有(绿色)的叶,3都会(开花结果),4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
和(营养)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草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的植物。
2木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发达,茎坚硬,多年生的植物。
3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水》单元知识点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氛围流动的办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分,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酿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
纲
一、生活中的科学
-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现象和事件
- 辨别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体的来源和变化
- 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二、物体的性质
- 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性质
- 分辨物体的材质和用途
- 了解常见物体的浮沉现象
三、物体的变化
- 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 观察物体的变形、断裂等变化
- 了解物体的燃烧和融化现象
四、天气现象
-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
- 了解不同天气对人和物的影响- 掌握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五、动物的特征
- 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一些动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植物的特征
- 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习性- 掌握一些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健康与生活
- 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 掌握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为【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进行科学知识的复习。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水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2.水在达到100℃时沸腾。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4.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7.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8.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9.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等,但不能溶解沙子、石头、木头等。
10.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11.通过加热、碾碎和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一些物质的状态、大小、数量、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
如水的三态变化、撕纸、折纸等。
13.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湿的衣服干了、湿的黑板干了等。
15.杯子装水后,加盖子得蒸发慢,不加盖子得蒸发快。
说明水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快。
16.“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
17.水蒸气存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水每时每刻都在蒸发着,从没停过。
18.我们看到热水上面冒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9.我们可以用加热、通风、增大表面积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20.水和水蒸气相同点:水和空气都是透明、无色、无味、会流动、有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21.水沸腾的时一定会蒸发,但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会沸腾。
22.温度计测量水温:(1)手拿温度计上端;(2)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3)温度计不能碰杯底和杯内壁;(4)读数时眼睛平视液柱,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水面。
23.酒精灯的使用:(1)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相互点火;(2)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二次盖灭。
24.在试管外面的碎冰里加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25.用吸管给冰块吹热气,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自转地球是一个略呈扁球形的天体,其自转使得白昼和黑夜的交替,给人类提供了生活条件。
2.四季变化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而导致的,每年都会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交替。
3.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这些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地球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二、生物知识点1.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光、水、空气和营养物质,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过程。
2.动物的生长动物生长需要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进行繁殖,保证种裙的生存。
3.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和特性进行分类,比如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等。
三、物理知识点1.力的作用力是一种物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2.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斜面、轮轴、杠杆等,这些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磁铁的应用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指南针、电磁炉、电动机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四、化学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物质可以存在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相变。
2.常见的酸碱盐酸、碱和盐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溶解与晶体的形成溶解是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晶体的形成则是溶液中溶质逐渐沉淀而成。
总结: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涉及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为今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扩写部分:地理知识点4.地球的材质和地球内部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最为薄薄,地幔是由固态和部分熔融的岩石组成,地核中含有大量铁和镍的合金。
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台风等,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类需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和预防。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一、水的蒸发水是一种液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当湿抹布擦黑板一段时间后,它会变干,湿的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常见的蒸发现象包括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食物煮干了等等。
杯子装水后,加盖子和不加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速度较慢,放在通风处的蒸发速度也较慢,放在阳光下的蒸发速度则较快。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洗澡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二、水的沸腾不停地加热水,水会沸腾。
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水面上也会看到很多“白烟”,但这不是水蒸气。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此时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足以烫伤人,一定要注意安全。
温度计100摄氏度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而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在测量水温时,需要保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同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在进行实验时,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会很烫,不能用手触摸,需要等它们降温后再收拾和整理。
14.当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非常高,触摸会导致烫伤。
15.水沸腾后,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消毒自来水、泡茶、泡方便面等,并且可以获取更多的水蒸气。
三、水结冰1.在常温下,当水温下降到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会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
3.为了比较结冰前和结冰后的高度,我们需要在结冰前做好标记。
4.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很低,长时间接触皮肤会导致冻伤。
7.在制作水结冰实验时,加入食盐和碎冰可以获得更低的温度。
8.冰是一种固体,没有流动性,有固定的形状;也是水的固态形式。
9.制作冰淇淋、冰沙、冰棍等冷冻食品需要水结冰。
10.冰块可以用来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四、冰融化1.当加热冰块时,它会融化成水;当温度低于摄氏度时,冰不会融化。
2.使用吸管或吹风机可以加速冰的融化。
3.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小。
4.冰融化速度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融化越快,温度越低,融化越慢。
5.在相同条件下,冰融化比冰激凌慢一些。
6.冬季的雪和霜也是冰,都是水的固态形式,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7.为了比较冰融化前后的体积变化,需要在冰面和水面做好标记。
8.冰融化时周围温度会降低,因此在炎热的夏天可以使用冰块降温。
9.冰融化是从固体到液体的过程。
五、水的溶解能力1.食盐、红糖、小苏打、味精和碱等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
2.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4.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弱一些。
5.在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需要准备相同数量的水。
6.溶解的食盐越多,水就越咸;溶解的白糖越多,水就越甜。
7.在常温下,5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18克的食盐,大约能溶解5克的小苏打。
8.常温下,50毫升的水可以溶解约200克的白糖和约75克的味精,其中味精和白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更强。
9.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中,需要逐步加入食盐或小苏打,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10.如果纯净水中溶解了有害物质,则水就被污染了。
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2.改变水的温度可以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
3.在探究温度和溶解速度的实验中,我们需要保持水量和盐量相同,同时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食盐。
4.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5.在探究搅拌和溶解速度的实验中,我们需要保持水量、水温和盐量相同,同时在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个烧杯中不搅拌。
6.研磨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7.如果想要让食盐等物质更快地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增加水的温度,将食盐研磨,并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
1.混合食盐和沙子后,食盐和沙子仍然保持原来的性质。
2.我们可以使用水将混合物分离开来,因为沙子不会溶解在水中,而食盐会被水溶解。
3.如果盐水中混合了沙子,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沙子分离出来,留下盐水溶液。
4.我们可以使用滤纸或滤布将液体和其他不能溶解的物质分离过滤。
5.我们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将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
6.蒸发皿是加快蒸发实验的仪器,在实验结束后温度较高,需要注意防止烫伤。
7.通过蒸发食盐溶液后收集到的食盐粉末与我们在溶解前看到的略有不同,但它们都是食盐。
8.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时,我们可以使用磁铁进行分离,也可以先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分离出浮在水面上的木屑,再通过过滤将水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1.橡皮泥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状,但这些物品仍然是橡皮泥。
2.纸张被折叠、撕扯后形状改变了,但这些物品仍然是纸。
3.无论是橡皮泥、纸还是水,在我们对它们进行捏、拉、揉、撕、扯、折、加热、降温等处理后,它们仍然是原来的物质。
4.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将压扁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它会恢复原状,因为空气会热胀冷缩。
6.空气变热后体积会膨胀,但它仍然是空气,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7.加热蜡烛会使它融化成液体,冷却后液体会凝固成固体,这个过程与冰融化和水结冰相似。
空气》知识点一、感受空气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空气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特征。
它的作用包括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与其他物质相比,空气具有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等特征。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在做纸不湿的实验时,纸团要粘在杯底防止掉落在水中。
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把杯子里的空气放出去,不再占据杯子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满上来。
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向杯子打气,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杯子中的水会慢慢被挤出来。
乌鸦喝水的故事里,鸟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改变。
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之后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本领,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小了。
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大了。
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四、空气有质量吗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在小天平上,一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豆子,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质量是相等的。
给皮球继续充气,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增加了空气,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大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保护它,减少污染和浪费。
6.空气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7.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空气来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比如热气球、风筝、风车等。
8.空气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使用和保护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5.充气皮球打入10筒空气,小天平另一端加豆子,直到小天平恢复平衡。
这时,1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豆子的质量。
6.放掉皮球里的空气会使小天平失去平衡,因为空气有质量。
放掉空气后,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小于豆子的总质量。
七、调整小天平平衡时,可以用回形针或绿豆等轻小物品。
20筒空气和定量的回形针或绿豆等轻小物品的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质量,但很轻。
8.天平、电子称等工具可以测量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品的质量。
周围的空气很多,总质量很重。
九、制作“热气球”时要注意安全。
选择大一些、轻一些的塑料袋,装入更多的热空气,容易升空。
加热前,塑料袋是瘪的、凉的;加热后,塑料袋会鼓起来,空气变热,产生向上的力。
十、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浮在冷空气上方。
加热热气球里的空气会使质量更轻,热气球就上升了。
让升到空中的热气球中的热空气慢慢降温,空气质量就变大,热气球就慢慢下降了。
十一、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可以用扇子、风扇、开门窗等方式让空气流动,制造“风”。
点燃蜡烛可以让周围空气温度升高,远离火焰的空气温度变低,空气流动起来,形成风。
在风的模拟实验中,用小纸条或小风扇放在出风口,可以观测是否产生了风和风的大小。
十二、大自然中空气温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阳光辐射引起的。
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被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称为大气层。
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存在空气的踪迹。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要保护,减少污染和浪费。
空气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在生活中,可以利用空气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如热气球、风筝、风车等。
空气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它,让生活更美好。
天气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天气都可能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天气变化。
天气是指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的气温、阴晴、雨雪和风等情况,这些情况可以通过观测和记录得到。
大气圈是我们地球的保护层,所有的天气现象都是在大气圈中发生的。
天气变化是不断的,有时候变化非常快,有时候则比较缓慢。
了解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感官和一些工具进行观测、了解并记录天气变化的信息。
科学家可以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并预测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
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期观察和记录天气的好方式,要注明日期、天气现象等重要信息,坚持每天观察并真实记录。
气温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叫寒暑表;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水温计是测量水温的温度计。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但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让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