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之比较
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的区别
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的区别汉代以来,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佛像以及其他用以解释佛教教义的形象对佛教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很多人会疑惑,例如汉传佛教和藏传佛像都有弥勒佛,但是怎么造型相差甚大,到底为什么?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到底该怎么区分?借用手头上几款地中海蛋白石的佛像跟大家聊一聊。
古代印度佛教并没有偶像崇拜,佛像是后来逐渐出现的,有一种说法——“灭度说”,佛像是在释迦牟尼涅槃后200年才出现。
另一这说法——“在世说”,释迦牟尼在世时已经有佛像流传,两种说法各有依据,尚未统一。
汉传佛教自印度传入,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融入中国传统观念,无论汉传藏传,佛像形成一个体系,形象、姿态、服饰等均有一定仪轨(规范),佛、菩萨、罗汉等种类数量有限。
我们在寺庙、石窟常见到的是属于佛教显宗的佛像,作为瞻仰、礼拜的对象。
特点是:地中海澳宝普慈观音雕刻摆件1:佛像主从分明。
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度量有明确规定,标准化较强。
形象完整,表情和悦,西藏佛像所特别强调的凶忿形象在内陆逐渐淡化了,仪态稳定,因此,各地佛像形象大多雷同。
地中海蛋白石达摩祖师摆件2:佛像形象汉化,宋元以后外来的区影响日趋淡薄,除肉髻等显著的佛像特征外,已经改造为中国式的佛像形象:造型简单,宽袍大袖,面相圆润丰满,没有了犍陀罗造像的鼻直而高、薄唇等西方人特征,造像与东方人轮廓相近。
佛像清纯端庄,神态安详。
为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形象,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如五百罗汉均参照国人形象塑造。
地中海蛋白石制作的观音雕刻摆件3:佛像带有封建文明气息,明、清两代的宫廷造像大多以西藏造像为范本,同时又融入汉地审美观念和传统表现手法,风格独特,传承脉络清晰,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手法,浮雕珠宝密实镶边。
佛像庄严肃穆,服饰完整,衣裾自然流畅而优美,璎珞遮掩,很少像印度早期佛像那样袒露身体。
地中海蛋白石多罗尊观音雕刻摆件4:佛像渗透儒家仁爱观,造型体现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精神,得到中国民众的信赖和接受。
从汉墓考察西王母“戴胜”图像涵义及流变
从汉墓考察西王母“戴胜”图像涵义及流变王 薪摘要:汉代墓葬、画像石、画像砖、石棺、祠堂上频繁地出现西王母的形象。
西王母的形象从原始时期的野蛮部族首领逐步衍生成道教神话中的女仙之首,是“司天之力而掌五残”并与灵魂、生死相关的神祇,其核心图像“戴胜”因信仰、传说、群众运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而经历了复杂的流变。
本文在学术综述的基础上,追溯“戴胜”图像之源五说,分析了其图像流变,认为“戴胜”图像的变化受佛像刻画和西王母的群众运动的影响,这都体现出西王母崇拜的扩大。
关键词:西王母;戴胜;武梁祠;宗教偶像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6-0046-03一、学术综述《汉代文物》(1976年)中从考古方面开始谈及西王母形象。
小南一郎在《西王母与七夕传说》(1974年)中详细讨论了戴胜形象并提出机能说。
巫鸿在《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四章《山墙:神仙的世界》创造性地将戴胜图像、西王母图像系统和四川佛像刻画联系在一起。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史教授简·詹姆斯在《汉代西王母的图像志研究》(1995年)中将戴胜看作玉胜。
鲁维一在《通往天国之路》中将戴胜看做王权的象征。
近年李淞的《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通过考古研究将西王母戴胜图像及流变细致分类,并赋予纺织意义。
二、“戴胜”图像涵义溯源从原始部落豹尾虎齿的半人半兽到与穆天子同游的美丽女仙,再到庄严慈祥的道教女仙之首,“西王母”的形象经历了重重变化。
从汉代遗留的画像系统中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形象保存了神话传承最为核心的标志,即头上的胜纹。
追根溯源,胜纹的涵义是西王母的神职与本源。
戴胜是西王母记载中一直未曾改变的符号,《山海经》有三次对其记载。
《西山经》曾言“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海内北经》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在《大荒西经》中言“有人戴胜,虎齿,穴处,名曰‘西王母’。
胜又是什么呢?西王母头上的胜纹如山东武梁祠一系列祥瑞图中的“玉胜”,“一个中间成圆形、两端各有梯形的版状物,中间有一根轴相联结”,旁边记“玉胜王者”(见图1)。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李亚娜西王母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具有悠久历史的神话人物,西王母在不同时代以及历史背景下其形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它由半人半兽到人王,再到被道教所仙化,最后又成为女仙的代表,西王母也由最开始的凶神形象开展为后来或象征夷夏和治,或表达长生的愿望,或昭示上天降福瑞的吉神。
一、?穆天子传?中西王母的形象?穆天子传?是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
它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万里,会见西王母。
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
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囗组三百纯。
西王母为天子再拜受之。
囗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瑶。
西王母还归其囗,世民作忧以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
虎豹为群,于鹊与处。
嘉命不迁,我惟帝女。
天子大命,而不可称。
根据?穆天子传?的记载,周穆王接见西王母的时候是拿着“白圭玄璧〞,可以充分说明周穆王时期西王母并非属于臣子关系,应该是平等间的君主友好的会面。
天子主动在瑶池宴请西王母,而不是西王母先尽地主之谊;表现了大国之君赐宴小国之君的上国气派,颇像是为周穆王表功之作,西王母对此也以歌声回唱。
与鸟兽为伍,说明西王母完全符合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居无定所。
这样看来?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完全是一位女性酋长,她与周穆王的会见能看作是两国国君之间普通的往来。
可见当时的西王母是周天子领导下的一个部族的首领,并无神性。
二、?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山海经?是最早记载西王母的文献,书中关于西王母形象的记载有三处。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西山经?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又?大荒西经?云“穴处〞,应该是图腾神的生活习惯,安置在洞穴中。
汉画像中胡人图像的宗教意义_朱浒
二、仙境中的胡人
汉画像中还存在着一类胡人图像,无法在现 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经过汉人的想象和艺术加 工,他们出现在精神世界中,成为汉代神仙系统中 的一部分。他们与各类神祇、祥瑞组成不同的配 置,发挥着 特 殊 的 职 能。 本 文 将 其 称 为“仙 境 中 的胡人”,其内容表现了汉 人 对 胡 人 的“异 域 想 象”。
随后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 这类图像具有特定的背景或涉及特定的事件,但 未必与墓主人亲身经历有关。荷兰汉学家戴文达 ( J. J. L. Duyvendak) 指 出,孝 堂 山 石 祠 西 壁 之 “胡汉交战 图 ”的 原 型 是 元 帝 时 西 汉 大 将 陈 汤 诛
[收稿日期]2013-08-31 [基金项目]本文是 2013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 项目编号 13YJC60121) 与 2012 年江苏省教 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 2012SJB760012)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浒,男,江苏徐州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
汉人对胡人的“异域想象”; 第三,在汉代佛教图像中,胡人出现在佛像身边,与其组成固定搭配。这既是对贵
霜佛教艺术的效仿,又与处于西王母仙境的胡人有相似之处,表明了佛教在中国的早期发展中同本土神仙、
方术思想的杂糅。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70( 2013) 06-0087-06
也。”汉代文学作品中有《三胡赋》,对不同种族的 胡人外貌有详细刻画。汉画像中的羽人经常呈现 高鼻、高颧骨、尖下巴的“胡状”外貌,有些还戴有 胡人典型的尖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汉画孔子见老子管窥汉代的信仰体系
通过汉画孔子见老子管窥汉代的信仰体系汉画像石作为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反映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信仰。
而在有关孔子见老子这一题材的汉画像石中,一些墓葬壁画将此故事与西王母这一大神统一于一方画像石的不同层次之上,不仅佐证了有关孔子见老子这一历史故事的文字记载,还显示出除却儒家好学、尊老之外的求仙仪式的不同意象。
由于汉画像石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其处于墓葬之中并刻画在有限的空间内,所以汉画像石中的人物形象、寓言故事、神仙传说乃至星系云纹等都有着其独特的代表意义,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汉代崇尚神仙方术,在求仙热潮影响下的汉画像石便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孔子见老子画像并不出自上层贵族墓葬,事实上汉画像墓多属拥有一定土地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群体[1]。
因而汉画像石中刻画孔子见老子这一题材随着汉代崇仙风气的不断高涨,其自身的政治纪念意义便随之不断减弱。
此外,汉代讲求事死如事生的墓葬观念,结合部分孔子见老子题材的汉画像石中出现的西王母形象或是以星系为代表的对于仙境景物的描绘,我们不难看出这一主题发展的最终指向是辟邪、祈福、升仙。
所以从儒道释这三种主流思潮的基点出发,探究孔子见老子与西王母在同一汉画像石上出现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汉代世人信仰的伦理体系。
众所周知,汉代初期推崇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演化成了统治阶级用以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达到了至尊的地位,但道家思想并没有被社会摒弃,由于历史传承和民间文化的助力仍然受到尊崇,而到了后汉,以老子为中心的思想更是开始大放异彩,可以说汉画孔子见老子呈现了先秦至两汉时期儒道关系的发展轨迹。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其由弱转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之中,佛教受到了儒、道两家或多或少的影响,也在流传中影响了已是道教女神之首的西王母的艺术形象的深度创造。
西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较大地理范围内、在较长时间里盛行的崇拜偶像,在由半人半兽到半人半神的形象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不只是把神赋予了理想的真善美的人性,更是把一些道德高尚的圣人赋予了神格,与之相关的便是老子、孔子等圣人,使原始单纯地图腾神话信仰逐渐演变为一种以圣人为原型的升仙崇拜。
中国各朝代佛教发展传播的特点
中国各朝代佛教和佛教艺术发展传播的特点】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亦随之传来。
东汉中晚期我国便正式开始造像活动,揭开了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
从那以后,历朝造像不辍。
在约两千年的发展史上。
我国佛像艺术本着大乘佛教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一方面执著追求佛教深渊、博大的胸怀气魄,悲智双全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而改变着面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南北朝造像清羸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朴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
佛像艺术这重外来艺术形式,经过我国千百年社会的不断熔炼和改造,逐渐脱离印度的色彩。
而向着中国民族化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初期传入时期——东汉、三国、西晋。
东汉、三国、西晋是我国佛教的初传时期。
这一时期佛教传播的范围不广,信仰也不普及,而且受到传统鬼神信仰的影响,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也不清晰,佛神不分,信仰水平较为低下。
从考古发现看,佛像艺术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重要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它从内容到形式上也表现出与佛教发展水平一致的情形,造像普遍形象模糊,比例失准,而且依附于传统的鬼神题材之上,没有成为单独的崇拜对象。
东汉时佛像开始传入我国,不久我国便出现了造像和崇佛之活动。
这一时期的佛史料都与佛像的塑造和信奉有关。
《后汉书》卷十八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其行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佛像焉。
”另外《佛祖统记》等史料对此也有记载。
东汉桓灵之时,佛教造像活动开始有可靠的记载,如《释氏稽古略》、《后汉书·陶谦传》。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造像和崇佛活动虽然主要限于社会上层人士,但已具有一定规模。
1940年载四川麻浩柿子湾崖墓发现的释迦牟尼石像。
在崖墓后室门眉上方,为浮雕形式,结跏趺端坐,右手结施无畏印,衣纹线条粗犷有力,躯体浑厚,气势雄健,形象生动写实,是一尊既具有佛像形象特征,有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平的早期佛像作品。
我国汉代胡人图像特点探析
我国汉代胡人图像特点探析我国汉代胡人图像特点探析两汉时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乃至汉俑等汉画资料中,存在大量的胡人图像,而胡人图像与早期中外文化交流、佛教东传以及汉代多元文化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死如生)之说,这里"诸夏战争、怀柔、同化、兼并与融合,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在美术史中,民族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美术间的交流和融合作为文化交融的一部分,与科学技术、物质文化一样,伴随着古代交通的发展遍及欧亚大陆的诸多角落,并被不同的民族加以选择、吸收和改造,各自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因此,对古代艺术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历史,对民族,对文化交流的深入剖析和理解。
在汉代史籍为我们描绘的世界中,活跃在中国北方与西北边境的胡人是十分特殊而重要的。
对汉人而言,胡人是汉人接触最多的域外人,改变了汉人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从早年的胡汉战争,到后来丝路开通之后胡汉之间大量的贸易,汉帝国在与胡人的斗争和交往中明确了本民族的疆域范围和文化特征。
同时,汉代艺术中的新鲜血液,也来源于往返丝绸之路的汉人探险家和胡人承载的文化因子。
孙""(《中国圣火》二的一人正在一手按住跪地胡人的尖帽,一手用环首刀割下胡人的首级,另一名汉步兵左手执刀,右手执盾正在拼杀。
而这一侧的五名胡人,一名已经倒地身亡,一名正在被割下首级,其余三名双手抱住面颊,做惊恐状,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地上还散落着四个首级。
此石采用减地凸面加线刻的手法,刻画细致入微。
然而在立柱的左侧,情形完全不同。
汉军尚未到位,这一空间布满了胡兵,除紧靠立柱内侧的一人身首异处外,其余胡兵分作步弓手、骑弓手和骑刀盾兵三个兵种,分别为六人、三人、三人,正向右侧袭来。
骑兵奔跑在崇山峻岭之间,战马嘶鸣,气势撼人。
这些凝固在石上的胡汉交战场面,让我们直观地看到汉人与胡人之间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惨烈。
战斗往往以汉人的胜利告终,很多胡人或身首异处,或跪地求饶,或逃匿山林,向胡王哭诉战况。
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
与《山海经》中其他神祇的比较
•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描述地理、神话、物产等方面的奇书,其中记录了大量的神祇形象和故事。与 西王母故事相比,《山海经》中的其他神祇在形象、能力和故事情节上存在差异。
西王母形象的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西王母形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化、伦理化方 面。儒家强调孝道、礼仪等,这些思想在后来的西王母故事 中得到了体现,如《穆天子传》中记载的西王母向周穆王传 授治国理政的道理。
儒家文化对西王母形象的影响还表现在政治化方面。在后来 的故事中,西王母被描绘为具有政治智慧和治国能力的形象 ,如《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被邀请参加汉武帝的宴会, 并预言汉朝将有中兴之象。
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 化内涵
2023-11-06
目 录
• 西王母故事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 • 西王母形象的文化内涵 • 西王母故事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 西王母故事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 • 西王母故事与其他神话传说的比较研究
01
西王母故事的起源与早期 发展
起源:山海经中的记载
弘扬地方文化特色
通过将西王母故事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 各地充分挖掘和传承这一文化特色,使游客 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 结合有助于弘扬地方文化,提高地区的知名
度和影响力。
06
西王母故事与其他神话传 说的比较研究
与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比较
• 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神话,流传于中国各地,讲述了盘古劈开混沌,开辟出天地的故事。西王 母故事则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和文化中演变出来的,与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相比,两者在起源、发展 和传播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_四川汉代“龙虎座”西王母图像初步研究
四川汉代 / 龙虎座0 西王母图像初步研究
型。在古 代文 献 中, 也可 以找 到 龙虎 的 踪 迹, / 曰其域 ,,显族, 大贤, 彭 祖育其山。 列仙, 王乔升其冈。而宝鼎辉光于中流。离龙、 仁虎跃乎渊陵0, / 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 蜀以刘氏瑞应其太守汉兴以来鲜有显者0[ 11] 。到 了战国时期, 巴蜀的社会政治经济交流和融合带 来文化的融合, 而龙虎的固定匹配也很有可能正 是这种融合的体现。
中则不太使用龙虎座的名称, 例如简#詹姆斯 ( Jean1M1James) 在 5汉代西王母的图像志研究6 中将龙虎视为西王母的陪伴和守护者, / 龙在其 左, 虎在其右, 守护她 ( 西王母) 的宝座, 龙和 虎表现为侧面相, 面向左右 ,,她 ( 西王母) 坐 在垫 子 上, 头 上 罩 着 华 盖, 龙 和 虎 守 护 在 两 旁0[ 9] 。国内也有个别学者对 / 龙虎座0 的提法 和含义进行了一些反思, 如李凇在 5论汉代艺术 中的西王母图像6 中 提出 / 西 王母骑 在龙虎 座 上, 毋宁说是一种错觉 ,,严格来说龙与虎并不 是座, 而是西王母左右的组成部分, 即构成完整 西王母的有机体0[ 10] 。
0[ 13] , 西汉焦延寿在 5焦氏易林6 中也记载了 这样的卦象 / 驾龙骑虎, 周遍天下, 为人所使, 西见王母。不忧不殆0[ 14] 。显示出龙虎是可以为 人所使的交通工具, 而四川西王母图像中主神下 方身侧大量出现的龙虎, 也确有可能是为主神所 骑驾, 但是根据目前的材料所限, 这一猜想始终 无法得到确证。
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研究
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研究一、研究背景汉代画像石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王母作为道教神话中的至高无上的存在,其形象在汉代画像石中得到了广泛的描绘。
对于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对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汉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风格,还能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道教思想和文化传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A. 汉代画像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汉代画像石的历史沿革:汉代画像石起源于西汉时期,盛行于东汉末年,经历了约200多年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其中以洛阳、西安等地的画像石最为著名。
汉代画像石的内容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动物植物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汉代画像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著称于世。
汉代画像石注重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立体感,善于运用透视法表现空间关系;在线条上,汉代画像石追求流畅、优美的线条,强调动态美感;在色彩上,汉代画像石采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汉代画像石还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意义,常常通过图案、纹饰等手法表现吉祥、神秘的氛围。
汉代画像石的宗教信仰: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是当时社会宗教信仰的反映。
西王母作为道教神话中的女神,被尊奉为长生不老、福禄寿喜的神祇。
在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的形象多种多样,既有端庄典雅的仙子形象,也有威严霸气的神女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敬仰,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
汉代画像石的历史变迁:随着历史的推移,汉代画像石逐渐走向衰落。
从东汉末年开始,由于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汉代画像石的生产和流传受到严重阻碍。
至隋唐时期,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兴起和发展,汉代画像石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尽管如此,汉代画像石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论西王母的女神形象演变
论西王母的女神形象演变丁璐【摘要】西王母的形象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山海经》中,西王母是一位狞厉的凶神,体现出远古神话的原始风貌。
《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一位才华横溢、气度雍容的女王。
汉代仙话中,西王母成了掌管不死之药的吉神。
明朝的《西游记》里,西王母是众仙的领袖。
西王母由原始神话中的凶神,变成了仙话中的吉神,又变成了神魔小说中的美神。
【关键词】西王母;神话;形象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早在殷商卜辞中就已出现“西母”的记载。
陈梦家引《祭义》中“祭日为东,祭月于西”为徵说此“西母”指月之神(2)。
葛兆光指出殷商卜辞表现出的神秘力量的秩序化以及祖灵崇拜与王权结合的秩序化,卜辞中的神灵主要分为自然神与祖先神两种。
(1)因此,殷商卜辞中出现的“西母”应是象征西方的自然神,同时也可能结合了祖母神的性质。
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出现了“王母”之名。
“西母”、“王母”与后世的“西王母”,虽然它们在名称上很相似,但由于可资确认的自殷代到战国时期的中间形态材料匮乏,亦难证实青铜器“王母”之名所指即“西王母”。
(3)到了战国时期,西王母明确地以神话女神的形象出现在文献中。
《山海经》、《穆天子传》、《归藏》等书皆有载录。
一、《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山海经》中所记的西王母共三处: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次三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
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在昆仑虚北。
(《海内北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山之火,投物辄然。
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此山万物尽有。
(《大荒西经》)“其状如人”说他像人,是将其提升到了神的地位,“司天之厉及五残”又明确了其神职,是主管上天灾厉及五刑残杀的。
袁珂“更倾向于认为西王母原本是男性的野蛮人”,“像这样犷悍的形象,即使在原始社会,以之属于男子当比属于妇女为愈吧”。
西王母形象的转变
西王母形象的轉變我國古代神話輝煌燦爛,源遠流長。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不但有內部的嬗變,而且到了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因而呈現出多種風貌。
1以下,我們會就西王母的轉變作出分析。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中的尊神,西王母的流變可以分為神、人、仙三個階段。
但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是巫、仙、神這三個階段。
在原始時代,西王母是一個以虎豹為圖騰的部落的巫師。
又可能是在原始社會時期,一直到西周時代,是西方甘、青之間的女酋長。
但我們較為信服神、人、仙這個說法。
西王母應該由山神演變至人王最後到群仙之首。
以下會詳細講解神、人、仙三個階段。
西王母的演變過程︰神、人、仙最原始應該為神︰世上有關於西王母的最古老的資料見於自戰國到前漢代記錄中的西王母《山海經》。
作為神的西王母,在《山海經》中曾三次著錄名稱作為典型例子。
《山海經‧西山經》玉山,是西王母之所居也。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逢髮戴勝,是司天之歷及五殘。
《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南之海,流沙之賓,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
其下布弱水之淵環之,其他有炎火之山,投物趣然。
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在《山海經》中,西王母的形象是半人半獸,它是人身虎齒豹尾。
第一則神話中,「歷」指災禍;「五殘」指五刑。
根據小南一朗的推想,它掌管的「歷」和「五殘」本是給地上世界帶來災難的「刑氣」。
它可以說是掌管災難和刑罰的凶神。
在那個時段中,它的性別也是一個關鍵,而我們可以從「勝」得知。
「勝」,郭璞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解釋道︰「玉勝,乃是一種裝飾物,在原始社會不論男女均可佩戴。
」第二則神話中,有「三青鳥」為王母取食。
據袁珂的解釋,此三青鳥,「非宛轉依人之小鳥,乃多力善飛猛禽也」。
1趙獻春:〈淺談西王母庘話演變的三個的階段〉,《張家口師專學報》,第二期(1995),頁36。
汉画像中胡人图像的宗教意义
上的《 胡 汉交兵 图像》 是“ 表现墓主人 生前功绩 的” J 。在早 期 史 学 观 念 影 响下 , 这 类 看 法 具 有
一
定 的普遍性 。
随后一 些学 者 对 这一 观 点 进 行 了修 正 , 认 为 这 类 图像具 有特 定 的背 景或 涉及 特 定 的事 件 , 但
集 中分 布在 徐 州 、 南 阳 以及 山 东 、 陕 西 和 四川 等 地, 总数 已经超 过二 百余 种 。就研 究成 果来 看 , 目 前 主 要有 两 类 不 同 的研 究 范 式 : 一类是对其 “ 历 史 的真实 性 ” 的研 究 , 影 响 比较 大 的 如 台湾 学 者 邢义 田先 生对 胡人 外 貌 的研 究 J 、 罗 世 平 先 生对 胡人 流寓 地与 佛教 关 系 的研 究 等 ; 另 一 类 侧 重 探寻 其背 后 隐藏 的 文化 意 义 , 如郑 岩 先 生 对 不 同 类型 胡人 图像 的意 义 阐释 。从 历 史 现 实看 , 胡 汉 的交 汇和融 合 是 汉唐 时期 重 要 的 文 化 现象 , 胡 人 带 来 的文化 观念 对 中 国人 的信 仰和精 神 世界产 生 了极 其 重 要 的 影 响 。作 为 外 来 族 群 的 胡 人 形 象, 在汉 画像 中被 吸纳 到 中 国传 统 的神 仙 信 仰 中 并发 挥 作用 , 其身 份具 有多 重性 , 代 表 了汉 人对 胡 人族 群 的 “ 异域想象 ” 。特 别 是 胡 人 作 为佛 教 的 传播者 , 在 佛 教 人华 进 程 中起 到 了重 要 的作 用 。 本文 将就 汉 画像 中胡人 图像 的宗 教 意 义 , 分 三 个
V 0 1 . 3 9. N o . 6 N O V . .2 0 1 3
中国佛像演变
中国佛像演变虽然我们还无法说清西天印度的佛像艺术传入中土的确切时间,但传说中的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取经,携回佛像,则成为佛像流入中土的重要依据。
史籍记载,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某夜,梦见一金人,不知何方神人,遂召群臣,以占所梦。
当时有一位叫傅毅的大臣说:西天竺(古印度)有此圣人,称为佛陀,全身呈金黄色,陛下梦见即是佛陀无疑。
明帝率配使臣蔡愔,遂千乘万骑出使天竺,寻访佛法。
永平10年(公元67年),蔡愔等人不仅携回经文和佛像,还请回释迦摩腾和竺法兰二位高僧抵京城讲经说法,中土之第一名刹白马寺也由此而建。
但这毕竟是一种传说,没有人知道这种外来的佛像是何样。
佛像初入中土,人们很少理解它,因而把它视为神仙。
今存最早的一些东汉时期石刻和陶塑佛像,或混杂于道教的画像之中,或塑刻在原来佛像的位置上。
如江苏连云港市孔摩山发现的汉末佛像摩崖造像,佛的基本形象与东汉画像石山的人物相似,而且杂置于道教佛像之中: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上塑造的佛像(图一),则完全取代了传统神仙的位置。
其姿态,衣纹的处理也于西王母像类同。
摇钱树被汉人视为神树,常见的西王母形象,是当时人对传说中掌管不死之药的西王母崇拜心理和渴求长生不老、对天成仙的幻想意绪的表露。
而佛像取代神像,说明这时的佛祖形象仅仅是一种神仙被人崇拜的供奉。
实物资料表明,中国式的佛像在五胡16国时期初见端倪。
从目前所见的这一时期佛像造像来看,已不再是依附于其它物体上的浮雕或浅刻形象。
而是人体结构完整、圆雕式的佛像。
中国的佛像艺术也由此进入初创史。
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的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图二)是早期佛像的典型例子。
其头作高肉鬓,眉间有白毫像,脸庞稍长,颊部颇丰腴,双目下视,大耳小嘴,有八字胡,整个形象宛如中亚人。
其座于双狮高坐上,手作禅定印象,代表了当时佛坐相的规范化形式。
其背出肩有火焰纹,这种形式在我国尚属罕见,当出自《佛本行经》释迦牟尼降伏外道时“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之神变传说,或可谓后来佛像火焰纹背光的先兆。
神像的外观和造型有何不同?
神像的外观和造型有何不同?一、朝代与地域的影响1. 古代神像的特点与风格中国古代神像的外观和造型多受到朝代与地域的影响。
以汉朝为例,汉代神像的外观偏向端庄、庄重,使用的材料多为石头或者木材,造型考究,细节丰富。
而在南方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神像的外观偏向柔和、圆润,传统造像技法独特。
2. 唐代与宋代的创新唐代神像的外观和造型与前代有所区别。
唐代神像注重表达仁慈、智慧和威严的形象,形态多样,个性强烈。
而宋代神像则更加注重表现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宋代神像的造型更加细腻、柔和,技艺精湛,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二、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1. 佛教与道教神像的异同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它们的神像在外观和造型上有所不同。
佛教神像通常呈现出慈悲、智慧和庄严的形象,造型优美、细致,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而道教神像则多以神仙、仙童等形象为主,更加灵动、活泼。
2. 传统与西方的交融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与交流,西方文化的影响也逐渐融入到神像的外观和造型中。
例如,近年来基督教的传入使得一些神像出现了耶稣、圣母玛利亚等基督教的形象。
这些神像的外观更加接近西方艺术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文化。
三、艺术创作和表达手法1. 造型的艺术表达神像的外观和造型既要符合人们对神的想象,又要表达艺术家的个性和创意。
通过对比形态、错位排列等手法,艺术家可以使神像更具艺术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颜色与装饰的运用神像的外观还受到颜色和装饰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可以呈现不同的意象,如金色代表尊贵和神圣,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等。
而装饰物如衣饰、头饰等则能够凸显神像的特点和身份。
3. 赋予神像以象征意义神像的外观和造型除了追求美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在佛教中,莲花代表纯洁与智慧,往往用来修饰佛像手中的法器。
这种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得神像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结论:古代神像的外观和造型受到朝代、地域、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手法的运用,神像的外观和造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风格。
西王母形象演变动因探析
西王母形象演变动因探析西王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著名神祇之一,在道教中被尊为上清派的主要神祇之一。
她的形象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尊崇,也因此不断地发生着演变和改变。
这篇文章将探讨西王母形象演变的原因,并举出5个例子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西王母形象的历史演变背景西王母的形象,最初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西王母主要被视为一位神乐女神,她的形象与音乐、歌唱、跳舞等方面有关。
她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为人们对音乐、歌唱与舞蹈的崇拜与推崇对象。
尤其随着中原文化的不断发展,汉代以后,西王母的形象逐渐转化为一个重要的道教神祇,被视为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神祇之一。
文化的演变带来了社会变革和思想的逐渐更新,西王母的形象也随着这些变革而不断发展和改变。
二、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因素探析1、文化意义的变革文化意义的变革主要是指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改变。
在古代,西王母的形象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信仰等。
随着时代发展,不同文化意义下,西王母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影响她形象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2、社会发展的变革社会是文化的实践场所,也是表现文化演变的重要因素。
从古代到现代,社会一直处于不断变革和演变的状态。
古代时期随着阶级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西王母的形象也与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神祇。
社会因素对于形象演变的影响,不容小视。
3、信仰心理的变化西王母的形象与大众信仰心理的变化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西王母是民间普及的神仙之一,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求助于她鬼斧神工一样的超能力,来解决各种人生困境。
信仰心理的变化不仅仅是人们视角的变化,更是构建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西王母形象演变的五个例子1、周代——舞蹈表演者在周朝时期,西王母主要和音乐、歌唱、舞蹈等方面有关。
此时的西王母被视为一位重要的神乐女神,而舞蹈表演则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形式。
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其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西汉中后期到东汉之间人们对其的崇拜达到了顶峰。
西王母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神话女神形象是西王母信仰的根源,或可以推定西王母传统上溯到中国农耕肇始时期的文化传统。
日本学者小南一郎认为西王母“大概是与农耕礼仪相结合而反复被再创造的女神的传统,结晶为‘西王母’的神”,西方学者弗拉卡弗也这样认为。
1.先秦时期
《山海经》初步确立了西王母的司职,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是狞厉的瘟神和杀神,表现了远古神话的原始风貌。
《穆天子传》(相传成书于战国)中西王母是一个才华横溢、气质雍容的女王
先秦的不死药神话中,西王母以月神的形象出现
2.秦汉时期
西汉,对先秦西王母神话既有继承又有新的发展。
汉代仙话,西王母是掌握不死之药和仙桃的吉神,是赐寿降福、化险去灾的神仙,其主要职能就是护佑和赐福。
3.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晋《汉武帝内经》仙人西王母的形象大体上完成了。
到此完全剥落了中国原始神话的色彩而成为道教仙话
4.唐朝
一开始比较复杂多样,后来随着道教的发展,西王母的形象最终确立下
来,之后没有质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唐诗中。
长寿(与彭祖相比)
5.元明清
主要在戏曲、小说与民间传说中表现出一个众神的领袖
其一,是道教神仙的首领而管理众仙
其二,阻碍仙凡自由结合的维护封建礼教的家长
其三,去灾赐福
总结:西王母的形象逐渐演变为道家方术之士的仙话,与长生不老的内容相关。
妈祖形象与服饰探究--兼论观音、西王母形象服饰比较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总第170期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72•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9.05.014妈祖形象与服饰探究——兼论观音、西王母形象服饰比较李乃翘I,张禧禧2(1.湖南大众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形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2,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妈祖信仰肇始于北宋元祐时期,作为同时期中国宗教中所敬奉的女神为数众多,其中以观音与西王母两位女神的传播与彩响最为深远。
观音从印度传入,经过与中国本土女神的融合,成为带动中国女神信仰兴盛的一位神祗,西王母是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而衍生出的女神,在宋代时期被奉为道教女神之首。
本文选取与妈祖同为女神的观音和西王母,为主要对比对象,与其他神祗所穿服饰做对比,探究其形象的壇变,以及所穿服饰与妈祖服饰当中的异同,总结其服饰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区分其身份。
关键词:妈祖;观音;西王母;女神服饰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19)05-0072-09一、妈祖的服饰与形象1.妈祖形象之嬪变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时期,有关妈祖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在南宋文人廖鹏飞所作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碑文中记载了妈祖早期的身份为湄洲小屿的“里中巫”,其中也着笔描写了关于早期妈祖的形象与服饰:“有女神登檣竿为旋舞状......戴玄冠兮岀琳房,玉鸾佩兮云锦裳,俨若存兮熱幽香o,,['](R5)可见当时妈祖戴“玄冠”,佩“玉鸾”,着“云锦裳”的形象,也描写了妈祖呈旋舞状的姿态。
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妈祖因助海战平寇之功,妈祖升格为“妃”,在宋光宗封妈祖为灵惠妃的诏书中载,妈祖“居白湖而镇鲸海之滨,服朱衣而护鸡林之使o,,[2](P1)制诰中表明妈祖服朱衣救海难之事,在南宋时期的妈祖木雕像中(图1),可见在两肩、腹部及裙摆处残留有金色、红色的漆痕,也印证了妈祖服朱衣的传说。
历史各年代佛像特征(转载)
历史各年代佛像特征(转载)历史各年代佛像特征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
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
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与此同时,佛教在中华大地两千年的传播,也深深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出现了法相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三论宗等几大宗派,佛像造型及所持器物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
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一)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1.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
2.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
3.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4.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
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二)北魏时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1.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2.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3.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5.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
1.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2.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
3.神情安详,姿态自然。
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1.面相清瘦,脸型呈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
2.肉髻较高,发髻除磨光和浅水波式外,又出现了螺发,并且发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衣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4.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生活两大类, 其中属于日常生活类的载体主要 划分, 可分为丧葬与日常生活两大类, 其中丧葬
是铜镜, 也有个别漆器、玉器, 其余均可划入前 类也包 括 墓室 构 件 ( 砖、 石 ) 与 墓 室 随 葬 品
一类。丧葬与祭祀类中分为丧葬和祭祀两部分,
( 摇钱树∋ 及 其它随葬 品 ) 两类。由 表四可 见,
在时间范围上,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多出现于 东汉中晚期& ( 图三 ) 。其中, A 类图像, 最近
在重庆丰都出土的东汉延光四年 ( 125年 ) 摇钱 树铜佛像可早至东汉中期 ∋ , 四川绵阳双碑白虎 嘴及四川安县、陕西城固三例 ( 年代约为东汉中
如图二所示, 汉代西王母图像的空间分布连
续性远远大于早期佛教图像, 早期佛教图像的集
涉及丧葬与祭祀、日常生活, 没有相关墓室随葬 部分涉及日常生活。其中, 早期佛教图像的西南
品, 日常生活类有数量不多的铜镜。再次为河南 部与西王母图像的四川 区都具有最多性 质的载
地区, 载体性质略少, 涉及丧葬与日常生活, 无 体, 包括画像砖、画像石、摇钱树、其它随葬品
祭祀类, 没有相关墓室随葬品, 日常生活类有数 及铜镜等。
西王母图像的年代范围则较为清晰, 最早出 年代上相去不远。河南区的西王母图像在东汉早
现于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 , 年代大约在西 期以后就较少出现, 而发生于东汉中晚期的早期
汉中晚期昭帝与宣帝之间 ( 公元前 86年至公元 佛教图像基本也没有在河南发现。陕北区的西王
前 49年 ) , 其 后一直延 续至东汉 末, 是整 个东 母图像集中于东汉中期, 该地区并无早期佛教图
中分布区 ( 东部和西南部 ) 与西王母图 像两个 主要分布区 ( 鲁 南苏北和四川 ) 基本重 合。由
此可见,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的空间
分布有相当关联, 前者的分布基本从属于后者,
只有贵州发现有早期佛教 图像而不见西 王母图
像, 且西王母图像尚多河南与陕北两区。
空间分布的规律显示, 与汉代最广泛流行的
期, 散存图像则根据其特色推测为同一时段; C 出现在东汉晚期, 而此时, 该地区的西王母图像
类图像外延较为宽泛, 且多为征集品, 更加缺乏 已流行超过一百五十年, 早已形成完整丰富的图
断代依据, 尚不能肯定其确凿的年代, 根据相关 资料推断为东汉晚期 ) 。
像系统 ∃ 。西南 部的早期佛教图像则发生 略早, 东汉中期开始出现, 与西王母图像在此地的流行
有少量例子 , 而鲁南苏北地区的西王母图像始 自西汉末, 兴盛于整个东汉 !。陕北区和四川区
行西王 母图像 的区域内, 如鲁南苏北、四川等 地, 而那些后来不再流行西王母图像的区域, 如
的西王母图像年代相对较晚, 其中陕北西王母图 像多在二世纪初的东汉中期 ∀, 而四川西王母图 像则流行于东汉中晚期# 。
各区并不一致: 性质最为多样的是四川地区, 涉 不多。总计 27件, 丧葬类占据大多数, 是总数
及丧葬、祭祀和日常生活, 以丧葬类载体最为丰 的 81 5% 。
富, 涉及砖、石、摇钱树和其它随葬品等所有种
比较可见,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和西王母图像
类。其次是鲁南苏北地区, 载体性质也较丰富, 的载体性质较为相似, 多具丧葬背景, 且有一少
河南、陕北, 则成为早期佛教图像的空白地带, 这或者进一步反映出早期佛教图像实践的选择性 及其与西王母图像的密切关系。
表一
汉代西王母图像载体性质表
注: 本表主要根据周静: ∗西王母考古资料的发现和研究 +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1996年 ) ( 简称周文 ) ; 李凇: ∗论汉代艺 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 ( 简称李文 ); 王苏琦: ∗鲁南苏北地区汉画 像石西王母图像 研究 + ( 南京大 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4年 ) ( 简称王文 ), 以及笔者自己的调查资料补充而成。虽然由于材料收集的疏 漏以及存在不 少未公开发表的 西王母图像资料等等原因, 该统计不能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本文仍期望 这一统计能 够为汉代 西王母图 像的载体 位置提供 大致的规 律和线索。其中, 河南地区各类资料数据均采自周文; 鲁南苏北 地区墓葬 画像石及 祠堂画像 石数据 采自 王文, 铜镜 数据采 自周文; 四川地区墓葬画像砖、石阙数据采自李文, 摇钱树 ( 包括树枝与树座等 )、墓葬画像石、铜镜等数据采自周文, 其它 随葬品数据来自 笔者统计; 陕北数据采自周文; 长江中下游数据采自周文。
考古与文物 2007年第 4期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之比较
王苏琦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大陆学术界对 于早期佛教图像曾有过热烈的讨论并且开展大型 实地调查项目, 推动了对中国佛教艺术早期发展 的研究。除了对于资料的发掘和梳理外, 关心的 焦点主要集中在早期佛像图像的传播路线上, 对 此, 许多学者 从文献、考古 实物证 据、中 西交 通、图像比较等等方面进 行了大量的考 证和研 究 , 而对早期佛教图像进入中国社会情境的具 体面貌则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将早期佛教 图像 与汉代西王母图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将 前者进一步贴近汉代社会文化情境, 同时也为后 者增添新的研究视角。
Hale Waihona Puke 汉时期最为普遍和重要的画像题材。结合地区分 像分布 ( 倒是陕南的汉中和城固等地在 东汉中
布考查,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在西南部出现略早, 晚期时出现了少量早期佛教图像 )。此外, 早期
如前所述, 重庆丰都所出摇钱树铜佛像可早至东 佛教图像在中国的最早实践, 是 A 类图像 ( 即
汉中期, 而在东部, 早期佛教图像仅出现于东汉 佛像 ) 于东汉中期在西南 部的出现, 到 了东汉
晚期至汉末三国之际。西王母图像的四个分布区 晚期, A类图像扩展至东部, 而 B 类图像则在两
中, 以鲁南苏北及河南区时间范围最长, 从西汉 区均有出现。
晚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末, 其中河南区西王母图像
以上时空分布规律显示, 在东汉中晚期的时
主要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 东汉中后期仅 间段内,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发生于已有并仍然流
而不同类型的 早期佛教图像 的分布也 有区
别, 本文根据其性质和内涵的不同, 将其分为三 类: A 佛坐像或佛立像; B 与佛教教义、实践 相关的图像或象征物, 如佛塔、力士、莲花、白 象 ∃等; C 与佛教有关的外围图 像以及吸收一 定佛教图像元素的混合式图像, 如胡人俑、白毫 人物等。其中, A类图像在东部分布极少, 几乎 只有沂 南 墓 石 刻 一 例, 而 在 西 南 部 则 分 布 较 广 ; B类图 像 在 两区 均 有 出现 , 东 部集 中 于 山
一、空间分布与时间范围
汉代早期 佛教图像 虽然为数 不多, 但空间范围相对较 广, 分布于内 蒙古、
图一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分布地点示意图
% 35%
图二 汉代西王母图像分布地点示意图
东, 西南部集中于四川; C 类图像在西南部分布 据的主导地位相比, 早期佛教在当时传播的深度
相对较多, 主要发现于四川, 而在东部则出现较 和广度较为有限。同时, 早期佛教图像实践基本
山东、浙江、安徽、陕西、四川、重庆、贵州、 云南等九个省市自治区, 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集 中分布区域 ∀, 东部主要为山东、安徽和浙江等 沿海省份; 西南部 以四川为中心, 北及陕 西南 部, 南至贵州、云南 ( 图一 ) 。两个集中分布区 域之间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至今没有发现明
确的早 期 佛 教 图 像, 成为 分 割 两 区 的 空 白 地 带# 。
画像题材西王母图像相比, 佛教图像实践仅限于 局部地区, 由此推测, 与西王母信仰在汉代所占
图三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延续时间示意图
% 36%
晚期, 其余则集中于东汉桓灵时期至汉末三国之
由以上时间范围的梳理可见, 汉代早期佛教
交; B类图像 中有墓葬 环境的基 本处于东 汉晚 图像的出现远远晚于西王母图像, 其东部区图像
% 38%
图像的既有仪轨进入这一情境, 似乎更多地表明
1 相对。即两种图像同时出现于同 一情境
了当时人将佛教图像视为与西王母相似的信仰对 ( 多为墓葬情境 ), 且位置 相当。主要的 例子有
象, 而加以理解和吸纳。然而, 虽然早期佛教图 像实践的规模和力度均极为有限, 但其所涉及的
东部的沂南画像石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山 东沂南画像石墓 (∀中室的八角擎天石柱上, 四个
砖、壁画、摇钱树 (树枝及树座等 )、铜镜、陶 57 3% 。
灯、陶俑、漆器、玉器、铜器等等, 涉及汉代所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的载体相对较少 ( 表
发现人工制品种类的相当一部分。按照这些载体 二 ) , 包 括画 像 砖、画 像 石、摇 钱 树、随 葬 陶
的不同性质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丧葬与祭祀、日 俑、陶灯、铜镜和其它铜器等等, 按照性质进行
丧葬类分墓室构件 ( 包括砖、石 ) 、墓葬随葬品 西南部的载体性质较为丰富, 涉及丧葬类的画像
( 包括摇钱树和其它器物 ) 两类; 祭祀类分祠堂 构件% 和石阙。
砖、画像石、摇钱树和其它随葬品以及日常生活 类的器物, 其中丧葬类占绝大多数。东部区的图
由表一可以看出, 汉代西王母图像载体性质 像载体虽然也兼有丧葬类和日常生活类, 数量均
东汉中期以后, 随着佛教进入中国, 佛像、 佛塔以及一些 与佛教有关的题材 ( 如力士、白 象、胡人 ) 开始以图像的形式出现于中国各地, 汉代画像的既有题材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佛 教图像元素的吸收和运用, 这种影响甚至扩展到 汉代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神 图像 西王母。早期佛教图像与本土图像的关 系, 一直是中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而 西王母图 像与 早期佛 教图 像 在分 布地 点、位置、图像志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 关联, 理所当然是学者们关心的重点 ! 。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对早期佛教 图像与西王母图像进行专门性的比较研 究, 力图更加清晰和深入地分析两者的 关联和异同, 达到对汉代图像和社会文 化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