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证、治法、主方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腮腺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这个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病毒入侵。
由于腮腺炎对患者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患者确诊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腮腺炎秘方1组方:鲜侧相叶、鸡蛋清各适量。
用法:鲜侧柏叶洗净捣烂,加鸡蛋清调成泥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腮腺炎秘方2组方:板蓝根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
腮腺炎秘方3组方:鲜黄花菜根60克,冰糖适量。
用法:上药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腮腺炎秘方4组方:鮮白头翁果20枚,鸡蛋3个。
用法:先将白头翁果煮沸后,再将鸡蛋打人药中,勿搅动,以免蛋散。
蛋熟后捞出,撇出药渣,吃蛋喝汤、微微出汗更佳。
腮腺炎秘方5组方:鲜苦瓜1个,茶叶适量。
用法:苦瓜截断去瓤,放入茶叶,再接合,阴干。
每次用6克,沸水冲泡,当茶饮腮腺炎秘方6组方:绿豆粉50克,甘草15克,绿茶2克用法:前2味料加水500毫升,煮沸4分钟,加人绿茶即可,分3次温服。
急需时用连皮生绿豆粉,开水冲泡,每日服1剂。
腮腺炎秘方7组方:生绿豆60克,白菜心2~3个。
用法:将生绿豆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放人白菜心,再煮约20分钟,取汁顿服。
1日1~2次。
腮腺炎秘方8组方:鸡蛋2个,鲜松叶25克,大青叶20克。
用法:先将鲜松叶、大青叶加水煎至45毫升,再加人鸡蛋清,搅匀装瓶,涂患处,每日3次。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到你!腮腺炎对人体的危害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该疾病的措施,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痄腮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黄连、连翘、板蓝根、升麻、牛蒡子、马勃、桔梗、玄参、薄荷、陈皮、僵蚕等。
(二)变证
2.毒窜睾腹证
主症:腮部肿胀消退后,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痛时拒按,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辨证:本证 以腮部肿胀消退后,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为特征 。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延胡索、桃仁等。
【类证鉴别】
化脓性腮腺炎
中医名发颐。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表皮泛红,疼痛剧烈,拒按;按压腮部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无传染性;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辨证论治】
(一)常证
1.邪犯少阳证
主症: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本证 以轻微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为特征,全身症状不重 。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代表方剂:柴胡葛根汤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牛蒡子、葛根、桔梗、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夏枯草、赤芍、僵蚕等。
2.热毒壅盛证
主症:患儿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易于流行。 多发】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属于中医“痄腮”范畴,临床以腮腺肿大为主要体征。
常用方:薏苡仁20~5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5克,连翘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甘草5克。
田某某,男,8岁,2001年4月15日初诊。
患儿以“两侧腮腺肿大疼痛2周”就诊。
3周前,患儿有与腮腺炎患儿接触。
2周前始有发热,食欲不振,双侧腮腺逐渐肿大伴疼痛,遂到当地卫生院诊治,3天后,热退,食欲增加,腮腺肿大不退来诊。
刻诊:体温36.8℃,双侧腮腺肿大、质韧有弹性、触痛、肿块颜色正常,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诊断:痄腮(痰阻热毒证)。
处方:薏苡仁4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5克、连翘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郁金10克、牡丹皮10克、甘草5克。
3剂,水煎服。
3天后,腮腺肿块逐渐消退,触痛明显减轻,连服7剂后,肿块消退如常,临床痊愈。
『经方集』流行性腮腺炎经方案例
『经方集』流行性腮腺炎经方案例
李某,女,14岁,中牟人。
1个月前罹患流行性腮腺炎,经西药静脉用药1周,可疗效不明显,又加用中药治疗,仍未能取得预期疗效,特专程前来诊治。
刻诊:一侧腮腺部弥漫红肿热痛,口渴欲饮水,发热,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或迟。
辨为热毒夹寒证,治当清热解毒,兼以散寒,给予白虎汤、泻心汤与理中丸合方,石膏48g,知母18g,黄芩3g,黄连3g,大黄6g,红参9g,干姜9g,白术9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腮腺部弥漫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复以前方6剂。
三诊:诸证悉除,又以前方去大黄,3剂。
腮腺炎痊愈。
用方提示:根据腮腺红肿热痛、口渴欲饮水辨为热,再根据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辨为热夹寒,以此辨为热毒夹寒证。
方以白虎汤清泻郁热,兼益阴津;以泻心汤清热泻火解毒;以理中丸健脾益气,温阳通脉。
柴胡葛根汤为主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105例
触史。 查体 : 9 8 左腮 以耳垂为中心弥漫性肿胀 , T3 . " C, 局部 触 痛, 压之有 弹性感 , 左侧腮腺管 口红肿 。 舌质红绛 , 苔黄厚 腻, 脉浮数。 便数 日未行, 大 小便短黄 。 实验 室检查 : 血常规
H 4 / , B . x O, . 8 L0 5 , L l x O , 及 b 1 5g L W C 7 8 l 。 0 4 , . 2 P T 1 O l。 血 N
武威市凉州 区中医医院, 甘肃 武威 7 30 300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 炎; 柴胡葛根汤; 儿童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4 6 5 (0 8 1 0 0 0 1 0- 8 22 0) 卜0 4 — 2
中图分类号: 5 2 1 R 1 .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又称“ 痄腮 ”是 由腮腺炎病毒 引起 , 的急性全身性传 染病 , 笔者 自 20 0 6年 1月至 2 0 0 7年 1 2月 底, 以柴 胡葛根汤为主, 配合 口服西药潘 生丁 治疗儿童流行 性腮腺炎 15 , 0 例 临床疗效显著 , 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②腮腺肿胀 , 部分腮腺管 口红肿 ; ③病前 有腮腺炎接触
下)0g 生甘草 6g 并给潘生丁 2 g 口服 , / ; 1 , 。 5 , m 3次 d 美林
1 L 口服 。当 日患儿热退 , 剂 后患儿腮肿消失 , Om , 6 病情痊
愈 。2周 后 随 访 无 并发 症 。 5 体 会
3 疗 效 观 察
显 著。方 中柴胡、 黄芩清泻少阳; 牛蒡子、 桔梗疏风利 咽; 薄
荷、 葛根解肌退热 : 金银花 、 连翘、 板蓝根清热解毒 ; 赤芍 、 夏 枯 草、 僵蚕散 结通 络消肿; 生石膏清热泻火 ; 生大黄通腑泻 热, 散结消肿 ; 生甘草清热解毒 , 调和诸药 。 全方共凑清热泻 火解毒 , 散结 消肿通络之功。笔者体会在本病治疗过程 中, 生石 膏和生大黄配合使用 , 常能迅速退热 , 逆转病情 , 腮腺 肿胀疼痛很快消失。 根据经方大师胡希 恕经验 , 生石膏有清
『奇效良方』流行性腮腺炎8方
『奇效良方』流行性腮腺炎8方
1、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肿胀的腺体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压痛不著,咀嚼时局部胀痛加重,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舌下腺和颌下腺可同时发炎肿大。
柴胡板兰根大青叶连翘荆芥各20 山豆根牛蒡子各10。
日二剂煎服。
2、腮腺肿胀微痛,伴发热。
公英地丁板兰根二花连翘玄参僵蚕牛蒡子黄芩浙贝母桔梗各10 甘草5。
日二剂。
3、腮腺肿胀,不发热。
玄参僵蚕牛蒡子板兰根公英各10 浙贝母黄芩夏枯草天花粉各6 甘草5。
日二剂。
4、腮腺肿胀,疼痛,并发睾丸红肿疼痛。
公英地丁二花连翘板兰根玄参僵蚕黄芩龙胆草荔枝核橘核柴胡各5。
日二剂。
5、腮腺肿胀,伴发热和大便秘结。
夏枯草黄芩板兰根玄参马勃连翘僵蚕各10 公英二花各15
柴胡大黄甘草各5。
日二剂。
6、腮腺肿胀,发热不著。
(1)大青叶板兰根芦根各12 柴胡黄芩二花牡丹皮各10。
日二剂。
(1)板兰根100水煎服,日二剂。
7、腮腺肿胀,发热恶寒,睾丸红肿。
板兰根公英二花连翘各30 升麻柴胡黄芩龙胆草各10元参15,水煎服日二剂。
8、腮腺炎合并脑膜炎。
生石膏连翘板兰根僵蚕玄参青黛各15 黄芩夏枯草马勃各10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各5。
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呕吐加生姜竹茹各10。
头痛加石决明25。
项强加葛根15。
抽搐加钩藤30 羚羊角粉10(冲)。
腮腺炎
治则:清解余毒,软坚散结。
方药:消瘰丸加减。
夏枯草12克,玄参9克,全瓜蒌12克,浙贝母12克,牡蛎12克,板兰根15克,大青叶9克,王不留行12克。
水煎服,1日1剂。
4.气血亏损,痰瘀阻留:
症状:热退神呆,痰鸣涎垂,肢体活动不灵,舌淡红或紫暗,体胖苔润,脉细涩。
3.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4.生石膏50克,黄芩、连翘、夏枯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次。
以上4方用于痄腮轻症。
5.鸬鹚瘟方:柴胡6克,贯众6克,干葛3克,竹茹3克,半夏曲3克,黄连2.1克,枳壳2.1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痄腮颊腮红肿,呕恶发热,下午烦热,口苦,夜不能睡,脉洪大。
治则: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药:菖蒲6克,郁金6克,丹参12克,茯苓9克,地龙6克,胆南星3克,葛根6克,黄芪12克,白术9克。
水煎服,1日1剂。
5.邪退正虚,气阴两虚:
症状:头晕心烦,纳呆困倦,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健脾开胃。
方药:沙参6克,麦冬9克,茯苓9克,白术6克,太子参6克,炒麦芽9克,神曲6克,炒山楂6克,甘草3克。
水煎服,1日1剂。
随证加减:
腮肿硬结不散加海藻、昆布;热毒壅盛,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并发睾丸炎,加龙胆草、荔枝核、元胡、枳壳;并发脑膜脑炎,神昏惊厥加僵蚕、地龙、紫雪丹;呕吐加玉枢丹。
单方验方:
1.夏枯草30克,水煎代茶饮。
2.金银花、板兰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症状:壮热烦渴,腮肿拒按,心烦恶心,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或洪数。
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医方荟萃)
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医方荟萃)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属于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尤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
以下提供一些有效验方以供参考。
内服方:
1.鲜野菊花50克,鲜紫苏6克。
2.鲜青蒿50克,生姜4克。
3.鲜芦根80克,陈皮8克。
4.鲜鱼腥草60克,葱白10克。
任选一方,煎汤内服,每日1剂。
上方均为6岁儿童量,可按照患者年龄适当增减。
5.板蓝根、夏枯草各9克,水煎服。
6.板蓝根冲剂、银翘散或普济消毒饮对症选用。
外用方:
1.黄花败酱草、石膏各适量,共捣为末,用鸡蛋清调糊状,敷于脐中及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2.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芙蓉花,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3.天花粉、绿豆各等份,研为细粉,水调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
4.生大黄9克,研细粉,醋调敷,每日2次。
5.红蚯蚓加白糖,化出水汁,外敷,每日2次。
6.青黛散以醋调敷,每日3~4次。
7.玉枢丹或如意金黄散,以水调敷患处,每日2次。
(宿健桃)。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冬春,传染性很强,5〜9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中医称为“痒腮”、“蛤蟆瘟”。
由风温疫毒经口鼻侵入,内袭于少阳,循胆经外发所致。
肝胆相为表里,邪重者可内陷厥阴,发生抽搐、昏迷;留滞肝络,出现少腹痛及睾丸肿痛等合并症。
【诊断】1.有腮腺炎接触史。
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胀痛,边缘不清楚,有压痛,腮腺管口(相当于上颌第2白齿旁颊黏膜上)红肿。
可伴恶寒发热、头痛咽红肿及呕吐等症。
2.如胀痛较甚而腮腺转软,或颈部颌下有边缘清楚的坚硬肿块,需和化脓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相鉴别。
3.若见头痛、呕吐、项强、昏迷、惊厥,提示并发脑膜炎。
4.如睾丸肿大,少腹疼痛或脱腹胀痛,已有睾丸炎或胰腺炎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在并发脑膜炎或睾丸炎时,白细胞总数会增高。
并发胰腺炎时,尿、血淀粉酶增高。
【治疗】凡属患侧局部肿痛而全身症状不明显者,给予简易方药或外治疗法即可治愈;否则当辨证用药,内外兼施。
一、辨证论治本病系风温疫毒引起,治法当疏风、清热解毒。
若内陷心肝,并发睾丸肿痛或腕腹、少腹疼痛时,分别配合熄风开窍、疏肝泄肝等法。
1.温毒在表轻微发热恶寒或不发热,一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舌苔薄白或薄黄,尖质红,脉浮数。
此为痒腮初起,邪毒在表。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举例:银翘散加减。
连翘、金银花、僵蚕、牛劳子各IOg,桔梗、薄荷各5g,甘草3g,板蓝根15g<>加减:若腮肿明显,加黄苔6g,夏枯草10g。
呕吐,加竹茹6g。
2.热毒蕴结壮热头痛,口渴引饮,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咽红肿痛,舌苔黄,质红,脉滑数。
此为邪壅少阳,热毒较重。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举例:普济消毒饮加减。
连翘、黄苓、僵蚕各IOg,蒲公英、板蓝根各15g,马勃6g,黄连、甘草各3g。
加减:腮部漫肿,硬结不散,加昆布、海藻各10g。
大便秘结,加大黄或玄明粉(冲服)IOg0少腹睾丸痛,加龙胆草、柴胡各6g,延胡索、川楝子或荔枝核、赤芍各10g。
F_中医实用技术-19流行性腮腺炎-中医
【并发症】
· 2. 胰腺炎 发生率约 5% , 多见于年长儿。 以发热 、反复频繁的呕吐 、上腹剧痛和触 痛 、肌紧张为主要症状 。胰腺炎症状多在 一周消失 。血清淀粉酶活力升高不能作为 诊断的唯一依据 , 测血清脂肪酶值超过 1.5
二 、诊断要点
➢ 1 、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 2 、临床表现 : 发病初期可有发热 , 1—2天 后以耳垂为中心漫肿 , 边缘不清 , 局部肤 色不红 , 按压局部疼痛不舒及弹性感 , 通 常一侧先肿 , 继则可见另一侧肿大。
➢ 3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
4 ~5天开始消退 ,整个病程约1 2周。
种 。捣烂外敷腮肿处 , 1 日 2 次。 · ( 3) 青黛 、栀子 、荔枝核 、皂刺 、大黄各等分研末 。醋
调或鸡蛋清调敷睾丸处 , 并用丁字托带将肿痛的睾丸托起。
六 、预防调护
➢ 1. 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治疗 ,直至腮肿完 全消退。
➢ 2. 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 , 可用板 蓝根15~30g煎服 ,或服板蓝根冲剂 ,每 次1包 , 1 日3次 ,连服3~5天。
➢ 辨证: 本证为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或卵巢炎。 ➢ 治法: 清肝泻火 ,活血止痛。
➢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处方举例: 龙胆草6克 、黄芩5克 、栀子8克 、柴胡 8克 、黄连5克 、当归8克 、川楝子5克 、郁金5克 、 延胡索6克 、荔枝核5克。
(3)邪毒窜腹
➢ 证候: 上腹部疼痛 ,拒按 ,严重者呈突发性剧痛, 伴恶寒 、发热 、呕吐 、腹胀 、腹泻或便秘 ,舌红 , 苔黄 ,脉弦数。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民间偏方秘方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民间偏方秘方【临床特点】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
这种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
自发病前数日至腮肿完全消退,均有传染性。
常见于小孩,以59岁最易得病,成人也会患此病。
患病时发热、头痛,耳下面颊侧的腮部微肿微红、坚硬,有热痛感觉,疲倦,胃口不好,或呕吐等症状。
有时淋巴腺也肿胀。
在咀嚼和吞咽时疼痛更为严重。
45日后炎症开始消退。
本病会并发脑膜脑炎和睾丸炎。
女孩可并发乳部疼痛。
【治疗】1.急性流行性腮腺炎(1)韭菜500克,盐少许。
将韭菜捣烂,拧取汁加入盐,调和均匀,分成3份,抹在患处,干后再换。
(2)赤小豆60粒,捣烂,合以温水或醋(用鸡蛋清更好),调成糊状,摊布上,敷于患处,稍凉即换,24小时后除去。
(3)马齿苋1把,捣烂敷患处。
(4)大个癞蛤蟆(活的)1个,用香墨(约30克),或京墨1锭,从蛤蟆口中插入腹内,吊在阴凉处阴干。
用时以墨蘸凉水研浓,毛笔涂患处。
(5)土豆泥、绿豆面或金黄散、青黛、醋调敷腮部。
也可用葱白15厘米,白矾10克,白糖10克,合捣敷腮部,每日2或3次。
(6)银朱6克,蜈蚣2条,黄柏、黄连、栀子各3克,共研面,鸡蛋调敷。
(7)蛇蜕1条,炒鸡蛋2个,1次服,每日2次。
(8)仙人掌不拘量,捣如泥,贴患处。
(9)地龙2条,加白糖浸泡3小时后,外涂。
(10)龙骨、雄黄各等份,研细面,鸡蛋清调敷。
(11)头发、花椒各15克,食醋120克。
先把醋微火煎热,放入头发及花椒,煎至变为红棕色发黏,取汁用,随用随配。
将药液涂于患处,一日数次。
(12)老丝瓜1个,切碎,入沙锅内炒至微黄,研为细末,日服3次,每次9克,用黄酒或开水送服,连服3日。
2.慢性腮腺炎(1)蒲公英30克,捣碎,用鸡蛋清调涂患处,干后取下再换。
加醋亦可。
或鲜蒲公英60克,白矾10克,冰片0.6克,蛋清适量。
将蒲公英洗净加白矾、冰片捣烂,用蛋清调为糊状,外敷患处。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
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
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
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
中医学以其突然发生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故名“痄腮”,又称“搭腮肿”。
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1)体针:主穴: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
随证加减:温毒郁表加风池、少商;热毒壅盛加商阳、曲池、大椎;睾丸肿痛加太冲、曲泉;惊厥神昏加人中、十宣;脘腹疼痛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用泻法,强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点刺放血。
(2)体针加敷贴:取穴:主穴:合谷、翳风、角孙。
配穴:颊车、曲池。
治法: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
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
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
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
2.电针疗法取穴:主穴: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
配穴:曲池、内关。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
治法: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先针阿是穴: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克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10~15分钟。
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
每日一次,重者两次。
3.皮肤针取穴:主穴:手三里、温溜。
配穴:颈椎1~5、阿是穴。
治法: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刺3~5遍。
『腮腺炎』中药方:民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验方
『腮腺炎』中药方:民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验方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民间使用的验方很多,现选择部分如下。
1.鲜万年青根20-30克;切碎捣烂,敷于患处,早晚各换药1次。
2.黄柏、生石膏各10-20 克。
将黄柏研为细末与石膏混匀,用水(或醋)调成糊状,摊子纱布上,厚约0.5厘米,敷于患处;用胶布面定,每日1-2 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
3.鱼腥草30克,洗净,再用第一道淘米水洗一次,取出后捣烂如泥。
敷于肿痛部位,用纱布包扎固定。
每天换药1 次,2-3天后见效。
4.用一块略次于腮肿范围的4-6层纱布,蘸湿鲜芦荟汁,贴敷肿部,外覆塑料薄膜保湿、固定。
每天早晚更换1 次。
贴敷后一般患部即有凉爽感,热胀痛减轻感,连用3-7 天即可愈。
5.取手掌大小仙人掌1 块(去刺),再加白矾1块(拇指肚大小),共捣为糊状,将其均匀地涂于干净的纱布上,贴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
一般 3-5天即可痊愈。
6.赤小豆;黄柏各等份,用水泡软捣烂加蛋清或蜂蜜调成膏状,外敷于患处。
7.木鳖子适量,去壳取仁用瓷碗或碟将木鳖子仁加少许清水磨成浆糊状,以棉签蘸涂患处,每日10余次,于后即涂,保持湿润。
8.鲜紫花地丁根2根,洗净切碎,用鸡蛋2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
如无鲜品,干品可代替,用前先以温水浸泡至软后切碎使用。
9.柴胡10克、板蓝根30 克、金银花30克、赤芍12克、玄参,12克、甘草2克。
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10.将六神丸研成细末,与仙人掌按1:2的比例同捣如泥状,加少许风油精及凡土林调匀,取适量药糊涂敷患处,每日3次,3天内可康复。
11.鲜马齿苋、蒲公英各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于腮腺部患处。
12.苍耳子(炒去刺)10 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每月1剂,连服3-5剂。
13.生石膏30克,青霖粉 15克,冰片3克,七叶一枝花 15克。
共研细末,以米醋适量调为糊状,外敷患处,每日4--6次。
14.葱白2根洗净,捣烂如泥,调入30克大黄粉成膏状;敷于患处。
腮腺炎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腮腺炎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腮腺炎痛的针灸治疗方法!转载
2015-05-26 董氏针灸董氏针灸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中医称为蛤蟆瘟,是一种病毒经呼吸道侵入所引起,多见于冬春之季较多,以耳下腮部肿痛为主,大都发生在幼童小孩,本部一次发生,终生免疫。
病因:痄腮是外感风热疫毒,瘀热壅阻少阳引起,循经外发为病,若毒火逆入肝经亦会引起睾丸肿痛。
病状:有发烧、恶寒、腮颊耳下部肿胀坚硬,咀嚼不便,常见一侧先肿大,而后波及另侧,腮腺炎常造成张口不便。
治则:疏风清热,软坚消肿。
处方:灵骨qi,三泉穴、三重穴。
并于少商、商阳放血。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中医称为蛤蟆瘟,是一种病毒经呼吸道侵入所引起,多见于冬春之季较多,以耳下腮部肿痛为主,大都发生在幼童小孩,本部一次发生,终生免疫。
病因:痄腮是外感风热疫毒,瘀热壅阻少阳引起,循经外发为病,若毒火逆入肝经亦会引起睾丸肿痛。
病状:有发烧、恶寒、腮颊耳下部肿胀坚硬,咀嚼不便,常见一侧先肿大,而后波及另侧,腮腺炎常造成张口不便。
治则:疏风清热,软坚消肿。
处方:灵骨,三泉穴、三重穴。
并于少商、商阳放血。
小儿痄腮民间偏方奇效方
小儿痄腮民间偏方奇效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冬春季易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
中医称之为痄腮。
辨证分型1.温毒在表型:症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咽红。
2.热毒蕴结型: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口渴欲饮,食欲不振,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
3.邪毒内陷心肝型:症见腮部尚未肿大,或腮肿后5~7天,突然壮热,头痛,严重者昏迷,抽搐。
4.邪毒引睾窜腹型:症见以受邪较重,引起少腹疼痛,睾丸肿痛。
临床施治1.四味茶【组成】大青叶30g 青茶叶9g 蒲公英30g 地丁草30g【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温毒在表型。
症见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咽红,发热等。
【用法】以上4味水煎汁,每日1剂,不拘时,当茶频频饮服。
【说明】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结而善治各种肿毒疔疮为主要药物。
大青叶用治腮腺炎,还可预防脑膜炎、睾丸炎等并发症。
茶叶、蒲公英、地丁草,也均系清热解毒,治疗疔疮痈肿之佳品,既可单用,也可配用,均有良好的抗菌消炎、预防感染的作用。
2.清热解毒治腮汤【组成】黄芩15g 黄连10g 连翘12g 玄参12g 板蓝根15g 马勃10g 牛蒡子6g 僵蚕6g 升麻6g 柴胡12g 陈皮12g 桔梗6g 甘草6g 薄荷3g【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热毒蕴结型。
症见腮部红肿紧硬、按则剧痛、发热恶寒、口渴烦躁、咀嚼困难之重型痄腮。
【用法】水煎,薄荷后下。
每日3次分服。
3.荸荠鲜藕汤【组成】荸荠250g 鲜藕250g 鲜茅根250g【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热毒蕴结型。
症见壮热烦躁,食欲不振,腮部漫肿、胀痛,咀嚼困难。
【用法】把上药洗净,前2味去皮,共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熬煮20分钟,取汁,待凉装入罐中,每日顿服。
4.白菜绿豆汤【组成】白菜心3个生绿豆60g【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热毒蕴结型。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中药方剂: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温毒邪,邪壅少阳,热毒内阻。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名】清热解毒饮。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牛蒡子10克,紫背天葵子5克,生甘草3克,柴胡10克,马勃4克,元参10克,黄芩10克,升麻3克,薄荷3克,连翘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秋侠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热毒蕴结。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止痛。
【方名】芥防二连汤。
【组成】芥穗8克,防风8克,川连8克,连翘8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赤芍10克,元参10克,地丁8克,官桂6克,土茯苓10克,牛蒡子8克,忍冬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
【出处】《医门新录》。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临床表现及分型和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临床表现及分型和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相当于中医学所称的“痄腮”,俗称“蛤蟆瘟”,中医学认为,它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耳下疼痛为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易于流行。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5-9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见昏迷、抽搐变证。
青春期后,患本病虽不多见,但感染后,往往出现兼证,男性易并发睾丸肿痛,女性易并发少腹疼痛。
现代医学认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并有波及全身各种组织的倾向,大多有发热及轻度不适,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属粘病毒组,核糖核酸(RNA)型,存在于患者唾液、血、尿和脑脊液。
在紫外线照射下迅速死亡,乙醇、甲醇液中2-5分钟即被杀死。
现代医学病理:病毒通过飞沫传染进入口鼻粘膜,经病毒血症定位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有时侵入神经组织。
受累组织有非化脓性炎症状为本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或有出血点等。
中医学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
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少阳胆经,热毒蕴结经脉,郁结不散,气滞血瘀。
因足少阳之脉起于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
因初起邪犯肺胃,故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肺卫失和症状及咽喉疼痛之胃热上冲见证,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之脉下绕阴器,热毒由少阳传及厥阴,则可见睾丸或卵巢肿痛。
如温毒炽盛,窜入营分,陷于心包,犯胃侵脑,则可发生壮热、头痛、呕吐、痉厥、昏谵、肢强等(脑膜炎、脑炎)。
近年来尚可有气阴耗伤心肾,引起心悸,胸闷,喘促等证(并发心肌炎)。
但大多数病例病情轻,预后良好。
归纳本病的基本病机依次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奎滞;温毒炽盛,涉及心肝;气血亏损,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
诊断:1.流行病学:当地有流行,并有与病人接触史,以冬春季为多见。
《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腮腺炎
《仁医生经方分享讲坛》之----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中医学称之为痄腮,是由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易于流行。
多发于3岁以上儿童,2岁以下婴幼儿少见。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西医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呈不规则圆球形,直径80~300nm,为单股RNA病毒。
壳膜表面有小突起的糖蛋白。
本病毒有V抗原(病毒抗原)和S抗原(可溶性抗原),分别使机体产生V抗体和S抗体。
S抗体无保护性,出现在病程早期,可用于早期诊断;V抗体出现较晚,但具有保护作用。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论发病与否都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再次感染发病者少见。
人类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于病程早期可自患者的唾液、尿液、并发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血液或甲状腺等处分离到的病毒。
中医病因:时邪病毒从口鼻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
胆经起于眼外眦,经耳前耳后下行于身之两侧,终止于两足第四趾端。
邪毒循经上攻腮颊,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则致腮部肿胀疼痛;邪毒郁于肌表,则致发热恶寒;邪毒郁阻经脉,关节不利,则致咀嚼不便;邪毒上扰清阳,则头痛;邪毒内扰脾胃,则纳少、恶心、呕吐。
时邪病毒壅盛于少阳经脉,循经上攻腮颊,气血凝滞不通,则致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不便;热毒炽盛,则高热不退;邪热扰心,则烦躁不安;热毒内扰脾胃,则致纳少、呕吐;热邪伤津,则致口渴欲饮、尿少而黄。
中医治疗治疗原则: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基本法则。
仁医生腮腺炎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知名教授提供由大黄、芒硝、黄连、冰片、紫草、大青叶、黄柏、桔梗、甘草等十几味中药组成。
治疗方案:腮腺炎方+消炎药+止疼药+抗病毒药贴阿是穴和涌泉穴阿是穴就是,如果你疼痛、麻痹、困乏等,手指按到你哪里,你“啊”的一声,有反应的位置。
也就是患处。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证、治法、主方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证、治法、主方
1.常证
①温毒在表
证候: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柴胡葛根汤加减。
②热毒蕴结
证候: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范围达,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面赤唇红,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2.变证
①邪陷心肝
证候:高热不退,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坚硬拒按;头痛项强,烦躁,呕吐剧烈神昏嗜睡,反复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②毒窜睾腹
证候:腮部肿胀同时或腮肿渐消时,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疼痛,少腹疼痛,痛时拒按,或伴发热、呕吐,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