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习题答案
机械电子学-第01章参考答案
机械电子学-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试说明较为人们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答: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提高系统的附加价值,即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并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化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1-3机电一体化时代的特征是什么?(★)答:机电一体化时代是以机电有机结合为时代特征,具体的说就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逐步向机械领域渗透,并与机械技术有机的结合,为机械增添“头脑”,使其增加新的功能。
1-4何谓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答:将微型计算机等微电子技术用于机械并给机械以“智能”的技术革新潮流可称“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1-5说明我国机电一体化优先发展的领域?答:数控机床等机制设备、电子化量具量仪、工业自动化控制仪表、电子化低压电表、工业机器人、电子化家用电器、电子控制轻工机械、电子控制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医疗机械、汽车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办公机械、机电一体化印刷机械、机电控制系统电子化、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
1-6优先发展的机电一体化领域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答:a、短期或中期普遍需要;b、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c、具备或经过短期努力能具备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d、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7.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答:1-8.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答:物质、能量、信息。
1-9.机电一体化的三大效果是什么?答:省能、省资源、智能化。
1-10.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设计步骤。
答1-11.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主要评价内容是什么?答:①、主功能,高性能化、低价格化、高可靠性化;②、计测、控制功能,智能化;③、动力功能,智能化;④、构造功能,轻薄短小化。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1.40;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1(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四)计算题1.解:(g)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2.解:)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H ν)mol ·(kJ 14.627211r-Θ-=∆=H Q pK1077.3109.9824.37333mr r ⨯=⨯--=∆∆=-S T 转)mol ·(kJ 78.34357.86)15.137(36.3941f B r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16.21311B r ---=--⨯+==∆∑νNO(g )CO(g )+(g)N 21(g)CO 22+)mol ·(kJ 24.37325.90)52.110(5.3931f B r --=----=∆=∆∑H ν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22p nRT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定温变化,0=∆U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CaO(s) + SO 3(g) = CaSO 4(s)求得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1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教学要点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8、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二、习题(一)填充题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24994 61A2 憢39560 9A88 骈38389 95F5 闵24910 614E 慎" 22315 572B 圫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10。
结构化学习题答案
9.043 10 11 m
h (c ) p
h 2meV 6.626 10 34 J s
2 9.109 10 31 k g 1.602 10 19 C 300V
7.08 10 11 m
1.10 请指出下列算符中的线性算符 和线性自轭算符
d d x, , , log, sin, 2 dx dx
exp[ ix]{(i
d ) exp[ ix]}* dx dx
1.12 下列函数中,哪几个是算符 的本征函数?若是,求出本征值
e x , sin x,2 cos x, x 3 , sin x cos x
d2 dx 2
d2 x d2 解: 2 e 1 e x , e x是 2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 1 dx dx
6 2 h 2 52 h 2 11h 2 E E6 E5 2 2 8ml 8ml 8ml 2 hc
8mcl 2 11h 8 9.1095 10 31 k g 2.9979 10 8 m s 1 (1.3 10 9 ) 2 11 6.626 10 34 J s 506 .6nm
ix
exp[ ix]{(i
d ) exp[ ix]}* dx dx
d ) exp[ ix]}dx dx
d ix e (i )e dx dx
exp[ix]{( i
e ix i eix idx
eix [( i
d ix )e ]dx dx
x
4 x 2 x 2x 2 x ( x) sin cos sin (1 cos ) a a a a a a 2 x 1 3x 1 x (sin sin sin ) a 2 a 2 a a
大学物理二习题答案与详解第01章 质点运动学习题详解.
习题一一、选择题1. 质点沿轨道AB 作曲线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图中哪一种情况正确地表示了质点在C[ ]错误!(A) (B) (C) (D) 答案:C解:加速度方向只能在运动轨迹内侧,只有[B]、[C]符合;又由于是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的切向分量与速度方向相反,故选(C )。
2. 一质点沿x 轴运动的规律是245x t t =-+(SI 制)。
则前三秒内它的 [ ] (A )位移和路程都是3m ;(B )位移和路程都是-3m ; (C )位移是-3m ,路程是3m ; (D )位移是-3m ,路程是5m 。
答案:D 解:3253t t x xx==∆=-=-=-24dx t dt =-,令0dxdt=,得2t =。
即2t =时x 取极值而返回。
所以: 022*********|||||||||15||21|5t t t t S S S x x x x x x ----=====+=+=-+-=-+-=3.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是cos sin r R ti R tj ωω=+,R 、ω为正常数。
从t =/πω到t =2/πω时间内(1)该质点的位移是 [ ](A ) -2R i ; (B )2R i; (C ) -2j ; (D )0。
(2)该质点经过的路程是 [ ](A )2R ; (B )R π; (C )0; (D )R πω。
答案:B ;B 。
解:(1)122,t t ππωω==,21()()2r r t r t Ri ∆=-=; (2)∆t 内质点沿圆周运动了半周,故所走路程为πR 。
或者:,x y dx dy v v dt dt==,21,t t v R S vdt R ωπ====⎰4. 一细直杆AB ,竖直靠在墙壁上,B 端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滑离墙壁,则当细杆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细杆中点C 的速度 [ ](A )大小为/2v ,方向与B 端运动方向相同;(B)大小为/2v ,方向与A 端运动方向相同; (C )大小为/2v , 方向沿杆身方向;(D )大小为/(2cos )v θ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C语言习题答案1-7章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版)习题第01章绪论一.选择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B)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算法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完整参考答案:D【解析】程序设计通常分为问题建模、算法设计、编写代码和编译调试四个阶段。
所以选项A)、B)、C)说法都不完整。
2.以下关于简单程序设计的步骤和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算法后,整理并写出文档,最后进行编码和上机调试B)首先确定数据结构,然后确定算法,再编码,并上机调试,最后整理文档C)先编码和上机调试,在编码过程中确定算法和数据结构,最后整理文档D)先写好文档,再根据文档进行编码和上机调试,最后确定算法和数据结构参考答案:B【解析】设计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程序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①建立模型。
②算法设计: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即算法。
③算法表达:选择一种表达算法的工具,对算法进行清晰的表达。
④编写程序:选择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把以上算法程序化,这称为编写程序。
⑤程序调试:对编写好的程序进行调试,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⑥程序文档编写与程序维护。
综上所述,B)选项是符合上述描述的,其他选项不恰当。
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语句B)C程序中的每一行只能写一条语句C)简单C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D)C语句必须在一行内写完参考答案:C【解析】函数是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C语言书写风格很自由,不但一行可以写多个语句,还可以将一个语句写在多行中。
故本题答案为C)。
4.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C程序中的注释只能出现在程序的开始位置和语句的后面B)C程序书写格式严格,要求一行内只能写一个语句C)C程序书写格式自由,一个语句可以写在多行上D)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只能放在一个程序文件中参考答案:C【解析】在C语言中,注释可以加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选项A)错误。
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习题1-11. 设A =(-∞, -5)⋃(5, +∞), B =[-10, 3), 写出A ⋃B , A ⋂B , A \B 及A \(A \B )的表达式.解 A ⋃B =(-∞, 3)⋃(5, +∞),A ⋂B =[-10, -5),A \B =(-∞, -10)⋃(5, +∞),A \(A \B )=[-10, -5).2. 设A 、B 是任意两个集合, 证明对偶律: (A ⋂B )C =A C ⋃B C .证明 因为x ∈(A ⋂B )C ⇔x ∉A ⋂B ⇔ x ∉A 或x ∉B ⇔ x ∈A C 或x ∈B C ⇔ x ∈A C ⋃B C , 所以 (A ⋂B )C =A C ⋃B C .3. 设映射f : X →Y , A ⊂X , B ⊂X . 证明(1)f (A ⋃B )=f (A )⋃f (B );(2)f (A ⋂B )⊂f (A )⋂f (B ).证明 因为y ∈f (A ⋃B )⇔∃x ∈A ⋃B , 使f (x )=y⇔(因为x ∈A 或x ∈B ) y ∈f (A )或y ∈f (B )⇔ y ∈f (A )⋃f (B ),所以 f (A ⋃B )=f (A )⋃f (B ).(2)因为y ∈f (A ⋂B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且x ∈B ) y ∈f (A )且y ∈f (B )⇒ y ∈ f (A )⋂f (B ),所以 f (A ⋂B )⊂f (A )⋂f (B ).4. 设映射f : X →Y , 若存在一个映射g : Y →X , 使X I f g = , Y I g f = , 其中I X 、I Y 分别是X 、Y 上的恒等映射, 即对于每一个x ∈X , 有I X x =x ; 对于每一个y ∈Y , 有I Y y =y . 证明: f 是双射, 且g 是f 的逆映射: g =f -1.证明 因为对于任意的y ∈Y , 有x =g (y )∈X , 且f (x )=f [g (y )]=I y y =y , 即Y 中任意元素都是X 中某元素的像, 所以f 为X 到Y 的满射.又因为对于任意的x 1≠x 2, 必有f (x 1)≠f (x 2), 否则若f (x 1)=f (x 2)⇒g [ f (x 1)]=g [f (x 2)] ⇒ x 1=x 2.因此f 既是单射, 又是满射, 即f 是双射.对于映射g : Y →X , 因为对每个y ∈Y , 有g (y )=x ∈X , 且满足f (x )=f [g (y )]=I y y =y , 按逆映射的定义, g 是f 的逆映射.5. 设映射f : X →Y , A ⊂X . 证明:(1)f -1(f (A ))⊃A ;(2)当f 是单射时, 有f -1(f (A ))=A .证明 (1)因为x ∈A ⇒ f (x )=y ∈f (A ) ⇒ f -1(y )=x ∈f -1(f (A )),所以 f -1(f (A ))⊃A .(2)由(1)知f -1(f (A ))⊃A .另一方面, 对于任意的x ∈f -1(f (A ))⇒存在y ∈f (A ), 使f -1(y )=x ⇒f (x )=y . 因为y ∈f (A )且f 是单射, 所以x ∈A . 这就证明了f -1(f (A ))⊂A . 因此f -1(f (A ))=A . 6. 求下列函数的自然定义域:(1)23+=x y ;解 由3x +2≥0得32->x . 函数的定义域为) ,32[∞+-. (2)211xy -=; 解 由1-x 2≠0得x ≠±1. 函数的定义域为(-∞, -1)⋃(-1, 1)⋃(1, +∞).(3)211x xy --=; 解 由x ≠0且1-x 2≥0得函数的定义域D =[-1, 0)⋃(0, 1].(4)241x y -=; 解 由4-x 2>0得 |x |<2. 函数的定义域为(-2, 2).(5)x y sin =;解 由x ≥0得函数的定义D =[0, +∞).(6) y =tan(x +1);解 由21π≠+x (k =0, ±1, ±2, ⋅ ⋅ ⋅)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12-+≠ππk x (k =0, ±1, ±2, ⋅ ⋅ ⋅).(7) y =arcsin(x -3);解 由|x -3|≤1得函数的定义域D =[2, 4].(8)xx y 1arctan 3+-=; 解 由3-x ≥0且x ≠0得函数的定义域D =(-∞, 0)⋃(0, 3).(9) y =ln(x +1);解 由x +1>0得函数的定义域D =(-1, +∞).(10)x e y 1=.解 由x ≠0得函数的定义域D =(-∞, 0)⋃(0, +∞).7. 下列各题中, 函数f (x )和g (x )是否相同?为什么?(1)f (x )=lg x 2, g (x )=2lg x ;(2) f (x )=x , g (x )=2x ;(3)334)(x x x f -=,31)(-=x x x g .(4)f (x )=1, g (x )=sec 2x -tan 2x .解 (1)不同. 因为定义域不同.(2)不同. 因为对应法则不同, x <0时, g (x )=-x .(3)相同. 因为定义域、对应法则均相相同.(4)不同. 因为定义域不同.8. 设⎪⎩⎪⎨⎧≥<=3|| 03|| |sin |)(ππϕx x x x , 求)6(πϕ, )4(πϕ, )4(πϕ-, ϕ(-2), 并作出函数y =ϕ(x )的图形.解 21|6sin |)6(==ππϕ, 22|4sin |)4(==ππϕ, 22|)4sin(|)4(=-=-ππϕ, 0)2(=-ϕ. 9. 试证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内的单调性:(1)xx y -=1, (-∞, 1); (2)y =x +ln x , (0, +∞).证明 (1)对于任意的x 1, x 2∈(-∞, 1), 有1-x 1>0, 1-x 2>0. 因为当x 1<x 2时, 0)1)(1(11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y y , 所以函数xx y -=1在区间(-∞, 1)内是单调增加的. (2)对于任意的x 1, x 2∈(0, +∞), 当x 1<x 2时, 有0l n )()l n ()l n (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y y ,所以函数y =x +ln x 在区间(0, +∞)内是单调增加的.10. 设 f (x )为定义在(-l , l )内的奇函数, 若f (x )在(0, l )内单调增加, 证明f (x )在(-l , 0)内也单调增加.证明 对于∀x 1, x 2∈(-l , 0)且x 1<x 2, 有-x 1, -x 2∈(0, l )且-x 1>-x 2.因为f (x )在(0, l )内单调增加且为奇函数, 所以f (-x 2)<f (-x 1), -f (x 2)<-f (x 1), f (x 2)>f (x 1),这就证明了对于∀x 1, x 2∈(-l , 0), 有f (x 1)< f (x 2), 所以f (x )在(-l , 0)内也单调增加. 11. 设下面所考虑的函数都是定义在对称区间(-l , l )上的, 证明:(1)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2)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证明 (1)设F (x )=f (x )+g (x ). 如果f (x )和g (x )都是偶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如果f (x )和g (x )都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 即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2)设F (x )=f (x )⋅g (x ). 如果f (x )和g (x )都是偶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如果f (x )和g (x )都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如果f (x )是偶函数, 而g (x )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 即偶函数与奇函数的积是奇函数.12.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偶函数, 哪些是奇函数, 哪些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1)y =x 2(1-x 2);(2)y =3x 2-x 3;(3)2211x x y +-=; (4)y =x (x -1)(x +1);(5)y =sin x -cos x +1;(6)2x x a a y -+=. 解 (1)因为f (-x )=(-x )2[1-(-x )2]=x 2(1-x 2)=f (x ), 所以f (x )是偶函数.(2)由f (-x )=3(-x )2-(-x )3=3x 2+x 3可见f (x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3)因为())(111)(1)(2222x f x x x x x f =+-=-+--=-, 所以f (x )是偶函数. (4)因为f (-x )=(-x )(-x -1)(-x +1)=-x (x +1)(x -1)=-f (x ), 所以f (x )是奇函数.(5)由f (-x )=sin(-x )-cos(-x )+1=-sin x -cos x +1可见f (x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6)因为)(22)()()(x f a a a a x f x x x x =+=+=-----, 所以f (x )是偶函数. 13. 下列各函数中哪些是周期函数?对于周期函数, 指出其周期:(1)y =cos(x -2);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2π.(2)y =cos 4x ;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2π=l . (3)y =1+sin πx ;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2.(4)y =x cos x ;解 不是周期函数.(5)y =sin 2x .解 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π.14.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31+=x y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01章(质点运动学)习题答案
思 考 题1-1 什么是矢径?矢径和对初始位置的位移矢量之间有何关系?怎样选取坐标原点才能够 使两者一致?答:矢径即位置矢量,是从坐标原点O 指向质点所在处P 的有向线段。
位移 r vD 和矢径r v不同,矢径确定某一时刻质点的位置,位移则描述某段时间内始未质点位置的变化。
矢径是相对坐标原点的,位移矢量是相对初始位置的。
对于相对静止的不同坐标系来说,位矢依 赖于坐标系的选择,而位移则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无关。
若取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才能够使两 者一致。
1-2 在下列各图中质点 M 作曲线运动,指出哪些运动是不可能的?答:(A) 质点只要作曲线运动,肯定有法向加速度,不可能加速度为零。
(C) 在质点作曲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曲线凹的一侧。
(D) 质点只要作曲线运动,肯定有法向加速度,不可能只有切向加速度。
1-3 下列说法哪一条是正确的?(A) 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运动方向也不变.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不管加速度如何,平均速率表达式总可以写成 ( ) 2 / 2 1 v v v += ,其中 v 1、v 2 分 别为初、末速率.(D) 运动物体速率不变时,速度可以变化.答:加速度恒定不变时,意味着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是恒定的。
不是物体运动方向 不变。
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若速率的变化是线性的(加速度恒定)平均速率表 达式才可以写成 ( ) 2 / 2 1 v v v + = , 否则不可以。
只有运动物体速率不变时, 速度可以变化. 才 是正确的。
1-4 如图所示,质点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 a 是恒矢量(a 1=a 2=a 3=a ).试问质点是否能作匀变速率运动? 答:质点作匀变速率运动要求切向加速度是恒量,如图 所示, 质点作曲线运动, 质点的加速度 a 是恒矢量(a 1=a 2=a 3=a) 则切向分量不一样,质点不能作匀变速率运动。
1-5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加速度 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哪一a 3M 1M 2M 3a 3a 3思考题 1-4图aMMMvva =0 (A)(B)(C)(D)a vM av思考题 1-2图种或哪几种?(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E) 圆锥摆运动.答:加速度a 保持不变(意味加速度 a 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运动是抛体运动。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习题解答第一章1. 1mol 理想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过程:(1)恒容下从25℃升温至100℃,(2)绝热自由膨胀至二倍体积,(3)恒压下冷却至25℃。
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 、W 、U ∆及H ∆。
解:将三个过程中Q 、U ∆及W 的变化值列表如下:过程 QU ∆ W(1) )(11,初末T T C m V - )(11,初末T T C m V -0 (2)(3) )(33,初末T T C m p - )(33,初末T T C m v - )(33初末V V p -则对整个过程:K 15.29831=末初T T = K 15.37331==初末T T Q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p=)初末33(T T nR -=[1×8.314×(-75)]J =-623.55JU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v =0W =-)(33初末V V p -=-)初末33(T T nR - =-[1×8.314×(-75)]J =623.55J因为体系的温度没有改变,所以H ∆=02. 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400K 、101.325kPa ,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1) 恒温可逆膨胀到10dm 3,再恒容升温至610K ; (2) 绝热自由膨胀到6.56dm 3,再恒压加热至610K 。
分别求两途径的Q 、W 、U ∆及H ∆。
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 ∆及H ∆?解:(1)始态体积1V =11/p nRT =(0.1×8.314×400/101325)dm 3=32.8dm 3 W =恒容恒温W W +=0ln12+V V nRT=(0.1×8.314×400×8.3210ln +0)J =370.7JU ∆=)(12,T T nC m V -=[)400610(314.8231.0-⨯⨯⨯]J =261.9J Q =U ∆+W =632.6J H ∆=)(12,T T nC m p -=[)400610(314.8251.0-⨯⨯⨯]=436.4J (2) Q =恒压绝热Q Q +=0+)(12,T T nC m p -=463.4J U ∆=恒压绝热U U ∆+∆=0+)(12,T T nC m V -=261.9J H ∆=恒压绝热H H ∆+∆=0+绝热Q =463.4J W =U ∆-Q =174.5J若只知始态和终态也可以求出两途径的U ∆及H ∆,因为H U 和是状态函数,其值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1)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重要性质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 kPa ,温度为40 ℃。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H 4 1%,大气压力为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mol 4.246245mol 313314.860000.10005.53.101t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331221121t m 157.0m 7106083060=⎪⎪⎭⎫ ⎝⎛+=+=+=ρρm m V V V 3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0120===V m ρ 流体静力学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销售管理》分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制定销售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是销售管理的基石。
AA、销售计划B、销售预测C、销售配额D、销售预算2、销售管理过程就是()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
AA、销售计划B、销售预测C、销售配额D、销售预算3、销售计划是指在进行()的基础上,设定销售目标额,进而为具体地实现该目标(B)而实施销售任务的分配,随后编制销售预算,来支持未来一定期间内的销售目标的达成。
(A)销售分配(B)销售预测(C)销售定额(D)销售预算4、在销售预测实践中,()常用于产业用品、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预测。
DA、时间序列分析法B、经理意见法C、销售人员意见汇总法D、购买者意见调查法5、下列选项,()不属于销售人员意见汇总法的优点。
(C)(A)简单明了,比较容易进行(B)预测值可靠性较高,风险较小(C)销售人员对企业的总体规划充分了解(D)适应范围广6、()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配额。
AA、销售量配额B、财务配额C、销售活动配额D、综合配额7、最容易、最经常使用的设置销售量配额的方法是()CA、以该地区现在的销售量为基础,以市场可能增长的百分比来确定当年的配额B、以该地区过去的销售量为基础,以市场应该降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当年的配额C、以该地区过去的销售量为基础,以市场应该增长的百分比来确定当年的配额D、以该地区现在的销售量为基础,以市场应该降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当年的配额8、()不属于财务配额。
AA、收入配额B、费用配额C、毛利配额D、利润配额9、()强调企业应更重视利润而不是销售量。
BA、销售量配额B、财务配额C、销售活动配额D、综合配额10、()不属于销售预算的主要作用。
(A)A、激励作用B、计划作用C、协调作用D、控制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制定销售计划的依据包括()。
(ABC)(A)社会经济发展现状(B)行业发展现状及动态(C)企业的总体计划(D)竞争者的销售管理能力2.定性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AB)(A)经理意见法(B)购买者意见调查法(C)时间序列分析法(D)回归分析法3.销售定额的类型的有()。
电工与电子技术01章 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解答8-1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1)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发射结的偏置电压和集电结的偏置电压应为 。
A .发射结反偏,集电极反偏B .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极正偏(2)晶体三极管是一种 控制型器件。
A .电压 B .电流 C .光电转换 (3)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是 。
A .固定偏置电路B .分压式偏置电路C .共集电极电路 解:(1)B (2)B (3)B 8-2 填空(1)放大电路如果要求噪声低、温度稳定性好,应采用 电路。
电路作为输入级。
B ,则静态工作点将向β=60,I CEO =10μA 5VE题图8-4 解题图8-4解:首先确定U BE ,以判断是硅管还是锗管。
通常,硅管的U BE =0.6 ~ 0.8V ;锗管的 U BE =0.2~ 03V ;在图(a )中,上管脚和下管脚的电位相差0.7V ,可知此管为硅管;在图(b )中,上管脚和下管脚的电位相差0.2V ,可知此管为锗管。
然后,判断管子的类型。
通常当三极管正常放大时,对NPN 型管有V C >V B >V E ,对PNP 型管V C <V B <V E 。
在图(a )中,中间脚的电位最低,并与其它两脚的电位相差几伏,故此脚为C 极,由V B <V E 可确定上管脚为B 极、下管脚为E 极,管子为PNP 型硅管。
同理可确定图(b )中的管子为NPN 型锗管。
完整的三极管见解题图8-4所示。
8-5 试判断题图8-5所示电路中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50=12V6V(a)30K (b)30>-6V+15V(c)题图8-50.76-7m A 3012.-iu (a)(b)CCU +ou (c)CCCU +ou i u (d)(e)iu ou题图8-6解:(a)不能放大。
因为输入信号被C1短路。
将C1去掉即可。
(b)不能放大。
因为三极管是PNP型的,需要用负电源,将UC C 换为-UC C即可。
(c)不能放大。
运营管理第6版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01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第01 章一、名词解释1、运营系统答案:由输入-转换-输出过程构成,包括反馈机制,通过增值这一直接目标实现顾客满意、经济效益最终目标的一种系统。
答案解析:略: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系统。
2、运营管理答案: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控制。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管理。
3、运营战略答案:企业在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善方面所做出的长期规划。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难。
知识点:运营战略:4、产业革命答案: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以机器代替人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应用为特征,实现了劳动分工和标准化生产的工业变革。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产业革命。
5、标准化答案: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标准化。
6、泰勒制答案:泰勒在20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体系。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科学管理原理。
7、精益生产答案:以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为支撑,通过精准定义价值,让设备浪费环节的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卓越绩效的生产模式。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精益生产。
8、大规模定制答案: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以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高效率地进行定制,从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难。
知识点:大规模定制。
9、低碳运营模式答案:对企业的碳源进行分析,跟踪碳足迹,测算其碳排放量,以企业内部小循环为支撑,实现投资、技术引进、产品开发等的低碳运营方式。
数学分析课本(华师大三版)-习题及答案01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习题§1实数1、 设a 为有理数,x 为无理数。
证明:(1)a+ x 是无理数;(2)当a ≠0时,ax 是无理数。
2、 试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不等式的解:(1)x (2x -1)>0;(2)|x-1|<|x-3|;(3)1-x -12-x ≥23-x 。
3、 设a 、b ∈R 。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a-b|<ε,则a = b 。
4、 设x ≠0,证明|x+x1|≥2,并说明其中等号何时成立。
5、 证明:对任何x ∈R 有(1)|x-1|+|x-2|≥1;(2)|x-1|+|x-2|+|x-3|≥2。
6、 设a 、b 、c ∈+R (+R 表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
证明 |22b a +-22c a +|≤|b-c|。
你能说明此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吗7、 设x>0,b>0,a ≠b 。
证明x b x a ++介于1与ba 之间。
8、 设p 为正整数。
证明:若p 不是完全平方数,则p 是无理数。
9、 设a 、b 为给定实数。
试用不等式符号(不用绝对值符号)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1)|x-a|<|x-b|;(2)|x-a|< x-b ;(3)|2x -a|<b 。
§2数集、确界原理1、 用区间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1)|1-x|-x ≥0;(2)| x+x1|≤6; (3)(x-a )(x-b )(x-c )>0(a ,b ,c 为常数,且a<b<c );(4)sinx ≥22。
2、 设S 为非空数集。
试对下列概念给出定义:(1)S 无上界;(2)S 无界。
3、 试证明由(3)式所确定的数集S 有上界而无下界。
4、 求下列数集的上、下确界,并依定义加以验证:(1)S={x|2x <2};(2)S={x|x=n !,n ∈+N };(3)S={x|x 为(0,1)内的无理数};(4)S={x|x=1-n 21,n ∈+N }。
第01章--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 1. 1 (P10)1.“任何系统无体积变化的过程就一定不做功。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解:不对。
体系和环境之间以功的形式交换的能量有多种,除体积功之外还有非体积功,如电功、表面功等。
2. “凡是系统的温度下降就一定放热给环境,而温度不变时则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这结论正确吗?举例说明。
答:“凡是系统的温度下降就一定放热给环境”不对:体系温度下降可使内能降低而不放热,但能量可以多种方式和环境交换,除传热以外,还可对外做功,例如,绝热容器中理想气体的膨胀过程,温度下降释放的能量,没有传给环境,而是转换为对外做的体积功。
“温度不变时则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也不对:等温等压相变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或放热), 如P Ө、373.15K 下,水变成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的汽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3. 在一绝热容器中,其中浸有电热丝,通电加热。
将不同对象看作系统,则上述加热过程的Q 或W 大于、小于还是等于零?(讲解时配以图示) 解:(1)以电热丝为系统:Q<0,W>0(2)以水为系统:Q>0,W=0(忽略水的体积变化) (3)以容器内所有物质为系统:Q=0,W>0(4)以容器内物质及一切有影响部分为系统:Q=0,W=0(视为孤立系统)4. 在等压的条件下,将1mol 理想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1K ,试证明所做功的数值为R 。
解:理想气体等压过程:W = p(V -V ) = pV -PV = RT -RT = R(T -T ) = R5. 1mol 理想气体,初态体积为25dm , 温度为373.2K ,试计算分别通过下列四个不同过程,等温膨胀到终态体积100dm 时,系统对环境作的体积功。
(1)向真空膨胀。
(2)可逆膨胀。
(3)先在外压等于体积50 dm 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50 dm ,然后再在外压等于体积为100dm 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终态。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比较(2)、(3)结果,说明最终浓度及转化率只与始、终态有关,与加入过程无关。
14.解: 平衡浓度/(mol·L1)
N2(g) + 3H2(g) 2NH3(g)
1.0 0.50
0.50
Kc =
c(NH3 )2 c(N2 )c(H 2 )3
= 2.0(mol ·L1 ) 2
若使 N2 的平衡浓度增加到 1.2mol· L1,设需从容器中取走 x 摩尔的 H2。
lg
K
2
=
f Gm (2) 2.303 RT
= 36.50, 故
K
2
=
3.21037
(3) rGm (3) = 2 f Gm (NH3, g) = 32.90 kJ·mol1
lg
K
3
=
5.76,
故
K
3
=
5.8105
由以上计算看出:选择合成氨固氮反应最好。
2
3
2
3
r
H
m
=
315.5
kJ·mol1
由上看出:(1)与(2)计算结果基本相等。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
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4.解:
r
H
m
(3)=
r
H
m
(2)×3-
r
H
m
(1)×2=1266.47
kJ·mol1
15.解:(1)Qp
=
p (H2O) = 2.02105 Pa
p (CO2) = 1.01105 Pa,
p (H2) = 0.34105 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 泳 涛
1.1举例说明由r F r F ⋅=⋅21,或者由r F r F ⨯=⨯21,不能断定21F F =。
解:若1F 与2F 都与r 垂直,则021=⋅=⋅r F r F ,但显然不能断定21F F =; 若1F 与2F 都与r 平行,则021=⨯=⨯r F r F ,也不能断定21F F =;
魏 泳 涛
1.2给定力)32(3k j i F ++-=,其作用点的坐标为)6,4,3(---。
已知OE 轴上的单位矢量)(3
3k j i e ++=,试求力F 在OE 轴上的投影以及对OE 轴之矩。
解:力F 在OE 轴上的投影
4321)(3
3)32(3=++-=++⋅++-=⋅=k j i k j i e F OE F 力F 对坐标原点O 之矩
魏 泳 涛
1.3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cm 8=a 、cm 4=b 、cm 3=h ,力1F 和2F 分别作用于棱角A 和B ,方向如图示,且N 101=F ,N 52=F 。
试求1F 在图示各坐标轴上的投影和2F 对各坐标轴之矩。
解:力1F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魏 泳 涛
1.4 轴AB 在Ayz 平面内,与铅锤的Az 轴成α角。
悬臂CD 垂直地固定在AB 轴上,与Ayz 平面成θ角,如图所示。
如在D 点作用铅直向下的力P F 。
并设a CD =,h AC =,试求力P F 对A 点之矩及对AB 轴之矩。
解:由于力P F 平行于z 轴,所以,0P P ==y x F F ,P P F F z -=, 0)(P P P =-=y x z yF xF m F )(P F x m 和)(P F y m 只与D 的x 及y 坐标有关。
D 的x 坐标:θsin a ; D 的y 坐标:αθαcos cos sin a h +; P F 对x 轴之矩:)cos cos sin ()(P P αθαa h F m x +-=F ; P F 对y 轴之矩:θsin )(P P a F m y =F ; 所以P F 对点A 之矩为:j F i F F m )()()(P P P y x A m m += 轴AB 的方向向量:)cos (sin k j e αα+= 于是得到P F 对轴AB 之矩:αθsin sin )()(P P P a F m A AB =⋅=e F m F
魏 泳 涛
1.5正三棱柱OABCDE 的高为cm 210,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cm 10。
大小为N 10的力P F 作用于棱角D ,力的作用线沿侧面的对角线DB ,如图示。
设沿图示各坐标轴的基矢量为i 、j 和k ,试求力P F 的矢量表示,以及力P F 对O 点之矩和对CE 轴之矩。
魏 泳 涛
1.6单位矢量分别为1e 和2e 的两相交轴的夹角为θ,处于两轴所在平面内的力F 在这两轴上的投影分别为1F 和2F ,试求力F 的矢量表示。
解法1:构建两个正交的单位矢量,并用此二矢量来表达力F 。
2 1e 和2e 方向上的两个分力来表示,如图243143cos cos F F =+=+F F F F θθ 联立求解后,得:
θ
θθθ21242213sin cos sin cos F F F F -=-=F F 因此,力F 的矢量表示为
221212212413sin cos sin cos e e e F e F F θ
θθθF F F F -+-=+=
魏 泳 涛
1.7给定三力:k j i F 5431++=,作用点为)1,2,0(;k j i F 6222-+-=,作用点为)4,1,1(-;k j i F 233+--=,作用点为)1,3,2(。
试求力系的主矢,及其对坐标原点O 的主矩。
解:主矢k j F F +==∑'3i R 主矩k j i k
j i k j i k j i M 94132
31132
622411543120--=--+---+=O
魏 泳 涛
1.8如图所示,已知a OB OA ==,a OC 3=,力1F 、2F 和3F 的大小均等于P F 。
试求力系的主矢,及其对坐标原点O 的主矩。
魏 泳 涛
1.9如图所示,已知a OC OB OA ===,P 321F F F F ===。
试求力系的主矢,及其对坐标原点O 的主矩。
魏 泳 涛
1.10证明:任意给定力系对空间任意两点的主矩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彼此相等。
证明: 如图,任取两点A 、B ,力i F 对其矢径分别为Ai r 和Bi r 。
对A 和B 点主矩分别为 ∑⨯=i i Ai A F r M ;∑⨯=i i Bi B F r M
注意到
Bi AB Ai r r r +=
由于∑⨯i i AB F r 与AB r 和∑i i F 都垂直,因此有 AB B AB B i i AB AB A r M r M F r r M ⋅=⋅+⨯=⋅∑)( 由此得证。
魏 泳 涛
1.11证明: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标积是一个与矩心位置无关的常数。
证明:接上题,由于∑⨯i i AB F r 与∑i
i F 垂直,因此有
∑∑∑∑⋅=⋅+⨯=⋅i
i B i i B i i AB i i A F M F M F r F M )(
所以A 、B 的任意性,可知力系的主矢与主矩之标级与矩心为之无关。
魏 泳 涛
1.12试证明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受不平行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提示:首先证明此三力共面)
证明:设三力为1F 、2F 和3F ,由于三力平衡,因此该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也为零。
考察2F 和3F 构成的子力系,显然,该子力系的主矢为1F F -=''R
,对力1F 作用线上任意点A 的主矩0='A M 。
再考察该子力系对力2F 作用线上任意点B 的主矩:)(3F m M B B
=',即,该子力系对点B 的主矩就是力3F 对B 之矩。
根据题1.11的结论,有
13)(0F F m F M F M ⋅-='⋅'='⋅'=B R B R A 即,3F 对B 之矩与1F 垂直。
显然,3F 位于点B 与1F 作用线确定的平面内,也即3F 与1F 共面。
同理,2F 与1F 共面。
即刚体受不平行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共面。
如图,设2F 和3F 交于点O ,则将此二力平移至该点,则2F 和3F 的合力可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律确定为作用于点O 的力R 'F 。
由于1F 、2F 和3F 构成平衡力系,则1F 和R 'F 也构成平衡力系。
根据二力平衡定理,1F 和R 'F 共线,即1F 也过点O 。
由此得证。
魏 泳
涛
1.13 试画出下列图示物体的受力图。
除已表明者外,各物体自重不计,摩擦不计。
解:
(a)圆柱C
(b)杆AB
(c)梁AB
(d)梁AC 三力汇交形式
(e)杆AB 、BD
魏 泳 涛
(f)梁AB
(g)杆AB 、CD C D E 是二力构件
魏 泳 涛
1.14试画出下列图示物体的受力图。
除已表明者外,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摩擦不计。
(a)圆柱
A 、B
(b) 杆AB 、DH
(c) 杆AB 、AC
(d) 杆OA 、BD 和整体
魏 泳 涛
(e) 圆柱A 、B
(f)杆OA 、AB 和滑块B
假设销钉A 不在任何一个杆上,则两杆的受力图如下。
此时销钉A 的受力图如下。
魏泳涛
也可将销钉
A看成是在任何一个杆件上,如AB杆上,此时AB杆的受力图如上。
(f)梁AC、BC和整体
(g)杆AB、滑轮C和整体
(i)杆OA、AB(含滑块)
魏 泳 涛
AB N 和O
N 构成力偶
(i)构件AB 、CD 和整体
E N 和C N 构成力偶。
AB 构件A 处的约束反力方向也可用三力汇交定理来确定,如下图。
(k)杆AC 、BC 和整体
魏 泳 涛
绘制整体受力图时,可首先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确定A 处约束力方向;然后按同样方法确定杆AC 在C 处的受力方向。
在绘制BC 受力图时,假定销钉B 不在BC 杆上;也可认为销钉B 在BC 杆上。
销钉B 不在BC 杆上 销钉B 在BC 杆上
当然,也可不用三力汇交定理,则受力图如下 销钉B 不在BC 杆上 (k)杆AC 、BC 、DE
魏 泳 涛
(m)钢架AB 、CD 、DE 和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