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物体问题

合集下载

数学上叠加原理的应用题

数学上叠加原理的应用题

数学上叠加原理的应用题介绍在数学中,叠加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多个简单的部分,然后将这些部分求和,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几个应用题来介绍数学上叠加原理的具体应用。

应用题1:购物账单小明去超市购物,他买了3件商品,价格分别是20元、30元和40元。

如果小明付款时给了50元,那么找给他多少钱?答案:根据叠加原理,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分解为3个部分:第一件商品找零10元,第二件商品找零20元,第三件商品找零10元。

所以,小明应该找零10+20+10=40元。

应用题2:公路里程计算假设小明要从A城市开车到B城市,途中经过C和D两个城市。

A到C的距离是100公里,C到D的距离是200公里,D到B的距离是150公里。

那么小明整个行程的总里程是多少?答案:根据叠加原理,整个行程的总里程就是A到C的距离加上C到D的距离再加上D到B的距离。

所以,总里程是100+200+150=450公里。

应用题3:物体运动中的位移计算一个物体从原点出发,以每秒5米的速度向东移动。

经过10秒钟后,物体的位移是多少?答案:根据叠加原理,物体的位移等于每秒的位移乘以总时间。

每秒的位移是5米,总时间是10秒,所以位移就是5乘以10=50米。

应用题4:温度计算某市在上午9:00的时候,气温是24摄氏度。

在上午11:00时,气温上升了5摄氏度。

那么上午11:00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答案:根据叠加原理,上午11:00时的气温是上午9:00时的气温加上气温的上升量。

上午9:00时的气温是24摄氏度,上升了5摄氏度,所以上午11:00时的气温是24+5=29摄氏度。

应用题5:考试成绩计算小明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次得了80分,第二次得了90分,第三次得了70分。

如果每次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那么小明的总成绩是多少?答案:根据叠加原理,小明的总成绩是每次考试成绩乘以对应的权重再求和。

第一次考试得了80分,权重是20%,所以贡献了0.280=16分。

叠放物体的摩擦力分析

叠放物体的摩擦力分析

叠放物体的摩擦力分析摩擦力和弹力一样也是被动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除了要相互挤压外,还需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相对运动,才会有摩擦力。

所以在分析摩擦力的时候要先分析其他已知力,再用假设法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与已知条件比较,确定摩擦力的有无。

一层物体1.在水平面上放一个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可以确定木块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假设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木块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假设成立,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反之假设受摩擦力作用,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不能保持静止状态,与已知条件矛盾,假设错误。

)。

2. 在水平面上放一个木块,给木块添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 N的拉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可以确定木块受重力、支持力、拉力,3个力的作用。

假设木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其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但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为零。

因此木块将水平向右运动(即相对地面有向右的运动趋势),与已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矛盾。

所以木块要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一个木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

同样,可以确定木块受重力、支持力,2个力作用。

但是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肯定不为零。

通过正交分解可以得出在y轴上N cos0F Gθ-=,在x轴上合力不为零x sinF Gθ=。

假设木块不受摩擦力,其将沿斜面向下运动,与已知条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所以木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4.一个木块以初速度v,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

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看,与第1中情况一样,木块依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且二者的合力为零。

但要注意木块的运动状态,木块是相对于地面向右滑动的,因此要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两层物体1.A、B两个木块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二者保持静止状态。

分析A时,可以把B看作地面,这样就还原成了一层物体的第1种情况。

可知A、B之间没有摩擦力作用。

运动的叠加原理

运动的叠加原理

运动的叠加原理
在物理学中,运动的叠加原理是指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或运动的影响时,这些力或运动的效果可以按照矢量的加法规则叠加在一起。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可以被表示为一个矢量和。

该矢量和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最终运动状态。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且大小相等时,物体将沿着这个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两个力的方向不同且大小不等时,物体将沿着合力的方向进行加速或减速运动。

同样地,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种运动的影响,那么这些运动可以相互叠加。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则该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这是因为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可以独立地进行,但它们的叠加效果导致物体沿着抛物线轨迹运动。

总之,运动的叠加原理描述了在多个力或运动同时作用下,物体将如何运动。

通过将这些力或运动分解为矢量,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最终运动状态。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应用(叠加体、整体和隔离、立体)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应用(叠加体、整体和隔离、立体)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应用题型一:受力分析叠加体 (1)题型二:受力分析整体和隔离 (12)题型三:空间立体物体的受力分析 (27)题型一:受力分析叠加体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0秋•农安县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C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B,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A.B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A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D.C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分析】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均为零,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C对B的摩擦力方向,即可知道B对C的摩擦力方向;对A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C对A的摩擦力;对整体研究,分析地面对C的摩擦力.【解答】解:三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均为零。

A、以B为研究对象,B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F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C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而且此静摩擦力与F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C有向右的静摩擦力。

故A错误。

B、对A研究,由平衡条件得知:C对A没有摩擦力,否则A受力不平衡,不可能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C也没有摩擦力。

故B错误。

C、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C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则C对地面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C受到两个摩擦力。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受力情况,对分析的结果,也可以利用平衡条件:合力为零进行检验.2.(2020春•吴忠期末)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都为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A.6N,3N B.1N,1N C.0N,1N D.0N,2N【分析】当水平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解答】解:对物体A,因为F作用,从而受到物体B给A物体的静摩擦力。

力学叠加原理生活中的应用

力学叠加原理生活中的应用

力学叠加原理生活中的应用1. 什么是力学叠加原理?力学叠加原理是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了多个力同时作用时,对物体产生的总效应。

根据力学叠加原理,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这个原理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

2. 生活中的力学叠加原理应用示例2.1. 驾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胎转动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驱动轮的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着摩擦力。

在这个情况下,轮胎的前进方向上同时受到了驱动力和阻力的作用。

根据力学叠加原理,轮胎所受到的合力等于驱动力和阻力的矢量和。

这个合力决定了车辆的加速度和减速度。

2.2. 拉伸弹簧的行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弹簧,如拉链、悬挂吊物等。

当弹簧受到外力拉伸时,弹簧受到的力与拉伸力成正比。

如果在同一弹簧上施加两个不同的拉伸力,根据力学叠加原理,弹簧所受到的合力等于两个拉伸力的矢量和。

这个原理在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计算弹簧的弹性变形和负载承受能力。

2.3. 多项合力的平衡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遇到需要平衡多个合力的情况,例如使用吊车吊起一个重物。

吊车通过吊索施加向上的力,重物自身重力则向下。

根据力学叠加原理,吊车所施加的向上和重物的重力向下形成的合力决定了重物的运动状态。

如果吊车施加的力大于等于重物的重力,重物将保持悬挂在空中的平衡状态。

2.4. 摆钟的周期摆钟是一种利用重力的力学装置,它通过重力的作用来控制摆动的周期。

根据力学叠加原理,摆钟的周期主要由两个力决定:重力和摩擦力。

重力使摆钟向下摆动,而摩擦力则逐渐减小摆动的振幅。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摆钟的周期得以保持稳定。

3. 力学叠加原理的意义力学叠加原理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也为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通过理解力学叠加原理,我们可以在设计中更好地优化力的传递和分配,使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例如在驾车行驶中更好地掌握加速和制动的技巧。

第03讲叠加物体的摩擦力分析-2023年中考物理重点核心知识点专题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03讲叠加物体的摩擦力分析-2023年中考物理重点核心知识点专题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03讲叠加物体的摩擦力分析(解析)【叠加物体摩擦力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叠加物体的摩擦力问题,关键是掌握“拆分”和“整体”。

拆分:将研究对象同周围物体隔离开来,只考虑分析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方法。

整体:把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不考虑该“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力的大小。

最常见的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类型一:左右叠加【例1】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讲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木块受收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mg;竖直向上;①“拆分”虽然A、B挤压在一起,但是在计算B受到的摩擦力时,把A、B分割开;“整体”把A和墙面看作一个整体。

对物体B进行手里分析,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对B的摩擦力,且B静止,二者是一对摩擦力,因此,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B的重力,为mg,方向竖直向上。

②计算A受到的摩擦力,把AB当作一个整体,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AB的重力之和,为2mg。

②木块B 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和F 的大小无关。

类型二:货物和皮带输送机之间的摩擦力【例2】如图所示,当物体刚放上水平输送带,在达到和皮带速度相同前,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例2图【答案】水平向右 【解析】传送带向右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相对于传送带来说,物体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因此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此时,摩擦力时物体运动的动力。

【变式】如图所示,水平输送带和上面的物体匀速向右传到下一个生产环节,物体 (“受”“不受”)摩擦力;当输送带和物体保持匀速运动时,输送带急停,物体 (“受”“不受”)摩擦力。

【答案】不受;受【解析】物体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和输送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力。

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

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

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
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指的是在多个物体叠加摩擦力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给定条件求解系统的运动状态或相关参数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多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需要考虑每个物体的摩擦力大小、方向以及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决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需要运用牛顿定律以及摩擦力的相关概念。

下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考虑重力、正压力以及摩擦力,并确定它们的方向。

2.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每个物体应用 F=ma,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受到的合力得出物体的加速度。

3. 计算摩擦力:根据物体的状态(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使用所涉及物体的摩擦系数和正压力计算摩擦力。

4. 考虑相互作用:如果多个物体叠加在一起,可能会出现相互作用的情况,需要考虑这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和受力分析。

5. 解算未知量:根据问题的给定条件和所求解的未知量,使用合适的方程进行求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时,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是相对于物体表面的,而不是相对于运动方向。

此外,一些问题可能需要考虑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转换,以及物体运动的状态变化(如加速度的变化),并相应地进行计算。

在求解物体叠加摩擦力难题时,可以通过合理假设、建立适当的方程、应用数值计算等方式来得到答案。

分析叠放物块间摩擦力的技巧

分析叠放物块间摩擦力的技巧

分析叠放物块间摩擦力的技巧分析叠放物块间摩擦力的技巧叠加物体的受力分析,关键是抓住研究对象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然后采用整体法、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判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叠放物块间,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可以先假设接触面是不光滑的,两物体间有弹力。

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从多个角度确定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当两个物体叠放,其中一个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有两种形式。

在A、B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或A、B物体均保持静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二力平衡原理和方法来分析A物体是否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

总之,分析叠放物块间摩擦力的技巧是抓住关键是平衡,先整体,再隔离,相对运动摩擦力。

文章无格式错误,但第一段中的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不清晰,因此不进行删除。

改写如下:题目1:三物体静止,受力情况如何?在图中,三个物体静止,其中B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对A有摩擦力作用B。

B受到A、C摩擦力的作用C。

B只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D。

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解析:将B、C看成一个整体,这是a类形式,可知A不受摩擦力。

将A、B看成一个整体,这是b类形式,则B、C间有摩擦力。

将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则C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根据二力平衡,地面对C的摩擦力与F大小相等。

因此,答案为C、D正确。

题目2:木块叠放,受力情况如何?在图中,三个相同的木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受水平向右的拉力F1=15N,C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2=6N,三木块均处于静止。

此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则下列哪组说法正确?A。

f1=0N,f2=15N,f3=9NB。

f1=0N,f2=9N,f3=6NC。

f1=15N,f2=9N,f3=6ND。

f1=15N,f2=6N,f3=9N解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可知,题中的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叠加问题和切割问题

叠加问题和切割问题

叠加问题和切割问题【知识链接】1、 压强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定义式:=Sp F,推导式F =pS 、=p S F 。

2、 质地均匀的柱状固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的压强公式推导:p =S F =S G =S mg =ρSVg =ρS Shg=ρgh对于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柱状固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计算压强时,除了可用公式=Sp F外,还可用p =ρgh 。

【解题技巧】1、叠加问题解题思路研究哪个面受到的压强,要看该面上受到的压力及压力作用的接触面的面积,叠加问题重点考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S 并不一定是底面积,而是压力作用的接触面的面积,不同情况下计算压强时,其受力面积大小不同。

例如:S p G G A A B=+ S p G G BA B=+ A 、B 两物体按照不同的方式叠加,其对于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均为G A +G B ,但由于叠加方式不同,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不同,压强大小也不同。

右图计算A 对B 物体的压强时,也要注意接触面积为S B 而非S A 。

2、切割问题解题思路切割问题按照切割方向不同可分为竖切、横切、斜切三种类型。

(1)竖切问题:由柱状固体压强计算公式p =ρgh 可知静止在水平地面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柱体压强大小只与固体密度与高度有关,竖切不改变高度,竖切前后柱状固体压强不变。

(2)横切问题:横切特点是受力面积S 不变。

切去相同高度h 时利用∆p =ρg ∆h 、切去相同体积时利用V V s p =v g 、切去相同质量时利用V V sp =mg求出Δp ,进而确定切割后的压强关系。

横切问题也可利用极限法解题。

利用题目已知信息判断质量、体积、高度关系,解题时考虑将质量、体积、高度较小的物体全部切除的极限状态,通过极值得出结论,可进行快速解答。

(3)斜切问题:斜切时,压强大小的分析见下图:左左左s p =G >ρgh =p 右右右s p =G <ρgh =p 斜切时要重点关注压力的变化,如图,相比于竖直切割,同样的底面积左侧木快对底面的压力变大,压强大于切割前;右侧木块对底面的压力变小,压强小于切割前。

初中物理压强专项测试(规则物体叠加问题)包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专项测试(规则物体叠加问题)包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专项测试(规则物体叠加问题)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利压强之比分别是( )A. F甲:F乙=1:1,p甲:p乙=1:2B. F甲:F乙=1:1,p甲:p乙=1:4C. F甲:F乙=1:2,p甲:p乙=2:1D. F甲:F乙=8:1,p甲:p乙=1:82.甲、乙两块砖体积相同,长、宽、高之比是4∶2∶1,已知ρ甲<ρ乙,现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方法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强与下面砖块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由三块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B 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边长较大的正方体A。

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正方体A对B压强的变化量为ΔP1,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ΔP2,则关于ΔP1与Δ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ΔP1一定大于ΔP2B. ΔP1一定等于ΔP2C. ΔP1可能大于ΔP2D. ΔP1一定小于ΔP24.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 1:3B. 1:2C. 4:1D. 1:15.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 p a=p c>p bB. p a=p c<p bC. p a>p b>p cD. p a<p b< p c6.如图所示,取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p乙:p丙关系为()A. 3:1:3B. 3:2:3C. 3:3:4D. 2:1:27.一密度为ρ钢制轴承,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甲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ρgh.如乙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A. 3.6ρghB. 4.8ρghC. 6.0ρghD. 7.2ρgh8.如图所示,有完全相同的8块长方体紧靠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现将置于顶层的四块全部拿走,再将剩在地上的四块中右侧的两块拿走,最后留在地上的两块砖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A. p′=4pB. p′= p4 C. p′=2p D. p′= p29.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A. P1=P2B. P1<P2C. P1>P2D. 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取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P乙:P丙为(甲)(乙)(丙)A. 3︰2︰4B. 3︰3︰4C. 1︰1︰2D. 3︰2︰31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 .在砖B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和S B,且S C=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 中水的深度为( )A. B. C. D.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p丁,则( )丙A. p甲<p乙<p丙<p丁B. p乙<p甲< p丁<p丙C. p乙<p甲=p丁<p丙D. p丙<p乙< p丁=p甲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3.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物体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3,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B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_N,A对B的压强是________.B对集面的压强是________。

小专题3.5 叠加体模型(解析版)

小专题3.5 叠加体模型(解析版)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小专题5 叠加体模型【知识清单】1.叠加体模型是指多个物体通过表面直接接触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

接触面间相互作用可以只有,也可能是与同时存在。

2.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总是,当接触面是曲面时弹力方向,特别是接触面是球面时,弹力的方向。

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同一接触面间弹力的方向关系是。

二者的合力称为接触面间的作用力。

4.叠加体系统属于连接体,解题中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使用。

【答案】1.弹力弹力摩擦力 2.垂直于接触面垂直于接触面的切线沿球面半径方向 3.沿着接触面方向相互垂直【考点题组】【题组一】水平接触面的叠加体1.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 b=5N、F 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

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CA f1=5N,f2=0,f3=5NB f1=5N,f2=5N,f3=0C f1=0,f2=5N,f3=5ND f1=0,f2=10N,f3=5N【答案】C【解析】判定a与b间摩擦力,可取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f1=0。

判定b与c间摩擦力,可取a与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f2=F b=5N。

判定c与桌面间摩擦力,可取abc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f3=F c-F b=5N,C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木块与木板、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质量为3 m,则木板所受桌面给的摩擦力大小为2题图A. μmgB.2 μmgC.3 μmgD.4 μmg【答案】A【解析】木块向右滑行时给木板向右的滑动摩擦力μmg,而木板静止不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故桌面对木板的静摩擦力大小为μmg,只有A正确.3.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C)3图A.C不受摩擦力作用B.B不受摩擦力作用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答案】BC【解析】以C为研究对象由C匀速运动,据二力平衡A对C的摩擦力一定与F 等大反向,A错误。

2021年高考物理考点模拟题(必修一)专题3.11 加速运动的叠加体问题(基础篇)(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考点模拟题(必修一)专题3.11 加速运动的叠加体问题(基础篇)(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第三部分牛顿运动定律专题3.11.加速运动的叠加体问题(基础篇)一.选择题1.(2020河北石家庄期末调研)如图所示,长木板左端固定一竖直挡板,轻质弹簧左端与挡板连接,右端连接一小物块,在小物块上施加如图所示的水平恒力F,整个系统一起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长木板质量为M,小物块质量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形变量为x(x≠0),则()A. 小物块的加速度为B. 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kx-C. 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kx+,方向水平向左D. 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参考答案】ACD【名师解析】对整个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故A正确。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假设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

若弹簧对小物块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对小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kx=ma,得f=-kx+ma-F=-kx+m•-F=-(kx+),负号表示f 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kx+。

若弹簧对小物块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对小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kx=ma,得f=kx+ma-F=kx+m•-F=kx-。

若kx-,则f=0,故B错误,CD正确。

【关键点拨】。

整个系统一起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对小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并判断摩擦力方向。

解决本题时,要考虑弹簧的状态,要知道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也可能处理伸长状态,采用假设法列式分析。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

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A 的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的质量是5kgB .B 的质量是5kgC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D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8 【参考答案】BC 【名师解析】拉力F 很小时,AB 两物体何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运动,后来B 在A 上表现滑动。

运动叠加原理

运动叠加原理

运动叠加原理
运动叠加原理,也称为速度叠加原理,是指多个物体同时进行直线运动时,各自的速度矢量可以按照向量加法的方式进行叠加。

按照运动叠加原理,当多个物体同时作直线运动时,它们的速度矢量相加后的结果就是各个速度矢量的和。

具体来说,设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分别以速度v1和v2沿着同一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叠加原理,可以得出它们合成速度
v的矢量和为两个速度矢量的矢量和,即v = v1 + v2。

这个合
成速度的矢量和表示了两个物体的运动合成后的速度,也可以被称为两个速度的叠加。

运动叠加原理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的情况,对于更多个物体的运动叠加也同样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物体的速度矢量都可以按照向量加法的方式进行叠加,得出它们的合成速度。

根据叠加原理,最终的合成速度矢量是各个速度矢量相加后的结果。

运动叠加原理的应用广泛。

在物理学中,它可以用来解析复杂的运动,例如多个物体同时进行直线运动的情况。

在运动学中,它可以用来简化运动的分析,把多个速度矢量合并为一个速度矢量。

此外,运动叠加原理在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导航与控制系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用于计算物体的合成速度和航行路径。

总而言之,运动叠加原理是指多个物体同时进行直线运动时,
各自的速度矢量按照向量加法叠加的原理。

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运动的分析,解决复杂的运动问题。

叠加原理练习

叠加原理练习

叠加原理练习
叠加原理是指在一个物理系统中,多个作用力同时存在时,它们对系统的影响可以简单地相加。

这个概念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假设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向右的力和一个向上的力。

根据叠加原理,这两个力可以简单地相加,得出一个向上和向右的合力。

这个合力代表了这两个力对这个物体的合作用。

在物理学中,叠加原理也经常被用来计算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的互相干扰。

当光线穿过一个透明介质时,它们会被散射、反射和折射,这就会形成多个光线。

这些光线会相互干扰,使得它们在最终到达物体的点时产生干涉。

利用叠加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些光线的干涉模式,并预测出它们在某些点的亮度和颜色。

这就是光学中的叠加原理应用,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工具。

除了物理学和光学,叠加原理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的问题。

例如,在声学和电学中,我们可以用叠加原理来计算不同声源和电源对系统的影响。

这些应用都需要仔细的计算和分析,但叠加原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来理解这些问题。

叠加原理一般只适用于线性系统,即那些具有恒定关系的系统。

这意味着,当我们增加一个力、光源或声源时,它们的作用是不会改变系统的本质特性的。

这使得叠加原理在许多情况下非常有用,但也需要注意它的局限性。

总之,叠加原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系统,并预测它们的行为。

对于学习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掌握叠加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两个物体叠加问题

物理两个物体叠加问题

物理两个物体叠加问题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情况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1. 叠加物体的受力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等相互作用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受力分析,需要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等方向进行考虑,找出各个物体受到的力以及力的方向。

2. 叠加物体的运动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的运动情况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运动分析,需要考虑各个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轨迹等,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叠加物体的能量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的能量情况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能量分析,需要考虑各个物体的动能、势能和内能等,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叠加物体的动量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的动量情况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动量分析,需要考虑各个物体的动量、冲量和力的作用时间等,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叠加物体的振动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的振动情况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振动分析,需要考虑各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振幅和相位等,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 叠加物体的弹性碰撞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弹性碰撞情况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弹性碰撞分析,需要考虑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和动量守恒等,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 叠加物体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分析
当两个物体叠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情况需要考虑。

对于叠加物体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分析,需要考虑碰撞后的速度和能量损失等,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年级数学重叠问题练习题打印

一年级数学重叠问题练习题打印

一年级数学重叠问题练习题打印重叠问题是一年级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孩子们可以学习并巩固认识几何形状、平面图形以及空间关系的能力。

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叠问题,并提供一些实践机会,以下是一些重叠问题的练习题。

问题一:方块叠加1. 将一个正方形方块叠放在另一个正方形方块上,使它们的四条边完全重合。

在笔记本上画出这两个方块的示意图。

2. 如果正方形方块A的边长为5厘米,正方形方块B的边长为3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3. 如果正方形方块A的边长为8厘米,正方形方块B的边长为6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问题二:圆形叠加1. 将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形叠放在另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形上,使它们的边缘完全重合。

在笔记本上画出这两个圆形的示意图。

2. 如果圆形A的半径为4厘米,圆形B的半径为7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3. 如果圆形A的半径为6厘米,圆形B的半径为9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问题三:矩形叠加1. 将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矩形叠放在另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的矩形上,使它们的边框完全重合。

在笔记本上画出这两个矩形的示意图。

2. 如果矩形A的长为7厘米,宽为5厘米,矩形B的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3. 如果矩形A的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矩形B的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问题四:三角形叠加1. 将一个底边长度为6厘米,高度为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叠放在一个底边长度为8厘米,高度为4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上,使它们顶点和两条边完全重合。

在笔记本上画出这两个三角形的示意图。

2. 如果等腰三角形A的底边长度为5厘米,高度为2厘米,等腰三角形B的底边长度为7厘米,高度为3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3. 如果等腰三角形A的底边长度为9厘米,高度为4厘米,等腰三角形B的底边长度为12厘米,高度为6厘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形状的重叠部分是什么?通过完成以上的练习题,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重叠问题,并培养几何判断和形状比较的能力。

(压强)9-2 叠加柱体的压强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压强)9-2  叠加柱体的压强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微专题9-2 叠加柱体的压强问题知识· 解读固体压强是中考力学的重难点。

其中叠加柱体压强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物理的热点题型之一。

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考察关于受力分析、压力、压强、密度之类的问题很考验你的公式综合运用能力。

典例· 解读例1、甲、乙两均匀柱体,密度为ρ甲、ρ乙,底面积为S 甲、S 乙,高度为h 甲、h乙,求甲对乙的压强p 1及乙对地面的压强p 2。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叠加柱体放在水平面上的压强问题。

已知密度、尺寸,求压强。

这种题型的思路比较简单,直接用压强公式求解。

求压力大小时,可以通过受力分析求出支持力大小,进而求出压力大小。

对于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注意,这里S 是受力面积,并不一定是底面积。

说明:本题是已知密度、尺寸,求压强,题型的思路较为简单。

例2、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已知p 1:p 2=3:2,金属块A 、B 的边长之比a:b=2:3,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ρA :ρB =______。

A B【答案】【解析】相较于上题,本题是已知压强、尺寸,反求密度,题型稍难,很难通过公式推导直接求算密度之比。

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总体思想是用未知量去表示已知量,列出物理方程,求解即可。

(利用均匀柱体压强计算式,也可以直接得到)解得:例3、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 ∶ρB =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 F 甲∶F 乙=1∶1,p 甲∶p 乙=1∶2 B. F 甲∶F 乙=1∶1,p 甲∶p 乙=1∶4 C. F 甲∶F 乙=1∶2,p 甲∶p 乙=2∶1 D. F 甲∶F 乙=8∶1,p 甲∶p 乙=1∶8总结1、熟练的公式运用能力是处理叠加柱体压强问题的基础。

摩擦力叠加类题型

摩擦力叠加类题型

摩擦力叠加类题型一、题型特点哎呀,摩擦力叠加类题型啊,这就像是好几个小怪兽凑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怪兽呢。

这类题型通常会把不同情况下的摩擦力都放在一个问题里,可能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叠加,也可能是多个物体之间摩擦力的叠加。

就像是你要在一堆缠在一起的线里找到线头一样,有点小麻烦,但也超级有趣呢。

二、常见情形1. 水平面上的叠加比如说有两个物体,一个在另一个上面,下面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

当你给上面或者下面的物体施加一个力的时候,这时候就涉及到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以及下面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叠加问题啦。

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有压力,这个压力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哦。

就好像两个人坐跷跷板,一个人的重量会影响跷跷板的平衡一样。

2. 斜面上的叠加这种情况就更复杂一点啦。

两个物体在斜面上,有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又有摩擦力。

如果上面的物体要下滑,它和下面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还有下面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都要考虑。

这就像是在走一个很陡很陡的楼梯,你不仅要注意脚下的台阶(和斜面的摩擦力),还要注意后面有人推你(和上面物体的摩擦力)。

三、解题思路首先要分析每个物体受到的力。

对每个物体画出受力分析图,这就像给每个物体做一个“身体检查”,看看都有哪些力在作用它。

然后确定摩擦力的类型,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那种很“懒”的力,只要能让物体保持静止,它就会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就像它的极限值。

滑动摩擦力就比较“实在”,它的大小只和动摩擦因数和压力有关。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列方程求解。

如果是多个物体,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像小伙伴之间互相拉手一样,这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例题分析1. 例一有两个木块A和B,A的质量是m1,B的质量是m2,B在粗糙水平面上,A 在B的上面。

现在给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

假设动摩擦因数是μ。

首先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还有B对A的向左的摩擦力f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辨析之叠加物体问题
解析:叠加物体问题的关键处在于摩擦力的辨析,首先要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其判断依据为:①相对滑动,②速度,③加速度;然后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最后依据物理公式构建动力学方程式。

判断摩擦力:1、如果速度相同,且在没有摩擦力存在的情况下加速度也相同,则两物块之间没有摩擦力;
2、如果速度相同,且有摩擦力存在的情况下加速度相同,则两物
块之间为静摩擦力,加速度相同时摩擦力方向即为静摩擦力方向;
3、如果速度相同,而有摩擦力存在的情况下加速度不相同,则两
物块之间为滑动摩擦力,加速度大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加速度小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4、如果速度不同,则一定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
对运动方向相反。

注意:1、2情况时叠加物体一起动,不分离;3、4情况时叠加物体分离。

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2,问加在木板上的力F多大时,才能
将木板从木块和地面间抽出来?
题2.货运平板车始终保持速度v向前运动,把一个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车板的前端A处,若物体与车板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不滑落,车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题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C叠放在一起,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三个物体一起向右运动,请确定:
(1)当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A与B、B
与c、C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2)当三个物体一起向右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
时,A与B、B与C、C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题4.质量为0.5kg 的小物块A 放在质量为1kg 的足够长的木板B 的左端,木板
B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 、B 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 在B 上相对于B 向右滑行了1.5m 的距离,最后A 和B 都停下来,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素为2.01=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4.02=μ,求B 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题5.如图所示,地面光滑,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2kg 的长木板上,
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1kg 的木块相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伸长量为5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m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
(1)m 与M 间恰无摩擦力时,拉力F 的大小;
(2)m 与M 恰好相对滑动时,拉力F 的大小。

题6.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
A 、
B 的质量分别为M 、m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1,B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
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B
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