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太极拳史——真相大白(1)太极拳源自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太极拳史——真相大白(1)太极拳源自道家
太极拳源自道家
太极拳“源自道家,由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大成而开创”的说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似乎是一种定论。
然唐豪(陈子明的学生)及后来的顾留馨(陈照丕的弟子)却提出了异议,宣称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家沟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虽然,其提出的论据漏洞百出,并被太极拳界学者们不断抨击,但近世陈氏后人仍坚持唐、顾之说,广为宣传,甚至国家体委也下结论说“太极拳创自陈家沟的陈王廷”,从而造成世界范围内太极拳爱好者们的疑惑、混乱甚至误解。
然而,2002年在河南博爱县(原河内)唐村发现的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李氏第十世李元善编修的《李氏家谱》、王堡村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编着的《王堡枪谱》、李氏后人抄录的乾隆年间的《太极拳谱》、以及位于唐村北千载寺的《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的碑文》及千载寺里原石碑上拓下的《春秋刀诀》,将这段持续了近百年的太极拳史之争论,彻底扫清,真相大白!
据《李氏家谱》记载:唐村李氏是洪武四年由山西洪洞县凤凰村迁至怀庆府河内县唐村,李清江为始祖一世,至修谱时历经十二世,修谱人李元善是第十世。他在谱中自述其生平事略:“字维芬,申氏、毛氏。行四。生三子,长如椿、次如檀,三如园。生三女。生于明崇祯十五年九月初九日午时。故四门叔信无再出,取侄行四元善为嗣。一门双挑,仲、信双立祖,世裔奉祀。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十三势拳剑枪法,武堂训导名师。后返河内学府读习,文武双修。康熙年以岁贡考太学,先后开封府、济源、山西教书传拳,门弟数干。晚年助修李氏族谱,练养生功,资助为村开办武学堂,有传”,全谱设9目:
1.《序》2.《家训诗联》3.《世辈续字》
4.《老茔新茔茔位向口》5.《始祖迁志》6.《家谱一至十二世》7.《无极拳论》、《十三势功歌》、《太极拳养生功谱》
8.《进士举人名人传》9.《后记》
其中,第六目,是按辈分述记李氏世系,起自一世李清江,
终于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五日出生的十二世李鹤林;第七目,是记述李氏在无极拳与太极拳方面的建树,后署撰文时间与撰者姓名。(按:谱中《无极拳论》有存,《十三势功歌》仅存前半页,《太极拳养生功谱》、《进士举人名人传》以及《后记》之文无存。)
《李氏家谱》中的《序》与《世系》的描述,对太极拳史的真相大白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也是最早的有关太极拳史的记载之一。
《序》中说道唐村李氏的由来:“谓之元末兵蝗民患,大明初太祖定鼎,分民诏下,移居迁众,洪武四年,吾李氏始祖讳清江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凤凰村,徙居河内怀府唐村。弟讳清河同徙居于李洼村。迄今三百四十余载,世代绵长,子孙繁衍,十二世焉。”继说李氏历世名人事略与功德:“始祖披荆斩棘,蒙霜露而居焉。当是时,垦田构室,几费艰辛,而不殚烦者,贻厥后也……故吾李姓日繁,人丁颇富,明清列贤书,举监生,文武进士举贡,不可指数。五世祖讳明道,居住怀府开业羽箭行,誉招武雄。六世祖讳从谅,首中岁贡,辉县教谕,文武皆功。七世祖讳政修,甲科进士,智谋大略,廉治道政。八世祖讳春茂名叶蓁,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传公武道,习拳渡剑,看星相,读兵法,弘扬三
教合一,论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创枪艺,誉传神功,游教传拳于晋、鲁、陕、浙、湖广,数省赫名焉。九世公讳仲、讳信,结陈沟姑表陈公讳奏廷,三表兄弟,太极门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兢功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十三势拳、通臂功,考举选贡,诱闯贼营,文武智杰,威振贼雄。九世讳及文武志坚,博艺皆功,考举中进,职廉民拥,启励吾族裔,皆楷模矣。世代文武昌炽,进士举贡颇多,贤称之文武世家右族焉。”
从上述文字中可知:
·李氏从五世祖李明道起开始习武(比温县陈家沟第九世陈王廷开始习武早了四世)。
·李氏从八世祖李春茂,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学艺。
这里很关键,也就是李春茂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何人为师,又学的是什么?
在《世系》八世祖李春茂旁注中作了清楚的交代:“生于隆庆二年八月,卒于康熙五年九月。万历年贡生。早年依父济
源读习《四书》、《五经》,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习拳,读《孙子兵法》,练无极功、十三势拳,创枪艺、箭艺,誉传神功,弘扬三教,论游教传拳,晋、鲁、陕、浙、湖、广名焉。擅观星相八卦,号三教武功,又称武杰进士。以教书传拳为生焉。”
由此得知,李春茂是拜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博公道长学艺,学得不仅仅是无极功、十三势拳,还有“习拳渡剑,看星相,读兵法,弘扬三教合一”,也就是说还学了剑,看星相,读兵法,并得传三教合一的思想。
非仅如此,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的老道董秉干也是李春茂的高门名贤。
据王堡枪第五代传人王安民写于“大清乾隆五拾二年岁次丁未十一月”的《王堡枪源流序》载:王堡枪始传于吾王氏先祖仲锦公,谱载明季末受枪法于千载寺东三圣祠太极宫道门贤士董老人秉干。老人仙乡武陟小董人也。据碑载,相传老人生于明万历庚辰,享年九旬有九而卒,仙逝后,葬于王堡村东南域道士坟茔,今墓尚存。老人练就武功绝技,乃拳、枪、棍法。拳,即十三势软手;枪、棍乃六合枪棍。且论阴阳,知术数,通兵法,精医术。何传于王堡者,有其渊源焉。仲锦公与唐村
李氏乃系亲缘,常往返唐村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曾拜师于
博公道长及李老人春茂大师之高门名贤董老人秉干。仲锦公与老人最相契,谊情诚厚,董老人常客留其舍,促膝长谈,甚为融洽,随传绝技于公。仲锦公曾精心演练枪、棍、拳绝技,技艺娴熟,世代相传,二传廷臣、大理,三傅振、倬,四传铸、明亮、熊、渠、五传吾代多人。是时吾与师兄苌乃周及晚辈霖苍,树志成名,拜唐村李公鹤林门下,发奋深造枪棍拳绝技,功力摧坚,所向无敌,誉名神枪,王堡枪法之源流明矣。
这段序文告诉我们与博公道长同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还有老道人董秉干,王仲锦非但拜师博公道长而且还得董秉干道人的真传。并且更清楚地告诉我们所学的拳是“十三势软手;枪、棍乃六合枪棍”,而且董老人秉干“论阴阳,知术数,通兵法,精医术。”,因此可知博公道长也“论阴阳,知术数,通兵法,精医术”。这也就解释了李春茂能够“看星相,读兵法,弘扬三教合一”的原因。
从上述记载中可知,当时在千载寺博公道长、董秉干老道传的武功已有:十三势拳、剑;无极养生功、通背功、六合枪棍,还有春秋刀。(按:此处的“通背功”应是当地流行的“通背缠拳”,乾隆年间博爱的“通背缠拳”名师郭永福,曾将“通背缠拳”传入山西洪洞,此处的“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