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张馨月
学号2012102229
老子的“道”的观点内涵深厚,《道德经》作为其思想的概括与总结,从人与万物的本源——“道”上阐述了宇宙万物的规律,指出万物本源“道”的行为特点就是人类应效法的法则。并且告诉人们,很多问题可以求“道”来解决,让人们通过顺应“道”来使人生变得更加顺畅与完满。从道德经中收获“道”的智慧。《道德经》里“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内涵。
第一、“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第二、“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第三、“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第四、“道”是作为人类社会所遵循的生活准则。
首先从第一章我们可以看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是虚无飘渺的,它不通过一个具体的形态出现,我们可以说出来的规律是不长久的规律。老子用他的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解释了这一深刻的哲学道理。因此“道”是不可以被主观的确定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但是,人总是难免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难免出现偏差和带有自身的主观思想,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被自己的主观判断给束缚住做到不唯上不唯书,随着空间与时间的变化随时刷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到“道”的内涵。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道”化生宇宙万物之后,其道性便蕴含于万物之中。以水为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为什么接近大“道”呢?因为水本来是干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与此同时《道德经》还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用它去攻击最坚强的,没有不胜的。在克服困难时,水又变成最坚强的。《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性。水的好品格是善于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而且不与万物相争,自自然然地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并且无怨无悔,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这是“道”中“不争”的表现。道性便蕴含于万物之中。告诉我们像水一样把握住道。“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总是不断的转换与发展首先是由正面向反面转化“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有限度的物极必反。然后是由“反面”向正面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这样的转化。其三、矛盾双方互相转化未有穷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综上所述,作为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的“道”的内涵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它的对立面,把握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
“道”所显现的基本特性作为行为的准则。“道”具有哪些特性呢?一般说来,“道”具有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为我们人类所取,可以作为人类所遵循的最高的生活准则。《道德经》内容涉及广泛,如治国之道、修身之道、管理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等等。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应该把“道”的特性变成自己内在的品质,这将“道”的智慧铭刻于心并积极地去实施“道”的人离成功不会太远。
总的来说,《道德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国辩证哲学的经典著作,它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要做到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对我们的成长与人生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