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项链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项链](https://img.taocdn.com/s3/m/eba7f6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a.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项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美好事物、关爱他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事物、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项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的物品。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项链。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课文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活动1. 教师出示情景模拟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教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展示情景模拟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总结本课教学目标,强调珍惜美好事物、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项链》,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e3c7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2.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感知和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4.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与作者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想象与感知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不足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人生的反思,探讨人生意义;2.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提升学生感性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和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先通过发问引导学生思考“珍珠项链的特点是什么”,并激发学生对项链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阅读做铺垫。
2.逐段学习和理解(20-30分钟)老师将故事分段讲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逐段学习,理解每一部分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意图。
故事分为:1. 林妈妈的生日礼物;2. 珍珠项链的来源;3. 珍珠项链丢了;4. 故事结局。
老师会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的反思。
3.课文复述(15-2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主复述故事,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复述的过程中发现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并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4.探究故事意义(20分钟)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5.总结(5分钟)在课堂的最后,老师通过简单的总结,提醒学生关注珍惜生命和努力进取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
教学评估: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2.可以通过阅读测试、口语训练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上网或阅读其他故事,找寻与《项链》类似的故事,加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2.学生可在家对自己的生活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尝试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
第11课《项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1课《项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76e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1.png)
教案标题:《项链》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蓝”、“又”、“挂”等生字,并理解其意义。
b.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蓝”、“又”、“挂”等生字,并掌握其笔画顺序。
c.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义。
b.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通过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c.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书写生字,掌握笔画顺序。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生字卡片、故事书。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项链的特点。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项链》,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 教师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答。
三、生字教学(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顺序,并示范书写。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生字。
四、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的意义。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找到项链的?”引导学生回答。
五、口语表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讲述故事情节。
六、表演活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排并表演故事情节。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项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项链](https://img.taocdn.com/s3/m/e366fea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a.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项链
教学目标
1.了解“项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3.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人物间的情感变化;
2.寓意的领悟和体悟。
教学准备
1.课件:幻灯片,图表等;
2.课外读物、生活指南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 了解“项链”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1.教师简单介绍课文;
2.让学生们回想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将之复述;
3.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故事中主要情节。
2.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1.分组讨论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变化:从最初的自卑到逐渐的自信;
2.整合每组的答案,并回答提问。
3. 探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1.教师以互动讨论形式,带领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例如:为什么女主角在得知项链是假的后,感到如此沮丧?是怎样的教训让她领悟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
4. 综合训练和阅读理解
1.阅读一篇生活指南文章,和故事中类似,关于如何辨别珠宝首饰的真假信息;
2.组织课堂小活动,让学生化身“珠宝专家”,辨别珠宝的真假;
3.发布任务:让其中一位学生整理历史上著名的骗子,小组讨论这些人是如何欺骗别人的。
教学总结
1.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并分析故事中主要情节和情感变化;
2.学生能够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生能够通过综合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项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项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ffc1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7.png)
项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领悟故事中的含义。
2.能够掌握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
3.能够大声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故事学习珍惜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
2.培养学生品读好文章的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珠子的重要意义。
2.学习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
3.掌握朗读技能,表达故事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珠子对于牛克英意义的重要性。
2.学习成语“珠联璧合”的多种用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谈论朋友之间的帮助和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2.以生活实例为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珍贵和友谊之间的联系。
2. 学习新知1.听读故事《项链》,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珠子的重要意义。
2.学习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并且通过课文学习掌握。
3. 集体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牛克英和林娜之间的友谊。
2.利用课文回答学生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意义。
4. 朗读训练1.分组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
2.配合故事情感,让学生感受珍惜友谊和互帮互助。
5. 课堂练习1.学生阅读课文并且选择正确的答案。
2.让学生试着自己造句子,使用成语“珠联璧合”。
6.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让学生分享他们学到的东西,帮助学生判断自己是否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资源1.《项链》课文。
2.课后作业练习册。
3.电子屏幕或黑板等工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珍惜友谊和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掌握成语“珠联璧合”的含义和用法,并且通过大声朗读锻炼朗读技能。
课堂教学采用简单的暗示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地享受课堂。
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理解珠子对于成年人的重要性。
在下一课时,我将调整教学进度并提供更具体的例子,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含义。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10f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d.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c. 了解文中关于项链的描绘,能描述文中主要情景和人物形象特点。
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学会捕捉关键词句,提高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b.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c.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蓝蓝的,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上岸边。
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在沙滩上成了宝贝。
一个小姑娘跑过来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串成彩色的项链。
项链戴在脖子上,多么美丽、多么可爱啊!小姑娘越发高兴啦。
请大家欣赏这美丽的海边风光和小姑娘的笑声吧!看看小女孩快乐的心情是如何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相融合吧!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阶段。
展示大海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和好奇心。
介绍大海的美丽风光和海边常见的风景及生物。
提问学生对大海有何感想或了解的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出现了哪些角色?小姑娘的心情如何?她在海边做了什么?让学生理解并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和小姑娘的行为表现。
让学生体验海边玩耍的乐趣和小姑娘的喜悦心情。
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教师可随机给出相应情境中的实物道具或小场景搭建(如小贝壳),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加深课文印象和情节体验。
引导学生分析小姑娘的角色特点和行为表现,让学生感受到小姑娘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之情。
此外也可以通过联想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想象或自我比较故事中的角色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形象和行为动机。
小组讨论后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角色特点。
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讲述小姑娘的角色特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二) 项链|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二) 项链|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f64b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2.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项链|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1 文本来源本篇教案教授的课文为《项链》。
此篇文章为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被编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
1.2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题。
2.掌握本文的词语、语法结构。
3.分析本文的结构,理解其意义。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3 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2.分析承接词语的用法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掌握本文中的情感表达。
1.4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及其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2.掌握故事结构,理解其中的隐含意义。
二、教学过程设计2.1 预习环节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课文《小毛驴》。
2.老师简单介绍文本来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及主题。
3.带领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体会文章的整体语气。
2.2 阅读理解2.2.1 第一遍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
2.提问学生是否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及表达。
3.学生标出不理解的地方,与老师一起共同探讨。
2.2.2 第二遍阅读:1.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文本中的具体细节。
2.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进行解答。
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整个故事情节,在讲述过程中老师进行点评。
2.2.3 第三遍阅读:1.学生跟读全文,熟悉文本语言。
2.让学生体会文本所传达的情感表达。
3.老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及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3 拓展环节1.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及其对情节推动的作用。
2.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中的描写及隐含意义的理解。
3.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小故事,进行表述及分享。
三、教学反思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策略: 比如开展小组讨论,进行个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小结,进行自我评估,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人教部编版,详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人教部编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bc6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d.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项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海滩玩耍时,有没有捡过贝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海娃是如何用这些贝壳制作出美丽的项链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朗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捡起”、“穿成”等词语,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动作模仿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如“你在海边捡到过什么有趣的物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活动,用彩纸制作项链,体验小海娃的创造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手工项链,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自然物品变为美丽的装饰品”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制作装饰品?”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其次,在课文内容讲解上,我意识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过于抽象的描述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因此,我采用了实物演示和动作模仿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我觉得还可以尝试更多直观的教学手段,如课件展示、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在分组讨论时,有些小组的讨论并没有围绕主题展开,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明确讨论要求,并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帮助他们聚焦主题,提高讨论效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cea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e.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大意;2.能够背诵课文;3.学习并掌握汉字“项”、“链”、“珍”、“珠”;4.学习并掌握造句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1.逐段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辅导学生进行再创作和想象。
评价学生。
课文导读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模仿;2.讲解背诵课文中的重难点;3.辅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拓展阅读1.合作阅读:两个学生一组,互相交流总结课文重点、难点,了解作者要传达的思想;2.补充阅读:老师或学生分享相关文化知识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
课堂教学步骤1.课前展示绘本《项链》的图片,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5分钟)。
2.讲解生字“项”和“链”,并利用投影仪播放相关字词形和音,告诉学生如何正确书写和认读。
3.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故事情节(10分钟)。
4.老师引导学生以“项链”为主题进行写作,学生能够拼写生字,并正确使用句型结构。
5.合作阅读:让学生两人一组,共同总结出故事情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字典为辅助,相互帮助,以便于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
6.家庭作业:让学生运用汉字“项”、“链”造句子,以及写出“项链”相关的名词组合(10分钟)。
7.收集学生设计的风格各异的“项链”,展示学生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点赞,以鼓励更多的学生进一步参与。
8.课堂结束。
教学方法1.听读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跟读、模仿背诵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2.合作阅读法: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相互讨论、分享所学知识;3.造句训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独立进行造句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4.展示讨论法: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2.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观察和布置的作业辅助评估学生,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4d0b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f.png)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中“项链”的含义;
2.能够口头朗读文章;
3.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含义;
4.能够运用基本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项链”;
2.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含义;
3.用简洁的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
2.运用基础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引入本课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
1.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如“项链、玛瑙、妓女”等;
2.给学生朗读文章,纠正他们的发音;
3.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询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讲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情节;
5.基于文章中的情节,让学生使用基础词汇来描述物品,如项链、妓女、女主人公等;
6.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感受。
练习
1.给学生准备一块类似项链的物品,让他们描述物品,如其颜色、材质、用途;
2.让学生互相交换物品并相互描述,提升他们用简洁词汇描述物品的能力;
3.给学生分组,让他们编现实版的《项链》故事,体验故事情节产生的不同情感和影响。
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了解了《项链》故事的情节和寓意,掌握了描述物品的基础词汇。
同时,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和故事的编写,让学生们掌握了用简洁词汇描述事物的技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笔品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38a13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项链》故事情节。
•掌握基本的语文词汇和句式。
•能够复述《项链》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爱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珍惜身边的一切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重点讲解《项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内容文本解读•通过教师讲解和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项链》的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发展。
词语解释•解释文本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课文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味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故事情节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开启课堂氛围。
第二部分:文本解读1.合理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理清故事主要线索。
2.分析每个片段,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部分:词语解释1.解释生词并举例,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2.帮助学生掌握词语运用的技巧。
第四部分:课文朗读1.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2.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个性化指导,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项链》这篇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美好情感。
2024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
![2024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257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7.png)
代表作品:《羊脂球》、《我的叔 叔于勒》、《项链》等,其中《项 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5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
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为衡量一切 价值的标准,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 观念发生严重扭曲。
女性地位的变迁
在19世纪末的法国,女性地位逐渐得 到提高,但她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束缚 和限制,无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推荐阅读《项链》原著
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学作 品的魅力。
推荐类似主题的读物
引导学生阅读与《项链》主题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珠 宝》、《舞会之后》等,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24
多媒体资源整合应用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时代背景
通过展示当时社会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述的 时代背景。
虚荣心的膨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虚荣心不断 膨胀,追求表面的荣耀和地位,忽视 内在的精神追求。
2024/1/28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8
7
《项链》故事梗概
故事背景
课文《项链》以大海为背景,通 过描述小娃娃在沙滩上快乐玩耍 的情景,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
无忧无虑的心理世界。
2024/1/28
故事情节
小娃娃在沙滩上踩脚印、捡贝壳、 做项链,玩得不亦乐乎。最后,她 开心地戴着用海螺和贝壳做成的项 链回家了。
故事主题
课文通过描绘小娃娃在沙滩上的快 乐时光,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怀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8
角色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2024/1/28
小娃娃形象
课文中的小娃娃是一个活泼可爱、 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她在沙滩上尽 情玩耍,展现出了儿童天真烂漫、 无忧无虑的特点。
部编版《项链》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项链》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38a4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2.png)
部编版《项链》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简介《项链》是《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故事性散文,原文讲述了小女孩买了一根项链,却不小心弄丢了,最终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在阳光的照射下找回了丢失的项链。
1.2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以及亲人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情感。
二、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课文《项链》相关资料•黑板、彩色粉笔•小组合作准备资料2.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整洁、宽敞•学生桌椅摆放整齐•确保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正常使用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简短故事引出《项链》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学习内容呈现•分段教授课文,讲解生词、情节、主旨等内容,提醒学生关注重要信息。
3.3 情感态度培养•讨论故事中母爱的伟大、亲人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一起制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或小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5 情景模拟•老师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与学生一起情景模拟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6 课堂总结•回顾故事主题、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
四、课后作业4.1 读书笔记•让学生写下对《项链》故事的心得体会或感想。
4.2 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自由绘画,展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4.3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交流分享故事内容,促进家庭教育互动。
五、延伸阅读推荐•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多达故事相关的书籍或故事集,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上就是部编版《项链》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老师有效地教授这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11.项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1.项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78096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蓝”等11个生字新词,会写“白”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添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海的美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添字。
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2. 生字卡片3. 课文插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海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项链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故事吧!”2.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添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1)大海的项链是什么?(2)课文中的小娃娃在做什么?(3)大海的项链是怎么来的?(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4. 巩固拓展(5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加强记忆。
(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同时,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
6. 作业布置(5分钟)(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11.项链》》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11.项链》》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d1ea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5.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11.项链》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诗词《项链》的意义;
–认识诗词中的有关词汇;
–通过诗词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诗词《项链》的理解和朗读。
2.难点:运用简单语言表达诗词中的抽象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道具引入诗词《项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 学习诗词(15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诗词《项链》,解释生字解词,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
3. 朗读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体验(10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培养审美情操。
5. 思维拓展(15分钟)
•引导学生围绕诗词展开自由讨论,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图片、道具、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优质课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17778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e.png)
【导语】《项链》是⼀年级上册的⼀篇课⽂,这篇课⽂中的孩⼦⽤海螺和贝壳穿成了彩⾊项链,⽽他印在沙滩上的脚印,为⼤海戴上⾦⾊的项链,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项链》课⽂原⽂ ⼤海,蓝蓝的,⼜宽⼜远。
沙滩,黄黄的,⼜长⼜软。
雪⽩雪⽩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的海螺和贝壳。
⼩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的项链,挂在胸前。
快活的脚印在沙滩上,穿成⾦⾊的项链,挂在⼤海胸前。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夏辇⽣,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项链》教案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的课堂教学深⼊到⽣活中,把学习语⽂的快乐释放到⽣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享受学习语⽂的快乐、⽣活的丰富多彩,把语⽂和⽣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与⼼的交流,⼼与⼼的碰撞。
通过与⾳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充分感受⽂中所蕴含的真情。
同时,⾮常尊重学⽣个性化的发展,限度地为学⽣提供⼀个可以⾃我展⽰的平台:可以⾃由选择识字⽅法,可以⾃由选择读书⽅式,可以发表⾃⼰读⽂后的独特感受……⼀切的⼀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字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
(教师) 2.赞美⼤海的好词佳句,预习⽣字,朗读课⽂;童年玩耍的照⽚、纪念品、画。
(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感受美 1.学⽣⽤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海。
师:孩⼦们,你们眼中的⼤海是什么样⼦的?能不能⽤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下。
2.引⼊课⽂题⽬。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师:听,这是什么声⾳?(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光着脚丫,⼀同体验⼀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种感觉,去感受那⾥带给我们的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教案(精选)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6de69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4.png)
阅读分享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 收获。
阅读记录
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感受,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活动设计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分组分角色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个小组内分配好角色,如 “我”、“妈妈”、“爸 爸”等。
朗读指导
教师先范读,引导学生注 意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然后让学生分角色验课文中人物的情 感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交流想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教案( 精选)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辅导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特点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童话世界的
美好。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珍惜生活中的
美好事物。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课文解读与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解读
《项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通过描述小主人公用彩色的项链装点自己的故事 ,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 教学效果。
06
作业布置与辅导
针对本课知识点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让学生将本课学习的生字词抄写数遍,以加深记 忆。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8f05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8.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篇一:项链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及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认识虚荣心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而社会制度才是根本原因。
就项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美、享受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要点:构思和结构过程:一、自读课文;二、把握线索:全文围绕“项链”,依次展开“借”、“丢”、“赔”的环节;三、结构: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假项链四、构思精巧(结合练习完成)项链是赝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铺垫和暗示,共三处:(1)借时,女友很大方,毫不迟疑说“当然可以”;(2)还时,女友竟未打开,说明并非贵重首饰;(3)买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并非原配卖出,这更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作业: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看看其含义如何。
第二课时要点:人物分析,写法特点,主题讨论过程:一、人物形象探讨1、关于本文,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2、关于玛蒂尔德的梦想你如何看待?3、玛蒂尔德是小职员之妻,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爱慕虚荣,向往荣华富贵,又因不能实现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诚实、善良的一面,坚强而有毅力,却仍念念不忘一夜虚荣,(假项链的结局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沉重打击。
)4、写法特点:心理描写细腻、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开头部分二、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①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②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③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三、讨论: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丢项链?(文中关于“偶然”的议论是否得当?)其实,即使不是这次,下次还会受挫折,她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必不为其所容,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社会存在,这矛盾就存在,其失败、悲剧就必不可免,这才是根本原因。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项链》语文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项链》语文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83f95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9.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项链》语文教案优秀4篇《项链》的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两种或多种颜色的珠珠按一定模式间隔排列,感受物体间的排列规律。
2、能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串的项链的排列规律。
3、学习将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放回原处再换组游戏。
活动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学具:红、黄、蓝、绿珠珠若干,绳子活动过程:1、观赏动画,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欣赏动画片。
“兔妈妈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小兔子们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呢?”“兔妈妈项链上的珠珠有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它们的项链都一样吗?”——分步播放片段1:“小兔子们一开始穿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让它变的更漂亮的呢?”——分步播放片段2:“这一次小兔子们穿的项链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每串项链是怎么排列的呢?”“ 小黑兔穿项链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不高兴,小兔子们是怎么帮助它的?”——教师逐一点击每种项链,并带领幼儿讲述排列规律。
“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说一说小兔子们的项链是怎么排列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了解项链的排列规律)————分步播放片段3,引发讨论:“小兔子们也想请你们一起来玩穿项链的游戏,你会用这些漂亮的珠子按规律串吗?可以怎么串?(请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拓展部分)2、幼儿操作——观察操作材料:“兔妈妈给你们也准备了一些串项链的材料,看看有什么,可以怎么串?”——请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珠子并按照一定的规律串项链:“请你先想想你的项链想串成什么颜色的,一边串一边说,看看谁送给兔妈妈的项链最漂亮。
”3、项链展览会。
——以展览会的方式将幼儿穿好的项链展示给大家看,并让幼儿自己介绍排列的方法。
——检查幼儿的展品,看看是否按一定的排列规律进行操作。
——展示个别幼儿用abbabb,bbabba等复杂规律穿出的项链。
师生共同检查串的是否正确。
《项链》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11项链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1项链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20aa1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e.png)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认识并会写“项链、海、蓝、又、挂、活、真、笑、美、点、贝、壳、快、乐”等生字。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并会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
2. 生字卡片。
3. 项链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出示项链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项链的特点。
2. 板书课题:11项链。
1.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 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生字教学(10分钟)1.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3. 学生自主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感悟(10分钟)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3. 全班齐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10分钟)1. 提问:大海的项链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项链一样美丽。
2.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七、总结提升(5分钟)1.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后,对大自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书写能力。
同时,通过提问和总结,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这是教学难点之一,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
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
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
(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
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
(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
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的()。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又()。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
“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
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
(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迎捡穿挂落穿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
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
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
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
引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
分享童年的幸福。
这一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
可以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
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
又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