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课后作业

黄河颂课后作业
黄河颂课后作业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澎湃()()狂澜()

屏障()哺育()九曲连环()

2.你了解作者吗?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5.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7.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0.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1.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1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1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1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15.你能列举出沿黄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

16.你对保护母亲河——黄河有什么建议或措施请写在下边空白处,你们有什么行动吗?

附参考答案

6 黄河颂

1.diānpénɡpàilánzhànɡbǔhuán

2.略

3.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5.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7.略

8.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9.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0.略

11.姜太公钓鱼

12.略13.毛泽东

14.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巨鹿古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15.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中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

16.略

黄河颂学案(含答案)

《黄河颂》同步学案 第一学时 一、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1、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 《黄河大合唱》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共有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齐唱、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段配乐诗朗诵;第四乐章《黄水谣》(齐唱);第五乐章《问边对口曲》(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合唱)。

3、写作背景: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二、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给下面划线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障(píng 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澎湃(péng pài) 九曲连环(qū) zhuó(浊)流wǎn (宛) 转气pò( 魄)

最新课文黄河颂的整理笔记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课文黄河颂的整理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黄河颂的整理笔记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3、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 1、背景介绍 早在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板书课题)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辍学。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诵读让我们朗朗地读 1、朗读要求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①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 ②要读出“赞”“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 ③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 ④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⑤感情要深沉、悲壮。 2、朗读提示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朗读练习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推荐同学读一读。 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 1、思考质疑 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两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黄河颂》 ——渗透法制教育、德育教育教案设计 兴义五中王梅 知识目标: 1、朗读,体会诗中的感情 2、品味诗中的重点句子。 能力目标: 1、从诗词中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的朗诵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情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目标:了解《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刑法》的部分条款。探讨一些保护母亲河的办法。 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诗词语言。 2、激励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拓展: 关于黄河母亲河的保护治理涉及到运用法律的手段这一问题。一、新课导入

1、运用多媒体,看黄河图片,感受黄河的澎湃气势,感受到黄河的伟大,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听歌曲《保卫黄河》,激发学生斗志。 3、介绍组诗《黄河大河唱》,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共有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4、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所查阅过的资料,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诗人随军行进到黄河岸边,雄壮的山河,英勇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意志。 二、教师朗读,学生朗读,感受词中的感情。 1、教师听学生朗读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情绪,声调怎样处理,教师再朗读为学生作示范。 2、理清歌词的层次。 (1)歌颂黄河的原因。 (2)歌颂黄河伟大、坚强: a、自然特点:滚滚、惊涛澎湃、浊流宛转。 b、地理特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c、历史贡献:养育了中华民族,保护中华民族。 3、研究词中的感情: 歌颂黄河,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抒发民族自豪感,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以英勇的气概,坚定的决心保卫祖国。

黄河颂---(两课时)

黄河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

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四、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山巅.(diān)澎.湃(pénɡ)狂澜.(lán)浊.流(zhuó) 宛.转(wǎn)筑.(zhù)屏.障(pínɡ)哺.育(bǔ) 词语解释: 气魄:气势,魄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导学案 湖北云梦隔蒲中学 余国福 时间:2011 课 题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 学习方法:自我感知,读、议、说,展示成果。 导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法提示: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各组上黑板展示,并讲解。比一比,谁书写工整,讲得出色 1、作者及写作背景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 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 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 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 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 万丈(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摇篮: 屏障: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黄河颂》课时练 一、语基达标训练 1.请试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高山之巅()狂澜()屏()障哺()育 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巅: 狂澜: 发 源: 屏障: 二、课内精彩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3.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5.“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 --------------------------------------------------------------------------------------------------- 6.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

6黄河颂导学案配答案(最新整理)

6* 黄河颂 精彩开篇词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píng) 障(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 九曲(qǔ)连环 diān峰(巅) 流 xiè(泻) 发 yuán(源) wǎn转(宛)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

七年级下册语文 《黄河颂》赏析

《黄河颂》赏析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这是大型合唱歌曲《黄河大合唱》开始的配乐朗诵词。一句句热情深切的问话,伴随着壮阔、辽远的音乐,把我们引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激动人心的岁月。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波涛汹涌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诗人一直酝酿着“黄河”的诗作。这年除夕的一个联欢会上,诗人朗诵了这部诗作。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听了诗人的朗诵,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窑洞里,他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同年3月31日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首演,引起巨大反响。不久,《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中国各地。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即《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这八个乐章,或描绘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或赞颂民族的精神和传统的文化,或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表现中国人民奋起斗争而发出的胜利的呼喊。在表现

形式上,各章歌词或是奔放热情的自由诗,或是优美雅致的散文诗,或具刚健朴素的民歌风,无不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作品以奔腾浩瀚的黄河为象征,表现中华民族深受屈辱而奋起抗争的伟大形象。 以上所述《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和格局以及创作经过,是我们欣赏《黄河颂》的大背景。《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为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先看看《黄河颂》这个题目。冼星海说过:“《黄河颂》是用‘颂’的方法写的。”所谓“颂”在中国古代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据《文心雕龙》的解释:“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容告神明谓之颂”,“颂主告神”。可见“颂”这样一种体裁,是以庄严、隆重的形式,颂天子之德和赫赫武威的,是唱给神听的。但是,在《黄河颂》里,我们看到“颂”的内容已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颂的是古老黄河的雄姿,是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是发扬蹈厉的伟大民族精神。 全歌词的内容,自然形成三个部分,也即全篇的三大段。 在第一段,一开始便展示了主人公登高纵目的形象。这样开头,既借以起兴,又为全篇意境的壮阔、热情和深沉确立了基调。我们看到,

5.黄河颂课后作业(含答案)

5.黄河颂 课后作业: 1.测一测注音速度。 巅()澎湃()() 狂澜()屏障() 哺育()九曲连环() 2.你了解作者吗?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5.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7.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0.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1.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1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1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1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15.你能列举出沿黄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 16.你对保护黄河有什么建议或措施请写在下边空白处,你们有什么行动吗?

参考答案 1.diānpénɡpài lánzhànɡ bǔhuán 2.略 3.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5.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7.略 8.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9.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6《黄河颂》导学案附答案

6*黄河颂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屏(píng)障(zhàng)狂澜(lán)哺(bǔ)育澎(p?ng)湃(pài)九曲(qǔ)连环diān峰(巅)流xia(泻)发yuán(源)wǎn转(宛)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

5、黄河颂

5、黄河颂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以及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重点)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难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重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出勤:) 一、导入设计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作品相关 (一)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现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二)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三)解题 “黄河颂”即歌颂黄河,其中“颂”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黄河”则表明了诗歌赞颂的对象和内容。 (四)字音梳理 山巅.(diān)澎.湃(pénɡ)狂澜.(lán)浊.流(zhuó) 宛.转(wǎn)筑.(zhù)屏.障(pínɡ)哺.育(bǔ) 滋.长(zī)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黄河颂作业

《黄河颂》基础训练 一、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 ( )峰流xiè( ) 狂lán ( ) pínɡ( )障发yuán( ) wǎn转( )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哺育( ) 澎湃( ) 浊流( ) 劈成( ) 气魄( ) 臂膀( )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 ⑵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发源: 4、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黑词好在哪里: ⑴(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⑴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诗句都与黄河有关,你能否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⑵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⑷一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事,从头说。 7、1953年5月以来,人类22次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留下足迹,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假如你是登临者,你认为你是“征服者”吗?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黄河颂》这首诗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找出作为思路梳理依据的关键性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找出描写俯瞰黄河全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歌尾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 黄河颂 学案及答案【2020最新】

《黄河颂》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通过拓展学习,系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地理,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正确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4.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5.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6.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导学重点】 目标3、4 (遨游知识的海洋,感受求知的快乐) 【导学难点】 目标5、6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重视运用感悟、联想的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因此,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更应该赞扬歌颂这条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怀着对她的崇敬之情来学习未光然的赞歌《黄河颂》。 二、知识链接 1、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了。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2、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三、基础知识 4、字音认读,给划线字注音: 狂澜()屏障()哺育()体魄()山巅()澎湃()劈开()浊流()5、字形辨识组词 障()浊()哺()湃()蟑()蚀()捕()拜()6、词语补注 滋长:哺育: 摇篮:浩浩荡荡: 四、整体感悟 7、首先听录音范读,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再听老师作朗诵方法指导。 8、自己轻声试读,再大声朗读。 9、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 10、再分组表演朗诵。相互讨论,集体点评。 11、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 五、合作探索 12、梳理作者思路,并能概括大意。

黄河颂公开课 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颂》 2、导入语: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黄河颂》,它诞生于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它的传唱曾激励了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而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歌,一起去体会黄河带给我们的力量之美。 二、授新课 (一) 1、了解作者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检查预习 澎湃()() 气魄()高山之巅() 狂澜()哺育() 浊流()屏障() 3、朗读诗歌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读一读。 出示朗读指导。 4、听读诗歌,感知课文。 其实想读好这首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

频朗读,边欣赏黄河壮阔的景色,边体会诗歌的感情。来听听朗读者是否把黄河的力量之感展现出来了呢 (二)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 (1.)标题“黄河颂”中哪个词最为关键 “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哪几部分 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伟大坚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2、小组合作,赏析探究 出示问题,小组内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 A 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是哪个字统领到哪 1、出示这部分内容,找出统领的字“望” 2、指导朗读 要读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就要抓住关键词进行重读,哪些词体现黄河的力量奔、澎湃、掀、万丈、劈(用高吭的声音)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说明黄河在奔流过程中历经坎坷,它的奔流是艰辛的,可是,黄河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奔流的脚步,这体现出了黄河的坚韧,所以,我们在读时,应该用低沉而缓慢的声音。 B、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黄河颂课后作业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澎湃()()狂澜() 屏障()哺育()九曲连环() 2.你了解作者吗?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5.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7.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0.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1.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1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1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1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15.你能列举出沿黄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 16.你对保护母亲河——黄河有什么建议或措施请写在下边空白处,你们有什么行动吗? 附参考答案 6 黄河颂 1.diānpénɡpàilánzhànɡbǔhuán 2.略 3.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5.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7.略 8.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9.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0.略 11.姜太公钓鱼

黄河颂导学案配答案

6* 黄河颂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píng) 障(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 九曲(qǔ)连环 diān 峰(巅) 流xiè(泻) 发yuán(源) wǎn转(宛)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

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

6、黄河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词。 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 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段音乐,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板书学习目标一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 (生:我感受到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生:我听见黄河在咆哮,在奔腾。使我的情绪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诵读 师: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

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呢? 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师: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板书教学目标二诵读:让我们琅琅地读。) 1、学生自由读,推荐一个代表读。 2、老师范读。 3、同学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品析课文 师:我们学诗要读出诗的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板书教学目标三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1、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 意见。 2、教师总括全文 (一)序曲 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明确: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生答:伟大坚强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黄河颂》作业

《黄河颂》测评练习 一、基础智能练习 1. 选出下列字形和注意全对的一项() A、巅(di 01)澎湃(pc i )狂澜(I d n) B 、屏障(p in)哺育(f d)九曲连环(qi u) C浊流婉转浩浩荡荡发扬滋长 D 、气势磅礴英雄气概洗星海 2. 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 、我/站在/高山之巅 C掀起/万丈狂澜 D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 请揣摩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4. 完成下列关于黄河诗句的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 。( 2) ,一片孤城万仞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_______________ 作品,由______________ 作词,________ 谱 曲。作品由 _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______________ 壮阔的____________ 和磅礴 的_____________ ,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从自然特征、__ 、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二、课内语段阅读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 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 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 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