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谈中国诗》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课件PPT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课件PPT

谈及诗歌题材内容方面的问题。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在这一点
上中外没有太大的区别,二是作者要着重指出,人类文化的区
别是表象的,本质是相通的。
2.使用大量精妙的比喻,幽默而睿智。
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巧妙的比喻,加深了我们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中国诗发展的超常性,作者用中
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 栏
济慈,英国诗人。济慈诗才与雪莱、拜伦齐 名。他少年失去双亲,生平只有25岁。《夜莺 颂》《致秋天》等,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
爱。
忧郁颂
忧郁的情绪骤然间降下,仿佛来自天空悲泣的云团,滋 润着垂头丧气的小花,四月的白雾笼罩着青山,将你的哀 愁滋养于早晨的玫瑰,波光粼粼的海面虹霓,或者是花团 锦簇的牡丹丛;倘若你的恋人对你怨怼,切莫争辩,只须 将她的柔手执起,深深地,深深地啜饮她美眸的清纯。
著有《论史诗》。
史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 件的叙事长诗。
1874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日出 印象》。油画描绘的是从远处观望阿弗乐港
口晨雾中日出的景象。
莫奈,法国画家, 印象派代表人物。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是《向日 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 题的静物。在他眼里,向日葵是太
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简短轻灵。 诗心: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诗情;跟诗体
(诗歌的形式)相对。 凑泊:指生硬的拼合。 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婉转动人。 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 系。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在昆明
的比较上辨析、阐发。

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课件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课件 语文版必修5
17.11.2020
编辑ppt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
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
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
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
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
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
编辑ppt
主题归纳: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
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所以他
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
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
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
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
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
编辑ppt
思考: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
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
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
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
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
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
这样才全面科学。
17.11.2020
编辑ppt
主题归纳: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
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
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
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
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
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
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
让读者回味无穷。 17.11.2020

《谈中国诗》课件

《谈中国诗》课件
《谈中国诗》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 义。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本土文化的价值,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意义。
02
中国诗的特点
语言特点
语言精练
01
中国诗歌语言简练,言简意赅,常常通过寥寥数语传达深邃的
思想和情感。
音韵优美
02
中国诗歌注重音韵之美,讲究平仄和韵律,读起来抑扬顿挫,
富有音乐性。
文化内涵丰富
03
中国诗歌语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常借用典故、成语、象
征等手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变迁。
主题特点
情感表达
中国诗歌注重情感表达,尤其是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主题, 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
自然描绘
中国诗歌常常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山水、花鸟、虫鱼等的描绘, 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表现手法多样
中国诗歌的表现手法多样,包括比喻、象征、拟 人、夸张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中国诗歌更加 丰富多彩和富有创意。
03
中国诗的发展历程
古代诗的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国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以《诗经》为代表,反映了那一时期的 社会生活和人民心声。
唐宋高峰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 、杜甫、苏轼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中国将举办更多国际诗歌交流 活动,吸引世界各地的诗人参 与,促进中外诗歌的交流与互 动。
世界对中国诗歌的 认可与赞誉
中国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将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认可和 赞誉,推动中国诗歌走向世界 文学的前沿。
感谢观看
THANKS
20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学界开始对本土文学进行反思和重 新评价。《谈中国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钱钟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 ,向读者介绍了中国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完整版)《谈中国诗》ppt课件

(完整版)《谈中国诗》ppt课件
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
“诗心”的需要。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 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 “诗心”的需要。
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 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中 国 特 征
发展:成熟早
中 国 特 征
发展:成熟早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
中 国 特 征
发展:成熟早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
中 形式:篇幅短 国 特 征
发展:成熟早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

形式:篇幅短 抒情诗虽短却有悠远的意味



发展:成熟早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
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 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 节译为中文。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 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 境
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பைடு நூலகம்“诗心”的需要。
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 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 “诗心”的需要。
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 课件 (共26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 课件 (共26张)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 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 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 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 “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 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 品中是共同的。
答案: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是演讲中的 重要技巧,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 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演讲效果。像上面的句子,作 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 化本位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5.第8自然段中,“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 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 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 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 家。”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我觉得有两种文人:一种是思想型的文人,一种是学者型的文人。 钱钟书是属于后者的。”(刘川鄂)
文学常识
钱钟书与吴宓
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 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 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吴宓对这个天才更是“青眼 有加”。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 到冲击,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 院长、院特邀顾问;1998年,在北京逝世。
作品:《管锥编》《谈艺录》《宋诗选注》和短篇小说集 《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谈中国诗》课件(共41张PPT)

《谈中国诗》课件(共41张PPT)

“行”
体 裁

(如〈琵琶行〉〈短歌行〉)“吟”“曲” 等,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律诗(每首有首、颔、颈、尾四联,每
联两句,共八句)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
体诗
诗 绝句:(每首四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
言绝句

注: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律诗格律极

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
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二、四、六、八
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 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何理解?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 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 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 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 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如何理解?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 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 《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 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 本位文化的人。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是什 么?(8)
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读《谈中国诗》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中国 诗的哪些特征?作者是怎样阐述的?
• (1)篇幅短小。作者在第3段指出,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 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 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 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 国诗的篇幅”。
•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 穷”。作者在第4、5段指出, 中国人说“言
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 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 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 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 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 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拉丁诗里有 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

《谈中国诗》ppt

《谈中国诗》ppt

主题归纳: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 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 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 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 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 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 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征”时,主要采用 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对比论证
第三部分(第3段至8段)。重点论述中国诗 的各个特点。
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 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 富于暗示。 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第9段)。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 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 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 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
“早熟” 喻指中国诗没有按照正常的诗歌 发展的顺序而发展,而是越过了它应该有 的一些阶段。 “早衰” 指的是中国诗达到至高境界后因 缺乏变化而逐渐腐化。 • 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 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的喻义了。 “空中楼阁”仍指中国诗没有经历历史诗 和喜剧诗的阶段,就直接到了抒情诗的阶 段,以至于基础不稳。
有兽力和神威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 相同,并且作风也 相合
同 异 同
立场
比较文学
谈 中 国 诗
理由 作用
居高临远
对本国诗尽职
论 证 方 法
勒莱克:作概论就是傻瓜 引用 司空图: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类比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 能力的人就像 科学家。
中 国 诗 的 发 展
特 点
抒情诗
戏剧
史诗-------戏剧---------抒情诗
一蹴而至最高境界 缺乏变化,逐渐腐化 绘画 哲学

谈中国诗精品课件

谈中国诗精品课件

一些幽灵,会出来替它复仇! 它有记忆,会把心变为坟墓,
还有悔恨,溜进精神底浓雾 会对你阴沉地低声说:
快乐一旦消失,就是痛苦。
10
谈 中 国 诗
钱 钟 书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雪莱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必修5第10课《谈中国诗》(共63张PPT)

必修5第10课《谈中国诗》(共63张PPT)

中西方园林建筑差异:
• 中国较为强调曲线与含蓄美,即“寓言假物,不 取直白”。园林的布局、立意、选景等,皆强调 虚实结合,文质相辅。或追求自然情致,或钟情 田园山水,或曲意寄情托志。工于“借景”以达 到含蓄、奥妙,姿态横生;巧用“曲线”以使自 然、环境、园林在个性与整体上互为协调、适宁 和恬、相得益彰而宛若天开。 • “西方则以平直、外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 美,比如开阔平坦的大草坪、巨大的露天运动场、 雄伟壮丽的高层建筑等等,皆强调轴线和几何图 形的分析性,平直、开阔、外露等无疑都是深蕴 其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建筑的象征性、暗示性、 含蓄性等有着不同的美学理念。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 白瑜厚 201109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 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是早熟的,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 楼阁。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3.中国诗的特点之一:篇幅短小
4、5.中国诗的特点之二:富于暗示性 6.中国诗的特点之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7.特点之四: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诗”(湿)其实是“干”的,是凝练 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 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就是你的 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 你的思考,你的品味。 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 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 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
谈中国诗
钱钟书
《刮痧》
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 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 国外由于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 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 境最终被冲破的感人故事。
中西方饮食差异:方式、观念、用具
中西方服饰差异:道德伦理观念、形体美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 课件 (共26张)PPT语文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 课件 (共26张)PPT语文课件
答案: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是演讲中的 重要技巧,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 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演讲效果。像上面的句子,作 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 化本位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5.第8自然段中,“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 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 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 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 家。”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行,而 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 做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 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听众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 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观点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作者站在历 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 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 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 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了。
答案: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 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寻找定所。生动确切 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
6.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歌有什么特征?
答案:第一,中国先有抒情诗,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 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 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 出这现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致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适配“诗心”的需要。西方 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的“短”的标准比我们 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深 远的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 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句话的本体是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 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 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 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 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 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 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
《围城》的妙喻
4、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 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 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 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 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 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 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围城》的妙喻
5、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 “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 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 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 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6、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 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 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 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 人。
如何理解?
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 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 事了不足奇。
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 越能感受本国诗。
对比鉴赏 中西方两首爱情诗
从水上飘起的,春夜的曼陀铃, 你咽怨的亡魂,孤寂又缠绵, 你在哭你的旧时情?
闻曼陀铃
戴望舒
你徘徊到我的窗前, 寻不到昔日的芬芳, 你惆怅地哭泣到花间。
你凄婉地又重进我的纱窗, 还想寻些坠鬟的珠屑—— 啊,你又失望地咽泪去他方。 你依依地又来到我边低泣; 啼着那颓唐哀怨之音; 然后,懒懒地,到梦水间消歇。
我的情人的消息 我的情人的消息 在春花中传布。 它把旧曲带到我的心上。 我的心忽然披上 (泰戈尔) 翼望的绿叶。 我的情人没有来, 但是她的摩抚在我的发上, 她的声音在四月的低唱中从芬芳的田野上传来。 她的凝望是在天空中, 但是她的眼睛在哪里? 她的亲吻是在空气里, 但是她的嘴唇又是在哪里?
如何理解?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 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 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 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 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 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 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
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没有坚实的基础,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 地发展。
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 (2) 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 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8)
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比较文学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是什么?(2) 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 且逐渐腐化。
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何理解?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 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 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 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 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如何理解?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 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 《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 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 本位文化的人。 本句隐讽那些不懂西方文化却装懂 的人。
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 (1)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 心”的需要; (2)富于暗示性;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 结论是什么?(8) 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问题探究
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精彩语段赏读
走进作者
钱钟书 现代文学研究 家、作家,字默存, 号槐聚,曾用笔名 中书君 。代表作 是长篇小说《围 城》。 无论他的小说 或散文,都具有机 智隽《人· 鬼》短篇小说集; 兽· 《围城》长篇小说; 《谈艺录》诗话; 《管锥篇》文论; 《七缀集》文论集。
谈中国诗
钱钟书
《围城》的妙喻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 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2、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 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 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 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 处。 3、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 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 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 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