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的生命颂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的生命颂歌

发表时间:2009-02-25T14:40:19.983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胡晖胡键[导读]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教学生善待生命,还要教学生正确看待生和死。

摘要: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教学生善待生命,还要教学生正确看待生和死。关键词:生命价值民族大义最近听一节随堂课,有位教师在讲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时,谈到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陈天华写的代表作《猛回头》、《警世钟》,大家都知道这是两部通俗易懂的宣传民主革命的两本小册子。这位教师在对人物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之后,指出陈天华于1905年12月投海自杀身亡,在感叹一句“他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后嘎然而止。

我揣测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想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能这样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吗?陈天华的死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被列强瓜分、凌辱的东亚病夫,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903年陈天华写的这两本小册子就是旨在以挽救民族危亡,奋起革命的呐喊来唤醒国人,反映了陈天华反帝反封建并举的远见卓识。1905年清朝政府勾结日本政府发表了一个严格管束中国留学生的规则《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这个规则一出台,就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并让留日学生内部产生了矛盾,这种情况让日本报纸很是幸灾乐祸,1905年12月7号的《朝日新闻》挖苦中国人是乌合之众,说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一群。而陈天华就是在看了这张报纸后连夜手书了一封万余字《绝命书》,第二天就赴海而死。陈天华为什么要自杀,他是想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诉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民族大义,民族精神,民族魂!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况下,在中国离殖民地只有一步之遥的情况下,陈天华之死我认为是一种革命的策略,更是一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大义,决不是不珍惜生命!更不是苟且偷生!

这就如同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变法失败后,在康有为、梁启超都逃往日本的情况下,他拒绝了家人的劝告不肯逃走,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情会让人迷惑不解,且产生敬畏之心,一是天上的星星,一是心中的绝对命令。”天上的星星是指自然界的奥妙,心中的绝对命令是指每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谭嗣同不走,是由于心中有一种绝对命令,在引导他走向生命的终点,这种绝对命令就是他抱定了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决心,且对牺牲有了充分的准备,他曾明确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开始。”后来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用鲜血实践了自己心中的绝对命令。(参考:《巧改歌词? 突破难点》周惠芳)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同样是一种在探索救国道路失败后以生命来警醒国人的民族大义,民族精神,是中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位老师可能要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孙膑,忍辱负重,诈疯求生,终于写成《孙膑兵法》,成为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又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成为中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照这位教师的逻辑,那么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的烈士们是不是为了留得青山在,就应该纷纷向国民党投降,苟且偷生?陈天华、谭嗣同之死究竟有没有价值?这是我们要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他们的死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唤起了无数民众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他们的鲜血白流了吗?没有,我们看到在他们牺牲后不久,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辛亥革命,我们想如果谭嗣同、陈天华地下有知,看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建立了民国,九泉之下他们也能含笑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不珍惜生命”与“傻”来看待陈天华、谭嗣同的牺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教学生善待生命,还要教学生正确看待生和死。生有轻如鸿毛,死有重如泰山,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都停留在不分青红皂白保住生命上,那么中国在遭受外敌入侵时,谁还会去战死沙场,保卫国家?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都停留不分青红皂白保住生命上,那么在遭遇坏人行凶作恶时,谁还会挺身而出,维护正义?在山洪爆发有人落水时,谁还会跳入水中去救人?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都停留不分青红皂白保住生命上,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被埋群众?谁还会写下遗书参加5千米高空的死亡空投?谁还会连续在手术台前工作60个小时不合眼?谁还会冒着余震背着70斤的物资步行几十个小时进到山里去挽救群众?没有谁比刚经历了8级汶川地震的人们更明白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 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 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还活着, 而老师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断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张米亚老师, 大震中, 张老师的妻子, 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摘下我的翅膀, 送给你飞翔” ,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 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这种舍身救人的故事在汶川地震中太多了:在灾难来临的那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的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映秀小学女教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了孤儿;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地震中我们的教师用他们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无数次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们?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勇于抗击外来侵略、勇于面对各种灾难的民族大义凝结成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魂!“没有比由生带来的死更加绚丽,没有比死里孕育生的更加高贵”,这些老师生命虽然消失了,其生命的价值因为有所附丽反而因此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在他们身上延续着!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把正确的生命观呈现给学生,正确对待生和死,是我们历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全新跨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代代相传!中华民族魂才能息息不灭!

参考文献:《巧改歌词? 突破难点_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分析的教学反思》周惠芳《中学历史教参》

《汶川地震中的网上事迹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