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时期史籍概述

合集下载

第十章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档案文献编纂

第十章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档案文献编纂
(一)冲破经书光环,明确《尚书》性质 《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是中国历史 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档案文献汇编。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尚书》处在崇高无 上的经书地位。在经书光环的照耀下,人们不 可能客观认识《尚书》的性质。
(二)区别史籍为“当时之简”与“后来之笔”
刘知几《史通》史学贡献之一是他的 史书分类思想。他对史书的分类可以从不 同角度分析,如他从体裁上将史书分为 “六家”和“二体”。
5、简述隋唐至宋元时期诏令奏议集的编纂情 况。 6、简述隋唐至宋元时期以档案材料为主的制 度史的编纂情况。 7、论述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8、论述宋绶、宋敏求父子的档案文献编纂实 践与理论。 9、简述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
(二)宋元时期政治与文化学术概况及其对档案 文献编纂的影响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 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北宋。北宋政权一 直受北方辽、西夏、金等州,偏安江南,史 称南宋。
二、隋唐至宋元时期档案文献编纂成果述要
第十章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档案文献 编纂
【本章要点】 ●隋唐至宋元时期政治学术文化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影响 ●隋唐至宋元时期档案文献编纂成果 ●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思想 ●宋绶、宋敏求父子的档案文献编纂实践与理论总结 ●赵汝愚的档案文献编纂实践与理论总结
第一节 隋唐至宋元时期档案文献编 纂总述
一、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学术概况 及其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影响 (一)隋唐时期政治与文化学术概况及其对档案 文献编纂的影响 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 立隋朝。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 国,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第四节 赵汝愚的档案文献编纂 实践与理论
一、赵汝愚与《宋朝诸臣奏议》的编纂
赵汝愚,字子直,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 (1140年),卒于庆元二年(1196年)。宋太宗长 子元佐的八世孙。“早有大志,每曰: ‘丈夫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概述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概述
❖ 宋王偁《东都事略》130卷
❖ 总计这时期共修纪传体史 籍17种;前15种先后得到 了官方的承认,取得了 “正史”的尊称;后者郑 樵《通志》在史学上也占 重要地位,王偁《东都事 略》对研究北宋史有重要 史料价值。
2、 编年体史书
❖ 司马光《资治通鉴》354卷 ❖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
编》520卷 ❖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
❖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 (593年)曾“诏人间 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 者,皆令禁绝。” (《隋书·高祖纪下》) 这一命令,不仅说明了 封建统治者对历史著作 的重视,而且要把国史 的纂修工作垄断在最高 统治者手中。
❖ 李渊于武德五年(622年) 在《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 中明确指出编撰史书必须 做到:“考论得失,究尽 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 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 将来。”(《唐大诏令集》 卷81)这实际上就是唐 代统治者撰史的指导思想。
欧阳询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北堂书钞173卷宋李昉等太平御览1000卷宋王尧臣崇文总目60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22卷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
一、隋唐宋元时期社会发展状况
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
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从 581年隋朝建立到1368 年元朝灭亡,历时780 多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1000卷
❖ 王钦若《册府元龟》 1000卷
❖ 王应麟《玉海》200卷
❖ 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
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
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
❖ 目录书:
排而成,为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阅读、
❖ 宋王尧臣《崇文总目》 检索图书的工具。它是
60卷
目和录的总称。“目”

高考专题.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高考专题.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通史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概览
总述: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宋元(960~1368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 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 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的政治制度
(1)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①内容: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辖;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
地区设宣慰司,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②作用: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奠定了明清时期
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热考重点深化 1.“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形式上都有权力分散、权力制衡
的性质,但本质上完全不同。三省六部制是通过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加
强君主专制,立法、司法、行政大权全由皇帝掌握;西方三权分立的目
的即在于防范专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本
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 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针对练1 (2016· 北京文综)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宋元明清介绍 300字儿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宋元明清介绍 300字儿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宋元明清介绍300字儿
隋朝,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

589年灭了南朝陈,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正式确立隋朝。

唐朝,由李渊于618年建立。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但是在618年李渊夺位称帝,定国号为唐,唐朝正式确立。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公元960年正式确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明朝,由朱元璋在1368年,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建立。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由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确立。

高一历史隋唐到宋元知识点

高一历史隋唐到宋元知识点

高一历史隋唐到宋元知识点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但颇具影响力的朝代。

隋朝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开始,这一统一形势一直延续到宋朝。

在隋朝短暂而强大的统治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隋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他统一北方后,受封为隋文帝。

杨坚实行改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倡导节俭务实的社会风气。

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统治则相对较为暴戾和奢侈,导致了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衰退。

最终,隋朝被起义军领袖杨素领导的农民军推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和辉煌的朝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他在西魏瓦解之后掌握了政权。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创了诗歌、绘画和唐朝文化的黄金时代。

随着唐朝的衰落,宋朝逐渐崛起。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全国领导为目标的王朝。

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又进一步发展。

宋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科举制度的提升,这使得社会上的才子辈出。

在宋朝,文人墨客的风气盛行,文化教育蓬勃发展。

与唐朝相比,宋朝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弱。

这也是导致其丧失北方领土的主要原因。

但是,宋朝通过外交手段巧妙地维持了边疆的稳定。

与此同时,宋朝的内政也非常重要。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宋朝在管理国家和人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宋朝后期,蒙古帝国的崛起被视为宋朝衰落的象征。

蒙古帝国的成立标志着宋朝的灭亡,并建立了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元朝在中国实行蒙古族的各项制度。

然而,由于蒙古族的排斥和统治方式的不合理,元朝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动荡。

总的来说,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它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制度变革为后来的朝代和时期奠定了基础。

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演变和发展,也能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因此,加强对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要。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大纲一、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或称中国历史文选)是大学历史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其功用重在打基础。

学好它才能学好通史、断代史、专史。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系统地给学生以中国历史要籍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要籍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具有阅读一般古代史籍及分析文言史料的能力,为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和从事历史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内容以文选为主,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历史典籍,它通过典型、精粹、多样、广博的选文,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要籍的概貌,故选文多为史学名篇,且是文学佳作,便于诵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籍介绍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具有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四、本课程的学时为二学期,144课时。

(一般从二年级开始,每周开设4-6学时,一学期为4学分,两学期共8学分)五、为达到教学目的,在讲授方法上,教师不必每篇都讲,要少而精,把重要和难点讲深讲透。

其余教学时间,可以结合选文有计划地介绍读史、治史的必备知识、方法及常用工具书、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对一些名篇要精读、熟读。

精读的目的在于读懂,求深求通,从文字训诂、篇章结构到人物事件、思想内容,彻底通晓。

碰到不识的字、不懂的词、不知的典故、典章制度等等,随时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史籍查检。

有条件还可以选一些没有标点和注释的名篇,让学生自己点句、分段、注释、翻译,多作标点练习和词语解释。

教师在介绍要籍时,要向学生讲清楚各类要籍的长、短、优、劣,还要适当介绍读不同要籍的方法。

教师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史料的能力这个目标,引导学生入门,为提高学生独立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六、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只靠课堂讲授和学习是不够的,要围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练习,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课外练习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做读书笔记、摘要、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背诵、讨论等。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历史文献方面的基础知识;②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③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和选文。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72课时(周4课时)(五)教学方法:①教师课堂讲授。

②多媒体展示原著原文,阅读。

③学生阅读、朗读、背诵、翻译、讨论发言等。

二、本文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第八章纪传史的大量编修教学要点: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史籍编修概况、对后世的影响。

唐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牛弘传》、《刘毅传》、五代、宋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通志总序》、元修纪传史举要及选文《王安石传》。

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内容:一、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二、唐修纪传史举要三、五代、宋修纪传史举要四、元修纪传史举要五、选文《牛弘传》、《刘毅传》、《通志总序》、《王安石传》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教学要点:《资治通鉴》介绍及选文、《资治通鉴》续编介绍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一、《资治通鉴》介绍二、《资治通鉴》续编介绍三、选文《魏孝文帝迁都》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教学要点:政书体的概念及发展源流,《通典》及续编、《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会要体概念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介绍,选文《文献通考总序》、《朱敬则请择史官》。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一、《通典》及续编介绍二、《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三、《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其他会要介绍四、选文《文献通考总序》五、《朱敬则请择史官》(自学)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教学要点:纪事本末体的概念,纪事本末体的发展过程,代表性著作,优缺点,纪事本末体的续编和仿作,选文。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通鉴纪事本末》及续编和仿作二、选文《杨氏之宠》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名著教学要点:方志地理书的发展源流,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的体例特征和编修状况。

通史串讲隋唐、宋元时期

通史串讲隋唐、宋元时期

通史串讲
隋唐、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 拓展7:宋代考核官吏的内容因职务而异, 据《宋史· 职官 三》记载, 以“七事”考核监司。七事为“一曰举官当否, 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 三曰户口增损, 四曰兴利除害, 五曰事失案察, 六曰较正刑狱, 七曰盗贼多寡”。以“四 善”、“三最”考核守令。四善为“ 德义有闻、清谨明著、 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三最为“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 治事之最; 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 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宋代 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是治吏的重要工具之一,事关对人 才的选拔任用,不仅涉及到对其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和 财经法纪的审计考核,而且还要做出评价,确定等级,作 为对官吏赏罚任免升降的重要依据。——《宋代对官吏经 济政绩的考核》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官吏考核的积极 意义。(6分) • ﹙2﹚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官吏考核的主要特点。(9分)
通史串讲
隋唐、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 拓展6 宋代养老制度 • 宋仁宗诏:“(西京)城内民八十以上,免其家徭役,赐茶人三斤, 帛一匹。”“其父母年八十者,与免一丁,著为式。”(即“侍丁” 制度);据《宋刑统》的规定,除了谋反、内乱等死罪之外,罪人若 家有祖父母、父母年八十岁以上,且“户内无周亲年二十一以上、五 十九以下者”,可以“申刑部具状上请听敕处分,若敕许充侍”(即 “权留养亲”制度。)宋朝,宗族福利开始制度化,如范仲淹创设的 范氏义庄。义庄就如一个公益基金,定期向族人或族中贫困、孤寒人 口发放钱米。后宋朝士绅纷纷效仿,成立义庄赡养族人。南宋《新安 志》载,新安“愚民嗜储积,至不欲多男,恐子益多,而赀分始少。 苏公谪为令,与民相从为社,民甚乐之。”即民间结社互助养老。根 据北宋末的一项立法:“居养鳏寡孤独之人,其老者并年满五十岁以 上,许行收养,诸路依此。” 国家根据年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养济 标准;后因为国家财力等原因将进入福利院的年龄线提高到60岁以上。 宋政府设立的福利院,包括京城的福田院、遍设于各州县的居养院、 养济院,收养的对象包括“鳏寡孤独贫乏不得自存者”、“非鳏寡孤 独而癃老废疾、委实贫乏不能自存者”。 ——据吴钩《宋代养老制度对今天的启示》等 (1)据材料概括宋朝尊老养老的举措。(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朝尊老养老的举措。(9分)

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路径--以史书编纂体裁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路径--以史书编纂体裁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路径--以史书编纂体裁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历史学研究者所重视的内容,从古代到近代,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史书编纂体裁为中心的8个阶段:
(1)古代先秦时期,史学家主要以《国语》、《尚书》为主,并形成了“记录前史,延年益寿”的传统书写模式。

(2)秦汉时期,《史记》成为主流编纂格式,基于诗文体的编纂法学也开始发展。

(3)魏晋南北朝,史学家以《后汉书》为主,形成“章回小说”形式的编纂。

(4)隋唐时期,《新唐书》、《旧唐书》以及《新五代史》成为历史编纂的主要内容。

(5)宋元时期,史学家以形式多样的史籍为依托,特别重视《宋史》和《元史》,编写《辽史》、《金史》以及《明史》等地方历史
史书。

(6)明清时期,史学家以《明史》为核心,形成四大史籍,重视
史书的文笔。

(7)近代,颇多西方的新史学理论对中国历史编纂学产生了重要
影响,关注女史及中国边疆史以及改进整理史学。

特别是张衡、程颢、顾祖禹等人以史书编纂体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探索,显著推动
了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8)近现代,史学家以多种史书编纂体裁更新历史编纂理论,逐
步推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

从上述可以看出,以史书编纂体裁为中心的历史编纂学在中国历
史学研究及写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时代变迁,研究视角
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历史编纂学研究还有很多有待探索的内容,为今
后编纂学与历史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隋朝的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在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结束了自南北朝时期中国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为中国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2. 《隋书》《资治通鉴》、《隋唐新书》《旧唐书》《新唐书》和《新唐志》这些书籍是关于隋唐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3. 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在隋朝得以确立,它是每隔三年在县级以上进行举试,为官员选拔制度。

4. 租庸调制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管理制度。

5. 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的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1. 隋唐时期的经济在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取得极大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2. 交通和物流在隋唐时期,隋唐的开发了大运河,使得各地交通更加便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人工运河之一,是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三、文化1. 文学艺术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取得了了长足的进步。

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批文学大家,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科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

在农业生产、医药、工艺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 经济在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4. 宗教文化佛教的传播与壮大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唐代的先天下以及后天下,都曾规定佛教的教义、圣典和佛教寺庙的位置。

佛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对外关系1. 吐蕃的崛起在唐朝时期,吐蕃逐渐崛起,成为中国西部的一支强大的势力,对中国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唐朝的对外贸易唐朝的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唐朝的繁荣。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3讲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年)时空定位概览必过核心知识一、隋唐、宋元时期的政治[线索·明]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2.宋元时期:(1)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2)民族关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

[图示·解]二、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线索·明]1.农耕经济:隋唐和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2.对外贸易:海上和陆路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图示·解]三、隋唐、宋元时期的文化[线索·明]1.思想上:在社会的巨变中,儒学完成复兴,建立了全新的理学体系;科技上,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的发明应用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 文化上:科举制的推行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图示·解]必清核心问题[辨析·判正误]·历史现象1.隋唐之后选官制度变化不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

(×)提示:隋唐之后实行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进而起到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2.唐朝时期的中书省与元朝时期的中书省职能一致。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3.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提示:古代商业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是在宋朝,唐朝时管理依然严格。

4.元朝行省长官与郡县长官都是地方官员。

(×)提示:元朝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

5.元朝时期注重写实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提示:文人画是非功利、主写意的,注重写实的是宫廷和民间绘画。

6.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传播。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考试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考试大纲
第一编 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先秦时期史籍序言及史料特点
了解先秦时期史籍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此时期我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健全、史官的设置;介绍先秦时期所产生的典籍及其史料、史学价值。
理解先秦时期史官及其职能、先秦时期史体处于雏形阶段。
掌握文献载体、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
培养学生利用先秦史料的能力。
理解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掌握《史通》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开创性贡献;《史通?六家》、《史通?二体》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培养学生史学批评的能力。
第四编 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文章选读
明清两代史籍发展概况介绍
了解明清时期史籍发展概况。
理解明清时期史籍发展的原因。
培养学生阅读史考著作的能力。
第十七章 明清时期历史地理学名著
了解顾祖禹编写《读史方舆纪要》的目的及经过;《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影响及版本流传情况。
理解《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的体例、内容和史料价值;
掌握《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三、考试方式及试卷结构
6、难度等级及比例: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填空、选择、判断为简单等级,占25%-35%;名词解释、简答为中等难度等级,占40%-60%;思考论述为较难等级,占15%-25%。
7、课程总评成绩构成:一般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培养学生阅读典志体史书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政书体史学研究历代典章制度的能力。
第十章 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了解《通鉴纪事本末》的续编、继作情况。
理解袁枢创始纪事本末体的动机及方法。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正文:隋唐至宋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这段时期的主要大事年表。

一、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 隋朝建立: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废隋朝的前任皇帝陈霸先,建立隋朝,定都于长安。

2. 隋朝统一全国:公元606年,隋文帝杨坚攻打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3. 开凿大运河:公元605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开凿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建立: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颁布《科举制》,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选拔制度之一。

5.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被推翻,唐朝建立,定都于长安。

6.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迅速衰落。

7.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960年,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

二、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1. 宋朝建立:公元960年,北宋太祖赵构取代南宋末代皇帝赵昚,建立宋朝,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

2. 宋朝经济繁荣: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之一。

3. 宋朝文化发达:宋朝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宋朝军事弱小:宋朝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但由于内部腐败、军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其军事实力较弱。

5. 元朝建立:公元1271年,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北京。

6. 元朝统一全国:公元1279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分裂的局面。

7. 元朝开放对外贸易: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对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 元末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导致元朝迅速衰落。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

考向五 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封建文明繁荣与成熟的 时代特色
阶段特征
栏目索引
阶段特征• 通史概述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公元1368年元朝灭 亡)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初步发展到全面繁荣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 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的时期。此时中国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阶段特征
栏目索引
总体
特征
中国农耕文明初步发展到全面繁荣
政治 从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到隋唐时期第二个大一统的形成,从宋代若干民族政权并立 到元代实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最终在宋元
时期该制度进一步加强,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得到全面开发。隋唐和宋元 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海路和陆路的对外贸易空 前繁荣
二、隋唐时期(581—907年) 1.政治
核心提炼
栏目索引
(1)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该制度确立并得以完善,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 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并完善。通过考试选官取代了按门第选
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3)地方行政区划:变为道、州、县三级,唐朝后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导致 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经济 (1)农业: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将中国的耕作技术推向成熟;出现了筒车。
栏目索引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魏晋、隋唐、宋元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核心目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二、隋唐时期(581—907年) 三、宋元时期(960—1368年)

七下隋唐宋元时期文化史知识梳理

七下隋唐宋元时期文化史知识梳理

七下隋唐宋元时期文化史知识梳理一、科学技术1、建筑:(1)隋唐建筑的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代表建筑: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长安城(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大明宫含元殿,气势恢弘,富丽堂皇。

2、印刷术:(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发展: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传播及意义: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了约400年。

“药王”──孙思邈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著作《千金方》。

4、指南针和火药:(1)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且开始应用于航海。

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由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为欧洲国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最早由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宋朝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出现了突火枪、火箭、火炮等火药武器。

(3)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5、天文历法:(1)“十二气历”: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创制。

它是当时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

800多年后,英国才出现相似的历法。

另外,沈括还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于世”。

石油这一名称,就是他开始使用的。

(2)《授时历》: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编制。

它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郭守敬还主持开凿大运河的一端──通惠河。

1、唐诗(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李白,人称“诗仙”,他的诗特点: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三代世表主要内容

三代世表主要内容

三代世表主要内容《三代世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史籍,记录了从上古到明清历朝的历史。

《三代世表》以其详尽的记载而著称,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重大事件、政治变革、发展进程以及当时著名人物的贡献。

《三代世表》最早出现于唐朝,后来又逐渐发展到元朝和明朝,成为继《史记》之后的另一部重要史籍。

其记载的历史内容大体如下:一、上古时期上古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包括殷商时期的三皇五帝、夏朝的贞观之治、商朝的文字系统和战争史以及周朝的秦汉初期社会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将详尽地记述。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历史出现了重大社会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创新,内容主要记载了秦朝的统一以及汉朝的分立、废除、分治与改革的过程,此外,还有汉朝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及部分名人的事迹。

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关于三国隋、魏、吴、蜀等国家的争夺、政治形势及政治变迁。

其中也将会提及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宗教领袖们的事迹。

四、两晋时期两晋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涉及两晋的社会变迁、统治者的政策及其影响,还有两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宗教领袖以及两晋政治面貌的变化等等。

五、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关于周边国家的交往、宗教运动及两朝的文化发展,此外,还有著名学者、宗教人士、及至此两朝历史上重要时刻的记录等等。

六、宋元时期宋元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关于宋朝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宋元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学者、宗教人士和宋元时期社会变革的状况等。

七、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历史记录主要是关于明朝的军事统治、政治改革、宗教文化发展等。

还将记载明清时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科举制、文学家、宗教领袖等以及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代世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籍,其记载的历史内容从上古到明清都有所涉及,其内容涉及重大事件、政治变革、发展进程以及当时著名人物的贡献。

其可谓是一部珍贵的史学记录,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20卷
❖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指篇名或书名, “录” 是对“目”的说明和编 次。
22卷
一、隋唐宋元时期社会发展状况
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
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从 581年隋朝建立到1368 年元朝灭亡,历时780 多年。
❖ 1、政治上,中央集权 进一步加强。中央确立 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 州县两级制;权力集中 在皇帝手里;统一多民 族国家发展。
❖ 2、经济上,隋唐继续 推行均田制;宋代租佃 关系发展;经济重心南 移。
二、 隋唐宋元时期古代史籍的发展
1、 纪传史书
❖ 自唐确立设馆修史制度以 后,这一时期由史馆编修 的史书:
❖ 唐修: ❖ 《晋书》130卷 ❖ 《梁书》56卷 ❖ 《陈书》36卷 ❖ 《北齐书》50卷 ❖ 《北周书》50卷 ❖ 《隋书》85卷
❖ 五代修: ❖ 《旧唐书》200卷 ❖ 宋修: ❖ 《新唐书》225卷 ❖ 《旧五代史》150卷 ❖ 元修: ❖ 《宋史》496卷 ❖ 《辽史》116卷 ❖ 《金史》135卷
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 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1000卷
❖ 王钦若《册府元龟》 1000卷
❖ 王应麟《玉海》200卷
❖ 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
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
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
❖ 目录书:
排而成,为指导阅读、
❖ 宋王尧臣《崇文总目》 检索图书的工具。它是
60卷
目和录的总称。“目”
❖ 元虞集、欧阳玄《经世大 典》880卷
❖ 4、 纪事本末体
❖ 南宋袁枢《通鉴记事本 末》42卷
❖ 宋章冲《春秋左氏传事 类始末》5卷
❖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 编记事本末》150卷
5、 地理、方志体史籍
6、 史学评论
❖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 志》40卷,后改称《元
❖ 刘知几《史通》,集唐代以 前史学评论之大成。是我国 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
2、 编年体史书
❖ 司马光《资治通鉴》354卷 ❖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
编》520卷 ❖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
年要录》200卷 ❖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
编》250卷
❖ 3、 政书体
❖ 起源于“三礼”:《仪 礼》、《礼记》、《周 礼》。唐代在“志”的基 础上产生了专门论述历代 典章制度的专著,记述完 备,对后世影响巨大。
❖ 政书体史籍分两种类型:
❖ 1)、是贯通历代的:
❖ 唐杜佑《通典》200卷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348 卷
❖ 2)、断代的:
❖ 唐李林甫《唐六典》30卷
❖ 宋王溥《唐会要》100卷 《五代会要》30卷
❖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70 卷 《东汉会要》40卷
❖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 2400卷
❖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 记》40卷
和郡县制》,今存34卷。 20卷,内外篇。
❖ 乐史《太平寰宇记》 200卷
❖ 王存《元封九域志》10 卷
❖ 元朝官修《大元大一统 志》1300卷
❖ 7、 工具书 ❖ 类书:
❖ 欧阳询《艺文类聚》 100卷
❖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 ❖ 虞世南《北堂书钞》
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 173卷
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 ❖ 徐坚《初学记》30卷
❖ 李渊于武德五年(622年) 在《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 中明确指出编撰史书必须 做到:“考论得失,究尽 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 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 将来。”(《唐大诏令集》 卷81)这实际上就是唐 代统治者撰史的指导思想。
❖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 镜,以防己过”(《旧唐 书·魏征传》)
❖ 私家编修的纪传体:
❖ 唐李延寿《南史》80卷; 《北史》100卷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74 卷
❖ 宋郑樵《通志》200卷
❖ 宋王偁《东都事略》130卷
❖ 总计这时期共修纪传体史 籍17种;前15种先后得到 了官方的承认,取得了 “正史”的尊称;后者郑 樵《通志》在史学上也占 重要地位,王偁《东都事 略》对研究北宋史有重要 史料价值。
❖ 3、文化教育事业,科 举取士;造纸业、印刷 业发展,特别是毕升发 明活字印刷,促进文化 事业的发展;史馆修史 制度确立并发展
❖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 (593年)曾“诏人间 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 者,皆令禁绝。” (《隋书·高祖纪下》) 这一命令,不仅说明了 封建统治者对历史著作 的重视,而且要把国史 的纂修工作垄断在最高 统治者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