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衔接语文
2018年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升八年级暑假衔接学习资料

2018年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升八年级暑假衔接学习资料第一版块:八上古诗文早知道(部分)1.《三峡》【原文及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翻译:在三峡的七百里之间,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空中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各种景物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
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鸣,叫声连续不断,声音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习要点】一、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整体感知:作者通过对三峡地适合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三、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5.以①不以疾也(如)②以丛草为林(把)(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暑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升八年级衔接训练:第2讲 字形

2021年初语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2讲字形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背诵霹雳戳然不同慷慨淋漓B. 梳头誓言引人注目可歌可泣C. 抱欠丰饶层出不穷浩浩荡荡D. 疮疤绿荫当之无愧言外之义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选聘刺入饥骨锋芒毕露B. 奠基报歉回环曲折妇儒皆知C. 攀谈深宵兀兀穷年目不窥园D. 涉猎无暇一反即往至死不懈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B. 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C. 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 小楷吩咐一返既往深恶痛绝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挚友咀嚼斑澜挺而走险B. 跌起险峻屏障妇儒皆知C. 独裁督促浊流鞠躬尽瘁D. 嗥鸣峭壁慷慨雁然勒功5.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马革果尸妇孺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 感情震荡悍然入睡凌乱不堪徙劳C. 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意磐石D. 和霭可亲死而后己无暇顾及滑稽6.下列书写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铃铛慈善烘托花枝招展B. 伫蓄宽敞屋檐一年之季在于春C. 抖擞娇媚莅临哆哆逼人D. 喉咙潦亮健壮呼朋引伴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马革裹尸妇孺皆知全神惯注慷慨淋漓B. 群蚁排衙历尽心血可歌可泣不以为然C. 锋芒必露至死不懈家喻户晓鲜为人知D.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燕然勒功8.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A. 热忱抽噎殉职参差不齐B. 伫立掺和闪烁麻木不人C. 虐待禁锢消耗骇人听闻D. 女娲丰腴突兀杞人忧天9.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感慨祷告人迹罕至花团锦簇B. 决别博学不求甚解美不胜收C. 啄食渊博人声顶沸恍然大悟D. 恭敬淋漓浑为一谈油然而生A. 抱歉深宵惶恐家喻户晓B. 哺育诘问烦燥大庭广众C. 峭壁霹雳竹蔑颠沛流离D. 丰饶取谛迸溅血气方刚1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徘徊瘫痪不求甚解大相径庭B. 惩戒荫蔽由然而生杞人忧天C. 憔悴分歧人声顶沸花枝招展D. 朗润澄澈花团锦蔟人迹罕至1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初中语文衔接教材:七年级升八年级

初中语文衔接教材:七年级升八年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教学是他们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顺利地衔接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衔接教材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
而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阅读方面,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写作方面,我们需要让学生多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有能力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作品,如文学风格、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让他们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三、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零散地学习。
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讲解语文知识时,我们需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语文知识的脉络和发展过程。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互动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衔接初中语文教学。
统编版语文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9讲 语言运用(含解析)

2020年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9讲语言运用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A.①⑤④②③⑥B. ②④①⑤⑥③B.④⑤①③⑥② D. ④①⑤⑥②③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B. ①③⑥④⑤②B.③⑥⑤①④② D. ③①④②⑤⑥3.将文段中的①②③④句重新排序,使语序得当。
排序正确的一项为()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
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②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
所以,我们呼吁:抵制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A.②①④③B. 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最正确的一项()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统编版语文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6讲 修辞手法(含解析)

2020年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6讲修辞手法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句中加点的“则”和“最”都是副词。
B.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句中标点使用无误。
C.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句中加点的“明朗”和“从”分别是形容词、介词。
D.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 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 ①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 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 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3.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属于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B.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C.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B. 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山被蒙蒙细雨淋醒了。
C. 水珠从花苞里滴下来,像少女的眼泪。
D.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犹如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C. 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6.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

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八年级语文学习,以下是一个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的建议:
1.复习七年级所学知识: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回顾和巩固七年级所学的语文知识,包括课文内容、基础语法和写作技巧等。
可以通过复习笔记、做题、写作等方式进行。
2.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包括课外读物、名著、报纸、杂志等。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3.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
可以确定一些主题,要求学生写作,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词汇扩充:学生可以通过背诵诗歌、名句,扩充词汇量。
同时,可以整理并总结七年级所学的重要词汇,进行复习和记忆。
5.语法练习:对于七年级所学的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做题、练习来巩固。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易混淆的语法点,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6.配套教材学习:可以提前获取八年级的语文教材,预习一些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
了解教材结构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7.参加语文辅导班或线上学习平台:如果有条件,可以参加语文辅导班或线上学习平台,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语文知识。
总之,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七年级所学的知识,为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复习、阅读、写作、词汇扩充、语法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保持阅读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初一升初二语文衔接(古诗)

语文作业熟读理解并背诵这两首词,海鸥不到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预习初二的语文和其他功课,我们争取要在开学之前把初二每门功课的前两个单元都预习一边。
好了,初二的学习是很繁重的,难度也会加大,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争取初二更上一层楼。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
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
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
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第17讲散文阅读之含义题讲义(含答案)暑期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衔接

第17讲散文阅读之含义题1.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生活最大的资产。
2.强大的人是在内心扛住千斤重,表面却很淡然的人;人生道路上的每个里程碑都刻着两个字——起点;人生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知识名称:散文阅读之含义题【知识梳理】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对文章全局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本义、具体语境来体会;2.理解句子含义:所谓“含义”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
1、“……”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2、如何理解“……”?3、解释下列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来一碗鸡汤吧!这些句子有没有触动你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理解一些“高深”的句子。
含义的内涵常见提问方式:4、结合文章(第……段),谈谈你对……的理解。
5、作者为什么说“……”(又为什么说:“……”)?常考题型:词语含义:常考题型: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词语;2、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词语的语境义;例1:想念小村李汉荣小村很小,一二十户人家,地名听起来也很小。
这小小的地名需轻轻地、抿着嘴叫,才能叫出那小小的味道、小小的意境、小小的风情。
如果你张大着嘴吼叫,会吓坏了她,会惊了她的魂儿。
不信,你试着大声吼一句:孙家湾!看是不是没有了孙家湾的味儿?孙家湾飘着淡淡的野花香味儿。
孙家湾像一个新婚的小媳妇,青涩、害羞、爱笑,朦胧中透出刚刚知晓什么秘密后的不好意思,还流露一点隐隐约约的风流。
你肯定不能大声吼叫孙家湾,只能轻轻地、软软地喊她。
李家营、张家寨、汪家梁、富家坝、杨家坪、袁家庄、吴家沟、王家坎……她们都是孙家湾的姊妹。
她们都是很小很小的小村。
一只公鸡把早霞衔上家家户户的窗口。
一群公鸡把太阳哄抬到高高的天上。
一只猫捉尽了小村可疑的阴影。
一只狗的尾巴拍打着小村每一条裤腿上的疲倦和灰尘。
一条小路送走远行的背影,接回归来的足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学堂 2012 — 2013年寒假辅导培训班期末考试题
初二年级语文
学生姓名:
注意:1、本考试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不得延时;
2
、考试过程中禁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
3 、禁止携带或夹带一切与考试有关的资料、
书籍,否则视作作弊处理。
一、 看拼音写词语或给词语注音。
(每空1分,共10
分)
Hudng k dig ( ) h e zh e zh du ( (
)
丘()()皱
二、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
1.卜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止确的一项是
( 栩栩 )
如生x U A.干涸h e 恣意C 1
履行1 U B.魁梧w u 双赢y ing 解剖pou 谆谆教诲zh m C.脑髓su i 迂腐y u 萧索 s 0 恰如其分f m D •濒临bin
刹那sh d
胆怯 qi e
功亏 一篑 ku 1
2.下列词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噤 鞠躬 触目伤怀
B.
肃穆 惶急 情郁于中 C.狼籍 蹒跚 鸡零狗碎
D.
噩耗
焦灼 月明风清
u ( ) h d ng g m g d
殷红 (
)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今年是白岩松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第九个年头。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剪出了菠萝,蝴蝶,燕鱼等图案。
“没问题,”小王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D.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5.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 (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B.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D. 《望岳》
杜甫 宋朝 6. F 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 我还是执迷不悟,请给我解释一下。
B.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 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宇宙观光旅行,乍一听似乎是异想天开,但在
21世纪将成为现实 三、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10分)
1.
,一览众山小。
2. .大漠孤烟直, 。
3.
,恨别鸟惊心。
4. .登临吴蜀横分地,。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7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这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之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 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C. 其子趋而往视之
D. 闵其苗之不长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3分)
(1) 谓其人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予助苗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子趋而往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4. A. B. C.
3.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苗则槁矣。
(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3.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①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道风景。
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
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②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
虽
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却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
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
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 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像中,时间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古板。
③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
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
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
④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
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
手腕上跳舞。
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一一滴答一一”的声音不绝于耳。
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
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
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
些落寞。
⑤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
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
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⑥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
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
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一一鱼尾纹。
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
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
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一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⑦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候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新添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由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
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
我
们和时间是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选自《迟子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有改动)
14.作者写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时间不同的栖身之处,以及时间带给她的不同感受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分)
15.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划线句中“刺痛”的原因有哪些。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章第⑥⑦两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时间写得真切可感的。
并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出在你的生活中时间是如何行走的。
(不超过150字)(5分)
六、作文。
(40分)
题目:献给母亲的歌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