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青铜文化
云南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云南省情常识题
云南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必了解云南省情常识题1.西南边疆云南简称(云或滇),被誉为(七彩云南/彩云之南)。
因云南红壤占云南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故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为邻,西部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北隅紧倚(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南同(老挝、缅甸、越南)毗连。
云南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2.多民族文化大省云南省2019年人口统计数为近(5000万),云南少数民族门类众多,云南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呈现(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48云南省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 )个,其中有(15 )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的,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云南少数民族中,有( 16 )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彝族),人口最少的(独龙族)独龙族。
3. 云南的五大支柱产业是((烟草产业、旅游业、矿产业、电力产业、生物资源开发)。
其中(烟草产业)是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云南是中国最大的烤烟和卷烟生产地,有“烟草”王国之称。
依托云南是动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开发正成为云南另一大支柱产业。
4.云南三大战略目标云南是中国(面向西南开发的桥头堡),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目标是,把云南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目标:两强一堡(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东盟,即东南亚联盟,包括十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新加坡。
南亚,包括8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阿富汗(印巴尼不斯,马拉汗)“泛珠三角”区域,包括云南、湖南、海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九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9+2”。
不同地区的青铜文化简介
不同地区的青铜文化简介因为不同的古代国家发展与环境,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青铜文化也不尽相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不同地区的青铜文化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云南的青铜文化根据1949年以来的考古发现,云南地区早在商代晚期、西周初期已经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
到了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青铜文化已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并有着强烈的地方特点。
例如1975年在楚雄万家坝发掘的79座墓葬,普遍用青铜矛随葬。
少数大型墓葬随葬有大量的青铜器。
例如一号墓出土青铜器110件,其中有铜鼓一件。
这种铜鼓与中原商代铜鼓形制不同,竖置,体如圆墩,上为圆形鼓面,束腰,中空无底。
万家坝一号墓出土的这件春秋晚期的铜鼓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南铜鼓。
直至今天,这种铜鼓一直为西南地区各民族所使用,既是最具有特征的乐器,又是权力、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此外一号墓还出土了六件一套的羊角钮铜编钟,这也是西南地区特有的青铜乐器。
此墓并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工具,共计28套。
每套由一件铜斧、一件长方形锄和一件方形锄组成。
说明此时青铜工具已经普遍使用。
又如23号墓,随葬青铜器577件,其中大部分是铜矛,此外还有钺、戈、剑、镞、臂甲和盾饰等,说明青铜武器的生产也是很发达的。
此外还出土了锄、斧、凿等青铜生产工具及四面铜鼓。
而大量的小墓,随葬品很少,甚至没有一件随葬品,说明此时的贫富分化已很严重,阶级差别已很鲜明。
1961年在祥云大波那发掘的战国中期的墓葬,出土了一具长2米、宽0.62米、高0.64米的长方屋形铜棺。
棺顶作两面坡形,棺身由七块铜板组成,由插销扣合,可以拆装。
侧面铸有鹰、燕、虎等动物纹饰。
随葬有铜鼓、铜钟、铜笙及铜葫芦笙,还有干栏式的铜房屋模型及猪、狗、鸡、羊、牛、马俑等。
值得注意的是还出土了纯锡制成的手镯,这可能与云南富产锡矿有着一定的关系。
上述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工具和武器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例如铜锄体为长方形、方形或桃形,斧为靴形,矛多为中部起脊,钺为半月形刃,剑多为花蒂形剑格、圆柱茎上饰有缠缑〔gou勾〕纹等。
滇国青铜器中的蛇造型再探
滇国青铜器中的蛇造型再探作者:李跃平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2期摘要:蛇的艺术造型在滇青铜器中屡屡出现,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祭祀场合,其作为扣饰的一种构成元素,加之蛇与龙间的渊源关系非同一般,使得蛇造型的研究成为对滇青铜器、滇文化研究的另外一条途径。
对于从滇青铜器上蛇的象征意义主要有三种解释:一为滇人的图腾崇拜;二为地神;三为水神。
对蛇造型的理解,似乎无法回避对滇人族属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蛇;滇青铜器;象征意义;文化交流蛇的纹样在滇青铜器中屡屡出现,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祭祀场合,其作为扣饰的一种构成元素。
从图像起源说上分析,蛇与龙渊源关系较深,这使蛇造型的研究成为解读滇青铜器、滇文化的一条途径。
但是,究竟滇青铜器上蛇的象征意义为何,至今众说纷纭。
究竟是楚人文化中的龙抑或蛇?还是越人的图腾崇拜?为什么它在重要的祭祀场合中屡次出现,同时又被践踏于地?1 滇文化释义与蛇1.1 滇文化释义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滇”是约于汉初活跃在西南昆明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政权,“滇文化”即古代滇人创造的文化。
按照张增祺先生观点,滇文化遗物的大致分布范围:“东至路南、泸西一线;北达会泽、昭通等地;南抵新平、元江及个旧一带;西到安宁及其附近区域,其中心在晋宁。
上述地区大概就是古代滇族的活动范围,亦即滇国的分布区域。
”[1]对于滇国政权存在的具体时间,目前学界观点尚有一定分歧。
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左右,尤中、张增祺都曾做出过大致界定。
但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现,其出现时间上限受到一定质疑,特别是在殷商墓穴中发现了来自云南的青铜原料后,滇国存在的上限被推到了公元前12世纪。
[2]在学术界,云南青铜文化分为滇池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北、滇南等类型。
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以晋宁山、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昆明洋甫头等大型墓地为代表。
滇文化是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的简称,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主要代表类型之一。
其时代和分期大致为:第一期,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
浅析古滇国及其青铜文化
浅析古滇国及其青铜文化作者:王丽华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5期摘要:战国至西汉时期盛极一时,东汉时期却又突然衰亡,古滇国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短暂却又灿烂的文明。
尤其是古滇国的青铜文化,更是成了独立的青铜文化类型,在艺术构思及表现手法上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滇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青铜文化在古滇国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中原文明的民族文明,也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多样性及其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古滇国;青铜文化由于文献记载不详,对古滇国的研究难度较大,所以在其研究问题上存在众说纷纭的情况。
古滇国的研究不仅要对比历史文献,更重要的是结合考古发掘与之相互佐证。
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关于古滇国的记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晋宁石寨山滇王墓葬群、江川李家山等古墓群的发掘以及“滇王之印”的出土,证明了历史上古滇国的存在,也说明这些墓葬群及发掘的青铜文化与古滇国有关。
对此,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滇文化的研究与古滇国青铜器的发掘一样,都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到目前为止,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100余篇论文涉及到古滇国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各个方面。
黄懿陆先生的《滇国史》将各个研究学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最终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详尽地叙述了古滇国历史的各种猜测与史实证明[1]。
梁庭望在对《滇国史》的评述中表达了他对黄懿陆先生执着的钦佩和他找到突破口的欣慰[2]。
而黄懿陆在他的《古滇国历史渊源及研究现状》中则是对古滇国的由来及消亡的各种可能性做了对比研究,提出国内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未来研究的一套方法,对今后的研究有重大启示[3]。
张增祺在《滇国与滇文化》中系统地叙述了古滇国的发展由来、青铜文化、民族组成、经济及生活的构成、军事宗教以及其社会特征,让大家对古滇国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4]。
尤中在他的《古滇国、夜郎考》中对古滇国的民族成分、地域范围与其存在时间做了详尽的考证[5]。
云南青铜时期的历史文化
云南青铜时期的历史文化人类发展的进程,可用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来划分。
人类首先进入的是石器时代,而后青铜的尖利完全取代了笨础的石器,于是人类迈入了青铜时代,由于铁矿资源广泛和其制品轻便耐用,人类开始向铁器时代过渡。
云南的青铜时代开始于何时,迄今为止仍没有考古资料确证。
目前已明确的是在公元前7——前6世纪(约为春秋晚期)云南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
到了公元前2世纪末,即汉武帝时期,这种青铜文化在云南滇池地区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并向铁器时代过渡。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考古仍未发现,目前所有的青铜器,都出土于墓葬中。
1961年祥云大波那发现的铜棺墓,与1975年在云南楚雄万家坝的79座墓葬中发现的青铜器,是所发现的青铜文化中年代较早而又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云南青铜器在建国以前就有出土,有一些已经流失于海外。
大量的发掘工作是在建国以后开展的,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如楚雄、大姚姚安、祥云、大理、昆明晋宁、安宁、富民、澄江、江川、曲靖等地,甚至于云南省边疆地区沧源、景洪、高黎贡山等地也有少量出土。
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及各地州县馆藏青铜器已超过四五千件。
属于随葬品的青铜器,按用途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乐器四大类。
生产工具有斧、锄等。
云南铜斧,斧刃部稍宽,略呈半月形,或是方刃,外形与有肩石斧相似。
即是生产工具又可作武器;生活用具具有釜、勺、匕、樽等。
祥云大波那出土了圆柱形铜条三根,长约二十余厘米,有学者认为是箸(即筷子),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铜箸之一。
属于武器的有剑、戈、矛、钺、镞、啄等,矛有细长和短阔两种,钺有半月形刃及圆形刃两种。
啄仅出土于祥云大波那,啄上有鹦鹉形附饰,颇具艺术风格。
属于乐器的有铜鼓、葫芦笙和编钟。
葫芦笙完全仿葫芦的样子。
铜鼓上有简单纹饰。
楚雄万家坝发现的钟是圆筒状,上有羊角状纽纹,共六件,形成一编。
铜鼓是云南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云南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不少优美的器物,但都已消失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
滇人和昆明人
上述三处墓葬的墓葬结构和随葬品完全相同,证明了它们同属滇文化圈。同时, 它们的青铜器风格大体相同,与周围地区的青铜器文化存在明显区别。
01 二
滇人及其艺术特征
3、古滇国的青铜文化的特 点 数量众多,种类繁杂
滇人的青铜文化时间跨度大约500多年,其早期为先 秦战国中期,中期为秦汉时期,晚期为东汉时期。出土的 青铜器大致有5大类80余种: (1)、生产工具类(包括农业和手工业工具)
01 二
滇人及其艺术特征
滇文化指的是春秋末至东汉初期以滇 池为中心,劳浸、靡莫、叟等部落融合周 边兄弟民族文化、中原汉文化、楚文化、 外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 有浓郁地方特点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 化。
2、古滇国的青铜文化
代表
(1)、晋宁石寨山滇王墓葬 经过4次发掘,共清理50余座墓葬, 出土文物4800多件。6号墓葬出土了滇 王之印。
1 二
滇人及其艺术特征
2、古滇国的青铜文化
(2)、江川李家山墓地 出土海贝、滇玉玉衣和少量铁器。 24号墓出土了牛虎铜案。 (3)、官渡羊浦头古墓(末期): 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出土随葬器物 7000余件,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青铜器, 以及精美漆木器。滇文化处于衰落期, 已受汉文化影响。
铜案以普通范模分体浇铸后 再合铸而成,但整体平整光滑, 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是云南历史文物的代表。
族群归属不同
滇 人:百越系→
昆明人:氐羌系→乌蛮、白蛮
行政建制不同
滇国:战国→汉元封二年 昆明:武德二年置县;宋宝佑二年置昆明千户所, 元至元十三年置昆明县。
01 二
滇人及其艺术特征
战国地图
1、滇人的起源及发展
青铜器时代滇池地区氏族部落林立,以濮人为主。氐人、羌 人等游牧民族由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一带越过金沙江进入滇 池地区以后,与当地濮人融合形成滇族,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开发 和发展。 从巴蜀地区和楚国迁徙而来的族群带来了楚国和中原内地先 进的文化、技术,对促进当时以滇部落为主的滇池地区的政治、 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战国至东汉初,滇池周围的“滇人” 建立滇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滇文化”。 汉王朝建立后,积极谋求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公元前 109年(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征发巴蜀地区士卒,滇王被迫归 降。
昆明金殿青铜文化景廊介绍
昆明金殿青铜文化景廊介绍
景廊位于金殿公园主殿前,金殿公园主体建筑——金殿。
金殿是明代云南边疆土司制度的产物,是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宫苑。
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末年毁于兵火,清初由张献忠所建。
民国时,由军阀
熊克武修复。
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金殿进行了全面修复和保护。
景廊分为上、中、下三层,长60米,宽15米,高16米,由铜、石、砖等材质组成。
其最上一层为青铜景廊,主要展示的是金殿青铜文化艺术。
一层:
铜亭
铜亭为铜结构,仿古建筑形式建造,亭子四周环绕着栏杆,正中悬挂着“金殿”匾额。
亭内地面由铺满青石板的青石板铺就。
亭顶为“龙”形图案。
铜亭周围环绕着以铜铸的“龙纹”浮雕。
铜亭的二层:
二层为观景平台。
平台上有铜栏杆,栏杆上的雕刻形象生动、工艺精湛、内容丰富、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有龙凤、麒麟等各
— 1 —
种动物及植物图案;栏杆上的浮雕图案形象逼真、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铜亭上的檐角用铜构件装饰。
— 2 —。
磷元素对古滇国青铜文明的影响
磷元素对古滇国青铜文明的影响陈爱林摘要磷在今天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磷矿石广泛分布于滇中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文化发展时期,它既是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基础,更是古滇国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
磷在青铜冶炼中的运用,提高了青铜合金延展性,抗疲劳性,抗腐蚀性好,使得滇池及抚仙湖周边地区成为青铜器原料和冶炼技术中心,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一、磷元素概述磷一种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须的非金属元素,常见的有“白磷”和“红磷”。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15号化学元素,符号P。
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
没有磷时,生物能无法转化,烟酸(又称为维生素B3)不能被吸收;磷的正常机能需要维生素D和钙来维持。
在地质历史时期,它是生命大爆发的控制因素和动植物繁衍重要基础。
在人类文化发展时期,磷在青铜冶炼中的运用,增加了青铜器延展性,抗疲劳性,抗腐蚀性,使得青铜文明得以发展,古滇国得以繁荣。
二、磷元素的特性在自然界中,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
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
在含磷化合物中,磷原子通过氧原子而和别的原子或基团相联结。
现代工业通过冶炼技术,使磷酸盐分解成纯磷。
纯磷有白磷、红磷和黑磷。
白磷呈白色或黄色, 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蜡状结晶固体, 不溶于水,易溶解于二硫化碳溶剂。
白磷着火点低,只有40摄氏度, 放于暗处有磷光发出,有剧毒,这也是解释“鬼火”的根据。
白磷经放置或在400℃密闭加热数小时可转化为无毒的紫磷或者不稳定的红磷粉末。
将白磷在1210 MPa下加热,就得到黑磷。
黑磷呈铁灰色,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密度为2.7 克/厘米3,着火点是490 ℃,外形象石墨。
黑磷的化学活动性比紫磷差,通常难以发生化学反应。
三、磷元素的来源现代工业用磷通过电解法从磷矿石提取单质磷,再根据需要合成不同的磷酸盐复合物。
从全球范围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南美、亚洲及中东,其中80%以上的磷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南非、美国、中国、约旦和俄罗斯。
浅析云南青铜锄和锄范的发现
2019年第2期找」—4总第375期THE SILK ROAD田野考察❾浅析云南青铜锄和锄范的发现康恒(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甘肃天水741020)[摘要]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工具的先进与否。
云南地区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青铜农具的大量发现直观地展示了本地区青铜文明的发展程度。
本文分地区简单分析了云南青铜锄和锄范的发现,从而得出云南青铜锄分布较广,发现数量众多,对云南青铜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铜锄;锄范;青铜文明[中图分类号]K8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2-0070-03锄,用于翻土、除草的一种中耕农具。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岀现了用于农业生产的石锄,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开始岀现青铜锄。
不过就全国而言,青铜锄发现的极少,而云南青铜时代却相对较多。
青铜锄是云南青铜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其发现为我们探究本地区青铜时代农业生产状况提供了一条捷径,对研究本地区青铜时代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青铜锄的发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云南地区青铜文物开始零星被发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
1954年,发现晋宁石寨山遗址,次年进行了第一次试探性发掘。
其中1号墓陪葬品有铜器、金器以及石器若干,在铜器类别中就有尖叶形铜锄一件。
在发掘报告中依其复原形状,定名为犁。
这是青铜锄在云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上世纪50-70年代末的发掘报告中多将尖叶形铜锄命名为犁。
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铜锄的认识开始趋于一致。
70年代末,青铜锄这一名称多被广泛采纳。
云南关于青铜锄岀土的地点多达60多处,数量多达400多件。
以下本文将分区域来统计云南青铜锄的发现情况。
(一)滇西北地区1956年,云南永胜县金官龙潭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青铜锄1件,残。
这是滇西北截至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
(二)洱海地区1964年,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岀土6件(发掘报告中原为8件,其中2件应归入铲类);大理鹿鹅山、大墓坪各采1件,共2件。
云南滇文化青铜器研究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 ❖巂人 ❖牦牛羌人 ❖白狼羌人
三、滇文化代表性青铜器
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西汉 1956年晋宁石寨山出土 通高50,盖径25厘米
❖ 播种贮贝器 ❖ 西汉
❖ 纺织贮贝器 ❖ 西汉
❖ 祭祀场面贮贝器 ❖ 西汉
❖ 虎牛鹿贮贝器 ❖ 西汉
祭祀人物扣饰
二 人 猎 鹿 扣 饰
二人猎野猪扣饰
三人缚牛扣饰
三狼噬羊扣饰
❖ 立牛葫芦笙 ❖ 战国 ❖ 1972年江川李家山
二 人 猎 鹿 扣 饰
六、滇国主体民族的构成 ❖越人说
七、滇国原始宗教 ❖ 祭祀农神 ❖ 生殖崇拜 ❖ 祖先崇拜 ❖ 人祭和人牲
杀人祭铜鼓
八、云南青铜文化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 双环首青铜短剑 ❖ 曲柄青铜短剑 ❖ 弧背铜刀 ❖ 动物纹牌饰 ❖ 金珠与金饰
第二讲 滇文化青铜器
一、云南青铜文化的调查与发掘
❖ 石寨山地理位置图
汉武帝元封 二年(公元前 109年)“滇 王降汉”, “汉赐滇王王 印,令其复长 其民”以后, 各种汉式器物 涌入云南。
石寨山墓地外景
滇王之印
抚仙湖
二、云南青铜文化的类型 ❖1、滇池区域类型 ❖2、滇西地区类型 ❖3、滇西北类型 ❖4、滇南地区类型
出土 ❖ 通高28.2厘米
❖立鹿针筒 ❖战国
❖ 蛙形矛
❖虎熊搏斗銎戈 ❖西汉
❖ 牛虎铜案
❖ 战国 1972年江川李家山出土 高43,长76, 宽36厘米
❖
持伞铜俑
❖
俑高55厘米,伞高102厘米,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 墓出土,时代为西汉时期。
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陪葬用 的偶人,盛行于秦汉至隋唐 时期。形象塑造主要为奴仆, 舞乐,兵士等。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青铜器上的古滇王国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青铜器上的古滇王国原文地址: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五话,灿烂的滇文化作者:henry0311001接第二章---此篇图片较多,打开可能比较慢大家耐心看2.3 灿烂的滇文化和扶永发老师的云南说---前半部分2.3.1 灿烂的滇文化滇文化是指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从滇池到玉溪境内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之间的狭长地带为中心的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
她是遗失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
我为什么这样高地评价她,听我细细讲来。
兵马俑大家都知道吧?我是18岁的时候去西安旅游参观了兵马俑,看到兵马坑的时候啥心情?――――不是震惊,是失望。
就这么个带顶棚的几百上千平方米的大坑(后来查了资料一号坑是1万多平米,二号坑是6千多平米,三号坑是5百多平米)里面站几百个土不拉及的陶俑,这就世界第八大奇迹了?这陶俑就个个都国宝了?就收这么贵的门票了?后来长大了,学了历史,才慢慢理解兵马俑的重要性在哪里。
在兵马俑被发掘之前,我们对秦的了解―――除了残留下来的秦长城和大量的秦半两钱,其他就是文字记载,有各种著述和民间故事都详细的记录了秦朝,我们知道她是虎狼之国,用武力灭了六国,使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时代,进入中央集权时代,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焚了书坑了儒,出了孟姜女,出了赵高,只传到二世就亡了。
但是文字的东西有个缺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两千年下来,难免就偏差越来越大。
我们一直强调实物的重要性,如果要想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的秦帝国,那就得靠当时的人和物品。
遗憾的是,因为当年长生不老药没炼成( 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卷起细软和三千童男童女跑到国外享乐去了,直接导致秦始皇郁闷地被夹在臭鲍鱼当中归葬长安,这事牵涉到大和地方倭奴国的起源,也是我一直在关注学习的地方,以后有机会另文细述),我们没法指望能有秦代的人活到今天,在秦兵马俑被发现以前,我们只有零散的物品来零散地揭露一些历史真相。
(比如说秦的青铜兵器,各地都有零星出土,出土的秦兵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几何造型尺寸相当规范,以青铜弩机为例,秦的弩机零件几乎完全可以互换使用,而其他国家的兵器远远不能达到这一规范水平。
云南民族与民族文化
云南民族与民族文化1.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自然环境)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一、气候特点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二、地质地貌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
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2)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云南大理太和城遗址考古发现青铜时代遗存素材
云南大理太和城遗址考古发现青铜时代遗存云南考古日前又公布了新的重要发现。
此前,根据《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6年11月中旬至2017年1月下旬,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市两级文物管理所对2015年勘探中发现的太和城遗址二、三号两处大型建筑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
日前,专家们公布了此次考古成果,初步认为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发现了在太和城遗址区域青铜时代已有人类生活居住和南诏国时期的宗教建筑遗址。
南诏是中国唐代西南边疆的一个地方王国,唐王朝于公元738年册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由此建立,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两省与云南相邻的区域,西、南亦到今天越南、老挝、缅甸等三国与云南接壤的部分区域。
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南诏,逐渐成为南诏统治者推崇的国教,是南诏国最盛行的宗教。
这一时期统治者大建寺庙,铸造佛像,佛教成了南诏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据负责领队发掘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金龙介绍,本次发掘的两处大型建筑遗存发掘面积共2000平方米,其中二号建筑遗存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三号建筑遗存发掘面积约900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号建筑遗存发掘区中南部南诏时期堆积层之下发现一处青铜时代的残圆形建筑石墙基遗迹,在附近的同一地层中出土青铜钺、青铜镞等各一件,表明青铜时代即有人类在太和城遗址区域居住生活,这为太和城遗址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何金龙说,这次出土的文物主要出土于三号发掘区内,有汉晋时期纹饰残墓砖2块、南诏有字残瓦338片、南诏残花纹砖7块、残方砖21块、残绿釉砖2块、残陶鸱吻10件、残红砂石佛首1件、完整青铜鎏金杨枝观音立像1件、青铜金刚杵1件、残绿釉陶瓶2件、残绿釉陶碗1件、残黄釉陶盏1件、残灰陶盏1件、贴金箔夹砂陶片4小块、开元通宝2件、残滴水16件、残瓦当24件等。
从地层来看,三号发掘区的1号房址被包含有南诏有字瓦的瓦砾堆积层覆盖,故其时代应为南诏时期。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朋友们!我去云南省博物馆看青铜文化展啦,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又震撼的“穿越之旅”。
一走进那个展厅,就感觉像是被拉回了古老的云南。
那些青铜器,每一件都像是在默默地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具,有的像小动物,那模样简直萌翻了,但是你可别小瞧它们,人家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呢。
比如说那个青铜牛虎铜案,哇塞!这名字听起来就很霸气。
一只大牛驮着一只小牛,老虎在下面咬着大牛的尾巴,整个造型特别生动,感觉就像在看一场动物之间的大戏。
而且你能想象吗?这么复杂又精美的造型,在那个古老的年代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得需要多少智慧和耐心啊。
我站在它面前,就像在和古代的工匠对话,他们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们的杰作,厉害吧!”还有那些青铜的兵器,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但是依然能感觉到它们曾经的锋利。
我就在想,以前拿着这些兵器的战士们,一定都特别英勇。
这些兵器的样式也很独特,和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不太一样,有着浓郁的云南本地特色。
就好像每个花纹、每个形状都藏着云南这片土地的神秘密码。
再看看那些青铜的装饰品,精致得不像话。
小耳环、小挂件之类的,要是放在现代,估计也是时尚界的宠儿。
古代的云南人就已经这么有审美了,真是了不起。
我甚至在想,如果我戴上那些青铜的耳环,会不会有一种穿越成为古代美人的感觉呢?哈哈,当然这只是我的小幻想啦。
在参观的过程中也有一点小遗憾。
有些青铜器的介绍文字太专业了,看得我有点晕头转向的。
要是能再通俗易懂一点就好了,这样更多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就能更好地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了。
总之呢,这次云南省博物馆的青铜文化之旅让我大开眼界。
这些青铜器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云南的大门。
我走出来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那些奇特的造型和神秘的故事,感觉自己像是带着满满的宝藏知识回到了现代呢。
真的强烈推荐大家有机会也去看看,去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青铜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去云南省博物馆看青铜文化展览,就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一进馆,看到那些古老的青铜器具,我就感觉自己好像被拉回到了古代。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造型奇特的青铜贮贝器,这些贮贝器上有好多生动的小雕塑,刻画的好像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
有狩猎的,有祭祀的,看着这些小雕塑,感觉每一个人物都像是有生命一样。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那时候的工匠得多心灵手巧啊,这么小的人像,表情、动作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当时我就在想,他们是不是也为自己能做出这样的作品而自豪呢。
还有那些青铜兵器,虽然经过了那么多年,依然散发着一种冷峻的气息。
当时我就感觉,在那个年代,拥有这样精美的兵器也应该是很厉害的角色才配有吧。
可是我又不太明白,这些兵器在打斗之中会不会很容易损坏呢。
但是看它们的造型又感觉很结实耐用的样子。
最让我震撼的是一尊很大的青铜雕像,那种宏伟的气势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视线。
在这尊雕像面前,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
它的雕工十分精细,细节之处彰显出古人超高的技艺水平。
这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说青铜文化是如此的珍贵,它不仅仅代表的是那个古老的时代,更是代表了古人的智慧。
看完这个展览,我还想到,现在的我们虽然有了高科技,但古人的工匠精神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些青铜文物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还能为现在的我们展示当年的风貌,真的是尤为不易。
那些工匠在当时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技术设备,凭借的就是一双手和智慧,真心希望这些青铜文化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对了还记得那段解说词说这些青铜文物的开采和制造过程,光是想象就觉得万分困难。
总的来说这次的参观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云南的青铜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
去云南省博物馆看青铜文化展,就像一场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一进去,看到那些密密麻麻摆放着的青铜器具,我感觉自己仿佛闯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王国。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造型奇特的青铜贮贝器,它们不仅仅是容器,更像是一部青铜时代的百科全书。
看到那些在贮贝器上栩栩如生的小人像,刻画着古人的活动场景,有祭祀的、有战争的,当时我就想到,原来千年前的人们生活是这样丰富多彩又充满秩序的。
我站在一个巨大的青铜鼎前,那鼎上的纹饰精美极了,蜿蜒的线条就像富有生命一样。
这个场景让我十分震撼,心想古代的工匠得花费多少心血才能做出这样的杰作啊。
这么精美的东西,在当时的制作条件下是如何完成的呢每次看到这种精致入微的文物,我都会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钦佩不已。
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那些夸张的五官和神秘的表情,让人觉得好像隐藏着无数的故事。
我不确定古人是带着什么样的意图制作出这些面具的,是用于祭祀崇拜,还是别的什么特殊仪式呢?
走在博物馆里,我不禁把眼前的青铜文化和现代的文化做比较。
现代
社会虽然科技发达,制造工艺先进,但在艺术创造力方面,是否丢失了古人那份纯粹与执着呢?看完这个展览,我明白了我们现代文化所依托的根基是多么深厚而稳固。
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一件件冰冷的展品,他们承载着古人的信仰、生活方式和情感,透过它们,我们能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文化观后感去了云南省博物馆看青铜文化展,就像开启了一场超酷的时空穿越之旅。
一走进青铜文化的展厅,就感觉像是被一群古老而神秘的“青铜精灵”包围了。
那些青铜器啊,每一件都像是从历史的迷雾里伸出来的一只手,拽着我,让我忍不住去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先说说那些造型奇特的青铜贮贝器吧。
这玩意儿就像是古代版的存钱罐,但可比咱们现在的存钱罐酷多了。
器盖上有各种精美的小雕塑,什么祭祀场景啦,战争画面啦,人物和动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我站在那儿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古人得花多少心思在这上头啊。
而且那些小人儿,就那么几厘米高,但是发型、服饰都清清楚楚的,感觉像是看到了古代云南人的生活小剧场在贮贝器上开演了一样。
还有青铜兵器,你看那剑、那矛、那戈,冷不丁地就透着一股“我很厉害,别惹我”的劲儿。
想象一下古代的战士拿着这些家伙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场面肯定特别震撼。
这些兵器上也有好多精致的纹饰,感觉古人在打造这些夺命武器的时候,也不忘给它们加点艺术范儿。
这就好比现在的人,就算是做个扫帚,也要给它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青铜文化里的那些动物造型也特别有趣。
有个青铜牛,那姿态、那肌肉线条,就像是在田间刚干完活儿,正准备悠闲地甩甩尾巴。
还有那些鸟啊、蛇啊之类的造型,都充满了生机。
我感觉古人对动物肯定是观察得特别仔细,才能把它们在青铜上表现得这么活灵活现。
不像我,有时候看动物就只能分清是四条腿还是两条腿的。
不过呢,看这些青铜器的时候也有点小纠结。
一方面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做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有点“嫉妒”,为啥他们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能做得这么精美,而我连个简单的手工都做得歪歪扭扭的呢。
这次在云南省博物馆看青铜文化展,真的是收获满满。
这些青铜器就像是一本本古老的书籍,只不过它们是用青铜铸造的文字,无声地讲述着云南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信仰和生活。
以后有机会,还得再去好好感受感受这来自青铜时代的魅力。
云南河泊所和玉碑地遗址植物遗存分析
云南河泊所和玉碑地遗址植物遗存分析晋宁河泊所遗址和东川玉碑地遗址,一个作为石寨山文化核心聚落遗址,一个作为金沙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早期青铜文化遗址,这两个遗址的植物材料对云南地区青铜文化的农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植物考古学方法,对云南地区两个青铜时代遗址——河泊所遗址和玉碑地遗址开展了系统的采样和浮选。
通过浮选,这两个遗址均获得了丰富的植物遗存。
其中,河泊所遗址发现了小麦、水稻、粟、黍、大豆以及水稻小穗轴等农作物遗存,藜科、唇形科、茄科、豆科、禾本科、蓼科、莎草科等13科近30种杂草种子,梨属及桦木科等其他植物遗存。
玉碑地遗址发现了水稻、粟、大豆、小麦和水稻穗轴等农作物遗存,藜科、莎草科、蓼科、芸香科、豆科、眼子菜科、禾本科、大戟科、紫草科等9科10多种杂草种子,桑科、果核等果类遗存。
通过对出土植物遗存的分析,我们可得到这样的认识:河泊所先民的农业经济是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种植对象的稻旱混作农业经济,其中,水稻一直在遗址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从早到晚有减少的趋势,小麦从早到晚所占比重呈上升的趋势,但优势始终不及水稻,另外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也是该遗址生业经济的一个组成方面。
作为一个可能和金属冶铸有关的遗址,通过浮选我们认为玉碑地遗址的粮食是本地生产的,农业经济形态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兼有粟、大豆和小麦少量旱地作物的种植,与该地的农业生产环境相适应。
除了农业生产的植食性植物来源,该遗址先民可能还利用了一部分野生植物资源作为食用、药用和饲用。
结合云南地区经过系统浮选的元谋大墩子、剑川海门口、澄江学山、晋宁河泊所和东川玉碑地等多个遗址的植物遗存材料来看,云南地区在青铜时代已有水稻、小麦、大麦、粟、黍、大豆及大麻等常规的农作物品种,多数地方出现了水稻为主,稻粟或稻麦混作的的农业生产模式(学山可能为小麦种植为主的旱作模式),较新石器时代以来稻粟混作的单一模式有所提升。
从时间演化序列来看,云南地区青铜时代作物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整个青铜时代,水稻延续了新石器时代形成的优势在农作物遗存中保持了较高的比重,但从早到晚有下降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发展的进程,可用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来划分。
人类首先进入的是石器时代,而后青铜的尖利完全取代了笨础的石器,于是人类迈入了青铜时代,由于铁矿资源广泛和其制品轻便耐用,人类开始向铁器时代过渡。
云南的青铜时代开始于何时,迄今为止仍没有考古资料确证。
目前已明确的是在公元前7——前6世纪(约为春秋晚期)云南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
到了公元前2世纪末,即汉武帝时期,这种青铜文化在云南滇池地区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并向铁器时代过渡。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考古仍未发现,目前所有的青铜器,都出土于墓葬中。
1961年祥云大波那发现的铜棺墓,与1975年在云南楚雄万家坝的79座墓葬中发现的青铜器,是所发现的青铜文化中年代较早而又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云南青铜器在建国以前就有出土,有一些已经流失于海外。
大量的发掘工作是在建国以后开展的,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如楚雄、大姚姚安、祥云、大理、昆明晋宁、安宁、富民、澄江、江川、曲靖等地,甚至于云南省边疆地区沧源、景洪、高黎贡山等地也有少量出土。
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及各地州县馆藏青铜器已超过四五千件。
属于随葬品的青铜器,按用途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乐器四大类。
生产工具有斧、锄等。
云南铜斧,斧刃部稍宽,略呈半月形,或是方刃,外形与有肩石斧相似。
即是生产工具又可作武器;生活用具具有釜、勺、匕、樽等。
祥云大波那出土了圆柱形铜条三根,长约二十余厘米,有学者认为是箸(即筷子),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铜箸之一。
属于武器的有剑、戈、矛、钺、镞、啄等,矛有细长和短阔两种,钺有半月形刃及圆形刃两种。
啄仅出土于祥云大波那,啄上有鹦鹉形附饰,颇具艺术风格。
属于乐器的有铜鼓、葫芦笙和编钟。
葫芦笙完全仿葫芦的样子。
铜鼓上有简单纹饰。
楚雄万家坝发现的钟是圆筒状,上有羊角状纽纹,共六件,形成一编。
铜鼓是云南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云南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不少优美的器物,但都已消失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
唯有铜鼓至今仍“活”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云南的佤族、苗族、瑶族在当今现实生活在仍然使用铜鼓,把铜鼓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云南的铜鼓分为传世铜鼓和出土铜鼓两大类。
传世铜鼓流传于民间,来源年代都不十分清楚,多属青铜文化晚期铜鼓。
出土铜鼓共有31具。
根据专家签定楚雄鼓与祥云鼓为一个类型,它们应是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之物,江川鼓和晋宁鼓是由楚雄鼓、祥云鼓发展而来,它们大部份属西汉时期,早者可至战国时期。
有专家认为如无更新的发现,楚雄鼓和祥云鼓就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铜鼓。
铜鼓向来被人们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其社会意义远远超过实用意义。
古人用铜鼓作为贮贝器,用铜鼓作为随葬品,或就用铜鼓作为葬具(广西西林),这些考古发现,向当今的人们展示了一部辉煌的铜鼓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