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老师勤学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懒”老师教出勤学生

“懒”老师教出勤学生

张文艺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8期

现实生活中,有些妈妈很勤快,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什么也不用做、也不会做,更不愿去做;与此相反,有些“懒”妈妈,事事推给孩子去处理,他们的“懒”成就了勤利的子女,正如民谣所说“懒妈妈,勤孩子”。

其实,在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一个处处包办代替,面面俱到的“勤”老师不一定是个好老师。有些老师惟恐学生不懂,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担心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管,不敢放手让学生做。老师的过分“勤劳”换来的是学生的过分依赖、培养出的只能是不善思考、不具个性、不思创新、因循守旧的学生。

教学中我们何尝不学着“偷懒”,做个“懒老师”呢?笔者不妨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偷懒”做法介绍给大家:

1.教案学生写

我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要替老师写一篇教案。学期初,给学生提出写作教案的具体要求,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意愿,每个同学定下备课内容。学生备课都非常认真,为了设计一节高质量的教案,他们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教学目标、重难点、活动设计等一应俱全。我把这些教案张贴在教室里,根据教案的质量情况师生共同给予打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教案中有很多“亮点”,给我很多启发,使我受益匪浅。例如,在教案《大洲和大洋》“水球?陆球”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小活动:让全班同学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出所占的比例。他们的课堂设计很多都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枯燥做法,学生比较感兴趣,印象也较为深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反思自己过去在设计教案时,总是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因此,每次备课前我都要把学生的教案认真研究一番,借鉴和吸取其精华,改进自己课堂设计中的不足。

2.课让学生上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学期我都要拿出部分课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执教者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选择同学们喜欢的教学方法等。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给他们以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会使听者较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学生会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作出反应,不象原来对老师那么迷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

疑问难。虽然这样常常会使教者措手不及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整堂课却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世界三大宗教”一节的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对宗教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兴趣,时如按过去的方法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大胆实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自己来讲这节内容!具体的做法是:

(1)在授课两周前教师把“活动”任务和要求以文字的形式下发给学生,(2)全班分为三个宗教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加入其中的一个,各个小组成员在本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工与合作。3)教师提供查询提纲:所收集的内容应包括三大宗教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教义、主要分布区、三大宗教的主要礼仪(服饰、饮食、生活习惯、传统节日、禁忌)、建筑风格、神话传说、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3)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旅游光盘(音像市场有售)等媒体广泛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资料和实物。(4)每组在课堂上的呈现方式不限,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课件,时间限制在15分钟。

经过两周的精心备课,课堂上各个小组向大家演示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商店、互联网搜集并精心制作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宗教课件,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各个宗教分布和独特的宗教活动;展示了木鱼、佛珠、十字架、伊斯兰帽子、《圣经》、油画等反映宗教的实物;有的小组还播放了他们在寺庙、教堂、清真寺拍的宗教活动时的录音录像;表演了三大教徒拜佛诵经、礼拜时的动作,由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听的特别专注,课堂上掌声笑声不断,气氛相当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问题学生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现代研究表明: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阅读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问题时,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但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提问是老师的特权,学生缺少主动提问的权利和机会。由于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考角度的差异,师生对问题的关注点不同,所以课堂提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违背了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创造机会,把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采用学生提问题考老师、开展同学间、小组间提问竞赛、把课堂提问的情况纳入学生平时成绩、给课堂提问表现优秀的学生免考的奖励等多种措施,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也“偷懒”有方,先想办法把“皮球”踢给学生: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屑一顾”:“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让同学们来回答”;有时又装笨:“你提的问题太深奥了,老师一时也想不出来,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想出?”。总之,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代替,学生一下子解决不了的,就教他们解决的方法,引导他们去讨论探究,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再“出马”。由于课堂上学生不能轻易地得到老师的答案,所以无论是谁提的问题,无论是多么难的问题,学生

都是不等不靠,通过独立思考、与同伴讨论,想方设法,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由于我课堂上经常“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他们便送我一个雅号“不知道老师”。

4.试卷学生出

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试卷,我也“懒”得自己出,我带7个班的地理课,共有300多个学生,每人一份试卷就可建立一个庞大的“试卷库”,何不利用这个

“资源宝库”?我经常这样“引诱”学生:“如果你出的试卷质量高,被老师选用了,你的成绩肯定会很好,你就赚了大便宜!”。为了使自己的试卷能被选中,学生个个使出看家本领,从研究教材、搜索资料到一遍遍的修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老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试卷上的每个题目都看一遍,那么如何选拔好题目呢?我还是发动学生来替我完成这项工作,先让每个小组评选出20道优秀试题,在小组评选的基础上班级再评选出40个优秀题目。评选试卷的工作量很大,每张试卷的每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讨论才能通过,所以争辩在所难免,看到学生为了评选一个题目争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为自己的“杰作”暗暗高兴!一张试卷就让学生动起来,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加了他们相互学习和相互倾听的机会,学会了合作交流,一举多得,我非常满足和高兴!学生的好多试题都能紧密结合身边的生产生活实际,其水平丝毫不亚于老师,对于这些优秀的题目,我在试卷中变换方式地加以利用。

5.活动学生搞

我代7个班的地理课,还兼任班主任和学校的部分管理工作,每周的事务很多,常常忙的不可开交。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组织各项地理活动,常常是力不从心,为此,我大胆放权,把一些活动分解给学生做:辩论赛、课前3分钟地理小演讲、课堂表演、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提问的统计和记分、地理小报的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地理知识竞赛的筹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有专门负责人去组织管理,我则退居幕后当导演和裁判,给他们出谋划策,给他们当下手提供帮助。学生的能量可不能低估,他们的点子多,工作有时比老师还仔细、实在,从活动的布置、人员的安排到各项活动的督促、检查和评比记分,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老师“懒”了,课堂活了,学生乐了,“懒”老师教出了勤学生。近年,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共有50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在全国中学生地理论文大奖赛中,共有32人次获全国三等奖以上的奖励,在市“中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综合评定中,我校总体成绩居全市第一。另外,在上学期学校组织的演讲辩论赛中,囊括了学校的全部奖项,其中顾小雨同学经过层层选拔赴新加坡参加“国际华文演讲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我所任教的学生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个人才能的展示,都远远胜于学校的其他班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法国罗曼·罗兰提出: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别人走路。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特级教师魏书生尝试“懒教师教出勤学生”曾取得了成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出会学的学生,学生一旦养成自学的习惯和方法,有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就能对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偷懒”绝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教师的“懒”不是随意的“懒”,而是经过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