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数学大师华罗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想象这大数学家也曾在数学这一科 考试不合格吧?这是他读初中一年级时候 的事情.有人曾问他是不是因为他曾触犯那 位老师 ,老师故意不给他合格,他说:“不是, 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 试卷又写得潦草,怪不得老师的.” 经过这次 教训,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就知道用功了. 一用功锋芒立显,数学老师每逢考试的时候, 就把他拉过一边,悄声对他说道:“今天的题 目太容易,你上街玩去吧.”
1927年春天,华罗庚到了上海,考进黄 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读职业学校 的费用虽然较少,一个学期(半年)的 膳费和杂费也得五十块洋钱.华罗庚因 是清贫学生,申请免交学费已得学校当 局批准,但膳费是必须自己出的,他的父 亲已经罗掘俱穷,这五十元是再也筹不 出来了,于是华罗庚虽然只差一个学期 就可毕业,还是被迫退学,回乡帮父亲料 理那间小小的杂货店.
十九岁那年, 母亲因病逝世,他自己也染上极其 可怕的伤寒病,这几乎毁了他的一生. 这场大病,从 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足足病了半年.请来的老中 医对他父亲说:“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 吃点什么吧.”但即使是在病重的时候,他也还是神 智清醒的.家人在楼下替他占卦算命,他都知道. “奇迹”出现,他并没如医生断定那样夭亡,到了第 二年端午节那天,他终于能够起床了.这“奇迹” 或许正是由于他那顽强的求生意志,才能战胜死 神吧.但可惜“奇迹”的出现也未能使他恢复如 初,而是造成了一个“终身缺憾”. 他左腿胯关节 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从此,他必须扶着拐杖
杂货店生意不好,他父亲帮人收购蚕丝, 白天收购,晚上算账.有一晚算错了一千多元, 算不清明天就不能开工.金坛有“拜狐仙” 的迷信风俗,有人就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 可是求了狐仙,还是算不清账目.华罗庚在屋 子里闻得香气,出来说道,不要求狐仙了,让 我来帮你们算账吧.父亲不相信儿子有这本 领,但抱着姑且让他一试的心情,把两大本账 薄交给他.结果华罗庚牛刀小试,没花多少时 间就把账目算清了.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 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 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 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 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 哈代与J.E.李特 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 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 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 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 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 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 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 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 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 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 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 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 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 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 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 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 奖.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 —华罗庚
数学家简介
华罗庚
(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 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 日卒于日本东京.从小喜欢数学,但因家 境不好,只读完初中,便不得不退学去当 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他 在数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贡献.从20世 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 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 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 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 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 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 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 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 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他父亲四十那年生下他,生下来 就用两个箩筐一扣,据说可以“生 根”,容易养活.“箩”字去了“竹” 是“罗”,“庚”“根”同音.贫穷 人家的父母,最担心的儿女长不大, 华罗庚的名字,就正含着父亲对他 的祝愿啊!
他曾获得上海市珠算比赛第一名. 参 加这个比赛的绝大多数是上海各个银 行的职员和各个钱庄的伙计,“打算盘” 可说是熟极如流的.而他,虽然从小帮父 亲料理店务,打这算盘,但毕竟不是专业, 比得过那些高手吗?他谈起那次比赛,笑 说:“我是斗智不斗力. ” 原来他发现一 个简单的珠算算法,这就压倒了那班只 凭“手熟”的“高手”了.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 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 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 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 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 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 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 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变成跛子,但并没有 倒下去.他在数学书籍中发现了广阔的天地. 于 是他凭着一支笔,一张纸,和从王维克那里借来 的几本书,后来又添上了上海出版的《科学》 杂志,每天在杂货店关门后,在昏暗的油灯下,不 管家人的埋怨,苦读,钻研. 他能够得到的数学 书籍虽然不多,但根基却是极为扎实,现在他还 保留有过去在自学中一本厚厚的习题簿,墨迹 都已褪色变黄了. 他好学,又能深思读过的书在 他脑中由繁化简,真正做到了触类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