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之对比与衬托
诗歌鉴赏之衬托、对比、渲染、烘托用法
衬托对比 渲染烘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 或对立的条件, 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 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 形象。 出、形象。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 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 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 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 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 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 主体。 主体。
• 诗歌上片通过“寒山”矗立、大地 诗歌上片通过“寒山”矗立、 空旷以及“秋空”碧澄等场景, 空旷以及“秋空”碧澄等场景,来 衬托(正衬出)鹰意气飞扬的形象, 衬托(正衬出)鹰意气飞扬的形象, 为下片个人期待施展才华, 为下片个人期待施展才华,建功立 业的情怀的抒发做了铺垫。 业的情怀的抒发做了铺垫。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花月正春风.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 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氛。诗人抓住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 最有代表性的 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 事物从正面极 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力描写秋寒, 力描写秋寒, 这是渲染的手 法。 、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 手法, 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 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 侧面 描写,作为陪衬 陪衬, 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 事物鲜明突出。 事物鲜明突出。
11.表现手法——对比衬托
衬托由性质相同或相对的两个事物构成的一种映衬关 系。双方有主次之分,其目的是突出主要一方,使其 特点更鲜明。
乐景衬乐情
衬
正衬
用次要内容从正 面衬托主要内容
哀景衬哀情
托
分
以动衬静
类
用次要内容从反 反衬 面衬托主要内容
以声衬寂
乐景衬哀情
以下的这些诗句是正衬还是反衬?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看图指认艺术技巧
图片来源——唐伯虎点秋香
——对比和衬托
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析下面两首诗分别使用了对比与衬托中的哪种手法?
《陶者》梅尧臣 匠人与“居大厦”者作对比,道出了人世间
的不公平,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痛恨,以
对比
及对弱者陶的无尽比门同情前。 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用-“--落--、--出--、-惊--、--鸣--”--等-动--态--词--,--衬--托-了--山--谷--的--静-。-----------《鸟鸣涧》 王维 衬托
记叙
议论 正面描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描写 侧面烘托: 烘托
对比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比喻 借代 夸张 设问 对偶 比拟 衬托 反问
象征、衬托、渲染、对比、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
1、什么叫对比?什么叫衬托?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 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 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 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对比和衬托课件
• 方法归纳 • 1、诗(词)中将(事物或内容)与(事物或内容)对照 • 2、突出强调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 典型例题 • 【例题一】
五洲夜发 阴 铿(南朝)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 【题目】最后两句采用的手法,简析其作用。(4分) • 【答案示例】对照, 用船工不时的优游自在的歌唱与“愁人”的内心 急切、焦急不安形成鲜明对照,表现“愁人”想家的强烈,归家的心切。
• 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自白居易的《卖炭翁》。这是一种自身的对照,是个人状况与心理 状态的对照。它近乎一种悖论,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对照,悦华准备 另文详说,不过可以附更多的例: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这两个是诗歌手法的大概念,广泛使用于诗歌创作的各个层面。 • 比方,对照可以作为结构方式,也可以作为修辞、抒情、议论、说
明的方法。 • 衬托,不仅可以物衬物,以人衬人,也能够以景衬情。 • 正因为它们应用广泛,难以类分,所以只好归为“一般表现手法”,
这个“一般”是指“普遍”。 • 下面就从描写的角度谈。
• 【例题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山有温泉,唐
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年大加扩建,改 名华清宫。
对比和衬托的作用
对比和衬托的作用
对比和衬托是文学和艺术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它们通过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以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一、对比
对比是一种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特点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人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贾宝玉热情、叛逆,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薛宝钗则冷静、保守,追求恪守礼教和安稳的生活。
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两人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此外,在《骆驼祥子》中,老舍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更加鲜明,如祥子和虎妞、小福子和夏太太等。
这些人物形象的对比不仅突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衬托
衬托是一种用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的表现手法。
通过衬托,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突出、鲜明,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受。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月色来衬托荷塘的美景。
月色的朦胧和柔和的光线,使得荷塘的景色更加美丽动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幽雅、宁静的氛围。
此外,在诗歌中,衬托也经常被用来表现情感和意境。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用明月来衬托诗人的思乡之情,使情感更加浓郁、深刻。
综上所述,对比和衬托都是文学和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鉴赏之衬托、对比、渲染、烘托用法[1]
孟浩然《早寒有怀》 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 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 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写出深秋 时节的景象。 时节的景象。 木叶渐脱, 木叶渐脱,北 雁南飞, 雁南飞,北风 呼啸, 呼啸,渲染出 秋天寒冷, 秋天寒冷,凄 飒的气氛。诗 飒的气氛。 人抓住最有代 表性的事物从 正面极力描写 秋寒, 秋寒,这是渲 染的手法。 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 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 使物象明显突出。 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陪衬, 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 出。
阅读下面这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下面 然后回答问题。 分 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 陈维崧 醉落魄 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 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 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注① 轩举:意气飞扬 意气飞扬。 ③轩举 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请作简要分析。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
目录
• 对比 • 衬托 • 烘托 • 渲染
01
对比
定义与特点
对比是指在文学、艺术或音乐作品中 ,将两个相对立或相反的事物或情境 进行比较,以强调其差异和冲突,突 出主题或情感。
对比的特点是强调对比的双方,通过 对比来突显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使作 品更加生动、鲜明和有力。
创造层次感
衬托能够通过对比创造层 次感,使作品更加有深度 和立体感,增强作品的视 觉冲击力。
衬托的运用方式
A
颜色衬托
通过对比不同颜色来突出主题,例如使用冷色 调来衬托暖色调,或者使用互补色来增强对比 效果。
形状衬托
通过对比不同形状来强调主题,例如使用 圆形来衬托方形,或者使用不规则形状来 突出规则形状。
间接对比
通过其他事物的描述来暗示两个相对立或相反的 事物或情境,进行间接比较。
象征性对比
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两个相对立或相反的事物或 情境,进行象征性比较。
02
衬托
定义与特点
衬托的定义
衬托是一种通过突出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强调主题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对比一个 元素与其他元素的不同之处,使主题Leabharlann 加鲜明和突出。丰富作品情感表达
渲染手法能够细腻地表达情感, 使作品更具有情感深度,引发读 者共鸣。
渲染的运用方式
细节描绘
通过对事物或情境的细节进行刻画,突出其特点,增强作品的艺 术表现力。
比喻和象征
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意义具象化,使作品更具 有感染力。
气氛营造
通过对事物或情境的描绘,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引导读者 进入作品情境。
对比的作用
01
突出主题
通过对比,可以强调主题或情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 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共24张PPT)
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作用:突出形象,营造意境,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问: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文章的表达效果。
8
对比: 南方的雨:缠绵温柔,像少女的爱,静谧、 闲适很有情趣。 北方的雨:好爽粗犷,像小伙的情,热烈 奔放、厚重激情。
答案: 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南方的雨和北 方的雨的特征。在对比当中,感情抒发更加细腻、 真切,流露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找出上面文段中的衬托,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15
作用: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16
3.烘托 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17
陪衬
陪衬
陪衬
陪衬 主要内容
陪衬
我写的就是陪衬
陪衬 陪衬
陪衬
18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 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 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 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 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表现手法之烘托、渲染、衬托、对比
衬托可以用来增强情感表达,通过描绘或强调某物或情境,使情感 更加深刻、丰富和真实。
创造意境
衬托可以用来创造意境,通过描绘或强调某物或情境,使读者能够 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氛围。
示例
以绿叶衬托红花
通过描绘绿叶的茂盛和生机,突出红花的鲜艳和 美丽。
以静衬托动
通过描绘静态的场景或事物,突出动态的场景或 事物的生动和活力。
作用
突出主题
通过对比,可以强调主题或情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 要表达的意思。
增强表达效果
对比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更加容易 理解和接受。
引发思考
对比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 和差异。
质地对比
数量对比
如大与小、长与短、圆 与方等。
以悲衬托喜
通过描绘悲伤的情境或情感,突出喜悦的情境或 情感的快乐和幸福。
04
对比
定义
01
对比:通过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和矛盾,强调事物之间的对比关 系,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表现手法 。
02
对比手法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形状 、大小、色彩、质地、数量等方 面的比较,来强调事物的特点或 差异,从而突出主题或情感。
突出主题
渲染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为的描绘和刻画,强调和突出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 品的主题和意义。
引发读者共鸣
通过渲染,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 境,从而增强作品的情感共鸣力。
示例
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通过对故 乡的景色、人物、风俗等方面的渲染, 突出了故乡的贫困和落后,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的忧虑和思考。
表现手法之烘托、渲 染、衬托、对比
烘托、渲染、衬托、对比的明确区别
烘托、渲染、衬托、对比的明确区别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四种重要手法,烘托、渲染、衬托和对比在内容上,分别强调营造氛围、深化人物形象、补充情节细节和突出主题思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由于这四种手法在创作中使用频繁,很容易被误用或混淆。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烘托、渲染、衬托和对比的明确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它们。
1. 烘托烘托是一种营造浓烈氛围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利用环境、气氛、气味、天气等元素,来增强情节与场景的渲染力度,从而使作品更具可感性、更具吸引力。
烘托的特点之一就是重在渲染,因此在描写时,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形容词、修饰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漫长的雨夜,孤独的街道上没有了往昔的繁华和热闹,取而代之的是寂静和恐惧。
路面上的水坑深浅不一,泥泞的土地和被冲刷的花草都被淋得透湿,马路两旁的灯光朦胧,唯独寂寥无声的雨滴打响了这座城市之夜的序曲。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烘托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在描写环境与氛围。
通过雨、路面、花草和灯光等因素的描述,创造出这个城市夜晚惨淡与寂静的气氛。
2. 渲染渲染是一种深化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生理特征、心理状态、言语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志向、人生观等深层次的内涵。
渲染的特点之一就是富有感染力,因此在描写时,能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黝黑的皮肤,红润的双唇,那向下弯曲的长长的眼角显得十分的魅惑,略带浓重黑色眼圈显得深邃。
不甘于寻求庇护的性格让他干脆地在城市边缘搭建了一座小小的帐篷,而平时显得嗬嗬嗫嗫的他,在卖艺时却可以轻松自如地扭曲身体,在人群中展现出他那无所畏惧的自我。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渲染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内心和行为等方面。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情境。
3. 衬托衬托是一种补充情节细节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在主题或情节周围编排一些次要的事件、场景或人物,来凸显主题的焦点,并突出故事的主旨。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ppt课件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 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拿过去 “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 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抒发了诗 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 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 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 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 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 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本词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通篇不 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来进行反衬。 在梦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境写得繁华热闹,反 衬出梦醒后的悲哀和凄凉。表达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以及现实中 的亡国之痛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词中,共提到了九种意象,整体构成了一幅 萧瑟凄凉的秋景,呈献给读者的是一种暗淡的色调,在整首词的结尾写到了“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将作者的思乡之苦推向极致,前面的“哀景”就是正衬 了作者的“哀情”。
5
(2)汉乐府《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 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 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 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 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 所说的烘托。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修辞手法:对比与衬托区别与联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
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对比衬托)。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的修辞格,对比又叫“对照”。
如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②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例①把两种完全对立的人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有的人虽死犹生,人民永远怀念他;有的人虽然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人民痛恨他。
例②把老人与少年的不同的思想状态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说明下文之“保守”与“进取”的道理。
衬托则是用描绘相类或相反的其他事物,从旁陪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的辞格。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他事物的表现手法。
按照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的关系,衬托可以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类。
好的衬托必须主次分明,通过对他事物的描叙,使所要描写的主体更鲜明突出。
从上述两种修辞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中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
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在诗歌教学中,这是两种被经常被分析到的修辞格。
但虽然如此,许多学生却并不能清晰分辨这两个概念,甚至有些学生以为这只是一种修辞格的两个不同名称而已。
另外,有些试题似乎并没有有意分辨这两个概念,有的试题甚至将这两个概念并提,这更加模糊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认识。
记叙文对比衬托
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之对比和衬托一、表现手法:象征:在文中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对比:文章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
烘托(衬托):主要是使文章表现的主体内容突出分明。
卒章显志:通常是前文层层铺垫,结尾处才用一两句揭示文章主旨。
借物抒情:通过对某一物体的描述来抒发作者的情怀。
托物言志:托意于“物”,借“物”言“志”以物喻人:用物来比喻人。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通过抑扬来设置“波澜”,使文章有起有伏。
二、范文举例:悬念——《智取生辰岗》欲扬先抑——《阿长与山海经》白描——《湖心亭看雪》托物言志——《马说》《爱莲说》《陋室铭》借景抒情——《答谢中书书》《春》借物喻人——《爸爸的花儿落了》夸张——《皇帝的新装》象征——《海燕》三、什么是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方法。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比的分类:1、纵向对比:如《故乡》鲁迅,“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和“我”面前的中年闰土:2、横向对比:如《故乡》杨二嫂对比(言行)闰土尖酸,刻薄愚昧,麻木势利,自私善良,忠厚四、什么是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叫衬托。
类型:正面衬托反面衬托1、《爱莲说》中写“菊”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用菊作正衬,用牡丹反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2、《口技》中多次写宾客的反应有什么作用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3、如何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作用侧面烘托三峡的山连绵高俊。
五、解题三步骤:1.明确手法.2.具体阐释该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3.结合人物、结构、中心等, 简述该手法的具体作用.六、例题:1、选文为刻画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范进中举》答:对比。
将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胡屠户的市侩势利、见风使舵,从而更加表明封建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人的嘴脸的丑恶。
表现手法之对比
单击添加标题
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
01
目录
02
表现手法
03
对比和衬托
04
在阅读中运用
目录
CONTENTS
表现手法
广义的表现手法就等同于写作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就是为了让文章的故事更加精彩而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法。
③区别
对比和衬托
02
对比
衬托
区别
导演
演员甲
1元
主角
演员乙
配角
演员丙(叫花子)
导演
演员甲
1元
主角
演员乙
配角
演员丙(叫花子衬托
踢
坏人
1元
善良
正衬
反衬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衬托有主、次之分,衬托事物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突出被陪衬事物; 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 衬托常用于描写。
对比表明对立现象,两种对立事物是平行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对比可分为两个事物,也可为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对比常用于论述。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正衬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如: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赠王伦》李白)
导演
01
演员甲
02
1元
03
主角
04
演员乙
05
配角
06
演员丙(叫花子)
问题:文章主要写蒲公英,为什么还两次写到白玉兰和海棠? 答案: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蒲公英生命力的顽强,乐观、朴实的品质。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
精品课件
11
2.衬托 《搭把手不孤独》
郭冬临:她不漂亮吗? 冯巩:她漂亮,是因为你在旁边衬托的。
精品课件
12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 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分正衬和反 衬。 正衬:用相同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 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即“绿叶衬红花”。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以丑衬美,即 “鲜花插牛粪上”。
——诸葛亮《出师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俗谚
精品课件
6
【经典例题】
南方的雨和北方的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
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
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南方的雨,使人想起洞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
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
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
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找出上面文段中的衬托,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精品课件
15
作用: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精品课件
16
3.烘托 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精品课件
17
Hale Waihona Puke 衬陪衬陪衬陪衬 主要内容
衬托、对比、烘托的区别
• 烘托体来是指国画的一种技法,就是通过渲 染背景等,使要表现的事物或画面的主色调 明显突出。如蓝天衬着白云,绿叶衬着红花 等。简言之,就是陪衬。这种方法后来运用 到文学创作中,成了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 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 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 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 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 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且更 具有艺术魅力。
衬托、对比、烘托的区别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 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 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 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 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 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 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 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 衬托也是修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 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 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 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 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 衬主要人物。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 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 住悲凉起来。”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 者悲凉的心情。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 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简言之就是“以乐景 衬哀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典型例句。古代诗文中有很多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 法写出的句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反衬。如南朝梁 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蝉 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 境表现出来了。
表现手法之对比、衬托
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
◆ 动静对比 ◆ 虚实对比 ◆ 古今对比
3
对比的特征:
1、两两对照:或两幅画,或两个人,或一幅 画一个人的两个方面。 2、两个比对的对象都出现。 3、两个对象有关联:一般为同一类。 4、对比的目的:并不是突出其中一个对象的 特征,而是为了表现画面之外的情感、哲理 等。 5、具有对立性。
诗歌表现手法 之
对比、衬托
李白的《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 ◆ 朱门酒肉臭, ◆ 战士还家尽锦衣。 ◆ 路有冻死骨。 ◆ 宫女如花满春殿, ◆ 只今惟有鹧鸪飞。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2
对比的类型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 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
衬托: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
衬托的特征
◆ 1、两个事物或是两幅画面。 ◆ 2、可以相似,可以对立。 ◆ 3、使用的目的:突出一方面。 ◆ 4、所要表现的主体可以不出现。 ◆ 5、衬托可以不同类。(景与情)
◆ 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于乙对比, 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 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 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 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 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9
◆ 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 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类物体,要么同 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 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 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 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 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 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 经常用到它。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 良好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析】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 水的深湛,而“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 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 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 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பைடு நூலகம்、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 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 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 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 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橘生淮南淮 北)。 3.衬托的作用主要在于突出主要事物,表达强烈 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的作用主 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 好,使坏的显得更坏,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 象。
古诗文阅读专题之表 现手法—对比与衬托
一、表现手法
1、概念: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作者在行文措 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 组织方式。 2、常考类型:对比、衬托、渲染、象征、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 情等。
3、此类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2)请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 法。 (3)请从某表现手法的角度对“……” 诗句进行赏析。 (4)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 的情感的?
(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概括。(2分)
【参考】诗中塑造了一个游兴勃勃、沉醉美景、 物我两忘的诗人形象。
(2)“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 翻。”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清简要赏 析。 【参考】衬托的手法。①“鼠摇”的声响 不大,却看可以听见,这是以动衬静,突 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②鸦飞夜空本是晦 暗不明的,然而它们的影子却清晰可见, 这衬托了月色的明朗。
五、习题演练
登宝公塔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主客,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 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 而修建的。②筇[qióng]:竹杖。
2、作用: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 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 的印象和启示。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析】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破败的 对比,进而更好地表现人事变化、盛衰无常 的主题。
三、衬托
1、概念: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 物(正衬)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反 衬)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 衬托。 2、作用:使甲事物在乙事物的陪衬下,显 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4、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 (1)审清题干要求。 (2)指出所用手法。 (3)解释如何运用。 (4)阐明作用效果。(意象特点、意 境营造、气氛渲染、思想主旨等)
二、对比
1、概念: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 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 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手法叫 对比,也叫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