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脑出血)
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3c72a5bc281e53a5802ffd8.png)
原发性脑室出血的诊断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诊断
诊断要点 (1)多有高血压病史。 (2)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3) 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 高。 (4) 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三 偏征。 (5) CT应作为首选检查。
脑叶出血的诊断
特点: 1 常见原因为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血管淀粉样 变性和肿瘤卒中等。 2 有脑出血的一般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出血量 多可导致意识障碍。 3 依据出血部位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如额叶出血可见偏瘫,Broca失语,摸索等。顶叶可见偏 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颞叶可见Wernicke失语,精 神症状,枕叶可见对侧偏盲。 4 癫痫发作多见。 5 CT表现。
按临床应用分类 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
按伤情轻重分类 分为轻型,中型,重 型和特重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不睁眼
计分 4 3 2 1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语无伦次 只能发声 不能发声
计分 运动反应
5
遵嘱活动
4
刺痛定位
3
躲避刺痛
2
刺痛肢屈
1
刺痛过伸
刺痛不动
蛛网膜下兆,可以有情绪 急躁、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突然剧烈的头 痛是本病的典型症状,新发生的头痛更具有诊断 意义,常被病人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 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等症状。约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 一过性意识障碍为多,重者可出现昏迷。部分患 者有抽搐发作。少数患者有精神症状,如烦躁不 安、表情淡漠、定向力障碍等。一些轻症患者可 仅出现项背或下肢疼痛等症。
脑出血鉴别诊断
![脑出血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5f5077f767f5acfa0c7cd11.png)
脑出血鉴别诊断文章目录*一、脑出血鉴别诊断*二、脑出血患者的饮食*三、脑出血的护理要点脑出血鉴别诊断1、脑出血鉴别诊断之CT检查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
2、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血常规和尿常规还有血糖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
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
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
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
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3、脑出血鉴别诊断之动态血压检测急性脑血管病发病1周内血压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参照值,也高于发病前的血压水平,提示高血压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同时,血压波动以及低血压状态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
血压波动既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后果。
4、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少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脑梗死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食谱有动脉瘤等,可助病人诊断。
5、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脑栓塞秋冬起病急,多见于风湿医院性心脏病科学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6、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性爱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助鉴别。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1、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
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2、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3、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释。
晚餐要清淡。
晚睡前和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是预防脑出血的好方法。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1cd9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6.png)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
正文内容:1. 临床表现的分析1.1 突发剧烈头痛:脑出血患者常常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疼痛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
1.2 神经系统症状: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与出血部位有关。
1.3 伴随症状:脑出血患者常常伴随恶心、呕吐、颈项强硬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 影像学检查的应用2.1 头颅CT扫描: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主要手段,可以明确出血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2.2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脑出血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在早期出血、小出血灶和隐匿性出血的检测方面更为敏感。
2.3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以帮助确定脑出血的病因,尤其是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出血。
3. 实验室检查的指导3.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有助于判断出血的程度和感染情况。
3.2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了解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从而指导治疗。
3.3 生化指标检查:通过检查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4. 脑脊液检查的应用4.1 脑脊液压力测定:脑脊液压力测定可以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对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4.2 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病因和性质。
4.3 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可以帮助排除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5. 临床评分量表的应用5.1 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判断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5.2 NIHSS评分:NIHSS评分是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常用工具,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脑出血诊疗常规
![脑出血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ccf5de15901020207409cca.png)
脑出血(ICH )的诊断与治疗常规一:诊断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②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④多有高血压病史。
⑤头颅CT检查可提供脑出血的直接证据。
二:鉴别诊断①无条件做CT 检查时应与脑梗死鉴别。
②对发病突然、迅速昏迷且局灶体征不明显者,应注意与引起昏迷的全身性中毒(酒精、药物、一氧化碳)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肝性昏迷、尿毒症)鉴别,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头颅CT 无出血性改变;③外伤性颅内血肿多有外伤史,头颅CT 可发现血肿;④出血位于壳核、苍白球、丘脑、内囊、脑室周围深部白质、脑桥、小脑者,若病前有高血压病史,基本上可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人脑叶出血若无高血压及其他原因,多为淀粉样脑血管病变所致;血液病及抗凝、溶栓治疗引起的出血常有相应的病史或治疗史;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者,头颅CT、MRI、MRA及DSA检查常有相应发现,瘤卒中常表现在慢性病程中出现急性加重。
三:治疗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和降低复发率。
1.内科治疗(1)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 —48 小时,然后酌情安放胃管。
(2)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病后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十500m1 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⑶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 48h 达到高峰,维持3—5d 后逐渐消退, 可持续 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 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积极控制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有必要 及有条件时可行 ICP 监测。
脑出血的鉴别
![脑出血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906049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b.png)
脑出血的鉴别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常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脑出血的症状千差万别,因此在鉴别诊断上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特征来帮助正确诊断。
脑出血与中风在临床上常常被混淆。
虽然两者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其症状和表现有所不同。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而中风则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脑出血的症状常常比中风更加急性和严重,包括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视力障碍等。
在鉴别脑出血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出血和颅内肿瘤等多种疾病都可能会导致类似的症状,因此需要仔细排除其他可能性。
在鉴别诊断中,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出血灶的位置和范围非常重要。
脑出血的症状也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出血,且常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
而青壮年人由于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则可能会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抽搐、意识丧失等急性症状。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史等多方面因素,以排除其他可能性疾病,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保持警惕,及时进行评估和诊断,以尽快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
【2000字】第二篇示例:脑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脑出血的症状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鉴别脑出血时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对比。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鉴别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脑出血的病因及症状脑出血通常是因为血管破裂导致的大脑内出血,血液会挤压周围的脑组织,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的头痛、呕吐、意识模糊、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第一时间就医,以免延误诊疗。
二、脑出血的鉴别方法1. 通过病史鉴别:根据患者的病史了解其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引发脑出血的风险因素。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的鉴别诊断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5b8a577cfc789eb162dc810.png)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的鉴别诊断许多人得了脑血管病,分不清是哪一种,常把脑血栓说成脑梗塞,脑出血说成脑血栓等。
虽然这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也各异。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脑实质引起的临床症状,病情较急,一般较脑血栓、脑梗塞严重。
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
脑出血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一般有跌倒、昏迷、偏瘫、呕吐等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
出血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粘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症状。
脑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
部分病人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有病后2~3天达到高峰的。
患者昏迷较少见,一般症状较轻,可有偏瘫及单侧肢体瘫痪,也可能有失语症,有的病人有头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脑梗塞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病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骨折时脂肪栓子等运行到脑部引起血栓塞时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心脏病病人。
该病发病急,常引起失语症及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但很少有昏迷出现。
治疗脑出血常用止血剂疗法。
对脑出血病人应尽可能避免搬动,保持安静,防止再出血。
目前采用手术治疗脑出血有一定效果。
对脑血栓及脑梗塞采用扩血管治疗。
应用外血管药物可改变局部缺血及促进症状迅速缓解,愈后较好。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并有脉搏洪大而缓慢、呼吸深而慢、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其神经定位表现也不相同:(1)内囊出血最常见主要是出现"三偏症":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脑出血ppt课件
![脑出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4d24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7.png)
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手段,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合理饮食、规律 作息、情绪调节等方面。
社会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康复机构、志愿者组织等, 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康复服务和支持。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脑出血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生 理机制
发病机制
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在活 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 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脑出血的发病率占脑卒中 的10%~30%,年发病率 为(60~80)/10万。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 别诊断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方法和并 发症防治
脑出血的康复和预后评估
脑出血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01
02
03
04
脑出血的分子生物学和 遗传学研究进展
脑出血的神经影像学和 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和介 入治疗新技术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和新 技术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脑出血的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成 为发展趋势
消化道出血
给予止血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必要时输 血或手术治疗。
尿路感染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保持 尿路通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必要时手术治 疗。
05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 升途径
康复期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神经功能评估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https://img.taocdn.com/s3/m/8f2be105a216147917112828.png)
► 化学性脑膜炎
► 丘脑下部功能紊乱
► 血管痉挛
► 很少发生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表现
► 青壮年多发 ► 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急性发病 ► 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可有癫痫发作,一
过性意识障碍,少数可有精神症状 ► 脑膜刺激征阳性 ► 少数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 ► 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
动脉硬化 样变
微动脉瘤 出血
脑动脉外膜不发达无外弹力层 中层肌细胞少,管壁较薄
临床表现
► 有高血压病史 ► 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 血压明显增高
►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 可有脑膜刺激征
各部位脑出血的特点
1.基底节区出血 最多见,约占60~70% 壳核出血(豆纹动脉破裂):三偏征、两眼可向病 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可有失语。 丘脑出血 1)意识障碍重,两眼常向内或内下方凝视 2)可出现三偏综合征 3)运动性震颤,帕金森样综合征(丘脑中间底核受 累) 4)偏身投掷运动或舞蹈症(纹状体受累) 5)失语。
预后
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
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关 急性期死亡率30% 两周内最易复发
小结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防 预后
概念
► 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
30%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
高血压---最常见 先天畸形 血液病 ► 发病机制 持续的 玻璃 脑内小 高血压
脑出血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脑出血鉴别诊断及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efe5bd671eb91a37f1115cb7.png)
谢谢观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毒性脑炎
鉴 中毒
别
闭合性颅脑挫伤
诊
外伤性颅内出血
断
颅内肿瘤出血
其他类型的脑卒中
鉴
病毒性脑炎
别
患者常较年轻, 有感染、精神症
诊
状等前驱症状, 多无高血压病史
断
鉴
中毒
别
在偏瘫等局部脑 症状不明显时,
诊
要慎重除外CO、 乙醇、化学药品
断
等急性中毒。应 详细追问起病时
的环境因素
综 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此
合
期持续3~6个月,这一期如出现 症状应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
征 其发展并治愈,如不及时治疗, 很快转入第2期,被动活动易引
起剧烈疼痛为此期一大特点。
肩 第2期:手的症状更加明显,疼 痛加重,出现自发痛是此期的 特点,手的水肿可减轻,但血
手 管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如皮肤 综 湿度增高、发红。手皮肤、肌 合 肉明显萎缩,手掌成爪形,手
诊
1)脑梗死过去有TIA者较多
2)起病时的情况
断
3)意识障碍 4)起病缓急
5)脑膜刺激征
肩- 手综合征
并
肩关节半脱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炎
发
压疮
痉挛与挛缩
症
废用综合症
误用综合征
卒中后疼痛
常于卒中后1~3个月发生
肩
第1期:水肿主要在手背,特别 是指节指间关节,常终止于腕关
手 节及近端,皮肤呈橘红或紫色, 指甲逐渐苍白不透明。同时伴肩、
第一期治疗效果较好。
综 手指或末梢向心加压缠绕是简单、 安全、有戏剧性效果的方法。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16a05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e.png)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
1. 脑梗死(ischemic stroke):
- 突发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通常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达
到最高点。
- 动脉闭塞的原因可能是血栓形成、栓塞或动脉痉挛。
- 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脑梗死的范围和位置,如头颅CT或MRI。
2. 脑出血(hemorrhagic stroke):
- 突发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可能伴有昏迷。
- 血压明显升高。
- 通常由脑动脉瘤破裂或高血压引起。
- 头颅CT扫描可以显示出血的范围和位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突发的剧烈头痛,通常称为"灵痛"。
- 颈部僵硬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如意识改变、抽搐和偏瘫。
- 通常由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引起。
- 头颅CT或腰穿可以显示出血的迹象。
其他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畸形、小动脉病变等,也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检查,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d9d1fe8d65ce0508763213e7.png)
病因&发病机制
1. 病因
①粟粒样动脉瘤: 约占75%, 年发病率6/10万 ②动静脉畸形: 约占10%, 多见于青年人
90%以上位于幕上, 大脑中动脉区常见 ③梭形动脉瘤: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④Moyamoya病: 占儿童SAH的20% ⑤其他: 霉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垂体卒中
\脑血管炎\血液病&凝血障碍疾病 \颅内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原因不明占10%
脑动脉壁薄弱, 肌层\外膜结缔组织较少, 缺乏外 弹力层
病因&发病机制
2. 发病机制
长期高血压可使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 素样变性,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在此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病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部位 基底核的壳核和内囊区70% 脑叶\脑干\小脑齿状核各10%
临床表现
2. 发病诱因--激动\用力\排便等 血压急骤上升 最初2周脑膜刺激可引起体温升至39℃ 短暂意识丧失, 伴呕吐\畏光\项背&下肢疼痛 严重者突然昏迷并短时间死亡
临床表现
后交通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颈内A海绵窦段动脉瘤--损伤Ⅲ, Ⅳ,Ⅴ,Ⅵ
脑神经, 破裂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大脑前动脉瘤--精神症状 大脑中动脉瘤--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痫性发作 椎-基底动脉瘤--面瘫等脑神经瘫痪
2~3w自行消失
临床表现
3. 老年SAH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漏诊\误诊 起病较缓慢 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意识障碍\脑实质损害症状严重 常以精神症状起病
临床表现
4. 常见并发症 ①再出血(recurrence of hemorrhage) 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
脑出血
![脑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efaff440336c1eb91a375ddb.png)
脑出血(ICH)病因病理病因1、病因ICH病例中大约60%是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约30%由动脉瘤或动一静脉血管畸形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和镰状细胞病等)、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2、发病机制颅内动脉具有中层肌细胞和外层结缔组织少,外弹力层缺失的特点。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时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豆纹动脉和旁正中动脉等深穿支动脉,自脑底部的动脉直角发出,承受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故又称出血动脉。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由于其病因不同,故发病机制各异。
一次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在30分钟内停止,致命性脑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
动态颅脑CT监测发现脑出血有稳定型和活动型两种,后者的血肿形态往往不规则,密度不均一,发病后3小时内血肿迅速扩大;前者的血肿与之相反,保持相对稳定,血肿体积扩大不明显。
多发性脑出血多见于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和脑肿瘤等患者。
病理绝大多数高血压性ICH发生在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区,约占ICH的70%,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出血各占约10%。
壳核出血常侵人内囊,如出血量大也可破人侧脑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丘脑出血常破人第三脑室或侧脑室,向外也可损伤内囊;脑桥或小脑出血则可直接破人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高血压性ICH受累血管依次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基底动脉脑桥支、大脑后动脉丘脑支、供应小脑齿状核及深部白质的小脑上动脉分支、顶枕交界区和颖叶白质分支。
非高血压性ICH出血灶多位于皮质下,多无动脉硬化表现。
病理检查可见血肿中心充满血液或紫色葡萄浆状血块,周围水肿,并有炎症细胞浸润。
血肿较大时引起颅内压增高,可使脑组织和脑室移位、变形,重者形成脑痛。
幕上的半球出血,血肿向下挤压下丘脑和脑干,使之移位,并常常出现小脑幕庙。
(CerebralHemorrhage)脑出血定义和鉴别诊断
![(CerebralHemorrhage)脑出血定义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a84ffa10b4c2e3f56276337.png)
Patholo gy
Swelling and congestion of hemisphere
出血灶:充满血液的空腔,周围是坏死 脑组织及淤点状出血性软化带、脑水肿
血块溶解——吞噬细胞清除含铁血黄素 和坏死脑组织——胶质增生(胶质瘢痕 或中风囊)
Clinical features
age:50~70 years old sex:more male patients season:winter or spring past history:hypertension inducement:activity、excitement onset:acute onset
Clinical features basal ganglion The twhoemmosot crormhmagonesites of
hypertensive hemorrhage are the putamen(figure 1) and thalamus(figure 2), which are separated by the pos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Pathophysiol ogy
脑内动脉:壁薄、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 缔组织少、缺乏外弹力层——随年龄增 长弯曲呈螺旋状——出血主要部位:深 穿支penetrating arteries
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大脑 中动脉呈直角分出,易发生粟粒状动脉 瘤,为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其外侧支称 为出血动脉bleeding artery
基底节区:内囊“三偏征”
偏瘫 hemiplegia 偏盲 hemiscotosis 偏身感觉障碍 hemihypesthesia
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94e71a310661ed9ad51f3f3.png)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脑出血
高血压史 有
诱因
有
起病
急
意识障碍 有
脑梗塞
无 无 较急 无
脑出血的治疗
1 保守治疗适应症: (1) 无意识障碍。 (2)幕上: 出血量少于30ml。
幕下: 出血量少于10ml。 (3)中线移位不超过1cm。 (4) 神经系统阳性体症不明显。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1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 2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仰卧或侧卧位,头后仰,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频繁呕吐 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大、小便失禁 病理征阳性 瞳孔改变
1 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 剧烈呕吐 迅速昏迷 针尖样瞳孔 交叉性瘫 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去脑强直
2 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剧烈呕吐 眩晕 眼球震颤 行走困难 共济失调 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 意识障碍发生晚
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使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 完整性破坏,促进了血浆中的脂质易通过破损处进入 内膜,使动脉壁发生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 当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劲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压进一 步增高,就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部位
• 基底节(85%) ·丘脑 ·尾状核 ·壳核 • 脑叶出血(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 脑干出血(中脑 桥脑 延髓) • 小脑出血 • 脑室出血 -
3 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高热 剧烈头痛、呕吐 颈项强直 脑膜刺激征明显 病情进展较快 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病情恶化
基 底
脑室内血肿
节
区
出
血
破
入
脑
室
脑出血的诊断
1 有高血压病史,未进行系统降压治疗。 2 发病前常有诱因。 3 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 4 颅脑CT可明确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鉴别诊断
1.脑梗死:多见于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安静状态下发病多见,多表现为偏瘫失语,一般无
意识障碍(大动脉主干闭塞除外),头颅CT或MR可见低密度梗塞灶,该患者头颅CT 或MR见高密度血肿影,故可除外脑梗死。
2.颅内肿瘤伴卒中:多有慢性头痛史,发生卒中时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不清或肢体
抽动,头颅CT或MR可见占位病变及占位效应,该患者头颅CT或MR未见占位病变,仅×××区见高密度血肿影,故可除外颅内肿瘤。
3.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中青年,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颈亢,一过性高血压或偏
瘫,头颅CT或MR可见脑室脑池内高密度阴影,头颅CTA或MRA可见脑血管瘤或血管畸形,该患者为老年患者,头颅CT及血管造影未见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故可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
4.病毒性脑炎: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神经系统体征广泛,
不能用某一局部病变解释,脑电图可见弥漫性慢波,部分病人csf可见细胞,蛋白增高,该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脑炎不符,故不支持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