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政实施
行政实施名词解释
行政实施名词解释一、什么是行政实施行政实施是指行政及相关机关和工作人员为贯彻实施决策机构制定的决策指令,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执行活动或整个过程。
行政实施与行政决策都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
行政实施是行政决策的继续,没有实施,决策就无从落实,只能是美好的图画。
行政决策是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行政实施是行政决策目标实现的过程和保证。
二、行政实施的特征行政实施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于行政实施涉及的内容复杂、范围广泛、环节众多,因此必须把握其特征,才能有利于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1、目标性。
行政实施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决策目标而进行。
2、不间断性。
行政实施是一项经常不断的工作,特别是基层执行层,应处于一个不间断的执行过程中。
3、强制性。
行政决策的制定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因而具有强制性。
它要求执行对象必须服从执行者发出的执行指令、遵守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否则,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有权对其实行职权范围内的强制措施。
四是务实性。
行政实施是一项执行性活动,是务实性、付诸于实际行动的活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和实际行动来落实。
三、行政实施的原则首先,行政实施要有详细的计划。
行政实施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连续性、空间上的协调性和同步性的特点,因此,行政实施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要注意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并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着力解决好影响全局的事情。
其次,行政实施要准确和迅速*行政实施的目的性很强。
因此,实施一定要准确,即行政实施必须准确理解决策的基本精神,把握其实质;在实施过程中执行性决策不走样;同时准确掌握反馈信息,以便能够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准确地解决问题。
第三,行政实施要灵活和创新。
行政实施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一些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宏观决策,基层组织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在准确理解上级决策的基础上,善于与本地、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实施办法,将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第八章 行政决策
第八章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力的五项健全机制 :
一是注重更新观念,健全解放思想的宣教机制。 二是注重提高效率,健全高效流畅的工作机制。 三是注重方便群众,健全优质完善的服务机制。 四是注重广泛参与,健全网状覆盖的监督机制。
五是注重威慑有力,健全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
行政执行力如何提高:
1.提高行政执行力,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 原则,增强法治观念,杜绝行政行为的盲目 性和随意性,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和 服务的全过程。 2.提高行政执行力,就必须加大决策执行、 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坚持从严治政,确保 政令畅通。 3.提高行政执行力,就必须提高行政决策能 力,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党课
5.无形成本高。前面所述及的各种行政机关不良风 气,使行政资源无法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正常的行政活动中去, 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这种情况使行政机关付出了 高昂的形象代价,增加了行政行为的无形成本,造成干群关系 紧张,不利于行政工作的开展,产生行政成本累积现象。
由此可见,我国的行政执行漏洞很大。而我 也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城管打人、暴力执法、 跨省追捕、非法拘禁等负面新闻,而前段时 间的“李刚门”事件更是体现了我国行政执 行缺乏监管,权利泛滥,这对行政的效率和 权威,以及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严重下降。
4.装备成本高。受社会上追求奢华、享乐的不良风气影 响,部分行政机关在购买办公用品、营造办公场所时不考虑行 政成本,一味地追求高标准、高规格,致使行政费用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装备成本高也与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尚不完善有关, 即少数政府采购人员为了获取非法回扣而与供应商勾结,专门 采购价值昂贵的产品。
司法不独立
内部检查不严格
舆论监督受到限制
什么是行政实施方案
什么是行政实施方案行政实施方案是指政府部门根据上级机关的决策和部署,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具体实施计划。
行政实施方案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化,是政策的具体实施,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展现。
行政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政府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能、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行政实施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时间计划、资源保障等要素。
其中,目标任务是行政实施方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方案的实施效果。
目标任务的确定应当具体明确,既要符合上级决策的要求,又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工作措施是实现目标任务的具体行动,它是行政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要求科学合理、具体可行。
实施步骤是工作措施的时间顺序和程序安排,是实施方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求条理清晰、合理有序。
责任分工是保证实施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要求明确责任、履职尽责。
时间计划是保证实施方案按时完成的重要保障,要求科学合理、紧密衔接。
资源保障是实施方案的物质基础,要求充分保障、合理配置。
行政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原则,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方案。
行政实施方案的实施应当注重过程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同时,行政实施方案的实施也应当注重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方案,提高工作效能。
总之,行政实施方案是政府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的具体行动方案,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能、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行政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当科学合理、民主决策,实施过程应当加强组织领导、过程管理,同时注重效果评估,不断完善方案,提高工作效能。
只有这样,行政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章特别⾏政区制度第⼋章特别⾏政区制度第⼀节概述⼀、特别⾏政区的概念特别⾏政区是指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设⽴的、具有⾼度⾃治权的地⽅⾏政区域。
从以下⼏个⽅⾯理解(⼀)特别⾏政区是我国单⼀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个地⽅⾏政区域(⼆)特别⾏政区是享有⾼度⾃治权的地⽅⾏政区域(三)特别⾏政区直辖于中央⼈民政府特别⾏政区与⼀般地⽅的异同⼆、确⽴的理论依据——“⼀国两制”(⼀)“⼀国两制”的形成中国统⼀⽅案种种1、“邦联”模式2、“联邦”模式3、“⼀国三制”模式4、单⼀制模式“三民主义统⼀中国”模式“⼀国⼀制”“⼀国两制”“⼀国两制”的形成过程“⼀国两制”的提出(1)1978年11⽉邓⼩平在同缅甸总统会谈谈到台湾问题时指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活⽅式可以不动。
但是要统⼀。
”(2)1978年12⽉⼗⼀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3)1979年元旦全国⼈⼤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祖国的⼤政⽅针,指出:⼀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业。
在解决统⼀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民蒙受损失,并建议两岸恢复通商、通航和通邮。
(4)1981年9⽉30⽇,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的⽅针政策》的讲话,具体提出了实现祖国统⼀的九条⽅针——叶九条。
标志“⼀国两制”构想的明晰化。
(5)1982年9⽉邓⼩平会见英国⾸相撒切尔夫⼈时,阐明了中国政府准备⽤“⼀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港问题的⽴场。
邓的《我们对⾹港问题的基本⽴场》的谈话,表明“⼀国两制”的构想已经成熟。
(6)1983年6⽉邓⼩平发表了《中国⼤陆和台湾和平统⼀的设想》的谈话,后来被称为邓六条,进⼀步发挥了关于台湾与⼤陆和平统⼀的构想。
同年公布的《中华⼈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特别⾏政区的规定,为“⼀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行政法第八章行政程序
2、公正原则:行政行为要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各 方当事人。
回避制度
合议程序
辩论程序
调查程序
审裁分离程序:职能分离,调查和决定分离
3、公开原则:依据\过程\结果公开
表明身份程序 通知程序 教示程序 告知权利程序 说明理由程序
4. 效率原则:指行为过程各环节加以适当时限。
第三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程序公正的价值
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正义不但要伸张,而且必须 眼见着被伸张” 。
1 工具性价值:促进和保障实体公正 2 独立价值:增加裁决者的权威和结果的可 接受性等。 3 提高效率
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
七、说明理由制度
说明理由是指行政主体作出涉及相对人权益的决 定、裁决,特别是作出对相对人权益有不利影响的决 定、裁决,必须在决定书、裁决书中说明事实依据、 法律、法规根据和政策根据以及理由。
立法例 “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 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 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行政处罚法第31条) 除了上述制度以外,现代行政程序还有其他许多 制度,如行政公务标志制度、议决制度、调查制度、 记录案卷制度、声明异议制度、代理制度等等。
第四节 行政程序法
行政程序法,就是有关规范行政程序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即规定行政行为成立 的步骤及其次序入、时限的法律规范。行 政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现状。
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大通过的《行政 处罚法》是我国第一部对行政程序作了较为 完备规定的法律规范,包括简易程序、一般 程序、听证程序、罚缴分离程序等等。 从已有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来看,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还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我国正在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法典。
第八章 负担行政行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PPT课件)
2.听证的具体程序 行政机关举行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1)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2)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
间、地点; (3)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
行; (4)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
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5)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2人代理; (6)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
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7)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 或盖章;
(8)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依照《行政处罚法》第38条 规定作出决定。
第一,制裁性。行政处罚是以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管理秩 序行为的存在为前提,它是行政主体对犯有违反行政法律规 范行为当事人的一种惩罚,因而具有行政制裁性。
第二,处分性。行政处罚与行政命令、行政确认等不同,它 是对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一种处分。如罚款决定,其法律效果 是导致相对人一个数量的财产权被剥夺;行政拘留决定,便意 味着相对人的人身自由权在一定的期限内被剥夺。
(三)行政机关所委托的组织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18条为行政处罚中的行政委托关系的成立设 定了种种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1.行政处罚中的委托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这就是以上所述的实施 行政处罚的第一种主体。
2.行政处罚中的受委托方必须是符合行政处罚法第19条所要求的组织。 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2)具 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3)对违法行为需 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 鉴定。
《行政法学》第八章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给付?( )
A.民政部门对无劳动能力公民发放 的优待金
B.民政部门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的 抚恤金
C.有关部门对抗洪抢险有功人员颁 发的奖金
D.有关部门对征用土地给予的补偿 金
刘某系甲县人,当兵四年后回到甲县, 甲县民政部门将其安排在县某工厂工 作。县民政部门的行为属于何性质? ()
万元
婚纱照:8000-12000元 首饰:1万元 婚庆公司:1.5万元 酒席:2万-5万元 海外蜜月旅行:2万-10万元 生孩子=和睦家生2次孩子,还得是顺产 外资医院:北京和睦家顺产分娩:6万人民币 高档私立医院:北京美中宜和顺产套餐∶25000人民币 北京某三甲医院:3000元人民币
A.属内部行政行为 B.不属于行政行为
C.属行政给付行为 D.属行政奖励行为
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法定条件和
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 的具体行政行为。其目的是表彰先进, 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 极性与创造性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奖励 A 国家教育部对某高校教师的奖励 B 省妇联对某高校女教师的奖励 C 民政部对某高校教师发放的抚恤
行政合同
1.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享有下列 何种特殊权利?( )
A.要求行政管理相对方实际履行合 同
B.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单方变更或解 除合同
C.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 的对方当事人有制裁权
D.要求行政管理相对方在合同约定 的期限内履行合同
2.下列合同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哪一种?( ) A.国有土地出让合同
A.合同订立的目的不同
B.市人民政府在合同中的身份不同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第八章行政决策一、行政决策概述1.决策:指人们为实现比较重要的目标而进行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2.行政决策: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3.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2)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4]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4.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5.行政决策的类型:(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在行政系统中的不同地位: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2)依据行政决策主体的人数和权力分配情况: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依据行政决策涉及的不同内容:业务管理决策和自身管理决策。
(4)依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5)依据行政决策有无先例可循:例行性决策和非例行性决策.(6)依据行政决策是否采用科学方法并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7)依据行政决策的思维模式: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8)依据行政决策所具备的条件及其可靠性: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9)依据行政决策所要达到目标的多寡: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10)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1.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2)科学预测原则。
预测是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预见和推测。
(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
程序是当时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6)切实可行原则。
(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9)民主参与原则。
行政实施
一、行政指挥的作用 1.行政指挥的内涵 行政指挥是行政实施的主要环节之一,是 领导作用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直接体现。具 体来说,它是行政领导在执行政策过程中, 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对下属和群众所进 行的动员和指导活动。
2.行政指挥的作用
首先,现代社会中的联合劳动、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 正在取代各个人的独立活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 日渐提高,工作分工日趋精细,协作日益复杂,且连续 性增强。惟有高度统一的指挥,才能使行政目标得以迅 速有效的实现。 其次,在行政决策已经作出,计划、方案等已经确立, 责权利均已划定的情况下,惟有行政指挥,才能把行政 管理从静态推向动态,从观念变为行动。所以,指挥可 以被看作是行政实施的发动机,它可以使行政管理活动 沿着既定的方向和轨道前进。 最后,有效的指挥还可以使各种行政管理资源得以充 分利用,尤其是人力资源。通过指挥可以激发人们的士 气,发掘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信息交流是行政决策的先决条件。 第二,行政传递是行政指挥的必经之路, 是行政实施的信号灯。 第三,信息联系是协调好行政组织内部、 外部,以至各个部门、各个人的重要工具。 第四,信息反馈又是检查实施情况、评价 政策后果的主要依据。 第五,行政沟通也是行政人员参加行政的 重要手段。
三、行政指挥的方式 行政指挥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1.口头指挥 口头指挥简单、明了、及时、方便,是指 挥者广为采用的且深受欢迎的指挥方式。口 头指挥有以下具体形式:面对面的交谈,电 话指挥等。运用口头指挥须注意语言艺术。
2.书面指挥 书面指挥就是利用各种行政公文形式进行行政指挥。 书面指挥一般是因地域、时间及指挥层次等方面限制, 不便口头指挥时所采用的方式。书面指挥可以使责任明 确、信息准确并能保留较长时间,又便于核查。运用书 面指挥要注意规范性和严肃性,规范性就是要按照国家 行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形式进行指挥,严肃性是要严格控 制书面指挥的质量和数量,防止文牍主义现象。 3.会议指挥 开会是保证指挥统一的很有用的手段,会议指挥也是 一种常用的指挥方式。要有效地运用会议进行指挥,必 须注意会议的类型、会议的准备、会议的组织技巧、会 议效率及对会议主持人的要求等问题。运用会议进行指 挥还要特别注意提高会议质量,防止会议过多或过重、 过长。
8第八章行政决策
这是由亚当·斯密提出,被西蒙称之为经济人的无限理 性决策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人被假定为具有全知全能理性的人,经 济人能为他要完成的特定目标采取各种措施,选择最佳方 案,即选择经济效益(利润)的最大化决策者能够通过其 理性的认识能力确切知晓整个社会的价值重心,能够寻找 到达成目标的所有决策方案及其后果,知道每个决策选择 方案的收益与费用比例,知道每个方案的价值和优劣性, 从而排出优先顺序,然后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方案
(4)并非所有行政人员做出所有决定的过程都属于行 政决策,强调行政决策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 进行的。
3、行政决策与政策制定
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都是一种决策过程,但并不 是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是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显然, 决策的外延比政策的外延要大得多,因为决策有大 有小,政策则只是一种重要决定。
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这是西蒙在批评了理性决策模式之后提出的 一种决策模式。
西蒙认为纯粹理性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第 一,人的知识具有不完备性,要受主观认知、理 解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预见的困难性。 第三,选择范围的有限性。第四,时效的局限性。
正是由于理性有限,决策者不可能达到如理性决策 模式所要求的那幺完善,只能在有限且力所能及的范 围内,对可能找到的备选方案作出“满意的”决策, 因此,行政决策的模式只能是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这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政策学家林德布洛姆针对 理性决策模式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决策模式。
林德布洛姆认为:①人的理性由于受到种种不利因素的 制约,因而理性决策模式提出的决策必备的条件是不现实 的。②理性决策分析过分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强化政府 权力,减少了公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可能性。③理性决策 分析无法解决决策面对的价值冲突和不确定性政策问题, 与政府实际的决策活动不大相符。
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度1日期:20 年月日**伦春自治旗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交通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健全交通行政执法制度,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明确法律责任,提高执法水平,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是指本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为保障法律、法规正确、有效的实施而建立的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承担行政执法责任的工作制度。
第四条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与执法人员层级负责相结合,执法责任与执法保障、执法监督相结合,执法奖励与过错追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行政执法必须做到合法、公正、廉洁、高效;对违法行为的3查处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文书规范。
第六条本单位工作人员履行执法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年终工作考核、提拨使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全体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八条成立**伦春自治旗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推进和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实施全面领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工作,并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局长是行政执法第一责任人,对交通行政执法负全面责任,就承担的行政执法工作向旗人大、旗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副局长为本单位行政执法第二责任人,就分管的行政执法工作向局长负主管责任,负责协助局长组织、指导、协调全局的行政执法、法制建设工作。
第十条各承担交通行政执法职责的队、所、站的正职是本单位的直接执法责任人,就承担的执法工作向主管的局领导负责。
第十一条各执法岗位的执法人员是具体执行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就承担的执法任务向本单位执法负责人负责。
第八章行政执行ppt课件
20
第三节 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 三、 行政执行的理论模型 • (四)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综合模型 • 1979年马兹曼尼安(Daniel Mazmanian)和
萨巴蒂尔(Paul Sabatier)在《政策研究杂志》 (Policy Studies Journal)发表了“政策执行的分 析框架”(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 A Fr amework of Analysis)一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 的、动态的政策执行模型。该模型将影响政策执行 的变量归纳为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可控变 量、政策以外的变量。这些变量构成了执行过程的 各个阶段。
2
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
• 二、行政执行的特点
• (一)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主体 • (二)行政执行是目的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统一 • (三)行政执行具有直接现实性 • (四)行政执行具有灵活性和经常性 • (五)行政执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3
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
• 三、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 (一)行政执行是公共行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1973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是执行研究的第一代。
第一代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 (1)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Top-bottom approa ch或者top-down approach)。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还带
行政实施的步骤
行政实施的步骤1. 确定目标和任务行政实施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和任务。
行政实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因此在开始实施之前,必须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这些目标和任务应该是具体、明确且可衡量的,以便能够评估实施的效果。
2. 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行政实施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资源、时间、预算等。
计划应该是详细的,并且包括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
此外,计划还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组织实施团队行政实施通常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在组织实施团队时,应该选择合适的人员,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角色。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协调合作。
此外,团队领导者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去管理和指导团队的工作。
4. 执行计划执行计划是行政实施的核心步骤。
在执行计划时,需要按照制定的计划,逐步推进各项任务,并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
这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沟通。
同时,也要不断监测实施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5. 监督和评估在行政实施的过程中,监督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监督是为了确保实施的过程符合规定和要求,评估是为了评估实施的效果和成果。
监督和评估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和改进实施的方法,以确保实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6. 完成总结和反馈在行政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总结和反馈。
总结是为了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将来的实施中能够提高效果。
反馈是为了收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行政实施的方法和过程。
总结和反馈是行政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循环的一部分。
结论行政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环节。
确定目标和任务、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团队、执行计划、监督和评估、完成总结和反馈,这些都是行政实施的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实施,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以提高行政实施的效果和效率。
第八章公共行政执行
采取行动前所做的筹划和安排,是决策的具体化。 具体包括那些内容?5W1H。
3.组织落实:
建立或指定专门的行政组织部门(人员)负 责决策执行。
4.行政协调:
理顺部门之间、人际之间、工作环节之间关 系,使行政执行工作步调一致。
5.行政控制:
按计划标准衡量行政部门和人员完成计划的 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 划落实,决策目标实现。
第三,由县里的领导牵头,组织干部管水。 一个干部管一个闸门,根据计划来统一调度,合 理配水。谁管的闸门出了问题,谁就得受党纪、 政纪处分。
由于措施具体得力,两个乡镇的干部群众都 很满意,一起一触即发的水事纠纷就这样平息下 去了。
三、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决策本身的问题: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政策所要解决的问 题、政策的内容、形式、类型、渊源、范围及受 支持程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等,这些因素都会 影响到有效执行。 ·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
1.行政手段:
是指运用行政职权,采用命令指示等带有强制 性的方式,来推行决策的方法。
特点:直接性;强制性
2.经济手段:
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运用 各种经济杠杆,调节不同经济利益关系,来推行 政策的方法。
特点:间接性;非强制性(市场主体自我判断决定, 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
3.法律手段:
❖ (三)行政执行类别
❖ 1.依据行政执行任务的性质:常规性行政执 行和非常规性行政执行;
❖ 2.依据行政执行任务的渊源 :执行法律的 行政行为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行政行为 ;
❖ 3.依据行政执行的主体:单一主体的行政执 行和多主体的行政执行;
2024版行政程序规定
2024版行政程序规定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适用范围1.2 基本原则1.3 术语定义第二章:行政程序的启动2.1 申请与受理2.2 材料提交2.3 初步审查第三章:行政程序的进行3.1 信息公开3.2 听证程序3.3 调查取证第四章:行政决定的作出4.1 决定的依据4.2 决定的程序4.3 决定的时限第五章:行政程序的参与5.1 利害关系人的参与5.2 第三方参与5.3 公众参与第六章:行政程序的监督6.1 内部监督6.2 外部监督6.3 监督的程序和方式第七章:行政程序的救济7.1 行政复议7.2 行政诉讼7.3 行政赔偿第八章:行政程序的变更与终止8.1 程序的变更8.2 程序的终止8.3 变更与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第九章:行政程序的记录与归档9.1 记录的保存9.2 归档的要求9.3 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第十章:法律责任10.1 行政责任10.2 民事责任10.3 刑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11.1 规定解释11.2 施行日期11.3 签字栏、签到时间、签订地点第十二章:附件12.1 相关表格和模板12.2 程序流程图12.3 其他附件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规范行政程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行政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1.2 基本原则行政程序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确保程序的正当性和透明度。
1.3 术语定义本规定中使用的术语定义如下:行政程序: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和方式。
利害关系人:指行政程序中其权益可能受到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二章:行政程序的启动2.1 申请与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程序申请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材料。
行政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______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2.2 材料提交申请人应按照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
《行政管理学》课件——第八章 行政公共关系
二、行政协调的方法和原则
(一)行政协调的方法
1、组织系统协调方法 2、人际关系协调方法
(二)行政协调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合理性原则 3、客观公正原则 4、灵活变通原则
三、行政协调技术和程序
(一)行政协调技术
1、主体合流技术 2、中间数原则 3、冷处理和热处理原则 4、会议协商原则
(二)行政协调的程序
(二)行政公共关系的特点
1、主体的权威性 2、客体的复杂性 3、目的的特殊性 4、传播条件的优越性
(三)行政公共关系得基本任务
1、正确把握公众舆论 2、完善传播机制,健全沟通渠道 3、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
二、行政公共关系得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公共关系的产生
1、古代社会的公共关系 2、现代行政公共关系
第八章 行政公共关系
• 关键词:
行政公共关系 行政协调
行政沟通
• 本章重点:
行政公共关系的概念、历史和实务;行 政沟通和行政协调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操作 技术。
第一节 行政公共关系概述
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与任务
(一)行政公共关系得含义
行政公共关系 也称政府公共关系,是 指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职能,履行行 政职责而运用信息沟通与传播手段,在增 进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了解、支持、监督 的基础上,与公众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 适应的持久关系,并在公众中塑造政府良 好形象的活动。
1、协调准备阶段 2、协调实施阶段 3、协调监办阶段
思考题:
1、行政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行政沟通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论述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塑造政府形象?
第三节 行政协调
一、行政协调的含义、特点与地位
(一)行政协调的含义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行政沟通关系的模式 四 行政沟通关系的模式 1、链式沟通网络
A B C D E
优点: 结构严谨、规范 缺点: 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容易失真,成员平均满意度较 低 适用: i.系统过于庞大,需要进行分权或授权管理的组织; ii.严格按照直线职权关系和指挥链系统的组织。
2、轮式沟通网络
优点:信息传递速度快, 优点 准确性高,主管(C) 控制力强,具有权威性 特点: 特点:集中化程度高 缺点:成员满意度和士 气低 适用: 适用:组织接受紧急任 务,需要进行严密控制, 同时又要争取时间和速 度。
(二)行政协调的作用 二 行政协调的作用
(1)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之间在工作上的密切 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幻想冲突,从而达 到政通人和。 (2)消除各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 费。 (3)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单位每个个人 的个别努力成为集体努力,单位的行动成为合作 的行动,做到众人拾柴火炎高。 (4)使每个部门职责分明,每个工作人员克尽职守, 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化进行。
(二)行政沟通的构成类型 二 行政沟通的构成类型
1、行政沟通的线路结构: 、行政沟通的线路结构 (1)正式沟通;(2)非正式沟通。 2、行政沟通的方向 、行政沟通的方向: (1)向下的沟通;(2)向上的沟通;(3)水平的 沟通。
(三)行政沟通的方法 行政沟通的方法: 行政沟通的方法
(1)口头的沟通;(2)书面的沟通;(3)多媒体 沟通;(4)其他沟通。
(三)行政实施的步骤与环节 三 行政实施的步骤与环节
行政实施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制定计划,二是多方准备,三 是具体实施。 1、制定计划 、 制定行政执行计划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及时地制定出为达到 目标的未来行动方案,通过计划刘决策目标进行分解,安排人力、 物力、财力,确定行政执行的程序、手段及有关的制度等。 制定行政执行计划一般包括五个方而的具体内容: 制定行政执行计划一般包括五个方而的具体内容 ①进行行政工作安排,即分解行政决策目标,确定行政执行程序。 ②进行组织安排,即确定行政执行的机构,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等。 ③进行人力安排,即内谁负责执行,需要多少工作人员。 ④进行物力安排,即需要多少财力、物力,做出经费预算。 ⑤进行时间安排,即需要多长时间,确定执行的时间期限。
行政实施的特点: 行政实施的特点: (1)行政实施具有从属性,或称为目的性。 (2)行政实施具有经常性。 (3)行政实施具有连续性。 (4)行政实施带有时效性。 (5)行政实施具有灵活性。 (6)行政实施具有层次性。
(二)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 二 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
1、行政任务方面的影响因素 、 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同,轻重缓急、难易程度不同, 所需的人财物数量不同,受到的阻力也就不同。 2、行政实施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 、 行政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和行政执行人员, 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是否合理,都会影响行政实施。 3、行政实施客体的影响因素 、 群众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政策水平、承受能力等,都 会影响行政实施。 4、行政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 包括自然、文化、经济技术、政治和工作环境等。
五、行政协调 (一)行政协调的涵义 一 行政协调的涵义
所谓行政协调, 所谓行政协调,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 的总目标,把各项行政管理活动加以调节, 的总目标,把各项行政管理活动加以调节, 引导各行政机关之间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 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同步地、 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同步地、和谐地完 成任务和工作。 成任务和工作。
(二)指挥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 指挥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1、足够的权威基础 、 第一个要件是权力 第二个要件是威望和影响力 2、 2、运用权威的能力 权威基础相同的人进行指挥所带来的效果也会有 很大差别。指挥者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1)敢于指挥 (2)善于指挥 (3)精于指挥
(三)行政指挥的方式 三 行政指挥的方式
第八章 行政实施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 行政实施的意义; 行政指挥的条件; 行政沟通的类型; 行政控制的类型; 行政协调的意义。
一、行政实施概述 (一)行政实施概述 一 行政实施概述
1、行政实施的概念 、 行政实施是从行政决策一经形成或最后批 准时起,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决策、 实现决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
二、行政指挥 (一)行政指挥的作用 一 行政指挥的作用
行政指挥是行政领导在执行政策过程中, 行政指挥是行政领导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按照既定的目标和 计划,对下属和群众所进行的动员和指导活动。 计划,对下属和群众所进行的动员和指导活动。 行政指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行政指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唯有高度统一的指挥,才能使行政目标得以迅速地实现。 (2)在准备工作就绪的情况下,唯有行政指挥,才能把行政 管理从静态推向动态,从观念变为行动。指挥可以被看作行 政实施的发动机。 (3)有效的行政指挥可以使各种行政管理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尤其是人力资源。
2.实施准备 . 根据计划进行实施前的多方准备,是行政执行的 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 质技术准备、法律准备等。 3.具体实施 . 具体的实施阶段是由管理工作的若干功能性环节 所组成的,这些环节主要包括沟通、协调、控制、 指挥等。其目的在于使行政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做 到沟通有效、协调有方、控制有力、指挥有术, 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
(三)行政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三 行政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1、行政协调的原则: 、行政协调的原则 (1)出发点的整体原则; (2)计划的周密原则; (3)领导者的自觉原则; (4)工作人员的参与原则; (5)沟通渠道畅通原则; (6)内外关系的动态原则。
2、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 、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 (1)会议协调; (2)组织协调,通过在各机关之间成立组织, 由各有关单位派代表组成小组或委员会, 并成立联合的办公机构,以加强联系和协 调工作; (3)信息协调; (4)网络协调。
四、行政控制 (一)行政控制的涵义 一 行政控制的涵义
行政控制指的是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 了掌握所辖领域内工作的局势和进程, 了掌握所辖领域内工作的局势和进程,使 行政向前推进, 行政向前推进,调动所属成员上下一心地 努力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措施。 努力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措施。
(二)行政控制的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标准, 第二步是衡量工作成效, 第三步是纠正实际情况中偏离标准和计划 的误差。
(四)行政控制的方法 四 行政控制的方法
行政控制的方式:上下对立的控制方式和上下协 行政控制的方式 调的控制方式。前者是以力服人,采用管卡压等 手段,后者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行政控制注意的问题 例外原则,指的是领导者为避免陷入事务堆中, 例外原则 亦应尽可能把权限委让给下级管理者或助理管理 人员,自己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和控制权。 关键性原则,领导者和主管人员在注意例外原则 关键性原则 的同时,还必须把它与控制关键性问题的原则结 合起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绩效评估时起关键性 作用的那些问题上。
A B
C
D
E
3、Y式沟通网络
优点:中心成员(C)
A B E
具有权威感和满足 感
缺点:成员士气较低,
C D
容易导致信息失真, 准确性受到一定影 响
适用:领导者工作任 务十分繁重,需要有 人选择信息,提供决 策依据,又要对组织 实行有效控制。DCEAB
4、环式沟通网络
优点:成员满意度和 士气高 特点:集中化程度低 缺点:信息传递速度 较慢,准确性较低
1、口头指挥 、 方便、及时、简单、明了,使指挥着广为 采用且深受欢迎的指挥方式。 2、书面指挥 、 责任明确、信息准确、保留时间长、便于 核查、具有规范性严肃性。 3、会议指挥
三、行政沟通 (一)行政沟通的涵义和作用 一 行政沟通的涵义和作用
行政沟通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行政沟通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构之间或 行政机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所作的信息上的传递 与联系。 与联系。 行政沟通的作用表现在: 行政沟通的作用表现在: 信息交流行政决策的先决条件; 行政传递是行政指挥的必经之路; 信息联系是协调好行政组织内外的重要工具; 信息反馈是检查实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的重要 依据。 是行政人员参与行政的重要手段
(三)行政控制的种类 三 行政控制的种类
1、预先控制,即在计划实施的准备阶段就加以 、预先控制 控制,以保证将来实际结果能达到计划要求,尽 量减少偏差。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即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直接对计 划执行进行观察、检查并纠正偏差。现场控制是 过程控制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它一般是由第一 线的管理人员负主要责任,亲临现场,亲自进行 观察、判断、检查,并督促各种操作,发现偏差 及时纠正。 3、成果控制 、成果控制,即反馈控制,亦称事后控制,这 种控制是针对最终成果的,它是在行为完成后进 行的窥视,尽力去检查是否按期待的方式发生, 衡量最终成果是否有偏差。成果控制主要不是为 了保证现行决策的圆满执行,而是为了有利于下 一个环节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D E A
B
C
5、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优点:成员满意度和
士气高,合作气氛浓 厚,有利于集思广益,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A
特点:集中化程度低 缺点:缺乏结构性,
易造成混乱,讨论费 时,影响到工作效率
B
C
D
E
沟通网络和评价标准
沟通网络 标准 链 型 型 轮 型 全 环 型 通 道 型 Y
准
(三)行政沟通机制 三 行政沟通机制 1.刚性机制 . 行政沟通的刚性机制是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 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它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 束规则。完善沟通的刚性机制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理顺行 政机关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二是尽可能地变部门间的沟 通为部门内的沟通;三是使经常性项目的沟通制度化。 2.柔性机制 . 行政沟通的柔性机制与刚性机制相对应,指的是在行政沟通 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柬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 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班机制。语言机制是指行政 沟通中要求有一套规范性、为大家都接受和掌握的信息表达 语言系统,如公文的固定格式、规范用语,以及特定的语言 包含的特定行政意义等。心理机制是鉴于人们对沟通的态度、 期望和反应方式等对沟通效果的影响,从心理机制的建设着 眼,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加强机关的民主风气, 从心理上激励其自觉主动地加强行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