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PPT课件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PPT课件
胃痛的辨证分型
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瘀血停 滞和脾胃虚寒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胃痛症状和 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胃痛的治疗原则
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不 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04
脏腑病证辨治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在脏腑病证辨治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现代研究进展表明,中药可以通 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制,调节人 体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智能 化、个性化的诊疗工具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 进脏腑病证辨治的研究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咳嗽的辨证分型
可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咳嗽和阴虚咳嗽五种 类型,每种类型的咳嗽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咳嗽的治疗原则
以宣肺止咳、化痰止咳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 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胃痛
1 2 3
胃痛的病因
胃痛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导致 胃气郁滞,胃失和降,出现疼痛症状。
感冒的辨证分型
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 冒和暑湿感冒三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症状和治疗方 法都有所不同。
感冒的治疗原则
以解表散邪、宣肺止咳为 主要治疗原则,根据不同 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进行治疗。
咳嗽
咳嗽的病因
咳嗽多由外感或内伤引起,外感咳嗽多由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 所致,内伤咳嗽则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 拔罐、按摩等,具有无创伤、无副作 用、安全可靠等特点,患者接受度高。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可以通过刺 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 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护理中的实践操作技巧
按摩操作
根据脏腑辨证,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和穴位,进行按摩护理,促 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
饮食调理
根据脏腑辨证结果,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通过饮食调理来 改善脏腑功能。
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运用情志护理技巧,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促 进身心健康。
护理后的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护理过程
详细展示案例的护理过程,包括辨证分析、护理措施实施等。
护理效果
展示案例护理前后的效果对比,突显脏腑辨证护理在改善患者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
05
未来展望与总结
脏腑辨证护理的研究方向与前景
1 2 3
个体化诊疗
未来脏腑辨证护理将更加注重个体化诊疗,结合 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制定针对个体的护 理方案。
肝火旺盛
症状有目赤肿痛、口苦咽 干等。护理以清肝泻火为 原则,如饮食调理,食用 绿豆、菊花等清火食物。
肝血不足
出现眩晕、失眠等症状。 护理应注重滋养肝血,如 多吃枸杞、红枣等补血食 物。
心病辨证护理
心火亢盛
表现为心悸、口舌生疮等。护 理以清心泻火为主,如饮用莲
子心、绿茶等清心火。
心血瘀阻
症状有胸痛、心悸等。护理应注重 活血化瘀,如使用丹参、三七等中 药进行护理。
02
脏腑辨证护理的基本理论
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主神明; 病理变化包括心血瘀阻、心火 亢盛等。

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和肃降;病理变化包括肺 气不宣、肺热壅盛等。

生理功能为疏泄条达,主藏血 ;病理变化包括肝郁气滞、肝 火上炎等。

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 病理变化包括脾虚湿困、脾气 下陷等。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为脏腑辨证 护理提供了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手
段,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 案的发展,为脏腑辨证护理提供 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理论基础

现代医学对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 疗的重视,促使脏腑辨证护理更
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精准护理。
脏腑辨证护理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增多,脏腑辨证护理的理念和方法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可。
气。
04
脏腑辨证护理的实践技巧
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 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
指导。
实施护理方案
按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操作,注意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 理方案。
护理方案的评估
定期评估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及 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沟通技巧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提问等,与患者及家属建 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团队协作
与其他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服务。
信息共享
及时共享患者的病情信息,确保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 ,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护理方案。
05
脏腑辨证护理的未来展望
现代医学对脏腑辨证护理的影响
药,痰咳需祛痰止咳。
失眠
根据失眠的原因(心火旺盛、心 脾两虚)进行辨证护理,如心火 旺盛者可采用清心降火的方法, 心脾两虚者需调理脾胃、养心安
神。
特殊人群的脏腑辨证护理
01
02
03
老年人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不足 )进行辨证护理,如注重 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儿童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实用文档
7
心血虚证
• 概念: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 现的证候。
• 病因: 脾胃
化源
失血 久病 忧思
耗血
心血
实用文档
8
临床表现 • 血虚症状——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
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弱; • 血不养心——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 辨证依据:心悸、失眠及血虚证。 •
实用文档
9
心火亢盛证
实用文档
脾病辨证
实用文档
46
生理
脾 — 运化、升清、统血; 胃 — 受纳、腐熟;
病理
脾 — 纳少、腹胀(痛)、便溏,内脏下垂,出血 胃 — 脘胀(痛),呕恶,呃逆嗳气
实用文档
47
脾胃病的证型
• 脾气虚证 • 脾阳虚证 • 湿困脾胃证 • 寒凝胃脘证 • 胃火炽盛证
实用文档
48
脾气虚证
• 概念:脾气不足,运化失 职所表现的证候。
• [治 法] 健脾助运 • [代表方剂] 四君子汤
实用文档
51
脾气下陷证
• 概念: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 现的证候。又称中气下陷证。
• 病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 久泄久痢 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
实用文档
52
•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 --- 脾虚清阳不升 久泄久痢,便意频数 --- 脾虚中气下陷 脘腹坠胀,胃下垂, 子宫脱垂,脱肛等 --- 脾虚举托无力 脾气虚证:症、舌、脉
纳少腹胀,便溏 --- 脾失健运
或浮肿,小便不利 --- 脾虚水湿泛溢 或带下清稀量多 --- 寒湿下注,带脉失约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 阳虚,寒水内盛
实用文档
59
• 辨证要点 纳少腹胀便溏 + 阳虚见症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脏腑辨证护理PPT课件

气虚
神疲体倦,自汗,畏风,且易感冒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
肺阴虚证
概念: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 表现的证候。
病因: 燥热伤肺 痨虫蚀肺
汗出伤津
久咳不愈
耗伤肺阴
肺阴虚证
.
肺阴虚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虚火灼络
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痰中带血 声音嘶哑
阴虚
口干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
情志不遂 久病体弱 饮食不节 感受外邪
.
13
表现·分析
心悸怔忡 --- 心阳不振,鼓动无力 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时发时止 --- 气滞血瘀 若: 刺痛,舌紫暗,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 瘀 闷痛,体倦肢重,舌苔白腻,脉沉滑 --- 痰 剧痛,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紧 --- 寒 胀痛,与精神因素有关,脉弦 --- 气(郁)
• 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 中枢;
• 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
4
心病的常见症状
心脏本身:心悸、怔忡、心痛、胸闷
血:面色无华、暗晦
神志: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 神不宁、躁狂、神昏、神识错乱
舌:舌尖红、绛、起刺、舌疮; 脉:细微、结代或促。
.
5
心气虚证
• 概念: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 畅 、失于充养的证候。
• 病因:素体久虚 久病或暴病失养 年高脏气衰弱
.
6
• 审证要点:心悸胸闷及气虚证。
• 临床表现
➢气虚症状——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 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或 数而无力;
➢心的症状——心悸怔忡、胸闷,脉结、代。

护理部讲——脏腑辨证PPT课件

护理部讲——脏腑辨证PPT课件

• 将对证候性质提纯纲要的定性的内容,与脏腑病变时产生
的相对特异性的证候相结合,就可以判定是何脏腑发生什
么性质的病变。
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阴虚 +心悸失眠 ——心阴虚
心 肾 阴
+腰膝酸软,耳鸣早泄 ——肾阴虚 虚
• 这种将定性与定位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就是脏腑
辨证的核心内容。
-
肝与胆辨证
阳虚失温 ——畏冷肢凉 心阳虚 阳虚不运 ——心胸憋闷,或心痛,唇色紫暗
阳虚内寒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心悸+阳虚证 心阳暴脱 —候—心阳衰极,阳气暴脱表现出亡阳证候
-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及心阳暴脱
共见证候:
• 心悸,气短, • 动则尤甚, • 自汗, • 脉细弱或结代
-
心气虚证
兼见:
舌痈,舌疮
心与小肠相表里 病变
小肠主泌别清浊
主要表现大小便失常
-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及心阳暴脱
是指心阳气虚弱,功能减退、甚至阳气暴脱所致的病证。

素体虚弱
鼓动乏力 ——心悸


久病失养 心气虚 脏气不足 ——胸闷气短,神疲面 气
年高脏衰
白,自汗,舌淡脉弱 虚 动则耗气 ——活动则诸症加重 证

心气虚证候
肝气郁结 ——脉弦 气郁日久,气滞血瘀 ——胁下癥块,经闭 气郁痰凝 ——搏结于咽——梅核气
积聚于颈 ——瘿瘤 疏泄失常,冲任不调 ——月经不调 以情志抑郁,肝经部位胀痛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我郁ຫໍສະໝຸດ !!!-肝郁气滞证
• 病因:
多因情志不 遂,肝失疏 泄所致。
-
肝阳上亢证
——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阴 虚阳亢的证候。

《脏腑辨证》幻灯片PPT

《脏腑辨证》幻灯片PPT
第三节 脏 腑 辨 证
目的要求
1 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 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
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 3 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分析典型病例的方法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病例讨论
概念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变特点,对四
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展综合分析,从而判 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以及病因、病性等的 一种辨证方法。
音哑 --- 肺阴虚咽喉失养 阴虚证: 症、舌、脉 辨证要点 干咳,或痰少而粘+ 阴虚见症
3 风寒束肺证
概念 风寒束肺证风寒犯肺,宣降不利之证
机制
外感风寒

失宣
表现·分析
本症: 咳嗽,痰清稀,鼻塞流清涕 -- 风寒袭肺,肺失宣降
表寒证:症、舌、脉
辨证要点 咳嗽、吐痰清稀 + 表寒 见症
4 寒邪客肺证
适用范围 内伤杂病
分类 ① 脏病辨证 ② 腑病辨证 ③ 脏腑兼
证辨证
一、心病辨证
生理病理
心心主血-脉-—- —血心不脉主血脉——心心悸痛,怔,忡,脉心结痛,代脉,结代心、悸促 ,怔忡 主神神志—明—心不主神志失—眠轻多—梦—心,烦健、失忘眠、,多心梦、烦健,忘 狂躁
昏谵 重——神昏、神识错乱
汗液
-- 风热犯肺,清肃失职
表热证: 症、舌、脉
辨证要点 咳嗽 + 表热见症
7.热邪壅肺证
概念 热邪壅肺证是邪热内壅于肺,肺失清肃之证
外感热邪
风寒入里化热
机制
表现·分析
咳嗽息粗,痰黄稠 --- 邪热犯肺,肺失 清肃
甚那么鼻煽 --- 热壅于肺,宣降不利
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 --- 肺热壅盛, 灼伤
辨证要点 纳少腹胀便溏 + 气虚见症

脏腑辨证 PPT课件

脏腑辨证 PPT课件

心血虧
憂思
心陰虛證
外感熱病後期
臨床表現 心血虚 阴虚 舌脉
• 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 •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 • 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證要點
(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心煩 + 陰虛見症)
【代表方劑】——天王補心丹
心血虛與心陰虛兩證之鑒別
相同點
心血虛與心陰虛兩證 均有 、多夢、健忘的症狀。
不同點
機制
情志不遂 久病體弱 飲食不節 感受外邪
表現·分析
心悸怔忡 --- 心陽不振,鼓動無力 心胸憋悶疼痛,痛引肩背,時發時止 --- 氣滯血瘀 若: 刺痛,舌紫暗,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 瘀 悶痛,體倦肢重,舌苔白膩,脈沉滑 --- 痰 劇痛,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脈沉緊 --- 寒 脹痛,與精神因素有關,脈弦 --- 氣(鬱)
辨證要點
心悸怔忡,心胸悶痛,痛引肩背時作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代表方劑】 ——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四逆散 +牛膝+桔梗
【常用活血化瘀藥】 丹參、桃仁、紅花、川芎 田七、赤芍、元胡、郁金
8 痰迷心竅證 概念
痰濁蒙閉心神所致的以神志失常 為主的證候
機制
情志不遂, 氣鬱生痰; 濕濁釀痰
• 头晕,面色淡白无华,或萎 黄,口唇色淡
• 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證要點
(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 + 血虛見症)
治法:養心血,安心神
【代表方劑】——人參養榮湯
阿膠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煎煮 、濃縮製成的固體膠。
阿膠的主要產地在山東,所以 都以“山東阿膠”出名。
人參 熟地
5.心陰虛證
概 念:心陰不足,虛熱內生之證 機 制: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脏腑辨证施护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脏腑辨证施护

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护
3.饮食护理 心系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忌肥甘、辛辣、煎炸、咖啡、浓茶 等刺激性食 物。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饱过饥。 (1)心阴或心血不足者,宜食补益心脾之品,如山药、红枣、桂圆等,忌食动火劫阴之 品。 (2)心气不足者,宜食补益心气之品,如人参、党参、桂圆等。亦可长期饮用三花茶 (人参花、三七花、代代花各5g,代茶饮用),以益气生津,活血通络。 (3)心阳不足者,宜食温热助阳之品,如羊肉、狗肉、胡桃肉等。可适当食用当归生姜 羊肉汤(生姜10g,当归6g,羊肉100g,黄酒12g,葱6g,盐3g;洗净切片,加水1000mL, 用武 火煮沸,文火炖50分钟即可,喝汤食肉,每日1次),以滋补气血,温阳宣痹。 (4)痰火内盛者,宜食清热化痰之品,如枇杷、孽芥等。 (5)心火炽盛者,宜食清热泻火之品,如苦瓜、苦菜、莲子心、绿豆等。 4.用药护理 嘱患者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毒副作用。心悸、失眠者若用安 神药,宜睡前30分钟服用。 5.情志护理 心系疾病与情志关系密切。应注意调摄患者情志,避免情绪过激和外界不良 刺激,及时解除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状态。 6.对症护理
02
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
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
(―)辨证 肺的病证有虚、实两类。大肠病证则多以传导功能失常为主,常见症 状为 便秘、泄泻、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等;多见大肠实 热、肠燥津亏及大肠湿热 等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
(二)施护 1 .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咳嗽、气喘发作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及诱发加重因素和缓解方法。 (2)注意观察痰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必要时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3)注意观察咯血的色、量、质及有无先兆。量多者应注意观察面色、神志、呼吸、脉象 等 情况变化。 (4)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胸闷、胸痛等情况发生。 (5)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色、量、质及气味。 2.生活起居护理 (1)起居有常,慎避风寒。随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汗出过多者,及时用干毛巾擦 干,及时更换潮湿衣被,并避风寒,以防复感外邪。 (2)空气新鲜,环境适宜。正确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整温湿度,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保持在50%〜60%。阳虚或感受寒邪者,室内温度宜偏高;阴虚或感受热邪 者,室内温度宜偏低;感受燥邪者,室内湿度宜偏高;感受湿邪者,室内湿度宜偏低。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以增强肺卫的御邪能力。 (4)大肠湿热泻下黄臭粪水者,应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持环境洁净,并注意肛周皮肤护理。 (5)肺痛(肺结核)有传染性者,应做好呼吸道隔离工作。

脏腑辨证与护理PPT课件

脏腑辨证与护理PPT课件
第37页/共78页
脾气虚
病机分析:
脾气虚 运化失常 便溏

色萎黄
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 四肢肌肉失养 四肢倦怠,消 气血生化不足 少气懒言,面
第38页/共78页
脾不统血
概念: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久病脾虚 劳倦伤脾
证候: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 崩漏等,伴有食少便溏,神疲,少气懒言,面白 无华, 舌淡,脉细弱。
鼓动乏力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心悸体倦乏力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气短气虚卫外不固自汗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面部面白无华血不能充盈脉管脉细弱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心胸憋闷舌质紫暗不能温煦周身形寒肢冷治法
脏腑辨证
教学 大纲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脏腑辨证的内容;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心与小肠辨证,肺与大肠辨证,
脾与胃辨证,肝与胆辨证,肾与 膀胱辨证。
第15页/共78页
心病护理
• 3.情志护理 • 宜平静,避免七情过激,不宜用脑过度 • 4.饮食调护 • 4.1饮食定时定量,防过饥过饱,夜餐忌过饱 • 4.2心阳气虚,忌生冷瓜果及凉性食物,宜安神温补 • 4.3心阴,心血虚者,忌辛辣烟酒及热性食物,宜滋阴之品
第16页/共78页
心病护理
• 4.饮食调护 • 4.4痰火内盛者,宜清淡,忌肥甘油腻生痰之品 • 4.5心血瘀阻者,控制食量 • 4.6心火炽盛者,忌辛辣煎炸之品 • 5 .用药护理 • 睡眠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内服下
第45页/共78页
食滞胃脘
病机分析:
饮食积滞 停于下胃物脘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阻滞气机——脘腹胀满、疼痛 胃失和降上逆——呕吐酸腐馊食,厌食 食浊下趋,积于肠道——腹痛,腹泄,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烦热汗出者,衣被不宜盖太多,及时更换湿衣。 3、 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西洋参、杭甘菊代茶,核桃
仁粥、莲子粥、百合汤等,以补肾滋阴,或以牛脑髓、 红糖适量蒸熟食用,有益髓宁神作用。
4、 劳逸结合,夜间工作时间不宜太迟。
精选版
痰热内扰证
证候表现 :胸闷心烦不寐,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精选版
辨证施护
心脾两虚证
证候表现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 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护治法则 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代表方:归脾汤) 施护要点 1、病室宜安静、舒适、避免嘈杂。 2、睡前避免脑力劳动和过于兴奋。 3、每晚可用温水洗脚,同时用双手交替按摩足心(涌泉穴)。 4、可用王不留行子埋耳神门、心俞穴,以镇静安神。 5、饮食宜消化补血健脾之品,如桂圆红枣汤、莲子汤、茯苓饼、山药粥
• 概念:心火内炽,扰心、炎上之证。
• 病因: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心火亢盛证
外感热邪
精选版
10
心火亢盛证
临床表现 • 热扰心神——心胸烦热、夜不成眠,或见
狂躁谵语; • 心火上炎——面赤口渴、舌尖红绛、舌疮、
腐烂疼痛; • 火热下行——溲黄便干; • 热迫血行——吐血、衄血、脉数有力;
精选版
11
• 审证要点:失眠、烦躁、狂谵及舌尖红绛、 舌疮等实火内炽。
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咳痰
水液代谢障碍
周身浮肿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利 精选版
肺的病证
肺气虚证 肺阴虚证 风寒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
寒痰阻肺证 痰热壅肺证
精选版
肺气虚证
概念:肺的功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 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久病咳喘、劳累过度
脾虚气血化生不足
肺气虚证
精选版
肺气虚证
临床表现:
肺功能不足
护治法则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代表方:温胆汤) 施护要点 1 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 临睡前2小时针刺风池、神门穴。 3 晚上不宜饱餐
严格控制油腻、肉食、甜粘食品 进食萝卜、海蜇等
精选版
肺病辨证
精选版
21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生理
咳嗽气喘 呼吸不利 喘息少气
精选版
14
辨证要点:心悸怔忡,心胸闷痛,痛引肩背时作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精选版
15
心病辨证
心病辨证内容
虚证 实证
• 心气虚 • 心血虚 • 心火亢盛
• 心血瘀阻
精选版
失眠
失眠指夜间不易入睡、或似睡非睡、睡而易醒。 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 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以失眠为主要临 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 心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 息的作用;
• 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 中枢;
• 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精选版
4
心病的常见症状
心脏本身:心悸、怔忡、心痛、胸闷
血:面色无华、暗晦
神志: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 神不宁、躁狂、神昏、神识错乱
舌:舌尖红、绛、起刺、舌疮; 脉:细微、结代或促。
脏腑辨证
精选版
1
脏腑辨证
运用脏腑学说理论, 根据脏腑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结合八纲、 病因、气血等理论通 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以辨明病位、病性、 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 方法。
精选版
2
脏腑辨证内容
心与小肠辨证 肺与大肠辨证 脾与胃辨证 肝与胆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
精选版
心病辨证
生理功能
咳喘无力,动则咳喘益甚 吐痰清稀 少气短息,语声低怯
气虚
神疲体倦,自汗,畏风,且易感冒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精选版
肺阴虚证
概念: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 表现的证候。
病因: 燥热伤肺 痨虫蚀肺
汗出伤津 久咳不愈
耗伤肺阴
肺阴虚证
精选版
肺阴虚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虚火灼络
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痰中带血 声音嘶哑
等,以补脾养心。忌辛辣刺激之品。晚上忌茶、咖啡等兴奋饮料。 6、喜怒有节,消除紧张与疑虑。
精选版
阴虚火旺证
证候表现 心悸不安,心烦不寐,腰酸足软,伴头晕,耳 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 细而数。
护治法则 滋阴降火,清心安神。(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 黄连阿胶汤)
施护要点
1、 睡前保持情志稳定,不宜看刺激性书刊,环境要安静 。
精选版
5
心气虚证
• 概念: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 畅 、失于充养的证候。
• 病因:素体久虚 久病或暴病失养 年高脏气衰弱
精选版
6
• 审证要点:心悸胸闷及气虚证。
• 临床表现 ➢气虚症状——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
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或 数而无力;
➢心的症状——心悸怔忡、胸闷,脉结、代。
• [治 法] 清心泻火。
精选版
12
心脉痹阻证
概 念 心脏脉络阻痹不通之证
病因
情志不遂 久病体弱 饮食不节 感受外邪
精选版
13
表现·分析
心悸怔忡 --- 心阳不振,鼓动无力 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时发时止 --- 气滞血瘀 若: 刺痛,舌紫暗,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 瘀 闷痛,体倦肢重,舌苔白腻,脉沉滑 --- 痰 剧痛,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紧 --- 寒 胀痛,与精神因素有关,脉弦 --- 气(郁)
阴虚
口干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
精选版
肺气虚
• 辨证要点 咳喘无力、痰清稀 + 气虚见症
肺阴虚
• 辨证要点:干咳或痰少而粘和阴虚内热。
精选版
28
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辨证


病理
主要症状及审证要点
舌脉 象 象 治法

苔浮
寒 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兼 薄 紧 疏风散寒,
精选版
7
心血虚证
• 概念: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 现的证候。
• 病因: 脾胃
化源
失血 久病 忧思
耗血
心血
精选版
8
临床表现 • 血虚症状——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
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弱; • 血不养心——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 辨证依据:心悸、失眠及血虚证。 •
精选版
9
心火亢盛证
犯 肺失宣降 恶 寒 重 , 发 热 轻 , 无 汗 , 头 身 疼 白
宣肺止咳

痛—以咳嗽兼见风寒表证

苔浮
热 风热犯肺,咳嗽,痰黄粘稠,咽痛,鼻塞,流 薄 数 疏风清热,
犯 肺失宣降 浊涕,兼恶寒轻,发热重,有汗, 黄
宣肺止咳

头痛,口渴—以咳嗽兼见,风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