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合集下载

油脂结构通式

油脂结构通式

油脂结构通式油脂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和化妆品原料之一。

而了解油脂的结构通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性质和功能,从而更好地应用和利用油脂。

油脂的结构通式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甘油是一种三羟基醇,也是油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脂肪酸则是由碳、氢和氧原子组成的有机酸,其结构通式为R-COOH。

其中,R表示脂肪酸的碳链,可以是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

油脂的脂肪酸部分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由单一的饱和碳链构成,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容易固化,如棕榈酸和硬脂酸。

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具有含有双键,使得其分子中存在不饱和度,如油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变质和氧化。

这两类脂肪酸在油脂中的比例不同,决定了油脂的物理性质和营养价值。

油脂的结构通式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意义。

首先,了解油脂的结构通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油脂应用于不同的食品制作或化妆品配方中。

例如,对于需要较高稳定性的食品产品,如糕点,可以选择含有较高含量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以提高其加工和保存能力。

而对于需要保持食物颜色和口感的制品,如生鲜果蔬沙拉,可以选择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其次,结构通式还有助于我们理解油脂的功能和特性。

油脂分子中的疏水脂肪酸部分和亲水甘油部分之间的结合,使油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能形成乳化稳定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油脂能够在食品加工中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的原因。

此外,油脂还具有保湿、滑润、润肤等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制造中。

总之,了解油脂结构通式对于我们正确使用和选择油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油脂的甘油和脂肪酸部分的结构性质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利用油脂的溶解性、乳化性和稳定性,从而在食品和化妆品的制作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根据油脂的结构通式,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油脂种类和使用方式,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油脂的功能和价值。

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了解油品的营养价值

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了解油品的营养价值

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了解油品的营养价值食用油在日常饮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为我们提供能量,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其中,脂肪酸是油品营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油品的脂肪酸组成,对我们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脂肪酸介绍脂肪酸是构成油脂的基本成分,主要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中,如牛油、羊油等;而植物油中主要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不同油品的脂肪酸组成1. 橄榄油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其脂肪酸组成广受赞誉。

橄榄油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油酸。

油酸是一种健康的脂肪酸,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心血管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2. 花生油花生油是我国常见的食用油之一,其脂肪酸组成也备受关注。

花生油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

油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而亚麻酸则是一种重要的ω-3脂肪酸,对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3. 谷物油谷物油包括大豆油、玉米油等,其脂肪酸组成相对复杂,包含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被认为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好处。

4. 棕榈油棕榈油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品,长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风险。

因此,尽量减少棕榈油的摄入量,选择其他含有较低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更为健康。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用油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用油非常重要。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等问题的人群,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品,如橄榄油、花生油等,有助于提高血脂代谢,降低患病风险。

而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多样化选择食用油,适量摄入各类脂肪酸,平衡膳食才是更好的选择。

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对于油品的营养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通过了解不同油品的脂肪酸成分,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

油脂的化学方程式

油脂的化学方程式

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是三个脂肪酸与一个甘油分子结合而成。

下面是油脂的化学方程式:
甘油的化学式:C₃H₈O₃
脂肪酸的一般化学式:C₃H₃₃₃₃COOH (其中n代表碳链的长度)
油脂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一般的表示方式来表示,其中R₃、R₃、R₃代表不同的脂肪酸基团:
油脂= 3R₃COOCH₃CH(OOCR₃)CH₃OOCR₃
这个方程式表示了三个脂肪酸基团与一个甘油分子结合形成油脂。

具体的脂肪酸和甘油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油脂种类来确定。

油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化合物。

以下是油脂的化学方程式:
1. 油脂的合成方程式:
甘油+ 3个脂肪酸→ 油脂+ 3个水分子
化学方程式:C₃H₈O₃ + 3C₃H₃₃₃₃COOH →C₃H₅(C₃H₃₃₃₃COO)₃ + 3H₃O
其中,C₃H₃₃₃₃COOH代表脂肪酸的通用化学式,n代表脂肪酸的碳原子数。

2. 油脂的水解方程式:
油脂+ 3个水分子→ 甘油+ 3个脂肪酸
化学方程式:C₃H₅(C₃H₃₃₃₃COO)₃ + 3H₃O →C₃H₈O₃ + 3C₃H₃₃₃₃COOH
这是油脂水解的反应方程式,通过加水分子,将油脂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请注意,这些化学方程式只是示例,油脂的具体成分和化学反应可能因油脂的种类而异。

不同种类的油脂可能包含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脂肪酸。

油脂化学性质

油脂化学性质

油脂化学性质人们对油脂的定义不太一样,而大部分人都认为它是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脂类物质。

它们拥有很低的沸点,可以与水形成混合物,具有高风味,长期储存,可做烹饪等功能。

油脂也可以用来制造化学药品,人们常用它们来制造药物,如肝素和硫酸等。

油脂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它们的构造和原料来考察。

油脂主要由脂肪酸和甘油酯的组成组成的,其中脂肪酸由长度从4到22的链组成,称为碳链。

甘油酯由三种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可分为短链,中链和长链。

油脂有三种不同的状态:液态、固态和熔融状态。

液态油脂可以在室温下形成液体状态。

固态油脂是冷却后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由硬脂酸和棕榈酸构成。

熔化油脂则需要经过加热,加热后可以融化成液体状态。

油脂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也就是说它们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以生成新的物质。

油脂可以与水混合,但在油脂中添加小量的碱可以使油脂降解,从而产生碳水化合物和酸。

油脂也可以与有机物质反应,比如有机酸、醇、糖等,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例如表面活性剂等。

油脂在很多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被用来制造化妆品、护肤品、医药产品、农药等。

油脂也用来制造润滑剂、防腐剂、柔软剂等。

此外,油脂还可用于制造燃料添加剂,比如柴油、煤油和炼油厂的原料等。

总之,油脂是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脂类物质。

它们具有低沸点,可和水形成混合物,有高含量,长期储存、可用于烹饪等功能。

它们也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也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并可用于药物制造、表面活性剂等产品。

油脂不仅是消费品,而且也是行业重要的组成材料。

可见,油脂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便是关于油脂化学性质的文章,阅读完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天然油脂是指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油脂,它们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天然油脂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的组成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1. 橄榄油:橄榄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油脂,它主要由单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它占橄榄油中脂肪酸的约70%。

油酸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脏健康。

此外,橄榄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

2. 大豆油:大豆油是一种常用的烹饪油,它主要由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是亚油酸,它占大豆油中脂肪酸的约50%。

亚油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对于人体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此外,大豆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油酸和饱和脂肪酸。

3. 椰子油:椰子油是一种高度饱和的油脂,它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是硬脂酸和十六碳酸,它们占椰子油中脂肪酸的约85%。

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会被转化为胆固醇,因此椰子油的摄入量应适量控制。

4. 鱼油:鱼油是一种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们占鱼油中脂肪酸的大部分。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心脏健康和脑功能有重要影响,它们还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 花生油:花生油是一种常用的烹饪油,它主要由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它占花生油中脂肪酸的约40%。

花生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

总结起来,不同种类的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选择油脂时,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油脂。

同时,合理的摄入各种类型的脂肪酸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各种油脂脂肪酸组成

各种油脂脂肪酸组成

葵花油 5.7 20 71 0.7 -
茶叶籽油 17.36 52.13 24.32 -
油茶籽油(山茶籽 油、野山茶籽油) 6-11 0.3-3.8 74-87 7-14 0-0.9 -
菜籽油 棕榈油 44 5 40 10 花生油 普通菜籽油 1.5-6.4 0.5-3.1 41 8-60 38 11-23 3-15 -
胆 碱 0.8-1.2
组 成 含量 含量 % 亚油酸 亚油酸 软脂酸 软脂酸 15 4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醇 0.8-1.2
油 酸 硬脂酸 油 硬脂酸 3.8 18.7
芝麻油 7.2-12.3 2.6-6.9 36.9-50.5 36.8-49.1 -
各种油脂脂肪酸组成 油品种 脂肪酸 豆油 玉米油 米糠油 12-18 1.0-3.8 40-50 29-42 <1 磷脂油 核桃油 橄榄油 9.2 83.1 3.9 饱和脂肪酸 豆蔻酸 软脂酸(棕榈油酸) 8.0-13.5 蓖麻油酸 硬脂酸 2.5-5.4 0-3.3 油酸 18-28 20-42 亚油酸 49-59 34-65 亚麻酸 5-11 0-2 胆碱 肌醇 V-E 卵磷脂(磷脂酯胆碱,PC) 磷脂酸(PA) 脑磷脂(磷脂酯乙醇胺,PE) 磷脂酯肌醇(PI) 大豆油 -
菜籽油 低芥酸菜籽油 2.5-6.0 0.5-2.5 50-70 15-30 5-14 -
棉籽油 21.4-26.4 2.1-3.3 14.7-21.7 46.7-58.2 ND-0.4 -
花椒籽油 蓖麻籽油 亚麻籽油 杜仲籽油 紫苏籽油 2.5 7.77 5.7 6 4-12 66.03 3.8 2.1 1-4 8.54 19.2 17.8 10-25 30 6.64 12.7 12.6 10-25 55 57 61 50-70 -

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推荐下载

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推荐下载

油料油脂基本知识2009年05月15日 1.各种植物油脂的介绍 我国食用植物油的品种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棕榈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橄榄油则主要从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进口。

(1)大豆油 大豆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7.7%~28.0%,亚油酸50%~59%,亚麻酸5%~11%,棕榈酸8.0%~13.5%,硬脂酸2.5%~5.4%,花生酸0.1%~1.0%。

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维生素E及卵磷脂,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植物油。

(2)花生油 花生油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35.0%~67.0%,亚油酸13.0%~43.0%,亚麻酸0.05%~0.3%,棕榈酸8.0%~14.0%,硬脂酸1.0%~4.5%,花生酸0.1%~1.0%,硬脂酸1.0%~4.5%,花生酸1.0%~3.7%。

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3)菜籽油 普通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8.0%~60.0%,亚油酸11.0%~23.0%,芥酸3.0%~60.%,亚麻酸5.0%~13.0%等,由于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据相关报道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目前我国 “双低”油菜面积已占油菜总面积的70%,低芥酸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51.0%~70.0%,亚油酸15.0%~30.0%,芥酸0.05%~3.0%,亚麻酸5.0%~14.0%,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植物油。

(4)棉籽油 棉籽油是从棉花加工厂副产物棉籽中生产出来的。

棉籽油中含有的棉酚,必须经过精炼后才能去除,否则会造成棉酚中毒。

棉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4.7%~21.7%,亚油酸46.7%~58.2%,棕榈酸21.4%~26.4%,硬脂酸2.1%~3.3%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可供人食用。

(5)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4.0%~39.4%,亚油酸48.3%~74.0%,棕榈酸5.0%~7.6%,硬脂酸2.7%~6.5%等。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棉籽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脂,不仅在我国,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种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应用潜力。

一、棉籽油的基本组成棉籽油主要由软脂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脂肪酸组成。

其中,软脂酸和棕榈酸属于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热量,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油酸和亚油酸则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低的热量,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二、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特点1.亚油酸含量较高:棉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比重较大。

亚油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两个不饱和键,被誉为“人体清道夫”,可降低血脂、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

2.油酸含量适中:油酸是棉籽油中的另一种重要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一定比例。

油酸具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维护心血管健康。

3.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与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相比,棉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较为健康。

但长期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应注意摄入量的控制。

4.脂肪酸比例平衡: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平衡,有利于人体健康。

研究发现,适当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棉籽油的营养价值与应用1.营养价值:棉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适量摄入棉籽油,可满足人体对脂肪酸的需求,维护心血管健康。

2.应用领域:棉籽油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作为食品油脂,棉籽油可用于烹饪、炸制食品等;在化工领域,可用于制造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等;在医药领域,棉籽油及其提炼的脂肪酸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综上所述,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特点为其赋予了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摄入棉籽油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健康问题。

此外,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更多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油脂(1)天然高级脂肪酸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绝大多数是含碳原子数较多,且为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约有50多种。

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见表4-1。

表4-1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天然存在的高级脂肪酸具有如下的共性:①绝大多数为含有偶数碳原子的一元羧酸,碳原子数目在十几到二十几个。

②绝大多数多烯脂肪酸为非共轭体系,两个双键之间由一个亚甲基隔开;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多为顺式构型。

③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碳数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双键越多熔点越低。

例如,十八碳的硬脂酸69 ℃,油酸13 ℃,花生四烯酸-50 ℃。

④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在油脂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人体中最普遍存在的饱和脂肪酸为软脂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

高等植物和低等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

(2)油脂的皂化值及碘值1 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

根据皂化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油脂中三羧酸甘油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皂化值越大,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表示该油脂中含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酸较多。

皂化值是衡量油脂质量的指标之一。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油脂,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可用碘值来定量衡量。

100 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值。

碘值与油脂不饱和程度成正比,碘值越大,油脂中所含的双键数越多,不饱和度也越大。

由于碘与碳碳双键加成的速度很慢,所以常用氯化碘或溴化碘的冰醋酸溶液作试剂。

有些油脂可作为药物,如蓖麻油用作缓泻剂,鱼肝油用作滋补剂。

表4-2几种常见油脂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和皂化值及碘值(3)食用油的变质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我们都知道油脂和含油较多的食品(例如香肠、腊肉、糕点等)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辣、带涩、带苦的不良的味道,有些油脂还有一种特殊的臭味。

这种油脂在空气中放置过久变质,产生难闻的气味的现象,称为酸败。

发生了油脂酸败的食物不仅吃起来难于下咽,而且还有一定的毒性。

长期食用酸败了的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缺乏,引起各种炎症。

油脂的酸败是因为在空气中的氧、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化成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继续分解或氧化生成有臭味的低级醛、酮和羧酸等。

光、热或潮气可加速油脂的酸败。

为防止油脂的酸败,必须将油脂保存在低温、避光的密闭容器中。

还可以在油脂中加入少量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E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一般在油脂中加入0.02%的维生素E,就可以抑制其氧化反应的进行。

油脂的酸败程度可用酸值来表示。

油脂酸败有游离的脂肪酸产生,它的含量可以用KOH中和来测定,中和1 g油脂所需的KOH的毫克数称为酸值。

酸值越小,油脂越新鲜;一般来说,酸值超过6的油脂不宜食用。

(4)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重要成分之一,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①供给和贮存热能。

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释放出约38 kJ的热量,比等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供热量大一倍多。

脂肪贮存占有空间小,能量却比较大,所以贮存脂肪是储备能量的一种方式。

人类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一部分贮存在体内,当人体的能量消耗多于摄入时,就动用贮存的脂肪来补充热能。

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或手术后禁食期有50%~85%的能量来源于贮存的脂肪氧化。

冬眠动物和骆驼也都是靠贮存脂肪来维持其生存的。

②构成身体组织。

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如类脂中的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组成人体细胞膜的类脂层的基本原料。

③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分布在皮下的脂肪具有减少体内热量过度散失和防止外界辐射热侵入的作用,对维持人的正常体温和御寒起着重要作用。

分布在器官、关节和神经组织等周围的脂肪组织,既对重要脏器起固定支持和保护作用,又犹如软垫起到使内脏免受外力撞击、防止震动和摩擦损伤。

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

维生素A、D、K、E及β胡萝卜素均能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这些维生素随着脂肪的吸收而同时被吸收,当膳食中脂肪缺乏或发生吸收障碍时,体内脂溶性维生素就会因此而缺乏。

⑤供给必需脂肪酸、调节生理功能。

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在体内具有多种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能促进人体发育;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减轻放射线照射所造成的皮肤损伤;降低血胆固醇和减少血小板粘附性作用,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⑥提高食品的饱腹感和美味。

脂肪饮食在胃中的停留会产生饱腹感,脂肪还有润肠作用,烹调食物时加入脂肪,可以改善食品的味道,增加食欲。

几乎一切天然食物中都含有脂类,由于植物油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较多,其营养价值较动物脂肪高。

其中营养价值较高的油脂有大豆油、葵花油、鱼肝油和奶油,它们不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维生素A、D、E。

2.物质的旋光性与对映异构根据是否具有旋光性,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如葡萄糖、乳酸、苹果酸等具有旋光性,可以改变平面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称为旋光性物质或光活性物质;另一类如乙醇、丙酸、丁二酸等不具有旋光性,不能改变平面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称为非旋光性物质。

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光性物质称为右旋体;相反称为左旋体。

物质是否有旋光性与其分子的结构有关,比较这两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看出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与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相连接的碳原子,而非旋光性物质则不含这种碳原子。

丙酸丁二酸乳酸苹果酸这种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不对称碳原子),用C*表示。

从乳酸分子的立体结构式可以看出,与手性碳原子相连接的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有两种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如图4-1所示。

图4-1互为镜像的一对乳酸分子乳酸分子a和b的关系像人的左右手关系,互为镜像和实物,但不能重合,这种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

一个手性碳原子所连的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在空间具有两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即两种构型,彼此成镜像关系不能重合的一对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

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只有一对对映体。

乳酸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所以只有一对对映体,其中一种是右旋体,即(+)-乳酸;另一种是左旋体,即(-)-乳酸。

来源不同的乳酸,其旋光度不同:从肌肉组织中分离出的乳酸具有右旋性,即右旋乳酸;由左旋乳酸杆菌使葡萄糖发酵而产生的乳酸为左旋乳酸;从酸奶中分离出的乳酸,不具有旋光性,旋光度为零。

这是由于从牛奶发酵得到的乳酸是左旋乳酸和右旋乳酸的等量混合物,它们的旋光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使旋光性消失。

这种一对对映体等量混合后,得到的没有旋光性的混合物称为外消旋体,用(±)或dl表示。

例如,外消旋乳酸,用(±)-乳酸或dl-乳酸表示。

对映异构体在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原子或基团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常用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表示。

投影的方法是:将立体模型所代表的主链竖起来,编号小的链端在上,指向后方,其余两个与手性碳原子连接的横键指向前方,然后进行投影,即可写出投影式。

例如,乳酸一对对映体的投影式如图4-2所示。

图4-2乳酸对映异构体的模型及投影式通过费歇尔投影式,可将旋光性分子模型,转变为一个十字交叉的平面式。

十字交叉处是手性碳原子,在纸面上,上下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位于纸平面的后方,左右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位于纸平面的前方。

由于同一个分子模型摆放位置可以多种多样,所以投影后得到的费歇尔投影式也有多个。

例如: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按下列方式书写费歇尔投影式:①将主链竖直向后。

②将编号最小的碳原子放在上端。

乳酸即按此种方式投影的。

再如甘油醛()的一对对映体可投影如下:(+)-甘油醛(-)-甘油醛在判断不同的费歇尔投影式是否代表同一化合物时,为保持构型不变,投影式只能在纸面上旋转180°或其整数倍,不能旋转90°或其奇数倍;不能离开纸面翻转。

例如:投影式Ⅰ在纸面内旋转180°可得投影式Ⅱ,2个投影式为同一构型的不同表示方式。

而投影式Ⅲ是投影式Ⅰ离开纸面翻转所得,两个投影式不能重合,所以投影式Ⅰ和投影式Ⅲ不是同一构型。

以前,人们只知道旋光性不同的一对对映体,分别属于2种不同的构型,但无法确定这2个构型中哪个是左旋体,哪个是右旋体。

为此人为规定以甘油醛的构型为标准,在费歇尔投影式中与手性碳原子相连的羟基在碳链右边的甘油醛定为D构型,与手性碳原子相连的羟基在碳链左边的定为L构型,并且假定右旋甘油醛为D-构型。

其他物质的构型以此为标准对照标示。

如将右旋甘油醛的醛基氧化为羧基,将羟甲基还原为甲基,就得到乳酸。

这样得到的乳酸的构型应该和D -(+)-甘油醛相同。

因为在上述氧化及还原步骤中与手性碳原子相连的任何一个键都没有发生断裂,所以与手性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在空间的排列顺序不会改变,因此这种乳酸应该也属于D-型。

经测定发现这样的乳酸的旋光方向是左旋的,所以左旋乳酸是D型,则右旋乳酸为L型。

D- (-)-乳酸L -(+)-乳酸由于这种构型确定是人为规定的,并不是实际测出的,所以叫做相对构型。

糖、氨基酸等天然物质习惯用D、L表示法表示其构型。

D、L构型表示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故现在常用另一种构型标记法,即R、S构型标记法。

3.糖(1)己醛糖的对映异构体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葡萄糖是一个五羟基己醛,属于己醛糖。

己醛糖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它应具有=16个对映异构体。

按照习惯,糖分子的构型仍采用D、L标示法,将糖分子中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第5号碳原子)与D-甘油醛构型相同者(羟基在右)称为D型,与L-甘油醛构型相同者(羟基在左)称为L型。

所以,己醛糖的16个对映异构体中8个为D构型,8个为L构型,形成8对对映体。

自然界存在的糖均为D-型糖,葡萄糖的16个对映异构体中也只有D -(+)-葡萄糖、D -(+)-半乳糖、D -(+)-甘露糖、D -(+)-塔罗糖是自然界存在的,其余的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

8种D -型己醛糖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D-(-)-古罗糖D-(-)-艾杜糖D-(+)-半乳糖D-(+)-塔罗糖(2)葡萄糖的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葡萄糖在不同溶剂、不同温度下结晶,可以得到两种晶体。

一种是从乙醇溶液在常温下析出的晶体,熔点为146 ℃,比旋光度为 +112°;另一种是在98 ℃以上从吡啶中析出的晶体,熔点为150 ℃,比旋光度为 +18.7°。

其中任何一种葡萄糖溶于水后,比旋光度会逐渐变化,最终变为恒定的+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