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故事

合集下载

幼儿道德的发展

幼儿道德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2.关于儿童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 研究者问不同年龄的儿童A和B中的儿童谁更坏
一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评定不同。 • 从儿童对对偶故事的是非评定中可以看出,儿
童的道德认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 从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到依据行为的动机判断。
(一)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法(谈话法) • 研究内容
• 1.研究儿童规则意识和规则实践的发展 • (1)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儿童认为规则并不是必须遵守的运动规则 • 第二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要绝对尊重和遵守的 • 第三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彼此同意的合理规则
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幼儿道德发展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成人对幼儿说谎行为缺乏正确认识 • (二)成人缺乏“强化”手段的运用技巧 • (三)幼儿同情心教育的缺失
二、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策略
• (一)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 1.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德育观 • 2.树可以看到郝君和凯文对教师制定 的规则反应不相同,按照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会的观 点,如何解释和描述这种差异呢?幼儿的道德发展 有哪些水平呢?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上具体又有什么表现呢?
•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解决这些问题,并从中获得 关于幼儿道德发展的科学认识。
第一节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 处于阶段三时,儿童可能会认为,因为药店老板很生 气,所以海因兹偷药是不对的,也可能因为他病重的 妻子有救了,所以海因兹偷药是对的。
• 处于阶段四的儿童开始基于行为是否与法律冲突来进 行道德判断,会认为因为偷窃违反了法律,所以海因 兹的行为是不对的。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而传统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诱因)才能促进行为上。

但是,个体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项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它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同时,班杜拉也认为,除非学生真正地认为自己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能力且取得了进步,否则他们是不会感到有效能的,即使他们的行为得到奖励或行为结果优于他人。

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

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1]在上面的案例中,小华有确定的目标,但在学习中却不能好好为这个目标努力,老师、家长的努力劝说似乎也不起作用。

在这里,其原因除了本身性格的慢热,自身缺点——懒惰,以及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依靠父母监督外力作用影响下学习的习惯外,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取得理想成绩,达到目标缺乏信心,并且试图为自己找借口。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

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注意过程的例子

班杜拉注意过程的例子

班杜拉注意过程的例子
班杜拉注意过程的例子有很多,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孩子,他在玩耍时,看到一个成年男子在击打玩偶。

这个孩子对这个行为产生了兴趣,开始观察和模仿这个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过程决定了他会选择观察这个行为,并从这个行为中提取相关信息。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否关注某个学习模型的行为,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行为对他的价值。

这个例子也反映了班杜拉的观点,即孩子会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带给他们内心所需价值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注意过程只是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阶段,其他阶段还包括保持过程和动作再现过程等。

班杜拉观察模仿四种类型的初认识

班杜拉观察模仿四种类型的初认识

班杜拉观察模仿四种类型的初认识班杜拉把观察学习作为人类行为改变的重要机制,认为观察学习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尤为重要。

在班杜拉看来,儿童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而获得。

儿童从很早就开始观看并模仿成人的活动行事。

儿童的观察模仿有四种方式。

(1)直接模仿:直接模仿是一种最简单的模仿学习方式。

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社会技能,都是经由直接模仿学习来的。

例如,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吃饭与学习用笔写字等,都是经由直接模仿学习的。

(2)综合模仿:综合模仿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模仿。

学习者经过模仿而习得的行为,未必直接来自于一个榜样或一次的示范行为,而是综合多个榜样或者多次所见而形成自己的行为。

例如,某儿童先是观察到爸爸踩在梯子上修电灯,后来又看到妈妈踩在高凳上擦窗户,他就可能综合所见学到踩在高凳上取下放置书架顶层的故事书。

(3)象征模仿:象征模仿是指观察者并非模仿榜样的具体行为,而是模仿榜样身上的性格或榜样的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比如,电影、电视、儿童故事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他们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勇敢、智慧、正义等性格,即旨在引起儿童象征模仿。

(4)抽象模仿:抽象模仿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学习所学到的是抽象的原则或规则,而非具体行为。

例如,算术解题时学生从教师对例题的讲解中,学到解题原则即为抽象模仿。

1.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模仿可以分为( )A直接模仿 B综合模仿 C象征模仿 D抽象模仿解析:ABCD。

班杜拉认为儿童的模仿包括四种方式,分别是直接模仿、象征模仿、综合模仿以及抽象模仿。

故该题正确答案是ABCD。

2.在观察到榜样由于做出符合道德期望的行为而受到奖励的重复事件时,儿童开始了对道德行为的普遍原则的推断和学习。

这个过程发生了以下哪一种模仿?( )A直接模仿 B抽象模仿 C象征模仿 D综合模仿解析:B。

从题目中的关键词汇“普遍规则”可以判断出来儿童的模仿属于抽象模仿。

故该题正确答案是B。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放牛班的春天》,一部爱的电影爱的电影,一部将教育放大电影。

影片中描绘了一个音乐家,来了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私立学校教书,的确对于这位音乐家来说,他的人生似乎到低谷,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沉沦。

在这所寄宿学校里,校长残酷严厉以“行动反应”的制度来“制裁”学生并为去感受学生悲哀与痛苦,而是相反,“以牙还牙”,可见这样的教育体制,又怎能使一个学生有所成就,而今天在中国又不知有多少像影片中“校长”一样的老师为了名利,更为了所谓的“成绩”,对学生实行残酷的体罚,而这样的体制又怎能被使称之为教育呢!相反,在校长“行动和反应”的体制下,马修老师用爱挽救的学生的心灵,正如影片中所描述的,这里的每个孩子,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影音影,自卑,怨恨对生活的抱怨,正是处于这样环境中,孩子们的行为才会一步步变得更恶劣,但马修老师的爱却不同,还用音乐唤醒每个孩子内心的善良,他宽容了每个学生,但却丝毫不放纵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告诉校长,而是一步步的让他们走向正轨。

不仅如此,马修老师的爱,还体现在他没有忽视每个人价值,不会唱歌的佩皮诺成了他的音乐指挥助理另一个高个子男生做了指挥架,显然马修老师没有让他们失去价值,而是给他们人最基本尊严,和信任,可见是马修老师的爱,不仅是宽容,更是对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信任。

他用音乐唤醒学生内心最真诚最美好的东西,而学生也陶醉其中,伴随着悠悠的歌声,寻找到他们内心最真诚的梦想与人生的方向。

马修老师用爱与音乐,一步步进化着孩子们的心灵,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空中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飞向天空,一个男孩正把你仰望”“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像往后的日子”那一首首的乐曲,在孩子们心中悠悠的荡漾着飘向诗和远方。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音乐无所不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扉,竖起耳朵去聆听。

音乐是什么?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音乐更是人们将心之所想谱上旋律或吟唱或弹奏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潜移默化地渗透语言教育和社会教育

潜移默化地渗透语言教育和社会教育

潜移默化地渗透语言教育和社会教育小班幼儿正处于由自我中心、独自游戏向社会性参与、人际交往与同伴合作转型的过渡阶段,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与同伴互动的频率逐步增加,言语交往成为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

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又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言语互动的质量不甚理想,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和同伴冲突时常出现。

“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是小班幼儿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案例中的教师发现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有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便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甜甜的话”的教育活动,这充分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性和敏感性。

欣喜之余,我也不免产生了些许忧虑。

忧虑之一是教师忽视了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小班幼儿正处于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说话的积极性。

他人的语言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他们模仿最多的一般是身边最亲近的成人和同伴。

小班幼儿由于社会认知水平较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分不清哪些是可以模仿的哪些是不可以模仿的,他们常常喜欢模仿那些语气夸张、语调特别、情绪化和动作化的言语,而反面角色的语言或不礼貌的语言恰恰具有这些特征。

因此,当案例中的教师故意用夸张的语气和语调模仿“不太好听的话”时,幼儿不仅不反感,反而非常感兴趣,都自发地模仿起来。

虽然教师的初衷是要引导幼儿识别并拒绝说不好听的话,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忧虑之二是教师忽略了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小班幼儿社会认知水平低,是非判断能力差,又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此对小班幼儿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尽量为他们提供好的榜样以给予正强化,让他们模仿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明确指出,直接学习和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是儿童社会性获得的基础。

班杜拉还认为注意、记忆、动机等因素影响观察和模仿的结果。

案例中,幼儿受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没记住教师后来强调的礼貌语言,反而对教师先前模仿的不礼貌语言产生了深刻印象,这显然也违背了教师的初衷。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

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阴森的“池塘之底”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这四个字,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他们有的被父母放弃,有的双亲在二战中战死,他们顽劣,甚至冷酷。

另一方面呢,这四个字也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黑暗、压抑、永无天日。

校长哈珊秉着“行动——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还得做学校服务,不幸运者还得被校长带到办公室暴打一顿。

对校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维持一种表面上的纪律,以达成其“升迁”的愿望。

对孩子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在犯错之后躲避惩罚。

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违抗师长,校长及其它教员们越是压制他们,他们的心理就越反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1】。

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二、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学校的现状因一位新学监——克雷蒙•马修的到来而改变。

克雷蒙•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其人生的低谷到了这所“池塘之底”学校,但他的到来却为这所学校带来的希望,带来了春天,他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这些几乎被所有人放弃的孩子——“永不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她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

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就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就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就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

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实验工具:香蕉、木箱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

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

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

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

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

研究结论:人与类人猿的学习不就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就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就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学习不就是盲目的“试误”,而就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就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就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就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就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就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就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就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科学家刻板印象:研究与启示

科学家刻板印象:研究与启示

科学家刻板印象:研究与启示伍新春;季娇【摘要】青少年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来科学发展的储备力量,科学家是科学技术行业的精英形象代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影响着他们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与科学相关职业的认同.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所认知的科学家形象总体上较为刻板.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看到,这种刻板印象的认知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为了树立科学家在学生群体中的积极、正面和可及性形象,提供科学家的榜样角色和提供与科学职业有关的信息是两个重要的途径.针对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在向青少年学生传播和塑造科学家形象的过程中,应注意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科普研究与科普实践、主流群体与边缘群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的相互结合.【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8页(P5-12)【关键词】科学家刻板印象;科学教育;社会建构主义;榜样角色;职业认同;师生共同体【作者】伍新春;季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温哥华 V6T 1Z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学研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公众生活,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然而,由于与科学研究相关的行业特征缺乏透明度,而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中的精英和典型群体代表,在公众心目中常常被塑造成为智慧、神秘以及遥不可及的精英形象。

公众心目中刻板的科学家形象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含公众对科学家的外形特征、人格特点和工作地点的刻板认知(张正严,2007)。

这种刻板印象的建构来源于公众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是人们基于社会背景和自身经验进行建构的一种形象特征。

实际上,对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影响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研究领域的认识。

201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案例分析

201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布臵,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植物,使教室充满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案例二北宋杰出的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德少年,5岁时就能写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一二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了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请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来分析此案例。

案例三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继母好奇的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的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企业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案例四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新课程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就是许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有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受益多的是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中出现两极分化。

对于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的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受益?案例五一位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必须完成一篇关于某种特定题目的学术报告。

新视野大学英语 长篇阅读 3 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 长篇阅读 3 翻译

Unit 1Passage A苹果成功的秘诀是:简单苹果的包装设计团队刚刚从向乔布斯的解说回来,他们的面容说出了这个故事——他们说“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计划的那样发展”。

我对项目负责人说:“焦虑让我受不了,今天早上怎么样?”他说:“史蒂夫用那根简单的棍子打了我们。

”意思是:史蒂夫拒绝了他们的工作,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未能提炼想法。

这个项目负责人已经安排团队为同一产品的两个版本设计包装。

乔布斯认为这是脑死亡。

“把它们结合起来,”乔布斯说。

“一个产品,一个盒子。

”没有必要去探索第二套方案。

他是对的。

它更简单,更快,更好。

谈话几分钟后就结束了,这让一群非常聪明、才华横溢的人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以前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简单的棍子象征着苹果的核心价值。

他它激励人们以野蛮的方式思考,以小的方式思考,以乔布斯的方式做生意。

有时它被当作灵感举起:有时它的挥动就像一个野人的俱乐部:一个在简单中深刻的、几乎像是宗教信仰的力量。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要求别人直接和他沟通,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如果你闲聊,他将会打断你。

他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好像没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可以浪费,这很好地反映了苹果的现实——当然,任何认真对待竞争的公司都是如此。

这可能是最容易建立的简单的元素之一。

你会让一些人局促不安,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立场:你的团队百分之百的时间将集中在前进上——没有必要去理解人们真正在说什么。

人们普遍认为乔布斯是要求效忠的暴君,强制命令,在他周围灌输来自上帝的恐惧。

虽然乔布斯确实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但这幅画像是不完整的。

这个男人也可以是有趣的,温暖的,甚至是迷人的。

残忍的诚实和简单的残忍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

一名前苹果高级员工记得,在他担任直接向乔布斯汇报时,他经常看到这样的惯例。

他称之为“旋转炮塔(旋转炮台)”。

因为这取决于对话是如何演变的,所以无法预测它何时会发生。

但在某个会议上,在某个偶然的时刻,房间里的某个可怜鬼会说些什么,房间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话会点燃乔布斯的导火索。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今天,我和全班一起在音乐厅看了牧牛班的春季电影。

非常好。

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名叫克莱门特·马修的音乐家,他因为没有机会展示自己而成为了一所学校的代课老师。

马修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非常淘气。

校长用暴力和体罚来控制这些学生。

所以马修用他自己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有一次,一个同学不小心伤了仓叔叔的左眼。

他应该被禁足15天,但是马修让他照顾叔叔直到他康复。

马修还发现皮埃尔·莫恩希有天使般的嗓音,所以他组织了一个合唱团。

最后,他改变了整个学校,这样所有的学生就不再淘气了。

我钦佩马修的教育方法。

我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撕碎了关于杏活动的文件。

刘先生没有打我或批评我,而是又复印了一份,这让我非常害怕和紧张。

老师这样对我,让我感到更惭愧。

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通过这部电影和这个事件,我明白教育不能是体罚,体罚会让我们变得更淘气,对我们的成长更有害。

虽然我们很淘气,但我们仍然喜欢温柔、耐心和宽容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2国庆假期,我一个人在家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和别的电影不一样,我把别的电影看完了之后到晚上就可以入睡。

可是看了这部电影,我却难以入睡。

我为电影里的好人而感动,为坏人而气愤。

《放牛班的春天》讲的是马修先生来到了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学校当学监。

每个学生一开始都如“小混混”一般。

可当马修先生让他们加入了一个合唱团几天以后,他们的学习变好了。

歌唱的也好听了。

渐渐地,孩子们和马修亲密了之后便偷偷带着孩子们去玩了个游戏。

由于学校没人看着,所以就有人把那里烧了,校长看到了怒气冲天,一气之下,把他给开除了。

虽然校长不让学生出去送别马修先生,可学生们还是把门锁上,在教室里偷偷唱歌,把告别信折成飞机从窗户上扔下去......影片一共97分钟,我还没有看完,就感动的哭了,马修先生用他的爱去给每位学生播下一粒美好的种子,到头来,它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广东省四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四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四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24届高三四校联考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并用2B铅笔填涂相关信息。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真不知道有什么人会喜欢“罐头笑声”①。

有一天我对几个学生、两名电话修理工、若干大学教授,还有保安做了一番调查,大家无一例外对其持批评态度。

挨骂最多的是电视台,还有它那套笑声音轨,以及靠技术来增强喜感的制度。

他们说,这么做愚蠢、虚假、肤浅。

尽管我采访的样本很小,可它真实反映了大部分公众对笑声音轨的负面感受。

那么,为什么电视台的高级主管们这么喜欢“罐头笑声”呢?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迎合公众的需求,才得以名利双收。

他们虔诚地采用令观众反感的笑声音轨,哪怕他们旗下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提出抗议也照用不误。

好些著名导演、编剧和演员都要求从自己担纲的电视节目里取消“罐头笑声”。

可这样的要求很少被顺利采纳,成功的都是经过激烈抗争才实现的。

“罐头笑声”对电视台高层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这些精明老练的人死抱这种做法不放呢?答案既简单,也耐人寻味:他们听了研究的话。

实验发现,使用“罐头笑声”,会让观众在看到滑稽节目时笑得更久、更频繁,认为节目更有趣。

此外,一些证据表明,对糟糕的笑话,“罐头笑声”最为有效。

成为榜样的力量:时代榜样们的启示

成为榜样的力量:时代榜样们的启示

成为榜样的力量:时代榜样们的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接受了逆境的考验,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榜样,启发着其他的人们向着正面的方向前进。

在今天,世界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糟糕的负面信息,而成为榜样的力量,却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和伟大的力量。

一、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勇气马拉拉是一个15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她因为坚持读书和倡援妇女的受教育权而受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

这场袭击让她生命垂危,血流不止。

然而,她并没有被打倒。

相反,她继续坚持她的理念,继续发声传递她的信息。

她直到被恐怖份子开枪的前一刻,都在奋斗冲突,不为其他目的,仅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教育的机会。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告诉我们,当我们真正深信自己的追求,我们就可以在任何压力下都保持坚定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奋斗。

二、比尔·盖茨的使命比尔·盖茨是全球知名的计算机家。

然而,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技术方面。

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通过他们创办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帮助了数百万人摆脱贫困、获得教育和保障健康。

盖茨懂得享受财富和地位,但他非常坚信自己的使命,要用自己的成功为改变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他和他的基金会向社会传递了一种理念,即“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必须与其分享”。

三、杰夫·贝索斯的抗拒杰夫·贝索斯是为世界知名的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

在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中,贝索斯一直在挫败、拯救以及再起。

他始终坚信,最大的失败就是停滞在过去的失败中,不学不进。

这种价值观的灵活性和能力,使他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榜样,更让他十分重视创新,以及时刻保持自己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杰夫·贝索斯的故事证明了,抗拒挫折、学习自己的错误是一个企业家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

四、迈克尔·杰克逊的影响无论你是哪个世代的人,你都听说过迈克尔·杰克逊。

许多人都认为,杰克逊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者之一,他不仅是音乐的天才,而且还是舞蹈、视觉艺术和编排方面的专家。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 实现“双重”价值的路径探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与点评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 实现“双重”价值的路径探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与点评

◆ 执教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 蕾◆ 点评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咏梅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实现“双重”价值的路径探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依据教学目标,整节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基本理解,用时15分钟;第二部分学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个部分落实语文要素中
安排。

各个学习阶段是如何在语言文字的理解
“双重”价值的路径:一是在语言文字理解与运
上“你”的一言一行,加上“我”的所见所感。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1《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创作者——克莱门特·马修来到号称“池塘之底”的学校担任学监时发生的故事。

这里有一群被大人称作“坏孩子”的学生,有一位残暴、只顾自身前途的校长,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为改善这种状况,马修组织了学校合唱团,并让这些孩子们唱他所创作的歌曲,一切仿佛给学校致以新的活力,给孩子们新的生机。

这部法国电影在全球斩获许多奖项,精彩之处也数不胜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这部电影吧!学校的校长为了压制住“难缠”的孩子们,采取体罚,关禁闭的手段。

校长就像池塘中的水,被送来的孩子就如同被关在池塘之底,被压抑的无力喘息。

仔细想,采取体罚和关禁闭的手段真的能“治好”这些孩子,让他们不再顽皮捣蛋吗?显然是不能的。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只是暂时被压制住,压根就没有起到实质效果。

蒙丹最后火烧校园是本影片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本片高潮,这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白,这种教育方式的劣根性——他无法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希望与善良。

不只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校长,很多的家长为了减少麻烦,教育孩子往往采用最直接的“竹笋炒肉”形式。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人格就是在观察榜样、模仿榜样的过程中形成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如果采用打骂式教育,不但不会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形成一种打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心理,无法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易怒人格,甚至可能走向犯罪。

放牛班的春天2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感激学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师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

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

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

名人对小王子的评价

名人对小王子的评价

名人对小王子的评价《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一部著名童话小说,自问世以来广受读者喜爱。

该小说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友谊、爱情和人类的思考。

以下是几位名人对《小王子》的评价:1. 班杜拉尔·劳伦斯-马修斯(法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

他的作品《小王子》是一本小说,又是一本哲学著作,给我们带来了人生的感悟和启示。

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美国作家):《小王子》是一本让人着迷的童话。

在它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藏着深入的哲学思考。

它通过小王子的旅程,揭示了生活中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3. 朱尔斯·苑园(法国女演员):《小王子》是一本亲切而富有哲理的书。

我们可以从小王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受到他的启发,思考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对成年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4. 托尼·莫里森(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王子》是一本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思考的小说。

圣·埃克苏佩里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插图,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类关系、责任和爱的思考。

5. 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王子》是一本经典的童话故事。

它通过童真的视角,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价值观。

这本书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成年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6. 伍迪·艾伦(美国导演、演员):《小王子》是一本简单而深刻的小说。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失望,用乐观和坚持来战胜困难。

7. 陈冠希(香港艺人):《小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关系的思考。

我希望能够像小王子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纯真。

综上所述,名人对《小王子》的评价可以概括为:它是一本充满哲理和诗意的童话小说,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调节包括三个過程:
自我觀察 是指人們根據不同的活动中存在的不同衡 量标准,对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的过程。行 为可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例如质 量、速度、创造性、重要性、变异性和伦 理性等。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也会有不 同侧重点。人们有选择地注意他们行为的 某些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
自我观察至少有两个重要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并 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 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同年当选美 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医学部院 士。 1991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 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 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杰出 贡献桑代克奖,并担任加拿大心理学会授 予 的名誉主席; 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展学会终身成就奖; 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他 还经常出席各种咨询委员会、联邦政府机 构的各种委员会、美国国会听证会等。
参考文献





阿尔波特· 班杜拉、Ross, Dorothea, & Ross, Sheila A. (1961).通过模仿好斗榜样传播侵略行为, 《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63, 575-582 全文 阿尔波特· 班杜拉(1977) 《社会学习理论》,新泽 西: Prentice Hall. Hardback: ISBN 0-13-8167443, Paperback: ISBN 0-13-816751-6 Vicarious Learning Blog:替代学习、观察学习,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Learning. 叶浩生 主编《心理学理论精髓》福建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 主编 郭蔓妹 副主编《历史上最具影响力 的心理学专著26种》陕西人民出版社
三元交互决定论必然强调人的一系
列基本能力,如符号能力,预见能 力,替代(学习)能力,自我调节 能力等。这些主体自我能力的分析, 一方面构成社会认知理论超越传统 行为主义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使 社会认知理论在某种程序上人本主 义化。这或许就是班杜拉建立一种 人本主义的行为主义来的理论理想。
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B
E
P
P与B表示个体和行为之间的相
互决定作用:一方面,个体的信 念,期待,情绪,目标,意向等 主观因素影响,决定或制约着他 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行为的内 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 地决定着他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反 应等
B与E关系中,尽管环境作为行
为的观象或现实条件决定着行为 的方向及其强度,但行为也改变 着环境以使其更加适应人的需要。
主要论著
《通过榜样实践进行行为矫正》(1965)
《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1972)
《榜样理论:传统、趋势和争端》(1972)
《行为变化的社会学习理论》(1976)
《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
(1977) 《人类事物中的自我效能机制》(1982)
观察学习论
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1.
2.
3.
4.
5.
6.
7.
符号 编码 认知 组织 认知 演习 行为 演习 观察 者的 特性 认知 技能 认知 框架
1.
2.
3.
4.
5.
6.
7.
认知 组织 对复 现行 为的 观察 反馈 信息 概念 匹配 观察 者的 特性 生理 机能 行为
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外部的 诱因 物质的 感觉的 社会的 控制的 替代性 诱因 自我诱 因 物质的 自我评 价的
第四小组
自 我 反 应
和自怨生指 自我和的个 尊反自自人 久的应我我评 的发是批满价 基展个评足自 础的人等、我 。重满内自行 要足心豪为 和兴体、后 持趣验自产 。
成长过程中自我奖惩的标准可以通 过以下几种途径:
1.模仿/效仿 2.标准内化 3.榜样作用
自我调节概念是从自我强化概念衍生出来 的。它使人的行为变得富有生动性和选择 性,反映了人的认知和情感对行为的多种 影响。自我调节理论的形成,把社会学习 理论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班杜拉及 其学习理论的最重要的转折点。
一)是提供必要的信息以确定符合 现实的行为标准和评价正在进行变 化的行为; 二)是通过对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 行为的加倍注意,促进自我指导的 发展。
影响自我观察的因素有以下五种:
自我判断指人们为自己的行 为确立某个目标,以此来判断 自己的行为与标准间差距并引 起肯定的或否定的自我评价的 过程。
自我判斷
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对道德教育具有重 要意义。班杜拉认为,各种社会示范对儿 童道德标准的建立和整个社会进程发生重 要影响,而人一旦社会化,就不再依靠外 在的奖励或惩罚,而是靠自己内部标准来 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元交互决定论
徐金燕
个人决定论
互动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 环境决定论 华生
班杜拉认为个人的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 两者是互相决定的,而且人也不能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 的原因。他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 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匹配行为
注意过程 : 对榜样 的知觉
保持过程 : 示范信息的储存
动作复现过 程 : 记忆向 行为的转变
动机作用过程 : 从观察到行为
班图拉指出行为操作主要受3类诱因源所左右
1.
2.
3.
直接诱因。又称外部诱因。外部的 诱因可采取物质的奖赏、积极或消 极的社会评价、愉快或令人难受的 感觉刺激等形式。 替代性诱因。看到他人的成功,能增 强自身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如果他 人的这类行为受到惩罚,则减少表现 倾向。 自我诱因。人们更愿意表现那些令 自己满意的行为,而拒弃那些让自己 生厌的行为。
自我效能论
班图拉提出两个概念: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信念
自我效能的培养

适当的外部强化 及时自我强化 加强归因训练


自我调节论
实验结果表明,受到自我强化和他人强化 的两组儿童所完成的课题量,是无标准奖 赏和无奖励两组儿童的两倍。这揭示了社 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原理,强化对人的行为 调节有重要影响,但强化不仅仅是外在的, 也有内部的。内部强化就是自我强化。即 自我调节。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加强, 维持或中止自己的行为。
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观察学习具有有认知性
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
归 纳 观 察 学 习 的 基 本 类 型
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复现 动机作用
1.
2. 3.
4. 5. 6.
示范事情
7.
8.
9.
10.
11.
12.
示范事 情 显著性 情感诱 发性 复杂性 流动性 实用价 价 观察者 的特性 知觉能 力 知觉定 势 认知能 力 唤醒水 平 习得的 偏爱
P与E的关系表明,虽然个体的
人格特征,认知机能等是环境的 产物,但反过来说,环境的存在 及其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潜在 的,并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把握。
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蕴含了一
种对人性的理解方式,人一方面 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如机遇的人 生意义取决于个体如何把握它, 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制 约而不会无限自由的。
第四小组成员
112032008013徐金燕 112032008014吴永清 112032008015戈迎春 112032008016许家尧 112032008040麦柳婷

匠的 习 个 其 上 于 播 理 验 下 本 步 义 社 学 主 学 心 阿 。集 理 重 中 都 直 等 治 心 的 主 形 的 会 习 义 系 理 尔 大论要替可接社疗理当义成继学理的约学 伯 成的因代以经会以学代心的承习论主丹家 特 者奠素性依验生及、独理,与理的要讲, 班 或基。强赖的活教社树学并批论创代座现 杜 社者有化观一领育会一几在判是始表教任 拉 会,人是察切域、心帜乎认的在人人授斯 , 学社称影学学。管理,平知历与。物。坦 美 习会他响习习他理学影分心史传他之他福 国 理学为学而现认、、响心理关统所一是大 当 论习社习发象为大临波理学系行提,新学 代 的理会的生实来众床及学和中为出社行心 著 巨论学一,际源传心实天人逐主的会为理 名
·
荣誉和奖励


1969-1970年,受聘为行为科学高级研 究中心研究员; 1972年,获辜根海姆研究基金奖(the Guggenheim fellowship)及美国心理 学会杰出科学家奖; 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受 聘为斯坦福大学约丹荣誉教授; 1976年,当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77年,获卡特尔奖;被命名为认知理 论之父。 1979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 士学位
你知道班杜拉自 我调节理论--别 人是怎么对他的 理论作评价吗?? 我怎么知道呀??你 告诉我吧!!! 见是你好吧…
不赞成行为:决定于外在奖罚的行为主义观 点,认为如果那样,人们会象风向标一样, 连续不断地改变方向
值得肯定:主张人类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生成的结果对他们的思 想、感情和行为施加一些控制
注重社会因素 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 来 注重以人为被试的试验 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验验证数 据的基础上,其实验方法比较严谨,结论比 较有说服力。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也有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
• • •

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 其立场基本上还扎根于行为主义中,并没有 摆脱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模式。 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方 法也难以让人苟同。 并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位置。他只是 一般地对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