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
中国地理测试题.docx

中国地理测试题1.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主要河流?A. 长江B. 黄河C. 珠江E. 湄公河3. 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是哪一个?A. 钓鱼岛B. 永暑岛C. 琼州岛D. 钓鱼岛4.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A. 太湖B. 洞庭湖C. 鄱阳湖D. 所有选项都是5. 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A. 嘉峪关-山海关B. 秦皇岛-嘉峪关C. 丹东-嘉峪关D. 秦皇岛-山海关6.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什么?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滩C. 撒哈拉沙漠D. 阿拉伯沙漠7.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A. 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B. 华山、泰山、嵩山、衡山C. 峨眉山、武当山、五台山、普陀山D. 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当山8. 下列哪个是中国的直辖市?A. 杭州B. 南京C. 重庆D. 武汉9. 中国的“三大火炉”是指哪三个城市?A. 北京、上海、广州B. 武汉、南京、重庆C. 成都、西安、杭州D. 广州、深圳、珠海10.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什么?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11. 中国的“五岳”分别指的是哪五座山?A. 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B. 泰山、华山、嵩山、庐山、恒山C. 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峨眉山D. 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黄山12. 中国的“四大古都”包括哪些城市?A. 北京、南京、西安、洛阳B. 北京、上海、西安、洛阳C. 北京、南京、杭州、西安D. 北京、南京、西安、杭州13. 中国的“三江源”是指哪三条江的源头?A. 长江、黄河、珠江B. 长江、黄河、澜沧江C. 长江、黄河、黑龙江D. 黄河、珠江、澜沧江14. 中国的“四大高原”包括哪些?A.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B.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C.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D.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15. 中国的“四大盆地”是指哪些?A.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B.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松花江盆地C.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盆地D.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测验题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道小题3分)1.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B.年平均气温0°C等值线C.800mm等降水量线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2---4题。
2、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3、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A、甲B、乙C、丙D、丁4、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D、青稞、小麦、水稻5、(2012)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图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6~7题:6、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A.甲 B.乙 C.丙 D.丁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C.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8.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D.洋流性质9.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③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①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10.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地以水田农业为主D.①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11.右图是“我国四个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世界上大多数的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这是因为我国: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季风区广大D、雨热同期1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歌词反映的河流(河段)是:A、松花江中下游B、珠江下游C、长江中下游D、黄河下游.14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该山脉是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D.南岭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5~16题。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测试题精品

中学地理?自然地理?局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以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答复第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14:40B. 9:20C. 21:20D. 15:20°N,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B.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C. 南极大陆终日斜阳D.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全年最低读图完成3~4题。
3.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动身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4.有关甲、乙、丙旁边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一样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以下图代表晨昏线与某地方时经线的交点日移动示意图,答复5~6题:5.假设该点移动速度最快,那么该地方时为( )A.3时 B.6时 C.9时 D.12时6.假设该点地方时为24时,那么在下面日期中,该点移动最快的是( )A.4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7月1日以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
答复7~8题。
7.甲组队员打算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防止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相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假设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相互观测到对方,从平安角度考虑,甲组应当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以下图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视运行图,据此答复9~10题。
9.a地的纬度是A.66°34’N B.83°26’N C.70°23’N D.90°N10.假如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稍稍变大,那么A.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将变大B.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将不变C.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将变大D.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将不变地理教学中常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更。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下列四幅图中,最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图形是:2.下列山脉走向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大兴安岭B.台湾山脉C.小兴安岭D.雪峰山3.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巨大的水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4—5题:4.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A.⑤B.④C.③D.①5.地形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阶梯:A.一B.二C.三D.四6.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7.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A.山区面积广大B.平原面积辽阔C.季风气候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8.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A. 额尔齐斯河B.塔里木河C.长江D.怒江9.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地势因素D.人类活动10.下列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是:A.长江B.珠江C.黑龙江D.黄河读右边“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1——12题:11.我们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B.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D.我国年降水量线400毫米大致通过的地方1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A.跨纬度范围大B.跨经度范围C.地形复杂多样D.海陆差异大14.华北地区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滑坡C.干旱D.台风15.我国东部有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四条大河,表示黄河流量年变化曲线图的是:16.下面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B.三峡大坝──防御洪水C.设置防护网──崩塌D.砍伐森林──防治滑坡17.下面哪个属于自然灾害?A.我国郑州持续几天特大暴雨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D.在横断山脉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18.下面有关我国山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坡度较大,耕种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山区的环境B.我国山区一般地面崎岖,交通不便C.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D.我国山区可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19.读右图,如果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A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北皆涝D.南涝北旱20.下面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台风─西北内陆B.滑坡─西南山区C.洪涝─青藏高原D.地震─长江中下游平原二、综合题(共60分)21. 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达标测试卷鲁教版五四制(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五四制:第二章达标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④森林覆盖面积大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2.我国的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为发展农、林、牧业各部门提供了有利条件B.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B.第一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平原、盆地C.河流受地势影响,大多自西向东流D.地势东高西低4.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盆地B.高原、山地C.平原、盆地D.平原、丘陵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D表示我国的( )A.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B.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800 mm年等降水量线D.一月份0 ℃等温线6.图中①处分布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B.横断山脉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7.造成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是( )A.夏季,我国北方纬度高,白昼比南方短,故气温比南方高B.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多C.北方地区多平原,有利于大气升温D.夏季北方降水少,晴天多图22是我国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8、9题。
8.两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甲、乙两地( )A.最冷月均温都小于0 ℃B.最热月均温相差很大C.最热月均出现在7月D.甲地年温差比乙地小10.图23所示各地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1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12.众所周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假如没有秦岭,下列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黄河流量将变得更小B.长江江面一月可能结冰C.江西抚州地区冬季将会比以前更温暖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将没有差异13.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气候特点的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D.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14.“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据此推断荆江河段的特征是( )A.河道弯曲B.支流众多C.江阔水深D.滩多流急15.“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关于长江你认为说法有误的是( )A.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B.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有较长的结冰期D.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16.图24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汛17.黄河的下游大部分河段几乎没有支流,原因是( )A.该河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缓B.该河下游离海较近,里程很短C.该河下游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该河下游为地上河,河道高于两侧地面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B.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C.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夏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发生干旱D.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二、非选择题(19题10分,20题16分,21题9分,22题11分,共46分)19.读图25,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题库

以下是中国地理知识题库100题,其中单选题50题,填空题50题。
(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50题):1.我国领土最东端在()A.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B.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 海南岛B. 台湾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3.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A. 太行山B. 雪峰山C. 昆仑山D. 武夷山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A. 高原、盆地B. 丘陵、盆地C. 高原、山地D. 平原、丘陵5.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6.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A. 塔里木河B. 黄河C. 长江D. 珠江7.长江注入()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8.黄河发源于()A. 巴颜喀拉山B. 唐古拉山C. 冈底斯山D. 昆仑山9.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的影响B. 纬度位置的影响C. 洋流的影响D. 冬季风的影响1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 从南向北递减B. 从东向西递减C.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11.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 额尔齐斯河B. 黑龙江C. 怒江D. 雅鲁藏布江12.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 塔里木盆地B. 云贵高原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1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A. 漠河地区B. 青藏地区C. 内蒙古高原D. 天山山脉14.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平原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成都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15.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洪泽湖1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A. 火烧寮B. 托克逊C. 乞拉朋齐D. 三亚17.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A. 降水量的多少B. 蒸发量的多少C. 径流量的多少D.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18.下列山脉不是东北- 西南走向的是()A. 大兴安岭B. 太行山C. 巫山D. 天山1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 壮族B. 满族C. 回族D. 藏族20.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 东南、西南、西北B. 东北、东南、西南C. 东北、西北、东南D. 东北、西北、西南21.我国的内海是()A. 渤海和黄海B. 渤海和琼州海峡C. 东海和南海D. 黄海和东海2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A. 河南省B. 甘肃省C. 吉林省D. 湖北省2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A. 台、粤、桂、滇B. 滇、桂、粤、台C. 桂、滇、台、粤D. 台、桂、粤、滇2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C. 西藏自治区D. 青海省2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 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D. 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26.我国的领海宽度是()海里。
中国地理原创试题答案

中国地理原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答案:C. 北京2. 下列哪个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B. 鄱阳湖3. 长江流经几个省份?A. 11个B. 12个C. 13个D. 14个答案:D. 14个4. 中国最高峰是哪座山?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贡嘎山D. 泰山答案:A. 珠穆朗玛峰5. 中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排名是多少?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B. 第二二、填空题1.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______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或第四大的国家,具体取决于是否将水域面积计算在内。
答案:960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全长约6,300公里。
答案:长江3. 中国南海有一个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旅游胜地,它的名字是______。
答案:三亚4. 中国的三大峡谷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雅鲁藏布大峡谷、虎跳峡、长江三峡5. 中国最北的省份是______。
答案:黑龙江省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
答:中国地理特征丰富多样,地形包括广阔的平原、高峻的山脉、沙漠、草原和森林等。
中国地势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西部地区多高原和山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气候上,中国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复杂多变。
2. 描述黄河流经的主要省份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答: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沿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国的农业、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阐述中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
答: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和盆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温暖湿润,水系发达,农业以水稻为主。
中国地理测试题(含答案)

中国地理测试题(含答案)中国地理选择题测试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1~3题。
地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 1891 7.7 19.8乙113°E,28° N 68 4 32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3、乙地所在的省份()A、是我国香蕉主要产区B、锑矿和铅锌矿丰富C、喀斯特地形广布D、京九线穿过该省右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A.①B.②C.③D.④5、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是()A.流域面积最小B.河流长度最短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D.水土流失严重读下图,分析回答6——8题:6、2002年1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7、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内蒙古~河南段B.中、上游C.河南~山东段D.中、下游8、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B.土壤肥沃C.水源充足D.地势低平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D.该地区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 A .塔里木河 B .雅鲁藏布江C .淮河D .长江17.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 .雨水B .冰川融水C .地下水D .土壤水读下图,完成18~1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2016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1~4题。
1.2016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北纬度差异较大B南北地形差异大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D.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2.我国西南地区基本不受本次寒潮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原地形的阻挡B.距离冬季风源地遥远C.位于较低纬度D.距离较远3.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A.不稳定性B.规律性C.可预测性D.地区间的相似性4.这次西南地区旱灾中,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因难,为此国家适时启动了抗灾应急预案,但该地自然条件影响了抗灾的进行。
则最有可能影响抗灾的自然因素是()A.干旱的气候B.崎岖的地形C.广布的沙漠D.复杂的地质条件读“某流域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流域为() A.黄河流域B.海河流域C.淮河流域D.长江流域6.关于图中五台山北侧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径流量比较小,但季节变化大③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④有结冰期,含沙量比较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7~9题。
7.山脉①是()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8.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9.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地势阶梯的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11.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A.干旱B.洪灾C.土地盐碱化D.沙尘暴读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回答12~16题。
12.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气温相对较低的区域为()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13.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14.图示地区典型的自然植被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15.图示地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B.雨水C.积雪融水D.地下水1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径流量丰富②汛期短③流速缓慢④落差较大⑤结冰期短⑥含沙量较小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⑥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18.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20.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9月7日前后。
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白露至秋分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B.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C.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2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现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大兴安岭D.长江中下游地区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24.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A.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C.褶皱隆起D.风力堆积25.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D.酸雨污染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
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C.大气污染严重D.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27.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B.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C.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D.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
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29题。
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3 m3) 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 1.094 82.0四水来沙0.241 18.0入湖总沙量 1.335 100出湖总沙量0.351 26.3湖内沉积量0.984 73.7表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年份湖泊面积(km2) 容积(亿m3)1949年 4 350 2931954年 3 915 2681958年 3 141 2281971年 2 820 1881977年 2 740 1781984年 2 691 1741995年 2 625 1671997年 2 145 15028①泥沙淤积②南水北调③气候变暖④围湖造田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29.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③退耕还湖④疏浚河道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0.下图是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区域比重图。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31.读下图及表,回答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地点①②③④⑤⑥⑦海拔高度(m)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8年降水量(mm)559 9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年均温(℃)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3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图示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概述该地形区的整体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地形区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较,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不同?(可列表作答)(4)该地区产生伏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同纬度东部地区也多伏旱天气,但有时因多________、________(降水类型),对高温干旱有一定缓解作用。
(5)为减轻旱灾,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33.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8分)(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名称分别是: A______高原,B______平原,C______半岛。
(2)最冷月均温从东向西______(升高或降低),为什么?(3)秋田降水量较大,根据其地理位置分析,这里的降水主要分布于哪个季节?试分析原因。
(4)图中A 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34.(2016·福建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材料1: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
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 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 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
材料2:“西南地区图”(图甲)。
材料3:“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图乙)及“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图”(图丙)。
(1)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2)图示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试举例分析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的影响。
(6分)(3)试分析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对三峡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
(4分)(4)“河道落差大小”是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
试分析“河道落差大”对水能开发的利与弊?(6分)35.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材料1: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
材料2:陕西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
(1)根据图1分析陕西地势特征。
(4分)(2)根据图2分析陕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6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博览会在西安举行的优势条件。
(8分)参考答案1—5 AAABB 6—10 CBCCB 11—15 CDCBB16—20 ABCDA 21—25 DCBAC 26—30 DABDB31、答案:(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平均温度较①地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少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处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年降水量远高于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