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传爆药配方设计

合集下载

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火(炸)药是一种能够产生巨大爆炸威力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和民用领域。

火药的合成和制造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许多化学反应、物料配比和工艺流程。

深入了解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对于提升其性能、确保安全生产以及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火(炸)药的定义与分类开始,介绍火(炸)药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并详细阐述其主要成分和特性。

接下来,将对火(炸)药合成技术进行概述,包括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合成方法和工艺流程以及合成材料选择与优化。

此后,将对火(炸)药制造技术进行解释说明,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材料配比与混合技术以及生产过程控制与安全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未来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解释说明的深入研究,增进读者对于火(炸)药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火(炸)药技术的创新发展。

最终目标是推动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探索其更广泛而合理的应用。

2. 火(炸)药合成和制造技术解释说明2.1 火(炸)药的定义与分类火(炸)药是一种能够产生高温、高压和爆炸性反应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火(炸)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火(炸)药包括黑色火药、无烟火药、TNT(三硝基甲苯)等。

2.2 火(炸)药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火(炸)药实现爆炸反应主要依赖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来说,火(炸)药中含有可供氧化剂和可还原剂两种物质。

化学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能量并释放出高温和高压气体。

这种反应常称为爆轰反应。

2.3 火(炸)药的主要成分和特性不同种类的火(炸)药有其特定的成分和特性。

熔铸载体炸药的研究进展

熔铸载体炸药的研究进展

熔铸载体炸药的研究进展陈方1,刘玉存1,王毅2,张庆华2(1.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99)摘要:熔铸炸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军用混合炸药,其性能与载体炸药的选用密切相关。

综述了熔铸载体炸药的国内外现状,简要介绍了以2,4,6⁃三硝基甲苯(TNT )为代表的13种早期合成的熔铸载体炸药(如2,4⁃二硝基苯甲醚(DNAN )等)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爆轰性能,并分析其优缺点。

详细介绍了近十年新合成的包括硝酸酯类、硝基类、硝胺类、叠氮类等16种潜在的熔铸载体炸药(如3,3′⁃联(1,2,4⁃噁二唑)⁃5,5′⁃二甲基硝酸酯(BOM )等)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与爆轰性能,分析了其性能优劣及实际应用所面临的问题等,讨论了分子不同主体结构和官能团对化合物性能的影响,认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升分子结构对炸药性能影响的认识,设计并合成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熔铸载体炸药,以满足熔铸炸药应用要求。

关键词:熔铸载体炸药;合成;性能;分子结构中图分类号:TJ55;O64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43/CJEM20200711引言熔铸炸药是一类在熔化后的液相载体炸药(如TNT )中加入固相高能主炸药(如三亚甲基三硝胺(RDX )、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 )等),再固化成型的混合炸药,这类炸药在军用混合炸药中能占到90%[1]。

传统的熔铸载体炸药TNT 存在诸多缺点,如能量偏低、力学性能不理想、安全性能差、毒性大等。

为此,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新的液相载体炸药替代当前所用的TNT 。

理想的载体炸药应满足以下要求:(1)熔点低于110℃[1],最佳范围为80~100℃,便于利用蒸汽熔化;(2)熔点和分解温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值越大越好,最好超过100℃);(3)高密度和更好的能量性能;(4)低蒸汽压及低吸入毒性[2];(5)感度低;(6)绿色合成等,而这些性能彼此之间往往也存在着一些矛盾。

第四章常用工业炸药概述

第四章常用工业炸药概述

第三章工业炸药第一节混合炸药的组分本节掌握重点与考核要点:1.我国在唐朝就出现黑药配方,用硫磺、硝石和木炭三种组分配制。

2.民用黑火药的一般配比是硝酸钾:硫磺:木炭=75:10:15。

3.黑火药大约是在11~12世纪传入非洲国家的。

4.人类对爆破的研究与应用起源于我国黑火药的发明和发展。

5. 根据史料记载,黑火药传人欧洲后,匈牙利人首先将黑火药用于开采矿石。

6.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1865年发明了以硝化甘油为主要组分的达纳迈特炸药。

7. 混合炸药的组分一般含有以下三种:氧化剂、可燃物和附加物。

8.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9.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工业索类火工品属于原国防科工委、公安部公布的《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中的民爆物品。

10.起爆器、欧姆表不是民用爆炸物品。

一、工业炸药的历史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人类对爆炸的研究与应用,渊源于我国黑火药的发明和发展。

早在公元808年以前,我国炼丹家就发明了以硫磺、销石和木炭3种组分配制的黑火药(民用黑火药的一般配比是硝酸钾:硫磺:木炭=75∶10∶15)。

13世纪黑火药经印度、阿拉伯传入欧洲,直到1627年,匈牙利将黑火药用于采掘工程,从而开拓了工程爆破。

黑火药作为独一无二的炸药,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一直到1865年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了以硝化甘油为组要组分的达纳迈特炸药之后,工业炸药才步入了多品种时代。

我国从1959年开始研制浆状炸药,60年代中期在矿山爆破作业中获得应用,70年代初期,我国浆状炸药发展十分迅速。

二、混合炸药的组分混合炸药是目前工程爆破中应用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类炸药。

混合炸药大多是针对用途而涉及到,它们的物理、化学和爆炸性能是多种多样的,原料、配方和工艺过程也不相同。

火工品设计

火工品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火工品设计专业: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班级: 116021 指导教师姓名:郝志坚能源与水利学院目录前言 (2)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3)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3)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4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3)5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3)6附录 (4)前言课程设计是火工品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一般不多于两周)。

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火工品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类火工品结构的整个设计、作用原理等,更应该注重火工品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火工品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火工品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次课程设计集中 2 周时间进行。

本课程设计是《火工品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本门课程的认识,实际接触一下实际工程的实例,培养同学的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各种火工品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掌握火工品结构的整体设计要求及工艺规程。

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火工品结构,设计相关的火工品制造工艺。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1)掌握常见火工品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

(2)按指导教师要求完成一些常见火工品的设计,综述在火工品设计中常见的问题;(3)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并会总结规律,具备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按时上交课程设计成果/产品或设计说明书。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形性能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形性能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型性能研究一. 引言聚能装药战斗部主要用来贯穿和破坏某些特殊的目标,如车辆、指挥所等典型结构。

对目标的破坏是借助于高速弹丸贯穿体在目标相当小的面积上沉积大量动能来实现的。

战斗部主要由金属药型罩、壳体、炸药装药和起爆序列组成.装药爆炸后,爆炸产物产生足够的压力加速大锥角药型罩,从顶部发生翻转,形成高速弹丸,简称EFP。

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简称EFP,又称自锻破片,是通过金属药型罩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依靠炸药化学能转变而得来的动能侵彻目标的类似弹丸的高速侵彻体。

与普通破甲弹相比,爆炸成型弹丸有以下优点:(1)对炸高不敏感。

普通破甲弹对炸高敏感,炸高在2~5倍弹径时破甲效果较好,而炸高10倍弹径以上时破甲效果明显降低。

由于爆炸成型弹丸爆炸形成的是弹丸,不像射流容易拉长或断裂,所以对炸高不敏感,在几十倍弹径的炸高下仍能有效作用。

(2)反应装甲对它的干扰小。

反应装甲对射流破甲弹有致命威胁,其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切割了射流,从而使破甲效果大幅度下降。

爆炸成型弹丸爆炸后形成的弹丸长度较短,反应装甲被其撞击有可能不被引爆,即使引爆,形成的破片也作用不到弹丸上,因而对其侵彻效果的干扰小。

(3)侵彻后效大。

破甲射流在侵彻装甲后只剩少量射流进入坦克内部,破坏作用有限。

爆炸成型弹丸不仅大部分进入坦克内部,同时坦克装甲在受到弹丸撞击时大量崩落,也形成有破坏作用的破片。

影响EFP成型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炸药的爆压、爆速,药型罩材料的密度,药形罩几何形状、厚度,隔板的形状等都对EFP成形性能以及侵彻性能有着很大影响.因而研究这些参数对EFP 成型性能的影响对于EFP战斗部的设计而言是很重要的。

二. 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聚能装药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很多,如起爆系统及其起爆位置;高能炸药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及其爆轰性能;壳体的材料与制造工艺;药型罩密度、对称性、强度及延展性等.根据聚能装药的使用目的,经数次试验及对穿孔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如下的聚能装药结构。

导爆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及发展趋势

导爆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及发展趋势

导爆管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及发展趋势前言:塑料导爆管(简称导爆管)在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爆破工程中网络连接必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导爆管的种类、起爆原理、生产工艺国内外的开发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导爆管又称非电导爆管。

为内壁涂有混合炸药粉末(炸药与金属粉混合物)的塑料软管。

由内径1.5毫米、外径3毫米左右的高压聚乙烯材料制成,混合炸药配比是黑索金91%,铝粉及其他成分9%(普通变色导爆管导爆药配比为RDX75%:Al 25%),涂层药量14~16毫克/米。

可由各种雷管、导爆索、击发枪、专用激发枪及引火头等引发。

引发后管内形成一种特殊的爆轰,其爆轰波以恒速传播。

它只能引爆雷管而不能引爆炸药,传播性能好,遇火燃烧而不被激发,抗冲击能力强,抗水及抗电性能俱佳,且具一定强度,成本低,已普遍使用,导爆管在我国发展迅速且前景良好。

二.制造工艺塑料导爆管制造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不同企业的工艺条件大同小异,其工艺主要是导爆药加工与塑料导爆管拉制这两部分。

塑料普通导爆管的拉制就是高聚氯乙烯料进入塑料挤出机的进料漏斗后,边加热边挤压,并通过机头的圆环形口模成型。

在机头成形的同时,由混合药粉的加料装置定量给料。

内壁有混合药粉涂层的塑料导爆管,由牵引机通过导轮经冷却水池拉出,检测装置检查药量、管径后即可在收卷机上收卷或切割机切割。

塑料高强度导爆管的拉制具体流程就是高聚氯乙烯料进入塑料挤出机的进料漏斗后,边加热边挤压,并通过机头的圆环形口模成型。

在机头成形的同时,由混合药粉的加料装置定量给料。

内壁有混合药粉涂层的塑料导爆管,由牵引机通过导轮经冷却水池拉出,检查装置检查药量后再经多次烘箱加热由牵引机对其拉伸,经几次拉伸后在由包覆模具在外层包覆一层管材,再由牵引机经冷却水槽拉出,再次对其加热拉伸,拉伸完成后再经管径检查装置检查,检查完成后即可在收卷机上收卷或切割机切割。

三.导爆管分类一)变色导爆管普通导爆管传爆前后外观上无明显变化,只有在较强光线下逐根仔细对照方能鉴别是否传爆,存在安全隐患。

新型云爆剂液相组分配方设计及毁伤威力

新型云爆剂液相组分配方设计及毁伤威力

新型云爆剂液相组分配方设计及毁伤威力宋先钊1,江军1,安高军2,王永旭3,崔赛楠2,李斌1,解立峰1(1.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安全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4;2.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北京102300;3.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浙江宁波315103)摘要:为探索毁伤威力较优的新型云爆药剂液相组分,以聚甲氧基二丁基醚、聚甲氧基二甲醚、正丁醇和仲丁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典型燃料环氧丙烷为对照,采用压力测试系统、高速录像和红外热成像仪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了上述5种燃料在以18g 黑索今(RDX )为中心分散药及160g 梯恩梯(TNT )为二次起爆药柱时的云爆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聚甲氧基二甲醚的临界起爆能高于其他3种燃料。

热辐射损伤半径大小关系为:环氧丙烷(18.9m )>仲丁醇(16.6m )>正丁醇(16.0m )>聚甲氧基二丁基醚(15.6m )>聚甲氧基二甲醚(12.0m )。

运用PROBIT 方程评估该5种燃料对人和建筑物的毁伤效果,结果表明,丁醇类燃料(正丁醇、仲丁醇)对人和建筑物的毁伤效果优于聚甲氧基醚类燃料(聚甲氧基二丁基醚、聚甲氧基二甲醚),而环氧丙烷的毁伤效果最优。

关键词:燃料空气炸药;液态燃料;毁伤评估中图分类号:TJ55;O383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43/CJEM20202231引言燃料空气炸药[1](fuel air explosive ,FAE )是通过爆炸抛撒的方式,将燃料分散到空气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使得可燃云雾发生爆轰达到毁伤的目的。

其具有爆轰体积大、正压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对隐蔽目标和软目标毁伤效果好,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对人员造成伤害[2]。

FAE 一般分为二次引爆型(DEFAE )和一次引爆型(SEFAE )两种类型[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的手段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贵大勇等[4]研究了几种典型的云爆剂的威力,得到如下典型液态燃料综合威力性能排序:正己烷>1⁃戊烯>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环氧丁烷>乙醇>环氧丙烷>丙酮>甲醇>2⁃硝基丙烷>硝酸异丙酯>硝基甲烷。

金属爆炸焊接专用炸药的配方研究

金属爆炸焊接专用炸药的配方研究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46·2022年第1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2)14-0146-03金属爆炸焊接专用炸药的配方研究侯志明(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66000)摘要:爆炸焊接方式(以炸药为能源)是利用炸药的爆轰能量产生的压力将两层或多层金属材料有效地焊接在一起,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焊接新技术。

选用了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混合物作为低爆速金属爆炸焊接专用炸药的稀释剂,既达到降低炸药爆速以满足金属板爆炸焊接的要求,又不会影响炸药本身的密度、流散性等关键性能,采用现有膨化硝铵炸药产品与稀释剂混合的炸药均匀性好、流散性佳,还能防止炸药吸潮结块,产品生产与原有的生产线、生产工艺相适应,能很好地满足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需求。

关键词:金属板爆炸焊接;专用炸药;稀释剂;混合中图分类号:TG456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2.14.047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在石油、船舶、海水淡化、化工、水利、电力、机械加工、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

国内企业年产能难以满足目前国内市场需求。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钛金属复合板项目,本文对福建海峡科化永安分公司的膨化硝铵炸药进行了现场金属板焊接试验和现场测试,发现试验金属板焊接成型率低且金属板焊接处凹凸不平,效果不良。

结合国内外关于金属爆炸焊接炸药的文献阐述及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讨论[1],认为现有炸药配方及爆炸性能主要针对的是矿山开采、土石方爆破工程而设,爆速偏高,做功能力偏强,无法满足金属板爆炸焊接的需要。

所以,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现场试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并提出金属焊接专用炸药的配方方案修正建议。

12号岩石膨化硝铵炸药配方和生产工艺膨化硝铵炸药连续生产线在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1.1万t,于2018年完成转产验收并投入使用。

文献检索课程设计.

文献检索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文献检索考核作业专业:安全工程班级:11040243学号:1104024344姓名:陈海东文献检索一、检索课题:黑索今炸药制备新工艺New preparation of RDX中文关键词:黑索金、黑索斤、制备工艺、新工艺英文关键词:RDX、preparation中文检索式:SU=黑索金+ RDX + 黑索今*制备* Date:2000-2014 英文检索式:(‘RDX’)AND(‘preparation process’)二、检索过程三、查找2000年以来的文献,检索界面截图四、参考文献相关信息(提名、作者、出处及文摘)中文文献1.芮久后.赵雪高致密球形黑索今晶体的制备和性能 [期刊论文] -兵工学报2013(12.陆铭,陈煜,罗运军.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包覆RDX的研究[J].推进技术,2005,(01):89-92.doi:10.3321/j.issn:1001-4055.2005.01.021.3.齐秀芳.何俊蓉.程广斌.吕春绪 1-甲基咪唑硝酸盐辅助直接硝解法制备降感RDX [期刊论文] -含能材料2013(4)4.周润强曹端林王建龙李永祥硝酸脲与黑索今混合炸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期刊论文] 《含能材料》 - 2007年2期5.彭加斌刘大斌吕春绪杨云龙魏慧春反相微乳液-重结晶法制备纳米黑索今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 《火工品》 ISTIC PKU - 2004年4期6.赵雪,芮久后,冯顺山. 重结晶法制备球形化RDX[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01):5-7.7.王为民,赵晓利,张小宁. 高速撞击流技术制备炸药超细微粉的工艺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1,(01):52-54.doi:10.3969/j.issn.1007-7812.2001.01.018.8.李江存.焦清介.任慧.李冬层层组装法制备NC-BA-RDX包覆球 [期刊论文] -固体火箭技术2008(3)文] -弹道学报2003(3)术研究[期刊论文] 《含能材料》 ISTIC PKU - 2009年6期度 [期刊论文] -爆炸与冲击2004(4)报》 2001年6期英文文献1.Rui, Jiu-Hou ; Zhao, Xue A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high density RDX crystal(对高密度的RDX晶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Binggong Xuebao/Acta Armamentarii, v 34, n 1, p 41-44, January 2013;翻译:介绍了高密度的RDX的制备方法。

微通道用挤注型传爆药研究

微通道用挤注型传爆药研究
2 0 1 3 年0 2月
火 工 品 I NI T I A T O R S& P Y R oT E C H NI C S
2 0 1 3 年第 1 期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 1 4 8 0( 2 0 1 3) 叭. 0 0 3 2 — 0 4
微通道用挤 注型传爆药研 究
c h a r g e f o mu r l a Wa s s u l t s s h o we d he t c h a r g e p r o c e s s wa s i f t f o r e x p l o s i o n n e t wo r k . h e T b o o s t e r wa s l i n k e d
爆炸 网络是一种起爆 和点 火控制技术 ,由沟槽通
相沉积法 主要用 于小 型精密的爆炸 网络 ,装 药均匀 ,
道、 拐角 、 扩爆点组成 , 可按照一定逻辑功能进行传
c l o s e l y nd a s mo o hl t y , a n d he t c h a r g e d e n s i t yw a s 1 . 3 7  ̄c m 3 i n he t ro g o v e c h a n n e 1 . he T b o o s t e r wi t h o p t i mu mf o mu r l a h a da h i
0 . 8 m m xO . 8 mm s e c t i o n s i z e Wa s 7 1 38 m/ s nd a 6 9 79 r n / s r e s p e c i t ve l y . h e T l i n e r a c r i t i c a l d i me n s i o n wa s a bo ut 0. 5mm x 0. 5 mm .

火工品设计

火工品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火工品设计专业: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班级: 116021 指导教师姓名:郝志坚能源与水利学院目录前言 (2)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3)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3)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4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3)5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3)6附录 (4)前言课程设计是火工品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一般不多于两周)。

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火工品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类火工品结构的整个设计、作用原理等,更应该注重火工品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火工品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火工品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次课程设计集中 2 周时间进行。

本课程设计是《火工品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本门课程的认识,实际接触一下实际工程的实例,培养同学的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各种火工品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掌握火工品结构的整体设计要求及工艺规程。

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火工品结构,设计相关的火工品制造工艺。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1)掌握常见火工品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

(2)按指导教师要求完成一些常见火工品的设计,综述在火工品设计中常见的问题;(3)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并会总结规律,具备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按时上交课程设计成果/产品或设计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了解国内外熔铸炸药载体研究现状及现今许用熔铸炸药配方,设计一种以CL-20为固相,DNP为液相载体,运用kamlet半经验式和Urizar式计算当实际密度达到理论装药密度90%以上的爆速大于8000m·s-1的初步配方。

熔铸成预订形状,测试爆速、相容性、临界直径等,通过工艺处理及添加剂来提高药剂的冲击波感度和爆轰冲能,最终确定配方。

关键字:熔铸炸药、载体炸药、DNP、CL-20、爆速、临界直径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arriers for melt-cast explosives and permissible cast explosive formu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now,a kind of melt-cast explosive formulation was designed that consists of a solid and liquid phase by CL-20 and DNP respectively,initial formulation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kamlet semi-empirical formula and Urizar,then finding the formulation with detonation velocity greater than 8000m·s-1 when the actual density exceeds 90% the density of theoretical charge。

Finally,casting the useful formulations become desire shape,testing the detonation velocity,compatibility and critical diamete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hock wave sensitivity and detonation we can treat process and add to additives,then the promising formulation will be gained。

Keywords:cast explosives, explosives of carrier,DNP,CL-20, detonation velocity,critical diameter1 引言1.1 设计背景随着高科技武器的快速发展,武器系统对弹药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不仅要求能高效精确的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和毁伤,并且武器研究人员把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作为主要目标[1]。

对常见的注装法、压装法和螺旋装药法装药工艺而言,压装法是一种很古老的装药方法,用于压装法的炸药较广和压装药柱的冲击波感度比注装药柱明显的大这两个显著特点,使压装法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装药方法。

如上所述,由于压装药柱的冲击波感度明显大于注装药柱,这是由于压装药柱的结构特点所决定它受冲击波作用时,很容易产生热点而发展成为爆轰。

故当今武器系统中多采用压装传爆药柱对主装药进行起爆,小口径弹药也必须用压装法装药,为的是弹药能适时的确实起作用。

但是压装法的应用也有一定局限性,如形状复杂、药室有突起部分的弹体,采用压装法的药柱其机械性能、装药密度等也会受到限制。

其次由于钝感主装药的出现,对引信爆炸序列中的传爆药柱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圆柱形传爆药柱很难适应钝感主装药的可靠引爆要求。

而注装法的装药密度、机械性能、连续化等都优于压装法,且可以注装为各种形状,可以通过聚能效应来提高传爆药柱起爆能力。

但由于注装法对炸药的特殊要求,如熔铸炸药载体及高能主体炸药的选择,熔铸过程中对熔铸炸药常见的疵病如气孔、缩孔、裂纹等,这些都给熔铸炸药的配方设计及制备带来了障碍,故许多炸药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对一些熔点较高、且接近于熔点要分解的炸药,只能以固相颗粒加入到熔化旳TNT或其它低熔点炸药中,作为注状混合炸药来使用。

众所周知,传爆药是一类由猛炸药组成的物质,其冲击波感度高于相应的主装药。

在实际的使用中,人们通常把传爆药制成导爆管、导爆药柱、传爆管、传爆药柱、扩爆元件及爆炸逻辑网络等元件。

传爆药品种、能量、传爆方式、安全性及其同主装药的匹配关系,是武器和引信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2]。

在设计引信时,以前往往重视可靠性,忽视安全性,造成武器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差,有时出现意外事故,因此,二者必须同时兼顾。

在传爆药的发展史上大概经历了单质炸药、熔铸炸药、挠性炸药及钝化黑索金及其他猛炸药等阶段,这是人类对能量和安全性双重要求下而不断改进配方的结果。

传爆药是邻近主装药的用以传递和扩大爆轰波的炸药,故其作为主发装药应有足够的起爆能力用于起爆主装药,而作为被发装药则应有足够的冲击波感度,以便能被雷管可靠起爆。

而对于现今的压装传爆药柱而言,弱的力学性能、密度低及在压装时的危险性等的考虑,所以决定探索熔铸传爆药的可行性。

1.2 设计目的及意义高能炸药的固相颗粒加入到熔融态炸药基质中形成悬浮状流动态进行铸装的混合炸药统称为熔铸炸药。

在20世纪初以 TNT 为基的熔铸炸药开始广泛替代以苦味酸为基的易熔混合炸药,普遍装填于榴弹、反坦克、破甲弹、地雷、火箭弹、导弹等各类弹药,曹端林等[3]对现今国内外熔铸炸药载体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近20年来发展的18种熔铸炸药载体的物化性能、爆轰性能及合成方法,分析了它们作为载体炸药的优缺点;Ravi Pasupala[4]等对20多种载体炸药进行了综述,对其结构式、性能参数和合成路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通过了解,发现以 TNT为载体的熔铸炸药在军用混合炸药的比例曾高达90%以上。

由于熔铸炸药成本低廉、成型性能好、适应各种形状药室的装药、自动化程度高等,故其在军用混合炸药中的地位还无可替代。

由于熔铸炸药各方面的优越性能,对设计一种熔铸传爆药配方以满足其在传爆序列中可靠而稳定的传递和扩大爆轰波的作用带来了可能。

但对于绝大多数熔铸炸药来说,粗结晶、缩孔、气孔、裂纹等均为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疵病。

粗结晶的药柱结构疏松,密度和强度都较低,当炮弹发射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可能使药柱破裂摩擦而造成膛炸,且粗结晶药柱的爆轰感度低,还容易引起药柱起爆不安全等。

药柱中的缩孔、气孔和裂纹,都会使药柱强度降低,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在炮弹发射时导致膛炸。

所以注装工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获得无疵病的优质药柱,这样才能保证熔铸药柱的力学性能、安全性和能量输出等。

郑宝辉等[5]对国内外熔铸炸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熔铸炸药是目前战斗部最主要的装药方式之一,但是现有以 TNT 为载体的熔铸炸药配方在能量、安全性、装药质量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主要为以TNT为载体的熔铸炸药存在着渗油、空隙、机械性能差等特点,且其能量性能主要取决于基本药的含量,基本药含量越高能量越高,但随着基本药含量的变高其粘度就会变大,使其铸装性能下降,以至无法装填。

而熔铸炸药中炸药熔融体系的流变性是影响其浇铸性能、成型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表面光滑的球形固相材料、进行颗粒级配、加入添加剂等都是改善流变性能的有效方法。

为改善熔铸炸药的工艺性能,李俊龙[6]等认为一般可以加入添加剂以改变黏度,利用加入适量电性的表面活性物质,可使其首先吸附在主体炸药粒子表面,减少熔铸炸药流动的内摩擦,既起到润滑的作用,又可防止主体炸药粒子过多地吸附熔态炸药载体,使游离的炸药载体增多,降低熔融炸药的黏度,便于工艺操作。

反之如果粘度太小,同样可以加入添加剂来改变。

王政等[7]以球形化RDX/DNAN为基的高致密熔铸装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配比下球形化RDX的TNT基高致密炸药相对于使用普通RDX的TNT基高致密熔铸炸药,其密度更高,冲击波感度更低。

对提高配方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新思路。

李子锋等[8]研究了添加剂对B炸药(40TNT/60RDX)流变性的影响,实验后发现: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的两部分添加剂,其极性基团优先吸附在RDX 表面,非极性基团则起到隔离RDX和TNT的作用;添加剂非极性基团的结构对降低40TNT/60RDX的黏度有一定的影响,带侧链结构的添加剂的降黏效果比直链结构添加剂明显。

而主体炸药的能量性能又是决定熔铸炸药输出能量的又一关键因素,NTO、HMX、TATB、CL-20等高能量密度材料由于对炸药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应运而生。

这些对传爆药的高能输出提供了可能。

通过研究国内外熔铸炸药载体和高能炸药来设计一种熔铸传爆药配方以达到对现今要求的钝感主装药的可靠起爆,同时用kamlet半经验式计算当实际密度达到理论装药密度90%以上的爆速大于8000m·s-1,药柱临界直径小于0.5mm,熔点低于100℃的配方要求,用MS软件模拟等进行模拟,通过对熔铸工艺的探索和改进以制造出符合力学性能、安全性能的药柱,因此对熔铸传爆药来说这些都必须在配方设计及制备中得以解决。

2 配方成分选择参考国内外熔铸炸药配方设计,如Pentolite(50%PETN+50%TNT)、B炸药(59.5%RDX+39.5%TNT+1.0%蜡)和Cyelotol(60%~75%RDX+25%~40%TNT)等[9],发现大多数熔铸药配方均以载体炸药和基本药的形式来设计熔铸药配方,且均以基本药来提供主要能量输出。

故现主要目的为熔铸炸药连续相和主体炸药的选择。

2.1 熔铸炸药连续相选择熔铸炸药载体可通过硝硫混酸、发烟硝酸和硝酸-乙酸酐等硝化剂硝化合成,由此可知其合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危害。

由于熔铸炸药的熔铸、成型工艺和环保要求,理想的熔铸炸药应该具有以下性质:(1)熔点为70~120℃;(2)低蒸汽压(较低的毒气吸入量);(3)在熔点和化学分解开始之前有足够的电荷分离;(4)冷却时没有收缩和扩张;(5)弹药和弹壳间没有间隙;(6)高密度和优良的爆炸性能:(7)不过早爆炸;(8)绿色合成[3]。

通过对国内外熔铸炸药研究现状的了解,蒋秋黎等[10]在寻找替代TNT的用于熔铸炸药的液相载体时,对TNAZ/DNTF 最低共熔物进行了研究和表述,其性能结果如表1:表1 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表炸药密度/(g·cm -3)爆速/(m·S -l)爆热/(J·g-1)TNAZ 计算值实测值1.841.649000753060275168DNTF 计算值实测值1.931.739250804060545478TNAZ/DNTF 计算值实测值1.881.738824796260385454B炸药计算值实测值1.741.657757711651094774由表1知,TNAZ/DNTF比例为60/40时最低共熔物的熔铸密度可达92.0%最大理论密度,均高于纯的单体,其实测值为ρ=1.73g·cm-3,爆速7962m·s-1,爆热5454J·g-1,基本高于B炸药的理论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