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4.3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度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检测及答案
度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检测及答案6.下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地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7.下列地区,不利于形成城市的是( ) A.沙漠广布的地区 B.地形平坦的地区C.有大河的地区D.濒临大海的地区8.在下列地区,一般来说,聚落比较密集的是( )A.高山地区 B.丘陵地区 C.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地区9.下列建筑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不明显的是( )A.新疆吐鲁番的晾房 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C.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 D.山区的吊脚楼下图为窑洞图,读图并回答10~11题。
10.这种房屋是我国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11.该地区的居民住这种房屋的原因是( ) ①贫困②富裕③窑洞内冬暖夏凉④防地震⑤美观、耐用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12.下图为湖南湘西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 )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13.中国的很多房屋坐北朝南。
下列关于坐北朝南建房的好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防寒冷的北风 B.可以防台风C.阳台上可晒太阳D.让南风吹进屋内,夏天凉爽二、综合题14.(2019秋•建昌县期末)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3)据图丙中信息分析。
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A.都是山地B.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C.都是高原D.都是丘陵15.材料: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交界处的的喀喀湖上有很多漂浮岛,岛上居民把湖内盛产的芦苇草晒干,扎捆成堆,搭盖一座座浮于水上的人工岛,每一个小岛住一个家族,大的漂浮岛还设有学校、邮局和商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①②③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 ①B. ②C. ③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解:读图可得,②处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该地区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故选:B.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后理解A. 人口数量差异大B. 地形地势和气候差异显著C. 建筑材料和方式不同D. 生产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聚落景观类型不同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聚落类型分为城市和乡村,二者景观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农村以农业为主,城市以二、三产业为主造成的,即主要是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D正确;人口数量、地形地势、气候的差异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建筑材料和方式差异是聚落景观差异的表现,C错误。
故选D。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B处的传统聚落是()A. 帐篷B. 高脚屋C. 窑洞D. 冰屋3.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经度位置不同B. 纬度位置不同C. 海陆位置不同D. 地形、地势不同【答案】【小题1】B【小题2】C【解析】略略4.城市居民主要从事A. 工业和服务业B. 林业与渔业C. 种植业和服务业D. 种植业和渔业【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
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对分散。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对集中。
工业和服务业属于非农业生产活动,林业、渔业和种植业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测试(含答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一、单选题(共36分)1.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A. 任其自然发展B. 应该大力保护C. 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D. 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2.在下列大洲中,许多地方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村落的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北美洲3.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 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 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 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C.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 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A. 乡村和工厂B. 牧场和城市C. 城市和乡村D. 牧区和林区6.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B.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 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7.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其最主要差异是()A. 房屋建筑的差异B. 人们收入的差异C. 人口数量的差异D.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8.如图①②③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 ①B. ②C. ③D. 无法确定9.旅游回来的李明说,他看到旅游地的民居有厚实的墙体,小小的窗户,并装有双层玻璃,其主要目的是()A. 防止凶猛动物的攻击B. 御寒C. 防御战争D. 防潮湿10.西双版纳民居建筑的代表是()A. 冰屋B. 竹楼C. 窑洞D. 四合院11.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景观是()1 / 5A. 我国北方地区的乡村聚落B. 我国南方地区的乡村聚落C. 我国西北地区的乡村聚落D. 我国青藏地区的乡村聚落12.下列地区中有利聚落形成的是()A. 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 交通闭塞、通讯不畅D. 人口稀少、资源贫乏13.聚落的基本类型是()A. 平原和山区B. 农村和渔村C. 乡村和城市D. 森林和草原14.窑洞这一特殊民居分布在我国的()A. 西南地区B. 东南地区C. 北方地区D. 东北地区15.下列地区中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A. 山区B. 平原C. 荒漠D. 极地16.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B. 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C. 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 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17.“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A. 炎热多雨区B. 寒冷多雨雪区C. 温暖干燥区D. 温暖多雨区18.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 聚落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C.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聚落D. 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二、填空题(共4分)19.如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利于B、C、D三聚落发展的共同因素是:靠近______ ,利于______ 和______ ;地形以______ 为主.(2)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 地,主要是因为那里地形______ ,水源______ ,______ 便利.三、综合题(共20分)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分别是什么地方的建筑?(2)根据图及表格中所给的内容,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测试(含答案)21.读如图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聚落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2)图1反映了______ 聚落的特点,图2反映了______ 聚落的特点.(3)图3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 聚落.三种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_____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 .(5)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2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问题.周庄拒绝“现代化”江苏周庄是我国著名水镇之一,它之所以这样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城市中水泥丛林、尘嚣的压迫感,在这里可以即刻被甩在明式建筑水乡之外.周庄能保持九百年水镇的古朴风貌,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交通不便.换句话说,周庄的今天,是以镇里的人们牺牲了现代化的生活为代价的.为了保护古镇,周庄限制旅游人数,限制拓宽道路,还限制当地居民建筑.我曾在桥栏边对当地的居民说:“你们住在这里多好啊.”他说:“有什么好的,连自来水和抽水马桶都没有.”想一想:周庄这样做值得吗请你说明理由.3 / 5答案1.B2.C3.C4.D5.C6.D7.D8.B9.B10.B11.B12 B13.C14. C15. B16. D17.B18.D19.河流;提供生活用水;交通;平原;C;平坦;充足;交通20.(1)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2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测试(含答案)(1)城市;乡村;(2)城市;乡村;(3)乡村;沿河分布;(4)B;B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物的集散;(5)先有乡村聚落;(6)不合理;因为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和读图分析能力,要理解答题.22.【答案】解: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具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和研究价值;周庄人在保护古镇方面的确作出了牺牲,但是这种小集体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整个人类的文明记录,也必将换来可持续发展的不绝动力,因此周庄这样做是值得的.故答案为:值得;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具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和研究价值;周庄人在保护古镇方面的确作出了牺牲,但是这种小集体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整个人类的文明记录,也必将换来可持续发展的不绝动力.5 / 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资料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一、单选题(共36分)1.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A. 任其自然发展B. 应该大力保护C. 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D. 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2.在下列大洲中,许多地方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村落的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北美洲3.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 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 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 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C.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 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A. 乡村和工厂B. 牧场和城市C. 城市和乡村D. 牧区和林区6.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B.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 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7.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其最主要差异是()A. 房屋建筑的差异B. 人们收入的差异C. 人口数量的差异D.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8.如图①②③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 ①B. ②C. ③D. 无法确定9.旅游回来的李明说,他看到旅游地的民居有厚实的墙体,小小的窗户,并装有双层玻璃,其主要目的是()A. 防止凶猛动物的攻击B. 御寒C. 防御战争D. 防潮湿10.西双版纳民居建筑的代表是()A. 冰屋B. 竹楼C. 窑洞D. 四合院11.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景观是()A. 我国北方地区的乡村聚落B. 我国南方地区的乡村聚落C. 我国西北地区的乡村聚落D. 我国青藏地区的乡村聚落12.下列地区中有利聚落形成的是()第 1 页A. 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 交通闭塞、通讯不畅D. 人口稀少、资源贫乏13.聚落的基本类型是()A. 平原和山区B. 农村和渔村C. 乡村和城市D. 森林和草原14.窑洞这一特殊民居分布在我国的()A. 西南地区B. 东南地区C. 北方地区D. 东北地区15.下列地区中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A. 山区B. 平原C. 荒漠D. 极地16.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B. 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C. 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 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17.“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A. 炎热多雨区B. 寒冷多雨雪区C. 温暖干燥区D. 温暖多雨区18.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 聚落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C.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聚落D. 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二、填空题(共4分)19.如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利于B、C、D三聚落发展的共同因素是:靠近______ ,利于______ 和______ ;地形以______ 为主.(2)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 地,主要是因为那里地形______ ,水源______ ,______ 便利.三、综合题(共20分)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分别是什么地方的建筑?(2)根据图及表格中所给的内容,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1.(1)聚落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2)图1反映了______ 聚落的特点,图2反映了______ 聚落的特点.(3)图3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 聚落.三种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_____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 .(5)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2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问题.周庄拒绝“现代化”江苏周庄是我国著名水镇之一,它之所以这样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城市中水泥丛林、尘嚣的压迫感,在这里可以即刻被甩在明式建筑水乡之外.周庄能保持九百年水镇的古朴风貌,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交通不便.换句话说,周庄的今天,是以镇里的人们牺牲了现代化的生活为代价的.为了保护古镇,周庄限制旅游人数,限制拓宽道路,还限制当地居民建筑.我曾在桥栏边对当地的居民说:“你们住在这里多好啊.”他说:“有什么好的,连自来水和抽水马桶都没有.”想一想:周庄这样做值得吗请你说明理由.第 3 页答案1.B2.C3.C4.D5.C6.D7.D8.B9.B10.B11.B12 B13.C14. C15. B16. D17.B18.D19.河流;提供生活用水;交通;平原;C;平坦;充足;交通20.(1)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21.(1)城市;乡村;(2)城市;乡村;(3)乡村;沿河分布;(4)B;B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物的集散;(5)先有乡村聚落;(6)不合理;因为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和读图分析能力,要理解答题.22.【答案】解: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具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和研究价值;周庄人在保护古镇方面的确作出了牺牲,但是这种小集体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整个人类的文明记录,也必将换来可持续发展的不绝动力,因此周庄这样做是值得的.故答案为:值得;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具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和研究价值;周庄人在保护古镇方面的确作出了牺牲,但是这种小集体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整个人类的文明记录,也必将换来可持续发展的不绝动力.第 5 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4.3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测试卷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1小题)1.西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适应生活创造的民居是()A.窑洞B.蒙古包C.四合院D.斜顶屋【解答】解:西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适应生活创造的民居是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
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A.河流的上游地区B.热带雨林地区C.河口三角洲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解答】解: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
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故选:C。
3.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聚落密集,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资源D.交通【解答】解: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根据题意。
故选:A。
4.加里曼丹岛图中甲地的传统民居为下列中的()A.B.C.D.【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甲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南部,加里曼丹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高架屋,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5.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有()A.农田B.牧场C.池塘D.高楼【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解答】解:农田、牧场、池塘都属于农业景观,该些景观都属于乡村的景观,高楼属于城市的景观。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选择题1.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说错误的是A. 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B. 河流交汇处,易构成聚落C. 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 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2.聚落的构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以下地区中不利于聚落构成和发展的是A. 荒漠地区B. 高原、山区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 内陆地区3.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
关于以下地区的民居的说法与理论情况不符合的是A. 西亚—高架屋B. 北京—四合院C. 北极地区—冰屋D. 黄土高原—窑洞4.以上司于保护文明遗产的正确措施是A. 减少工业净化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
B. 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辰写“XXX到此一游”,为其添加光辉。
C. 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古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
D. 在接待旅游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准绳,以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
5.2008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明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中能反映“福建土楼”民居建筑风格的是A. B. C. D.6.俄罗斯许多民居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这是为了适该当地A. 酷热多雨 B. 寒冷多雨雪 C. 暖和干燥 D. 暖和多雨雪7.以下地区民居表达正确的一组是A. 我国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B. 东南亚——平屋顶、墙厚窗小C.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尖顶、墙厚窗小D. 西亚——墙体薄、窗户大读下图“法国巴黎地区景观图”,完成以下各题。
8.A.b两地①a地是乡村,b地是城市②b地商业、旅游业更发达③a地公共基础装备更完善④b比a地农业人口比严重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巴黎市的著名建筑和景点都集中于塞纳河畔。
1991年,塞纳河畔当选世界文明遗产,其次要意义是①留存和保护地域文明②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③添加旅游和商业支出④利于历史研讨和文明交流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10.以下几种搭配不能正确表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A.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B. 中国南方——平顶房屋C.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 东南亚地区——高脚屋11.孝感地区的房屋多为坐北朝南且屋顶坡度大,这表现了A. 民居与生活习气的关系B. 民居与地形的关系C. 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D. 当地人的爱好12.以下各地的区域反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风俗组合正确的是A. 俄罗斯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气候干冷的自然条件B. 恒河平原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 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一多地震D. 中东地区的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酷寒13.图中所示的的传统民居常见于客家梅州地区,其名称叫A. 四合院B. 蒙古包C. 福建土楼D. 围龙14.四合院民居多采用色泽不艳的青砖灰瓦是由于A. 该地的风俗习气B. 该地降水较多酿成的C. 北京的土壤质地决定D. 利于光照,进步民居冬天御寒功能15.有关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是美国的泰姬陵B. 乙图是泰国的婆罗浮屠C. 丙图是英国的埃菲尔铁塔D. 丁图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二、解答题16.下图中的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表示图,b为凸透镜(用于视野受阻时,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c为该地某日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以下成绩。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选择题1.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B. 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 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 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荒漠地区B. 高原、山区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 内陆地区3.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
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 西亚—高架屋B. 北京—四合院C. 北极地区—冰屋D. 黄土高原—窑洞4.以下属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A. 减少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
B. 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C. 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现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
D. 在接待游览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原则,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5.2008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中能反映“福建土楼”民居建筑风格的是A. B. C. D.6.俄罗斯许多民居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这是为了适应当地A. 炎热多雨B. 寒冷多雨雪C. 温暖干燥D. 温暖多雨雪7.下列地区民居表达正确的一组是A. 我国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B. 东南亚——平屋顶、墙厚窗小C.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尖顶、墙厚窗小D. 西亚——墙体薄、窗户大读下图“法国巴黎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8.A.b两地①a地是乡村,b地是城市②b地商业、旅游业更发达③a地公共基础设施更完善④b比a地农业人口比重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巴黎市的著名建筑和景点都集中于塞纳河畔。
1991年,塞纳河畔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意义是①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②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③增加旅游和商业收入④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A.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B. 中国南方——平顶房屋C.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 东南亚地区——高脚屋11.孝感地区的房屋多为坐北朝南且屋顶坡度大,这体现了A. 民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B. 民居与地形的关系C. 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D. 当地人的喜好12.下列各地的区域反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A. 俄罗斯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B. 恒河平原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 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一多地震D. 中东地区的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严寒13.图中所示的的传统民居常见于客家梅州地区,其名称叫A. 四合院B. 蒙古包C. 福建土楼D. 围龙14.四合院民居多采用色泽不艳的青砖灰瓦是因为A. 该地的风俗习惯B. 该地降水较多造成的C. 北京的土壤质地决定D. 利于光照,提高民居冬天御寒性能15.有关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是美国的泰姬陵B. 乙图是泰国的婆罗浮屠C. 丙图是英国的埃菲尔铁塔D. 丁图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二、解答题16.下图中的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b为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时,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c为该地某日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分层作业(解析版)【一堂好课】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考点基础练一、选择题(2020·山东青岛·七年级期中)下图特色建筑于2008年7月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行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建筑是()A.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B.埃及金字塔C.中国福建土楼 D.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2.该建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答案】1.C 2.C【解析】1.读图可知,该建筑呈圆形,外墙坚固开小窗,有利于抵抗外敌,内部中空多有祠堂供奉祖先,故为我国福建的土楼建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土楼是客家人的经典民居,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土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以及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特征。
因此,土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全国·七年级期末)竹楼,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
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
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据图回答问题。
3.竹楼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出现在()A.北美洲北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东南部D.非洲北部4.竹楼屋顶坡度较大,主要原因是()A.当地气候炎热多雨 B.当地人喜欢这种建筑风格C.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D.当地盛产竹子【答案】3.C 4.A【解析】3.竹楼为我国傣族的传统民居,傣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结合所给答案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由上题可知,竹楼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亚洲东南部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特别丰富,竹楼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结合所给答案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分布于皖南和赣北,其造型丰富,以马头墙、青瓦白壁最有特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分层练)(原卷版+解析)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填图过关练窑洞高脚屋冰屋西亚村庄江南地区的民居北京四合院基础检测练(2023·辽宁沈阳·沈阳市第七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北部地区有一种古老的土塔民居——蜂巢屋。
当地黄土广布,春秋多风沙。
下图示意蜂巢屋景观、分布地区及附近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塔以泥土为主混合一些木碎、麦穗而成,与此无关的有()A.当地气候较为干旱B.当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C.当地泥土资源丰富D.当地植被稀少2.土塔每年都要修缮,修缮时间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一天之内两度发生7.8级地震。
此次地震是由两大板块运动造成的,这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D.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023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读聚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是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聚落B.b聚落C.c聚落D.d聚落5.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A.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C.水路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6.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A.居民点集中B.交通便利C.人口密度大D.环境优美7.(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下列民居与其所在地自然环境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炎热干燥,黄土广布B.①—气候严寒,冰雪广布C.①—温和湿润,稀树高草D.①—气候湿热,草原广阔(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区域可见的大洲有()A.亚洲、欧洲B.亚洲、非洲C.非洲、欧洲D.欧洲、美洲9.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变化规律是()A.厚度越来越薄B.厚度越来越厚C.材料越来越轻D.材料越来越重10.造成民居墙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风俗习惯C.海陆位置D.地形因素真题点兵练(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单选题1。
我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厚,主要原因是A.利于接受更多阳光B。
利于空气流通C。
利于保温 D.利于散热2.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有()A。
农田 B.牧场 C.池塘 D.高楼3. “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屋顶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A.温暖多雨区B。
炎热多雨区C。
温暖干燥区D。
寒冷多雨雪区4. 以下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我国传统聚落的是A。
塞纳河岸 B.威尼斯城C。
丽江古城 D.五大连池5.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
”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A.农村B。
牧村 C.林场 D.渔村6。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B。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7.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图中所示民居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是A.高温多雨B。
终年严寒 C.冬暖夏凉 D.长夏无冬8. 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选择题1.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B. 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 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 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荒漠地区B. 高原、山区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 内陆地区3.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
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 西亚—高架屋 B. 北京—四合院 C. 北极地区—冰屋 D. 黄土高原—窑洞4.以下属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A. 减少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
B. 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C. 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现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
D. 在接待游览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原则,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5.2008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中能反映“福建土楼”民居建筑风格的是A. B. C. D.6.俄罗斯许多民居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这是为了适应当地A. 炎热多雨B. 寒冷多雨雪C. 温暖干燥D. 温暖多雨雪7.下列地区民居表达正确的一组是A. 我国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B. 东南亚——平屋顶、墙厚窗小C.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尖顶、墙厚窗小D. 西亚——墙体薄、窗户大读下图“法国巴黎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8.a、b两地①a地是乡村,b地是城市②b地商业、旅游业更发达③a地公共基础设施更完善④b比a地农业人口比重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巴黎市的著名建筑和景点都集中于塞纳河畔。
1991年,塞纳河畔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意义是①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②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③增加旅游和商业收入④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A.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B. 中国南方——平顶房屋C.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 东南亚地区——高脚屋11.孝感地区的房屋多为坐北朝南且屋顶坡度大,这体现了A. 民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B. 民居与地形的关系C. 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D. 当地人的喜好12.下列各地的区域反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A. 俄罗斯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B. 恒河平原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 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一多地震D. 中东地区的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严寒13.图中所示的的传统民居常见于客家梅州地区,其名称叫A. 四合院B. 蒙古包C. 福建土楼D. 围龙14.四合院民居多采用色泽不艳的青砖灰瓦是因为A. 该地的风俗习惯B. 该地降水较多造成的C. 北京的土壤质地决定D. 利于光照,提高民居冬天御寒性能15.有关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是美国的泰姬陵B. 乙图是泰国的婆罗浮屠C. 丙图是英国的埃菲尔铁塔D. 丁图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二、解答题16.下图中的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b为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时,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c为该地某日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西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适应生活创造的民居是()
A.窑洞B.蒙古包C.四合院D.斜顶屋
【分析】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西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为适应生活创造的民居是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
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下列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A.河流的上游地区B.热带雨林地区
C.河口三角洲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
【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
【解答】解: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
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3.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聚落密集,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资源D.交通
【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解答】解: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简单,很容易解答。
4.加里曼丹岛图中甲地的传统民居为下列中的()
A.B.
C.D.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解:甲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南部,加里曼丹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高架屋,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5.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有()
A.农田B.牧场C.池塘D.高楼
【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解答】解:农田、牧场、池塘都属于农业景观,该些景观都属于乡村的景观,高楼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