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仍是山,看水依是水
【唐诗三百首】渡荆门送别李白_翻译注释赏析
【唐诗三百首】渡荆门送别?李白_翻译注释赏析【作品简介】《渡荆门送别》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
构思巧妙。
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
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
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原文】《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1)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
(2)楚国: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古楚国之地。
(3)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4)江:长江。
(5)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移下。
(6)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7)仍:依然。
怜:爱。
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8)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9)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10)名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韵译】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文本无语须细读
文本无语须细读柳暗花明笑东风——由语文文本解读的三个误区引发的思考摘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上好阅读课,文本解读是第一步。
但就当前阅读课现状而言,这第一步的迈出却问题多多,困难重重。
从笔者对一线教学的接触来看,至少这些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缺失的课堂,谁是文本解读真正的“上帝”,文本解读之路在何方?文本的解读不是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
关键词:文本解读误区对策读者《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后,素来“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
一个超越传统、彰显时代特色的新生命向我们大步走来,这就是“个性化阅读”。
于是教师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阅读对话俨然成了多声部的思维合奏曲。
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却在学生对文本解读不了、解读不深、解读不到位时,在学生的解读偏离文本或曲解文本时,在学生的解读偏离社会价值趋向时,不见了教师必要的、科学的、睿智的价值引导。
价值引导的无意失迷,不禁让我们警觉地审思:教师理应担当的文化重任何在?观察:透过开满鲜花的课堂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滥竽充数》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思考:南郭先生为什么要混进乐队?又为什么要逃走呢?想象他逃走后的心理活动及为他设计出路。
生:南郭先生逃走是怕追查。
生:南郭先生混进乐队,是为了骗取俸禄。
生:他肯定逃到外地做生意了。
生:也有可能去旅游了。
【反思:浅尝辄止、脱离文本】课堂上阅读主体是我们的学生,而教师却置文本的“应有之义”而不顾,偏离我们课堂的主线,在文本之外的边缘地带徘徊,导致不能深入课文的“腹地”,因此也就出现了浅尝辄止,脱离文本的尴尬局面。
2.向左走,向右走,还是跟着感觉走?《三袋麦子》教学片断师:“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欣赏谁的做法?生:我担心小猴把麦子都种了,一点不留,万一收不着呢。
下年不是没有粮食吃了吗?生:我比较喜欢小猪,因为它把小麦吃到肚子里了。
看山是山、看山仍然山
看山是山、看山仍然山作者:刘志钦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03期摘要:全国卷的能力要求和思维深度还是让一线教师和考生头疼不已。
从实际考查结果来看,全国卷的各种能力要求很高。
所以,我们必须紧跟考纲要求,深入研究全国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做出调整。
关键词:高考复习三重境界学科本质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86-01宋代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在高考历史学科复习备考中,我们要坚持回归本体,深入本质,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看山是山”、“看山仍然山”的境界在高考备考中的些许体现。
1 从全国卷的试题考查内容来看从近年的全国卷来看,试题的考查内容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部分试题从超越教材,脱离教学到回归教材,结合教学的方向转变。
比较典型的体现在主观题上:①2015年主观题第40题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指明汉代的儒学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学的区别,以及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情况。
②2017年主观题第41题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比国民党一大《宣言》和近代法国民族主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相同之处,并阐明产生不同的原因。
从上面两个题目的设问可以看出,高考命题者在试题命制上关注主干知识,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具有熟悉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成就感。
几道题目围绕主干知识展开设问,如儒学、国民党一大等。
这类型的试题让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方向,也让考生在解题时有可靠的着眼点,有助于引导课堂教学,注重主干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有教材的依托,避免了以往时常吐槽的“学的都不考,考的都不学”的尴尬。
另外,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也有利于保证考生得到一定的基本分,让考生体验到付出得到回报的成就感。
《赤壁赋》SK2012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仍是两赋一词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 四大家。 苏轼(1037-1101),北 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 和,有历史的“月”,古意苍凉,有哲理 般的“月”,盈亏而永恒。从补充诗句来 看,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 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呈宁静 、轻松之态。他的密州之月,到达极致, 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 。“月”成了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 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 中的月也是静的,却是孤寂的“静”,甚 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 的飘渺感。
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为何喜?
人的一生不像想象的那 么好,但也不像想象的那么 坏。 ——莫泊桑
现象:(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月亮)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因何悲?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 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 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仍是山”
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仍是山”作者:丁爱华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4年第45期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从表面上看,第一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相似,完成了一个循环。
只是这山这水,是初始时事物的本原状态,还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只有经历过这三重境界的人才能真正懂得。
从写作角度看,运用这种“循环表述”的构思方法,写出来的文章不但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而且极富思辨色彩。
先看几个关于“循环表述”的经典例子:《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这里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概述了数百年历史的循环发展。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
”年龄和地位改变了,身份也随之置换了一下。
臧克家先生在他的诗歌《三代》中写道:“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这首诗紧紧扣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这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今天“在土里洗澡”的“孩子”,到了明天,就该“在土里流汗”了,而那时,“爸爸”也早已年老力衰,榨尽了身上的血汗,又将“在土里埋葬”了。
这样的循环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更是长达数千年的农民命运的集中概括。
这种“循环表述”的方式看似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实质上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包孕性。
笔者现将“循环表述”写作构思的方法剖析如下:一、发生在特定人(事)上的世事循环与“时过境迁”相对,给人一种“物是人非”或者“人是物非”的感觉,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禅意盎然:论牧溪《六柿图》的本真之美-最新年文档
禅意盎然:论牧溪《六柿图》的本真之美南宋画家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今四川人,杭州西湖长庆寺僧,擅作龙虎、人物、芦雁、枯淡山野,其画笔墨简洁洒脱,颇具禅意,对日本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牧溪在文人画一脉中评价并不高,元代画史著作《画继补遗》中对牧溪的评价颇有微词:“僧法常,自号牧溪。
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
”然而,或许正是这份“清幽”摄住了追求“幽玄”与“空寂”的大和民族的心灵,牧溪在日本获得了远胜于故土的声望与尊崇。
日本人把牧溪称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日本现代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于1975年12月在德国科隆进行的德语演讲中,对七个世纪之前的这位异国故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牧溪的画有浓重的氛围,且非常逼真,而他却将这些包容在内里,形成风趣而柔和的表现,是很有趣的,是很有诗韵的。
可见,在东山魁夷看来,牧溪的真正知音是在日本。
牧溪的画被归为禅画的范畴,禅画不同于文人画,不拘泥于笔墨或气韵,将生命的解脱视为最高存在意涵。
一切存在现象都是生命最纯真的现实界的烙印。
牧溪的画作中我最喜欢的是被世人公认为禅画中经典之作《六柿图》,相对其它禅画以禅意直接挥写生机勃发的万物,《六柿图》似乎理趣更厚,更能体现禅者的无心,作品因无心而动人。
一、造型牧溪的绘画多是在描绘常见的景物,景物平常简约,且素静质朴,虽是平常之物,牧溪却能表现出其中的不平常。
正如禅家所言:道无处不在。
禅师有闻钟声悟道,有嗅梅花悟道。
又如唐代青原行思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牧溪的《六柿图》可谓做到了于平常之物画出不平常,以最简洁的画面语言,最单纯的表现手法对主题与意境做了最充分的表达,与极少之中体现出极大的丰富性。
法常的《六柿图》,选取生活中六只不同造型的柿子,有扁的、椭圆、有高身饱满的,也有近似方形的,无一造型相同。
物以圆为物的基本形,以六个近似圆的造型描绘柿子,并在六个柿子中无意间隐藏玄机,暗喻禅理。
石桥古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石桥古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作者:来源:《高中时代》2014年第06期石桥古韵○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彭楚红村头的那座石桥不知是什么时候建的,看上去很古老,透着一股沧桑,让人忍不住要去探寻。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什么物件往来,都要经过这座桥。
桥头是一路通到底的大街,两旁是商贩们叫卖的地方。
有卖衣服、瓜果蔬菜、饼干零食的,还有一些卖小玩意儿的,这些是极受小孩子喜爱的。
到了赶集的时候,街上便显得十分拥挤,我们家是赶集的常客。
赶集时,我可以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东西,比如香喷喷的爆米花、甜滋滋的棉花糖等,街头还有吹得哒哒响的小喇叭,这些都是的我极为喜爱的。
我最爱微雨朦胧的天气,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
如果这时撑一把油纸伞,独自漫步在有着古老韵味的石桥上,那定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虽然想象中的油纸伞常常被金属质感的雨伞所替代,失了那种复古的味道,少了那份古老的情趣,但石桥古韵依旧,所以这仍是一幅极美的画面,让人遐想。
儿时和同村的伙伴们玩耍,最爱去的地方就是石桥了。
石桥下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中鱼虾成群。
河畔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零零星星地开着淡紫色的小花,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
盛夏时节,抓蛐蛐、摸螺蛳、捉鱼虾是玩伴们必玩的。
我们银铃般的笑声在石桥下荡漾,水面上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清凉了整个盛夏。
随着岁月的流逝,石桥变得苍老了许多,桥栏上的雕花图案已不再清晰。
而如今的我已经长大,和这古老的石桥一起长大了。
指导老师邓春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高三(12)班邓丁霖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清风追逐白云,听流水绕着群山,望雄鹰搏击长空。
即使田野一片枯黄,也会有小鱼跳波,用来充盈恬静的心,而不会感到绝望。
其实我们很容易满足,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喜悦,我们拥有山的美丽,拥有水的轻灵。
满足于山,满足于水,满足于一个人在草丛中嬉闹,满足于一个人在静默中独赏轻盈。
那稚子之心就是最大的满足。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静待岁月流逝,任凭时光穿梭,看巍峨的山与奔腾的水,望几度夕阳西下。
穿越历史的烟云看故宫——读《故宫院长说故宫》_
穿越历史的烟云看故宫——读《故宫院长说故宫》文 夏学杰《故宫院长说故宫》作 者:李文儒出版社:天地出版社简 介:本书将北京故宫即紫禁城,置于图像学视域中观看欣赏和解读,紫禁城由此便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皇权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标本特性,从而为读者提供欣赏角度和解读通道的种种可能。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对于旅游而言,或许不应该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只满足于“到此一游”。
历史是深邃的,但是它的深邃,只有你略懂些时才可感知。
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游览过历史遗迹的为数不少,可是,若问他们收获如何,通常只会以有意思或没意思来作答。
本书意欲使人从整体上把握紫禁城。
紫禁城让游客如深陷迷宫一般无奈,不过,作者认为,帝王们绝不会产生无奈之感,因为他们掌握着主从分明、条理清晰、繁而不乱、维护稳定的秘诀。
本书站在文化的厚度上来解读紫禁城,认为,紫禁城不过就是个皇家大院罢了,天下最大的皇家大院是由天下最小的农家小院演化而来的。
在中国,上到皇家,下到贫民百姓,谁都会建个院落。
“家有贫富,房有高矮,院有大小,道理是一样的。
自古以来的中国伦理文化为中国的建筑文化铺就了鲜明的底色,中国的伦理观念、伦理规则描画出中国古代建筑以院落文化为特色的清晰轮廓,也创造出中国建筑文化独特的审美形态。
院落空间也是伦理空间,建筑文化就是院落文化。
”现代都市盖住宅,以楼群的立体状呈现之,而古代则是多以平面为主。
李文儒言:“以伦理为核心的网络结构,以庭院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不是直指云天的向上发展,而是平面延伸的向外扩展。
”本书是用散文笔法写就的,既有对故宫历史知识的介绍,又有作者自己的所遇、所感、所思。
它不是一本学术著作,倒更像是一本文学读本,充斥着浪漫抒情的笔调,如“在现在的紫禁城里,唯有当黄昏日暮,游客散尽,管理人员巡查、断电、关门、上锁,沉重又清晰的READING 悦读54杭州 2017.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关门锁门声起落于千门万户的时刻,才仿佛真切地听到和感觉到来自那个年代的声音。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三境”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三境”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三境”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
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
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啻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
少年时,热爱那甜甜的滋味。
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裴点世界。
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还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
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是一个热爱美好的境界,是以,许多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
“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已誉满世界;年轻的丁俊晖向世界冠军叫板;仍带着稚嫩的郎朗正优雅地为人们送来悦耳琴音……少年时,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进军。
中年时,已识了尝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欢又苦又甜的感觉。
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
这又是另一境界。
中年之时,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氤氲出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看世界。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
携幼负老,中年又是个责任的时期。
惟咖啡,苦甜参半,才彰显中年之况味与魅力。
到了老年,大约人生之百味已遍尝。
互相帮助之甘甜,梦想之芬芳,责任给人的愁与乐,落井下石之苦极,过河拆桥之辛辣……最后糅杂成了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
正如白色,其实是由七色汇聚而成。
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饱经风霜之后,心底经过大风大浪归于平静。
世界的风浪,击不起心底一丝涟漪。
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双真正宠辱不惊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开花谢。
也只有这般闲适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却浓郁的感觉。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
由此,作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能够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
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
从这个题目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
从中也能够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能够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
我们也能够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
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
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仅仅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
”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
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
以“打开”为题写作文
以“打开”为题写作文以“打开”为题写作文篇1宋代的青原行思大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精妙的总结了人生的三境界。
他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初读这三句话的感觉云里雾里,但是细细品味却是感觉到不同的味道。
初到这世间,心地单纯,内心善良,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经历世间的残酷洗礼,开始怀疑自己,甚至于怀疑现实,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后来啊,经久时间的打磨,明白原本世事不易,开始大彻大悟明白人生,所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原本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客观认知这个世界上万物的却是人类,就像是参考系的存在一般,是动,还是不动,还是动。
认知的主体是人,是跟随人们的内心的,认识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然而实践决定认知程度,也就是说,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是在实践过程之中逐渐潜移默化的,正如俗话说的“姜还是老的辣”。
这个老不是年纪的老年,而是主管现实的“老辣”,尝百草,方知百草,经历是很重要的因素。
从一开始你伴随呱呱的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内心都是纯洁无暇的,对待很多事物都是很好奇的,别人告诉你那是什么,那就是什么,静止不动魏延的就是山,你就便在认知之中就知道那是山;流动的无色液体就是水,并且水有特性就是往低处流,你就认知那就是水,真正的认知了眼见为实。
后来,你初出社会,经历这个复杂的社会的洗礼,很多艰难困苦的打磨。
慢慢的你会慢慢怀疑这个世界不是按照原来遵循的`规律运转的,是非对错可能会本末倒置,黑白颠倒,但是你也开始慢慢体会人生,原来是世界并不如此,不再那么相信原本的认知。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慢慢的陷入生活的困境,生活也折磨着你,想着何时才能通透。
、许多人的人生才能到达第二境界就结束了一生,回过头才发现,自己终究还是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生,年轻时信奉的理想变成笑谈,遗憾一生。
但是终究有人看到了本质,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摆脱俗世的困扰,无欲无求,不与世间万物争对错,何尝不是逍遥!人生在世,大部分不如意,何必揪着不放手,不如坦然豁达,大智若愚。
赏析材料
鲁迅小说《祝福》的结构线索,除“我”外,就是卫老婆子。
她成为线索人物的重要条件:1.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人,而祥林嫂又是她母亲的邻舍。
2.卫老婆子的社会身份是个中人,她为祥林嫂联系工作,为她找活儿干。
她成为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另一个实际见证人。
而“我”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亲见。
在说明这个线索之前,先要说明一点,鲁迅把祥林嫂的活动范围锁定在鲁镇,而对祥林嫂在鲁镇之外的生活采取了间接方式来祝福的作者也是鲁迅,是用旁人的手法来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通过作者的描写展现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以及后来被黑暗世界所吞没,人性的弱点,旧社会的黑暗,封建礼教,无不一一迫害这人们,通过祝福这一次引发的事例。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
在探究祥林嫂死亡原因的时候,鲁镇人的冷漠应是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里,祥林嫂缺少真正的倾听者、同情者。
在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丈夫和幼子的死对祥林嫂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她才会经质似的不断向周围的人诉说阿毛的死。
以祥林嫂的悲惨经历来控诉封建社会里封建制度及封建统治对人性的残害和销毁,写人世间的冷漠和冰冷杀死了一个贫弱的下层劳动人民,以说明封建统治的黑暗和无情。
顺便也有她的反抗和不满。
《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刻画这个人,鲁迅先生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他话很少,且多是半句,可就在这半句话中人物的特点就突现了出来。
在听人报告祥林嫂被抢的过程后,他只说了一句:“可恶!然而……”这里的“可恶”说的应该是祥林嫂的婆婆,因为她这样地抢人,闹得沸反盈天,影响了他们家的声誉;“然而……”则应是他转念一想,婆婆动手抓儿媳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也就不必说什么了,这充分显示出他是站在封建礼教的立场上的。
对于这一处的理解,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分歧。
当卫老婆子到他们家时,鲁四老爷先是一句“可恶!”,这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四婶已经在下文中给解释的较明确了,随后卫老婆子巧言答辩,说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这时鲁四老爷又一个“然而……”,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一,再找一个象祥林嫂这样“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的已不太容易。
熬的境界读后感5篇
熬的境界读后感5篇熬的境界读后感篇1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
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
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
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
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愤世嫉俗油然而生。
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
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
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
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
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
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何苦之有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读下面作文,根据要求作文: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
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
人到了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伟。
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例如自己获得荣誉、名位时,你怎么看别人默默为自己作的奉献;自己一无所成时,怎么去追求理想、憧憬未来;自己有了能力时,怎么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自己有了一点点成绩时,怎么去看待别人的长处,等等。
请以“看高处与看低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有三境,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其实,人生中的挫折与成功,悲忧与欢喜,人一生的高高低低坎坎坷坷,又何尝不是一个参禅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看山”与“看水”的过程呢?初有成功之时,心中自是万分喜悦,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自己的汗水收获了果实,自己的奋斗得到了认可。
这个时候,看山是山,站在高处,自然看到了山的雄伟与不凡,自然看到了世界的广阔与无穷。
然而当我们跌入谷底,心中万分沮丧之时,身边周遭顿时陷入了黑暗的重重包围。
这个时候,看水是水,因为只有水往低处流,而身在低谷的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失败与懊恼。
此时,面对高处与低处的我们,有如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然而谁能永远成功,站在生命的顶峰呢?又有谁会甘心失败,永远处于生命的低谷呢?很多时候,暂时的失败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而巨大的成功有时亦能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
当我们阅历人生体验悲喜之后,便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这个时候,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们往往更加冷静和睿智,学会走出低谷,走出失败。
同样面对成功和喜悦,我们也学会保持清醒和谨慎,学会总结和开拓,努力获取更大的成功。
道可道,非常道--浅悟《道德经》
59经世致用HXGX HXGX··Practical use道可道,非常道。
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马云的工作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别的书换得很快,而其中一本书,一直没换过,那是一本最薄的《道德经》。
薄是因为没有注解,据说马云是不希望看到别人对《道德经》的理解,而影响了自己的感悟。
我年少时翻阅《道德经》的困惑,与年长时诵读《道德经》的感悟早已不同。
即便是相同年岁者,但境遇不同,所悟也可是截然不同。
这如建构主义中的《与牛的故事》中的启发,学习是一种基于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上的建构过程。
我们在这里,道在那里,我们用已有的经验去链接,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有不同层次的道德经的理解。
客观世界并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之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也不可能完整体面地向别人表述,于是就有了私人定制式的个性化的道。
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认识起点不一,道法感悟不同。
兹于此,作为管理者,管理时面对工作失误,就会少一些劈头盖脑的责骂,多一些主观因素的自省,多一些客观缘由的审视。
作为教师,教学时少一些自以为是的讲授,多一些基于认知起点的链接。
此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言说,但不是常俗之道。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老子认为,仁义、孝慈、忠义恰恰是社会风气坏的表现,是大道被破坏的表现。
看起来糟糕的背后,却可能是美好的开始。
正所谓“福者,祸之所伏;祸者,福之所倚”。
我们知道,每件事情或每个事物基本上是一体两面存在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的这种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已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文明的传统文化,心中的“文化自信”不禁油然而生。
这要求我们看待事物,必须唯物辩证地而不是唯心形而上学地、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清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关系,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从而达到精准分析问题、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看高处与看低处例文
看高处与看低处人生有三境界,就好像参禅。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其实,人生中的挫折与成功,高高低低,坎坎坷坷就是一个参禅的过程,是一个看山、看水的过程。
初有成功之时,心中自是万分喜悦,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自己的汗水收获了果实,自己的奋斗得到了认可。
这个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站在高处,高处有无尽的奇观。
然而,当我们跌入谷底,心中万分沮丧之时,身边周遭顿时陷入了黑暗的重重包围,而站在低处,只能看到自己的失败与懊恼,有许多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
然而谁能永远成功,站在生命的巅峰呢?又有谁甘心失败,永远滞留在生命的低谷呢?有时候暂时的失败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而巨大的成功有时亦能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
当我们阅历人生体验悲喜之后,便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这时候,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往往更加冷静与睿智,学会了走出低谷,走出失败。
同样,面对成功与喜悦,我们也学会保持清醒与谨慎,学会总结和开拓,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
而此时,便如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人在低处才看到了高处的峻伟。
但是顿悟之前,所能抵达的终究不是生命的丰厚,生命的丰厚就是,人生并没有高低之分,人的一生时时都可能面对高处与低处,云卷云舒,潮涨潮落,千磨万击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时,面对高处与低处的我们,有如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于是,无论你在人生道路上走了多远,回望过去,生命总是难分高下,有时会感激失败,有时亦会厌倦成功。
当你顿悟之时,学会了看山与看水的心境,就可以体会到,无论在什么位置看人生的高处与低处,都是淡然的,都是壮美的。
所以,我对人生不怯弱,不畏惧,我只坚定心中的位置,心在我手中,无论身在高处或落至低谷,都如闲云野鹤,悠哉游哉。
(本文得分:40分)评语:扣住原材料立意,审题准确,思路比较严谨,用词准确,但内容有点空洞有些重复,还不够具体;倒数第二段的“你”人称突然转换不妥。
《始得西山宴游记》SK2012
随意率性,消极被动, 毫无欣赏留恋,更无法 摆脱苦闷。
第二段: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 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 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 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 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 如一。”
第二段: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 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 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 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 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 如一。”
第一段: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 归。”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 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 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 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 丧魂落魄。但是,永州也给了 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 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 山不是山,看 水不是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 行思的参禅三境界
柳宗元(773—819), 代 文学家、思想家。字 , 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 “ ”,晚年贬为柳州刺 史,故又称“ ”。与韩 愈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 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因参与中唐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 受到保守派打击,被贬为永州司马, 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谪居生活。此间 故交断绝,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 处遭火,自称“僇人”。 因为心情抑郁,柳宗元常常探幽寻 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他写了多 篇游记,其中的 “永州八记”被称为 “游记之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禅宗大师参出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人之初,性本善。
婴儿呱呱落地,怀着好奇与新鲜看待这世界,心地清澈明净,万物万事都很纯粹与真实。
眼里的山原本就是山,水原本就是水,这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任何的怀疑与猜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失去了童真。
因为现实中太多的诱惑与陷阱,太多的假面与欺骗。
我们的眼睛有时会被蒙蔽,一切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我们学会了谎言,学会了替代,学会了指桑骂槐。
于是,山已经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水了。
本来纯洁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再相信这个世界。
也许过了多年之后,我们重新顿悟。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达到的境界,必须是胸怀宽广的人。
当我们大彻大悟之后,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欺骗原来也是很幼稚,根本无须放入心里。
不如好好接触这个世界,投入大自然,修心养性,善待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世界如此美好,山依然是清丽的山,水依旧是宁静的水。
我们重新如婴儿般纯洁。
朋友们,你们对这个世界感到迷惑,彷徨吗?现在,眼中的山是山,水是水吗?虽然理性的思考是必须的,但还是让我们保持真诚,用善良友爱的心对人处事。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世本是世,无须另眼看待。
心胸豁达,干净透明,如同一碧如洗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