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税收2.征税对象3.纳税人4.税率5.超额累进税率6.减税、免税7.起征点与免征额8.税收体系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税率: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二、判断题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
(某)无偿性是第一性2.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税收的重要意义3.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某)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4.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某)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5.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6.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某)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7.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税率)。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5.均等牺牲说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绝对相等。比例牺牲说要求每个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
用与其税后效用之比相同。(V)他们的含义
6.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确实”、“便利”、“节省”原则实质上就是税收的经济效率。(X)行政效
率
7.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除了一次总付税(人头税)之外,其他任何税制都可能产生额外负担。所以
5.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来满足的社会共同需要,应有全社会的成员来分担,而这种分担又必须通 过向人民收费来实现。 (X) 人民课税来实现
6.牺牲说产生于19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法国)、穆勒(英国)以及英国
著名财政学家巴斯泰布尔等。这种学说认为,税收对于人民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国家是一种牺牲。
3.一般说来,从价固定税率的形式有()。
A.产品从价固定税率B.行业从价固定税率C.地区从价固定税率D.幅度从价固定税率
4.减税、免税具体包括()。
A.减税B.免税C.起征点D.免征额
5.对于一个税种来说,按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被确定的纳税环节的多少,课征制度可以分为
( )。
A.—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D.每次课征制
现实中的税收制度只能尽可能地接近中性,以减少额外负担或效率损失。(V) 税收中性
三、选择题
1.在现今理论界比较公认的税收原则有()。
A.财政B.稳定C.公平D.效率
2.瓦格纳的国民经济原则提出了()。
A.充分原则B.弹性原则C.慎选税种原则D.慎选税源原则
3.公平原则包括( )。
A.受益原则B.公正原则C.能力原则D.平等原则
4.税收有哪些职能?研究税收职能意义何在?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税收2.征税对象3.纳税人4.税率5.超额累进税率6.减税、免税7.起征点与免征额8.税收体系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税率: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二、判断题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
(×)无偿性是第一性2.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税收的重要意义3.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4.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5.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6.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7.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税收学专业认识
税收学专业认识税收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税收的原理、法律和政策。
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税收学专业的学习帮助我们了解税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培养高级税务专业人才,为国家财政管理提供支持。
1. 专业概述税收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税收技术知识,能够从事税务管理、税收政策设计和税法实务解决等工作。
该专业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原理、税法、财政学、会计学等。
2. 学习内容2.1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是税收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税收的基本原理和税收体系,了解税收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税收原理主要包括税收目标、税收基础、税率、税负分担和税收收入的分配等。
2.2 税法税法是税收学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将学习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操作。
税法主要包括税收征管法、税收协定、税务风险管理等,通过学习税法,学生能够掌握税收法规,培养税务规划和税务风险管理的能力。
2.3 财政学财政学是税收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原则。
财政学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政策、财政体制等,通过学习财政学,学生能够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2.4 会计学会计学是税收学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了解会计信息在税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会计学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国际会计等,通过学习会计学,学生能够掌握税务会计核算和税务报告的相关知识。
3. 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税收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选择就业于国家税务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从事税务管理、税务咨询、税收筹划、税务审计等工作。
4. 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税收体系的不断完善,税收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未来,税收学专业将更加注重税务法律和政策研究,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税务专业人才。
税务学习心得体会
税务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税务学的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从税收概念到税法的解读,我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学习,以下是我学习税收学的心得体会:首先,我认识到了税收是一个重要公共政策,它不仅可以为国家财政谋利,而且有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我从学习中了解到,税务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税收文书的制作,而且税收的方式也很多。
从学习中,我明白了如何依照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制定具有民主和科学性的各项文件,从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还深入体会到企业纳税申报的重要性,这是政府对企业交税执行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习中,我了解到企业要求履行税务义务,首先要综合考虑税率、税收减免、准确表述收入来源等问题,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税收政策,做出恰当的税务申报和评估管理。
最后,我意识到,学习税务学不仅要掌握税法法规的知识,还要深入理解不同企业纳税义务和税收减免政策。
只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掌握税务学的知识,才能为企业申报准确的税收,减轻企业纳税压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税务学,我对税收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搞清楚了不同方面的税法法规,从而使我在乎实践中有了更好的表现。
学习税务学,使我不断提升自己,拓展视野,有助于今后的发展。
此外,税务学还引导我思考我所属的企业在税务管理上的实际问题,分析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解决企业存在的税务问题。
通过保持合理的税收节约、减税降费等情况,我非常熟悉专业术语,如税务审计、税收策略、税收优化等,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以及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学习税务学,我了解了税法的基本原则和复杂的相关法律,同时,在学习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应用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税务服务。
此外,我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技术,如利用计算机对企业实施管理,以及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实施税务核算。
总之,学习税务学,使我了解到税务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它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
税收学自考27309知识点集合
一、名词解释1.税收原则(P8)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或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说五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2.税收经济效率原则(P13)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就是通过税收实现效率目标,包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减少效率损失两个方面。
3.税收行政效率原则(P14)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在充分取得税收的基础上使税务费用最小化。
4.税收成本(P14)税收成本就是在实施税收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耗费。
5.机会原则(P16)机会原则要求以纳税人获利机会的多少来分担税收,而获利机会的多少取决于纳税人拥有的经济资源。
6.税收稳定原则(P19)税收稳定原则是指税收征收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要达到稳定目标,包括减少经济波动和经济平衡增长两个方面的要求。
7.税收自动稳定机制(P19)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机制。
8.税收负担(P21)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人的承受的一定的经济负担,一般以税额与税基或相关经济之标的比值表示。
9.宏观税收负担(P21)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是一种税收负担最主要的分类之一。
10.税负转嫁(P24)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的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
11.税负归宿(P26)税负归宿是税负运动的终点或最终归结点。
税收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何经济归宿。
12.税收效应(P28)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选择以及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
13.纳税人(P42)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直接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14.扣缴义务人(P42)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
国际税收学的主要内容
国际税收学的主要内容
国际税收学是研究跨国企业和个人在国际税收方面的法律责任及
其适用规则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国际税收原则和税种
国际税收原则是国际税收学的基础,包括源泉税原则、居民国税
原则、国际税收协定原则等。
此外,国际税收学还涉及到各国的税种,如所得税、增值税、关税、遗产税等。
二、国际税收体系
国际税收体系是国际税收学的重点内容,包括各国税制的特点、
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和落实、国际税收协定的签署等。
三、移民与海外投资
移民和海外投资往往会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国际税收问题,国际税
收学探究这两个领域中如何节税以及如何避免税务风险。
四、国际税收规划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跨国公司和个人要更加注重国际税
收规划,以最大化地降低税收负担。
国际税收规划是利用有效(但合
法合规)的手段,以合理的方式调整企业或个人的税收负担。
五、国际反避税合规
国际反避税合规是近年来国际税收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通过
信息共享、税收透明度提升等手段来规范跨国企业和个人的税务行为。
总之,国际税收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实践性很高的学科。
了解
国际税收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不仅可增加个人职业竞争力,也
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在国际税收问题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税收学作为一门应用数学学科,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该学科,我不仅了解到了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对税收的分类、原则以及国际税收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税收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税收的分类。
税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比如按课税对象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按征收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时间分类可以分为周期性税和非周期性税等。
我认为了解税收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的运作机制,对于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税收的原则。
税收征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平原则和效能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负应当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来确定,即所得高的纳税人应当承担更多的税收。
效能原则则要求税收征收应当尽量达到经济调节和财政收入目标。
了解税收的原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评价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并为未来的税收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作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税收政策的合理设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
然而,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等问题。
通过学习税收学,我认识到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意识到在制定税收政策时需要谨慎权衡各种因素。
第四,国际税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税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了解国际税收是我们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需要,也是保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国际税收协定、双重征税问题等相关内容,深入理解了国际税收领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税收学习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启示。
通过学习税收的分类、原则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税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了解国际税收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税收问题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协商。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08公司理财3班杨如思 200801002341 林松焕 200801002303邓丽荣 200801002313浅议税收中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摘要: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加强。
要进一步强化我国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的调节效应,必须妥善处理税收调节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使用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
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排斥的。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税收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涵及关系。
二、我国税收公平与效率现状。
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税收效率公平调控征管前言: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
税收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内涵及关系(一)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论含义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和纵向公平——不通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二是税收的经济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
;三是税收的社会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对社会成员个人的收入进行调节,以征税或补贴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公平,实现结果的公平。
税收学的专业学习计划
税收学的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税收学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它主要研究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来调节经济发展、分配财富,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的一门学科。
在当今社会,税收政策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对于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向,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学习税收学是极具价值的。
二、学习目标(一)深入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熟练掌握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三)了解国际税收和跨国公司税收政策。
(四)掌握税收征管的基本技巧。
(五)了解税收违法行为和缴税纠纷的处理。
(六)掌握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三、学习内容(一)税收的基本理论:学习税收的基本概念、性质、功能、原则和分类。
(二)税收政策:学习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了解税率、征收范围和税收管理。
(三)国际税收:了解国际税收政策和跨国公司税收政策。
(四)征收与管理:掌握税收征管的基本技巧,了解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机构。
(五)税收法律:熟悉税收法律和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
(六)税务会计:了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熟悉税务筹划的方法。
四、学习方法(一)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税收学相关教材和学术文章,理解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税收案例,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实践:参加实际税收实践课程,学习税收征管的基本技巧。
(四)科研训练:开展税收学相关的科研课题,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习历程第一年:系统学习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年:深入研究国际税收和跨国公司税收政策,掌握税收征管的基本技巧和税收法律。
第三年:进行税收学实践课程,在实际税收案例中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展科研课题。
六、学习成果通过三年的学习,我将深入理解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熟练掌握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了解国际税收和跨国公司税收政策,掌握税收征管的基本技巧和税收法律,熟悉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第三章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Principle of Taxation) ☆国家在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出台税收政策、设计税
收制度,进行税务管理等一切涉税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 准则或规范。
☆用以调节税收职能——财政收入职能、经济调节职
能间关系的原则。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财政政策原则、税收公 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学 Taxa18tion
第三章 税收原则
(一)政府征税权法定
一个国家向人民征税与否以及如何征收,均应由法 律规定。每开征一种新税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律 未规定的税不得向人民征收。
(二)纳税义务法定
两层含义: 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必须履行,否则法律责任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拒绝纳税
税收学 Taxa19tion
职能
税收学 Taxa11tion
第三章 税收原则
(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中提出著名的赋税四原则
1.平等原则 2.确定原则 3.便利原则 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税收学 Taxa12tion
第三章 税收原则
(二)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西斯蒙第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完成者, 也是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 1819年发表代表性经济著作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 人口的关系》。
税收学 Taxation 28
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 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76年出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 《国富论》)。
亚当·斯密被誉为财政学的创始人。
税收学 Taxa10tion
第三章 税收原则
◆开创了财政学的研究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 ◆反对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主张经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08公司理财3班杨如思 200801002341 林松焕 200801002303邓丽荣200801002313浅议税收中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摘要: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加强。
要进一步强化我国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的调节效应,必须妥善处理税收调节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使用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
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排斥的。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税收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涵及关系。
二、我国税收公平与效率现状。
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税收效率公平调控征管前言: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
税收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内涵及关系(一)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论含义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和纵向公平——不通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二是税收的经济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
;三是税收的社会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对社会成员个人的收入进行调节,以征税或补贴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公平,实现结果的公平。
税收原则-税收学
2. 税收原则理论
Wagner的税收原则理论
(1)财政收入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 (3)社会正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 财政收入原则: 充足—税收收入应充分满足国家税收的需要;最 优税制的约束条件 弹性—税收收入应随财政支出需要而相应变动
9
2. 税收原则理论
Wagner的税收原则理论
国民经济原则: 税源的选择—保护税源,以所得为税源,避免以 财产和资本作为税源 税种的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 社会正义原则: 普遍原则—每个成员都须纳税,没有税收特权 平等原则—税收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 税务行政原则: 确实、便利和节省
3
1. 税收原则的定义
税收原则与税收实践
1954年,法国推行VAT,替代营业税。为什么? ——避免重复征税 2001年,俄罗斯大刀阔斧实施个人所得税单一税 制改革。为什么? ——提高征税效率 2008年,中国实行企业所得税改革,内外资企业 “两税合一”。为什么? ——维护税收公平公平、效率、适度、……103. 5大税收原则
公平原则
(1)中国古代税收公平思想 “计田而税”——“计丁而税”——“计财而税” (1.1)相地而衰征 《禹贡》,根据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距离帝都的 远近、水路交通、所产农产品种类等因素,将土地 分为若干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税负。管仲(春秋, 齐国)将其总结归纳为“相地而衰征”,又被称为 “计田而税”。 缺陷:只考虑征税对象的差异,未考虑纳税人的 差异。例子,一块土地很肥沃,但拥有这块土地的 家庭劳力不足,开垦程度很低,也须缴纳重税。
26
3. 5大税收原则
合情原则
要与国情和文化兼容。 中国为什么不学美国,以个人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 所得难知 发展为主 中国为什么不学俄罗斯,实施个人所得税的单一税 制改革? 不缺钱(10.4% vs 23%;有水分) 收入分配越来越重要了
税收原则理论的历史演变及评价
税收原则理论的历史演变及评价税收原则理论的历史演变及评价税收原则是为了税收而制定的原则,它可以判断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是否合理。
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三个特征,在制定税收制度和政策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税收原则不是根据人们抽象的主观意志的随想得来的,而是在现有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历史的条件下,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得来的。
因此,更符合政策意义上的税收原则被定义为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一、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和演化(一)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和演化西方税收原则的演化从威廉·配第开始,之后经过亚当·斯密、萨伊、瓦格纳以及马斯格雷夫、纽马克等进一步阐述,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威廉·配第不是最早完整提出税收原则的,而是把税收原则的思想做了系统的阐述。
大多数学者认为第一个把税收原则完整记录下来的是亚当·斯密。
1亚当·斯密税收平等、确定、便利和经济是斯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
(1)税收平等原则。
要求所有公民都要平等纳税,反对以身份和贫富定税;由于当时人们的收入不再单纯依靠种地,也有人开始取得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税收也不单纯依靠地租,取得利润和工资收入的人也要纳税才公平。
(2)税收确定原则。
即纳税日期、方法、数额、比例等的设定必须明确,所有纳税人和征税人都要清楚明白,否则税收征收者可任意左右纳税人,给征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税收便利原则。
税收的征收与管理,应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
如纳税人有充足收入的时候为纳税日期;交通便利的地方设为纳税地点,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征收税款,用货币进行计量。
(4)税收经济原则。
征税要有一定的度和量,不可过多,亦不能过少。
税征得过少,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征税过多,给纳税人增加负担,导致出现偷税漏税现象和减少再生产,反而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
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2萨伊萨伊的前四个原则与斯密的四项基本原则相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国民道德原则,这是他的代表性原则。
第七讲税收原则
第七讲税收原则教学要求:(1)理解我国及西方古代税收原则,熟悉亚当·斯密、瓦格纳税收原则的内容(2)重点掌握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
思考题:(1)概念:税收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生效率原则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税收收入弹性税率弹性拉弗曲线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税收的经济效率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逾额负担(2)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原则是哪三条?尤斯第的税收原则有哪些内容?(3)试述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有哪些主要内容?(4)瓦格纳的税收原则主要有哪些内容?思考题:(5)别离说明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6)试评价税收公平原则中的利益说和能力说。
(7)简述实现税收公平的大体要求(8)简述税收收入弹性的大体内容(9)简述税率弹性的大体内容(10)简述拉弗曲线的大体内容。
(11)比较财产、支出和收入在衡量纳税能力方面各自的长处与缺点。
思考题:(11)比较财产、支出和收入在衡量纳税能力方面各自的长处与缺点。
(12)为何各国政府更愿意按照人们的收入状况来衡量其纳税能力的大小?(13)比较分析亚当斯密的平等原则、瓦格纳的社会正义原则和现代税收的公平原则的不同(14)结合我国的国情,你以为应坚持哪些税收原则有利于增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学内容:第一节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第二节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参考资料黄桦《税收学》(中国人大出版社)第3章第一节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税收原则的主要观点(一)有义原则。
即强调国家征税要合乎道义。
(二)有度原则。
即强调国家征税要适度。
(三)有常原则。
即强调国家定税要有常规,税制要相对稳定。
(四)统一原则。
即全国的税政要统一。
(五)弹性原则。
强调赋税的征收量有伸缩性,依条件的转变而转变。
(六)普遍原则。
强调征税的面要宽,纳税人要普遍。
(七)均平原则。
强调征税中应做到的均平合理。
(八)明确原则。
即强调让纳税人对征税的有关规定有明确的了解。
税收原则
征税能力。
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二) 税收分类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
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
按课税标准划分
· 所得课税 · 商品课税 · 财产课税
· 直接税
· 从量税
· 间接税
· 从价税
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 中央税
· 价内税 · 价外税
· 地方税
三、税收原则
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原则
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 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三、税收原则
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
征税的影响
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
三、税收原则
(三) 税收中性
超额负担扭曲了课税商品与其他关联商品的消费选择, 纳税人的负担不仅是向政府纳税,而且因政府课税带来 价格上升导致产量(消费量)的减少 。
税收努力
(tax effort)
起征点
免征额
课税基础
应当能征收
上来的税收 数额。
一是纳税人
纳税能力; 二是政府的
税务当局征收 全部法定应纳 税额的程度, 或者说是税收 能力被利用的 程度 。
税法规定的对 课税对象开始 征税的最低界 限,收入未达 起征点的低收 入者不纳税, 收入超过起征 点的高收入者 按全部课税对 象纳税;
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三 类 税 率 各 自 特 征
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 税收术语 比例税率
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
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那么,政府征税究竟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从税收发展史看,虽然在任何时期,人们对税收原则的看法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税收原则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仍将继续下去。
税收原则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平均税负的朴素思想,对土地划分等级分别征税;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更明确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税负的轻重。
西方则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就已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税收原则,如重商主义后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的原则。
但一般认为,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
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的原则。
此后,税收原则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集大成者阿道夫。
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以及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原则即节省原则。
而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又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
实际上还有多种税收原则的提法,但要数上述三种影响最大。
这三种税收原则理论,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人们在三个不同时期对税收的认识,而且基本展示了税收原则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脉胳。
根据上述各项税收原则的内容,结合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从社会、经济、财政、管理四个方面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公平、效率、适度和法治”四原则。
一、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
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历史上,也多有强调税收公平的论述。
在现代社会,税收公平原则则更是各国政府完善税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但税收怎样才算公平,在不同时期,往往标准不同,理解也不同。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税收公平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公平转变到相对公平,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经济公平的发展过程。
税收公平,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公平问题历来是影响政权稳固的重要因素之一。
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分配,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但从利益的角度看,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因此,在征税过程中,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自然就分外关注。
如果政府征税不公,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很大,偷逃税收也会随之增加,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矛盾乃至政权更迭。
税收的社会公平,最早指的是税额的绝对公平,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
在税收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定额税和人头税的盛行(人头税和定额税即使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瓦格纳将公平的标准从绝对公平发展到相对公平,即征税要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力大的,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则少纳税。
它要求税制应实行累进税率。
如今,在理论上,相对公平又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所谓横向公平,简单地说,就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负担相同的税;而纵向公平,就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的税负则不应相同,纳税能力越强,其承担的税负应越重。
那么,怎么判断纳税能力的大小呢?通常以纳税人所拥有的财富的多少、收入水平的高低或实际支付的大小等作为判断依据。
(注:以纳税能力作为公平标准,在理论上称为“能力说”。
如何判断纳税能力,在理论上又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之分。
按照客观说,纳税能力应依据纳税人所拥有的财富、取得的收入或实际支付能力等客观指标来确定。
而主观说则强调纳税人因纳税所感到的效用的牺牲或效用的减少应相同,或者纳税后的边际效用相同。
公平标准,除“能力说”外,还有“受益说”,即以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多少作为衡量公平的标准。
根据这种标准,从政府公共服务中享受相同利益的纳税人,意味着具有相同的福利水平,因此,应负担相同的税,以体现横向公平;享受到较多利益的纳税人,则具较高的福利水平,因此,应负担较高的税,以实现纵向公平。
现实中对公路的课税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往往有所体现,但在许多情况下受益水平是不好衡量的。
)现实税制中,财产税按财产、所得税按所得累进征收,对低收入者免税,允许家庭赡养扣除等都是这种公平观的反映。
在西方税收中,公平通常是指社会公平,即社会公正原则。
而在现实中,政府征税,不仅要遵循社会公平的要求,而且还要做到经济上的公平。
也就是说,在现代经济中,税收原则事实上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经济公平。
税收的经济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包括经营者和投资者,要一视同仁,同等同待,以便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
增值税的盛行、公司税税率以比例税率为主等都是这种公平要求的反映。
其次是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如资源禀赋差异等,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客观的竞争环境。
这两个层次,也相当于社会公平中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公平,特别是经济公平,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税制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我国通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入分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平均分配不等于公平分配),收入档次已适当拉开,但同时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悬殊”现象,因此,如何运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成为税收的重要职能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发育还相当不健全,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外部因素较多,同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使税制更具公平,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是我国进一步税制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整个税收管理,都是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
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
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税收行政效率,可以税收成本率,即税收的行政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率来反映,有效率就是要求以尽可能少的税收行政成本征收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即税收成本率越低越好。
显然,税收行政成本,既包括政府为征税而花费的征收成本,也包括纳税人为纳税而耗费的缴纳成本,即西方所称的“奉行成本”。
亚当。
斯密和瓦格纳所得出的“便利、节省”原则,实质上就是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
便利原则强调税制应使纳税人缴税方便,包括纳税的时间、方法、手续的简便易行。
这无疑有利于节省缴纳成本,符合税收的行政效率要求。
而节省原则,即亚当。
斯密和瓦格纳所称的“最少征收费用原则”,它强调征税费用应尽可能少。
亚当。
斯密说得很清楚,“一切赋税的征收,须使国民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
”这里的所谓费用,实际只限于政府的征收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税收的征收成本和缴纳成本是密切相关的,有时甚至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一项税收政策的出台,可以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但它可能是以纳税人的缴纳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或者相反。
这说明,税收的行政效率要对征收成本和缴纳成本进行综合考虑,才有真正意义。
在现实中,如何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是税收征管所要解决的重要目标。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税收效率原则的更高层次。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
税收分配必然对经济的运作和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这是必然的客观规律。
但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的程度如何、范围多大则是有争议的,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
反映到税收的经济效率方面,则有不同层次的理解。
首先,它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
所谓税收的额外负担,简单地说就是征税所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它是税收行政成本以外的一种经济损失,即“额外负担”,因此,相对于税收行政成本,通常又将之称为税收的经济成本。
因此,政府应选择合理的征税方式,以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
那么,怎样的征税方式对经济的扭曲更小呢?通常认为,要保持税收中性。
税收经济效率的第二层次的要求是保持税本。
税收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政府征税应尽量避免税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而发挥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瓦格纳提出了税收的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选择原则和税种选择原则。
为保护和发展国民经济,使税收趋利避害,政府征税应慎重选择税源。
原则上,税源应来自国民收入,而不应来自税本。
税本,就是税收的本源。
通常认为,国民生产是税本,国民收入是税源,原则上税收只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而不能伤及国民生产。
这犹如树上摘果,果是源,树是本,我们只能摘果,而不能伤树。
税收经济效率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它要求通过税收分配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这是基于对税收调控作用的积极认识。
认为税收不只是消极地作用于经济。
由于现实中存在市场失灵,因此,有必要政府进行干预,而税收分配就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
从税收经济效率的不同层次可以看出,税收是否有效率,必须结合经济运行本身的效率来考察。
如果经济运行本身是高效率的,则应以税收不干扰或少干扰经济运行视为有效率,即以税收的经济成本最小作为判断税收效率的依据;而当经济运行处于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状态,则税收效率应反映在对经济运行的有效干预。
总之,遵循行政效率是征税的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而追求经济效率,则是税收的高层次要求,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税收调控作用的认识的提高。
三、适度原则税收适度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兼顾需要与可能,做到取之有度。
这里,“需要”是指财政的需要,“可能”则是指税收负担的可能,即经济的承受能力。
遵循适度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适中,税收收入既能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和同步,并在此基础上,使宏观税收负担尽量从轻。
如果说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从社会和经济角度考察税收所应遵循的原则,那么,适度原则则是从财政角度对税收的量的基本规定,是税收财政原则的根本体现。
满足财政需要是税收的直接目标和首要职能,因此,不少学者都将满足财政需要作为税收的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