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罗列

审核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罗列
审核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罗列

审核日期:2008.12.29-31

审核单位:DNV

不符合项:

1.

要求:8.2.2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符合策划的安排、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不符点:部审核过程不够完善;

证据:对于2008年11月11号-14号实施的部质量体系审核,客户辉门的特殊要求没有覆盖。

2.

要求:7.4.1 采购过程

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定和选择供方。应制订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不符点:采购过程不够完善

证据:对于货代供方,对其控制方法未建立。

3.

要求:8.2.1 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对顾

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不符点:顾客评分没有有效的监控

证据:没有证据证明FM 12月的评分被评审

4.

要求:7.2.1.1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组织应证实在特殊特性的指定、形成文件和控制方面符合顾客的要求。

不符点:特殊特性没有有效的识别;

证据:1. 特殊特性矩阵没有准备;

2. 尺寸⊥0.13mm的特性类别没有定义。

5.

要求:7.6.2 校准/验证记录

对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和顾客所有的设备)都应提供校准/验证活动的记录,用以提供符合确定的产品要求的证据。记录应与控制:

- 在校准/验证时获得的任何超出规的读数;

- 超出规条件下影响的评估,

不符点:校准记录管理不足

证据:没有证据证明对不合格的校准记录进行了管理

审核日期:2008.01.09-10

审核单位:TUV

不符合项:12 项

1、7.3

1)***项目, 项目计划缺乏跨部门阶段性评审的安排, 项目计划没有随着项目的进程而更新.

2)评审的记录没有包括识别的问题和衍生的对策的记录, 包括PFMEA没有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更新, 如***.

3)工程更改的流程, 缺乏变更理由的述, 和认可之前的验证安排/实施的记录,

2、7.5

1)基于生产计划而建立的物料需求计划缺乏具体分期分批的安排, 导致时有物料到位状态影响生产计划实施现象.

2)特殊特性Ø9(+0.019, +0.009)mm, 使用的是分辨率为0.01mm的千分尺.

3)无心磨工序缺乏定期修正砂轮的要求, 以避免不良的产生.

4)针对特殊特性确定的SPC方法, 如Xbar-R图, 远离生产线人员/设备, 且未在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中规定.

5)有定期的不良缺陷归类统计, 但缺乏定期的优先减少措施.

3、5.6

1)定期的周/月管理会议识别的问题缺乏跟踪解决的方法, 且该日常问题数据没有输入年度管理评审, “痛定思痛”, 探讨寻求相应控制方法的改进之道.

4、7.5.1.4

1)针对近期两次的加工设备碰刀事件(损失较大), 缺乏相应的原因分析和适当的纠正措施, 如适当的防错的方法.

2)定期进行的Cmk/Ppk的分析结果没有与设备预防性维护策划相联系.

5、8.2.1

发现:顾客满意度的获取和使用的方法不适合。

不符合的证据:

1)仅向三个顾客(***发放了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没有一个顾客/产品清单和适当的分类,以决定调查的围);

2)没有考虑顾客***质量协议的要求,如:量产后PPM的***状态;

3)客观数据的监测,没有区分不同顾客和汇总,如:超额运费、投诉、PPM;

4)准时交付没有统计方法,如:2008.9有2批延期交付(没有按照顾客交付周期要求建立周别表)…

6、7.4/ 7.5.5.1

发现:供应商选择和评价准则、采购/库存控制不适合。

1)合格供应商名录,描述的信息不完整,如:圆钢/材料厂牌/产地信息、采购标准、认可信息…(一旦约定是不能随意变更且保持);

2)供应商的PPAP文件没有归档(查找困难);

3)没有规定对供应商再评价的准则,并作为采购信息的一部分,如:2008.9***10个料号出现质量问题;

4)供应商供货凭证(运输合同),没有采购订单的编号(如:***);

5)仅监测存货周转率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确保成品/材料/毛坯周转,如最低库存/报警)

7、7.6.3

发现:审核员发现实验室控制已经被适当地实施,满足了相关要求。但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法以确保更有效或更稳健。

不符合的证据:

1)部实验室(计量室)设施没有定义围,包括试验/校准的方法,如:没有规定零件硬度的测量方法;

2)没有适当的试样保存期,并且有效实施,便于可追溯;

3)已检/未检试样被混放在一个箱子。

8、8.2.2

发现:审核员发现进货检验已经被适当地实施,满足了相关要求。但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法以确保更有效或更稳健。

不符合的证据:

1)没有毛坯***的进货检验指导书;

2)检验指导书中,A类特性AQL=0定义有误;

3)IQC检验报告没有记录批号,如:2008.12.31的***5400PCS

9、8.2.2

发现:审核员发现部审核已经被适当地实施,满足了相关要求。但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法以确保更有效或更稳健。

不符合的证据:

1)年度部审核没有考虑过程和区域地状况以及以往地审核结果,如:安排2008年进行一次体系审核、三次过程审核、二次产品审核;

2)审核没有采用过程方法,如:乌龟图、和PDCA方法;

3)产品审核没有关注顾客投诉地信息、和CPK/PPM等要求;

4)过程审核没有考虑产品审核的输出。

10、7.6

发现:审核员发现测量装置的校准已经被适当地实施,满足了相关要求。但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法以确保更有效或更稳健。

不符合的证据:

1)量具清单没有对标准器加以说明,如:用于外径千分尺、CMM…

2)周期校准计划,没有说明校准机构,如:***;

3)同心度检具,没有校准的方法;

4)校准记录,没有描述标准器的编号。

11、8.4

发现:审核员发现数据分析已经被适当地实施,满足了相关要求。但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法以

确保更有效或更稳健。

不符合的证据:

1)采用排列图统计过程缺陷的方法,不能明显体现改进效果;

2)没有从更多角度收集不合格的信息,如:设备、产品、人员,并由此识别关键问题,有效改进质量;

12、6.2

发现:审核员发现能力、意识和培训已经被适当地实施,满足了相关要求。但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法以确保更有效或更稳健。

不符合的证据:

1)培训计划没有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素质的需求,没有体现员工资格的获取方法;

2)培训评估的方法需要从增值角度考虑;

3)员工满意度调查,没有结合投资方、顾客的利益。

体系名称:消防产品认证

审核日期:2008.11.19-20

审核单位:LPCB

不符合项:

1.

Production Plan for galvonising should include refference to document MDS-JLA-7,5-02-02 Specification for galvonising

2.

Internal calibration records should make refference to standard for method of calibration and also equipment used for the calobration

1.

8.5.2 The defect was found in the corrective action process,e.g: in the internal audit in 12/2007,some of the Non-conformity was issued, bur in the corrective action record there is only correction, no root cause analysis and the corrective action to the root cause of the non-conformity in the NC report.

2.

8.3 The defect wa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non-conformity control,e.g.:in the sampling inspection record, it was recorded that screw non-conformity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at 16:00,16:30,17:30 1st/Apr/2008, but the treatment of the non-conformity product at that mould was not recorded in the "machinery process pipe fitting inspection record"of that day.

3.

7.5.2 The defect wa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validation of the special process,e.g.: the record of the heat-treatment temperature was not integrated at 14:30,6:00,6:30 21/Apr/2008. The working instruction required the temperature should be recorded every 30Min.

体系名称:TS16949&ISO9001

审核日期:2008.01.09-11

审核单位:DNV

不符合项:

1.

要求:7.4.2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充分与适宜的;

不符点:组织没有满足此项要求;

证据:对于从钢厂采购的45号直径36毫米钢材,其交付安排为分批交付,缺乏事先与供方的交付沟通客观证据。

2.

要求:7.4.3.1组织应有一个采用一下一种或多种方法保证采购产品质量的过程;

不符点:引用的检验标准不能有效的满足以上要求

证据:球化剂QRMg8Re3,规要求与合同要求不一致:如钡含量:合同规定1-3%,规规定:2-3.5%.

3.

要求: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必须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必须包括:

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c)使用适宜的设备;

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e)实施监视和测量;

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不符点:生产过程没有完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证据:在锻造厂

1.棒料的端头被用于锻造(料头)

2.加热时间没有控制

3.审核时,EWS-IV 41-2 分选机故障

4.

要求:8.4.1数据分析和使用

质量和运行业绩的趋势必须与整个业务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从而采取措施以支持:

-- 确定迅速解决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

-- 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状况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

-- 及时报告在使用中产生的产品信息的信息系统。

注:数据应该与竞争对手和/或适当的基准的数据相比较。

不符点: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目标没有达到时,数据分析不足;

证据:2007年9月的001F901锻造废品率是5.24%,数据分析没有进行。

5.

要求:7.5.1.4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

组织必须识别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必须包括:

- 有计划的维护活动,

- 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 关键生产设备备件的可获得性,

- 文件化、评估、改进维护的目标。

供方必须利用预测性维护方法以持续改进生产设备的效率和有效性。

不符点:设备维护没有有效进行

证据:煤粉机 SB-010131要求每周润滑一次,但实际是每两周润滑

6.

要求:7.3.2.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应确认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并形成文件加以评审,包括: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生产率、过程能力和成本的目标,

-如果有,顾客要求,和

-此前开发的经验。

7.3.4.1监视

不符合项报告范文

不符合项报告范文 不贴合项报告(一): 20xx年xx月我司对20XX年GSP体系运行情景进行全面内审,经过自查,除了合理缺项外,基本贴合质量体系运行的要求。根据新版GSP要求,有以下主要几项不贴合新版GSP要求: 1、冷藏设备:冷库、冷藏车、保温箱没有进行验证; 2、温湿度监测系统监测仪表没有按新版GSP要求合理安装监测点及校准; 3、计算机系统没有按新版GSP要求进行更新升级。 4、计量器具没校正。 以上缺项下达了整改通知,现将整改情景汇报如下: 一、冷库、冷藏车、保温箱没有进行验证 1、原因分析: 公司冷库和冷藏车使用一向正常,原版GSP无此项资料要求,新版GSP提出要求后,公司20XX年1月8日已与北京世控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委托对冷库、冷藏车、保温箱进行验证的协议,由于该公司任务繁忙,直到20XX年3月28日才验证完毕。 2、整改措施: ①重新按新版GSP要求,制定冷库、冷藏车、保温箱验证工作计划;②成立了验证小组; ③公司人员参与验证; ④构成验证报告; ⑤按照验证数据,修改冷库、冷藏车、保温箱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⑥新购置二个保温箱,确保运输过程中冷藏药品温度贴合要求。 ⑦附录一:冷藏冷冻药品的储存与运输GSP认证现场指导原则---冷藏车开通了远程监控能对冷藏药品在运输途中的温度能够及时进行自动记录及上传到电脑上且能自动报警。 3、整改效果: ①20XX年3月21日完成冷库、冷藏车、保温箱的验证工作,3月30日构成验证报告。 ②冷藏车安装了温度远程监测软件。 ③保温箱安装远程监控软件。 ④经过专项内审,冷库、冷藏车、保温箱设施设备基本贴合GSP附录一冷藏冷 冻药品储存与运输管理现场指导原则要求,能够充分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安全。 4、预防措施:

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判定及报告的编制

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判定及报告的编制 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判定及报告的编制 现场审核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不符合项和编写不符合项报告。在现场审核中,一旦发现不符合,就应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1)不符合项定义 不符合项定义是: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项目。这里的规定要求主要有: 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②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文件; ③适用于受审核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2)不符合项的类型 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类不符合项: ①体系性不符合 体系文件与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不符。比如,建立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不完整,未涵盖所选定的体系要素要求;文件中没有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体系性不符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缺少一些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体系标准要求应该建立的文件化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没有建立。 ②实施性不符合 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的部门、班组、岗位未按文件规定去执行。比如:某一工厂体系文件规定员工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一开始大家都遵守,但后来执行得就参差不齐了。这就是一种实施性不符合。 ③效果性不符合 体系文件按标准或其它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而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多数都按规定执行了,但由于实施不够认真或某些偶发原因而导致效果未能达到规定要求。比如,对某一装置进行检修,操作人员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停车、置换等—系列准备工作,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气压不足,致使置换不彻底,结果发生意外事件。这种不符合就是效果型不符合。 (3)不符合项的程度分类 审核中可能发现很多不符合项,按不符合的程度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①严重不符合项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构成严重不符合项: a.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如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失效现象。即多次重复发生不符合现象,而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例如,某用人单位有“危险性作业审批与管理程序”,但审核时竞没有一起完善有效的审批记录,询问现场人员又常有高处作业等现象,这就形成了系统性失效。 b.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如某一部门、要素的全面失效现象。例如,某一部门从主任到一般员工皆未按文件规定要求穿戴防护服,又如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均未按周期进行绝缘测试等。 c.发生意外事件,造成人、财、物的损失。一般指发生重伤以上事故或一次多人轻伤及中毒的事故。 ②一般不符合项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构成一般不符合项: a.对满足体系要素或体系文件的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如文件中的不严谨或有漏洞,现场少数的记录不实或中断,现场人员安全知识不全面等。 b.对保证所审区域体系的有效性而言,是次要问题。如设备有一定缺陷,个别人员穿戴防护品不全等。 不符合项的判断对审核结论有决定性影响,对受审核方能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判定时审核员应极为谨慎。 (4)不符合项判定原则 ①最贴近原则

ISO9001:2015内部审核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日期2016年8月10~11日编号:JL-5.6-03 审核目的:通过实施管理评审,确保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 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满足ISO9001标准的要求,以及通过评审以评价本公司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机会和措施 审核范围: XXXXXXX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审核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 ■适用的法律法规 ■公司管理性文件。□顾客投拆 参加部门:总经理、综合办、生产技术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 审核过程综述:依据2016-8审核计划安排,我公司于2016年8月10-11日进行了内审,在审核过程中,审核组采用抽样的方法,通过面谈、查阅文件、记录、现场观察等方式,全面检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以及持续改进情况。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各级领导和部门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的评价得到了充分的理解。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了整改要求。 不合格项统计与分析(数量、严重程度、特定部门优缺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审核,共发现不合格项2个,均为体系实施过程中的一般性不合格项。不合格项所涉及到的ISO9001标准条款及责任部门的分布情况加“不合格项分布表” 。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体系文件与标准符合程度、实际效果、发现和改进体系运行的机制及措施等):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1标准要求是符合的,并得到有效实施。已初步具有防止不合格,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建立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机制。职责权限、管理者代表的职能均得到了落实。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目标分解不到位,质量记录不规范,生产现场卫生与文明生产要求上有一定距离。 审核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1标准要求是符合的,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了有效实施。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个别人员度以体系的要求理解深度还不够,造成执行不全面,出现不到位现象。要求各部门独自对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一次学习,规范运行,消除不合格项。 纠正措施要求:按照不合格报告要求,各部门按期完成纠正措施的实施任务。审核组长:XXX 批准:XX日期:2016.8.11

实验室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现场审核 整改报告 技术中心实验室

2013年09月22日 目录 1 函 (3) 2 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情况 (3)

1函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由**** 三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于2013年8月10日到2013年8月11日对我技术中心实验室进行了初次评审。在评审期间,评审组认真负责,对我技术中心软件、硬件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我技术中心实验室今后工作的改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评审组在现场审核过程中提出了9 个不符合项和一些技术中心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技术中心实验室领导对评审专家提出的不符合项高度重视,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 进行讨论,布置整改。 通过分析和讨论,大家认为,这次评审指出了我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暴露了实验室文件控制、样品处理、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等工作存在漏洞,对认可准则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不能对在培人员实施有效监督等问题,也有不按程序文件开展工作的现象出现。 会上,总经理再次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保障检测水平方面有重要作用,要求全体技术中 心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然后针对评审组提出的9 个不符合项和一些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逐一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根源,共同研究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2 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情况 不符合项事实描述: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是实验室化学标准物质的合格供应商。实验室不能提供对该合格供应商进行评价的证据。 原因分析:实验室未在GKGF-P-008《外部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中详细制定《合格供应商评价表》,导致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依据。 整改措施:2013年8月25日,质量主管提交文件变更申请,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8月27 日由** 组织实验室全体人员学习修改后的程序文件,同时由综合管理员协同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完成标准物质采

《管理体系》之不符合项和不符合报告

不符合项和不符合报告 现场查证主要是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对照标准条款的要求,查证其符合性和有效性,发现不符合项,并开具不符合报告。 1、什么是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就是某一客观事实不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这里所指的标准就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所规定的要素的基本要求,一般不符合项的判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不满足标准的要求,标准要求的但未写到或写到了但内容不符合标准条款的要求,即符合性不符合。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符合标准条款的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未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文件写到了,但未做到,即实施性不符合。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完全符合标准条款要求,也按体系文件实施了,但实施后未达到预定的目标。文件实施了,但无效,即有效性不符合。 2、不符合项性质的判定 不符合项性质分类的原则是依据不符合项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不纠正可能造成的后果,不符合性是系统性、全局性的过失还是个别的或局部的问题。一般分成两类: 1)严重不符合项 ?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的失效。如某一要素的要求,在多个关键过程重复出现失效的现象。例如,在多个部门或多个活动现场上均发现有不同版本的文件同时使用,这说明文件管理失控,而且在体系实施过程中也未加以纠正。

?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如果一部门或活动现场,有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但运行过程未按规定要求实施,以致于多次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而未能加以纠正。 ?体系运行是按规定要求实施,但仍多次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未查明原因,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 2)轻微不符合项 ?审核中的发现对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体系文件要求或体系实施有效性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问题。如缺少一次培训记录等。 ?对保证所审核区域的体系有效实施是次要的问题。 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对审核发现中的问题,其不符合性质的判断,对审核结论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受审核方能否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当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了不符合项不要急于表态、下结论,要慎重,而且,要进一步查证,取得真实,可靠的证据。对涉及到严重不符合项尚需征得审核组长或审核组其他成员的看法。 3、不符合项报告 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应按规定要求编写不符合项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不符合事实的描述 2)不符合条款的要求 3)不符合性质的判定 4)审核员签名 5)受审核方代表确认签字

内审不符合项和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审核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不符合项和编写不符合项报告。在现场审核中,一旦发现不符合,就应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1)不符合项定义 不符合项定义是: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项目。这里的规定要求主要有: 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②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文件; ③适用于受审核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2)不符合项的类型 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类不符合项: ①体系性不符合 体系文件与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不符。比如,建立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不完整,未涵盖所选定的体系要素要求;文件中没有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体系性不符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缺少一些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体系标准要求应该建立的文件化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没有建立。 ②实施性不符合 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的部门、班组、岗位未按文件规定去执行。比如:某一工厂体系文件规定员工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一开始大家都遵守,但后来执行得就参差不齐了。这就是一种实施性不符合。 ③效果性不符合 体系文件按标准或其它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而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多数都按规定执行了,但由于实施不够认真或某些偶发原因而导致效果未能达到规定要求。比如,对某一装置进行检修,操作人员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停车、置换等—系列准备工作,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气压不足,致使置换不彻底,结果发生意外事件。这种不符合就是效果型不符合。 (3)不符合项的程度分类 审核中可能发现很多不符合项,按不符合的程度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质量管理体系第二方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注:此表内容全部由受审核方填写,并附于对应不符合项报告后。 2009-05

注:此表内容全部由受审核方填写,并附于对应不符合项报告后。 2009-05

注:此表内容全部由受审核方填写,并附于对应不符合项报告后。 2009-05

学习GJB467-1988工序质量控制要求,理解三定的重要性,落实专人负责制定轴承内外圈精磨外圆关键工序的“三定表”。技术部定工序和设备,人事部定人员。 组织学习GJBA467-2008生产提供过程质量控制(代替GJB467-1988工序质量控制要求),熟悉关键过程控制的要求;同时再学习GJB/Z9001A-2001和KJB9001-200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掌握相关标准要求。 本公司轴承内外套圈精磨外圆确定为关键工序,普查各制作车间,落实关键工序的“三定”,目前关键工序已确定“三定”。 从2009年10月起,对军用甲组轴承钢材料的入厂验收必须严格按相关验收规程进行,不得漏项。学习入厂验收规程等作业指导书,理解入厂验收的重要性,质保部定期检查并考核试验报告记录。 技术部组织再次学习外购产品或材料入厂验收规范,重申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明确入厂复验是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在过程中尽早发现缺陷的手段。质保部在工作质量检查时一并检查抽查入厂验收报告。 检查技术部各岗位,查看质量记录,抽查几份试验报告检验项目和检验记录内容均与相应作业指导规程一致。 已请军代表查阅《SWB7-1军用甲组轴承钢材入厂复验规程》,即日起公司编制有关采购产品的验收规范,经军代表签署后方可实施。 技术部组织再次学习GJB/Z9001A-2001和KJB9001-200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严格按7.4.3条款采购产品验证的要求执行。强调编制入厂复验规范和复验目录需征得顾客(军代表)的同意,即日起新编制的采购产品入厂检验规范需经军代表签署。 查采购产品的入厂复验规程,“SWB7-2高碳铬不锈钢入厂验收规程”、“SWB7-3保持架用黄铜带入厂验收规程”……到“SWB7-19G60轴承合金入厂验收规程”等几十篇,没有经过顾客同意的,均按要求请军代表查阅。

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

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 1.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没有框架关系――5.3 2. 质量方针、目标不能被各级人员所理解和贯彻――5.3 3. 质量目标没有展开到职能部门,实现不能提供证据――5. 4.1 4. 管理评审未进行―― 5.6 5. 管理评审未保存原始记录――5. 6.1 6. 管理评审的输出没有包括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5.6.3 7. 职责和权限不清――5.5.1 8. 资源配置不足――6 9. 外来文件和资料不受控――4.2.3 f) 10. 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4.2.3 11. 现场不能得到相应文件有效版本,或使用不受控文件――d) 12. 现场有效版本和作废版本并存--4.2.3 g) 13. 现场只有作废版本--4.2.3 g) 14. 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不能识别―― 4.2.3 c) 15. 文件和资料在发布前未经授权人审批其适宜性――4.2.3 a) 16. 文件发放范围未经审批――4.2.3 d) 17. 对文件未进行必要的评审和修订――4.2.3 b) 18. 工作现场没有可依据的文件,导致了工作质量的不一致――7.1 19. 质量手册对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描述不充分――4.2.2 a) 20. 质量手册对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表述-4.2.2 c) 21. 供方的产品质量记录未保存在组织--7.4或者4.2.4 22. 其他各种记录按就近不就远原则处理。如合同评审无记录--7.2.2 23. 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4.2.4 24. 质量记录未规定编目、标识、归档、处理办法――4.2.4 25. 没有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6.2.2 a) 26. 培训需求未确定――6.2.2 b)

整理内审不符合项报告_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内审不符合项 整理人尼克 报告

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XBP8202K04A №: 注:若无特殊要求,不符合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严重不符合的纠正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关于质量不符合项的报告、纠正、跟踪审核验证的说明 1.关于质量不符合项的报告、纠正、跟踪审核或验证等工作,执行《不合格品控 制程序(QP/YG 8.3-01)》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QP/YG 8.5.2-01)》,并注意做好以下三种记录(格式见附件):《不符合项报告单》(QR/YG 8.3-01-01)、《纠正措施报告》(QR/YG 8.5.2-01-01)、《不符合项整改跟踪登记表》(QR/YG 8.3-01-03) 2.《不符合项报告单》(简称“报告单”)各级评价都可以使用,一项1单;原 件传递。 3.报告单的“顺序号”由报告单的发出者填写。“顺序号”的参考示例:06Q- 001 ——表示2006年秋学期发出的第1份不符合项报告单;根据需要也可插入其他代号,例如:07C-BYSJ- 001——表示2007年春学期发出的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第1份不符合项报告单。 4.发出报告单的同时,填写《不符合项整改跟踪登记表》(简称“跟踪登记表”), 商定整改期限,由整改责任者确认收到报告单并签字。 5.跟踪登记表由评价(审核)者交组织评价(审核)的部门跟踪使用。 6.报告单由整改责任者接续填写;同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纠正措施经责任 部门核准后,保留原件实施,副本报送原来评价(审核)的组织部门签收并在跟踪登记表上记载。 7.被评价(审核)者完成整改后,提请原来评价(审核)的组织部门派员审核验 证纠正情况,确认完成整改后,填写验证记录并签字。 8.报告单全部填写完毕后,由原来评价(审核)的组织部门负责办理存档手续, 并在跟踪登记表上签注完成整改。 附件: 《不符合项报告单》 《纠正措施报告》 《不符合项整改跟踪登记表》

内审报告及不符合报告

某某有限公司 内 部 审 核 报 告

内审报告 (JGJL-12-05-01) 编号: 验证本公司管理体系本次改版以来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及标准要求,以保证审核目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完善,以及为申请检查机构认可做准备《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200CNAS-CL01:200idt ISO/IEC 17025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审核依审核日《检查 CNAS-CI01:200idt ISO/IEC 17020199构能力认可准则CNAS-CI02:200《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说明作业指导书实验室管理体系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法律、法规、方法、标准、标书、合同、客户要求等审核责任审核组 审核审核概况 2001日2001日,内审小组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已全按内审实施计划内容及时间顺利的完成全部内部审核的现场审核工作(未对审核计进行修改。本次审核检查表提前由内审员编制完成,并经内审组长审核,做为审核内主线。审核中审核人员认真负责,以提问沟通、现场察看、记录查阅等各种形式开展以抽样的形式进行,抽样做到了尽可能全面,并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行审核,审核内容全面,具体 、本公司设施与环境审核结果:本公司总体布局合理,办公与试检查环境分明确,规划合理,均能满足试验项目检检查要求,试验项目之间也无互相影响,业接收、样品保管、档案管理等环境均符合保密、保护等要求 本公司质量文件符合性的审核结果本公200月依《实验室和检查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CNAS-CL01:200idt ISO/IEC 170252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I01:200idt ISO/IEC 17020199《检查机构能认可准则CNAS-CI02:200《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说明》改版了原有的管理系,改版后的文件体系依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记录和表格等组成,改版后的文件主要增加了检查机构的内容,并结合组织机构的调整,职能分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增加的检查部门也明确了相应的职责。改版后的文件结构合理、

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案例

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 案例 外审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怎么写|外审不符合项报告案例篇1案例1:该实验室对校准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价的的质量活动记录上未对该 校准服务商认可能力范围进行评价,未保存该供应商认可范围的文件;记录上注明该供应商无法满足实验室要求,但却认可该服务商为 合格供应商验室。 案例2:2009年03月06日内审时发现电器室检验员在测试微波炉内油温时一支正在使用的热电偶(编号:×××),其检定日期是2008年11月28日,有效期是2009年01月27日,检测现场正在 使用的该热电偶已超过校准有效期。 案例3:某计量测试所出具的烟雾试验箱(编号为×××)的测试 报告中只测试了温度而未测试盐雾沉降量,设备科(实验室设备管理 部门)据此报告签发了合格证并粘贴在该盐雾试验箱上。 案例4:查编号A《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电线》报告,规格型号 3×0.75mm2,误为3×0.75mm;单位km误为Km(词头k大写);依据标 准GBT5023.5-2008误为GB5023.3-2008。 整改的具体步骤 我们看些案例,这些不符合项在实验室经常发生,不管是内审发现的,还是外审发现的,那么不符合项要如何整改呢? 对于不符合项,经过实验室确认后,实验室可以立即纠正,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及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等步骤整改,一般包括下面6个步骤: 1.立即将发现的不符合加以控制或者消除; 2.举一反三,排查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一并纠正;

3.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针对原因采取对应的纠正措施; 5.实施纠正措施,控制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 6.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原因分析 其中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是最重要的两个步骤 当识别出不符合时就要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制定措施,消除这个原因,才能杜绝此类事件不再重犯。因而原因 分析是纠正措施中最关键而且有时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根据质量因素起作用的主次程度,导致不符合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间接(或称次要)原因和根本原因,每种原因有时可能不 止一个。原因分析时要仔细分析产生不符合的所有可能原因,进而 从中识别出根本原因。 1、直接原因:产生不符合或不能阻止产生不符合发生的第一起作用的原因。 2、间接原因:过程中其他的对产生不符合有贡献或允许不符合发生的那些原因,其本身不会直接导致问题的发生。 3、根本原因:引起产生不符合或不能阻止不符合发生的最里层,即最根本的原因,它是问题的真正的和初始的根源。根本原因一般 情况下多于一个。 查找问题 找问题根源应多从文件、从制度上寻找,不要把问题个人化,更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 认真”。在定性“操作者失误” 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1、提供给操作人员的标准是否受控;

实验室内部审核报告

×××实验室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目的:核实实验室的运行是否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以及是否具备申请计量认证的条件,并寻求质量体系文件本身与实际工作不相容的内容,按评审准则的要求加以完善。 审核范围:所有部门和全部要素 审核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被审核部门名称及负责人: 审核依据: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本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 上次审核日期: 审核组长: 审核组成员:内审员 内部审核综述: 1、分组及分工: 2、本次内审所采用的审核方式: a、现场查看,提问; b、查阅相关文件、记录; c、现场操作考核。 3、具体审核项目 对综合部门(例如业务办、总工办等): a、实验室的法律地位 b、体系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 c、人员培训、档案管理; d、其它 对技术部门(如检测部等): a、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

b、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和配置、 c、计量仪器设备的溯源、 d、样品的管理流程、 e、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f、报告的准确性、 g、使用的标准规范的有效性、 h、现场操作考核 不符合项的统计分析: 审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人员技术业绩档案、设备档案不齐全为主要原因,占总数的43%;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不符合项占20%;设施和环境条件、结果报告及人员的不符合项分别占15%;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的不符合项占7%。 审核结论: ××××年×月×日至×日,×××实验室进行了质量体系内审。内审人员进行了现场查看,提问;查阅相关文件、记录;现场操作考核等项目;共审检测试验参数10项,原始记录和报告26份,仪器设备档案23份。 1、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基本符合审核依据的要求,各部门均能按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尚未发现质量体系文件与认可准则相互冲突的地方,能够满足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规定; 2、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各部门技术活动能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展开,技术运作得到了有效地规范; 3、质量方针的贯彻情况和质量目标得到了有效的实现,截至本次内审,未发生一起客户投诉事件,未发生一起结果报告错误事件; 4、实验室有充分的技术能力提供相应的检测/校准服务。

2017年度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2017年度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二○一七年十一月

内部审核报告

2017年度内审计划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本次内部审核计划实施 审核组长:组员: 注意:审核过程中不能审自己和本部门的工作,审核时间有冲突,主动协调 日期:共页,第页 1、审核目的:按规定,检查验证公司各职能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是否正常运行和工作改进,并最终实现目标。 2、审核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2015 企业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相关的文件 3、审核覆盖:本公司产品加工、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管理。 4、审核时间:2017年11月18日至11月19日 首次会议时间:11月18日上午8:30 末次会议时间:11月19日下午15:30 5、现场审核: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和其它部门负责人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审核活动按审核日程安排,被审核方有关人员要求安排好本岗位的工作。

首次内审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8日上午8:30 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 会议主持: 会议记录: 会议内容:1.首先由总经理就各部门负责人在公司首次内部审核中提供要求。 2.由管理者代表作今天内审工作计划和内审要求的动员。 总经理:同志好!公司今天将进行一次全面的内审,这次审核以新标准 GB/T19001-2016/ISO9001:2015版质量体系要求进行,以改版后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依据,全面审核体系活动运行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体系规范,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为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是评价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我们今天举行换版后第一次内审首次会议,希望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职能人员认真配合内审组,做好这次换版内审工作,发现问题要做好记录,及时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并使之更加充分、有效。 管理者代表:刚才总经理就我们公司质量体系换版首次内审工作提出了要求,我首先要感谢在改版前期工作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对我们工作支持的同志们表示感谢,由于大家的辛勤工作才有今天换版的首次内审会。由于这次改版内容范围较大,重新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因此,我们今天的内审依据是《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16/ISO9001:2015新标准,也包括公司的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整改报告 xx分析检测实验室 (盖章) CNAS评审组xx组长: 2013年7月25日~27日,以您为组长的的CNAS评审组对本公司(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审。感谢评审组专家为实验室管理体系和检测技术所作的中肯地评价,更感谢您及专家组在评审过程中对实验室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开具了7个不符合项报告。

针对本次现场审核所发现的问题,实验室管理层给予了高度重视,评审结束后,总经理专门主持召开了有关人员会议,布置有关整改工作。要求各部门对不符合项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纠正措施,并明确了责任人和纠正的时间要求。 到目前,整改计划已基本完成,现将整改结果及见证材料报告如下,请专家组给予指正。谢谢! xx分析检测实验室 (盖章) 2015年8月30日 整改计划

一、整改要求: 1.有关责任部门要针对本部门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并举一反三,防止类似的问题再发生。并将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证据报告质量负责人; 2.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要逐一对不符合项纠正结果进行验证,确认各项纠正措施实施有效后,将证明材料汇总并上报给CNAS评审组。 二、整改材料要求 1.封面(写明对CNAS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并盖单位公章) 2.整改报告 3.不符合项整改概况 4.不符合项整改见证材料

不符合项整改概况 序号不符合项 涉及条款 不符合项内容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见证材料 1 4.2.7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后于2008 年10月30日进行修订,但 实验室未保留文件变更的审 批记录。 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是由质量负责人主持 制订的,而2008年10月30日进行的修订是质量 负责人根据计量认证评审组长提出的建议进行 的,因为不是内部提议修改,未引起修订人员足 够重视,忘记填写《文件(资料)修订申请单》, 文件审批人员把关不严也是原因之一,审批人员 未意识到文件修改可能涉及到管理体系变更,对 “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最高管理者应确 保保持体系的完整性”的要求理解不到位。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CNAS-CL01:2006认可准 则4.2.7条款要求和实验室 《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要 求,提高对文件控制重要性 的认识。 2.补填写《文件(资料) 修订申请单》,补充修订内 容及审批手续。 1. 培训签到 表; 2. 《文件(资 料)修订申请 单》复印件。 2 4.3.2.2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校准 /检定计划表》 (xxGZ-PD24-2-A/0)不是最 新有效版本。 在起草《仪器设备校准/检定计划表》的过程中 曾编制过两种版本(横排版和竖排版),编号为 xxGZ-PD24-2-A/0,表格内容在文字上未注意完 全统一,文件归档时,选择了竖排格式,而未将 横排格式删除(或横、竖版统一化),造成使用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CNAS-CL01:2006认可准 则4.3.2.2条款和实验室 《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要 求,提高对文件控制重要性 1. 培训签到 表; 2.《仪器设备 校准/检定 计划表》复印

内审不符合项分析报告范例

内审不符合项报告范例

————————————————————————————————作者:————————————————————————————————日期:

不符合报告 受审核部门审核日期2011.08.23 编号01 审核依据□ ISO9001:2000条款号:7.5.1 □被审核方质量体系文件 □合同□法律、法规 不符合种类□严重□一般 不合格描述: 公司文件《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第4.1.4条规定:生产部根据产品的有关工艺文件,指导各生产车间工序进行产生,并按《工艺纪律考核制度》定期对各工序的实施情况进行工艺考核,将有关结果记录在《工艺纪律考核表》内。 在生产部现场检查发现,有关人员未按工艺要求进行产品的定职管理且工装也无对应的修复记录。 以上事实不符合ISO9001:2000标准第7.5.1条要求及公司上述文件的要求。 审核员:审核组长:被审核部门负责人: 原因分析: 主要是生产部负责人对工艺纪律的执行意义理解不够,认为工作较多且平时由有所监督,对工艺管理的的认识缺乏理解。 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日期: 纠正措施: 组织技术部、办公室等负责人按《工艺纪律规定》对各生产车间进行逐项检查,并作好记录。 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日期:

纠正措施跟踪情况: 措施有效实施情况良好。 审核员:日期: 不符合报告 编号:08-02-03 受审核部门技术部审核日期2007.12.30 编号02 审核依据□ ISO9001:2000条款号:7. 6 □被审核方质量体系文件 □合同□法律、法规 不符合种类□严重□一般 不合格描述: 公司文件《检测仪表控制程序》第4.3.1条规定:每年十二月技术部编制下年《检测仪表周期校准计划》,各部门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 a) 对需外校的设备,由质检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 b) 对需进行内部校准的设备,技术部应编制相应的《内校规程》,规定校准的方法、使用设备、验收标准及校准周期等内容,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由质检部实施并填写《内校记录表》。 在电镀车间镀锌厚层检查工序时发现,该工序使用的测厚仪没有校验合格记录。 以上事实,不符合ISO9001:2000标准第7.6条款和公司上述文件的要求。 审核员:审核组长:被审核部门负责人: 原因分析: 主要是仪表管理人员对仪表校验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所致。 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日期:

内审问题及不符合项报告案例之二

内审问题及不符合项报告案例之二 1.不满足ISO9001:2008标准各项条款及相关体系文件规定要求的为一般不合 格项; 严重不符合项要满足如下条件: A企业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或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格合。 B企业内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质量管理失控。 C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合格项。 2.A跟踪审核要将规定跟踪时间、范围事先与受审核方约定。实施跟踪审核可 由原审核组中的成员进行。 B对纯属文件性的不合格,只需通过文件传递方式便可验证,对现场工作的纠正验证应进行现场复查验证。跟踪报告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每个不合格纠正情况可作为报告的附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3.审核的方法有第一方审核---纠正改进;第二方审核---评定批准;第三方审 核---认证/注册。 审核是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和产品的适用性。 通过看、查、问、听等方式找出问题并判断其不符合依据。 4.A会议开始,与会人员签到,审核组长宣布开始 B 人员介绍,审核组长及成员分工,受审核部门介绍参加陪同的工作人员。 C 明确审核目的和范围,及审核涉的部门、班组、岗位。 D 宣布内审计工并强调审核原则,强调公正、公平、客观的立场。说明是一 个抽样过程有一定的局限性。 E 受核方申明有关问题,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澄清。确认好未次会议的时间, 会议结束 案例题:对照2008版ISO的要求,分析有无不合格?如果有,请完成一份不合格报告。写明a,不合格的事实描述。 1.某XXX公司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时,针对不同部门组成审核组,在审核B 车间时,由质量办主任任审核组长,A车间主任和B车间主任任组员,因为他们两人对车间的流程、设备、工艺和人员等最了解。 不合格项描述:A车间主任和B车间主任任组员,因为他们两人对车间的流程、设备、工艺和人员等最了解。参与了本部门的审核。不符合ISO90001标准8.2.2条款----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要求。 2.某生产线的操作人员在被审核员问及公司质量目标中顾客投诉率要求控制在多少?以及顾客经常投诉什么问题时?他们都回答“都是严格遵照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至于目标是多少?以及顾客投诉什么对他们来说并不

整理内审不符合项报告_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内审不 JUNE 2021符合项 报告 整理人尼克 知识改变命运

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XBP8202K04A №: 注:若无特殊要求,不符合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严重不符合的纠正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关于质量不符合项的报告、纠正、跟踪审核验证的说明 1.关于质量不符合项的报告、纠正、跟踪审核或验证等工作,执行《不合格品控 制程序(QP/YG 8.3-01)》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QP/YG 8.5.2-01)》,并注意做好以下三种记录(格式见附件):《不符合项报告单》(QR/YG 8.3-01-01)、《纠正措施报告》(QR/YG 8.5.2-01-01)、《不符合项整改跟踪登记表》(QR/YG 8.3-01-03) 2.《不符合项报告单》(简称“报告单”)各级评价都可以使用,一项1单;原 件传递。 3.报告单的“顺序号”由报告单的发出者填写。“顺序号”的参考示例:06Q- 001 ——表示2006年秋学期发出的第1份不符合项报告单;根据需要也可插入其他代号,例如:07C-BYSJ- 001——表示2007年春学期发出的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第1份不符合项报告单。 4.发出报告单的同时,填写《不符合项整改跟踪登记表》(简称“跟踪登记表”), 商定整改期限,由整改责任者确认收到报告单并签字。 5.跟踪登记表由评价(审核)者交组织评价(审核)的部门跟踪使用。 6.报告单由整改责任者接续填写;同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纠正措施经责任 部门核准后,保留原件实施,副本报送原来评价(审核)的组织部门签收并在跟踪登记表上记载。 7.被评价(审核)者完成整改后,提请原来评价(审核)的组织部门派员审核验 证纠正情况,确认完成整改后,填写验证记录并签字。 8.报告单全部填写完毕后,由原来评价(审核)的组织部门负责办理存档手续, 并在跟踪登记表上签注完成整改。 附件: 《不符合项报告单》 《纠正措施报告》 《不符合项整改跟踪登记表》

社会责任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179007.html, 好好学习社区 SA8000社会责任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第一次内审总结报告 一.审核目的:检查公司建立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否符合SA8000标准的要求以及公司社会 责任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 二.审核范围:与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及单位等. 三.审核组成员:审核组长: 组员: 四.审核时间:2008年10月26日. 五.审核准则: SA8000标准、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手册、作业程序、作业标准,以及社会责任相 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方的要求。 六.审核发现: 审核不符合事项汇总如附件, 从内部审核的结果来看,出现不符合事项最多的要素为员工培训、员工健康与记录、员工知情权方面,出现不符合项最多的部门为制造部、管理部,这反映了我们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即制造部是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管控的重点,管理部又是社会责任因素的重点管控部门。财务部、客户服务部所发现之不符合事项都是轻微不符合事项,从分析中可得出这次内审所发现之不符合事项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经过对这些不符合事项造成的原因分析得出,造成不符合事项之主要原因为培训不到位,相关人员对作业内容不了解及社会责任意识不够所造成。另外,有些部门主管思想认识不到位,自然在管理上就产生了差距。下一阶段的重点即在全公司范围内,利用早会形式展开社会责任相关知识培训,如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法规等,使社会责任管理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 另外,我们对SGS 验厂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和观察项也进行了一次复查,A3.1、A4.1、A4.2、A4.7、B2.6、C3.1、B4.3、C3.4、D2.1、D5.1、D5.3、D5.2、D9.1已基本达到标准要求, D4.3、D8.1虽有改善,但与标准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改善。 通过本次内部审查,公司所建立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基本符合标准,且实施是有效的,能够满足体系建设的需要。

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报告

DCI Certification Ltd. 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报告 任务号 R2020050532 Form 5101CN Issue 11 Page 1 of 1 F i n d i n g N o 不符合项号. 审核组长 段运柯 不符合项开具日期: 2020.7.15日 不符合分为严重不符合,轻微不符合及建议项,请在内勾对应不符合。 审核组对受审核方所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组织名称: (盖章) 深圳市展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和提交纠正期限: 3个月内 受审核方代表签字: 本组织郑重承诺:本组织承诺在认证审核过程中所有提供的证明文件及运行记录均真实有效;本组织理解并接受审核组开具的不符合项和现场审核结论,将在规定期限内分析原因,说明为消除不符合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具体纠正和纠正措施,并按要求提供相应证据;否则,本组织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责任以及赛瑞认证有限公司为此而支付的各项全部费用。 不符合事实的描述 纠正措施: 1 不符合标准及条款: ISO9001:2015之8.5.1条款 不符合条款内容: 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 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c )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不符合事实: 现场查看正在测试产品RJHZR191900D 的导通阻抗,线材测试仪器设置参数同图纸上要求的参数不一致。(要求:导通阻抗≤2Ω,实际设定为5Ω)。 审核员姓名:段运柯 原因分析: 因为客户对导通阻抗无书面要求,默认导通阻抗是5Ω以内,作业员调试测试机默认设置为5Ω来测试,产品RJHZR191900D 的导通阻抗实际要求导通阻抗2Ω,作业员未仔细查看,导致未按图纸要求调试导通阻抗2Ω。 纠正:1.追溯产品RJHZR191900D ,把测试 机改为2Ω抽检测试,均通过,无影响。 2.对相关作业员进行培训。 纠正措施:平行展开,查看其它产品有无此现象,后续优先按照客户指定要求测试,如无明确要求则严格按照工程图纸要求来测试。 严重不符合 轻微不符合 建议项 纠正措施有效 仍需纠正 验证人:梁婉秀 日期:2020.7.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