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老师勤学生
班主任的懒与勤
班主任的懒与勤班主任的懒与勤经常说班主任工作忙,作为班主任的老师总觉得有干不完的工作,如果要追求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班主任更需有超乎常人的工作量。
因此,很多老师觉得班主任工作是最没干头的,累得要死,还不一定见效。
班主任却是一个需要劳逸结合的工作,学会“偷懒”就像学会勤劳一样重要,或许比勤劳更不容易。
我们经常发现一个繁忙的班主任,其学生却不一定能干,相反,有时一个“懒惰”的班主任却会有一帮勤快而又高效的学生。
这主要还是因为班主任自己能力太强,水平太高,事事都会做且做得很出色,学生做来不是看不上,就是嫌太慢,久而久之,这样的.班主任以包办的形式自己扛下来很多的事情,必然导致自己忙死而学生的能力却不见提高的局面。
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绝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班主任,而恰是高度负责的体现。
学生开始干得不好,这是非常正常的,班主任要学会卸下自己身上的包袱,更要将学生的不断成长放在第一位,由不会到会,由不好到好,这正是学生进步的过程、成长的阶梯,倘若没有了这种变化,又哪来他们的各种出色表现呢?但是,让学生得到锻炼的过程恰是班主任要付出辛勤汗水的过程。
班主任的指导、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日常班务管理,还是各种问题的处理、各类工作的实施,都需要老师悉心的帮助。
这就是“勤”的意义所在。
“勤”要勤在点子上,“懒”要懒在表面上。
“懒”是放手让学生去行动的大胆,“勤”是耐心帮助、有效提高的催化。
班主任不能因为自己不会做某事,就撒手让学生自己去搞,弄所谓的“让学生锻炼”去,或许聪明的学生也能摸出门道来,但也容易放任自流。
老师要有放有收,有的放矢,能从方法上加以指导的老师、能在目标上加以控制的老师、能在行动中加以鼓励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有所得。
所以,“懒”和“勤”在于能否恰当运用,该勤的时候必须勤,否则以后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该懒的时候必须懒,否则学生没有进步、老师形成习惯,将再得不到休息的空隙。
最终,勤的目标就是懒,付出努力让学生学会干事,学会管理,学会学习,也就是为了让班主任工作能从繁忙琐屑中探出头来。
懒老师带出的勤学生
“懒老师带出的勤学生”湖北省武汉市桥口区红旗村小学马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语文教学工作比起其它学科来,从备课、到批改作业,特别是进入三年级以后,作文的教学,本身耗费的精力就多一些,忙则思变,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自己从繁琐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于是就有了尝试建立自治班级的想法。
我尝试着学会“偷懒”。
下面,我仅就平时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懒惰”之为与大家一吐为快。
第一是要调动班级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是这个集体的功臣,犹如每一颗闪闪的星星才构成了耀眼的群星图。
在这幅闪烁的群星图中,无论是大星星还是小星星,无论这星光是明亮还是黯淡,只要找到了他的位置,在你的星座上闪光,就是一颗值得赞美的星星。
同样,每一个孩子,在这个班集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当官”,除了以前任命的值日生以外,把朗读出色的学生聘为“领读员”;把做清洁负责的同学聘为“卫生监督员”;把爱看书的孩子聘为“书刊发行员”;把遵守纪律的孩子聘为“文明监督员”;把做操认真的孩子聘为“领操员”……我把他们的岗位写在纸上,贴在黑板旁,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有位老师到我们班上课,看见了这份名单,笑着说:“你们班的官蛮多呢!”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我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这个班级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主人。
第二是营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
孩子们的个性不一样,有的孩子特别内向,有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有些自卑。
刚刚上任时,即使看见有的同学违反规定,也不敢做声。
所以,我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活动中找到自信。
如上学期,我利用十一国庆节这个契机,开展“祖国颂”诗歌朗诵会,利用班会课,开展“辛亥百年”朗诵会,这个学期,还有课本剧的表演。
每一次活动,都是先在小组内评选出小组代表,参加班级朗诵之星的评选,再从每个组中选出评委,大家共同参与评价。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基于这些活动,在今年的区小人才的比赛中,我们班有7个人参加了朗诵比赛。
“懒老师”能教出勤奋的学生
辨证地看待“懒老师”能教出勤奋的学生最近,有幸聆听了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报告,真是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拿来主义真好!几年才能悟透的问题,被几句话解决了。
这几天我们语文组一直在思考、讨论、怀疑、摒弃、相信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总结。
在我看来,魏老把他的报告变成了一道多项选择题。
每一位老师都能从中选出自己感受很深的选项:“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学当成是一种享受”、“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人格魅力和个性张扬”、“把自强、教书、育人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有所悟才有所得啊!我仅从魏老的这样一句话——“懒老师能教出勤奋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懒老师”的“懒”是什么?我认为,首先要明确一点:“懒”不是无理性、无节制的“懒”!两个“懒”有本质的区别。
有些老师一听到魏书生的报告后,心中就暗暗窃喜,终于可以为自己平时“不塌实”的工作找到理论依靠啦,偷换概念地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完全不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全不结合自己的教学水平!完全不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心中想的不是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是想着如何让学生为自己无偿打工,想着当学生的“寄生虫”!生硬地将魏老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揉碎在自己的课堂中,这样不三不四的不切实际的改革是畸形的教改!是教改的畸形!还“美名其曰”:教改的创新精神!可悲!可怜!这样的“懒”是要不得的!只要稍微结合一下教育学的理论,就可以清楚的看出:魏老说的“懒”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有节制的放手,去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懒是教育教学的艺术,是老师的人格魅力!第二:如何让“懒老师”变“懒”?一句话:转变观念!充分地相信学生,甘愿做学生的助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背后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分工,让学生可操作、会合作、有挑战。
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有计划的放手!有节制的“变懒”!打个比方:新教改后,许多有经验的老师也会说有些课不容易上好了,也会感觉到上好一节颗要比以前花几倍的精力去准备:看教材、查资料、研究学生、设计教案……其实,这时候老师应该“懒”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是老师自己孤单地寻找?是不是所有的教案都是自己默默无闻地挑灯夜战?是不是所有的课都是老师一人说了怎么上就怎么上?一切好“商量”嘛!许多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商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人多力量大”!和学生一起商量、查找、设计是享受啊!多少知识的火花在商量、查找、设计中不知不觉地爆发,老师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这些火花,再去肯定和鼓励…...老师不就“懒”起来了嘛!第三:“懒”老师如何让学生变得勤奋?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要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当成是享受,当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时,你想不让他们学都不行!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移为主动学习,主动不仅仅体现在一般的行为上,还体现在探索更科学的学习方法上。
“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
“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作者:黄凤群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04期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到台湾访问,并给当地学生上课,他事先毫无准备,学生也是随意找来的,教材是当场发的,然后直接讲课,后边有老师和家长听课。
魏书生一开头便与学生闲聊,让学生猜老师从哪里来?猜猜今天上哪一课?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教给学生猜上课内容的方法,结果学生个个都争先恐后地猜,课堂气氛立刻被激活了。
接着魏书生挑了一篇古诗词来上课,他并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问学生,“古诗词一般要求学些什么?”学生马上回答。
接着魏书生便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书上的注释进行自学,一节课下来魏书生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而学生却学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当魏书生问学生:“老师这么懒,你们没有意见吗?”学生一致说:“没有意见,因为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
”此话一出,我感慨颇深,并茅塞顿开,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渔)以后,有许多知识是可以自己获取的。
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不教”的境界。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位特别勤奋的老师,但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我整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却总是碌碌无为呢?为什么别的“懒”老师会教得比我这位勤老师好呢?一连串的疑问困扰我多时,今天听了魏书生的一席话,让我心中的谜团终于被解开了。
实践证明,教师“勤”一点,学生会“懒”一点,教师“懒”一点,学生会“勤”一点。
因为勤奋的教师会在教学上事事“包办”,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会依赖教师,所以学生会变得“懒”一点,相反“懒”老师在课堂上做到少讲、精讲,把主要时间都留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绝对不做,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团结合作、具有创新能力和时代精神的勤学生来。
因此,“懒”老师能培养出“勤”学生,此话不假。
我校推行课改以来,我便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给学生让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独学、对学、群学。
做“懒”老师 教“勤”学生
做“懒”老师教“勤”学生-------作文批改之拙见语文教学中我感到最头疼的是批阅作文,篇篇增删勾画,学生却一翻了之。
批改作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我们不妨做一回“懒”老师。
一、做“懒”老师要善于设疑教师批阅作文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这里写得不够好,应如何修改?这里写的好,好在什么地方?而不是将他的优缺点直接评出来,教师批阅后,再将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老师的设疑引导其主动去修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也应由其自己修改出来,我我们做老师的又怎么去包办呢?还是“懒”一点好,让学生“勤”一点吧!二、做“懒”老师要善于引导教师批阅作文要在善于设疑的基础上还要精批细改,老师要根据上中下三个层次,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作为批改评议的例文,老师要精批细改,有针对性的写出评议,然后在作文课上进行赏析评议。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直到取的一致的意见,然后老师在讲评例文。
通过赏析评议例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写作,学会了修改。
做“懒”老师,要让学生“动”起来。
三、做“懒”老师要善于鼓励我们在批阅作文时,重批评、轻表扬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
发现了问题给予批评,在教师看来似乎挺“客观”,对学生而言却是无情地鞭挞,他们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与信心。
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那些不会作文的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
可能会因为你的哪怕是一次的表扬,他作文上交也会“勤”起来。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二次作文,甚至是三次、四次。
要做“懒”老师,学生就要“勤”起来。
四、做“懒”老师要善于放权教师批阅作文往往全批全改,往往还动“大手术”,这样的批改我绝不赞同。
全批全改费时费力,没有重点;动“大手术”的把原作改的面目全非,试问这还是学生的作品吗?我们要放手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互批互改。
懒老师带勤学生
“懒”老师带勤学生宏德小学:王雪梅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该是每天披星戴月,事必躬亲,一辈子任劳任怨,直至“蜡炬成灰泪始干”。
但在我看来,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何尝不学着“偷懒”,做个“懒老师”呢?所谓“懒”,绝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经过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的科学的“懒”,老师要懒得有方、有度,“懒”得有心、有效。
我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偷懒”做法介绍给大家:课让学生上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学期我都要拿出部分课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
这一灵感来源于一次意外,有一次,我正讲作业,学校临时通知开会,我顺手把书教给了班长,让他继续讲。
等开完会后,我回到教室,发现同学们听的特别认真,课堂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提前到我这儿预约:“老师,我想给同学们上一节课。
”学生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多方听取意见、选择同学们喜欢的学习方法等。
活动学生搞学校活动特别多,我常常力不从心,真恨不得多长几只手。
为此,我大胆放权,把一些活动分给学生:如课前我来秀、猜谜语比赛、课堂表演、办手抄报、布置教室等。
我则退居幕后当导演和裁判,给他们出谋划策,给他们当下手提供帮助。
学生的能力可不能低估,他们的点子多,工作有时比老师还仔细、实在,从活动的布置、人员的安排到各项活动的督促、检查和评比记分,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就拿“课前我来秀”来说吧,每月秀一个专题,在秀之前,我和负责的学生先在一起明确秀的内容、秀的形式、如何组织、如何准备、评价方法等。
今年“六、一”,我班同学展示的“课前我来秀”,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班级学生管班级就是小学校。
我们宏小的班级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我们班55人,一共设置了七十几个岗位,每个岗位的人员由三种方式产生:一类是竞聘岗位,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岗位,如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产生依据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气指数。
做一个“懒”班主任
做一个“懒”班主任领导在班主任会议上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当好班主任,要做到四勤:勤动手、勤动腿、勤动口、勤动眼。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觉得甚是有理,便拜为圣旨,躬身力行。
久而久之,鄙人发觉,老师“四勤”了,学生却“四懒”了。
俗话说,懒娘养出勤快孩儿。
人都是有惰性的,当你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为孩子设想周全,那孩子何不来个“照单全收”呢!以此论之,一个“懒”班主任也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
一、“懒”班主任要懒动手。
管理一个班级就像管理一个家庭一样,事虽不大,但头绪繁多。
寄宿制学校更是如此。
对于一个教学工作繁重的老师来说,若要见事做事,事必躬亲,那不忙个腰酸背疼脚抽筋,也得累个头晕眼花汗满身。
如此以住,哪儿还有清醒的头脑来备课,有充沛的精力来批作业!再说,有那么多的学生,分给他们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做,他们还不瞅个机会图表现跑飞快呢!(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喜欢谁可才让谁跑腿啊!)因此,捡地上的纸,发课间餐,办黑板报,整理卫生角,清洁大扫除,卫生督导检查,收发各种资料,开电视关门窗等等事务,老师就不要再亲自动手了,对每项工作封官加爵,专人专管,到时听取汇报,赏罚分明便了也。
二、“懒”班主任要懒动腿。
住宿制学校的工作对班主任是要求很高的。
每日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每日三餐、学生就寝、课外活动都是需要管理的,否则,贪玩的会玩得废寝忘食,挑食的会挑得瘦骨嶙峋,捣蛋的会捣得鸡飞狗跳……老师一天从宿舍六楼到操场到教室五楼几个来回也应该够呛。
要是组织大型活动,老师更是高度戒备,忙碌不休。
课间时间、放学时间对学生重要,对老师也很重要,凡胎肉身也需要休养生息吧!可是,学生一出教室,便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了,筋疲力尽的老师却得振作精神,亦步亦趋地跟在学生后边。
这样,老师凭着那份顽强,也能撑个平安无事。
有时揉着酸楚的双腿想,这样有意思吗?非这样不可吗?答案是:这样意思不大,不这样做也可以。
意思不大在于:老师整天跟在学生后边,学生看起很听话,很自律,可老师前脚一走,学生后脚就来告状了。
“懒”教师带出“勤”学生
“懒”教师带出“勤”学生一、急中生“懒”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六大改变之一,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备受课改教师的青睐。
在授课实践过程中,我时时注意以研究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还上了一次专题研究性学习课。
在学习地理新教材《合作与发展》一章时,提到很多国际组织,我结合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这一热点新闻,准备搞一次有关国际组织的学习——WTO与中国。
为了能上好这一课,我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看电视、编辑录像带、查书刊、剪报纸、上网搜索,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动员组内教师帮忙,就连爱人也不放过。
害得大家都戏称我为“龙永图的秘书”。
但由于个人时间、能力所限,直到要上课前一周还没理出个头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衣带渐宽人已悔,为‘课’消得人憔悴。
”在此过程中,我多次想到取消这次研究性学习课,但一想到自己和大家的努力,我实在是不甘心!心烦意乱之际我突然想到:既然是全班几十个人的课,干嘛我一个人折腾,何不把准备工作都分给学生,这样岂不省时省力?于是决定搞一次全体大分工。
二、全体大分工带着这个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想法,我又回头仔细研究了一番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
其实简单地说,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既然学生对此很陌生,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即研究动机。
所以课间我假装无意间走进学生的班级,与以往一样和学生闲谈:知道2001年网上评选中国百姓最关注的新闻是什么吗?在学生七嘴八舌的猜测之后,我公布答案:中国加入WTO。
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纷纷举手提问有关WTO的问题。
我立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看看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由课代表负责统计,放学时交给我。
可是刚刚过了一节课,课代表就愁眉苦脸地来找我,原因是自己统计不过来。
我一听又来了灵感,统计整理的过程也干脆都让学生来完成。
至于如何分组我一概不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这一招果然奏效,一放学,课代表就兴冲冲地把统计结果送来了。
班主任懒惰与勤奋的叙事作文
班主任懒惰与勤奋的叙事作文班主任懒惰与勤奋的叙事作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班主任懒惰与勤奋的叙事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们常说班主任工作忙。
作为班主任,他总觉得工作没完没了。
班主任要想追求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有超常的工作量。
所以很多老师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是最不干的,累的要死,不一定有效。
班主任是一个需要劳逸结合的工作。
学会懒惰和学会努力一样重要,但也许努力并不容易。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忙碌的`班主任,他的学生不一定有能力。
相反,有时候一个“懒”的班主任却有一群勤奋高效的学生。
这主要是因为班主任自身能力太强,水平太高,什么都会做,做的很好,学生做的不是看不上就是太慢。
久而久之,这样的班主任以安排的形式把很多东西自己扛下来,难免会出现忙得要死,学生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
“懒”班主任绝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班主任,而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学生开始表现不好是很正常的。
班主任要学会卸下包袱,把学生的不断成长放在首位。
它是学生进步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阶梯。
如果没有这样的改变,他们如何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给学生锻炼的过程,恰恰是班主任要付出辛勤汗水的过程。
班主任的指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无论是日常的班级管理,还是各种问题的处理和各种工作的实施,都需要老师的细心帮助。
这就是“勤奋”的含义。
“勤奋”应该是重点,“懒惰”应该是表面上的懒惰。
“懒”是放学生走的魄力,“勤”是耐心帮助和有效提升的催化剂。
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不会做某件事,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得到所谓的“让学生去锻炼”。
也许聪明的学生能找到出路,但他们很容易让自己走。
老师要注意自己想要什么。
能在方法上引导他们,能控制他们的目标,能在行动上鼓励他们的老师,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所以,“懒”和“勤快”就看能不能用好了。
勤奋就一定要勤奋,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懒就一定懒。
“懒”老师带出“勤”学生
“懒”老师带出“勤”学生“21世纪的文盲不再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可不能学习的人。
”在科学技术迅速进展,科学知识加速更新,新的信息源源不断的情形下,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尤为重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教育教学行为适应,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一、“勤”老师应变“懒”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同意式教育观的支配。
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滔滔不绝的讲解,并不厌其烦,题题讲解,担忧学生做不对,甚至连运算结果、练习题答案都替学生写出来,一切的“包办代替”,成了“保姆式”的老师。
结果,老师在课堂上累的半死,学生却像个局外人,想听则听,不想听则罢,反正课下只要抄抄别人的笔记,把老师讲过的记下来背背就行。
如此的“勤”老师把学生当成了“容器”或“仓库”,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视野与思路的开阔,甚至扼杀了显示的聪慧才智和制造潜能。
要明白任何高超的老师都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代替学生的摸索,老师讲的越多,越细,学生的摸索就越少,对老师的依靠性就越大,显现了“老师讲的都能听明白,自己练习一道可不能”的尴尬局面。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师授予和学生同意的多少,而在于老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勤”老师也要学会“懒惰”。
二、“懒”老师的“懒惰”诀窍自主教育观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救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紧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刻,不能“满堂灌”。
1、讲课时的“偷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专门的内心世界、生活感受、体会积存。
教师在讲课时可依照教学内容适当的把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并给予启发、诱导和鼓舞尽可能的为学生的自由探究和进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懒老师,
做一个“懒”老师,教一群“勤”学生发布: 2012-04-13 09:33 | 来源:未知 | 编辑:教育网 | 查看: 次 |桐畈小学陈琳小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长辈讲这一句话:“懒人有懒福”。
那时的理解是:懒的人有时会因为一些的运气而捡个大便宜,不过那始终是不靠谱的。
不过现在我对这一句话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学会做一个懒人,用你的智慧去取胜,最终良好的结果不就是懒福吗?对于提高生成绩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我倒总结了几招懒招:一、作为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要办好一件事是很难的,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让他们明白并且理会到学习是快乐的的,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由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之后,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喜欢你,形成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学生喜欢你,他才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这必然要求教师加强修养,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正是所谓的“尊其师,则信其道”。
二、,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的习惯,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单的极其重要的的条件。
影响学生成绩的十在坏习惯:1、学习无计划2、学习不定时3、学习不定量4、学习马马虎虎5、学习时一心二用,6、不懂的东西也不问7、有错也不改8、课前不预习9、上课注意力不集中10、不复习就做作业每个班上的学生都会有以上这十点中的几种情况,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既可“对症下药”。
例如:我班上的鲍棉同学,他很聪明,很有集体荣誉感,但是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的理想,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全班倒数第一,我总结了他身上的几种影响学习成绩的几项坏习惯:学习马马虎虎、不懂的东西也不问、课前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争对以上几点,我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把班上最有肯学、好学、在同学中声誉最高的大才子——鲍仁杰分与他同桌,让鲍仁杰成为离他最近最易影响他的人,再者,我还让鲍仁杰负责当他的小老师,有不懂的,或者他不懂但不主动问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我亲自督察他每天的预习情况,上课不时个他回答问题,让他觉得稍有不小心老师就会发现,加之,经常让他帮老师干点活,他可乐的呀!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进步了,更好学了,更自信了,同时也让老师多了一个小帮手。
“懒”教师在科学课堂培养出勤学生
小学科学XIAOXUE KEXUE 911 2020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教学生学会知识只是教师任务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有句话叫“勤家长培养懒孩子”,其实教育教学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在教育教学中学会智慧地“懒”,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所以,教师要懂得适时、适度地“偷懒”,把本就属于学生的舞台还给他们,使之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一、教师少做事,学生勤动手(一)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实验了解并掌握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在平时的课前准备中,教师往往会“大包大揽”,为学生精心准备好实验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不可否认,这为学生良好地开展实验打好了基础。
但有时候,教师“偷懒”做的少一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材料,他们会收获更多。
例如,在《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教学中,一般情况是由教师提前准备好土壤,但其实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己去挖些土壤。
由于学生是在各自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中挖取,因此土壤的湿度、颗粒大小、动植物的残留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可以帮助他们全面地认识土壤特点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有些同学甚至发现土壤中有蚯蚓,从而深刻认识到土壤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学生经历自己准备的过程会更加熟悉实验材料,探究兴趣大大提高,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起实验来也更加认真。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
”这样做的意义更在于让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懂得生活处处是科学,为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验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教师在发现所在问题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甚至拿过器材帮学生纠正。
这种做法虽然让学生及时知道错误,但并不能深刻认识到其中的科学原理。
如此学生只是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懒”老师与“勤”孩子
“懒”老师与“勤”孩子作者:董雪姣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6年第06期所谓自主性,也称独立性,是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
幼儿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的独立、学习能力的独立以及交往能力的独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是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然而,在幼儿园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真的得到充分发展了吗?尽管我们平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延长区域活动的时间,开设更多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等。
表面上看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更多了、空间更广了,实际上,孩子在游戏中自主性的发展却依然受到种种的限制,例如:孩子一遇到困难,老师马上“勤快”地提供“帮助”;老师们自己“勤快”地把区域创设出来,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的意愿等。
老师们太“勤劳”了,反而对孩子来说成为了一种控制,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机会。
区域活动作为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应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游戏伙伴、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步调进行学习。
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促使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幼儿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何不“懒”一些,默默地退到他们身后,给孩子们更多的挑战和自主的空间呢?一、做一个“懒”得说的老师1.让环境代替老师的嘴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由此可见,环境作为一个隐性教育手段,正在对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于是,我给自己的嘴巴放了一个假。
悄悄地,把活动区的要求画下来,贴在了墙上;把需要搭建的物体,打印下来,贴在了搭建区;折纸、小制作一改之前集体活动中集中讲授的模式,将步骤图打印下来,放在了美工区,由幼儿自主探索;把低结构材料融入了每一个活动区,不说玩法,只提供材料;把益智区中磁力片等玩具的玩法以及作品范例图片,订成册子,供幼儿翻阅;将孩子每天带来的新闻、记录的天气以及新学习的成语,及时放到相应的展板,供孩子经常温习。
用心做一个智慧的懒教师
用心做一位智慧的“懒”老师——读《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县直幼儿园教师***这学期,园领导向我们推荐了特级教师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书中汇集了陶行知、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多位教育大师的二十七份经典教育感言,每份感言之后都附有典型案例。
认真捧读过后,我感触很多。
勤奋使人进步,懒惰使人落后。
然而,在魏书生的眼里,当教师的,勤快很了未必是一件好事,可能不但没有把学生教好,反而可能会教出一批真正懒惰的学生。
他认为,教师越“懒”越好。
“教师是干什么的啊?是找出适合学生阶梯的人。
……我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会的,我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我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我不讲。
”此话出自魏书生之口,我对此深感震惊,按照魏书生那样的做法,可行吗?能教好书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研究了魏书生老师的经典感言。
在书中,魏书生指出,“懒”教师教出的是勤学生、能学生、活学生。
教师的“懒”应该是有的放矢,而不是随意的懒,更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教师在课堂上“懒”,但是课下要做到勤。
做到,“懒”得科学、合理,“懒”得有方、有度,“懒”得有心、有效。
魏书生在做一位“懒”老师的同时,还有几项不可或缺的法宝。
一是教育启迪。
魏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且结合现实,在日常学习中,要求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和目标,在那些目标和计划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二是学情了解。
每个班级里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了如指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因材施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是狠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必须是狠抓的重点,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与备课有很大直接关系。
四是落实检查。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些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
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某些问题提问学生是否明白了,为什么是这样的。
用心做一名“懒”教师
用心做一名“懒”教师作者:孙慧美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11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我们要把孩子们的主体地位还给孩子们,充分发挥和挖掘孩子们的潜力,要在“懒”上做文章,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自主性,只做引路人和喝彩者。
俗话说“懒娘带出勤快崽”,对于这句话我深有体会。
刚毕业那会儿,满腔的热血和无限的激情使我投入到工作中去,那时的我真是“拼命三郎”,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专心备课,课上声嘶力竭,唾星四射,只为讲明白一道题。
但是再看我亲爱的同学们,昏昏欲睡,哈欠连天,或眉头紧皱,或左顾右盼,或交头接耳。
我迷茫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使出浑身解数,上窜下跳,手舞足蹈。
就这样,同学们倒是满心欢喜,每节课都很新鲜,好像看电影。
一学期下来,我已经成功减肥。
可是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却没有我预期的效果。
呜呼哀哉,我已经没有办法了。
直到有一天我拜读了魏书生先生的书,有所启发。
他说,学生能做的事,我绝不自己做。
“懒”教出来的是勤学生,能学生,活学生。
我若有所思,难道我真的太勤快了?一天,和往常一样,我拿着课本去上课。
路过隔壁一个班级,从班级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正襟危坐,齐背古诗,感觉真好。
可是,我还没走进我所教的班级,大老远就听见班里乱哄哄的。
走进教室,同学们根本无视我的存在,个个谈性正浓。
我使出狮吼功:“安静,安静!”无奈我的声音如同针落大海,我气得七窍生烟。
费了一番工夫,孩子们终于安静下来。
我真的很惭愧,同样是上课,其他班为什么那么好。
放学后,我赶紧向这位教师取经讨教。
那位教师很谦虚地说:“没有什么绝招,只是我比较懒,多给孩子们点任务,让他们有活干,我就可以偷会懒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啊,让孩子们有活干!接下来,我找到课代表,把下一节课要检查的内容告诉他们。
让他们布置下去,并在第一遍上课铃响后提醒孩子们去准备。
培养勤奋学生,巧做“懒”班主任
培养勤奋学生,巧做“懒”班主任作者:郭敏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十八年,总为自己没做过班主任感觉遗憾。
2014年我主动向学校领导要求担任初一级新生的班主任。
虽然很多同事都说做班主任辛苦,每天都像机器一样转,但我还是雄心勃勃地想成为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忙”——从学生到校、升旗、课间操到上课、出黑板报、参加学校活动等等,都得靠班主任。
常见到班主任每天早来晚走,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常常弄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初做初一(10)班班主任的第一个月,我也是这样。
每天早上七点钟到校,检查卫生,学生出勤,傍晚天黑后才能回家,做学籍表格晚上还经常要加班到十二点后。
为了做好班主任,我拜读了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和李镇西老师一些关于做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书籍,魏书生说过:“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俗话也说:“勤娘养出个懒闺女,懒娘养出个勤闺女”,所以在学生渐渐适应了初中生学习生活后,我开始尝试做一个懒娘,当个有智慧的“懒”班主任,试培养一群勤奋的学生。
当然,要做一名真正的“懒”班主任也要有巧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点去做:一、“懒”的班主任要培养能干的班干部一个班级要想管理好,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可能的,特别要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开学第一天,我就对学生说,班干部由自荐、推荐、竞选产生,大家相互观察了解一周,我们来共同选出大家认为最适合的同学来当班干部。
一星期后,我班采用民主方式,让学生们参加竞选,然后根据竞选人演说,结合这一周的表现,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当选者需做就职演说,这样选出的班委一方面个人乐意干,有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得同学们的信任,有号召力,当选者通过就职演说自我加压,大家监督,不称职者随时更换。
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竞选活动,向现任的班干部挑战,让他们加入到班委中,这样使班委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特别是语言即兴表达和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做个懒老师,教出勤学生
做个“懒”老师,教出“勤”学生普乐堡学校刘亚娟有句话说得好:“懒人有懒福”。
以前的理解是:懒的人有时会因为一些好运气而捡个大便宜,那始终是不靠谱的。
不过现在我对这一句话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学会做一个懒人,用你的智慧去取胜,最终的好结果不就是懒福吗?教学也可以享受懒福呢!以前自己总是辛辛苦苦上好每节课,勤快得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嗓子都冒烟了,可效果却很不佳;再听听一些名师的课,豁然开朗。
魏书生说过,学生能做的事,我决不自己做——我是一个懒人。
我十分憧憬做这样一个“懒惰”的教师,享受轻松愉悦的教学生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不是我们的追求,真正地享受教学、享受生活才应是我们的目标。
有些“懒”教师的经验真是值得我学习、参考,让我受益匪浅。
1、“懒惰”的教师是做出来的做一个“懒惰”的教师,不是简单地对学生放任不管。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讲策略,重技巧。
在学生能自主学习时,会“偷懒”。
课堂上,教师不要讲得太勤快,把问题抛给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交流探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如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既偷了懒,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学生能自主管理时,会“踢球”。
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未必是一件好事。
教师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踢”给学生。
在学生能自主讲解时,会“装傻”。
要做“懒惰”的教师,必须做到: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
在教学中,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小老师”,教师只要“装傻”,做一名耐心倾听的临时学生。
在学生讲得不太完善的地方,让其他学生来补充,教师只需要稍加点拨。
长期坚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逐步提高,教师也会成为一个轻松的“懒人”。
2、“懒惰”的教师是夸出来的夸一夸学生。
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学生的优点,将这些闪光点有意放大,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说:“关键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懒教师”与“勤学生”_人勤地不懒
“懒教师”与“勤学生”_人勤地不懒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减负”不能简单理解为学生作业量的减少,课堂教学目标的简略,知识难度的降低……,提出“减负”应是教师要做“懒教师”,且要“懒”得科学,学生要当“勤学生”,且要“勤”得高效。
主题词:减负高效勤学生懒教师小先生目前有很多人责备现行教育体制,总想着给高考机制彻底换血,下猛药。
这样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认为既然应试教育能够延续到今天,其本身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另外现行教育体制既然一时无法彻底改变,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少些抱怨,而是去思考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去思考如何进行“减负”,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而现在又要“减负”!如何“减负”呢?这岂不矛盾嘛?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不能将“减负”简单理解为学生作业量的减少,课堂教学目标的简略,知识难度的降低……而在于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是否自信、高效;在于知识应用过程中,能否迅速、准确得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在于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态度,是否乐学、善学;在于对科任教师,是否认可,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崇拜”……“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两个重要目标,通过“减负”减去那些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去那些不科学,低效的教学方法,在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这样的教学质量提高才是科学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
为达到以上目标,我认为“减负”过程中教师要做“懒教师”,要“懒”得科学,学生要当“勤学生”,要“勤”得高效。
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几点说明:一、数学基本概念、公式的讲解“懒教师”只负责设计教学情境,并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或“认知冲突”,触发学生要弄清未知的迫切愿望,产生“想学”与“愿学”的心理基础,使得教学环节得以高效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懒”老师教出勤学生
“懒”老师教出勤学生
张文艺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8期
现实生活中,有些妈妈很勤快,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什么也不用做、也不会做,更不愿去做;与此相反,有些“懒”妈妈,事事推给孩子去处理,他们的“懒”成就了勤利的子女,正如民谣所说“懒妈妈,勤孩子”。
其实,在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一个处处包办代替,面面俱到的“勤”老师不一定是个好老师。
有些老师惟恐学生不懂,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担心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管,不敢放手让学生做。
老师的过分“勤劳”换来的是学生的过分依赖、培养出的只能是不善思考、不具个性、不思创新、因循守旧的学生。
教学中我们何尝不学着“偷懒”,做个“懒老师”呢?笔者不妨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偷懒”做法介绍给大家:
1.教案学生写
我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要替老师写一篇教案。
学期初,给学生提出写作教案的具体要求,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意愿,每个同学定下备课内容。
学生备课都非常认真,为了设计一节高质量的教案,他们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教学目标、重难点、活动设计等一应俱全。
我把这些教案张贴在教室里,根据教案的质量情况师生共同给予打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学生教案中有很多“亮点”,给我很多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案《大洲和大洋》“水球?陆球”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小活动:让全班同学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出所占的比例。
他们的课堂设计很多都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枯燥做法,学生比较感兴趣,印象也较为深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
反思自己过去在设计教案时,总是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
因此,每次备课前我都要把学生的教案认真研究一番,借鉴和吸取其精华,改进自己课堂设计中的不足。
2.课让学生上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学期我都要拿出部分课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
执教者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选择同学们喜欢的教学方法等。
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给他们以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会使听者较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
学生会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作出反应,不象原来对老师那么迷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
疑问难。
虽然这样常常会使教者措手不及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整堂课却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世界三大宗教”一节的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对宗教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兴趣,时如按过去的方法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大胆实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自己来讲这节内容!具体的做法是:
(1)在授课两周前教师把“活动”任务和要求以文字的形式下发给学生,(2)全班分为三个宗教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加入其中的一个,各个小组成员在本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工与合作。
3)教师提供查询提纲:所收集的内容应包括三大宗教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教义、主要分布区、三大宗教的主要礼仪(服饰、饮食、生活习惯、传统节日、禁忌)、建筑风格、神话传说、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3)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旅游光盘(音像市场有售)等媒体广泛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资料和实物。
(4)每组在课堂上的呈现方式不限,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课件,时间限制在15分钟。
经过两周的精心备课,课堂上各个小组向大家演示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商店、互联网搜集并精心制作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宗教课件,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各个宗教分布和独特的宗教活动;展示了木鱼、佛珠、十字架、伊斯兰帽子、《圣经》、油画等反映宗教的实物;有的小组还播放了他们在寺庙、教堂、清真寺拍的宗教活动时的录音录像;表演了三大教徒拜佛诵经、礼拜时的动作,由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听的特别专注,课堂上掌声笑声不断,气氛相当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问题学生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现代研究表明: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阅读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问题时,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
但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提问是老师的特权,学生缺少主动提问的权利和机会。
由于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考角度的差异,师生对问题的关注点不同,所以课堂提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违背了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造成课堂效率低下。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创造机会,把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采用学生提问题考老师、开展同学间、小组间提问竞赛、把课堂提问的情况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给课堂提问表现优秀的学生免考的奖励等多种措施,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也“偷懒”有方,先想办法把“皮球”踢给学生: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屑一顾”:“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让同学们来回答”;有时又装笨:“你提的问题太深奥了,老师一时也想不出来,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想出?”。
总之,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代替,学生一下子解决不了的,就教他们解决的方法,引导他们去讨论探究,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再“出马”。
由于课堂上学生不能轻易地得到老师的答案,所以无论是谁提的问题,无论是多么难的问题,学生
都是不等不靠,通过独立思考、与同伴讨论,想方设法,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由于我课堂上经常“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他们便送我一个雅号“不知道老师”。
4.试卷学生出
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试卷,我也“懒”得自己出,我带7个班的地理课,共有300多个学生,每人一份试卷就可建立一个庞大的“试卷库”,何不利用这个
“资源宝库”?我经常这样“引诱”学生:“如果你出的试卷质量高,被老师选用了,你的成绩肯定会很好,你就赚了大便宜!”。
为了使自己的试卷能被选中,学生个个使出看家本领,从研究教材、搜索资料到一遍遍的修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老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试卷上的每个题目都看一遍,那么如何选拔好题目呢?我还是发动学生来替我完成这项工作,先让每个小组评选出20道优秀试题,在小组评选的基础上班级再评选出40个优秀题目。
评选试卷的工作量很大,每张试卷的每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讨论才能通过,所以争辩在所难免,看到学生为了评选一个题目争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为自己的“杰作”暗暗高兴!一张试卷就让学生动起来,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加了他们相互学习和相互倾听的机会,学会了合作交流,一举多得,我非常满足和高兴!学生的好多试题都能紧密结合身边的生产生活实际,其水平丝毫不亚于老师,对于这些优秀的题目,我在试卷中变换方式地加以利用。
5.活动学生搞
我代7个班的地理课,还兼任班主任和学校的部分管理工作,每周的事务很多,常常忙的不可开交。
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组织各项地理活动,常常是力不从心,为此,我大胆放权,把一些活动分解给学生做:辩论赛、课前3分钟地理小演讲、课堂表演、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提问的统计和记分、地理小报的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地理知识竞赛的筹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有专门负责人去组织管理,我则退居幕后当导演和裁判,给他们出谋划策,给他们当下手提供帮助。
学生的能量可不能低估,他们的点子多,工作有时比老师还仔细、实在,从活动的布置、人员的安排到各项活动的督促、检查和评比记分,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老师“懒”了,课堂活了,学生乐了,“懒”老师教出了勤学生。
近年,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共有50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在全国中学生地理论文大奖赛中,共有32人次获全国三等奖以上的奖励,在市“中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综合评定中,我校总体成绩居全市第一。
另外,在上学期学校组织的演讲辩论赛中,囊括了学校的全部奖项,其中顾小雨同学经过层层选拔赴新加坡参加“国际华文演讲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
我所任教的学生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个人才能的展示,都远远胜于学校的其他班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法国罗曼·罗兰提出: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别人走路。
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特级教师魏书生尝试“懒教师教出勤学生”曾取得了成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出会学的学生,学生一旦养成自学的习惯和方法,有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就能对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偷懒”绝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教师的“懒”不是随意的“懒”,而是经过冥
思苦想,精心设计科学的“懒”,老师要懒得有方、有度,“懒”得有心、有效,“懒”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在“偷懒”的背后,老师付出的是更多的心思和汗水!“懒”教师时时在思考,在构思。
愿每个老师都能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多想点方法,学会“偷懒”,做个勤动脑筋的“懒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