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

合集下载

《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 教案设计简介课程名称:《拣麦穗》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文分析、课文朗读、情感体验、思维训练、评价检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著文本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从中汲取启示,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时间安排:2课时2. 教学内容设计2.1 课文分析针对《拣麦穗》这篇优美的散文,进行认真的篇章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关注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和叙述结构、文本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人物个性描写等方面来深入理解文章。

2.2 课文朗读在学生全体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分析不同角色的言辞,语气等,并在小组讨论后建立初步文字分析框架。

2.3 情感体验在小组中,每个小组按照《拣麦穗》中的不同情感线索,每人朗读自己所分配的情感语段,有无独具一格的个人情感表达,有无透过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加深了解及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2.4 思维训练利用文段及文中细节,启发学生进行由简入难的多项练习,例如文章思想内涵的概括和归纳、人物性格描写的推论和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的练习和转化等,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2.5 评价检测检验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散文主旨和情感的掌握程度,并且对于一些文学性方面的知识也进行了检测。

全面性评价反映教学过程。

通过评价结果,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设计3.1 气氛营造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学生主体参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乐趣。

3.3 多元化教学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对比分析、读写结合、口语训练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教学,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实施方案设计4.1 教学方案根据《拣麦穗》的文学特点、学生的教学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严谨的教学计划和一个有益的教学过程。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关爱。

(3)提高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3)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

(3)增强学生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3.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

2. 培养学生关爱农村、农民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拣麦穗》。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拣麦穗》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4. 图片、视频展示(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图片、视频中所展示的农村生活场景。

5.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2)学生通过扮演农民、拣麦穗等角色,体验农村生活。

6.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字之美。

(2)学生分享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7. 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

8.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拣麦穗》的故事。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拣麦穗》教学设计6篇

《拣麦穗》教学设计6篇

《拣麦穗》教学设计6篇《拣麦穗》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生自觉阅读习惯的养成。

2、文中纯朴人性之美的感悟。

2、__主题的探讨:作者通过追梦和梦想的破灭来表现人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性的增长而导致美好情感流逝的怅惘之情。

学习活动设计一、教师导语“文学绝不仅是镜子般地反映人们的不自由和争取自由的斗争,而且是不自由态的自由补偿。

受着社会与精神种种羁绊的人们,可以在文学营造的审美世界里获得某种自由感。

”所以在本单元的散文世界里,淡雅的荷塘、朦胧的月色消解了朱自清先生现实世界的惆怅,精神“家园”的追寻体现了冰心老人对爱与美的永恒忆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拣麦穗》仍是一篇呼唤爱与美的力作。

幻灯展示有关张洁的内容。

二、阅读习惯养成活动1、交流预习过程中自己关注到的生词。

2、交流预习过程中发现的妙语。

3、交流你对__有疑问的地方。

4、教师幻灯展示应该让学生关注的字词。

三、文本解读活动1、交流阅读课文后整体感受到的作者的感情。

(1)学生阅读课文后交流整体的感受,可以不作理性分析。

提示:惆怅和失落。

(2)通过寻找课文中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段落将此问题具体明朗化。

①课文:“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幻想,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提示:递进句式的运用将作者心中深沉的哀叹表现出来。

反问句式增强了这种惆怅。

②课文:“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了一样的烟荷包。

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提示:此处是梦想丢失的失落之情。

2、讨论__作者为何会感到惆怅和失落?(1)阅读__的第一个梦,讨论交流农村姑娘的梦与作者惆怅情绪的关系。

①体会农村姑娘边拣麦穗边做梦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

七年级拣麦穗教学设计

七年级拣麦穗教学设计

七年级拣麦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文中主人公的纯真情感,感受人性的美好。

使学生珍惜生活中的纯真与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尤其是“我”和卖灶糖老汉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以及对表现人物情感和主题的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生字词、重点语句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语感。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麦穗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有过拣麦穗的经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简单介绍作者张洁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提问:课文围绕拣麦穗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卖灶糖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我”有着怎样的感情?体会主题课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作者通过拣麦穗这件事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展现的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理解“我”与卖灶糖老人之间的“恋情”,思考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美。

2.学习本文通过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写法,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

3.培养理解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及作者的情感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及背景;学习理解课文,思考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美。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美丽的梦,童年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绪,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洁的<拣麦穗>看她给我们展示的又是怎样的童年?(二)研习课文1.速度课文,看看全文三部分的内容各写什么?概述其主要内容。

【1.写村姑们拣麦穗准备嫁妆的梦想及结婚后梦想的幻灭。

2.写天真的我与卖灶糖的老汉的“恋爱”。

3.写我对老汉浓浓的依恋和怀念。

】2. 村姑们拼命的拣麦穗,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换取嫁妆,寻觅幸福】3.她们的痴想跟她们的现实一样吗?对此她们持什么态度?【“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所想像的又是多么不同。

“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也不会过分的悲伤,--憧憬过的美丽、幸福的梦想的破灭,给人以难言的、悲凉和苦涩的心情,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们那种麻木、顺受的姿态,以及她们从此以后不再梦想、也没有梦想的灰暗人生。

】4.文章的主人公是"我",但是为什么文章开头却由姑娘们写起作者这为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作者给我们交代的文章一个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的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作用:这个背景给全文定下了一个令人伤心、惆怅的基调,也为后文写“我”天真的“恋”情作铺垫和映衬。

冀教版七上《拣麦穗》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拣麦穗》word教案

《拣麦穗》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

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是不是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发生呢?生:(齐声)是。

(台下很多同学都在回忆,有的说小时候喜欢爬树,有的说最喜欢去游乐园玩,有的说小时侯没有作业很开心……)师:同学们的童年真的过得丰富多彩。

但你们肯定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现代女作家——张洁写的《拣麦穗》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了解张洁吗?生:她是著名的女作家。

师:对。

她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

她的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板书张洁作品)师:张洁作品的创作主题都是围绕着“人”与“爱”展开的。

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她这篇描写童年的散文,一同来感受她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师:现在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线索。

(同学阅读课文)师:好,刚才同学们阅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复述故事。

一生: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女孩想嫁给一个买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女孩很伤心。

师:概括得很好,很精简。

但是文中就只有小女孩和老汉吗?生:不是,还有姑娘们和二姨。

师:那有没同学要再补充故事的?一女生:故事是开头写了一群姑娘们在拣麦穗,再讲小女孩也拣麦穗。

因为她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老汉死了,小姑娘很伤心,在柿子树下哭。

师:好。

补充得很好。

那么大家再想一下,姑娘们和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关系呢?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文中一开始就写到了姑娘们干什么了?生:拣麦穗。

师:拣麦穗干什么呀?生:把麦穗卖了就可以备嫁妆。

师:哦,原来拣麦穗就是为了备嫁妆。

那么小女孩拣麦穗也是为了备嫁妆了?师:那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文章开始就写到姑娘们拣麦穗就是为了引出小姑娘的故事。

那接下来我们都来当一回导演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好吗?生:好(很兴奋,注意力都集中起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 7拣麦穗导学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7拣麦穗导学案 冀教版

7 拣麦穗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人性美、情感美。

3。

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拓展探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资料链接: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

幼年丧父。

酷爱文艺,尤其是诗歌和音乐。

作品以“爱”和“美”为创作主题。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小说集《祖母绿》等。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她的作品初期特点是婉约清丽,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后来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

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她坚持的立场。

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

板书设计:拣麦穗文章的线索拣麦穗明线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爱暗线学习流程:一、兴趣导入: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

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

"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近张洁。

自学指导:1.配乐肖邦钢琴曲《月光》)投影烘托气氛:乡村麦田、拾穗的身影等画面。

2.整体感知:通过朗读、导读、赏析、比较、探究课文的思路和作者的主旨。

◆平行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田埂 gěng 麦穗suì 积攒zǎnB、磕碰kē腮帮sī戏谑nuèC、山坳ào 拗断ào 执拗niùD、害臊shào 急躁zào 干燥zào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戏谑: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备嫁妆哩!”大言不惭:⑶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学设计 冀教版 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学设计 冀教版 教案

比较·探究拣麦穗教学目标:(一)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二)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四)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1、导语: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2、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

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字词积累1、字音:拣麦穗(suì)磕(kē)碰戏谑(xuè)害臊(sào)山坳(ào)蹒跚(pánshān)2、词义: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推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1。

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2。

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姑娘们在拣麦穗时有着什么样的梦?我的梦有何不同?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教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教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拣麦穗》教案一.引入:张洁就是当代知名的女作家,也就是我非常钟爱的一位女作家。

她曾经说道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先言消遣的嗜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同时实现的理想的崇尚,愿意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

”那么她向往的生活,崇尚的理想又就是怎样的呢?今天使我们一起来自学《挑麦穗》这篇课文,来到张洁。

二.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你能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吗?(姑娘们挑麦穗/我必须娶买灶糖的老汉/买灶糖的老汉回去了或:姑娘们的梦想/我的梦/梦幻的幻灭)三.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

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

点两生读,学生评价:你从他们的朗诵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四.品味语言: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

下面请大家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打听了三处,使我们去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唉,她能够想要什么呢!学生读,然后思考讨论问题:换成加点的部分,抒发效果存有什么相同?(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再点人念,建议念出感情。

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

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学案2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学案2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拣麦穗【走进作者】X洁,当代女作家,原籍某某,1937年生于。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X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课文初探】1、文章主写的是回忆“我”拣麦穗的事,为什么要在开头部分讲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呢?2、作者在作品中,渴望用自己的笔帮助读者走向充满同情、友爱、关怀、信任的纯净世界。

试说说本文的主旨。

◎堂上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麝.香慑.服校舍涉..世未深十恶不赦.B.信笺.兼.容悭.吝间.不容发三缄.其口C.抗.洪伉.俪坑.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瞳.孔彤.云侗.族初日瞳瞳..悲恸.欲绝【课内文段精析】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我刚刚能够提着一个篮子歪歪趔趔地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大姐姐们身后拣麦穗了。

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

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掉回地里去了。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蔸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他的头,剃得光光的,像半个葫芦。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麦穗的特点和采摘方法;2.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麦穗的特点和采摘方法;2.拣麦穗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重点1.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地拣麦穗;2.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1. 麦穗的特点和采摘方法1.麦穗的特点:麦穗是麦子成熟后的果实,由许多小麦粒组成,外形长而细,呈黄色或棕色。

2.采摘方法:用手轻轻地握住麦穗的顶部,向下拉即可。

2. 拣麦穗的基本技能1.步骤一:选择合适的麦穗。

选择麦穗时,要选择外形完整、颜色鲜艳、粒饱满的麦穗。

2.步骤二:握住麦穗的顶部。

用手轻轻地握住麦穗的顶部,向下拉即可。

3.步骤三:将麦穗放入篮子中。

将拣下来的麦穗放入篮子中。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2.每组学生轮流进行拣麦穗的操作;3.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地拣麦穗;2.学生能够了解麦穗的特点和采摘方法;3.学生能够培养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技能。

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有些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3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1上课之前,我参看了很多的资料,包括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但发现大多雷同,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对人间真情的呼唤”这个点上,我总觉得不能体现文本淡淡的忧伤的感情基调。

我又找了一些对作品解读的资料来看,最后,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1、捕捉体味作品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深反思层解读文中“梦想”的内涵,探讨悲剧的“人性”主题;2、领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3、品味作品的语言,借鉴文章通过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叙述语调来营造氛围、表现情感的写作手法。

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位在“感悟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上。

首先初步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接着深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然后思考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小组合作),先解读农村姑娘的“梦”,后解读“我”的“梦”,再比较农村姑娘的梦和“我”的梦有何异同,探究童年的梦想对于人生有何意义,如何理解作者的忧伤和惆怅?最后重点选取两个片段鉴赏作品语言。

结尾的拓展部分考虑到本文风格特殊,感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时选取了一首课外的风格相近的小诗来辅助阅读,并且通过诗歌的创作来进行阅读的延伸,在读写的能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用时两个课时,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都是文质兼美、风格独特的美文,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和赏析散文有着重要作用。

尽管是新课标下的教学,也不能架空文本盲目拓展探究,首先还得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在解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散文的美首先在于意境美、情感美。

本文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美文,所以教学设计把感悟作品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作为重点。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进入意境,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

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

《拣麦穗》的教案

《拣麦穗》的教案

《拣麦穗》的教案《拣麦穗》的教案(通用9篇)《拣麦穗》的教案篇1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理解:《拣麦穗》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记事散文,作者用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叙述童年的往事,渴望用自己的笔帮助读者走向充满同情、友爱、关怀、信任的纯净世界,在此文中让我们体会到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

教学设想:此文是一篇基本阅读课文,全文虽较长,但大部分是人物的对话,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教师对此文可以大胆的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把握,培养学生一种仁爱思想。

教学目标:1、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的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的主旨,树立仁爱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回想在童年时最让他们动心及难忘的事。

二、学习目标展示:1、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的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提问:1、写了什么故事?2、你读后是一种什么心情,哭?笑?……3、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四、反馈评价:1、写了什么故事?读后的心情?一、背景农村姑娘纯真的梦和梦想破灭拣麦穗(忧伤) 二、我的梦“我”和卖灶糖老汉的纯真情谊以及对其的怀念五、问题探究:1、了解作者。

张洁: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

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爱”和“美”为创作主题)。

2、请找出大雁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及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通过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思考为何二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作者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爱)3、(反馈评价)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在这一老一少之间,联系他们的纽带只是一句所有人都不当真话的小孩稚言,而老人却为一个贪吃的孩子付出了他朴素的爱;也因为童言无忌,“我”使一位饱经生活风霜的老人在孤独中品味到了一丝温情。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教案:《拣麦穗》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拣麦穗》。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表达对于劳动的态度和看法。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这篇课文的课本、教师课件和PPT。

2. 针对课文的相关问题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向学生介绍《拣麦穗》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劳动和团结合作的话题,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1.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找一个同桌交流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整体阅读课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主要事件和情节。

教师可逐句解读和解释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拓展练习:1.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分工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拣麦穗》的海报或小册子,展示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设计问题供其他同学回答。

2.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演讲等表达对于劳动和团结合作的态度和看法。

归纳总结:1.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课文传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

2. 应用这篇课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参与过类似的团结与合作的活动。

五、课堂延伸:1. 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作品,来扩展学生对于劳动和合作的理解和体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实际劳动场所,如农田、工厂等,以深化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六、课堂小结:1. 针对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进行反思和总结。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与《拣麦穗》相关的练习和问题,如课后习题、写作等。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或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八、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情况,评估学生对于《拣麦穗》的理解和感受,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拣麦穗》教案设计

《拣麦穗》教案设计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彩的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以及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德育目标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味散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法。

教读本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展开第一轮“泛读式”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接着展开第二轮“探究式”讨论,品味含意丰富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赞美的人间纯真的感情;最后是“交锋式”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感情基调,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真情付出。

2.探究拓展法。

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写作技巧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达到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课前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图象资料等;让学生预习并解决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师生共同研习课文,分析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爱:希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希望得到师长的关爱,希望得到朋友的友爱……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爱的小溪,而每个人又是付出爱的源泉,千万条小溪汇聚成爱的海洋,这个世界才充满爱!作家张洁就是其中一条默默追寻爱的小溪,她的作品使人要让世界充满爱。

我们通过品味她的作品《拣麦穗》来体味她对爱的追寻。

二、作者简介张洁(1937-),当代作家。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拣麦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麦穗的形态特征以及麦穗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麦穗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诗词中的运用。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麦穗的形态特征来进行想象与表达。

3.学生能够合作与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麦穗的样本。

2.一首以麦穗为主题的经典诗词。

3.几张图片展示麦田的景象。

4.几张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出示几张麦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麦田的景象,并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麦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麦穗样本,介绍麦穗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2.学习(1)教师朗读一首以麦穗为主题的经典诗词,让学生听诗词表达麦穗的美好和象征意义。

(2)学生跟读诗词,并对其中含义不明的词语进行解释。

(3)教师提问:“麦穗在这首诗词中是怎样的个体才具有象征意义的?”(4)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回答,并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

3.操作(1)教师分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麦穗的形态特征。

(2)学生相互搭档,合作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3)合作完成后,学生找一个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4)学生归类总结观察和想象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拓展(1)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以麦穗为主题的诗词。

(2)学生朗读自己设计的诗词,并用图画或文字来呈现。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麦穗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掌握了观察和描述麦穗的能力,并培养了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并收集与麦穗相关的诗词,明天上课时准备好,并做好阅读和剖析准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麦穗的形态特征和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观察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
一.导入: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

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

”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进张洁。

二.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你能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吗?
(姑娘们拣麦穗/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卖灶糖的老汉去了
或:姑娘们的梦想/我的梦/梦幻的破灭)
三.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

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

点两生读,学生评价:你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品味语言: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

下面请大家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我也找了三处,让我们来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唉,她能想什么呢!
学生读,然后思考讨论问题:
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再点人读,要求读出感情。

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

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①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

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

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学生再有感情地读。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

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学生再有感情地读
4.体会到作者由农村姑娘们和我拣麦穗的故事产生的种种复杂的感情之后,下面请大家听老师读读这两部分,看能否加深理解。

(师配乐范读)
下面请大家再读。

结合以前我们讲过的朗诵技巧,用我们动听的声音和我们善感的心灵将这种感情传达出来。

点两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

最后配乐齐读。

[五.拓展深化:课文开头写农村姑娘们拣麦穗时的梦,后来写“我”的梦,删掉开头的部分,文章也依然是一个整体,可以删吗?请大家课后思考。

(不能删。

①我的“梦”是放在农村姑娘拣麦穗寄托梦想的大背景之下。

介绍了当地当时的特殊景象之后,就很自然地展开下文情节,“我”和灶糖老汉之间的美好情意就更能打动人。

②只有后一部分,文章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

开头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农村姑娘们的梦破灭了,就顺从地认命,丢掉梦想,这里有作者对她们命运的深切同情。

而“我”自老汉去了之后直到现在仍执着地追寻那份美好纯真的感情。

作者关注自我,也关注他人,关注个体,也关注社会。

她不仅仅只是在回忆儿时的那段经历,更是以充满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胸怀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生活。

第一部分丰富了整篇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
六.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

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1.分析本篇中两个拣麦穗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拣麦穗》是一篇非常精致的散文。

作者显然很注意叙述文体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有意要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

这篇作品在情感上也很真挚,开头部分对于农村姑娘拣麦穗这件事本身的怅叹也好,接下来对那位卖灶糖的老汉疼爱“我”的那些细节的描写也好,更不用说对那颗高挂在树梢头的小火柿子的着力描画,都使人感到那样亲切和自然。

2.简析文章中“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象征意味
本文后半部分出现的“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意象,在全文中占有中心地位,它凝集着作者在全文表达中的所有情感,也是最容易拨动读者的情感心弦的一个意象。

3.简析本文叙述从容、意境优美、寓意含蓄的艺术特点。

本篇以回忆的视角展开叙写,时间和空间目的地距离使作者获得了一种从容的叙述心态。

作者显然很注意叙述文件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要有意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

文章还注意营造优美的意境,在意境的烘托中突出中心意象,从而强化情感的抒发力度。

这篇散文精致之处更主要还是体现在寓意的含蓄上。

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了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