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舍尔简介
一、埃舍尔的生平与艺术
埃舍尔,荷兰画家,全名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埃舍尔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他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画手》、《凸与凹》、《画廊》、《圆极限》、《深度》等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30年代末
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得单调。但它在埃舍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换空间的版画世界的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要赋予他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他一个时期热中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不厌的游戏。那些变形系列、循环系列和他的《昼与夜》令他一下子闻名世界。
50年代至60年代
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观景楼》、《瀑布》等作品,以非常精巧考究的细节写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各种荒谬的结果,几十年来,始终令人玩味无穷。
60年代以后
1961年的《瀑布》是埃舍尔最后期的奇异建筑式图画,他依据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将整齐的立方物体堆砌在建筑物上。这种不合情理的结构亦见于1958年的《嘹望塔》,作品中的建筑物和人物手持的立方体都是怪异的。埃舍尔的作品骤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其实当中蕴藏的幻觉事物是最引人入胜的。参观者每每把他们认识的真实世界,与埃舍尔的虚构幻像相混比较,而产生迷惑。
过深理解,阻碍了他与同道的交流,他在艺术界几乎总是特立独行,后无来者。他甚至至今无法被归入20世纪艺术的任何一个流派。但是,他却被众多的科学家视为知己。他的版画曾被许多科学著作和杂志用作封面,1954年的“国际数学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罕见的。
二、埃舍尔的艺术思想与老子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来源于图形上的巧妙变换。这种变换有其数学上的考量,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变换是渐变而非突变的。渐变的结果是优雅,而突变往往带来对立。正如自然界中,嫩芽会慢慢长成大树、绿叶会渐渐变得枯黄,所谓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自然积蓄了能量后普降瑞雪的效果。埃舍尔的精巧构图则是让人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陷入“圈套”,太极图的视觉冲突给人的常常是震撼;埃舍尔这种渐变的造型来自于对造物主的内模仿,而太极图案则是反应出渐变前后两个极端的结果。从这一点上看,埃舍尔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老子的变化思想,同时也暗合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在设计界,对老子思想最为推崇的可谓是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他设计的流水别墅——最为体现他
有机建筑思想的作品——建在匹兹堡市郊熊溪河畔的一处瀑布上,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石材就近采取,颜色、质地都与构成小溪河床的岩石类似。地面由形状各异的石板铺成,行走其上仿佛来到溪边河岸。客厅北侧是粗石砌成的墙壁,壁炉边上的一块天然巨石更是引人注目。赖特认为,有机建筑的本质之一就在于它生于斯,长于斯,与所在地紧密相连,而地表本身也是建筑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这种设计手法与埃舍尔一样,同是一种始于自然的渐变,最终形成了自然的建筑。而这种有机设计思想,和徐教授“生长造型理论”亦是不谋而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