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项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武术理论课授课对象:年级、班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
3. 培养学生的武术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武术简介- 武术的定义-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武术的价值和意义2. 武术的基本手型- 拳、掌、勾、爪、指、戳、推等基本手型3. 武术的基本步型- 步法、步型、步法与步型的转换第二课时:1. 武术的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的分类- 基本动作的示范与讲解- 学生练习基本动作- 套路的组成和特点- 套路的练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练习套路3. 武术精神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武术精神的重要性- 武术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 学生讨论和分享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以武术表演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武术简介- 讲解武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
3. 武术的基本手型- 示范基本手型,讲解其特点和作用。
4. 武术的基本步型- 示范基本步型,讲解其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1. 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手型和步型的掌握情况。
2. 武术的基本动作- 讲解基本动作的分类,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 讲解套路的组成和特点,示范套路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武术精神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讲解武术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使学生直观地学习。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动作和套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武术精神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的掌握情况。
武术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武术素养。
3. 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为实践技能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武术概述2. 武术的分类3. 武术的基本功4. 武术的技击特点5. 武术的健身作用6. 武术的礼仪与道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功和技击特点。
2. 难点:武术的健身作用和礼仪与道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功和技击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武术的健身作用和礼仪与道德。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武术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播放武术视频,展示武术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武术概述- 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 引导学生了解武术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2. 武术的分类- 介绍武术的分类方法,如按流派、按技击特点等。
- 以具体例子说明各类武术的特点。
3. 武术的基本功- 讲解武术的基本功,如步型、手型、腿法等。
- 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功。
4. 武术的技击特点- 分析武术的技击特点,如快、准、狠、稳等。
-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技击特点。
5. 武术的健身作用- 讲解武术的健身作用,如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等。
-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武术对健康的益处。
6. 武术的礼仪与道德- 介绍武术的礼仪与道德规范。
-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武术的道德品质。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武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武术书籍,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
2. 观看武术表演或比赛,感受武术的魅力。
3. 练习武术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概念、分类、基本功和技击特点的掌握程度。
大学生武术课理论教案
授课班级:XX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兴趣班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教师:XXX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防身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武术、传承武术文化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武术概述2. 武术基本功3. 武术套路与技法4. 武术养生与保健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课堂纪律:强调课堂纪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武术概述1. 讲解武术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2. 介绍武术的历史渊源、流派特点及代表性人物。
(三)武术基本功1. 讲解武术的基本功,包括手型、步型、身型、眼神等。
2.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动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武术基本知识的认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 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武术套路与技法1. 介绍武术套路的概念、特点及练习方法。
2. 讲解武术中的基本技法,如踢、打、摔、拿等。
(三)武术养生与保健1. 讲解武术养生知识,如呼吸、饮食、睡眠等。
2. 介绍武术保健操,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武术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武术套路与技法的认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武术练习,并总结自己的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纪律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练习效果等。
3.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武术学习中受益。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3. 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让学生学会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难点: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武术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并学会了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
学生在练习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但在个别动作的掌握上仍需加强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运动能力。
武术理论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武术理论授课对象:初级武术爱好者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武术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3. 理解武术的道德规范和训练方法。
4.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武术的分类和特点。
3. 武术的道德规范和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1. 武术的道德规范和训练方法的理解。
2. 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的领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2. 武术相关的书籍或文献。
3. 互动讨论环节的引导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武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为主题,简要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2. 引导学生思考:武术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解释武术的定义、特点等基本概念。
2.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武术的历史演变。
3. 武术的分类:介绍武术的基本分类,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三、互动讨论1. 提问:你们认为武术在现代社会有哪些作用?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武术的道德规范和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道德规范:讲解武术的道德规范,如尊重对手、谦虚谨慎等。
2. 武术的训练方法:介绍武术的基本训练方法,如基本功训练、套路练习等。
三、实践环节1. 分组练习基本动作,如拳法、腿法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传承武术文化。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献,了解武术的更多知识。
2. 尝试在家练习武术的基本动作。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武术理论讲解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武术理论讲解课程类型:理论课课时:2学时年级与专业:大一全体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套路和功法。
3.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套路3. 武术的功法和锻炼方法4. 武术的现代发展趋势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武术理论》2. 多媒体课件3. 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武术?武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是什么?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基本概念和历史(15分钟)1. 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武术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教师讲解武术的历史发展,包括武术的起源、演变和流派。
3. 学生听讲,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三、基本技术和套路(30分钟)1. 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技术,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拿法。
2. 教师讲解武术的套路,包括长拳、太极拳和南拳等。
3. 学生听讲,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四、功法和锻炼方法(20分钟)1. 教师讲解武术的功法,包括内壮功、外壮功和轻功。
2. 教师讲解武术的锻炼方法,包括套路锻炼、实战锻炼和功法锻炼。
3. 学生听讲,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现代发展趋势(10分钟)1. 教师讲解武术的现代发展趋势,包括武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2. 学生听讲,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布置作业。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练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武术理论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武术理论课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武术的基本分类、特点及流派。
3.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武术素养。
4.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流派。
难点: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武术教材、武术书籍等参考资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武术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武术的基本概念: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器械为表现形式,具有健身、娱乐、竞技、防身等功能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现代,武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3. 武术的分类:按练习形式分为套路武术、散打武术、器械武术等;按流派分为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峨眉武术等。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武术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谁能复述一下?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武术的流派特点:以少林武术为例,介绍其技击特点、套路特点等。
2. 武术的健身功能:介绍武术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武术有哪些健身功能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流派。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武术,提高武术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起源及发展历程,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2.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武术技巧。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1 古代武术的源头1.2 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1.3 现代武术的流派与特点2.武术基本理论2.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2.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3.武术技巧与实践3.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3.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3.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武术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同时,询问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和期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讲解,介绍古代武术的起源,包括中国古代的拳法、剑术等。
然后讲解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演变和流派的形成。
最后,简要介绍现代武术的流派和特点,如太极拳、少林功夫等。
3.武术基本理论(30分钟)3.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讲解武术强调的精神境界,如尊师重道、忍耐和毅力等。
同时,讲解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如以柔克刚、追求和谐等。
3.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原理,如重心稳定、力的传导等。
然后重点讲解武术的核心技术,如拳法的出拳、腿法的踢腿等。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4.武术技巧与实践(60分钟)4.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拳法和腿法的练习,如直拳、勾拳、正踢腿、侧踢腿等。
先进行基本动作的单独练习,然后逐渐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武术招式。
4.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引导学生了解简单器械的种类和用途,如棍、剑、刀等。
然后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武器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刀法、剑法等。
4.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介绍一些实用的自我防卫技巧,如解脱技巧、摔倒技巧等。
通过示范和模拟情景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防卫能力。
武术理论教案
武术理论教案教案标题:武术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武术的分类、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武术的分类和特点。
3. 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
2. 武术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3. 学生练习武术的场地和装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武术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展示武术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a. 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古代武术的起源和现代武术的发展。
b. 引导学生了解武术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发展情况。
2. 武术的分类和特点:a. 介绍不同类型的武术,如中国的太极拳、功夫等,以及其他国家的武术形式。
b.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武术类型的特点和风格。
3. 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a. 介绍武术的基本动作,如站立姿势、步法、拳法等。
b. 演示和示范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武术形式进行学习和练习。
2.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武术形式,设计一段简单的动作表演,并进行展示。
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动作和技巧。
四、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武术理论知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参加武术俱乐部或社团,提高自身的武术水平。
2. 推荐相关的武术书籍、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武术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通过实际练习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武术学习和练习中。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
2、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使学生熟悉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武术观念,培养学生的武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历史与文化武术的起源和发展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武术的分类与特点武术的主要流派和分类方法各类武术的特点和风格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区别3、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基本的拳法、掌法、腿法、身法武术的呼吸方法和发力技巧简单的套路组合练习4、武德修养与团队合作武德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武术的理论知识和动作技巧。
讲解要清晰简洁,示范要准确规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模仿。
2、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的动作和技法。
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个人练习、小组练习、集体练习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武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更直观地感受武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视频或讲述一个与武术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武术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武术?”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知识讲解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依次讲解武术的历史与文化、分类与特点、基本动作和技法、武德修养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实际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实践练习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动作和技法的练习。
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确保学生的练习效果。
武术理论课教案模板范文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武术理论课授课班级:高一(1)班授课教师:张伟授课时间: 201X年X月X日课时安排: 2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基本特点。
- 掌握武术的基本分类及其代表流派。
- 理解武术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价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武术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武术的起源背景和历史发展脉络。
- 分析武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特点。
2. 武术的基本分类- 讲解武术的分类方法及其代表流派。
- 举例说明各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3. 武术的价值- 分析武术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作用。
- 引导学生认识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武术的技法原理- 介绍武术的基本技法原理,如:攻守、进退、动静等。
- 分析武术技法的运用和变化。
2. 武术与传统文化- 讲解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 分析武术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3. 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介绍武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情况。
- 讨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武术。
####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武术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武术历史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武术的价值和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武术话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练习,体验武术的魅力。
####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 讲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背景。
3. 讲解武术的基本分类,举例说明各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4. 讲解武术的价值,分析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武术理论课教案
长 拳
一、长拳概况
长拳以其进得远、攻得长、大 开大合、松长舒展而得名。是一 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 挪和起伏转折动作技术的拳术。
长拳的特点:
劲力、方法快而长;动作姿势高而大; 进疾退速刚柔济,精神勇往气势壮;动 动有法,处处发挥“长一寸,强一寸” 的优势。
5、精要充沛 长拳的精神,需要充沛、饱满,要 “怒”,这种“怒”不是表现在脸上, 而是贯注在动静的动作之中。
6、气要下沉 长拳的呼吸,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呼吸 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 劲力的催动。既所谓以气催力。 长拳运动,一般都是结构复杂,动作快速, 运动量大,这个特点决定了长拳运动对氧的需 要量较大,如果不掌握好气沉丹田,呼吸就会 短促,头晕恶心,面色发白,动作紊乱,运动 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三)节奏鲜明
一个套路由几十个动作组成,形成不同的运动节 奏。长拳中主要表现为动与静、重与轻、快与慢、起 与伏、长与短的变化。 动与静的变化,要做到“动迅静定”,动则疾风 般迅速,静若山岳似地稳定;重与轻的变化,武术有 “重如铁”、“轻如叶”之说,如震脚、砸拳、踏步 等动作沉千钧,而弧形步、跃步前穿则要轻灵,若春 飘柳絮;起与伏,则是从动作的空间运动来讲节奏变 化的,高的动作要挺拔,有顶天立地的气慨,低的动 作要沉得下去,有鱼翔潜底的本领;快与慢了体现了 一定的节奏变化,不能一快到底,为了表现身法和动 作的韵律,常出现以慢带快或快而慢尔后更快的生动 节奏;长与短的变化,就象写出文章点标点似的,武 术中的“长句”称挂串动作,即连续完成多个动作, “短句”称顿挫动作,有时做一二个动作即停,长短 相参,使节奏更加多变。
4、步要稳固 长拳的步法须“步赛粘”要轻快、 稳固,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 运动时要轻快,定势要稳固,不掀脚、 不拔跟,为躯干活动提供必要的稳固条 件。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关键信息项:1、课程名称:武术理论课2、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3、授课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授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6、课程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7、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8、考核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9、教材及参考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1、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理解。
12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课程,着重于介绍武术的历史、文化、技术原理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3 课程目标13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掌握武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分类和特点。
熟悉武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1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动作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13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教学内容21 武术的历史与发展211 中国武术的起源介绍原始社会时期武术的萌芽状态,包括狩猎、战争等活动对武术形成的影响。
212 古代武术的发展阐述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武术的发展脉络,如兵器的演变、武术流派的形成等。
213 近代武术的变革分析近代以来武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变化,以及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历程。
22 武术的文化内涵221 武术与哲学探讨武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等观念在武术中的体现。
222 武术与道德强调武术中的道德规范,如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
223 武术与艺术介绍武术与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
23 武术的技术原理231 基本动作与姿势讲解武术中的站立、行走、跳跃等基本动作的规范和要领。
武术理论课教案胡飞
武术理论课教案胡飞第一篇:武术理论课教案胡飞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一、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
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武术的定义和内涵。
武术的主要分类及各自特点。
2、难点理解武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武术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展示一些武术动作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武术的初步印象和理解。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军事技能、民间自卫手段到现代的体育运动,讲述武术的发展历程。
武术的文化内涵:强调武术所蕴含的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慈悲”等思想,以及武术对培养品德、修养身心的作用。
3、分类介绍(约 20 分钟)拳术:如长拳、太极拳、南拳等,介绍其动作特点、发力方式和健身价值。
器械:刀、枪、剑、棍等,展示不同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对练:两人或多人按照预定的动作顺序进行的攻防练习,如徒手对练、器械对练等。
4、小组讨论(约 15 分钟)分组讨论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文化传承等。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5、课堂总结(约 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学习武术的意义。
6、布置作业(约 5 分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位著名武术家的事迹。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
2、相关武术道具:如刀剑等,用于实物展示。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比赛或表演,增强学生对武术的感性认识。
2、邀请武术教练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武术的魅力。
武术理论教案
武术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3.熟悉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武术的定义和分类;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1.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武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3.武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1.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姿势;2.武术的基本技巧和招式;3.武术的基本应用和实战。
4. 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1.武术对身体素质的影响;2.武术对意志品质的培养;3.武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动作和技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武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4.实践法:通过实战演练,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应用和实战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武术的定义和分类–武术是指用手、脚、器械等进行攻防的技术和技能。
–武术可以分为内家和外家两大门派。
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
–武术经历了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转变,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和体育活动。
3.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武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体育和教育作用。
2. 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1.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武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拳、剑、刀、枪、棍等。
–武术的基本术语包括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等。
2.武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武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运用、身法的变化、心理的调节等。
武术理论课教案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武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流派可分为少林、武当、 峨眉等;按照地域可分为南拳、北腿等。每一种武术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 表性技法,如少林功夫以刚猛著称,太极拳则注重内外兼修。
武术的基本技法
总结词
介绍武术基本技法的内容,包括手、眼、身、法、步等方面。
详细描述
武术基本技法包括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和呼吸练习等方面。手法包括掌、拳、爪等;步法包括弓步、马步、 仆步等;身法注重腰身的灵活转动;眼法要求眼神专注、灵活;呼吸练习则强调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这些基 本技法是学习武术的基础,对于提高武术技能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02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介绍武术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详细描述
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 独特的体育运动和防身技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和演 变,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阐述武术的分类标准,以及各类武术的特点和代表性技法。
国际赛事
武术在国际上享有广泛的声誉,许多国 际武术赛事为各国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交 流的平台。通过参与这些赛事,学员可 以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促 进文化交流。
VS
传播途径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武 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传播途径 也日益多样化。学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 化交流活动、开设武术培训班等方式,将 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实战演练
组织学生进行武术实战演练, 观察学生的技术运用和战术分 析能力,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 果的重要标准。
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本课 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全 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学体育武术理论教案教学
课程性质:公共体育选修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武术的基本功法、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
3. 认识武术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一、武术概述1. 武术的概念和定义2.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武术的分类二、武术基本功法1. 基本手型、手法2. 基本步型、步法3. 基本腿法三、武术基本套路1. 套路的概念和特点2. 常见武术套路的介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武术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武术的本质。
2. 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背景。
3. 讲解武术的分类,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武术的基本功法和基本套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武术基本概念、基本功法、基本套路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武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武术的基本套路,以三路长拳为例,详细介绍套路动作结构、路线及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套路动作中的攻防技巧,培养学生的实战意识。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三路长拳套路,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武术套路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概念、基本功法、基本套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动作规范、熟练程度等。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教案:武术理论课一、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武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武术的历史演变: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阶段和现状。
3. 武术的基本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拳法、步法和身法。
4. 武术的健身原理:介绍武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和健身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武术的特点和分类。
2. 了解武术的历史演变,了解武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3. 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能够正确运用拳法、步法和身法。
4. 理解武术的健身原理,认识到武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和健身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武术的基本技术的正确运用和理解。
2. 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和武术的历史演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武术视频资料、武术图谱。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武术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展示武术图谱,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武术的特点和分类。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武术的历史演变,了解武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4. 演示:教师演示武术的基本技术,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正确的拳法、步法和身法。
5.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6. 讲解:讲解武术的健身原理,让学生了解武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和健身效果。
7. 练习:学生进行武术套路练习,体验武术的健身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武术的基本概念定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特点:攻防结合、内外兼修分类:拳法、器械、套路、对练2. 武术的历史演变起源:古代军事训练发展阶段:明清时期、近现代现状:国际传播、赛事活动3. 武术的基本技术拳法: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步法:马步、仆步、虚步身法:冲拳、横打、拍打4. 武术的健身原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健身效果:减肥、塑形、延缓衰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武术的基本概念,并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演变。
《武术理论课教案》课件
《武术理论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武术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2. 武术的基本概念3. 武术的基本技法4. 武术的训练方法5. 武术的竞赛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武术的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等内容。
2. 演示法:展示武术的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武术的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武术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等内容。
3. 演示:展示武术的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
4. 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武术的基本技法和训练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看一部武术电影,加深对武术的了解。
7. 练习: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的武术知识。
8. 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练习效果: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动作准确性、熟练度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等内容。
2. 视频资料:播放武术技法和训练方法的演示视频。
3. 武术器材:提供武术练习所需的器材,如剑、拳套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进行练习和观看演示。
2. 操场:提供空旷的操场,方便学生进行户外练习。
十、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专项理论课教案
• • 第一章 武术概述 • 第二章 武术图解知识、常用动作术 • 语及动作要求
第一章 武术概述
• 第一节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武术的形式、内容与分类 • 第三节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一、武术的定义 •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
返回
3、短兵:两人手持一种用腾、皮、棉 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 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
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 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第三节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 一、武术的特点 • 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 •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 3、广泛的适应性 • 二、武术的作用 • 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 3、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 3 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周代设的 “庠”“序”等学校也把射御、习舞干 戈列为教育内容之一。
• 4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很重视技 击术在战场的运用。特别是吴越时期出 现了铸剑的名师。剑士、剑客、剑家的 出现,反映了剑术已开始军事战场中脱 胎出来,步入宫廷和广大民间。
• 5 秦汉时期:盛行角羝、手搏、击剑等。《汉书. 武帝本纪》中载:“元封三年春,作角羝戏,三 百里内皆来观。”
• 1、拳法
• 1.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拳 面。
• 1.2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 力达拳背。
1.3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 达拳轮;抡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 体育。
• 二、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起源
于我国祖先的生产劳动。
• 1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生 存的需要,群体与自然搏斗。
• 2 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 争,使用武力就成为掠夺财富的一种最 主要手段。
• 6 唐朝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
• 7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 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英略社)
• 8 明清时期:是武术集大成的发展时期, 流派 林立,拳种纷呈。
• 9 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
• 武士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
• A 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会”,
返回
第二章 武术图解知识、常用 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
一、基本定义 1、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 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 2、运动方向:图解中的运动 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 为准,并且随着躯干姿势所处
• 3 动作路线:图中一般用实线或虚线表示 该部位下一动行进的路线。箭尾为起点, 箭头为止点。
• 二 看图方法
徒手对练 (对打拳、南拳对练) 3 对练 器械对练(长、短、长与短、单与双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空手夺刀、空手进双抢) 4 集体演练 是指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 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二)搏斗运动:是指两人在一定条件 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 抗练习形式。包括散打、推手和短兵。 1、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 踢、打、摔、拿等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推手: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 捧、捋、挤、按、采、掠、肘、靠等手 法,双方粘连粘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 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 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 1. 首先看分解动作和身体各部位(包括器 械)运动路线,然后详细阅读文字说明, 初步了解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 2. 按照图和文字说明的顺序边看边做,学 会几个或一组动作。
• 3. 掌握动作的上下配合,反复练习,使之 熟练。
• 4. 按照“要领”和“要点”反复体会动作。
• 5 .每看图解学完一组动作后,要连接起来 复习,然后在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巩 固。
(5)1997年我国开始招收第一届武术博士。
返回
第二节 武术的形式、内容与分类
• 一、武术的分类
•
•
套路运动
•
• 武术
•
•
搏斗运动
•
单练 对练 集体演练
散手 推手 短兵
(一)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 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 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1拳术
1.1长拳:是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 马步、仆步、虚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 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翻滚等动作和 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 节奏鲜明的拳术。
势烈的拳术。
长器械 (枪、棍)
2 器械
短器械(刀、剑)
双器械(双刀、双匕首)
软器械(镖、九节鞭)
A剑术 它由剑刃、背、锋、护手、柄五部分组成
它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
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缘
它的特点: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洒脱,矫健优 美。 B刀术 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五部分组成。 它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它的特点是 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 6 . 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三人一组,起 中一人阅读图解,一人做动作,一人检查。 然后相互传授。
• 二、常用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 (一)手型: 1、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 中指第二指节上。 2、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 后伸张。
• 3、勾:五指的第一个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二)手法
长拳的特点: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 奏鲜明,并多起伏转折。
长拳的内容:主要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
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
法、肘法和屈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
及平衡、跳跃、翻滚动作。
1.2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方各省节短
• B 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 C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
• 表演.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 勃发展
(1)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 目。
(2)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长、太、 南拳的《武术竞赛规则》
(3) 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 (4)1993年国家体委决定今后我国非奥运项 目只保留武术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