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本科线性代数作业卷答案-2
《线性代数》期末考试题及详细答案(本科试卷二)

XXX 学年期末考试试卷《线性代数》期末考试题及详细答案(本科试卷二)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每小题2分,共10分);1. 若02215131=---x ,则=χ__________。
2.若齐次线性方程组⎪⎩⎪⎨⎧=++=++=++000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λλ只有零解,则λ应满足 。
3.已知矩阵n s ij c C B A ⨯=)(,,,满足CB AC =,则A 与B 分别是 阶矩阵。
4.矩阵⎪⎪⎪⎭⎫⎝⎛=323122211211a a a a a a A 的行向量组线性 。
5.n 阶方阵A 满足032=--E A A ,则=-1A 。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每小题2分,共10分);1. 若行列式D 中每个元素都大于零,则0〉D 。
( )2. 零向量一定可以表示成任意一组向量的线性组合。
( )3. 向量组m a a a ,,, 21中,如果1a 与m a 对应的分量成比例,则向量组sa a a ,,, 21课程代码:适用班级:命题教师:任课教师:线性相关。
( )4. ⎥⎥⎥⎥⎦⎤⎢⎢⎢⎢⎣⎡=0100100000010010A ,则A A =-1。
( ) 5. 若λ为可逆矩阵A 的特征值,则1-A 的特征值为λ。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 设A 为n 阶矩阵,且2=A ,则=TA A ( )。
① n2;② 12-n ; ③ 12+n ; ④ 4;2. n 维向量组 s ααα,,, 21(3 ≤ s ≤ n )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 )。
① s ααα,,, 21中任意两个向量都线性无关;② s ααα,,, 21中存在一个向量不能用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③ s ααα,,, 21中任一个向量都不能用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④ s ααα,,, 21中不含零向量;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山东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系《线性代数》试卷

♠山东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系《线性代数》试卷一、(24 分)填空题:1. 设n 阶方阵 A 的行列式 A = 2 ,则 A-1 2⋅ A = 122. 设 A 为n 阶可逆阵,则下列 C 恒成立。
(A) (2 A )-1= 2 A -1(C)ϒ( A -1)-1/T= ϒ( A T )-1 /-1(B ) (2 A -1 )T= (2 A T )-1 (D)ϒ( A T )T /-1= ϒ( A -1)-1/T≤'∞ƒ '≤∞ƒ≤'∞ƒ '≤ ∞ƒ3. 若向量组a 1, a 2 ,·, a r (A ) r ≤ s可由另一向量组b 1, b 2 ,·, b s 线性表示,则 C。
(B ) r ≥ s(C ) a 1, a 2 ,·, a r 的秩≤ b 1, b 2 ,·, b s 的秩(D ) a 1, a 2 ,·, a r 的秩≥ b 1, b 2 ,·, b s 的秩♣kx 1 + kx 2 + x 3 = 04. 当k 满足时,齐次线性方程组♦2x 1+ kx 2 + x 3 = 0 有非零解。
♠kx - 2x + x = 0 ♥ 1 2 35. 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为ξ1, ξ2 , ξ3 ,则 D也是该其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A) ξ1 + ξ2 , ξ2 + ξ3 , ξ3 - ξ1(C) ξ1 - ξ2 , ξ2 + ξ3 , ξ3 + ξ1(B) ξ1 + ξ2 , ξ2 - ξ3 , ξ3 + ξ1(D) ξ1 + ξ2 , ξ2 + ξ3 , ξ3 + ξ16. 设 4 阶方阵 A 的秩为 2,则其伴随阵 A * 的秩为 0。
0 0 1 7. 矩阵 A =0 1 0 的三个特征值为 1,1,-1 。
1 0 08. 二次型 f ( x , x , x ) = x 2 + 2x x1 1 0 + 3x 2的矩阵 A = 1 30 。
山东大学本科线性代数作业卷答案-3

3.已知A, B均为n阶非零矩阵,且AB 0,则 (A)A, B中必有一个可逆矩阵 (C)A, B都为可逆矩阵 (B)A, B都为不可逆矩阵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2
分析 根据可逆矩阵的性质:若AB 0,且A或B可逆,则B 0或A 0 可见与已知条件A 0 B 0 矛盾. 所以A,B均为不可逆矩阵. 故应选(B)
3 0 3 4.已知A 1 4 1 5 6 ( A) 2 , 3 (C ) 3 , 2
2 0 , 且r ( A) 2, 则 , 的值为
( B) 2 , 3 ( D) 3 , 2
分析 对 A 做初等行变换 1 1 A 1 4 1 5 所以 =3,=-2 故应选(D). 2 1 1 0 3 0 0 3 6 0 6 0 1 1 0 3 2 0 0 3 2 3 2 3 0 2 3 2 3 2
2.解矩阵方程: 4 3 0 1 0 1 0 0 1 1 0 0 X 0 0 1 2 0 1 0 0 1 0 1 0 1 2 0
0 1 0 1 0 0 1 4 3 解 记 P1 1 0 0 ,P2 0 0 1 ,B 2 0 1 0 0 1 0 1 0 1 2 0 显然矩阵P1、P2均为初等矩阵,且易知 P1 P1,P2 P1 XP2 B 化为 X P1 BP2 交换第一二行的位置,所以
a1b2 a 2 b2 a n b2
(i = 1,2, , n)
分析 仔细研究矩阵 A的结构,会发现 A中每个元素均不为零, 且A中任意两行 a1 a 2 或两列都成比例,从而 A b1 , b2 , bn GH a n 显然,r (G ) r ( H ) 1,所以1 r ( A) min{r (G ), r ( H )} 1,从而r ( A) 1. 另一方面,由于 a i 0,b 0(i, j 1,2, , n ),故A 0,所以r ( A) 1. 但由于A 中任意两行或两列,因 此r ( A) 2,也可说明 r ( A) 1 故应填1.
线代参考答案(完整版)

线性代数练习题 第一章 行 列 式系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第一节 行列式的定义一.选择题1.若行列式x52231521- = 0,则=x [ C ] (A )2 (B )2- (C )3 (D )3- 2.线性方程组⎩⎨⎧=+=+473322121x x x x ,则方程组的解),(21x x = [ C ](A )(13,5) (B )(13-,5) (C )(13,5-) (D )(5,13--)3.方程093142112=x x根的个数是 [ C ] (A )0 (B )1 (C )2 (D )34.下列构成六阶行列式展开式的各项中,取“+”的有 [ A D ] (A )665144322315a a a a a a (B )655344322611a a a a a a (C )346542165321a a a a a a (D )266544133251a a a a a a 5.若55443211)541()1(a a a a a l k l k N -是五阶行列式ij a 的一项,则l k ,的值及该项的符号为[ B ](A )3,2==l k ,符号为正; (B )3,2==l k ,符号为负; (C )2,3==l k ,符号为正; (D )2,3==l k ,符号为负6.下列n (n >2)阶行列式的值必为零的是 [ B ] (A) 行列式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零 (B) 三角形行列式主对角线上有一个元素为零 (C) 行列式零的元素的个数多于n 个 (D) 行列式非零元素的个数小于n 个 二、填空题 1.行列式1221--k k 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3,1k k ≠≠-2.排列36715284的逆序数是 133.已知排列397461t s r 为奇排列,则r = 2,8,5 s = 5,2,8 ,t = 8,5,2 4.在六阶行列式ij a 中,623551461423a a a a a a 应取的符号为 负 。
济大线代大作业答案

济南大学
线性代数大作业
参考解答
第 7 页 共 18
页
x 2y z 9 0 x 2y 9 0 也即 有无穷多解, 3 x By z D 0 有无穷多解, 3x By D 0 z0
又
1 0 k 3 R 1 1 0 R ( 1 , 2 , 3 ) 3 , 0 1 1
1 0 k ∴ 1 1 0 k 1 0 0 1 1
即
k 1 。
5.解 1:过 L 的平面束方程为
( x 2 y z 9) (3x By z D) 0
济南大学
线性代数大作业
参考解答
第 4 页 共 18
页
4.解: AP PB
A PBP
1
0 1 0 2 0 0 6 1 1
A 2 PBP 1 PBP 1 PB 2 P 1 , 同理 A5 PB5 P 1
又 B B ,故
有条件知行列式可被 16 整除.
济南大学
线性代数大作业
参考解答
第 3 页 共 18
页
第二章 矩阵及其运算
一、是非题 二、填空题
1. √ 2. × 3. × 4. × 5. √ 4. a 0
1. 4 ; 2
3. a11a 22 a nn 0
2.
1 0 0 0
B
0 0 1 0
1 0 2. 解:D r2 r1 (1), r3 r1 (1), r4 r1 (1) 0 0 1 0 r3 r2 (2), r4 r2 (3) 0 0 1 1 0 0 1 1 2 3 =1 1 3 3 10 1 1 2 3 1 1 2 3 5 9 9 19
线性代数大学试题及答案

线性代数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设矩阵A为3阶方阵,且|A|=2,则矩阵A的伴随矩阵|adj(A)|的值为()。
A. 4B. 8C. 2D. 1答案:B2. 若向量a=(1, 2, 3),向量b=(2, 3, 4),则向量a和向量b的点积为()。
A. 11B. 12C. 13D. 14答案:C3. 设矩阵A和矩阵B为同阶方阵,且AB=I,则矩阵A和矩阵B互为()。
A. 伴随矩阵B. 逆矩阵C. 转置矩阵D. 正交矩阵答案:B4. 设矩阵A为3阶方阵,且A的特征多项式为f(λ)=λ(λ-1)(λ-2),则矩阵A的特征值为()。
A. 0, 1, 2B. 0, 1, 3C. 1, 2, 3D. 2, 3, 4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设矩阵A=\[\begin{bmatrix}1 & 2 \\ 3 & 4\end{bmatrix}\],则矩阵A的行列式|A|=______。
答案:-22. 设向量a=(1, 2),向量b=(3, 4),则向量a和向量b的叉积为向量c=(______, ______)。
答案:-2, 63. 设矩阵A=\[\begin{bmatrix}1 & 2 \\ 3 & 4\end{bmatrix}\],矩阵B=\[\begin{bmatrix}2 & 1 \\ 4 & 3\end{bmatrix}\],则矩阵A和矩阵B的乘积AB=______。
答案:\[\begin{bmatrix}10 & 11 \\ 22 & 25\end{bmatrix}\]4. 设矩阵A的特征值为λ1=2,λ2=3,则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为f(λ)=______(λ-2)(λ-3)。
答案:(λ-2)(λ-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已知矩阵A=\[\begin{bmatrix}1 & 2 \\ 0 & 3\end{bmatrix}\],求矩阵A的逆矩阵。
线性代数试题及答案解析

线性代数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矩阵A和矩阵B相乘,得到的结果矩阵的行列数为()。
A. A的行数乘以B的列数B. A的行数乘以B的行数C. A的列数乘以B的列数D. A的列数乘以B的行数答案:D解析:矩阵乘法中,结果矩阵的行数等于第一个矩阵的行数,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列数。
2. 向量α和向量β线性相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和β可以是零向量B. α和β可以是任意向量C. α和β中至少有一个是零向量D. α和β中至少有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答案:D解析:线性相关意味着存在不全为零的系数,使得这些系数乘以对应的向量和为零向量,因此至少有一个向量是另一个向量的倍数。
3. 对于n阶方阵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的行列式可以是0B. A的行列式可以是负数C. A的行列式可以是正数D. A的行列式一定是正数答案:D解析:方阵的行列式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因此选项D不正确。
4. 矩阵A和矩阵B相等,当且仅当()。
A. A和B的对应元素相等B. A和B的行数相等C. A和B的列数相等D. A和B的行数和列数都相等答案:A解析:两个矩阵相等,必须满足它们具有相同的行数和列数,并且对应元素相等。
5. 向量组α1,α2,…,αn线性无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由这些向量构成的矩阵的行列式不为0B. 这些向量不能构成齐次方程组的非零解C. 这些向量不能构成齐次方程组的非平凡解D. 这些向量可以构成齐次方程组的平凡解答案:C解析:向量组线性无关意味着它们不能构成齐次方程组的非平凡解,即唯一的解是零向量。
6. 矩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A的行列式不为0B. A的行列式为1C. A的行列式为-1D. A的行列式为任何非零数答案:A解析:矩阵可逆当且仅当其行列式不为0。
7. 矩阵A的特征值是()。
A. 矩阵A的行数B. 矩阵A的列数C. 矩阵A的对角线元素D. 满足|A-λI|=0的λ值答案:D解析:矩阵的特征值是满足特征方程|A-λI|=0的λ值。
大学线性代数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 解 答习 题 一 (A)1.(1)c x c x c x 321,32,2,其中c 为任意常数;(2)无解; (3)41,41,45321x x x ;(4)3,4,1,24321 x x x x . 2.(1)行阶梯形: 100210221(不唯一);行最简形:100010001;(2)行阶梯形:0000510402321(不唯一);行最简形:000045251021201; (3)行阶梯形: 001011(不唯一);行最简形:001001;(4)行阶梯形:00000007001052011111(不唯一);行最简形:0000000100210010211001. 3.(1)920,97,32321 x x x ;(2)无解;(3)c x c x c x x 4321,2232,215,247,其中c 为任意常数;(4)2542312211,0,34,,2122c x x c x c x c c x ,其中21,c c 为任意常数.(B)1. 1 ,通解为2312211,,1c x c x c c x ,其中21,c c 为任意常数. 3. A 公司的联合收入为309390.86元,实际收入为216573.60元; B 公司的联合收入为137309.64元,实际收入为27461.93元;C 公司的联合收入为186548.22元,实际收入为55964.47元.(A)1.(1)1;(2)()xy y x ;(3)18;(4)3a ;(5)3a . 2.(1)abcd ;(2)!)1(1n n .3.(1)abcdef 4 ;(2)192;(3)3(4)a x x ;(4)215 ;(5) ni n i i i a a 11)11(.4.(1)7 ;(2)18;(3)2311(1)n n a a a a a ;(4)12112(1)1n n n D D D D n n . 5.(1)提示:1n n n D D ,1n n n D D . 6. ()()()()a b c b a c a c b .7.14243444A +A +A +A 0 ;1112131411121314+84M M M M A A A A . 8.(1)1,3,2,14321 x x x x ;(2)1,2,0,14321 x x x x . 9. 3 . 10. 1 或0 .(B)1. A ;D ;C ;C .2. ))((12211221d b d b c a c a .3. 4x .4.12(1)(1)2n n n . 5. 556D a . 6.1110n n n x a x a x a . 10. (1)1;(2)01 y x .(A)1. D 是数量矩阵,也是对角矩阵;A 、C 是三角矩阵;B 都不是.2. (1)347100411;(2)110577695 .3. 45.4.(1)09018;(2)866 ;(3)10;(4)321642963;(5)3E ; (6)222111222333121213132323222a x a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5.(1)1003343301AB ,1030433010BA; (2)906()()600609A B A B ,22006300600A B. 6.0b c B b,其中c b ,为任意常数. 7.(1)cos sin sin cos k k k k;(2)1201k ;(3)2101001k k C k. 8. n A 111123232133312n11112113233323323233n n n n n n n n n .10.(1)53525451;(2) 133012001;(3)A 91;(4)A 41.11.(1)152384;(2) 001;(3)987654321. 12. 2B A .14. 12A E 2E A .16.(1)161;(2)4;(3)16125. 17. 18A.18.(2)20111100200,611A A PBP A.19.(1)125101220049009;(2)bd c c bd d ac ac d . 20.(1)51000515105352;(2)213200213100005251005153;(3)10000203200011001500088110044. 21.41400100004140004041A.22.8A ,201220128A . 23.(2)000000000001112111n n a a a a.24.(1)A 不可逆;(2)122999212999221999;(3)11240101113621610 ;(4)A 不可逆. 25.(1)645212333 ;(2)123456789.26.(1)2;(2)2;(3)2;(4)3.27. 3 .28. 当1k 且2k 时,3)( A R ;当1k 时,()1R A ;当2k 时,()2R A . 29. 2. 31.2;1.32.(1)只有零解;(2) 2,1,1321 x x x ;(3)(1,7,5,2)T X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4)无解; (5)(2,1,1)(7,1,0)T T X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6)12(1,1,0,0)(7,0,3,1)(4,0,1,0)T T TX c c ,其中12,c c 为任意常数.33.(1)0 且3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当0 时,无解;当3 时,无穷多解. (2)1 且10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当10 时,无解;当1 时,无穷多解. 34. 当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通解为(1,2,1)(1,1,0)T T X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35.0111321321y y y x x x . (B)1. C ;C ;C ;D ;A .2.1()0T T E A B A . 3.B 13.4. 1()E B320021001. 5.000020002. 6.110441104411044X. 7.1221,c X c c c 为任意常数. 8. 当111a a n 且时, ()R A n ;当1a 时, ()1R A ; 当11a n时, ()1R A n . 9. 当62 q p 时,方程组的通解为(2,6,1,2)T X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10. 当1 a 且54a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当1 a 时,通解为(0,1,1)(1,1,0)T T X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当54a 时,方程组无解.11. 3 t .14. E B E A 1)(.习 题 四 (A)1. T v v )1,0,1(21 ,T v v v )2,1,0(23321 .2.(1)1(0,1,2)3T X;(2)(3,1,4)T X . 3.(1)12341(5)4;(2)123422 .4.(1)线性相关;(2)线性相关;(3)线性无关;(4)线性相关.7. 11222331311,2211,2211.2211.(1)3),,(321 R ,本身为一个极大无关组; (2)2),,,(4321 R ,21, 为一个极大无关组,且21395911,2149492 ; (3)3),,,,(54321 R ,421,, 为一个极大无关组,且2133 ,4215 .15.(1)12, 为由向量组123,, 生成的向量空间的一组基,且维数为2;(2))2,1(. 16. 71(,8,22 .17.(1)27714192094128P;(2)1393824X. 18.T )1,1,1,1( .19.(1)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0,1,1)T ,通解为 c X ,其中c 为任意常数;(2)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1(1,3,2,0)T,T )1,0,1,0(2 ,通解为2211 c c X ,其中21,c c 为任意常数;(3)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T )0,0,1,2(1 ,T )7,5,0,2(2 ,通解为2211 c c X ,其中21,c c 为任意常数;(4)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T )0,0,1,1,0(1 ,T )0,1,0,1,0(2 ,T )3,0,0,5,1(3 , 通解为332211 c c c X ,其中321,,c c c 为任意常数. 20.(1)TX )4,54,513,514(; (2)通解为123(3,2,0,0,0)(1,2,1,0,0)(1,2,0,1,0)(5,6,0,0,1)T T T T X c c c 其中123,,c c c 为任意常数. (3)(3,3,5,0)T X .21. 方程组的通解为*(2,0,1)(1,2,2)T T X c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B)1.(1)1 可由432,, 线性表示;(2)4 不能由321,, 线性表示.2. 当b a 且11b a n时,12,,,0n ,向量组12,,,n 线性无关; 当b a 或11b a n 时,12,,,0n ,向量组12,,,n 线性相关.3. (1)若s ,,,21 线性无关,则当s 为偶数时,s ,,,21 线性相关; 当s 为奇数时,s ,,,21 线性无关;(2)若s ,,,21 线性相关,则s ,,,21 线性相关.10.(2)101110011;(3)111(,,222T .11. 当0A ,即0)1( p q 时只有零解;当0A ,即0)1( p q 时有非零解,且通解为(1,1,1)T X c p ,其中c 为任意常数. 12. B .13. 当3a b 时方程组有解,且方程组的通解为T T T T c c c X )1,0,0,6,5()0,1,0,2,1()0,0,1,2,1()0,0,0,3,3(321 ,其中321,,c c c 为任意常数.14. (1,1,1,1)(1,2,3,4)T T X c ,其中c 为任意常数.习 题 五(A)1.(1)A 的特征值为121,6 ;属于11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1(1,1)T ,全部特征向量为111,0k k ;属于62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是2(1,4)T ,全部特征向量为222,0k k ;(2)A 的特征值为2,132,1 ;属于12,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是1(2,1,2)T ,全部特征向量为111,0k k ;属于23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是2(0,0,1)T ,全部特征向量为222,0k k ;(3)A 的特征值为4,232,1 ;属于特征值22,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2(1,1,0),(1,0,1)T T ,全部特征向量为1122k k 21,(k k 不全为零);属于34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是3(1,1,2)T ,全部特征向量为333,0k k ;(4)A 的特征值为1,231,3 ;属于特征值12,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1,2,1)T ,全部特征向量为111,0k k ;属于特征值33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2(1,2,2)T ,全部特征向量为222,0k k ;(5)A 的特征值为21 ,12 ,43 ;属于特征值2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1,2,2)T ,全部特征向量为111,0k k ;属于特征值12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2(2,1,2)T ,全部特征向量为222,0k k ;属于特征值43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3(2,2,1)T ,全部特征向量为333,0k k ;(6)A 的特征值为2,132,1 ;属于特征值12,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2(0,1,0),(1,0,1)T T ,全部特征向量为112212,,k k k k 不全为0;属于特征值23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3(0,1,3)T ,全部特征向量为333,0k k .2. 4 a .3. 1 x .4.288B . 5. A A A 7523 的特征值为3; *A 特征值为6,3,2.6.(1)A 的特征值为2,132,1 ;属于特征值12,1 全部特征向量为T T k k )1,0,0()0,1,2(21 ,1k 、2k 不全为0;属于特征值23 全部特征向量为T k )3,1,5(3 ,03 k . (2)*A 的特征值为1,2,2 . (3)123E A 的特征值为1,1 ,72. 9.6 .10. 1,0 y x . 11. 0 a .12.(1)1,3,0a b ;(2)A 不能相似对角化.13.(1)A 不能与对角矩阵相似;(2)A 与对角矩阵相似,213105016P;(3)A 与对角矩阵相似,201101011P.14.111101011P ,m A 2)1(5)1(5)1(5)1(52)1(5)1(5)1(5)1(52)1(531111111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 15.633312321A .17. 7,15 ,1056arccos, .18.3 T1,0,1 .19.12(5,3,1,0)(5,3,0,1)T T k k ,其中1k 、2k 为任意常数. 20.(1)T 0,21,211 ,T62,61,612 ,T31,31,313 ; (2)T )21,21,21,21(1 ,T )21,21,21,21(2 ,T )21,21,21,21(3 . 21.(1)12212123221Q;(2)10000Q; (3)123132(,,)3203Q; (4)123132(,,)3203Q. 22. 属于特征值3的特征向量为3322 k k ,2k 、3k 不全为0.23.010100001.24.(1)A 的另一特征值03 .A 的属于特征值03 全部特征向量为Tk k )1,1,1( 0k ;(2)A422242224.(B)一. A ;C ;D ;C ;B ;A ;A ;B ;B ;B ;A ;C ;D ;B ;B ;B ;B ;B ;C ;D二.1.20042230022030001BA E A . 2.(1)2,2x y ;(2)属于1,22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T T )1,0,1(,)0,1,1(21 ;属于63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T )3,2,1(3 ;123()P3.(1) 1,231,5 ;(2) 1 A E 的特征值为1,234(1)2,(5)5g g . 4. 当1,1x y 时或1 x 时,A 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5.(2)1100011001P AP.6.(1)A 的特征值为1,230,3 .属于1,20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2, ;属于33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3 ;(2)T 22,22,0(1 ,T66,66,36(2,3,,)333T,123(,,)Q . 7.(1)0 a ,2 b ;(2)1(1,0,1)T p ,2(0,2,1)T p ,3(0,1,1)T p ,123(,,)P p p p ;(3)121221222222002331101100100101100101100100A. 8. A 的特征值为120,1 .9.(1)B 的特征值为123(1)2,(2)1,(2)1 ;B 的属于12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T )1,1,1(1 ,全部特征向量为111,0k k ;B 的属于2,3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全部特征向量为112212,,k k k k 不全为零;(2)011101110B.10.(1)0;(2)A 的特征值全为零,属于特征值0的全部特征向量为112211n n k k k ,其中121,,,n k k k 是不全为零的任意常数.11. *A 有特征值4/3. 12.(1)a=-2;(2)TT T )31,31,31(,)61,62,61(,21,0,21(121),,(321 Q .13.(1)32122 ;(2)n A T n n n n n n )322,322,322(23121 .14. (1)若2 是特征多项式的二重根,则2a ,A 可相似对角化; (2)若2 不是特征多项式的二重根,则32a ,A 不能相似对角化. 15.(1)11n n n n x x A y y ,其中5310152109A ; (2)1 是A 的属于特征值11 的特征向量,2 是A 的属于特征值12 的特征向量;又21 ,所以1 ,2 线性无关;(3)n n n n y x 23223810111. 16.(1)0k ;(2)令120002111)(321P ,有1100010001P AP. 17.(1)0,3,1 b a ;(2) 对应的特征值为1,2,31 ;(3)A 不能相似对角化. 18. E B 2 的特征值分别为9、3;对应于特征值1,29 的全部特征向量为12(1,1,0)(1,1,1)T T k k ,其中21,k k 是不全为零的常数;对应于特征值33 的全部特征向量为3(0,1,1)T k ,30k .19. 1a ; 101211 , 121612 ,111313 ,令123(,,)Q ,有500020004AQ Q T .习 题 六 (A )1.(1)51222225222A ;(2)502022010510020001A ;(3)1100011100011100011100011A;(4)3512232125132A.2. 3a .3.(1)可逆线性变换1111222333111112011011001001x w w x w w x w w,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347f w w w ; (2)可逆线性变换为1111222333110101111110010111001001001x z z x z z x z z,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3f z z z ; (3)可逆线性变换1111222333511111211010122001001x w w x w w x w w, 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349f w w w ;(4)可逆线性变换1111222333111112013013001001x w w x w w x w w,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35f w w w .4.(1)1T,23(,(T T,令正交矩阵123(,,)Q ,得正交变换X QY ,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333f y y ; (2)1221(,,333T ,2212(,,)333T ,3122(,,)333T,令正交矩阵123(,,)Q ,得正交变换X QY ,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325f y y y ;(3)12(,(T T,3T,令正交矩阵123(,,)Q ,得正交变换X QY ,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2333f y y y ;(4)12(0),T T,3(T,令正交矩阵123(,,)Q ,得正交变换X QY ,二次型的标准形为2221232f y y y . 5.(1)正定;(2)负定. 6.405a. 7.(1)正定;(2)负定.(B)2. 3a ;123(,,)1f x x x 是一椭圆柱面.3. 2254548x xy y 表示椭圆曲线.4.(1)最大值为7,;T(2)最大值为4,(.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已知D
,则D
(A ) ( C)
A31 A32 A33 A34 A13 A33 5 A43
(B) A31 2 A32 5 A33 4 A34 (D) ( 1) 1 4 M 14 ( 1) 2 4 M 24 ( 1) 3 4 M 34 (1) 4 4 M 44
3
A=[(n 1)a 1]=1 a 1 a =[(n 1)a 1] 0 1 a a 1 0 =[(n 1)a 1](1 a ) n 1=0
1 a 0
从而a=
1 或a 1 . 注意到若a 1,则r ( A) 1,不满足已知条件,舍去. 1 n 所以应选( D) .
ax ay bz az bx by ay bz az bx 证明 左端= ay az bx ax by bz az bx ax by az ax by ay bz bx ax by ay bz x az bx az bx y ay bz az bx =a y ax by ax by b z az bx ax by z ay bz ay bz x ax by ay bz x ay bz az x bz az bx =a y az bx ax b y bx ax by 右端 z ax by ay z by ay bz
2.奇数阶反对称行列式的 值为 ________.
3 0 4 2 2 2 3.设行列式 D 0 7 0 5
解 0
0 2 ,则第四行各元素余子 式之和为 ____ . 0
3 2 2
解 根据行列式展开定理推 论,用第二行每个元素 乘以第四行对应的代数 余子式得: 故应填 0. 2( A41 A42 A43 A44 ) 0,所以A41 A42 A43 A44=0.
(C) 8D
故应选(C).
1 a a 2.设 Dn a 1 a a a a (A) 1 (B) 1 a a 1 1 (C ) n 1 1 (D) . 1-n
1
0, 但 Dn 1 0,则 a
解
若r ( A) n 1,则 A=0. 1 a a a a 1 a 0 0 a 0 a 0 0 1 a 1 1 a 0 1 a
本科线性代数作业卷(二)答案
一、
填空题
a b b c a 2c a 3 c a b 2a b 3 1 1 4 _________ . 2
1.
c 2b c 3
a b c 1 b c a 1 2 1 解 第二行 ( ),第三行 ( ) 加至第四行得:D= =0 c a b 1 3 3 0 0 0 0 所以应填 0.
分析 把D按第三列展开为 D=a13 A13 a 23 A23 a33 A33 a 43 A43 =A13 A33 5 A43 故应选(C) .
三、计算、证明题
1.设 , , 是方程x px q 0的根,求行列式D 的值.
3
1.解
把行列式的第二、三列均加至第一列,并提取公因式得
1 D = =( ) 1 1 由 =0可知,D Nhomakorabea 0 .
2
a2 2. b2 c2 d2
2a 1 2a 3 2a 5 2b 1 2b 3 2b 5 2c 1 2c 3 2c 5 2d 1 2d 3 2d 5
解
原式c c
b2 c2 d2
ax by ay bz az bx
x
y
z x. y
3.证明: ay bz az bx ax by (a 3 b 3 ) y z az bx ax by ay bz z x
二、选择题
a11 1.如果D= a 21 a 31 (A) 2D
分析
a12 a 22 a32
a13 a33
2a11 2a31
2a12 2a 22 2a32
2a13 2a 23 ,则D1 2a33 (D) 8D
a 23 , D1= 2a 21
(B) 2 D
D1 2 2 2 D=8 D
(a 1) 2 (b 1) 2 (c 1) 2 (d 1) 2
(a 2) 2 (b 2) 2 (c 2) 2 (d 2) 2 a2
(a 3) 2 (b 3) 2 (c 3) 2 (d 3) 2 a2 cc b2 c2 d2 2a 1 2 2 2b 1 2 2 2c 1 2 2 2d 1 2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