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审题立意、分论点回顾回顾

合集下载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审题、确立论点、展开论述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审题、确立论点、展开论述

⾼考议论⽂写作指导:审题、确⽴论点、展开论述议论⽂写作指导议论⽂是⼀种议论说理的⽂章,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它要从⼤量的具体材料中引出普遍的结论,使⼈领悟、懂得某个道理。

议论⽂写作,要求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写出⼀篇精彩的议论⽂不是⼀朝⼀⼣之功,但议论⽂写得符合要求应该并不太难。

可是在⾃学考试时,⾯对⼀个议论⽂题⽬,好些⼈却感到难以落笔,其原因,⼀是平⽇写得太少,⼆是平时缺乏议论⽂写作的指导。

下⾯从写作的⾓度谈⼏个问题。

⼀、如何审题第⼀类是命题作⽂这类议论⽂在试卷中已出好⼀个题⽬,如《清流与活源》、《谈时间》、《论“清淡误国,实⼲兴邦”》、《说‘欲速则不达’》、《说‘功亏⼀篑’》等。

考试时就要根据已出好的题⽬,确定论点,展开论证,写出有理有据的议论⽂。

命题作⽂的试题题⽬有什么特点呢?从语⾔结构上分析,它往往是⼀个词、或⼀个词组、或是⼀个短句。

⽆论哪⼀种成分组成的题⽬,都没有附加任何材料,启发和暗⽰考⽣题⽬中所要议论的内容,需要⾃⼰审辨,理解题意。

从题⽬和论点的关系上分析,⼤致有这样四种情况:第⼀,题⽬本⾝就是⼀个明确的论点;第⼆,题⽬不是论点,只是⼀个论题的范围;第三,题⽬要论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论点要从它们的关系中提炼;第四,题⽬蕴涵着⽐喻和象征意义,论点要从它的⽐喻和象征意义中引发。

审题⽴论就要从这两个⾓度来找⽅法。

⾸先从分析题⽬的语⾔结构、⽂字含义⼊⼿,来明确议论的重点或范围。

⼀般说来,议论⽂题⽬有两种语⾔结构,⼀种是⽤⼀个判断句为题,如《才能来⾃勤奋》;《时间就是⽣命》、《青年⼈要有远⼤的理想》等等。

这类题⽬往往直接点出了中⼼论点,也就是说不需要再⾃⽴论点,只能严格按照题⽬确定的中⼼论点加以论证。

对这样的题⽬审辨应着重分析它要求论述的重点是什么。

从语⾔结构来看句意的重点在谓语部分,这部分常常是题⽬要求论述的重点。

如上⾯三个题⽬的论证重点分别是“来⾃勤奋”、“是⽣命”和“要有远⼤的理想”。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问题与答案”审题解析+参考立意+精彩标题+分论点+范文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问题与答案”审题解析+参考立意+精彩标题+分论点+范文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问题与答案”审题解析+参考立意+精彩标题+分论点+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这是一则极简材料+思辨性很强的新材料作文,前后只有2句话,第一句话聚焦现象,展现了时代背景,即“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应用”。

材料围绕在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这一应用背景下,人们是否能更快找到答案,进而引发了关于问题数量增减的探讨。

这个材料不仅要求考生关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更需深入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思考方式、问题性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潜在影响。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是审题立意的一个关键句,我们可以认识到,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确实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检索和处理的效率,使得许多曾经难以解答的问题能迅速找到答案。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人们直接面对未知、寻找答案的频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问题本身在减少。

材料的引导点主要有3个。

材料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本质。

问题不仅仅是知识性的问题,还包括了创新、探索、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知识性的问题可能更容易被解答,但创新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却需要人类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我们可以探讨不同类型问题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材料也在引导我们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会让人们过于依赖技术,从而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知识碎片化、思维惰性化等。

因此,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平衡技术使用与思维锻炼,以保持人类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可能更容易找到已知问题的答案,但如何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则更为关键,这也是材料的一个引导点。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作文: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审题立意指导含范文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作文: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审题立意指导含范文

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作文:“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审题立意指导【真题再现】22.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有人说,生命是一条长河,今日之我源自昨日之我;有人说,生命在于蜕变,今日之我必须打破昨日之我;还有人说,生命是不懈的追寻,今日之我可能回归昨日之我以上说法对我们思考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明JS续都有启发。

请以“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为题门,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材料分析】这段材料涉及生命的成长、变化与追寻的三个不同观点:“生命是一条长河,今日之我源自昨日之我”:这一观点看重生命的连续性和成长过程,强调现在的自我是由过去的经历塑造的。

“生命在于蜕变,今日之我必须打破昨日之我,此观点注重生命的转变和突破,认为要不断进步就需要超越过去的自我。

“生命是不懈的追寻,今日之我可能回归昨日之我”:这里强调的是生命的循环和追求,有时为了更高的目标,可能需要回顾并吸取过去的经验。

即:生命是连续的,今天的自我是昨天自我的延续。

生命需要蜕变,今天的自我要超越昨天的自我。

生命是循环的,今天的自我可能回归到昨天的自我。

这三种观点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成长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审题立意指导】在审题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观点的内涵,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立意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深入阐述,也可以综合三个观点来讨论生命的成长、变化与追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形成有深度的思考。

立意一:侧重于“生命是连续的”。

强调个人成长的连贯性和积累性,认为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立意二:侧重于“生命需要蜕变”。

强调个人成长中的突变和飞跃,认为在某些关键时刻,需要勇敢地打破I日有的自我,实现质的飞跃。

立意三:侧重于“生命是循环的”。

强调生命中的某些经验和状态可能会重复出现,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和提升。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审题-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原卷版+解析)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审题-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原卷版+解析)

专题一:议论文写作——审题【精准突破】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什么叫做审题?什么叫立意?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思,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之一: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例 1】某商人看到衣裳破烂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 1 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

但他又突然觉得这样做不好,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只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铅笔了,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

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过去了,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戴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并且自我介绍:“你可能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我永远忘不了你。

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没有想到这位商人的一句话,竟使一位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审题立意提示:1.说话要讲究艺术 2.拾起尊严解析:1.说话要讲究艺术——偏题原因:审题时把重心放在了材料中的“某商人”,而忽视真正的中心人物是那个后来的“穿戴整齐的推销商”。

2.拾起的尊严紧扣题目重心,与材料照应。

突出那位后来的“推销商”是因为找回了自尊,不愿就此沦落为乞丐,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一条河流曲折向前”审题立意及范文赏析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一条河流曲折向前”审题立意及范文赏析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一条河流曲折向前”审题立意及范文赏析一、作文题目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三、范文分析1号文慢下来,拓展生命的宽度雨滴落下,可以直滴入大海,而每一条河流曲折向前,在抵达大海之前,却流历了更多土地。

在流经土地的时候,河流不止是为人所用,它也借此机会收拢小溪的汇流,雨水的降落。

它在抵达大海之前,拓展了自己的宽度,它用“慢”为它创造了更多的意义。

在现代的时代,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一代又一代产品的更新迭代,无不昭示着变迁速度之快,这时“慢下来”仿佛成为跟不上时代的象征。

但我认为,相比于现在要爆火的“特种兵式旅游”等崇尚快速、简洁的潮流,“慢下来”更能为我们沉淀自身、实现价值带来好处。

当我们选择“慢下来”时,更可以深思熟虑。

当我们选择拓展生命宽度时,就无惧被时代所抛弃。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无数教育机构倒闭,甚至不乏曾经的领头羊,但新东方却并未并未遭受过大影响,这是因为创始人的高瞻远瞩。

在听闻不允许线下补习后,创始人俞敏洪并未像其他机构一样急于求成,而是急流勇退。

他将新东方的课桌椅全部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学生。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投身于助农行动,利用新东方的平台,帮助贫农直接直播带货,将优质农产品送出当地,换来农民们脸上的笑容。

正是他敢于急流勇退,敢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慢下来”,才造就了新东方转型成功的大好局面。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从以前的日子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以前的人们有耐心,肯钻研,能忍受长时间的枯燥无聊。

反观现在,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各种小视频层出不穷,许多人连长电影都看不下去,在短视频台里找“快餐”。

这种求快并不是好事情。

议论文的立意与分论点设置

议论文的立意与分论点设置

议论文的立意与分论点设置编制人:郁红剑审核人:乔本师编制时间:2011 1 18议论文的立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推销梳子,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有销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要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

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

这样就销掉了十来把。

第三个营销员销了百十把。

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说,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

您在每个庙堂的前堂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

这一来就销掉百十把。

第四个营销员说销掉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

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

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

这一下就销掉好几千把。

这四个推销员之所以推销结果不同,就在于他们的“思维角度”的不同,第一个推销员仅站在推销者的角度,境界最低,卖不出梳子自在情理之中;第二个推销员想到了和尚,境界稍高,故能卖出十多把;第三个推销员想到了来和尚庙的香客,跳出了和尚本身,境界又高出第二个推销员一筹,故能卖出百十把;而最后一个,他不但想到来庙里的香客的眼前,还想到他们回去后的事情,更有人情味,境界更高,故他不但销掉好几把千把,而且还有订货。

其实写文章的立意不也是如此吗?要发散思考,选择最佳。

写文章最怕文思枯竭,常见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后,咬着笔杆,愁眉不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腹中空虚,缺乏写作材料,难以下笔之外,关键还在于不会寻找立意角度。

我们要学会运用多角度思考、逆向思考、批判思考等发散思维,力求发人之所未发。

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题目,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属性,多推敲,多琢磨,去粗取精,由浅人深,从中选择出独特的新“意”来。

议论文分论点、论证分xue析(5篇)

议论文分论点、论证分xue析(5篇)

议论文分论点、论证分xue析(5篇)第一篇:议论文分论点、论证分xue析议论文分解论点、论证分析一、如何分解论点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

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议论文写作技巧高效指导

议论文写作技巧高效指导

议论文写作技巧高效指导一、审题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而后发,发必中矣。

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找关键词关键词特点:关键词一定会重复出现的,这是出题老师在刻意提醒你!段落中着重强调某一种行为、动作,说明我们应该这样做看看材料这段话赞成什么,贬低什么,这里面反应了出题老师希望你持有的观点态度。

一定一定仔细阅读材料之后的具体的题目要求最后找出如下关键词:理想、目标、加强修养、义、端正思想、付诸行动、当代青年第二步:找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核心是追求理想加强修养、端正思想+义作为目标+行动=实现理想回答了青年应该如何追求理想第三步:确定立意立意一定是把核心凸显出来,其他的可以不明显,但是[追求理想]一定是最核心的观点。

举例:◆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前行目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理想活水来◆怀揣理想,奔赴热爱第四步: 搭建框架(分论点)1.将关键词具体化:(就是把一个概念发散出去,想一想这个词具体啥意思,有没有积累过的哪个人物素材很符合的就往上套)◆加强修养,端正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否则就是即便能力再强,做得却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最后只会带来灾难。

例如反面案例希特勒。

◆确定目标:意味着有追求,有抱负,有明确的前进的方向,有自己热爱的东西。

例如羽生结弦◆付出行动:意味着摆脱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用自律约束自己每一天前行,拒绝周遭的诱惑。

2.整合分论点:◆想要实现理想,人就要走得远并且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加强修养是根基,没有了这个根基,人会越走越偏,最终酿成大祸。

◆明确的目标是灯塔,没有目标指引,人会越走越迷茫,最终在迷雾中打转,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坚定的行动是发动机,没有行动的保障,人根本就不会走得太远,最终在起点徘徊纠结,永远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

2022和2023年浙江省高二语文学考作文真题审题与立意

2022和2023年浙江省高二语文学考作文真题审题与立意

(2023年浙江高二学考作文题)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成长的路上,艰难因苦给我们以磨砺,鲜花掌声给我们以激励,而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给我们的,更可能是挑战。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材料审题】关键词:成长磨砺激励挑战【材料立意】1.成长需要磨砺、激励和挑战。

2.成长需要磨砺、激励,更需要挑战。

3.无论磨砺、激励或挑战,皆坦然以对,宠辱不惊,这便是成长。

4.成长的道路没有统一的路标,适合的便是最好。

5.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当理性以待。

材料难点:如何揭示成长的具体内涵。

1、成长是一步步止于至善。

2、成长是让每一天成为更好的自己。

3、成长是满怀希望,永葆梦想。

4、成长是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2022年浙江高二学考作文题)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与“你”“他”构成“我们”。

以“我”来思考和行动,是一种视角;以“我们”来思考和行动,是另一种视角。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关键词:我,我们立意:1.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水滴融入大海才有浩瀚和壮阔。

3.做好自我,方可成就集体利益。

分论点1:水滴融入大海才有浩瀚和壮阔,个体融入大我才有力量,才能行稳致远。

分论点2:大海的浩瀚和壮阔源于无数水滴的融入,尊重个体,大我才会更有力量。

分论点1:独行者快,众行者慢。

分论点2:独行者近,众行者远。

分论点1:小我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的特立独行,是“桃李梅杏苦争春,无限风景独自身”的孤芳自赏。

分论点2:大我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的和谐包容,是“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团结共进。

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

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

议论文如何审题立意作者:耿配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第09期高中议论文写作,加强审题立意,掌握合适的行文构思方法,不仅是写作的重要开端,也是决定习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不少同学在审題立意时较为马虎,没有充分解读题意,也没有进行深入构思,就开始动笔。

在这种情况写作会让自己思路混乱,写出的文章难以突出重点,主题不够明确,文章的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同学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学会构思方法,这样才能写出优质的习作。

一、在审题立意时进行逻辑分析写议论文,审题立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同学们首先可以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这对于文章核心观点的提出很有帮助。

议论文写作,注重逻辑的严密性至关重要,这一点在审题阶段要高度重视。

不少同学的习作中缺少相应的逻辑思维,论证时思路不够清晰,甚至出现了一些经不起推敲的逻辑错误。

对此,同学们可以从简单的逻辑推理出发,提高自己的思维素养和思维品质。

同时,在写作时要随时注意行文是否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进行逻辑训练有多种方法,比如,“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它强调了事物内部之间的关联性,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注重细节。

但如果站在思辨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存在逻辑上的漏洞。

同学们可以就这句话中是否存在逻辑问题展开讨论,想一想“细节决定成败”是否在各种情况下都适用。

经过分析和交流,大家提出了各种观点,有学生就这句话中潜藏的逻辑漏洞进行了解读。

比如,有的同学提出:事物的内部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法告诉我们,影响和决定事物的关键在于主要矛盾,而不是次要矛盾。

因此,决定事物成败和发展方向的并不都是“细节”。

这种逻辑训练轻松有趣,极大地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不难发现,很多经常使用的语句或者表述,往往经不起逻辑推敲。

同学们不仅要多开展这类逻辑思维的训练,也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过程中随时进行逻辑上的分析。

这样才能够让议论文逻辑严密,论证的问题也更有说服力。

高考语文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素材

高考语文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素材

议论文怎样审题立意议论文,就是用逻辑论证的方法,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理论上说服读者为目的文章。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先抓好审题立意。

下面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方面来看议论文的审题立意。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悟题意。

不仅要将题目本身的意思理解、分析透彻,还要注意题目的比喻义、象征义等寓意。

一般本意简单、浅显,可是寓意却丰富、深刻。

下面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题目为例说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于《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粗大的树,是由细小的芽慢慢长起来的;高大的楼台,是由一筐一筐土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由脚下一步一步走到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说,无论走多么遥远的路程,都是从迈开脚下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走下去的。

也可以用来说明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进程,即任何大的事物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

认识这一内涵,自然联想到“做”的重要性。

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立意时从多方面展开联想:行千里路,要从足下开始,那么,我们的学习、道德品质的修养、成就事业等是不是也要从“足下”开始呢?这个“足下”又是什么呢?进而再扩大一点,由个人想到社会、国家,我们振兴中华现代化大业,是不是也要从“足下”开始呢?这个“足下”又是什么呢?足下就是实践的起点。

联系实际进行推断,就能做出新的判断。

联系到学习,就可以推断出:获得高深的知识,要从基础知识学起;联系到道德品质的修养,就可以推断出:想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要从点滴做起;联系到成就事业,就可以推断出: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就,要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联系到振兴中华现代化大业,就可以推断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要从事业点点滴滴做起。

这种新的判断与题目的寓意都有内在的联系,即有相似点。

比如走路与成就事业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但是走路必须从迈开第一步开始,成就事业也必须从基础做起,这就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似点。

作文议论文的立意与观点

作文议论文的立意与观点

作文议论文的立意与观点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作文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常常被要求去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立意与观点。

写作议论文不仅要准确传达我们的想法,还要具备逻辑性和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作文议论文的立意与观点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示例。

一、作文议论文的立意作文议论文的立意是指在写作之初确定的主题或者观点。

它起到了作文的“灵魂”作用,决定了整篇作文的发展方向。

在确定立意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选择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好的立意应该是一个有争议或者引发思考的话题。

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促使他们对你的观点持有或者反对。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以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科技发展等话题为立意。

2. 深入思考和分析:选择立意后,我们需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进行调查收集信息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二、作文议论文的观点观点是指我们在写作中所表达的立场或者意见。

在作文议论文中,观点的合理性和清晰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1. 选择一个明确的观点:我们在写作中需要选择一个明确的观点,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观点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我们的立场,指导文章的写作方向。

2. 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观点的合理性需要依靠充分的证据来支持。

这些证据可以是事实、统计数据、专家观点或者个人经验。

通过提供充分的证据,我们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3. 反驳不同观点:在作文议论文中,我们也需要反驳相反观点。

通过对相反观点的反驳,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示例:假设我们的立意是“环境保护对未来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选择以下观点进行论述:观点1:环境保护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观点2: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观点3: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观点4: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是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通过提供相关的证据和实例,我们可以对每个观点进行深入论述,从而更好地表达我们的立意和观点。

2024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审题立意和分论点设置

2024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审题立意和分论点设置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 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心有瑾瑜,未来可期 心有热爱,奔赴山海 再绘新画卷,青年任翩跹 谨选慎取,未来已来 选择成就你,你成就未来 让热爱,属于你也属于时代 振起选择和创造的双翼 借选择之帆,抵未来之岸 选择绽放的方式,铸就未来的高光 选择的意义,创造的价值 选择创新路,为未来赋能 选择复兴大道,创造新的荣光• 选择心之所向,创造美好未来 • 选择明方向,创造扬洪浪 • 做好你的选择,未来自有传奇 • 惟愿岁月可选择,且以创造赢未来
2022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 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 ,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 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 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 ,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 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 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 因——为什么 “……是为了……”,“……才能……”“……源于……”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人情世故”审题立意指导 (含答案)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人情世故”审题立意指导 (含答案)

2024上海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材料“人情世故”审题立意指导附范文【真题回放】三、写作70分25.有人说,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

有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本材料围绕“人情世故”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观点1、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这一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理解并熟练运用人情世故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可能是建立人际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个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观点2、不以为然:另一观点则对此持有异议,认为人情世故并非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可能暗示着过度依赖人情世故可能导致道德滑坡、公平缺失等问题,或者强调现代社会更看重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等其他因素。

材料提到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另一种则对此不以为然。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情世故是否重要,是否应成为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考生需要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做出选择,并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审题立意】结合材料,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1、人情世故的价值与局限:探讨人情世故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如增进人际和谐、推动问题解决等,同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滋生腐败、破坏公平等。

2、人情世故与个人成长:分析人情世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探讨其对人格塑造、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掌握人情世故的同时保持独立人格。

3、人情世故与社会进步:探讨人情世故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应弱化人情世故的作用,更加注重规则制度、公平竞争等。

4、人情世故与道德建设:探讨人情世故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分析如何在人情世故中坚守道德底线,弘扬社会正气。

【标题参考】《人情世故:现代社会的双刃剑》《人情世故:个体成长的必修课》《人情世故与社会进步:一种动态平衡》《人情世故与道德建设:如何坚守底线》《理性看待人情世故:在适应与超越之间》【行文构思】以“人情世故的价值与局限”为例,行文构思如下:开头:引述材料,指出社会上对人情世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提出文章将探讨人情世故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局限,以期对这一现象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如何写好议论文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如何写好议论文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如何写好议论文议论文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往往也是考生们备考重点之一。

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具备清晰的观点、合理的论证、有力的例证以及流畅的表达。

下面,将从题目分析、观点立意、论证论据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为大家解析如何写好一篇全国高考作文议论文。

一、题目分析在写好一篇议论文之前,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

议论文的题目多种多样,可能是一个观点引导我们进行辩证,也可能是一个问题引导我们解决问题。

无论题目形式如何,我们都要明确题目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思考如何通过文章来展开论述。

例如,题目为“校园网络安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论证,提出对校园网络安全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二、观点立意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意。

观点是文章的核心,需要明确表达个人对问题的看法或立场。

在选择立意时,可以从事物的利与弊、现象的成因与影响等多个角度去考虑。

无论选取何种立意,都要确保自己能够充分展开并提供论证论据。

三、论证论据好的论证是论文的支撑,需要使用有力的论据进行阐述。

论证论据可以来自于事实、统计数据、论据引用等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方式,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论证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论据的逻辑顺序,确保每一点论证和上一条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四、语言表达在写好一篇议论文中,语言表达的清晰和准确至关重要。

语言要力求简洁明了,句子结构要清晰,表达要精准。

可以运用排比、设问、举例等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段落结构的合理安排,确保每一段落的内容连贯并衔接紧密。

五、结尾总结好的议论文不仅需要有清晰的观点和有力的论证,还需要一个简洁明了的结尾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结尾部分可以回顾全文论述的要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给出建议。

在总结部分,可以通过反问句、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综上所述,写好一篇全国高考作文的议论文需要注意题目分析、观点立意、论证论据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高考议论文写作回顾

高考议论文写作回顾

高考议论文写作回顾高考是中国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对于每一位高中生来说,这是人生的关键时刻。

而写作作为高考中的一项必修能力,更是为逐梦高校打下重要基础。

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是常见的一种文体,本文将对高考议论文写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作者通过事例、数据、分析和论证等方式,试图让读者同意自己的观点或行动,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在写作中,议论文主要有三部分:论点(观点)、论据(事例和数据)、论证(分析和证明)。

通常,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论点明确:在文章开头就应该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2、逻辑清晰:文章结构应该清晰明了,论点、论据、论证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联系和逻辑性。

3、驳斥反方观点:除了点明自己的观点外,还要说明为什么其他观点是错误的。

4、实例充足:论据应该充分,最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进行论证。

5、语言简洁:语言应该紧凑、简洁、简明扼要,避免语言浮夸和空洞。

二、议论文的写作方法1、分析题目:在考试中,应该首先对题目进行分析,明确题目要求和限制。

理解题目,明确论点是非常重要的。

2、选择论据:寻找合适的论据,可以从书籍、新闻、文化知识、个人经验、现实生活等方面寻找。

3、逻辑推理:对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必须进行逻辑推理。

此时,读者应该避免跑题,从而达到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衔接。

4、个人观点:在写作中,仅仅只提供论据是不够的,应该把个人观点和意见也说出来。

5、驳倒反方观点:写作过程中,应该对于反方观点进行阐述,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更为合理。

三、高考议论文范例题目:选择做什么?选择未来!思路:1、选择问题的重要性;2、如何进行选择;3、正确的选择方式。

范例:选择是一生中最基本的行为,也是我们未来的根本。

而在选择时,我们需要准确了解未来,清晰明确的分析,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

首先,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所做的选择。

如果选择错误,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作出选择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审题立意回顾【议论文的审题】一、命题类型(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眼光》《季节》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怀想天空》《诗意地生活》。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提篮春光看妈妈》《我能》。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例如 2007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定。

2.文体自选。

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得抄袭。

2.材料式命题作文例如 2007年江苏地区高考作文题为:人人头顶一方天。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

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必须跨过这道坎》《创新需要坚持不懈》。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酸甜苦辣说高考》。

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水》。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森林·气候》《一步与一生》。

二、审题思路(一)以“问”领“想”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

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

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二)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

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再如《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肩膀》:“肩膀”既可以实指,“肩膀”字典里的意思是“人的胳膊或者动物的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是人身体的一部分。

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

肩膀是用来承担责任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比喻义:承担----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分析的许多含义。

肩膀,的比喻义很多,我们立意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这样才能主题鲜明。

那么我们立意时应该怎样选择角度呢?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和论据来选择。

哪个角度掌握的材料多,论据丰富,选择哪个角度。

肩膀这题目,大家在审题时,都没有围绕它的本意来写,而是充分挖掘了它们的比喻义,来审题立意的,大家是怎样挖掘它们的深层含义的呢?首先由本义出发,通过分析它们的作用、功能、特点等,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与之相类似的现象或者其它更为抽象的东西,即实现了由实到虚的转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肩膀和钥匙的深层含义和丰富。

(四)、审清题眼,确定重点这里所谓的“题眼”,就是关键词语,是揭示题目思想意义、写作重点、感情色彩的所在,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

它是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只有捕捉到题眼,构思和写作时才能很好地设置文眼。

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就能够找到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告别》《生日》《尝试》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大为小,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譬如《心事》这个题目,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公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两词之间的关系。

比如《成功与失败》《人与路》《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

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

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4、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

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5、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的动词(谓语)往往是“题眼”。

如:《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眼睛告诉我》中“告诉”是题眼。

6、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人生处处是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对我们有所考验。

如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必须”这个词就很关键,“必须”强调了“坎”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行走在消逝中”中的“行走”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义。

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这两个关键词,以及“行走”过程中对“消逝”的态度。

(五)把握内涵,梳理关系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例如: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人与路”是一个思辩性话题,考生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抓住第一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可以谈筚路蓝缕,以开荒荆;可以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抓住第二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应该开拓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人与路的关系还有另外几个“版本”。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也还是没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

这两个推理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般说来伟大的道路大都需要人的合力开拓,单打独斗力量毕竟有限,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学会通力合作,使路越走越宽,路上的人越来越多。

抓住“路”比喻义,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等。

“退路”和“出路”,提醒人们“人在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失意时给自己出路”;智慧的考生会发现“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比如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

(六)由表及里,揭示寓意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应认真体会其深层懂得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如:《笔》: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作为书写工具的各种类型的笔,但把它看作书写青春靓丽的“笔”,书写亲情友爱的“笔”,书写多彩人生的“笔”,书写神州新貌的“笔”,更容易挖掘出题目的深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议论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设置回顾一、什么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议论阐明的看法和主张。

一篇文章有时可以有几个论点,其中一个论点是主要的,即中心论点;其余的论点就是分论点,分论点要服从中心论点,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有了分论点,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丰富,说理更充分,脉络更清晰。

所以我们提倡编写分论点。

二、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2、分得开、3、排得顺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符合不符合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例一: (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